评论 | 演出服“用完就退”是对“后悔权”的滥用

评论 | 演出服“用完就退”是对“后悔权”的滥用
2023年06月07日 13:20 南宁晚报

“七天无理由退货”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但有人却利用这一规定占卖家便宜。最近,连续几起演出服“用完就退”引发网友热议——“7天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并不是让你们这么用的!”

6月4日,广州一网店店主发视频吐槽称儿童节过后,表演服被大量退货。视频中,该店主称被退货的衣服都已经被穿过了,在打开包裹的一瞬间传来汗臭味,几乎被熏晕。有的衣服上还有疑似口红印。

无独有偶!前不久,山西某高校集体退货的事情也引发争议。学生们在一家网店统一购买了一批表演服,但活动举办完学生们就集体退货。店家把这件事发到社交网站,并怒斥。事发后,学校已与卖家协商解决。

首先, “七天无理由退货”是有条件限制的。

网络购物平台中常见的“七天无理由退货”,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须说明理由”。

“七天无理由退货”保障了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的“后悔权”,但并非所有的商品都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而是有限制条件的,如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应当完好,不影响二次销售等。消费者超出查验和确认商品品质、功能需要而使用商品,导致商品价值贬损较大的,视为商品不完好。其中,服装、鞋帽等商品“不完好”的判定标准为:商标标识被摘、标识被剪、受污、受损。

显然,在上述两件事件中,那些吊牌被剪去,沾染了汗臭、口红印的演出服已是“不完好”。因此,对商家而言,这些应视为不符合退货标准,不给购买者享受退货退款服务。

其次,“用完就退”做法“很不厚道”。

演出服“用完就退”,这几起退货事情冲上热搜后,网友纷纷留言指责滥用退货规则行为:“很聪明,但是不善良!”“合法但不合理,短期来看只是道德问题,长期来看透支的是大众的信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设立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但有人不珍惜规则,反而利用规则来钻空子,贪小便宜 ,实在不该!

作为消费者,合理利用“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规则退货,无可厚非。但上述事件中,这些消费者没有购买商品长期使用的意愿,只是为了演出一时使用。他们网购商品使用后,利用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规则进行退货,明显是想“白嫖”。这些所谓“试穿族”“试用族”“羊毛党”的行为,看似“聪明”,实则破坏了网购秩序,增加了买卖双方的不信任,有违社会公序良俗。从眼前来说,直接给商家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从长远来看,最终损害的是整体消费者的权益。

最后,填补“缝隙”,避免有人恶意钻空子。

随着网购的日益普遍,消费者“薅羊毛”事件屡有发生,甚至有人炫耀“占便宜”心得。而除了“用了退”,还有人利用规则敲诈、或“买真退假”牟利。这些行为有损自身道德的同时,也侵害了商家的利益,更是扰乱了市场秩序。数额巨大的,涉嫌欺诈性购买,面临法律的制裁。

如何填补“缝隙”,避免有人恶意钻空子?相关部门应完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无理由退货”的法律概念和实操边界,细化“恶意退货”条款,保障网购市场买卖双方权益的平衡。而事件的频发,也提醒电商平台要制定更加规范、有效的售后条例,建立更加健全的交易秩序。对于有多次“薅羊毛”行为的消费者,平台可将其纳入“不受欢迎购物者名单”,进行限制购物等“惩戒”措施,以示警告。

买与卖是市场行为的两个侧面,一边诚不欺客,一边不滥用规则,买卖双方诚实守信,自觉和充分遵守规则,才能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周婵娟

编辑 | 徐雪凝

校对 | 韦梅芬

审核 | 韦 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9 威士顿 301315 --
  • 06-09 智翔金泰 688443 --
  • 06-08 开创电气 301448 18.15
  • 06-08 汇隆活塞 833455 3.15
  • 06-07 西高院 688334 14.1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