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的风骨

转自:团结报

  □王厚明

  国学大师刘文典,予人印象是狂傲不羁,时人谓之为一“怪”。但是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刘文典不畏强暴、不媚时俗,坚守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操守,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被称为民国最有骨气的文人与名士。

  让世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刘文典顶撞蒋介石,甚至有踢蒋之举。此事当时就已经盛传于学界,刘文典的名言“大学不是衙门”也广为流传。胡适曾写文章说,刘文典“因语言上顶撞”被拘禁,其家人朋友“只能求情而不能控告(蒋介石),这是人治,不是法治”;更有章太炎抱病撰写对联,赞誉刘文典的行为堪比三国时期宁死不向曹操屈服的祢正平。从现存史料看,刘文典顶撞冒犯蒋介石有之,但并没有动武,也没有传说的戏剧化。2004年,刘文典的儿子刘平章在《“脚踢蒋先生”系演绎——被误读的父亲刘文典》一文中曾澄清此事。然而从中却可以看出刘文典为人耿直、不事权贵的风骨。

  刘文典家国情怀浓烈,也有着深厚的报国情结。“九一八”事变后,刘文典认为打败日本必须研究日本,他每次上课都要讲一段“国势的阽危”,告诉学生“赶快起来研究日本”。他打算翻译日本陆军大臣荒木贞夫的《告全日本国民书》,当时有很多人反对,觉得他“不应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而刘文典觉得“这些爱国志士连‘知己知彼’的古训都忘记了”。1933年4月刘文典翻译的《荒木贞夫告全日本国民书》一文,详细介绍荒木贞夫的军国主义思想,希望能够警醒国人“知道日本统治者的意见、政策和野心”。“七七事变”后,刘文典又写了《对日本应有的认识和觉悟》,以他早年在日本的经历和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敏锐地指出日本当局的狼子野心,以此唤起民众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

  刘文典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是一位极重名节的文人学士。“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清华、北大被迫南迁。刘文典因没来得及与学校同行,滞留北平。日军得知他留学日本多年,曾任孙中山秘书,于是威逼利诱,后又通过周作人等人请他在伪政府任职,均被他拒绝。日本人恼羞成怒,两次派宪兵闯入刘宅,翻箱倒柜。面对日本人,刘文典毫无惧色,“身穿袈裟,昂首抽烟,怒目而视,以示抗议”。精通日语的他绝口不说日语,以“发夷声为耻”,表现出崇高的爱国气节。

  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刘文典曾给梅贻琦写信道:“自前年寓所被炸,避居乡村,每次入城,徒行数里,苦况非褚墨之所能详。”尽管如此,刘文典也从不缺课。他说:“国难当头,宁可被飞机炸死,也不能缺课。”新中国成立后,刘文典年事渐高,云南大学为了让他集中精力进行学术研究,一度没排他的课。但刘文典坚持要上课,并声色俱厉地说:“教授怎能不教书?不教书就是失职!”

  “真名士,自狂狷。”刘文典身怀名节,是非分明,骨子里镌刻传统士大夫“不畏势,不媚俗”的铮铮风骨。他的狂傲不羁,在高官权势面前,是不畏进退得失的耿直;在战火纷争面前,是不失育人责任的品格;在敌寇胁迫面前,是不失民族大义的底线。一介文弱学人的刘文典,却有着浸润忠诚正直基因的硬骨头,始终挺立着爱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刘文典 日本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9 威士顿 301315 --
  • 06-07 西高院 688334 --
  • 06-06 恒勃股份 301225 --
  • 06-06 飞沃科技 301232 --
  • 06-05 康力源 301287 40.11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