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三十而立,匠心不改。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贵州境内“两江一河”(北盘江、芙蓉江、三岔河)流域水电资源梯级开发,共建成投产9座水电站和三座农业水光互补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983.5兆瓦,是贵州省唯一的电力上市企业。即日起,本网将持续推出“黔源三十载”系列报道,全方位反映其在流域梯级开发、深化水光互补、保障电力供应等方面的经验成效。
![董箐电站坝后式光伏](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531/67/w1067h600/20230531/98a9-c5898875fe259dbf660f959f56672e1a.jpg)
“老向,有活路没有,过两天要赶场了,手头有点紧……”罗应军满心期盼地对向忠华说。
“有,有,这几天光伏基地紧螺丝的活还有点忙,随时来都有……”
“要得,要得,我明天就来,挣几个赶场钱……”
向忠华是安顺市镇宁县良田镇顶坛村纳巧岩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专门承接董箐光伏电站的维护工程。每当同村如罗应军一样的村民想挣点“零花钱”,就会找老向“讨活干”。
北盘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是红水河上游左岸最大支流。2020年底,依托丰富的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经验和得天独厚的电力输出优势,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北盘江流域贵州境内建成投运光照、马马崖、董箐三个水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233.5兆瓦(其中水电2483.5兆瓦、光伏750兆瓦),这不仅进一步优化提升了贵州黔源电力的电力保障水平,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
“合作社组织村民在光伏基地割草、清洗组建、紧螺丝等日常维护工作,每年工钱就要付近80万元。就近能务工,出门有活干,光伏电站解决就业是相当不错的。”向忠华说,董箐光伏电站平均每天20多个人上工,忙时达到60多人,一天工资200元。
作为国家第二批“西电东送”重点项目,董箐电站就坐落于贞丰县与镇宁县交界处的北盘江下游,曾获得2015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等荣誉,被誉为“贵州最美水电站”。
![董箐电站枢纽区全景](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531/504/w1504h600/20230531/9d07-076930893d05c3b3690adcad992c22b2.jpg)
近日,行走董箐电站流域,库区——150米高的水电大坝,高峡出平湖,绿水如镜,与山间熠熠生辉的光伏板遥相辉映;坝面——6万多平米的光伏板正持续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黔源电力董箐光伏项目负责人陈开超说,“这开创了混凝土碾压面板堆石坝后坡安装光伏组件的先河。”
筑坝蓄水,绿了湖面,坝面光伏,亮了坝面。水电与光伏的互补互生关系,因董箐电站而形象而具体。而“建设一座电站,惠及一方百姓”的实践,也因“水光互补”项目而生动——
“建水电站时黔源电力为我们修了路架了桥,两岸往来方便多了。”顶坛村村民陈长辉对建电站以前的生活至今记忆犹新,“我们这些地方土质不好,不长树,留不住水,一下雨到处冲得稀巴烂,马驮东西走在路上都困难。”
“以前河水大时是不敢过河的,得等水小了才敢划竹筏过。我家的一匹马都被河水冲走找不到了。”现如今,柏油马路在江岸蜿蜒延伸,跨江大桥连通两岸,往来车辆络绎不绝。而更让陈长辉意想不到的是,他家的几亩荒地流转建光伏电站后,每年有了一笔可观的固定收入。
“一年两千八百元,每年8月份自动打到卡上,有些占地多的一年能有七八千元的补助,还能到基地打零工挣点‘外快’。”而现在,听说政府正大力推动光伏建设,陈长辉又有了新的设想:“家里还有10多亩地,如果可以我想都拿出来,最多留两块种草,到时候就喂几头牛。”
![董箐电站水光互映](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531/333/w1333h600/20230531/ea83-8baa9e17321947e03c233dedd5fb3c7f.jpg)
“土地拿出来有流转费,基地打工有务工费。”镇宁县良田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韦仕友介绍,多年来,由于坡陡土薄、土地零碎,作物成活率低效益不高,人们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到处荒草丛生,还容易引发火灾。如今,光伏电站从新盘活了土地,也带来了就近就业和务工的机会。
“一个月3千多,管吃住,还交保险。”贞丰县者相镇居民郭培丽于2015年到董箐电站食堂工作,像她一样在电站后勤物业工作的村民还有近40人,“我们都对目前的工作状态十分满意,生活无忧。”
“电站大坝美了青山绿水,为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今年五一期间,游客慕名而来,湖上游船往来十分繁忙。”黔源电力董箐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黎伯娟说,这为当地村民发展民宿、农家乐带来了新的商机。
而这只是贵州黔源电力通过“水光互补”项目践行“建设一座电站,惠及一方百姓”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据统计,黔源电力北盘江流域光照、董箐、马马崖三个光伏电站建成投运以来,已解决当地用工约700人次。此外,近段时间以来,黔源电力充分发挥水光互补优势,采取白天光伏全力发电,傍晚再启动水电机组的方式,积极融入全省电力调度大局,努力为电力稳定保供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张亚
一审:陈燕
二审:何秋怡
三审:杨勇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