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东航C919首个商业航班MU9191,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这历史性的一刻振奋人心——国人乘坐国产大飞机出行的时代终于来了,几代航天人终于梦圆。
C919翱翔蓝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技的非凡实力。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C919的起飞不仅是一个飞机型号的起飞,更是我国民机事业的起飞。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C919首飞成功后仅数月,就获得了1035架订单。数十载光阴荏苒,几代人奋斗不息,我们终于从“天空之域”打破欧美国家的垄断,洗去“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的屈辱。
“一鸣惊人”的背后,是国人追逐大飞机梦的奋斗历程。在“造不如买”的杂音中,运10遗憾夭折,继而在参与国际合作的关键时刻,我们又被航空巨头关闭了生产线……痛定思痛之下,国人更加明白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中国开启研发生产支线客机ARJ21,并于2007年重拾民航大飞机计划。作为“工业皇冠上的闪亮明珠”之一,C919遇到的困难远比想象中大。加之,留给中国民用航空的历史机遇窗口本就不大,国人更是对其寄予了无限期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中国航天人又一次扛住了压力,从研发制造到试飞、交付再到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虽迟但到,仍然惊艳。
作为科研攻关的关键项目,C919“成长”的每一步,都吸引着全球目光,也时常遭遇一些人的冷嘲热讽,比如,“C919只是个攒出来的组装货,发动机还是国外的,中国就做了个壳子”。殊不知,一架飞机总共有数百万个零件、上千根缆线及导管,复杂程度岂是某些人所谓“组装电脑”所能比拟的?更何况,作为面对上万米高空、上千公里时速,还要经历各种极端环境考验的大家伙,近乎绝对的安全保障更是对一国科技能力的集中考验。那些阴阳怪气的陈词滥调,不过是暴露了自己的肤浅和不自信罢了。
作为现代化发展之路上的后来者,中国的追赶之路并不平顺,面临打压封锁皆是常态。尤其当下,某些国家进一步筑起“小院高墙”,操弄“脱钩断链”,释放“阵阵寒意”,想方设法拖慢我国攀登科技巅峰的脚步。如果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走的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国产替代、最后推陈出新”的路子;那么如今,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我们的探索之路愈加伸向“无人区”,则更需要做好艰苦攻关、自主创新的准备。科研人员昂扬雄心壮志,相关方面拿出足够支持,舆论环境给予宽容支持,被我们收入囊中的“工业明珠”,必会拼出更加璀璨的未来。
C919商业首飞,标志着中国技术迈出了重要一步,而我们的目标是辽阔的星辰大海。摒弃噪音杂音,保持定力信心,无论几年、十几年、还是几十年,沿着认定的道路坚定前行、只争朝夕,相信必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突破,助力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走得更扎实。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