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红彤彤的吹气拱桥上,“春风送真情援助暖民心”10个字异常醒目。
一大早,湖北省应城市就业局的工作人员在市中心广场忙开了。往年大年初九召开的线下招聘会,考虑今年外地务工人员提前返乡、着急找工作,10天前,该市决定提前到腊月二十。前两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局只能在工业园区组织,用展板围成一条街,“一个口进,一个口出。”就业局局长尹刚说,“今年好了。”
广场上的热闹吸引了去年11月份返乡的袁双华,随着人群,她也来到招聘现场。袁双华与丈夫在广东东莞漂泊10年,做过泥瓦小工、包装工、玩具验货员。49岁的袁双华已不能适应工业化流水线,“验货需要好眼力。快50了,眼睛不行了。”去年她和丈夫在应城买了一套小房子,11月份彻底从东莞回来。
袁双华逛之前先拿了一张招聘会岗位信息概况,上面有就业局整理的5000余个岗位。粗粗看一遍,她决定试试育婴师、普工岗位。
来到职业培训学校展板前,袁双华问培训师:“看小孩要培训多久?”“10天、12天、15天的都有。”“要学费吗?”“免费的。”
听到培训时间不长,且育婴培训属于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范围,学员一律免费,袁双华动了心思,拿起笔登记信息。对于岗前培训,袁双华最看重“收不收钱、时间长不长”。
返乡人员对岗位的要求不同。41岁的田文兵在新疆、福建做过4年销售,回到家乡应城后,想着“随便先找份工作干着,上有老下有小压力真不小。”前天刷抖音看到消息后,他决定来看看。田文兵在湖北回盛生物公司的招聘表上报名车间技术工,和他同时登记的还有51岁的返乡人员艾志红,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低,年龄处于劣势,艾志红报名投料工。
“投料工做什么?”不善言辞的艾志红想问个清楚。
“操作电叉车,把几袋百十斤重的玉米蛋白粉运到配料罐前,卸下来倒进去,再搅拌一下。”人力资源经理肖蔚解释。近两年肖蔚在为公司招聘岗位时面临不小压力,以前就业部门组织校招,满足了公司对大专以上学历岗位的需求。“这几年因为疫情出不去,校招停了。希望疫情政策调整后校招继续,招到合适的人才补充到研发、技术性强的岗位。”
肖蔚说:“今天报名的人有大专学历的比较少,不过报普工的人有50多个。”接下来肖蔚要一一打电话通知面试。
田文兵和艾志红第二天下午2点来到回盛生物公司,和他们一起的还有春风行动招聘会上报名的其他42人。田文兵可申请技术工,负责蒸汽高温灭菌,为生产的无菌化作准备。他在发酵车间看了一下,“感觉噪音不小,其他都还好。”
艾志红和其他投料工应聘者来到车间,看看叉车,试试搬运材料的重量,在车间主任介绍工作内容时,他悄悄地问旁边的工人,“辛不辛苦?”“还可以哈。”认为工作任务还能接受后,艾志红向车间主任询问,“工资不会迟发吧?”“我们只会早发不会迟发。”
实地查看公司环境后,田文兵们接下来面临选择。劳务输出省份今年迎来务工人员返乡高峰,为留下他们,地方人社部门组织各种形式的暖心留人活动。对于更多的田文兵们来说,回到家乡工资低了,但找到一份工作、有稳定的住所、身边有家人陪伴,是另外一种幸福。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