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户发1万现金不算多”?直接发钱讨论再起,为何说这方式并不现实?

“每户发1万现金不算多”?直接发钱讨论再起,为何说这方式并不现实?
2022年05月23日 01:03 媒体滚动

  “发钱还是发券”的讨论近期卷土重来。

  本月中旬,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就表示,要对受疫情影响百姓给予现金补助,给60万上海家庭每家发1万块,并不算多。

  现金发放看起来似乎比消费券更为务实,但为何我国至今没有沿用这一方法?

  疫情之下“直接发钱”讨论再起

  消费券已经成为当下刺激消费的主要手段之一。近日,包括长春、青岛等地在内的全国多地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活动,有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20省市已发34亿元消费券。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消费券便成为刺激消费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今年3月以来,奥密克戎病毒又以其超强的传播力导致全国范围内疫情出现反弹,对消费的影响也已经有所显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

  疫情冲击之下,“直接发钱”的讨论再起。

  在本月中旬的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清华大学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就曾提到,为了保居民的消费,要对受疫情影响的百姓直接给予现金补助。据中新经纬,李稻葵表示,上海大约有600万家庭,选出收入最低的10%,60万家庭每个家庭给1万块钱现金并不算多。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更直接发文称,除了根据疫情情况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外,更要有超常规的举措,即印钱、烧钱、发钱。管清友将发钱作为三个“钱”里的关键,并称,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要从过去的印票子,拉动基建投资,进而拉动整个经济的模式,转向印票子、给脆弱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直接发现金,拉动消费来实现经济管理或者经济引擎启动方式的转变。

  发钱比发券更务实?

  发钱或者发券,其最终的目的无外乎是“以小见大”撬动消费。而两者的分歧,也在于不少人认为发券过于鸡肋。此前就有网友吐槽,缺的不是几十的消费券,而是几百几千的本金。

  消费券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回答发钱还是发券这一问题之前要明确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表示,地方政府层面发放的消费券,其实可以看作是政府主导下的一种促销。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白雪洁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消费券和直接发钱两种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消费主体和消费结构的不同。消费券因限定了百姓的消费类型,可能导致结构性的错配,最终真正能够投入市场并对消费带来刺激的比例相对有限。相比之下,直接发放现金的效果要好一些,这可以视作两种方式的主要区别。

  现金发放看起来似乎比消费券更为务实,但为何我国至今没有沿用这一方法?在白雪洁看来,在我国国情之下,发钱的方式并不现实。一方面,我国不可能像一些小的经济体一样全民按人发钱,这样很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刺激消费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另一方面,人们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如果直接发钱,如何提高精准度就是个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大水漫灌,比如每人都发1000元,效果其实与没发钱是一样的。

  给低收入群体发钱是否可行?

  事实上,发钱的做法在国际上并不罕见。以美国为例,仅2020年3月就向居民部门直接发放了近3000亿美元的现金。虽然我国不可能照搬套路,但拆解近期业内关于直接发钱的建议,不难发现也有一个前提,即发钱对象对应低收入及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群体。

  那么如果精准地只给部分人群发钱,是否能够既满足了低收入人群的基本需求,又在消费券促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隐藏的消费潜力?这种想法看起来一举两得,但实现起来或许仍有阻碍。

  白雪洁表示,如果只给低收入人群或者说是疫情短期冲击影响下收入受到剧烈波动的人发钱的话,那么这类人群的标准制定又会有很大难度,区域、人群、职业、城乡的差异等都意味着在当前这个时期无法精准地捕捉到到底应该给什么样的人发放补贴,如果发钱的对象都捕捉不好的话,那么政策发挥的效果就很难把控。

  不过贾康也提到,有无可能针对低收入阶层给予相应辅助的问题值得探讨。在他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其中一个途径,就是给线下的一些社会成员发放配给券,虽然也会面临相对粗糙的界限问题,但大致能够画出来。这种配给券主要针对食品等基本生活资料,这样就等于资金是政府出的,受益人虽然拿不到钱,但可以拿生活资料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不过贾康也提到,这种情况需要警惕配给券的倒卖问题。

  刺激消费根本在于心理安全感

  归根结底,发钱还是发券的讨论,最终指向的仍然是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十年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21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2012年提升10个百分点。

  但真正的促消费以及刺激经济,或许并不是一个消费券可以解决的问题。白雪洁解释称,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就是心理预期,今年的疫情可能比2020年初带给人们心理上的预期冲击更甚,无论是对经济前景的不安,还是对家庭收入的担心都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民众会有更强烈的增加储蓄防备不时之需的心理,而不是说民众真的没有钱而不能消费。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刺激消费的根本还在于能否为消费者提供这样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让他们能消费、敢消费、安心消费。这就涉及到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保生产,恢复正常生活的问题。一旦生活回归正轨,即便没有政策的刺激,消费需求的内生动力也会源源不断地释放。”白雪洁总结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琳琳

消费券 现金 疫情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5 东利机械 301298 --
  • 05-24 灿能电力 870299 5.8
  • 05-24 铖昌科技 001270 21.68
  • 05-23 荣亿精密 873223 3.21
  • 05-23 翔楼新材 301160 31.5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