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周叔弢故居

  五大道的海棠开了。

  一树压着一树,一树映着一树,昨天还是羞涩的花苞,今天便已洒下满地缤纷。落英之上,是不绝如缕的游人。但我此行并非为了看花。

  五大道更著名的亮点是故居。它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西洋各国风格的建筑2000多所,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曾住在五大道的名人有徐世昌、张自忠、张伯苓、载振、孙殿英、马连良、小德张等。而我寻的却不是这些故居,而是故居里极落寞的一座——周叔弢故居。

  周叔弢这个名字,恐怕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他的故居位于睦南道上,是一座二层小楼。周叔弢是民国时期的实业家,早年随叔父办纱厂,抵御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着实做过不少贡献。但真正让他青史留名的却是藏书。

  周叔弢的毕生精力都花在了收藏珍贵古籍上,就连做实业也只是为藏书提供经济支撑。他收藏的古籍善本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宋元刻本、名家旧藏、顾校黄跋等顶级珍品。

  令人意外的是,自1952年起,周先生分四批将藏书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共计约四万册古籍、一千余件文物。国家图书馆现藏古籍珍本大量来自于周先生的捐献。其实,早在1942年,周叔弢就曾写过一段话:“数十年精力所聚,实天下公物,不欲吾子孙私有之。四海澄清,宇内无事,应举赠国立图书馆,公之世人,当为善继吾志”。由此可见,周先生捐献图书绝不是突然为之,而是一直以来的夙愿。倾尽家财、耗费心神的收藏,从来不是为了私自占有,而是为中华文化留存火种,这是多么广阔的胸襟!

  大凡藏书楼,最终都难免书散之日。钱谦益的绛云楼毁于一场大火,黄丕烈“百宋一廛”亡于朝代更迭,聊城杨氏海源阁毁于兵灾,天一阁藏书多为子孙售卖,常熟翁氏藏书流落海外,和周叔弢并称“南陈北周”的陈澄中,晚年因生计将藏书尽数售卖。读书至此,每每令有识之士扼腕叹息。周先生岂能不知这些典故?周先生以大智慧和大决断悟出,只有将私人藏书化为公有,才能让这些典籍永远流传下去。如今,周先生的很多旧藏都已被影印出版,它们化身千万,光照世间,而不再只是传说中的私藏秘本。这才是古籍收藏的意义所在。

  一个民族的存续,最依赖的是文化传承。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当时的名声不在王昌龄、岑参之下,可惜诗作仅存六首,已经逐渐沦为边缘。伟大如辛弃疾,其宋刻文集也已失传,只有一套元代广信院刻印的《稼轩长短句》存世,后世的辛公词集都以此为底本。此书便是由周叔弢先生捐献给国家图书馆的。倘若此书未能流传下来,或许我们的文明史上会再陨落一颗巨星。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的文集,宋以前版本存世的也不过寥寥数种。可见文化的传承绝不是想象中那般水到渠成,其中依靠众多周叔弢这样的藏书家呕心沥血,才让中华文明的累累硕果保存至今。

  藏书家都会为自己的藏书室起一个斋号,不一定是实指某一间某一室,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周叔弢的藏书室就叫“自庄严堪”。1954年,周叔弢搬到了睦南道的这座二层小楼,直到去世前的三十年里一直居住于此。那段岁月里,这栋小楼就成了藏书界如雷贯耳的“自庄严堪”。那时他已经将第一批古籍善本捐出,但仍有大量留在身边,就在这座小楼之上。所以这小楼简直是一处光芒万丈之所在。

  五大道上的王侯将相多矣,若少几人,于历史当无大碍。但若少了周叔弢先生和他的“自庄严堪”,中华文明必将失色不少。因此,在我看来,周叔弢故居就是五大道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回去时,我挤过熙攘的人群,但心情已沉重起来。如此繁华盛景之下,又有多少光辉往事正在被人们遗忘?我愿更多人来听周先生的故事,瞻仰他的旧居,缅怀这位为祖国文化传承做出卓越贡献的文化伟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国家图书馆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5 东利机械 301298 --
  • 05-24 铖昌科技 001270 --
  • 05-24 灿能电力 870299 5.8
  • 05-23 荣亿精密 873223 3.21
  • 05-23 翔楼新材 301160 31.5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