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负极迎需求拐点,翔丰华已具备产业化条件

硅碳负极迎需求拐点,翔丰华已具备产业化条件
2022年04月26日 09:43 环球网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需求飙升,同时对锂电池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去年开始,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企业相继量产使用硅碳负极的高密度动力电池产品,硅碳负极需求井喷,率先布局硅基材料的负极厂商迎来快速发展期。

硅材料拥有理论比容量高,可以提升能量密度,以碳辅硅,兼具高容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逐渐成为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优选。此前受制于成本和需求的双重压力,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受阻, 2020年在负极总体渗透率不足2%。

随着主机厂、电池厂陆续推动高镍三元、4680电池,硅碳负极迎来需求拐点。特斯拉4680电池于今年2月量产,引发众多厂商跟进布局配套设施建设,该电池以硅碳为负极。随着4680电池量产加快及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增长,硅碳负极规模化优势逐渐体现,硅基负极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中金公司在近期研报中判断称,2022年有望成为硅基负极产业化元年,预计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需求量有望达到20万吨。提前布局硅基负极材料的厂商有望率先受益。

主要负极材料厂商相继布局硅碳负极技术,仅以翔丰华为例,其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先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并拥有业内较为豪华的学霸高管团队,公开资料显示,其董事长、董事、独董及技术总监、研究院的院长均来自于清华大学,具有多年锂电池材料行业研究开发和业务管理经验。

4月22日,翔丰华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时表示,“公司开发的硅碳负极材料已得到客户的认可,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

从硅基材料类别来看,翔丰华在纯硅和硅氧负极方面均有研发。其中,翔丰华开发的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可降低硅材料的体积膨胀效应,并改善硅材料的导电性能,技术水平上属行业技术中高端;公司研发的高容量低膨胀硅氧负极材料,达到行业排名前列,目前处于中试阶段。

除此之外,翔丰华也在新型碳材料方面进行技术储备和开发,目前公司已涉及快充长寿命B型二氧化钛、石墨烯等多种新型碳材料领域,均达到业内较高水平,具备相关技术壁垒。

今年3月,翔丰华公告,计划投资建设1+5+X项目,计划建设负极粉体材料研发中心、碳碳复合材料研发中心、石墨烯新材料研发中心等5个研发中心,并围绕石墨、石墨烯、碳碳符合新材料建设上下游产业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扩大翔丰华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锂电池 负极材料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09 阳光乳业 001318 --
  • 05-09 里得电科 001235 --
  • 05-06 中科江南 301153 --
  • 04-28 江苏华辰 603097 --
  • 04-26 铭科精技 001319 14.8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