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注销一张支付牌照!已累计注销95家支付机构,年内大额罚单频现
又有第三方支付机构“黯然退场”, 支付行业清退潮仍在持续。
近日,央行官网更新,支付业务许可信息公示中的已注销许可机构新增广东银结通电子支付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结通支付”)。截至发稿前,央行已累计注销支付牌照95张。
据了解,银结通支付最早于2011年12月22日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在今年8月1日换证后,业务类型从此前的银行卡收单变为支付交易处理Ⅰ类。针对“离场”原因,该公司表示,由于公司业务调整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经充分评估,公司决定终止收单支付业务。
银结通支付牌照被正式注销
距离换证仅过4个多月
2011年12月22日,银结通支付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范围覆盖广东省的银行卡收单。今年8月1日换证后,银结通支付的业务类型变为“支付交易处理Ⅰ类”,有效期至2026年12月21日。
距离换证仅过四个多月,银结通支付的支付牌照被正式注销,时间是2024年12月9日。
针对“离场”原因,银结通支付表示,由于公司业务调整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经充分评估,公司决定终止收单支付业务。公司已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向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申请业务终止并获批准。
银结通支付宣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公司将不再受理新的收单支付业务。对于现有交易,银结通承诺将在15个工作日内妥善完成所有清算工作,确保客户利益不受损害。彼时,银结通牌照还未注销。
公开资料显示,银结通支付成立于2008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家以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公司董事长是刘东明,董事兼总经理为张海民。
从股权结构看,银结通支付第一大股东为广东图腾征信有限公司(曾用名:广州金电图腾软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0%;第二大股东为广州银安金融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0%。值得一提的是,此两家公司的100%控股股东均是广州银行电子结算中心。
支付行业“退场潮”持续
支付牌照已累计注销95张
从支付行业整体情况看,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在经历加速整合和出清的过程。
据央行官网显示,截至发稿前,央行公示的已注销的支付机构累计达95家(2015年8月24日至今),其中,仅2024年便公示了9家已注销的支付机构,包括深圳市银联金融网络有限公司、银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深银联易办事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金源信企业服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以及银结通支付。
实际上,除了上述支付机构,开店宝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店宝”)12月11日发布《支付业务暂停公告》称,由于经营状况的变化,为最大限度保护商户及合作伙伴的利益,决定暂停支付业务,于当天起对现有存量业务进行有序退出和清理。
开店宝表示,对经评估存在风险隐患的业务,将在12月20日前完成清理,12月31日之后将暂停所有存量支付业务。
央行官网显示,开店宝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12月21日,此意味着,该公司亦在支付牌照尚未到期时选择了“退出”。
公开资料显示,开店宝成立于2006年2月,注册资本1.2亿元。2011年,开店宝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开展银行卡收单(全国)、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广东省)等业务。根据新规,支付业务分类调整后,开店宝支付业务类型变更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广东省)、支付交易处理Ⅰ类(全国)”。
据了解,2016年,亚联发展曾斥资9.45亿元购买了开店宝母公司开店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45%的股权。但在2022年11月,亚联发展将开店宝及其第三方支付相关业务从上市公司中剥离。
今年8月,亚联发展公告称,因开店宝会计处理不当等问题,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根据公告,开店宝主要涉及六项主要违法事实,包括服务商返现业务会计处理不当、资金调节业务会计处理不当、子公司错误清理三年以上不需支付的应付账款、银联清算款差异调整会计处理不当、手续费返还业务会计处理不当、未根据结算单调整主营业务成本等问题,导致亚联发展出现虚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应交税费等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从股权结构看,开店宝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富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历史上有被执行人高风险信息,执行标的20151.5元。
事实上,开店宝本身便涉及多项被执行人高风险信息,最近一次立案时间是今年10月10日,执行标的459270元。
支付机构大额罚单频现
支付合规受多部门联合关注
年末将至,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正在加速出清。除了自行注销的支付机构外,还有因合并整合而注销的机构。比如,央行同意平安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合并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合并后,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终止支付业务并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
除了已被正式注销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有部分机构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央行处罚,仅近期便有多家机构受罚。比如,11月,央行浙江省分行披露的罚单显示,浙江商盟支付有限公司因违反备付金管理规定等5项违规,被警告,被没收违法所得114.34万元,并被罚款425.29万元,合计被罚没539.63万元。
与此同时,浙江甬易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因违反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罚款3万元。
汇潮支付有限公司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警告并被处以128万元罚款。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张罚单前,汇潮支付曾被中止牌照续展。
今年年内,支付行业大额罚单频现,部分支付机构收到千万元级别罚单。例如,今年9月,央行北京市分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多家支付机构被罚,被罚没金额共计3661万元。其中,千万级罚单为北京高汇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因违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未及时发现处置可能存在的特约商户支付接口转接情况,未严格落实开户实名制审核要求,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超地域经营预付卡业务,违规进行非同名划转操作,被警告并罚没共计2787.35万元。
9月13日,海联金汇发布公告称,子公司联动优势收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联动优势于2020年7月至2023年8月期间为3家跨境商户办理购汇及跨境付汇业务过程中,对交易信息的审查不符合相关管理要求,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罚没合计8470.8万元。
在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看来,支付行业大额罚单频现,反映出当前支付行业监管仍处于高压态势,合规治理与交易安全不容忽视。从年内罚单来看,特约商户管理、收单账户结算等为支付机构受罚的重灾区,背后关联到反洗钱等相关重点工作。而除了人民银行之外,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次出手大额罚单,表明支付合规正受到多部门联合关注。
支付行业的“整合”与“离场”正在加速进行,艾瑞咨询此前报告认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破局之路在于支付主业的精益运营与多元服务赛道拓宽。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要求要坚持持牌经营,严格准入门槛,按照“先证后照”原则实施准入管理,明确支付机构注册资本、主要股东、实控人、高管人员等准入条件,对其重大事项变更也实施许可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严重违法违规机构的常态化退出机制。
责任编辑:秦艺
热文排行
- 农村中小银行加速整合!年内河北超30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加速出清不良资产助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 系统部署明年工作 多家银行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深圳香蜜湖金融峰会”成功召开 黄奇帆、马建堂、肖钢等嘉宾重磅发声
- 线上买保险被“远程录屏”?拒赔保险牵出案中案,蚂蚁保称系“结构化存储”
- 农行信用卡中心一干部被终身禁业!利用小舅子账户洗钱,受贿超1700万获刑八年半
- 银行系科技子公司母系优势下的局限:成立脚步显著放缓,回归与独立如何抉择?
- 余额宝收益率跌破跌至1.266%!货基收益率持续下行,资产配置结构生变
- 商业秘密也能质押贷款?多地企业融资受益,价值评估等难题待解
- “大模型元年”银行业金融科技谁最强?
- “帮忙”担保借款400万,西安银行一支行原行长为对公客户“付出”这么多?现因信贷业务违规被终身禁业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