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引言
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COP29已经落幕。会议核心议题包括应对全球气温上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支持,还有一项引起广泛关注的任务: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速建设全球碳市场。
基本概况:
《格拉斯哥气候协议》是继《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之后,于2021年11月第二十六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期间签署的全球气候治理的又一里程碑文件。在COP26上,各国代表就《巴黎协定》第六条的核心议题——建立全球碳市场的规则框架——达成初步共识,为未来全球性碳市场的构建铺平了道路。
碳市场作为各国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经济工具之一,截止2023年末已在包括中国(CEA-ETS)、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实施。已有36个碳市场在运行中,另有22司法管辖区处于不同的考虑与政策制定阶段*1。同时,基于自愿减排机制的跨国界碳市场已经初步成型。目前正在运行的碳市场共覆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4%*2,这些正在运行碳市场的司法管辖区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58%,将近1/3的人口生活在有碳市场的地区*3。
基于以上的背景,本篇将对当前全球碳市场的格局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与分析。
*1数据引自ICAP《全球碳市场进展2024年度报告》
*2数据引自世界银行《2024年碳定价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3数据引自ICAP《全球碳市场进展2024年度报告》
全球碳市场建立背景
根据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的定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的核心运作机制为:主管部门按照一定规则设定排放总量上限并分配给各排放源企业配额,这些配额通过有偿或无偿方式发放。企业需在履约期内确保其排放量与手中持有的配额相符,若有盈余配额可交易,若不足则需在期末补足,否则将面临处罚。
此外,碳市场的交易标的还包括基于自愿减排量(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s,简称VERs)的自愿减排交易。在本文中将聚焦我国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品种“碳配额”所处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Market),展开分析。
碳市场的概念可追溯至1997年通过、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引入了三大市场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T)、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为碳排放权成为可交易的无形商品奠定了制度基础。同年,全球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正式启动。
碳市场的设立不仅为企业提供经济激励以降低减排成本,还为政府筹措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资金创造了途径。根据ICAP的报告统计,自2007至2023年底,全球各碳市场通过拍卖配额累计收入3030亿美元,用于支持能效提升、低碳交通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项目。
同时,不同碳市场在政策设计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配额拍卖比例、覆盖的行业范围及涉及的温室气体种类等。在全球碳价格表现上,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2020年上半年起,各碳市场碳价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尤其欧盟和新西兰的碳价格迅速攀升,北美地区的加利福尼亚-魁北克市场及RGGI市场则表现为碳价格平稳上涨的态势。由于政治因素等原因,2023年碳价略呈下降趋势后趋于平稳。
全球主要碳市场概况
1. 欧盟碳市场(EU ETS)
欧盟是是最早对碳排放定价并采取市场化交易的主要经济体,全球碳市场的先驱,不仅采用碳市场机制,还通过碳税(CBAM)覆盖其他重点行业。EU ETS严格执行“总量控制与交易”(Cap-and-Trade)制度,各成员国需制定国家分配计划(NAP),分配排放量配额(EUA)。目前覆盖电力、工业和航空业等行业,配额总量占欧盟碳排放量的40%。
EU ETS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试运行阶段(2005-2007):纳入能源密集行业,EUA免费分配。
第一承诺期(2008-2012):纳入更多国家与行业,10%配额拍卖。
第二承诺期(2013-2020):电力行业全面拍卖,实施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SR)。
第三承诺期(2021-2030):配额减排率提高至2.2%,进一步覆盖海运、运输和建筑等行业。
目前,欧盟已经进入到第四阶段,在执行较为严格的政策下也引起碳价的持续走高,且未来预计将纳入建筑等部门,以服务于“2030 年净排放量至少减少55%的2030 年气候目标计划”。
英国脱欧后,于2021年1月1日退出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并在同一天启动了英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与EU ETS第四阶段类似,英国碳市场覆盖电力、工业和航空部门,并将每年减少420万吨的排放量,总量较脱欧前下降5%。
2. 美国碳市场
美国未建立全国性碳市场,但各州联合建立的区域性体系如: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加利福尼亚-魁北克为主的西部倡议(WCI)、运输与气候倡议计划(TCI-P)是其中的代表。
RGGI碳市场:于2009年启动,是美国第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计划,是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缅因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新泽西州、纽约州、罗德岛州和佛蒙特州之间的合作项目,涉及电力部门并覆盖区域排放量的20%。RGGI的具体运行流程与欧盟类似,每个州先根据自身在RGGI 项目内的控排指标获取相应的配额,再以拍卖的形式将配额下放给州内的控排企业。不同之处在于,RGGI覆盖下企业要按照规定安装二氧化碳排放跟踪系统,记录相关数据。因此尽管每个 RGGI 州都有单独的CO2预算交易计划,它们通过CO2进行区域链接津贴互惠,即任何参与州发放的津贴将得到其他参与州的承认。由于这种互惠性,RGGI 各州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区域碳配额市场。
2013年起,RGGI开始实施配额总量设置的动态调整,大幅缩紧了配额总量。2014年较上年配额数量削减45%,并在2020年之前均保持每年2.5%的递减速度。这一政策带动下,RGGI碳市场价格开始稳步上扬。
加利福尼亚-魁北克市场:
西部气候倡议(Western Climate Initiative,简称WCI)于2007年启动,最初包括美国的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此后,加拿大的四个省份:英属哥伦比亚省、马尼托巴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以及美国的蒙大拿州和犹他州陆续加入。这11个行政区共同制定了WCI计划,并在2010年对外发布方案框架,于2011年成立了非营利组织负责具体运作。
WCI的碳排放权限制与交易体系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发电、工业生产和商业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排放,交通运输使用天然气与柴油,及住宅燃料使用等排放源。其控制的温室气体种类包括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氧化亚氮(N₂O)、氢氟烃(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₆)和三氟化氮(NF₃)。
在碳市场运作方面,加利福尼亚、魁北克和安大略省积极行动。加利福尼亚和魁北克的碳市场均成立于2012年,并于2014年实现联通。这两个市场覆盖了工业及绝大部分高耗能行业,涉及的区域碳排放量超过80%。它们的突出特点是实行价格走廊政策,通过设定最低价和最高价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控,以保证市场稳定性。
加利福尼亚-魁北克碳市场的运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2014年):
在这一阶段,90%以上的碳排放配额以免费方式分配给企业,以降低初期的适应成本。
第二阶段(2015-2017年):
配额分配逐渐与企业的泄漏风险挂钩。高泄漏风险行业继续获得免费配额,中等泄漏风险行业可免费获得75%的配额,低泄漏风险行业则免费获得50%的配额。
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
免费配额分配比例进一步调整,中等泄漏风险行业的免费配额比例下降至50%,低泄漏风险行业下降至30%,而高泄漏风险行业的免费配额比例保持不变。
区域性交易体系的自由与挑战:在北美地区,区域性的碳交易体系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各州或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然而,这种高度自主性也导致了各地政策的分化,不同交易区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与冲突。例如,不同区域的配额分配、碳价水平以及政策协调问题成为制约区域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如此,WCI的成功实践为跨区域碳市场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3. 新西兰碳市场(NZ ETS)
新西兰市场于2008年设立,《气候变化应对法(排放交易)2008年修正案》正式确定了碳市场的基本法律框架。新西兰碳市场覆盖林业、能源和加工等是全球覆盖最广的体系之一。而由于新西兰的特殊产业结构,农业碳排放量达到其国内碳排放总量的48%,因此农业也被纳入NZ ETS中,但并不承担减排义务。新西兰碳市场早期配额90%以上为免费发放,2021年起,政府逐渐收紧免费配额,采用拍卖模式分配,因而一度碳价走高。同时,NZ-ETS对于碳配额并不与任何一个其他碳市场相联通,但作为抵消机制的自愿减排交易量,新西兰政府允许控排主体在国际市场购买国际碳信用额度,或在市场上出售自己未使用的额度而获利。
总结与未来展望
总体而言,碳市场的认可程度正在稳步提升,逐渐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经济工具之一。近年来,许多国家积极推动碳市场建设并取得显著进展,中国全国碳市场2021年正式开启以来,取代了欧盟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印度已经公布建立碳市场框架的步骤,墨西哥正在进行碳市场试点计划。碳市场规模将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扩大。
除了碳市场以外,碳税作为另一个主要的推动减排的经济手段之一,也在不同场景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碳税通过直接设置固定的碳排放成本向排放者施加压力,具有执行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势。而碳市场则通过“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Cap-and-Trade)灵活调节排放总量,利用市场化手段引导资源最优配置。随着全球碳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以及以CBAM为代表的碳税机制出台及落实,各国政府也加紧在早期构建国内碳市场,为未来全球市场一体化做好准备。
碳市场发展的三大趋势
对于已经建立的碳市场,未来发展呈现出以下三大趋势:
行业覆盖范围扩大
碳市场早期多集中于电力和工业等高耗能领域,但随着机制逐步完善,覆盖范围正在向建筑、交通运输、航空等行业扩展。这种扩展有助于提高碳市场的总体减排能力,推动社会各行业加速绿色转型。
总量设定趋严
随着全球减排目标的升级,各国对碳市场配额总量的控制日益严格。通过制定长期配额削减计划,逐步降低市场上碳排放权的供给,政府可以更好地实现碳减排目标并引导企业规划长期转型路径。
配额分配从免费向收费转变
初期为降低企业参与门槛,大多数碳市场采取免费配额分配模式。但近年来,逐步向有偿分配(如拍卖)过渡已成为趋势。这一转变不仅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入,也通过提升市场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推动碳价反映真实的排放成本。
碳市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配额分配、价格波动等更多细节。随着政府、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其机制的理解和认可日益深入,全球碳市场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各国将通过建立更完善的市场规则和政策框架,使碳市场将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source:ICAP《全球碳市场进展2024年度报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可持续金融》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等公开资料,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参考、研究、交流或欣赏之用,并已表明出处。本公众号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转自: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新浪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