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管理体系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碳足迹管理体系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2024年06月23日 13:59 市场资讯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专家解读① | 全面、统筹、协同推进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15个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出台《实施方案》是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旨在加快建立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增进碳足迹工作国际交流互信。《实施方案》任务清晰、分工明确、措施细化,注重国内统筹和国内外衔接,为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提供了全面统筹协同的行动指引,是开展碳足迹工作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以产品碳足迹为抓手,加快建立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对于推动全社会减碳和国内外碳足迹工作协同互促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加快建立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提升碳足迹管理水平是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构建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以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任务要求的具体行动。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是推动全社会减碳的重要手段。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摸清生产端“碳家底”,有助于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碳减排。碳足迹以标识形式向消费端进行展示,增强产品品牌价值的同时也能培育低碳消费习惯,有利于推动形成“由点到链再到网”的全社会减碳模式。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是推动国内外碳足迹工作协同互促的有效举措。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以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为代表的涉碳贸易政策,对产品碳足迹提出了成本或准入要求。建立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国际国内规则相互衔接,有利于协同促进国内碳足迹管理水平提升和积极应对国际涉碳贸易政策新形势。

《实施方案》提供了全面统筹协同的行动指引

《实施方案》从管理体系、工作格局、规则互信、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明确了任务分工,按照发挥协同作用、形成最大合力要求,与现有碳足迹政策实现了衔接和延伸,为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全面统筹协同的行动指引。

一是强调全链条覆盖。碳足迹涉及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不同生产环节,需从全链条开展工作指引。《实施方案》清单式列出22项主要任务,覆盖了核算规则、核算因子、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等产品碳足迹工作全流程以及基础能源、原材料、中间品、制成品等全链条产品,从财政金融、贸易产业、应用场景、政策协同等全方位、多角度为碳足迹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并提出为碳足迹工作提供人才培养、数据质量管控、计量支撑等多层次、多领域保障服务,体现了对碳足迹工作各环节的“全覆盖”。

二是统筹多主体参与。碳足迹工作涉及多个行业、多种产品、多个环节、多个领域,需动员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实施方案》充分听取和吸纳了各方意见,由15个部门联合印发,涉及19个部门具体工作,明确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鼓励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参与各项任务,最大程度构建多方联动、共建共担共享的工作格局,体现了对碳足迹工作的统筹考虑和相关主体的“总动员”。

三是注重国内外协同。产品碳足迹是国际涉碳贸易政策关注重点,需在工作落实中做好国际国内协同。《实施方案》坚持主动作为、务实合作,按照研判、交流、对接、合作的逻辑,在加快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实现与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品碳足迹规则交流互认,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体现了国内国际工作的“共促进”。

凝心聚力做好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谋篇落子”

《实施方案》绘就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下一步只有将《实施方案》条条抓落实,事事下功夫,相关工作方能落地见效。

一是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加快推动碳足迹工作基础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出台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和重点产品核算规则标准,发布基础能源、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半成品和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产品碳足迹因子,让碳足迹工作“有章可循、有数可用”。

二是在制度供给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制度、碳足迹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为碳足迹工作提供制度供给,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与协同,促进产品碳足迹与碳排放权交易、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环境影响评价等机制的有机衔接,协同推进碳减排。

三是在先行先试上下功夫。选取有条件的地方、行业针对碳足迹工作重点任务开展试点,创新政策和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形成重点产品碳足迹工作“全链条”以及碳足迹工作“重点环节”的良好实践,为统筹推进和重点突破提供有益经验和借鉴。

四是在宣传解读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大产品碳足迹工作宣传力度,组织专家力量,提供政策解读、专业培训、技术服务等。及时跟进国际涉碳贸易政策走势,利用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等国际场合广泛宣传我国产品碳足迹工作和优秀实践案例,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田春秀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专家解读② | 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标准 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细化了各领域实施路径,着力打造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实施方案》的发布是促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贯彻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关于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有关要求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任务要求的重要举措。推动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既有助于企业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更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形成绿色采购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可有力提升我国重点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

标准体系先行,规范引领《实施方案》重点任务落地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碳足迹标准体系,可系统引领我国各行业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有力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认证等工作的规范化,强化数据质量管理,从而提升我国产品碳足迹数据采信、国际互认水平。

《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完善国内规则,促进国际衔接,到2027年,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到2030年,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数量达200个左右。可见,标准建设对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随着我国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上下游供应链覆盖范围随之拓宽,相关联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碳排放数据可信水平将显著提高,本地化碳足迹因子研究工作也将具备标准化数据支撑,为同步开展国家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工作提供了方法引领。

市场需求导向,系统推进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针对标准建设工作分别提出了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及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的要求。针对当下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空缺问题,亟须立足国情统筹做好产品碳足迹标准国际接轨工作,确保标准制定符合国际准则,同时符合我国行业的实际特征,进而提升碳足迹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助力我国产品有效应对国际竞争、规避贸易壁垒。

在重点产品类型筛选时,需聚焦重点行业,以市场需求强烈、供应链上下游接受程度高且带动作用明显、受国际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行业为切入点,优选市场占比高、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碳排放量大的行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逐步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相关方法和体系。《实施方案》提出优先聚焦电力、煤炭、天然气、燃油、钢铁、电解铝等重点产品制定发布核算规则标准,这既是国外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的通行做法,也将帮助我国外贸企业有效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逐步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充分考虑我国各类产品对碳足迹的需求程度,以市场主导、急用先行为原则,优选出一批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标准研究,涵盖水泥、电解铝、光伏组件、平板玻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产品,先试先行,为后续系列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参考。

强化标准应用,科学支撑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充分发挥产品碳足迹标准核心枢纽作用,实现企业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有效衔接,以标准化、规范化思想引领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下一步需持续拓宽产品碳足迹标准应用范围,指导将碳足迹纳入重点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评价、绿色低碳产品认证认可、碳标识推广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企业温室气体减排持续改进等不同情景应用。同时,还应加强产品碳足迹与贸易、财政、金融等机制的有机衔接,形成合力,挖掘节能降碳潜力,协同推进碳减排,指导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碳足迹标准国际互认,对外跟踪研判全球主要经济体涉碳贸易政策和国际产品碳足迹相关规则发展趋势,对内充分发挥认证认可检测监测等市场监督作用,强化“双碳”标准化建设,助力提升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的采信水平。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碳足迹信息披露制度,量化碳足迹信息披露标准及管理办法,激励企业主动开展信息披露,并重视提高信息披露数据的质量,从而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作者陈胜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专家解读③ | 加速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有效提升汽车出海低碳竞争力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政策架构进一步清晰,在国务院的整体部署下,顶层管理力度、工作模式不断强化,为各行业、各地区开展碳足迹工作指明方向路径。作为碳足迹重点行业代表,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应进一步深化落实相关要求,补齐国际竞争短板,夯实低碳属性优势,全面提升产品出海竞争力。

《方案》对全面开展产品碳足迹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进一步明确产品碳足迹管理体制机制

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持续组织相关重点行业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规范、产品碳足迹标识试点应用等研究工作。2022年,作为“双碳”“1+N”政策体系重要组成,《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明确由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碳足迹各项能力建设的工作机制,协同成效初显。此次《方案》出台进一步细化碳足迹管理各项要求与实施路径,对我国科学开展碳足迹管理、推动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互信等作出更加有效安排。

(二)细化重点任务的工作要点与职能分工

《方案》从管理体系、工作格局、国际互信、能力建设共四个方面提出了22项工作任务,根据各部门在不同环节中的角色定位,精准划分责任职能,明确了不同类别主体的工作内容。有效促进各主管部门在碳足迹不同环节工作上的联动与分工落实,创新提出碳足迹分级管理机制,并积极在更多推广应用环节开展协同工作,加速碳足迹生产要素向金融、采购、消费等场景延伸,推动形成示范地区、示范产业集群。

(三)激发行业和地方碳足迹工作动力活力

《方案》要求形成由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与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共同组成的标准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层面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因子库。当前,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碳足迹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受各方能力影响,不同地区、企业间工作进展差异较大。《方案》探索推动各主体打破地域限制、链条限制,建成流畅的信息交互体系,针对性制定碳足迹管理路径,深化各环节务实合作。

促进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低碳国际竞争力提升

(一)加快提升碳足迹核算管理基础能力

《方案》明确,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建立完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是当下的首要任务,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自身和供应链碳足迹评价。多年来,汽车行业在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因子库开发、具体场地数据构建等方面的成果初见成效,部分理念已领先国外,保障了我国汽车产品碳足迹管理的自主性。下一步,汽车行业要持续完善各项碳足迹核算、评价、管理、推广等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第三方机构的教培促进作用,提升行业整体碳管理能力。

(二)有效打通碳足迹试点示范工作路径

产品碳足迹的多场景应用是提升其准确性和影响力的关键要素。《方案》要求开展碳足迹核算、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等工作,并鼓励相关结果在金融、采购、消费等领域的应用。汽车行业的产业链碳足迹公示平台,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品基本形成全覆盖,针对碳信息披露程度低、企业减碳意识薄弱、消费者购买选择无参考等问题形成了一个示范性方案,有效拓展了碳足迹应用场景,强化了社会监督功能。

(三)积极参与推动碳足迹规则国际互信

碳足迹核算规则、因子库、数据结构的不统一不互信是汽车产品出海面临的重要挑战。《方案》提出加强国家间涉碳贸易政策对话磋商,鼓励各主体参与对接国际产品碳足迹规则,促进与主要贸易伙伴碳足迹核算结果互通互认。近年来在“新三样”加速出口背景下,汽车行业参与国际碳对话频次不断增加、机制加快建立。下一步,在相关主管部门带领指导支持下,行业企业及机构需主动作为,积极参与推动构建于我有利的国际碳足迹核算评价方法、标识认证规则和数据体系。

强化落实《方案》各项产品碳足迹工作任务要求

(一)联合开展碳足迹工作能力提升行动

《方案》强调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各部门、各地方应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和各方统筹,协同落实各项有关政策,有序引导各机构、企业及相关单位开展实际行动,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推动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与应用。各行业、各企业要因地制宜,积极推动产业链场地数据报送提交,助力我国碳排放因子库建设,深入开展能力建设工作,树立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典型。

(二)有效推动碳足迹规则国际交流衔接

《方案》既符合国内行业发展现状,也着眼国际竞争形势。当前国际涉碳贸易政策已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品出海形成阻力。有关部门与行业机构应在《方案》引领下积极作为,在政府间环境和气候对话、世界车辆法规协调、国际贸易谈判等国别间沟通对话磋商机制下,推动制定发布符合我国汽车行业核心发展利益的环境气候、产业和外贸规则。

(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碳足迹共识

《方案》明确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推动共同制定规则统一的碳足迹的核算标准和管理体系,推动国家产品碳标识互认共识。增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互信与合作,能够形成符合各方利益的共同解决方案,促进汽车产业的跨国界碳足迹体系研究与开发,也能够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增强整个区域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安铁成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专家解读④ |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产品碳足迹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用于指导建立全国统一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方案》明确了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对促进我国行业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应对国际碳定价发展趋势、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明确提出将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

《方案》重点任务中提出了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并明确了要制定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认证是一种国际通行、社会通用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可以充当企业与国家、企业及消费者之间信任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实现社会相关信息的开放、高效利用,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传递真实客观的市场信号,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社会多元共治共享的良性机制,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已经被全球认可,可以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是一种量化工具,用于衡量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识别减排潜力,指导企业采取行动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认证结果可以用于内部决策、改进生产工艺、优化供应链管理和制定减排策略等。

产品碳标识是一种环境标识,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将通过认证单个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排放以量化的形式展示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以告知消费者产品碳排放信息,引导消费者选择更低排放的产品。目前,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瑞典、韩国、法国等国家均推出了本国的产品碳标识。碳标识体系建设是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环节。在面对国内“双碳”目标、国际贸易壁垒的双重压力下,未来我国将建立统一的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参与全球碳足迹评价和标识认证体系的制定,推动建立碳足迹核算评价标准及方法学等互认机制,突破国家涉碳贸易壁垒,逐步建立自身生态保护体系,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产品碳足迹将实施分级管理

《方案》中提出开展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即对产品碳排放水平进行评价和分类管理。

产品碳足迹等级评价是表示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的一种常见应用,基于等级制度的分级管理,在评价认证领域经常被使用。我国的能效等级制度,是我国家用电器产品能效高低的分级方式,分成了5个等级。绿色建筑评价利用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区分建筑的绿色化程度。

在国际上,瑞士、韩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碳等级评价制度。韩国的低碳产品标签,会在产品碳足迹声明中列出产品碳足迹低于最大允许排放量情况。泰国推出的碳减排标签,以减排10%、20%、30%、40%、50%进行分级,以表明产品碳足迹减排程度。瑞士Climatop碳标签,要求获得认证的产品碳足迹必须低于同类产品碳足迹的10%—15%,表明通过评价认证的产品在碳足迹控制方面与同类产品相比更加友好。《欧盟新电池法案》也提出了碳足迹性能等级(carbon footprint performance class)概念,要求电动汽车电池、容量大于2kWh的工业电池和轻型交通工具电池,在产品上粘贴体现碳足迹性能等级标签。欧盟委员会将收集欧盟市场上前三年的电池碳足迹声明中数值的分布,得到电池碳足迹最大阈值数据,确定有意义的碳足迹性能等级数。

未来,我国产品碳足迹将实施分级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自我声明、标识等方式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碳足迹水平,有效对接国际贸易政策要求,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不同减排需求的低碳产品;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未来可能会考虑设定产品碳足迹的最大阈值,大于最大阈值的高碳产品将被市场逆向淘汰。

产品碳足迹将成为我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抓手

有效的产品碳足迹管理是推进我国绿色消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产品碳足迹管理的应用场景有望在《方案》发布之后不断丰富。

一是促进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对公众消费而言,有效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产品碳排放信息的透明度,保障市场公平性,消费者也可通过直观的产品碳足迹数据或产品碳足迹等级水平,选择更低排放的产品;政府采购中低碳产品的采购比率将逐步提升。

二是纳入企业ESG管理,推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根据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等,碳排放信息披露已成为ESG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产品碳足迹是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融入银行、证券、保险等绿色投融资业务,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与产品碳足迹挂钩的金融产品是金融资本参与低碳投资、防范气候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与产品碳足迹挂钩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将成为未来典型的绿色创新金融产品。

四是提升我国外贸产品竞争力。通过有效的产品碳足迹管理,可加强与国际贸易相关方沟通对接,将企业由于合规风险和数据管理带来的成本降至最低,通过双多边渠道加强产品碳足迹重点议题对话磋商,逐步参与国际碳定价,妥善应对涉碳相关贸易壁垒,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影响。

作者刘清芝系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密密麻麻们密密麻麻密密麻麻

各相关单位:

《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按照团体标准先行先试、逐步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原则,研制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为积极响应号召,提升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有效发挥标准对产业的规范和引领作用,助力企业辨识产品生命周期中主要温室气体排放过程,制定有效碳减排方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现面向各单位征集产品碳足迹团体标准立项计划,具体征集要求如下:

一、团体标准征集范围

1.优先聚焦电力、煤炭、天然气、燃油、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

2.其他需要制定碳足迹团体标准的产品。

二、申报条件

  各单位均有资格申报,申报数量不限    

三、申报要求

1.填补本领域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空白。

2.申报单位应对标准制订的需求及必要性开展前期研究,鼓励相关单位联合提出立项申请。

3.申报项目不应涉及国家秘密。

4.标准起草单位应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能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四、申报程序

1.计划申报团体标准的会员单位填写《产品碳足迹标准制订申请表》(附件1)、《中国节能协会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附件2)、《中国节能协会团体标准草案》(附件3)。

2.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对团标申报材料进行查重,确定拟立项标准。

3.经立项公示后,项目单位应组建标准编写组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标准制订并发布。

五、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见《产品碳足迹标准制订申请表》

附件

1.产品碳足迹标准制定申请表

2.中国节能协会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

3.中国节能协会团体标准草案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2024年6月11日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等公开资料,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参考、研究、交流或欣赏之用,并已表明出处。本公众号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新浪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