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30家上市公司收年报问询函 三大特征折射监管新趋势

逾130家上市公司收年报问询函 三大特征折射监管新趋势
2024年05月14日 03:00 上海证券报

  ◎记者 高志刚 郭成林

  2023年年报披露收官后,沪深北交易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逐渐增多。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2日,沪深北交易所已向逾130家上市公司发出年报问询函。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邸丛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新“国九条”的落实,严厉打击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成为监管重点。因此,今年的年报问询函更关注财务问题,从商业模式、行业、供应商、客户等多个角度持续跟踪追问是否存在造假风险。

  同时,记者梳理发现,年报问询函还折射一些新特点、新动向:问询内容更具体详细,多维度追问财务真实性,更注重对中介机构问询,以及更关注海外业务、研发情况等。

  多维度追问财务真实性

  今年,交易所在年报问询函中对上市公司提出的问询条数明显更多、更细,其中财务真实性成问询焦点。

  据记者统计显示,逾30份年报问询函提出的问题条数超过10条。其中,最多的是*ST红相*ST围海,所列问题条数高达20条。

  详细来看,深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显示,从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营业收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毛利率、前十大客户、海外销售、实际业绩较预计金额差异较大、一季度业绩下降、重大合同、应收账款、商誉、存货、政府补助等20多个财务事项,要求*ST红相结合公司经营模式、销售量、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分别说明出现较大变动或趋势是否相匹配的原因及合理性。

  而去年*ST红相收到的2022年年报问询函中仅有8个方面问题,没有关于海外销售、一季度业绩等问询,内容也较为宽泛。

  再看*ST围海,今年问询函中“造假”“真实性存疑”“潜在舞弊风险”等关键词不断出现,而上期年报问询函以公司财务指标的常规问询居多。

  ST长康新锦动力等收到的年报问询函中的问题条数均超过15条。

  除以上问询问题较多的公司外,多家公司今年收到的年报问询函中的问题也明显多于去年。以新元科技为例,深交所对公司2023年年报的问询包括营收、重大合同、在建工程、应收账款等共计9个问题,而去年问询公司2022年年报只有5个问题。

  中介机构成关注重点

  较往年明显不同的是,今年的年报问询函对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提出了回复的要求。

  在*ST正邦收到的年报问询函中,交易所明确要求年审会计师说明认定*ST正邦2022年度审计报告中非标意见涉及事项的影响已消除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说明2023年度出具审计意见所依据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恰当,是否审慎发表审计意见。

  作为“北交所转板科创板第一股”,观典防务登陆科创板第二年,就遇到年报“非标”,2023年度财报被出具带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财报内部控制则被出具了带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继4月30日收到问询函后,观典防务5月5日再度收到上交所下发的问询函,针对公司财报中的多项问题,上交所均进行了追问。

  记者发现,问询函中多处对年审会计师重点提问。

  例如,关于货币资金,上交所要求观典防务列示年审会计师对期初、期末货币资金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及获取的审计证据,说明是否充分、有效,并核实公司货币资金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资金用途安排或为其他方融资进行担保等受限情形。关于无人机飞行服务于数据处理业务方面,要求公司结合年审会计师近两年执行的审计程序、取得的审计证据及有效性,说明相关固定资产变动是否真实。

  对此,邸丛枝表示,当前监管部门更注重压实中介责任,切实发挥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责任。因此,年报问询加大了对注册会计师回复的要求,也更加关注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关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多家公司上市次年即被问询

  多家上市公司携亮眼“成绩单”顺利IPO,但上市次年就因业绩“变脸”等问题引起高度关注,陆续收到年报问询函。

  记者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有10家公司上市次年即收到年报问询函。以智信精密为例,公司在关于对深交所2023年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中,针对公司前五大客户与供应商变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募投项目的投资进度与投资计划是否存在差异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作为苹果产业链公司,智信精密申报IPO时,曾因营收主要来自苹果产品,公司业绩的持续性和成长性已被监管部门关注。而后,智信精密于2023年7月成功登陆创业板。

  头顶“新能源园林机械第一股”的光环,格力博因财务表现在上市前后经历了“过山车”,2023年年报也被深交所问询。

  深交所对于格力博出现大幅亏损的合理性发出追问,要求公司对比同行业公司的收入、成本等变动情况,分析公司发生大额亏损的合理性,是否存在跨期确认收入、成本、费用、减值损失的情况。还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促销扣款比例较以前年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高价库存是否仍将影响公司2024年经营,并充分提示经营风险。

  此外,对于科创板公司,上交所更加注重研发方面的问题。目前已有10家科创板公司收到年报问询函,其中3家公司涉及研发支出相关内容。

  如英诺特2023年研发投入为5311.1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11%。交易所要求公司补充披露公司报告期内从事的研发项目和研发投入的主要构成,并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大幅下滑的原因。

  在邸丛枝看来,随着数字化监管水平的提升,监管部门基于数据分析筛选出风险较高的项目进行问询,能更具针对性和指向性,精准的年报问询也将更好地发挥问询的效力,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尉旖涵

深交所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