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会使中国走上现代化康庄大道

市场化改革会使中国走上现代化康庄大道
2025年01月03日 23:43 周天勇

来源:周天勇

2025年,是上一个10年结束的一年,接着就是下一个新的10年。在“十四五”的前四年中,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团队,完成了符合中国渐进转轨国情实际,从定性理论到数理逻辑的构建。从模型到软件,建成了渐进转轨经济“供给-分配-需求”仿真运算系统。笔者设《2025:从数据看中国的增长奇迹与美好未来》专栏分三篇短文,将研究的进展,回顾中国建国后艰辛探索的历程和改革开放以来增长的奇迹,并展望我们现代化美好的未来,展现给朋友们。今天发出之三,并祝大家新年快乐。

新年开即,中央领导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努力让全体人民在共同奋斗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预测中国不能实现现代化的逻辑错误

近多年,国际和国内有的经济研究和预测,对中国式现代化能不能实现提出了疑问。其最基本的理由:中国人均GDP水平2023年还处在世界人均水平以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也较低;经济增长是这两项水平,还有人均消费水平、城市化、农业就业比等指标进一步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快速放缓。他们认为,中国在2035年以前,不可能实现初步的现代化。

出现这些不准确预测的原因,在于目前国内外经济仿真,都基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几大主流经济增长模型和未来推测的投入数据,并考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包括中国全要素生产率都在走低的势态,仿真出中国经济未来1.5%3%的低速增长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配置的转轨,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三五年内瞬时转轨不同,进行了渐进转轨的体制改革。再进一步讲,也就是通过渐进转轨的体制改革解放巨大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步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

从经济研究科学性的方面看,对于市场经济国家,体制既定和不变假定的主流经济预测模型并没有错误。但是,中国是一个渐进转轨经济体,正如中央领导讲的改革永无止境,体制不断地在改革和变动。因此,用假定体制不变的增长模型预测中国经济的未来,无法仿真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改革对生产力的持续释放。

二、中国仍是一个经济发展中的大国

中央领导强调,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一些国家的学者、政策研究者和政治家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这可能值得相互讨论。国外友好人士来我国看,路桥港好、高楼多和高铁便利,但实实在在地讲,作为身在中国的一个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城乡和地区间很不平衡,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程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口大国。

1 2023年中国与国际基本现代化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数据库及据其推算

如表1所示,从一些国家现代化程度的基础数据看,与世界、高收入国家门槛、高收入国家和美国发展相比,在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费、城市化、就业劳动力农业比率等最基本的经济指标方面,还有不同的差距。可以看出,除了人均GDP接近中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门槛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城市化和就业劳动力农业比率等指标,差距较大。人均GDP相比于高收入国家水平,差距也不小。

从上述数据看,2035年前11年中,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缩小与世界、高收入发展门槛和中等发达人均GDP水平、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城市化和农业就业比等方面的差距。

未来全球、中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门槛、高收入国家和美国的经济也会按照一定的速度增长,世界并不会放慢和停止发展及增长而等着我们缩小差距。这些指标会怎样变动呢?如果未来11年人均GDP全球、中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门槛、高收入国家和美国,分别增长2.5%4%3%2%2.5%,到2035年时的人均GDP水平分别将提高到17669美元、16732美元、19967美元、61830美元和111312美元。在结构方面,中高收入国家和达到高收入门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80%85%,农业就业比将下降到13%6%

未来11年,中国经济在1.5%3%区间自然增长的状态下,人均GDP水平到2035年时将处在15713美元和18464美元之间。如果我们以2.5%的速度增长,人均GDP水平,仍然将处在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如果增长3%,将高于他们的水平,但也仍然进入不了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显然,这肯定不是我们经济发展要追求的现代化结果。

三、现代化离不开市场化改革释放潜在的生产力

前面已述,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主流模型计算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在1.5%3%的低速增长区间。为什么中国自然经济未来会低速增长?人口和劳动力负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未来年均损失-0.5%的经济增长率;即使投资增长速度从5%3%变化,资本假定平均增长4%,投入产出系数平均为50%,资本投入贡献的经济增长率为2%,减去劳动收缩贡献的经济负增长0.5%,要素投入贡献的自然经济增长率为1.5%

但是,中国为什么还会有将低速扭转为中高速增长的可能?因为根据本专栏之一“将渐进转轨经济科学计算创新在中国的土地上”一文中的数理计算,因为户籍等一系列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非竞争领域资本低效率配置体制、土地不能市场优化配置体制、土地房屋不能资产化体制,居民GDP收入分配扭曲体制、民营企业投资环境体制和民生支出不足体制等等,这些挡板和开关,淤积和禁锢了生产要素和需求潜能,形成了巨额的体制性剩余。如果对这七个方面的体制进行大力度的改革,释放巨额的供给和需求潜能,经济增长将会稳定在中高速水平上。见表2所示。

2 2025-2023改革创新增地GDP增长潜能仿真

资料来源:笔者预测

中央领导曾经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现在的关键一招还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现在,推进改革矛盾多、难度大,但不改不行。我们要拿出勇气,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从表2可以看出,涉及增长潜能释放关键部分的体制改革有:尽快放开户籍管制,并改革与户籍体制挂钩的教育、医疗和居住等体制;取消土地要素的计划管理,延长土地使用年期,允许城乡土地同权同价竞争性交易,使市场调节土地要素的配置,推进城乡土地资产化改革,使增长获得市场化和货币化的财富溢值;降低国有企业资产在非金融企业总资本中的比例从40%下降到20%,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扩大民营企业投资和资本占比。如果没有后两项改革,将会失去两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动能,结果是低速经济增长可能进入不了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也实现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关于体制剩余和增长潜能,以及关键改革推动增长的动力,笔者较详细地在2024113日“天勇谈经济”公众号“经济增长上行及其可持续决定于关键部位的体制改革”一文中进行了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在设计时,可以就不同的自然经济增长率,与不同的改革创新增地释放的经济增长潜能进行方案组合。当要素投入自然经济增长速度严重低迷到1.5%时,可以取适当的体制改革和调水增地方案,将其助力的速度推高到3.5%,这样实现5%增长速度的可能性很大,不考虑汇率变动,使人均GDP2035年时达到27500美元的水平。我认为,在各种组合中,这个方案是一个严峻情况下,也可以经过改革可以实现理想的经济增长和人均GDP目标。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是其基础。而渐进转轨的中国,其发展的动力,与其他许多国家不一样的是,存在于体制的禁锢之中。改革就是盘活生产要素,全体人民就业创业,提高要素的生产率,获得资产的财富溢值,增加收入,扩大需求空间,释放巨大的生产力。市场化改革,一定会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