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最新演讲:要抓住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政策窗口

宋志平最新演讲:要抓住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政策窗口
2024年11月27日 17:51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

来源: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

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

近日,“2024中国经济新闻人物暨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十周年盛典”启动仪式在安徽亳州举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出席并以“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盛典”自2015年开始,以“致敬新时代驱动力”为主题,每年有十位成绩斐然,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经济年度人物获得荣誉,这对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影响深远。

我做上市公司会长五年多时间了,去了500家企业(400家上市公司和100家非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最重要的特点都是在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最近这两年,它们又积极践行新质生产力,用新质生产力促进企业的转型。我也见证了各行各业企业家们的拼搏进取,常常为他们的贡献和成绩所感动。

借此机会,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三段话:

第一,克服当前的困难靠创新,方式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环境和企业。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致使全球经贸发生深刻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和WTO失效因素等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第二,中国经济发生深刻转型,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

第三,高科技、新经济、新质生产力扑面而来,智能化和数字化快速推进,引发各个行业的变革,商业形态也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局给国内企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从历史上看,克服困难和危机的方法就是创新,每次危机的特点大都是传统产业和市场过剩,而每次解决的办法就是用创新和新的生产力走出低谷。

党的二十大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不仅是国家的第一动力,也是企业的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是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着力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聚集。不管是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跃升,我们现在的重要方法就是加大创新型步伐。结合每个地区、每个行业和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新动能、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只有用新质生产力,才能使我们在危机中遇新机、变局中开新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广大企业家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一大批有胆识、勇于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面对新形势,继续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调动企业家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我理解企业家精神有四句话:企业家是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人、是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是有家国情怀的人、是永远面向正前方的人。我把企业家的特质归纳为6个字:创新、坚守、责任。所有企业都是创新的产物,企业家本身一定是个创新者,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灵魂,同时创新也是企业家的灵魂。

企业家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新质生产力既包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包括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这给了企业家一个大的舞台和用武之地。

今天的新一代企业家大部分都是高学历、有知识、懂科技的人,我在企业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少新兴企业的创始人本身是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的技术人员,他们开办了企业,企业做得也不错。科学家型的企业家有科技优势,但也要加强学习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很多传统型的企业家,我鼓励大家要学习技术,学习科技知识,也就是做懂科技的企业家,这是今天我们倡导企业家具备的能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企业家做企业家的事、科学家做科学家的事;但今天,二者要优势互补、互相融合。要培养更多的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和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在创新的过程中秉持科学态度,了解市场需求,准确地发现和把握机遇,把科技和商业紧紧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资本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创新,为企业家进行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再优秀的企业家,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也不太容易做成事。尤其是像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技术创新,往往投资多、时间长、风险大,有了资本的支持才能够深耕细作,才能够实现快速地发展。

证监会吴清主席指出,资本市场要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壮大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中长期资本进入资本市场,引导更好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科创板的设立和注册制的全面实行,对半导体、新材料、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生物制药、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像科创板过去五年共有577家企业上市,募集资金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让不少技术领先的企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同时这些科创企业又为市场投资者创造了价值。企业要充分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做好资本和科创要素的有效衔接。

我们过去的竞争优势是“制造+市场”。2023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约占全球的30%以上,而且品种齐全,产业链完备,在今后的新时代,我们要解决卡脖子的难题,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要把创新加资本加制造加市场结合起来,形成企业新的综合竞争优势。

近年来,安徽大力推动科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不断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全省资本市场规模持续壮大,截至10月31日,安徽省境内上市公司达181家,占全国上市公司总量的4%,实现16个地市全覆盖,数量跃居全国第七位。

我到一些城市调研,当地的领导跟我说:“我们这个地方一缺资金,二缺技术。”我就跟他们说:“我修正一下,其实你们是一缺资本,二缺创新文化。你们要大力地引进资本,引进资金,多一些上市公司。此外,要打造创新文化,营造创新土壤。有了好的土壤,技术就会到你这里来。“

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好的创新文化和土壤环境,即使有技术,创业者也会走。有了创新文化,才能有技术;有了资本,才可能去创新。资金借了毕竟还要还,会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财务成本。所以一定要把资本引进来,把私募活跃起来,培育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要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和科创型公司的兼并重组,通过支持企业并购重组,进一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的功能,并购重组可以让更多的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促进转型升级,助力产业整合和提质增效。

新的《国九条》对活跃并购市场作出了重要部署,证监会先后出台了支持科技16条、科创8条、并购6条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主渠道作用。

过去30多年发展起来的上市公司,有一些传统且规模较小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的公司,他们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调整过来,最好借助资本手段,把市场上的创新资源包括新质生产力,通过并购重组进入到上市公司。

同时,创新资源和新质生产力的企业也特别多,如果能够让这些创新资源和新质生产力通过和现有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而进入资本市场,这样很多的创新企业也会借力于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从而得到快速发展。这样既加快了上市公司的转型升级,也开辟了科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新渠道,还能为私募基金等资本提供更多退出的路径,促进私募基金的募投管退的闭环,是一举得三的好办法,这是一个难得的政策窗口,希望企业家们把握住这个机会。

最近证监会加大了重组的力度和对重组审批的包容性。为什么?因为我们有5370家A股公司,还有在境外的1700家上市公司,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力量。5370家A股公司去年的收入占到中国GDP的60%,也就是半壁江山,但坦率来讲,这5370多家A股公司里,规模比较小的和市值比较低的企业占大多数。所以,怎样总体提高我们上市公司的质量,进而提高我们上市公司的市值很重要。其实,兼并重组就是我们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我们鼓励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的手段,去找创新型企业和新质生产力,把它们重组进去,从而改造传统的上市公司。

同时,中国有大量的创新资源和新质生产力公司,让大家都排队去做IPO也不现实。这些公司怎么办?它们就可以借助于这场重组,通过上市公司进入到资本市场,达到上市的目的。这些创新型企业和新质生产力公司里往往都有私募投资、有一轮二轮的投资。过去这些投资都要通过上IPO才能退出,但如果IPO太多,它们怎么退出?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型资源和新质生产力进入资本市场,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私募基金也能够实时退出,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兼并重组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上市公司能力、促进它们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和途径。

现在是一个政策窗口,国家和证监会都在提倡。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应该重视资本市场给我们的机会,大家一定要看到。最近,不少城市陆续出台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政策。

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还要用资本市场。如果没有资本市场,很难发展新质生产力。但资本市场又不能都通过IPO、通过这5000多家A股、通过这170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兼并重组,借助上市公司而得到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所以,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总之,解决目前的困难要靠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靠企业家的引领和推动,企业家推动新质生产力要靠资本作为杠杆,资本市场要拥抱新质生产力。只要企业抓住当前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政策窗口,就一定能带来新动能、新活力。

*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

责编|许加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