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养儿防老”不好使了,你还可以靠它
来源:国是直通车
中国人常说“养儿防老”,
但扎心的是,现在“儿”不太够了。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3亿,占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人口达1.5亿人,占10.8%。据预测,2050年中国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2.8:1变为1.3:1。
“养儿防老”不好使了怎么办?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选择:找商业保险公司。
“儿”不够用,还能靠退休金?
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参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通常有三根支柱:其一由政府发起并承担责任;其二一般由企业发起,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其三是个人自愿建立的养老计划。
再看中国实际情况,却并不理想。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第一支柱养老金替代率和第二支柱的覆盖范围均有限,再加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历史形成的差异化政策复杂等因素,使这二者难以支撑养老保障体的重担。
与此同时,中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则有所滞后。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具备养老功能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为86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退休后分期领取的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为1500亿元,仅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4.4%,远不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35%的占比。
物理学告诉我们三角形最稳定,所以支撑养老保障体系也迫切需要立起第三根支柱。
为此,本次《意见》把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到2020年,商业养老保险将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社会养老保障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促进者,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持者。
商业养老保险,好在哪里?
答案很简单,它能更好做到“老有所养”。
举个例子。银行储蓄、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对个人而言也具备一定的养老功能,为何还要去买商业养老保险?。
首先对比银行储蓄,其到期后只能转存,而商业养老保险存续期长达数十年,一直伴随投保人生命终结。
此外二者计息方式也有所不同,银行储蓄是单利计息,商业养老保险是复利计息,简单说就是前者利率低于后者。同时,商业养老保险还具有互助共济功能,投保人因意外身故可获得多倍保额资金返还。
再对比公募基金,商业养老保险的锁定期限更长、收益更稳定。
在领取方式上,公募基金基本为一次性领取,商业养老保险规定投保人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后才能分期领取,并可长期直至终身领取,能够确保资金真正用于退休后的长期养老。
这还没完。此次《意见》明确, 将在今年底前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所谓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国家给予商业养老保险投保人所得税延迟缴纳优惠政策的一种商业养老保险。据测算,当期延迟纳税1元,就可以建立20元的养老保险基金。
这意味着,通过延迟纳税的激励政策,可以鼓励社会公众积累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养老金,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保障体系的建设,而且可以大大减轻财政负担。同时还能丰富养老保障层次,满足民众多层次的保障需求。
买商业养老保险,安不安全?
这一担忧无不道理。由于商业养老保险缴费和领取的时间跨度较长,大家难免犯嘀咕,钱交给商业公司管理靠谱吗?
安不安全,关键在监管。对此,保监会有话要说。
“养老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活命钱’。”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指出,商业养老资金管理不能简单参照一般商业保险业务,负债准备金运用不能简单做投资,确保资金安全稳健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据了解,保监会为此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强化对保险机构的资质要求,将精算技术水平、人才队伍储备等作为核心内容,此外还要对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偿付能力,以及股东可持续增资能力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设定较高准入门槛。
对于商业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去向,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强调,该类资金运用应该追求风险相对较低,回报比较稳健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渠道,不宜进入竞争性行业、高风险行业和不确定领域。
他透露,保监会将细化商业养老保险资金重点投资领域的业务规则,推动制定投资支持政策,完善风险保障机制,并为商业养老保险资金服务国家战略、投资重大项目、支持民生工程建设提供绿色通道和优先支持。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陈楚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