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撰文指出,电动汽车让中国加速崛起为汽车出口大国,而一个更大的趋势也由此开始。报道指出,特斯拉上海工厂2019年投产,对于电动汽车和海外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突破:这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开的首家外资独资工厂。同时这也标志着一个更大趋势的开始,有可能颠覆全球制造业结构,给欧洲带来一波新的去工业化浪潮,并引发堪比上世纪80年代的贸易紧张局势。
中国作为汽车出口国的崛起,将是市场结构的巨大转变。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出口了50万辆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德国。而就在几年前,中国的汽车出口还几乎为零。《金融时报》认为,随着汽车市场逐渐电动化,欧洲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在汽车领域对中国出现贸易逆差。
报道进一步分析,欧洲和日本现在从中国购买消费品,并向中国出口豪华汽车——或它们的关键零部件。抵达欧洲的中国汽车上的车标不一定能揭示其产地,其中约一半是上海工厂生产的特斯拉。其他品牌包括达契亚(Dacia)、极星(Polestar)和宝马(BMW)。
报道由此认为,如果电池取代内燃机,而且中国在汽车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其颠覆性将是巨大的。因为,汽车制造支撑着欧洲和日本的繁荣。对日本和欧洲车企来说,其中的挑战在于,电动汽车或许是高科技产品,但与内燃机相比绝不复杂。而用内燃机造车是一个复杂的流程,要将曲轴、活塞、燃油泵、涡轮增压器还有其他各种零部件组装在一起,每一件都必须精通,都必须能整合进去。即使经过了150年的发展,这仍然是一项困难的任务,需要依靠高深的技能和庞大的供应商网络,而不是将劳动力成本尽可能最小化。相比之下,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就简单得多,主要是电池和电机。其中,电池——最关键的部件——制造业利润微薄,靠的是形成庞大的生产规模;而组装电动汽车需要传统汽车组装中的一部分技能,但难度跟组装其他电器差不太多。报道认为,这些方面,中国制造更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校对/Sharon)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