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亿资产管理巨头改名换姓!新迎48岁副总裁,领导班子愈发“中信化”,另外三大AMC归属明晰?

9000亿资产管理巨头改名换姓!新迎48岁副总裁,领导班子愈发“中信化”,另外三大AMC归属明晰?
2023年11月16日 18:38 市场资讯

专题:中国华融拟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 已完成5家牌照类附属公司的股权出售

  来源:行长速览

  文丨顾柠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融”)要改名了!

  11月15日晚间,中国华融发布《建议变更公司名称及建议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拟变更公司中英文名称全程、简称和司徽,将公司名字变更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金融资产”。

  此外,近期《行长速览》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其余三家AMC,即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达”)、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资产”)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资产”)的归属也已明确,财政部拟将其股权划至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

  接连发布四则重磅公告,“中信金融资产”要来了

  中国华融这个已经存在了24年的名字,即将成为历史。

  11月15日晚,中国华融先后发布《自愿性公告-关于出售牌照类附属公司股权的进展》、《建议变更公司名称及建议修订公司章程》、《委任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及聘任副总裁》、《主要交易及关联交易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之公告》四则公告。

  根据中国华融变更公司名称公告,该司拟变更公司中英文名称全称、简称和司徽具体方案如下:

  目前,有关建议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已经中国华融董事会审议通过,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最终核准为准,该司股份代号保持不变。“本次建议变更公司名称不涉及变更本公司主营业务,不会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变更公司名称将不会影响本公司股东的任何权利。”中国华融在公告中表示。

  同时,公告披露了中国华融此番改名的原因。“实施更名有利于体现本公司深化改革、化险取得的积极成效,展现积极的精神面貌,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依托中信集团品牌价值,促进业务开展,进一步推动本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也有利于突出本公司的行业特征与牌照优势,体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功能定位,彰显企业价值。”公告指出。

  1999年11月,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助力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脱困,财政部出资成立了四大AMC,即中国华融、中国信达、东方资产和长城资产。中国华融诞生之初便承接了中国工商银行4007亿不良贷款,助力该行轻装上市。待变更公司姓名的方案经过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后,成立了24年的“中国华融”这一名字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华融还在公告中宣布,11月15日,公司与中信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中信盛星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收购价为9.35港元/股,合计136.27亿港元。收购事项完成后,中国华融将持有中信股份5.01%已发行股份。

  新迎一名中信系副总裁,年内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规模800亿

  发布变更名称的同一天,中国华融宣布新迎一名副总裁。

  根据11月16日中国华融发布的公告,经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徐炯炜获聘任中国华融副总裁,其任期自金融监管总局核准相关任职资格之日起,至董事会另聘或解聘时止。

  公告披露简历显示,徐炯炜,48岁,1997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会计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从履历上看,徐炯炜出身中信系统,1997年7月在华夏证券投资银行部参加工作;2005年12月起加入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银行部,其后先后任投资银行部高级业务董事、高级经理、总经理助理、业务总监、业务执行总经理、董事总经理,2019年2月任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委员会投行TMT行业组负责人、董事总经理,时年10月起任中信建投投资董事长,2020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兼任中信建投投资党支部书记,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期间兼任中信建投投资总经理。

图为徐炯炜图为徐炯炜

  《行长速览》查阅中国华融官网发现,徐炯炜的简历还未出现在领导团队名单之上。目前,中国华融的领导班子构成为: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刘正均、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裁李子民、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胡建忠、党委委员、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徐勇力、党委委员、副总裁、财务总监朱文辉、党委委员、总裁助理温金祥、总裁助理高敢以及纪委副书记曹焱。

  其中,董事长刘正均、总裁李子民、副总裁朱文辉、总裁助理温金祥均是中信系统出身,此外监事长胡建忠出身早年出身农行、后到长城资产,副总裁徐勇力早年出身中行、后到东方资产,总裁助理高敢早年出身工行、后长期任职于中国华融。

  自2022年11月算起,中信集团成为中国华融的第一大股东已有一年时间。此前,中信集团受让财政部持有的公司24.07亿股内资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3%。权益变动后,中信集团持股26.46%,财政部持股24.76%,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持股18.08%,中国人寿保险持股4.5%。

  今年8月17日,中国华融新闻发言人提到,自2022年中信集团正式拿下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席位,中国华融党组织关系、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整体划转至中信集团党委管理,中国华融被认为是进入了发展的新起点。

  截至2022年末,中国华融总资产达人民币9553.26亿元。11月13日,中国华融官方微信号发文称,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全年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债权规模超过800亿元。

  其余三大AMC也将有“归属”?中国信达、东方资产、长城资产股权或划转中投

  截至目前,四大AMC成立已超二十年,其间四大AMC纷纷经历了几大不同发展阶段;从设立初期化解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到中期尝试商业化转型、逐渐形成类似金融牌照集团化运营模式能够实现微利,再到如今监管呼吁回归本源,退出商业投资版图……

  四大AMC公司见证了国有金融发展的云波诡谲,同时也正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近日,《行长速览》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继中国华融之后,其余三家AMC,即中国信达、东方资产和长城资产的“归属”也已明确——财政部拟将中国信达、东方资产和长城资产三家资产管理公司划至中投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中投公司系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成立,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国有独资公司。中投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来源于中国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筹集的15500亿元人民币,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商业化运作的模式,现任董事长为曾经担任过交通银行董事长的彭纯。

  中投公司下设三个子公司,分别是中投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国际”)、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海外”)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其中,中央汇金作为中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整体并入,自设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投资并持有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股权,并代表国务院行使股东权利,不开展其它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行长速览》查阅爱企查发现,中央汇金目前持股企业有16家,其中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光大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国泰君安证券、中国银河资产等。

  根据今年年初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具体内容,为厘清金融监管部门、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国有金融机构之间的权责关系,推进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把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市场经营类机构剥离,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由其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促进国有金融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而其余三大AMC归属于中投,则恰好顺应厘清机构的权责关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29 中远通 301516 --
  • 11-24 锦江航运 601083 --
  • 11-21 中机认检 301508 --
  • 11-20 京仪装备 688652 --
  • 11-17 思泰克 301568 23.2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