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是系统工程 在去杠杆大背景下,杠杆并不高的小微企业在今年接连获得多个“红包”。 继此前对小微企业实施定向降准后,6月20日,国务院召开会议,又确定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大措施,包括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合格抵押品范围等。 紧接着,6月24日,央行宣布,从7月5日起,除了下调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支持“债转股”项目外,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准备金率,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6月25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又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连释23条红利支持中国的小微企业。 一系列的措施表达了决策部门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事实。当然,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不能责怪金融机构“嫌贫爱富”。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可抵押资产少、信用记录不足、信息不对称,这不可避免会影响市场信贷投放。 但是,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又非常重要,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到今年5月,我国小微企业名录中收录的小微企业达8700多万户,创造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岗位,还贡献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和50%以上的税收。 小微企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如何解决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低和授信低的难题,需要政府多方面的支持,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一直是相关决策部门的努力方向。在今年4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提出,要确保今年实现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今年要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三个不低于”。 这次相关部门联合下发“意见”就是对这个目标的进一步落实,而且在业务层面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放宽发行条件,加强后续督导,确保筹集资金用于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等。 这个“意见”还突出了大中型金融机构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方面的“责任”,并将其称为“头雁”。而此前,金融体制使大中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倾向于为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提供支持,虽有政策扶持,但小微企业融资仍难以获得平等待遇。 小微企业杠杆率并不高,但长期存在贷款难的情况,在去杠杆大背景下,对信贷做一些结构性调整,在总体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同时,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对小微企业做“加法”的同时,还要做好“减法”,因为金融资源是有限的,对一些“僵尸企业”、“三高”行业等,应该逐渐退出金融支持。对持续亏损且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行业,也应该减少甚至掐断金融供给。 在这“一加一减”中,小微企业方面需要自律,尤其是要加强道德方面的自律。有的小微企业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只要你打了不诚信的一枪,就没有再打第二枪的机会。同时地方政府和金融职能部门也要下决心,敢于停止向“僵尸企业”输血和提供金融供给。[详情]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须“几家抬” 陈果静 近年来,在金融监管强化的形势下,市场利率中枢有所上移,不仅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加大,各方还担忧表外渠道收缩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可能加剧。此时有针对性地综合施策,对小微企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要用“几家抬”的思路来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5条措施。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以支持小微企业,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 在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各方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较为担忧。尤其是近年来,在金融监管强化的形势下,市场利率中枢有所上移,不仅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加大,各方还担忧表外渠道收缩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可能加剧。此时有针对性地综合施策,对小微企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 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准降息看似较为直接的手段。年内,央行已经两次实行定向降准。年初,央行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以及其他普惠金融贷款,根据金融机构发放的比例不同,给予不同程度的定向降准激励。今年4月份,央行进一步通过定向降准置换了部分MLF。对于定向降准的政策效果,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认为,央行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这项政策从今年初实施以来,撬动增加资金约4000亿元,取得了较好效果。 通过货币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固然重要。但是,货币政策终归是总量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正如易纲所说,要用“几家抬”的思路来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从货币政策方面来说,要灵活运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同时着力提高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的精准程度。 更重要的是,形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合力,还需各方形成共识,协调好各项支持政策。比如,金融监管部门应根据小微企业风险状况和风险溢价给予差别化监管,财税部门给予小微企业贷款一定的税收优惠等,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规则、政策激励和资源支持体系。 其中,尤其需要通过加大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力度,采取更有针对性更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充分激发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至20%。可见,正规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多提供一些资金,就能有效降低其融资成本。 从政府部门来说,还须进一步完善服务小微企业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和金融服务对接平台,在打通公共部门信息的基础上,将金融服务信息与小微企业的需求信息有效对接,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金融、财税、司法、产业等部门应共同加快完善守信联合激励机制,打击逃废债行为,引导小微企业诚信合法经营,形成服务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机制。 此外,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也要从内部转移定价和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水平,通过完善内部激励考核体系和内部定价转换机制,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留出充足空间。[详情]
五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一千五百亿元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王观)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意见》提出,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 加大财税政策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支小积极性。《意见》提出,一是从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二是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 据悉,《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详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在6月24日央行宣布对小微企业与债转股定向降准后,小微企业再迎利好。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8〕162号,以下简称《意见》),从八大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意见》中到,“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获得支持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要有明显下降。”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认为,考虑到再贷款利率与OMO(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性质相似,且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将获得明显下降,这次下调再贷款利率在某种程度上讲可以看作对小微企业的定向降息。八大方面、23条措施《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八大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2018年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项措施,也在文件中得到了落实。《意见》包括几项要点:一是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激励,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三是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四是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确创投基金所投企业上市解禁期与投资期限反向挂钩制度安排。推动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新三板。五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地方政府加快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记入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信用档案等。政策平衡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央行行长易纲在前不久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在演讲中提及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易纲称,正规金融机构要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要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同时,民间融资应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如果正规金融提供的服务多一些,小微企业融资加权平均成本就会下降一些。易纲就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央行从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考虑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二是监管部门要考虑小微企业风险情况和风险溢价,给予差别化监管。三是财政部门给予小微企业贷款一定的税收优惠。四是商业银行要从内部转移定价和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水平。通过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合2017年四季度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三次定向降准,及易行长在6月份陆家嘴论坛重点谈论小微金融来看,领导层现在对小微企业非常重视。”李奇霖表示。他分析认为,小微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与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却往往背负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原罪”,需要利用政策来平衡。其次,再贷款配合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是另一种形式的“微刺激”,可对冲基建与消费增速放缓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第三,如果将企业分成小微企业、低等级大中企业高等级的大中型企业与三大类,那么现在可以明显看到的一个趋势是“抓两头,挤压中间”。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称,从风险定价原理上看,一个合理的信贷利率,至少要覆盖放款人(比如银行)的资金成本(即无风险利率)、业务成本和合理利润,此外还需要覆盖可能的风险损失,即合理的风险溢价或风险补偿。因此其分析认为,理论上,央行放松货币可以做到降低资金成本的作用,但货币政策作用的空间比较有限。现实中,真正的资金成本还得考虑机会成本,也就是银行能投的刚兑资产的收益率。而小微融资难融资贵,刚兑资产是有一份功劳的。眼下,在政府隐性或显性的背书下,平台债权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刚兑,银行将其视为接近无风险资产,从而投入大量的融资资源。[详情]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吴雨、许晟)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责任重大。人民银行等五部门25日联合发文,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多角度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货币政策聚焦“小”,财税政策鼓励“免”在今年的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就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表演讲,并援引数据说,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专家表示,金融要想支持好小微企业,首先要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而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贷款往往是政策的聚焦点和发力点。为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此次意见提出,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同时,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意见提出,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为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意见提出,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同时,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小微贷款要“考核”,融资环境要“优化”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光靠政策扶植和激励是不够的,需要监管部门出手,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以促进企业成本降低。为此,意见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环节过多、链条过长往往是推高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原因。此次意见提出,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同时,小微企业也要增强自身“体质”,规范经营,主动对接银行信贷审批标准。意见提出,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服务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小微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融资需求和方式不同。一般来说,小微企业融资遵循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到债权融资的顺序。对于小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金融机构要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才能适应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提高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还需要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其中,银行网点仍然是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依托。为此,意见要求,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详情]
定向降准又降息 小微企业再获政策加码继24日宣布对小微企业及债转股定向降准后,央行等五部委25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将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等措施。具体来看,此次《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支小积极性;三是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四是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结合2017年四季度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三次定向降准,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对小微企业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再贷款利率与OMO利率性质相似,且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将获得明显下降,央行此次下调再贷款利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小微企业的定向降息。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在目前金融体系流动性结构不均衡的背景下,小微企业从中小型银行金融间接融资的难度增大,尤其是在银行流动性紧缩时期、信贷收紧银行选择放贷对象趋谨慎,此时还本付息能力差的小微企业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因此,在货币与财税政策上,政府与央行有必要向小微企业倾斜,给小微企业更多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有利于扭转信贷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且不影响经济去杠杆的大局,因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主要集中在国企与大企业上,结构性去杠杆所去的是这些企业的杠杆。”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指出。同时,李奇霖认为,再贷款配合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是另一种形式的“微刺激”,可对冲基建与消费增速放缓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实习记者 向家莹 北京报道[详情]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实施年内第三次降准,其作用指向之一为支持小微企业。从央行和国务院会议的多次决定来看,这也是今年以来金融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1月25日开始实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央行文件表述为“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4月25日实施的第二次定向降准,央行通知表述为“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7月5日即将实施的第三次定向降准,央行的新闻通稿表述为“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在这三次降准表述中均有出现!其间,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项措施,明确提出要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还是“小微企业”!一直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都是个难题。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达到66.3%,同比、环比分别提高3.7、4.1个百分点,创2015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而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20%。就是在这样的金融成本下,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显露更大压力。从先行指标来看,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其中小型企业PMI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而大、中型企业PMI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PMI走势出现背离,二者差值扩大至3.5个百分点,表明小型企业生产压力加大,且明显大于大中型企业。好在今年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明显加力。除了上述三次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3月28日的国常会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再担保等形式支持各地区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微企业;6月1日央行扩容三大类担保品也都与小微企业有关,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可以预期,关于小微企业的各方面支持政策还将不断创新涌现。(一 帆)[详情]
财经每日评 近期,支持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暖风频吹,利好接二连三,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任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央行对小微企业实施定向降准、央行行长易纲在6月29日的全国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表态:要坚持不懈地把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工作推向深入,扩大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适度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 由此来看,中央决策层面对于支持和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决心很大,意识到了发展中小微企业是培育经济新动能和潜在增长力的重要源泉,尤其中小微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激发自主创新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几年“国进民退”导致民间投资的信心大幅受挫,民间投资在2016年跌落后,这几年一直在低位徘徊,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和适当的发展环境,民营中小微企业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和房租的飙涨,以及实体经济大背景的萎靡,导致大量的“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雷声大雨点小,很多都半途而废,如果任由这一趋势发展下去,中国经济潜在增长堪忧。 对此,中央决策层面开始对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未来的战略布局开始关心,是个好事情,但好事办好还得讲求策略和方法。比如让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通过央行定向降准来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点隔山打牛。毕竟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是一个总量型工具,把“定向”包装的再精确也未必能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尤其在目前全面去杠杆的宏观大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链条全面收紧,资金成本受到供需影响自然走高,再加上执行审慎监管标准的银行金融机构不可能轻易给中小微企业去贷款,他们宁愿贷款给那些有房产物业的夕阳红国有企业,也不会为了响应政策号召去冒险,毕竟中小微企业的资信状况较差和缺少可抵押的硬资产,中小微企业在银行很难拿到廉价的贷款,如此一来往往就形成了银行把钱低价借给央企、国企,然后这些央企、国企再通过理财、投资、PPP融建等方式再高价借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还有部分流向民间高利借贷领域,只有部分幸运的中小微企业才能获得零星的高利借贷资金,显然通过央行定向降准来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不太靠谱,只能说是央行找个借口给市场输送流动性而已,并不能解决中小微企业的困境。 央行货币政策的定向传导跑偏,其实与当下中国的金融市场体系有关,依靠间接融资主导的银行金融模式注定了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很难获得相应的支持,毕竟审慎监管就要求银行借贷的行为必须要审慎安全,不利于对创新和风险定价,只有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让风投和创投资本活跃于中小微企业之中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股权投资和股东捆绑发展的机制才能获得对创新的认可和冒险,对风险定价与银行机构有天壤之别。因此,对于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宣传的投贷联动、给小微企业贷款我不太看好,除非是一些政策性银行不计成本的执行,或者国家对商业银行的中小微企业贷款进行风险补偿,否则这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是违背的,对所有存款人的利益是不负责任的。 因此,要想真正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大力度减税、想法设法降低中小微企业的成本、营造发展环境、推动有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至关重要。而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够成体系的关键是得有一个健康和有信心的股票市场,否则股权投资没有合理的退出渠道,就不可能有健康和有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无论风投、创投还是PE、并购都需要有一个有预期的退出渠道,像目前的A股市场其实严重阻碍了各类股权投资,毕竟没有了终端退出的预期,整个股权投资市场必然一潭死水。其实回过头来看看,2016年之所以民间投资大幅下滑,除了民间资本中国实体经济的悲观情绪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015年的A股股灾让很多民间资本信心受挫,而随后A股市场又没及时修复市场信心,反而不断调整。要想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必须要振兴股权投资市场,而要想让股权投资市场兴盛就必须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股票市场环境,否则很难牵住牛鼻子。 对于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其实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早在2001年时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时,就国家信息化“十五”规划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在《把发展新经济与改革目标统一起来——中国发展新经济的路径依赖和现实挑战》一文中曾强调“发展新经济必须通过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他认为新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中小企业,不能对传统的大型企业在新经济领域发展方面抱有过大期望,而且行政性垄断非常不利于创新发展;应该要有比较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猎头公司和相对完整的资本市场。现在回过头来看他当时的认识非常深刻和到位,只是当时人微言轻,还不足以推动他的认识和建议立即执行。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这次作为国务院副总理的刘鹤出任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方面反映出国务院对中小企业工作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刘鹤确实想践行当年的提议和思考。如果能够按照他当年提出的办法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如果执行不跑偏的话,这对中国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未来的中国经济都将是一件幸事。[详情]
多角度精准发力护航小微融资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周萃 继6月24日央行宣布对小微企业及债转股定向降准后,央行等五部门25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多角度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相比之前较为分散的政策规定,《意见》针对小微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给出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随着这些政策的相继落地,将会形成服务小微的协同效应,不仅有助于短期内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从中长期看,将有助于小微金融服务持续良性发展,从而稳定提升小微企业金融可得性。 政策支持不断加码 为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破解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以来相关政策不断加码。 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再担保等形式支持各省(区、市)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微企业。4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7项减税措施,支持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5项措施,明确提出要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 今年以来,央行还三次宣布实施定向降准,其重要目的都在于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 1月25日开始实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4月25日实施的第二次定向降准,“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7月5日即将实施的第三次定向降准,“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意见》中所提出的货币政策支持和财税政策激励等措施,充分反映出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小微金融业务有序发展对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杨跃表示。 他认为,《意见》能有效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意义重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预测,三次定向降准加上《意见》提出的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今年以来央行累计释放资金超过1.75万亿元支持小微发展。 融资难题仍然存在 尽管政策对小微金融强力支持并倾斜,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持续增长。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达到66.3%,同比、环比分别提高3.7个、4.1个百分点,创2015年一季度以来新高。 但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却始终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在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至20%。与此同时,小微企业融资来自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融资的比例大致为40%和60%,与金融市场更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正规金融机构的占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此外,随着信用事件增多,相对弱势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受紧缩压力不对称影响,更容易受到冲击,融资难题进一步加剧。”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以来,受去杠杆和强监管影响,广义流动性收缩,贷款利率、非标利率和信用债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企业流动性状况恶化,信用债市场违约风险上升。 吴琦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与企业资产规模较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抵押物不足等问题有关,导致信用风险较高;二与现行的财税金融政策不完善有关;三与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不健全有关。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达2.75%,比大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 多举措缓解小微融资难 虽然小微金融覆盖率和可得率仍不尽如人意,但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近期出台的多项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或将起到实质性的助推作用。 要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既需要采取一些短期激励政策,比如减税降费、定向降准等,也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难题。 “当前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主要源自于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下降,考虑到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可能造成资本金损失,降准降息减税的激励效果或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提升金融机构对小微信贷的供给意愿和能力更为重要,这也是《意见》的主旨所在。” 吴琦认为。 吴琦表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扶持小微应加快内部考核机制改革,从内部转移定价和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比如,基于小微金融业务对于银行优化客户结构、提高收益、保障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对小微金融业务的战略认知,整合内外部业务和优势资源,完善相配套的经营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如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增设社区、小微支行等。 “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商业银行应更好地满足和挖掘小微企业客户需求,持续优化自身业务结构,开发便捷安全、客户体验好的金融产品体系,取得规模、效益和资产质量的协调发展,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和能力,较好地通过自身高质量发展来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杨跃认为。 事实上,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传统金融机构正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截至一季度末,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1万亿元,同比增长14.3%,比同期各项贷款和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5个和2.4个百分点。[详情]
社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是系统工程 在去杠杆大背景下,杠杆并不高的小微企业在今年接连获得多个“红包”。 继此前对小微企业实施定向降准后,6月20日,国务院召开会议,又确定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大措施,包括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合格抵押品范围等。 紧接着,6月24日,央行宣布,从7月5日起,除了下调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支持“债转股”项目外,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准备金率,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6月25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又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连释23条红利支持中国的小微企业。 一系列的措施表达了决策部门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事实。当然,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不能责怪金融机构“嫌贫爱富”。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可抵押资产少、信用记录不足、信息不对称,这不可避免会影响市场信贷投放。 但是,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又非常重要,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到今年5月,我国小微企业名录中收录的小微企业达8700多万户,创造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岗位,还贡献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和50%以上的税收。 小微企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如何解决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低和授信低的难题,需要政府多方面的支持,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一直是相关决策部门的努力方向。在今年4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提出,要确保今年实现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今年要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三个不低于”。 这次相关部门联合下发“意见”就是对这个目标的进一步落实,而且在业务层面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放宽发行条件,加强后续督导,确保筹集资金用于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等。 这个“意见”还突出了大中型金融机构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方面的“责任”,并将其称为“头雁”。而此前,金融体制使大中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倾向于为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提供支持,虽有政策扶持,但小微企业融资仍难以获得平等待遇。 小微企业杠杆率并不高,但长期存在贷款难的情况,在去杠杆大背景下,对信贷做一些结构性调整,在总体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同时,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对小微企业做“加法”的同时,还要做好“减法”,因为金融资源是有限的,对一些“僵尸企业”、“三高”行业等,应该逐渐退出金融支持。对持续亏损且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行业,也应该减少甚至掐断金融供给。 在这“一加一减”中,小微企业方面需要自律,尤其是要加强道德方面的自律。有的小微企业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只要你打了不诚信的一枪,就没有再打第二枪的机会。同时地方政府和金融职能部门也要下决心,敢于停止向“僵尸企业”输血和提供金融供给。[详情]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须“几家抬” 陈果静 近年来,在金融监管强化的形势下,市场利率中枢有所上移,不仅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加大,各方还担忧表外渠道收缩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可能加剧。此时有针对性地综合施策,对小微企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要用“几家抬”的思路来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5条措施。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以支持小微企业,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 在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各方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较为担忧。尤其是近年来,在金融监管强化的形势下,市场利率中枢有所上移,不仅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加大,各方还担忧表外渠道收缩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可能加剧。此时有针对性地综合施策,对小微企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 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准降息看似较为直接的手段。年内,央行已经两次实行定向降准。年初,央行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以及其他普惠金融贷款,根据金融机构发放的比例不同,给予不同程度的定向降准激励。今年4月份,央行进一步通过定向降准置换了部分MLF。对于定向降准的政策效果,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认为,央行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这项政策从今年初实施以来,撬动增加资金约4000亿元,取得了较好效果。 通过货币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固然重要。但是,货币政策终归是总量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正如易纲所说,要用“几家抬”的思路来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从货币政策方面来说,要灵活运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同时着力提高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的精准程度。 更重要的是,形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合力,还需各方形成共识,协调好各项支持政策。比如,金融监管部门应根据小微企业风险状况和风险溢价给予差别化监管,财税部门给予小微企业贷款一定的税收优惠等,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规则、政策激励和资源支持体系。 其中,尤其需要通过加大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力度,采取更有针对性更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充分激发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至20%。可见,正规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多提供一些资金,就能有效降低其融资成本。 从政府部门来说,还须进一步完善服务小微企业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和金融服务对接平台,在打通公共部门信息的基础上,将金融服务信息与小微企业的需求信息有效对接,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金融、财税、司法、产业等部门应共同加快完善守信联合激励机制,打击逃废债行为,引导小微企业诚信合法经营,形成服务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机制。 此外,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也要从内部转移定价和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水平,通过完善内部激励考核体系和内部定价转换机制,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留出充足空间。[详情]
五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一千五百亿元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王观)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意见》提出,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 加大财税政策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支小积极性。《意见》提出,一是从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二是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 据悉,《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详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在6月24日央行宣布对小微企业与债转股定向降准后,小微企业再迎利好。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8〕162号,以下简称《意见》),从八大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意见》中到,“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获得支持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要有明显下降。”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认为,考虑到再贷款利率与OMO(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性质相似,且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将获得明显下降,这次下调再贷款利率在某种程度上讲可以看作对小微企业的定向降息。八大方面、23条措施《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八大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2018年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项措施,也在文件中得到了落实。《意见》包括几项要点:一是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激励,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三是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四是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确创投基金所投企业上市解禁期与投资期限反向挂钩制度安排。推动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新三板。五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地方政府加快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记入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信用档案等。政策平衡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央行行长易纲在前不久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在演讲中提及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易纲称,正规金融机构要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要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同时,民间融资应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如果正规金融提供的服务多一些,小微企业融资加权平均成本就会下降一些。易纲就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央行从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考虑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二是监管部门要考虑小微企业风险情况和风险溢价,给予差别化监管。三是财政部门给予小微企业贷款一定的税收优惠。四是商业银行要从内部转移定价和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水平。通过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合2017年四季度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三次定向降准,及易行长在6月份陆家嘴论坛重点谈论小微金融来看,领导层现在对小微企业非常重视。”李奇霖表示。他分析认为,小微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与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却往往背负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原罪”,需要利用政策来平衡。其次,再贷款配合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是另一种形式的“微刺激”,可对冲基建与消费增速放缓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第三,如果将企业分成小微企业、低等级大中企业高等级的大中型企业与三大类,那么现在可以明显看到的一个趋势是“抓两头,挤压中间”。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称,从风险定价原理上看,一个合理的信贷利率,至少要覆盖放款人(比如银行)的资金成本(即无风险利率)、业务成本和合理利润,此外还需要覆盖可能的风险损失,即合理的风险溢价或风险补偿。因此其分析认为,理论上,央行放松货币可以做到降低资金成本的作用,但货币政策作用的空间比较有限。现实中,真正的资金成本还得考虑机会成本,也就是银行能投的刚兑资产的收益率。而小微融资难融资贵,刚兑资产是有一份功劳的。眼下,在政府隐性或显性的背书下,平台债权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刚兑,银行将其视为接近无风险资产,从而投入大量的融资资源。[详情]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吴雨、许晟)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责任重大。人民银行等五部门25日联合发文,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多角度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货币政策聚焦“小”,财税政策鼓励“免”在今年的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就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表演讲,并援引数据说,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专家表示,金融要想支持好小微企业,首先要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而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贷款往往是政策的聚焦点和发力点。为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此次意见提出,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同时,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意见提出,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为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意见提出,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同时,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小微贷款要“考核”,融资环境要“优化”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光靠政策扶植和激励是不够的,需要监管部门出手,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以促进企业成本降低。为此,意见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环节过多、链条过长往往是推高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原因。此次意见提出,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同时,小微企业也要增强自身“体质”,规范经营,主动对接银行信贷审批标准。意见提出,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服务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小微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融资需求和方式不同。一般来说,小微企业融资遵循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到债权融资的顺序。对于小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金融机构要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才能适应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提高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还需要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其中,银行网点仍然是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依托。为此,意见要求,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详情]
定向降准又降息 小微企业再获政策加码继24日宣布对小微企业及债转股定向降准后,央行等五部委25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将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等措施。具体来看,此次《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支小积极性;三是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四是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结合2017年四季度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三次定向降准,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对小微企业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再贷款利率与OMO利率性质相似,且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将获得明显下降,央行此次下调再贷款利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小微企业的定向降息。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在目前金融体系流动性结构不均衡的背景下,小微企业从中小型银行金融间接融资的难度增大,尤其是在银行流动性紧缩时期、信贷收紧银行选择放贷对象趋谨慎,此时还本付息能力差的小微企业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因此,在货币与财税政策上,政府与央行有必要向小微企业倾斜,给小微企业更多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有利于扭转信贷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且不影响经济去杠杆的大局,因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主要集中在国企与大企业上,结构性去杠杆所去的是这些企业的杠杆。”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指出。同时,李奇霖认为,再贷款配合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是另一种形式的“微刺激”,可对冲基建与消费增速放缓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实习记者 向家莹 北京报道[详情]
2018年6月26日 来源:中国政府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8〕162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意见》提出,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加大财税政策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支小积极性。《意见》提出,一是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二是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意见》强调,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三是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提高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意见》要求,一是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二是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内部激励,大中型银行要加大内部资金支持力度。深化落实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办法。四是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等手段,推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发挥保险增信分险功能,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意见》提出,一是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二是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三是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责任重大。金融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切实转变观念,按照《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不断把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工作推向深入,为服务小微企业蓬勃发展、促进创新创业与新动能壮大做出应有的贡献![详情]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实施年内第三次降准,其作用指向之一为支持小微企业。从央行和国务院会议的多次决定来看,这也是今年以来金融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1月25日开始实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央行文件表述为“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4月25日实施的第二次定向降准,央行通知表述为“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7月5日即将实施的第三次定向降准,央行的新闻通稿表述为“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在这三次降准表述中均有出现!其间,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项措施,明确提出要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还是“小微企业”!一直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都是个难题。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达到66.3%,同比、环比分别提高3.7、4.1个百分点,创2015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而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20%。就是在这样的金融成本下,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显露更大压力。从先行指标来看,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其中小型企业PMI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而大、中型企业PMI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PMI走势出现背离,二者差值扩大至3.5个百分点,表明小型企业生产压力加大,且明显大于大中型企业。好在今年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明显加力。除了上述三次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3月28日的国常会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再担保等形式支持各地区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微企业;6月1日央行扩容三大类担保品也都与小微企业有关,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可以预期,关于小微企业的各方面支持政策还将不断创新涌现。(一 帆)[详情]
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 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在货币政策方面,《意见》提出,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在资本市场支持小微企业方面,《意见》提出,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天使投资人群体,积极鼓励包括天使投资人在内的各类个人从事创业投资活动,增加对初创期小微企业的投入;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明确创投基金所投企业上市解禁期与投资期限反向挂钩制度安排,更好促进早期小微企业资本形成。同时,《意见》要求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提升新三板市场功能;推动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稳妥推进资产证券化,有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意见》还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意见》强调,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三是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 此外,《意见》提出,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加快落实“五专”经营机制。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股份制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积极探索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或普惠金融中心,增设扎根基层、服务小微的社区支行、小微支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继续坚守服务小微的定位,提升基层支行信贷服务能力。《意见》称,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方向,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重点向县域和乡镇等地区延伸服务触角。[详情]
降准之后再“降息”! 五部委送小微融资礼包2500亿 [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同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MLF合格抵押品范围] [随着结构性去杠杆的推进,大量表外资产回归表内,今年前五个月,商业银行新增对金融机构贷款减少了2.3万亿元。] 徐燕燕 降准之后,小微企业又迎来重大利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6月25日联合发文,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同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此次五部委发文,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除上述货币政策之外,还从包括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 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 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 从货币政策角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意见》提出,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近年来金融领域的一个难题。随着结构性去杠杆的推进,大量表外资产回归表内,今年前五个月,商业银行新增对金融机构贷款减少了2.3万亿元。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乍一看去,似乎是金融机构借不到钱了,但实际并非如此,其实是企业在影子银行的融资渠道被断掉了。而受到影响最大的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房地产企业、融资平台类企业以及民营企业。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指出,小微企业通常而言贷款难度较大,票据贴现存在无需担保、不受企业资本金规模的限制、利率通常较低等优势,也是其进行融资的重要方式。2017年以来,贷款利率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3月票据融资利率高达5.58%,成为2014年12月以来最高利率,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再次凸显。 而从直接融资的角度来看,小微企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小微企业较难通过股权市场进行直接融资,通过债权融资发债成本高,信用问题让投资者疑虑难消。”明明称。2018年上半年累计新增小微企业债345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72.9亿元,同比下降39.78%。 此外,从银行贷款角度而言,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也比较低。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20%。 此次货币政策方面针对小微企业,从资金的量上和价格上都给予了大幅度的支持,体现了国家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决心。 “几家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除货币政策外,此次《意见》还涉及了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体现了“几家抬”解决问题的思路。 税收方面,《意见》提出,一是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二是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 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意见》强调,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三是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 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提高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意见》要求,一是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二是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内部激励,大中型银行要加大内部资金支持力度。深化落实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办法。四是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等手段,推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发挥保险增信分险功能,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 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意见》提出,一是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二是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三是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 易纲在前述发言中也称,金融如何支持好、服务好小微企业,要通过几个视角:一是从金融结构方面,需要构建覆盖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二是要通过正规金融渠道提供更多的融资,使正规金融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三是要坚持财务可持续,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详情]
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责任重大。人民银行等五部门25日联合发文,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意见从8个方面支持小微企业。包括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分类监管考核评估机制;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激励;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等手段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增强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意见提出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在财税政策激励方面,意见提出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等。■据新华社[详情]
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23条具体措施—— 综合施策破解“小微”融资难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 《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综合施策加大支持力度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有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在承载创新、创业、保障就业等民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小微企业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制约了发展。对此,《意见》综合施策,力求达到预期效果。 《意见》提出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在财税政策方面,《意见》加大激励措施,明确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并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 “《意见》提出的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说,一方面,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扩大小微企业抵押品范围、将银行需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小微企业需求定向捆绑等,能鼓励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意愿;另一方面,有的放矢地减税降费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改善其生存环境,从而带动融资增长,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为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相关政策不断加码。要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既需要采取一些短期激励政策,比如减税降费、定向降准等,也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如正面激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体制机制、组织架构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业务模式、产品提供等方面的创新,减少小微企业贷款中间环节。 目前,不少大型商业银行在改革体制机制建设,支持小微贷款需求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在总行层级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此次《意见》提出,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等。 同时,《意见》明确实行差异化考核。降低小微金融从业人员利润指标考核权重,增加贷款户数考核权重,提高从业人员积极性。对政策执行较好的分支行,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安排专项激励费用、绩效考核倾斜、利润损失补偿等方式予以奖励。 专家表示,对小微企业贷款、“三农”贷款等达标的商业银行采取差别化监管,实施定向降准,给予再贷款支持,有助于增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进而加大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完善信用机制防控风险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2018)”上表示,据相关统计显示,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年左右,日本为12年左右,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成立3年后的小微企业正常营业的约占三分之一。截至2018年3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2.75%,比大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因此,在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的同时,也需要防控风险,实现财务可持续。 为做好小微企业风险的甄别与防控,《意见》提出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积极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价与应用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征信机构作用,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服务,推动各级政府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公开和开发利用。 “建立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机制,构建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优化对于小微企业的风险防控,打消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董希淼说。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仅要做好“加法”,还要做好“减法”。专家表示,金融机构要退出对“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行业的金融支持,把资金集中用于服务更具成长性的小微企业。此外,小微企业自身也不能完全依赖政策“输血”,而是要扎扎实实做好主业,规范经营,注重诚信,建立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主动对接银行信贷审批标准。[详情]
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 定向降准又降息 小微企业再获政策加码 来源:经济参考报 □实习记者 向家莹 北京报道 继24日宣布对小微企业及债转股定向降准后,央行等五部委25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将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等措施。 具体来看,此次《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支小积极性;三是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四是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 结合2017年四季度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三次定向降准,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对小微企业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再贷款利率与OMO利率性质相似,且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将获得明显下降,央行此次下调再贷款利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小微企业的定向降息。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在目前金融体系流动性结构不均衡的背景下,小微企业从中小型银行金融间接融资的难度增大,尤其是在银行流动性紧缩时期、信贷收紧银行选择放贷对象趋谨慎,此时还本付息能力差的小微企业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因此,在货币与财税政策上,政府与央行有必要向小微企业倾斜,给小微企业更多的支持。 “这种支持不仅有利于扭转信贷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且不影响经济去杠杆的大局,因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主要集中在国企与大企业上,结构性去杠杆所去的是这些企业的杠杆。”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指出。 同时,李奇霖认为,再贷款配合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是另一种形式的“微刺激”,可对冲基建与消费增速放缓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详情]
三次定向降准施援“小微” 后续支持政策仍可期 一 帆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实施年内第三次降准,其作用指向之一为支持小微企业。从央行和国务院会议的多次决定来看,这也是今年以来金融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1月25日开始实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央行文件表述为“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4月25日实施的第二次定向降准,央行通知表述为“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7月5日即将实施的第三次定向降准,央行的新闻通稿表述为“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在这三次降准表述中均有出现! 其间,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项措施,明确提出要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还是“小微企业”!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都是个难题。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达到66.3%,同比、环比分别提高3.7、4.1个百分点,创2015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而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20%。 就是在这样的金融成本下,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显露更大压力。从先行指标来看,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其中小型企业PMI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而大、中型企业PMI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PMI走势出现背离,二者差值扩大至3.5个百分点,表明小型企业生产压力加大,且明显大于大中型企业。 好在今年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明显加力。除了上述三次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3月28日的国常会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再担保等形式支持各地区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微企业;6月1日央行扩容三大类担保品也都与小微企业有关,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可以预期,关于小微企业的各方面支持政策还将不断创新涌现。[详情]
五部门推23条举措 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陈羽 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 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在货币政策方面,《意见》提出,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在资本市场支持小微企业方面,《意见》提出,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天使投资人群体,积极鼓励包括天使投资人在内的各类个人从事创业投资活动,增加对初创期小微企业的投入;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明确创投基金所投企业上市解禁期与投资期限反向挂钩制度安排,更好促进早期小微企业资本形成。同时,《意见》要求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提升新三板市场功能;推动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稳妥推进资产证券化,有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意见》还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意见》强调,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三是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 此外,《意见》提出,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加快落实“五专”经营机制。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股份制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积极探索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或普惠金融中心,增设扎根基层、服务小微的社区支行、小微支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继续坚守服务小微的定位,提升基层支行信贷服务能力。《意见》称,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方向,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重点向县域和乡镇等地区延伸服务触角。[详情]
央行等五部门合推23条措施 全方位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本报记者 傅苏颖 继央行通过定向降准释放约7000亿元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之后,6月25日,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对此,昨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近期,央行等部门接连发力,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旨在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和补短板。此次《意见》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随着信贷量的增加,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得到相应的下降。 五部门多举措支持小微企业 《意见》提出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意见》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综合施策。不但从货币政策,还从财政政策上发力,同时从内部管理、优化环境上明确要求。另外还在监管上提出明显的考核目标,也对企业本身提出了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措施。 董希淼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但绝不是无法解决。需要开启全方位、多渠道的措施来加以缓解。过去单纯依赖货币政策,寄希望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银行的意愿也是一个问题。因此,需要从考核激励、财税来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全方位的措施。 “此次《意见》的下发,一方面可不断增强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也提高了其意愿。另一方面,不但短期内起到刺激和推动的作用,也有助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董希淼表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黄志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4年以来,央行曾经实施过五次定向降准的政策,大多数政策都有益于缓解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问题,但是小微企业、“三农”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央行的降准政策,在发挥结构性的作用层面存在天然的弊端,很难真正落实和执行。此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6月24日决定,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通过定向降准释放的约2000亿元资金,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延续前两次定向降准,来服务小微企业,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此次继续推进定向降准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随着信贷量的增加,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得到相应的下降。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日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中约2000亿元将定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信贷。这实际上是对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精神的具体落实。当前小微企业已占中国就业岗位的80%左右,可以说支持小微企业就是在弥补民生就业的短板。 王青表示,长期以来,受制于征信系统不完善、市场体系发展落后等问题,小微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且近期形势有所恶化,即去年下半年以来,小微企业信贷增速持续下滑,截至2018年3月末,增速已较上年9月末下行3.5个百分点至14.3%。这也就是今年前两次普惠、置换式降准均将支持小微企业作为政策目标的主要原因。本次定向降准表明,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力度正在加大。 除了货币政策支持之外,《意见》还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意见》强调,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三是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 在大量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方面,《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二是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三是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 董希淼强调,这也是此次《意见》另一个亮点,即不但在间接融资方面提出相关要求,在直接融资方面也提出相应的要求。 结构性去杠杆告别粗放扫射模式 央行除了定向降准释放约2000亿元资金之外,央行6月24日还决定,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据此,6月24日的定向降准总计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 王青认为,本次降准将在7月5日实施,届时将释放约7000亿元资金,客观上增加了流动性供给,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这将为结构性去杠杆平稳推进,抵御潜在外部冲击,控制流动性风险起到“预调”作用。 国泰君安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去杠杆主要依赖总量性工具的金融监管和宏观审慎措施,结构性工具如“债转股”运用相对较少。实际上,结构性工具应对结构性去杠杆更为有力,“债转股”有利于改善相关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而这些企业又多为结构性去杠杆的重点标的。“通过定向降准形成正向激励,加快‘债转股’实施,意味着结构性去杠杆告别粗放扫射模式,开启精准狙击模式,杠杆去化总体上将边际放缓,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边际趋松是必要的。在现有规章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转股公司所发行的金融债,来撬动等量社会资金,实现“定向”到债转股的目的。 但是,鲁政委也表示,在并表监管要求下,由于商业银行持有非金融企业股权风险权重高达200%-1250%,由此,相对于转股的资金压力,更大的可能是其带给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压力。 另外,鲁政委表示,此次央行定向降准也是兼顾缓解社融下降压力的考量。今年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仅7608亿元,不到4月份15605亿元的一半。从结构上看,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票据等非标融资均大幅萎缩,同时债券融资也减少了434亿元,与4月份的增加近4000亿元形成鲜明反差,特别是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明显增多。总体来看,非标融资的持续压缩已经影响到政策当局鼓励发展的直接融资。 更重要的是,鲁政委表示,社融通常领先经济运行约2个季度,当前社融增速的持续放缓意味着未来经济面临不可忽视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作出边际调整、进行定向降准是必要和明智的。 降准进程或尚未结束 此次降准之后,年内是否有再次降准的可能,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昨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后续降准仍会继续。 在鲁政委看来,首先,经济下行势头尚未扭转。非标压缩尚未结束,社融增长或仍然低迷。此外,贸易摩擦时有反复,也令经济前景面临不确定性。其次,释放长期限资金替换MLF的逻辑依然存在。虽然此次定向降准央行并未再次提及替换到期MLF,不过通过计算可以发现,7月份和8月份将共有7595亿MLF到期,而此次定向降准共释放资金7000亿元,二者或许并非巧合。展望未来,9月份和10月份将有7960亿元MLF到期,11月份和12月份将有5920亿元MLF到期。 王青也表示,在基础货币创造的外汇占款渠道出现结构性收缩的大背景下,为定向支持小微企业和推动去杠杆,把握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和结构,年内央行政策力度和节奏会相机微调,或将继续降准0.5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相当于1次至2次降准)。从整体上看,货币政策仍处于稳健中性轨道,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严监管、去杠杆的政策方向不会变轨。 后续的货币政策还可能继续当前边际小幅宽松的态势,下半年仍有2次左右的降准空间,但每次降准都会有特定的目标,例如置换MLF、债转股、小微企业融资等等,或者不排除降准专用于购买棚改债、PPP专项债和地方政府债等特定目标。[详情]
多角度精准发力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责任重大。人民银行等五部门25日联合发文,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多角度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货币政策聚焦“小” 财税政策鼓励“免” 在今年的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就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表演讲,并援引数据说,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 专家表示,金融要想支持好、服务好这些小微企业,首先要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而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贷款往往是政策的聚焦点和发力点。 为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此次意见提出,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同时,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 意见还提出,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 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也要能覆盖风险,实现财务可持续,而这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激励。 为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意见提出,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同时,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 小微贷款要“考核” 融资环境要“优化” 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光靠政策扶植和激励是不够的,需要监管部门出手,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以促进企业成本降低。 为此,意见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 环节过多、链条过长往往是推高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原因。此次意见提出,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 同时,小微企业也要增强自身“体质”,规范经营,主动对接银行信贷审批标准。意见提出,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 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 服务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 小微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融资需求和融资方式不同。一般来说,小微企业融资遵循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到债权融资的顺序。对于小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金融机构要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才能适应小微企业的发展。 为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 提高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还需要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其中,银行网点仍然是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依托。 为此,意见要求,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详情]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实施年内第三次降准,其作用指向之一为支持小微企业。从央行和国务院会议的多次决定来看,这也是今年以来金融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1月25日开始实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央行文件表述为“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4月25日实施的第二次定向降准,央行通知表述为“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7月5日即将实施的第三次定向降准,央行的新闻通稿表述为“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在这三次降准表述中均有出现! 其间,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项措施,明确提出要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还是“小微企业”!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都是个难题。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达到66.3%,同比、环比分别提高3.7、4.1个百分点,创2015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而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20%。 就是在这样的金融成本下,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显露更大压力。从先行指标来看,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其中小型企业PMI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而大、中型企业PMI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PMI走势出现背离,二者差值扩大至3.5个百分点,表明小型企业生产压力加大,且明显大于大中型企业。 好在今年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明显加力。除了上述三次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3月28日的国常会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再担保等形式支持各地区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微企业;6月1日央行扩容三大类担保品也都与小微企业有关,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可以预期,关于小微企业的各方面支持政策还将不断创新涌现。 [详情]
继24日宣布对小微企业及债转股定向降准后,央行等五部委25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将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等措施。具体来看,此次《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支小积极性;三是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四是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结合2017年四季度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三次定向降准,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对小微企业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再贷款利率与OMO利率性质相似,且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将获得明显下降,央行此次下调再贷款利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小微企业的定向降息。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在目前金融体系流动性结构不均衡的背景下,小微企业从中小型银行金融间接融资的难度增大,尤其是在银行流动性紧缩时期、信贷收紧银行选择放贷对象趋谨慎,此时还本付息能力差的小微企业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因此,在货币与财税政策上,政府与央行有必要向小微企业倾斜,给小微企业更多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有利于扭转信贷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且不影响经济去杠杆的大局,因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主要集中在国企与大企业上,结构性去杠杆所去的是这些企业的杠杆。”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指出。同时,李奇霖认为,再贷款配合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是另一种形式的“微刺激”,可对冲基建与消费增速放缓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详情]
《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综合施策加大支持力度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有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在承载创新、创业、保障就业等民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小微企业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制约了发展。对此,《意见》综合施策,力求达到预期效果。《意见》提出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在财税政策方面,《意见》加大激励措施,明确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并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意见》提出的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说,一方面,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扩大小微企业抵押品范围、将银行需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小微企业需求定向捆绑等,能鼓励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意愿;另一方面,有的放矢地减税降费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改善其生存环境,从而带动融资增长,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今年以来,为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相关政策不断加码。要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既需要采取一些短期激励政策,比如减税降费、定向降准等,也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如正面激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体制机制、组织架构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业务模式、产品提供等方面的创新,减少小微企业贷款中间环节。目前,不少大型商业银行在改革体制机制建设,支持小微贷款需求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在总行层级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此次《意见》提出,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等。同时,《意见》明确实行差异化考核。降低小微金融从业人员利润指标考核权重,增加贷款户数考核权重,提高从业人员积极性。对政策执行较好的分支行,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安排专项激励费用、绩效考核倾斜、利润损失补偿等方式予以奖励。专家表示,对小微企业贷款、“三农”贷款等达标的商业银行采取差别化监管,实施定向降准,给予再贷款支持,有助于增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进而加大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完善信用机制防控风险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2018)”上表示,据相关统计显示,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年左右,日本为12年左右,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成立3年后的小微企业正常营业的约占三分之一。截至2018年3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2.75%,比大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因此,在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的同时,也需要防控风险,实现财务可持续。为做好小微企业风险的甄别与防控,《意见》提出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积极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价与应用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征信机构作用,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服务,推动各级政府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公开和开发利用。“建立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机制,构建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优化对于小微企业的风险防控,打消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董希淼说。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仅要做好“加法”,还要做好“减法”。专家表示,金融机构要退出对“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行业的金融支持,把资金集中用于服务更具成长性的小微企业。此外,小微企业自身也不能完全依赖政策“输血”,而是要扎扎实实做好主业,规范经营,注重诚信,建立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主动对接银行信贷审批标准。[详情]
定向调控和综合施策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来源:金融时报 卓尚进 经济运行列车行至年中,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成为决策层关注的一大重点。日前,央行决定实施定向降准,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形成新的政策“组合拳”,无疑将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及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6月24日,央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此举有二重政策意图: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就后一个政策意图的效应,不可小觑,值得期待。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这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6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这是新时代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政策措施的“升级版”,与央行出台的定向降准措施形成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此前几天,就在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5个方面措施。迄今央行定向降准及5部门联合发布的《意见》,已将这5个方面措施全部细化、予以落实,这体现了央行、银保监会等管理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上的雷厉风行和良好工作作风。 年中决策与管理层如此强调支持小微企业、出台一系列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措施,不是偶然的。一方面,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年末,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此时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有利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如国际上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影响我国进出口正常增长,减弱外需动力;国内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甚至于影响到“双创”进程和动能转换。因此,决策层把关注的焦点放到出台金融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上,顺理成章,有的放矢。 此次定向降准,属于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定向调控政策,是激励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精准施策,显示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高超艺术。从实际情况看,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其最广大的客户集中在小微企业群体,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实施定向降准,有利于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增加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如果采取普遍降低存贷款利率方式,就会出现所有市场主体都会大致一样地享受到利率下降和利息减少的好处,但是像房地产企业这类应当严格调控的行业及市场主体,则会得到更大的贷款规模和更低的利息成本,从而有悖于国家调控政策的意图。 央行此次定向降准,不仅会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且将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变服务理念、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银行转型升级。在6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一位银行行长说的一句话,获得李克强总理的高度赞许。“‘大银行不服务小微企业就没有未来’。你这话说得很好!希望各级金融机构把这句话切实落在行动上。”李克强总理对这位银行行长说,“银行业一定要加快转变观念,顺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趋势,进一步服务小微企业。”面向小微企业开拓业务,有利于金融业提升市场竞争力,顺应服务业开放的大趋势,这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希望所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此应有深刻的认识,从观念转变到行动落实,切实应把服务小微企业、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层面,保障银行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了23条措施,这些措施长短结合、有的放矢、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如在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这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在建立分类监管考核评估机制方面,将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在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激励方面,要着力疏通内部传导机制。在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方面,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将加大对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在运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等方面,加大金融科技等产品服务创新,将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可得性。在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方面,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将增强小微信贷持续供给能力。在增强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加大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优惠力度,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将推动减少小微企业各类融资附加费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引导提高小微企业自身信用水平等,将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能力。这些措施如果切实得到落实,将大大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形成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持续稳健发展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加快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发展双赢局面。 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需要宏观调控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相关各方,统筹协调,有机配合,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唯有如此,才能持续取得成效,促进小微企业加快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详情]
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 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在货币政策方面,《意见》提出,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在资本市场支持小微企业方面,《意见》提出,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天使投资人群体,积极鼓励包括天使投资人在内的各类个人从事创业投资活动,增加对初创期小微企业的投入;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明确创投基金所投企业上市解禁期与投资期限反向挂钩制度安排,更好促进早期小微企业资本形成。同时,《意见》要求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提升新三板市场功能;推动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稳妥推进资产证券化,有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意见》还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意见》强调,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三是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 此外,《意见》提出,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加快落实“五专”经营机制。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股份制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积极探索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或普惠金融中心,增设扎根基层、服务小微的社区支行、小微支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继续坚守服务小微的定位,提升基层支行信贷服务能力。《意见》称,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方向,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重点向县域和乡镇等地区延伸服务触角。[详情]
【推荐阅读】 三次定向降准施援“小微” 后续支持政策仍可期 央行再次创新性定向降准 年内或仍有1-2次降准 降准成常态“放水”系误读:定向降准资金将强化监管 降准之后再“降息”! 五部委送小微融资礼包2500亿 [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同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MLF合格抵押品范围] [随着结构性去杠杆的推进,大量表外资产回归表内,今年前五个月,商业银行新增对金融机构贷款减少了2.3万亿元。] 徐燕燕 降准之后,小微企业又迎来重大利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6月25日联合发文,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同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此次五部委发文,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除上述货币政策之外,还从包括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 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 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 从货币政策角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意见》提出,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近年来金融领域的一个难题。随着结构性去杠杆的推进,大量表外资产回归表内,今年前五个月,商业银行新增对金融机构贷款减少了2.3万亿元。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乍一看去,似乎是金融机构借不到钱了,但实际并非如此,其实是企业在影子银行的融资渠道被断掉了。而受到影响最大的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房地产企业、融资平台类企业以及民营企业。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指出,小微企业通常而言贷款难度较大,票据贴现存在无需担保、不受企业资本金规模的限制、利率通常较低等优势,也是其进行融资的重要方式。2017年以来,贷款利率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3月票据融资利率高达5.58%,成为2014年12月以来最高利率,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再次凸显。 而从直接融资的角度来看,小微企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小微企业较难通过股权市场进行直接融资,通过债权融资发债成本高,信用问题让投资者疑虑难消。”明明称。2018年上半年累计新增小微企业债345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72.9亿元,同比下降39.78%。 此外,从银行贷款角度而言,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也比较低。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20%。 此次货币政策方面针对小微企业,从资金的量上和价格上都给予了大幅度的支持,体现了国家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决心。 “几家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除货币政策外,此次《意见》还涉及了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体现了“几家抬”解决问题的思路。 税收方面,《意见》提出,一是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二是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 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意见》强调,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三是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 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提高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意见》要求,一是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二是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内部激励,大中型银行要加大内部资金支持力度。深化落实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办法。四是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等手段,推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发挥保险增信分险功能,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 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意见》提出,一是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二是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三是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 易纲在前述发言中也称,金融如何支持好、服务好小微企业,要通过几个视角:一是从金融结构方面,需要构建覆盖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二是要通过正规金融渠道提供更多的融资,使正规金融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三是要坚持财务可持续,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详情]
综合施策破解“小微”融资难题《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综合施策加大支持力度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有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在承载创新、创业、保障就业等民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小微企业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制约了发展。对此,《意见》综合施策,力求达到预期效果。《意见》提出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在财税政策方面,《意见》加大激励措施,明确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并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意见》提出的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说,一方面,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扩大小微企业抵押品范围、将银行需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小微企业需求定向捆绑等,能鼓励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意愿;另一方面,有的放矢地减税降费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改善其生存环境,从而带动融资增长,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今年以来,为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相关政策不断加码。要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既需要采取一些短期激励政策,比如减税降费、定向降准等,也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如正面激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体制机制、组织架构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业务模式、产品提供等方面的创新,减少小微企业贷款中间环节。目前,不少大型商业银行在改革体制机制建设,支持小微贷款需求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在总行层级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此次《意见》提出,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等。同时,《意见》明确实行差异化考核。降低小微金融从业人员利润指标考核权重,增加贷款户数考核权重,提高从业人员积极性。对政策执行较好的分支行,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安排专项激励费用、绩效考核倾斜、利润损失补偿等方式予以奖励。专家表示,对小微企业贷款、“三农”贷款等达标的商业银行采取差别化监管,实施定向降准,给予再贷款支持,有助于增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进而加大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完善信用机制防控风险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2018)”上表示,据相关统计显示,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年左右,日本为12年左右,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成立3年后的小微企业正常营业的约占三分之一。截至2018年3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2.75%,比大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因此,在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的同时,也需要防控风险,实现财务可持续。为做好小微企业风险的甄别与防控,《意见》提出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积极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价与应用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征信机构作用,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服务,推动各级政府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公开和开发利用。“建立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机制,构建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优化对于小微企业的风险防控,打消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董希淼说。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仅要做好“加法”,还要做好“减法”。专家表示,金融机构要退出对“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行业的金融支持,把资金集中用于服务更具成长性的小微企业。此外,小微企业自身也不能完全依赖政策“输血”,而是要扎扎实实做好主业,规范经营,注重诚信,建立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主动对接银行信贷审批标准。[详情]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意见》提出,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加大财税政策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支小积极性。《意见》提出,一是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二是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意见》强调,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三是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提高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意见》要求,一是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二是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内部激励,大中型银行要加大内部资金支持力度。深化落实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办法。四是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等手段,推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发挥保险增信分险功能,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意见》提出,一是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二是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三是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详情]
【推荐阅读】 降准之后再“降息”:五部委送小微融资礼包2500亿 央行再次创新性定向降准 年内或仍有1-2次降准 降准成常态“放水”系误读:定向降准资金将强化监管 三次定向降准施援“小微” 后续支持政策仍可期 一 帆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实施年内第三次降准,其作用指向之一为支持小微企业。从央行和国务院会议的多次决定来看,这也是今年以来金融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1月25日开始实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央行文件表述为“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4月25日实施的第二次定向降准,央行通知表述为“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7月5日即将实施的第三次定向降准,央行的新闻通稿表述为“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在这三次降准表述中均有出现! 其间,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项措施,明确提出要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还是“小微企业”!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都是个难题。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达到66.3%,同比、环比分别提高3.7、4.1个百分点,创2015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而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20%。 就是在这样的金融成本下,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显露更大压力。从先行指标来看,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其中小型企业PMI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而大、中型企业PMI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PMI走势出现背离,二者差值扩大至3.5个百分点,表明小型企业生产压力加大,且明显大于大中型企业。 好在今年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明显加力。除了上述三次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3月28日的国常会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再担保等形式支持各地区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微企业;6月1日央行扩容三大类担保品也都与小微企业有关,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可以预期,关于小微企业的各方面支持政策还将不断创新涌现。[详情]
央行等五部门合推23条措施 全方位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本报记者 傅苏颖 继央行通过定向降准释放约7000亿元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之后,6月25日,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对此,昨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近期,央行等部门接连发力,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旨在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和补短板。此次《意见》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随着信贷量的增加,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得到相应的下降。 五部门多举措 支持小微企业 《意见》提出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意见》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综合施策。不但从货币政策,还从财政政策上发力,同时从内部管理、优化环境上明确要求。另外还在监管上提出明显的考核目标,也对企业本身提出了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措施。 董希淼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但绝不是无法解决。需要开启全方位、多渠道的措施来加以缓解。过去单纯依赖货币政策,寄希望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银行的意愿也是一个问题。因此,需要从考核激励、财税来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全方位的措施。 “此次《意见》的下发,一方面可不断增强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也提高了其意愿。另一方面,不但短期内起到刺激和推动的作用,也有助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董希淼表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黄志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4年以来,央行曾经实施过五次定向降准的政策,大多数政策都有益于缓解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问题,但是小微企业、“三农”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央行的降准政策,在发挥结构性的作用层面存在天然的弊端,很难真正落实和执行。此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6月24日决定,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通过定向降准释放的约2000亿元资金,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延续前两次定向降准,来服务小微企业,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此次继续推进定向降准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随着信贷量的增加,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得到相应的下降。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日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中约2000亿元将定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信贷。这实际上是对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精神的具体落实。当前小微企业已占中国就业岗位的80%左右,可以说支持小微企业就是在弥补民生就业的短板。 王青表示,长期以来,受制于征信系统不完善、市场体系发展落后等问题,小微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且近期形势有所恶化,即去年下半年以来,小微企业信贷增速持续下滑,截至2018年3月末,增速已较上年9月末下行3.5个百分点至14.3%。这也就是今年前两次普惠、置换式降准均将支持小微企业作为政策目标的主要原因。本次定向降准表明,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力度正在加大。 除了货币政策支持之外,《意见》还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意见》强调,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三是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 在大量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方面,《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二是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三是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 董希淼强调,这也是此次《意见》另一个亮点,即不但在间接融资方面提出相关要求,在直接融资方面也提出相应的要求。 结构性去杠杆 告别粗放扫射模式 央行除了定向降准释放约2000亿元资金之外,央行6月24日还决定,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据此,6月24日的定向降准总计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 王青认为,本次降准将在7月5日实施,届时将释放约7000亿元资金,客观上增加了流动性供给,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这将为结构性去杠杆平稳推进,抵御潜在外部冲击,控制流动性风险起到“预调”作用。 国泰君安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去杠杆主要依赖总量性工具的金融监管和宏观审慎措施,结构性工具如“债转股”运用相对较少。实际上,结构性工具应对结构性去杠杆更为有力,“债转股”有利于改善相关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而这些企业又多为结构性去杠杆的重点标的。“通过定向降准形成正向激励,加快‘债转股’实施,意味着结构性去杠杆告别粗放扫射模式,开启精准狙击模式,杠杆去化总体上将边际放缓,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边际趋松是必要的。在现有规章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转股公司所发行的金融债,来撬动等量社会资金,实现“定向”到债转股的目的。 但是,鲁政委也表示,在并表监管要求下,由于商业银行持有非金融企业股权风险权重高达200%-1250%,由此,相对于转股的资金压力,更大的可能是其带给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压力。 另外,鲁政委表示,此次央行定向降准也是兼顾缓解社融下降压力的考量。今年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仅7608亿元,不到4月份15605亿元的一半。从结构上看,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票据等非标融资均大幅萎缩,同时债券融资也减少了434亿元,与4月份的增加近4000亿元形成鲜明反差,特别是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明显增多。总体来看,非标融资的持续压缩已经影响到政策当局鼓励发展的直接融资。 更重要的是,鲁政委表示,社融通常领先经济运行约2个季度,当前社融增速的持续放缓意味着未来经济面临不可忽视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作出边际调整、进行定向降准是必要和明智的。 降准进程或尚未结束 此次降准之后,年内是否有再次降准的可能,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昨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后续降准仍会继续。 在鲁政委看来,首先,经济下行势头尚未扭转。非标压缩尚未结束,社融增长或仍然低迷。此外,贸易摩擦时有反复,也令经济前景面临不确定性。其次,释放长期限资金替换MLF的逻辑依然存在。虽然此次定向降准央行并未再次提及替换到期MLF,不过通过计算可以发现,7月份和8月份将共有7595亿MLF到期,而此次定向降准共释放资金7000亿元,二者或许并非巧合。展望未来,9月份和10月份将有7960亿元MLF到期,11月份和12月份将有5920亿元MLF到期。 王青也表示,在基础货币创造的外汇占款渠道出现结构性收缩的大背景下,为定向支持小微企业和推动去杠杆,把握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和结构,年内央行政策力度和节奏会相机微调,或将继续降准0.5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相当于1次至2次降准)。从整体上看,货币政策仍处于稳健中性轨道,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严监管、去杠杆的政策方向不会变轨。 后续的货币政策还可能继续当前边际小幅宽松的态势,下半年仍有2次左右的降准空间,但每次降准都会有特定的目标,例如置换MLF、债转股、小微企业融资等等,或者不排除降准专用于购买棚改债、PPP专项债和地方政府债等特定目标。[详情]
本报记者 傅苏颖 继央行通过定向降准释放约7000亿元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之后,6月25日,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对此,昨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近期,央行等部门接连发力,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旨在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和补短板。此次《意见》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随着信贷量的增加,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得到相应的下降。 五部门多举措支持小微企业 《意见》提出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意见》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综合施策。不但从货币政策,还从财政政策上发力,同时从内部管理、优化环境上明确要求。另外还在监管上提出明显的考核目标,也对企业本身提出了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措施。 董希淼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但绝不是无法解决。需要开启全方位、多渠道的措施来加以缓解。过去单纯依赖货币政策,寄希望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银行的意愿也是一个问题。因此,需要从考核激励、财税来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全方位的措施。 “此次《意见》的下发,一方面可不断增强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也提高了其意愿。另一方面,不但短期内起到刺激和推动的作用,也有助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董希淼表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黄志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4年以来,央行曾经实施过五次定向降准的政策,大多数政策都有益于缓解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问题,但是小微企业、“三农”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央行的降准政策,在发挥结构性的作用层面存在天然的弊端,很难真正落实和执行。此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6月24日决定,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通过定向降准释放的约2000亿元资金,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延续前两次定向降准,来服务小微企业,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此次继续推进定向降准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随着信贷量的增加,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得到相应的下降。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日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中约2000亿元将定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信贷。这实际上是对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精神的具体落实。当前小微企业已占中国就业岗位的80%左右,可以说支持小微企业就是在弥补民生就业的短板。 王青表示,长期以来,受制于征信系统不完善、市场体系发展落后等问题,小微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且近期形势有所恶化,即去年下半年以来,小微企业信贷增速持续下滑,截至2018年3月末,增速已较上年9月末下行3.5个百分点至14.3%。这也就是今年前两次普惠、置换式降准均将支持小微企业作为政策目标的主要原因。本次定向降准表明,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力度正在加大。 除了货币政策支持之外,《意见》还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意见》强调,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三是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 在大量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方面,《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二是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三是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 董希淼强调,这也是此次《意见》另一个亮点,即不但在间接融资方面提出相关要求,在直接融资方面也提出相应的要求。 结构性去杠杆告别粗放扫射模式 央行除了定向降准释放约2000亿元资金之外,央行6月24日还决定,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据此,6月24日的定向降准总计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 王青认为,本次降准将在7月5日实施,届时将释放约7000亿元资金,客观上增加了流动性供给,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这将为结构性去杠杆平稳推进,抵御潜在外部冲击,控制流动性风险起到“预调”作用。 国泰君安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去杠杆主要依赖总量性工具的金融监管和宏观审慎措施,结构性工具如“债转股”运用相对较少。实际上,结构性工具应对结构性去杠杆更为有力,“债转股”有利于改善相关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而这些企业又多为结构性去杠杆的重点标的。“通过定向降准形成正向激励,加快‘债转股’实施,意味着结构性去杠杆告别粗放扫射模式,开启精准狙击模式,杠杆去化总体上将边际放缓,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边际趋松是必要的。在现有规章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转股公司所发行的金融债,来撬动等量社会资金,实现“定向”到债转股的目的。 但是,鲁政委也表示,在并表监管要求下,由于商业银行持有非金融企业股权风险权重高达200%-1250%,由此,相对于转股的资金压力,更大的可能是其带给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压力。 另外,鲁政委表示,此次央行定向降准也是兼顾缓解社融下降压力的考量。今年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仅7608亿元,不到4月份15605亿元的一半。从结构上看,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票据等非标融资均大幅萎缩,同时债券融资也减少了434亿元,与4月份的增加近4000亿元形成鲜明反差,特别是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明显增多。总体来看,非标融资的持续压缩已经影响到政策当局鼓励发展的直接融资。 更重要的是,鲁政委表示,社融通常领先经济运行约2个季度,当前社融增速的持续放缓意味着未来经济面临不可忽视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作出边际调整、进行定向降准是必要和明智的。 降准进程或尚未结束 此次降准之后,年内是否有再次降准的可能,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昨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后续降准仍会继续。 在鲁政委看来,首先,经济下行势头尚未扭转。非标压缩尚未结束,社融增长或仍然低迷。此外,贸易摩擦时有反复,也令经济前景面临不确定性。其次,释放长期限资金替换MLF的逻辑依然存在。虽然此次定向降准央行并未再次提及替换到期MLF,不过通过计算可以发现,7月份和8月份将共有7595亿MLF到期,而此次定向降准共释放资金7000亿元,二者或许并非巧合。展望未来,9月份和10月份将有7960亿元MLF到期,11月份和12月份将有5920亿元MLF到期。 王青也表示,在基础货币创造的外汇占款渠道出现结构性收缩的大背景下,为定向支持小微企业和推动去杠杆,把握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和结构,年内央行政策力度和节奏会相机微调,或将继续降准0.5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相当于1次至2次降准)。从整体上看,货币政策仍处于稳健中性轨道,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严监管、去杠杆的政策方向不会变轨。 后续的货币政策还可能继续当前边际小幅宽松的态势,下半年仍有2次左右的降准空间,但每次降准都会有特定的目标,例如置换MLF、债转股、小微企业融资等等,或者不排除降准专用于购买棚改债、PPP专项债和地方政府债等特定目标。[详情]
小微信贷投放未及预期 五部委再出支持政策缓解融资困局 本报记者 侯潇怡 深圳报道 缓解小微融资困境政策接连落地。 6月25日晚间,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等方面提出多项具体举措,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具体来看,影响最大的措施主要为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支持的调整。《意见》要求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并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此外,《意见》还加大财税政策激励,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并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 一位股份行信贷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银行层面还没有针对该文件的业务指引下达,小微贷款目前仍按照原有信贷政策执行。但从去年以来,小微已经是银行信贷中最为重视和倾斜的类别。随着文件的下达,这一趋势会越发明显。 小微信贷进展不及预期 去年9月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出台以来,银行就开始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进行倾斜,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预期。 在近日召开的“2018小微金融行业峰会”上,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姜俊介绍,2017年建行普惠金融投放量占整个信贷投放的11.5%,是大行中唯一一家达到了央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二档标准的银行。因此,今年央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时,对建行降准1.5个百分点,增加了2300亿元流动性,其他大行则并未享受此档待遇。 不过从记者了解到的银行业务层面看,虽有政策和额度的支持,小微业务仍不好做。 一位三线城市国有大行信贷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以来,唯一明确的信贷政策就是倾向小微。只要符合风控标准,已经到了可以把额度都给小微贷款使用的程度。但从实际操作看,小微贷款的实际改善和增长整体趋于平缓。 他坦言,其所在地作为楼市热门的三线城市,通常一单房贷在150万左右,一位普通客户经理半个月就可以完成1000万的房贷业务,但1000万的小微贷款业务,两三个月也未必能完成。 他进一步指出,即使额度优先倾斜,保证充足,但银行的风控标准并不会因为倾斜小微而有所降低。从需求角度来看,一个月1000万的小微额度远远不够,但是从银行的风险控制和业务流程层面,就把可以通过贷款申请的需求规模限制住了。以该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小微企业状况,一个月能审批放款500万已经是很理想的状况。小微信贷的增长不同于房贷,增速相对缓慢。 多举措缓解小微融资难 虽然去年以来金融机构对小微信贷的投放未达预期,但多位业务人士均对记者表示,近期出台的多项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或将起到实质性的助推作用。 今年3月成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以来,目前已有兴业、浦发、华夏、招商等多家银行拟参股。6月24日,央行今年的第三次定向降准指向债转股和小微,其中,预计2000亿元支持小微。再加上25日《意见》对信贷政策、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的细化落地,解决小微融资难政策配套不断完善。 前述股份行信贷业务人士指出,从《意见》的具体条款看,对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是额度的调整配合接下来的定向降住释放流动性,会鼓励银行更多的倾向小微。而对信贷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落地并对小微业务的实际支持,将解决一部分小微企业无法通过银行风控或者在满足风控要求过程中成本较高的问题,对提高小微贷款规模和增速有比较直接的影响。 中部某农商行行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估算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来自于正规金融体系和民间融资的比例大致为6:4,而且其中成本相差甚远,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年化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小额贷款公司等利率则达15%-20%。一般小微企业年利润率很难覆盖高额资金成本,应引导正规金融机构成为小微贷款的主力。 上述行长指出,目前金融机构快速覆盖更大规模的小微融资还有难度,包括征信系统不够完善、小微企业自身数据缺乏、传统风控模式不适应现有的小微企业需要、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等难题。但业内还是有信心,尤其近期连续出台关于小微融资额各项政策,尤其考虑到小微企业在解决就业、保障税收、促进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预计后续还将有更多配套政策陆续出台。(编辑:马春园,macy@21jingji.com)[详情]
小微企业信用成本高 大数据助力解决贷款难贷款贵 本报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导读 “小微的服务成本非常高,每一笔贷款也需要和大企业一样进行尽调、跟踪等等,可能给小企业贷 10 万元的服务成本和大企业贷 1 个亿所需要的成本是一样的,甚至更高。”一位农商行负责人表示。 “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归根到底还是缺信用。目前国内征信体系还刚刚起步,金融机构缺乏对于中小企业信用调查的手段和渠道,导致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时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造成目前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的现状。想要改善目前的局面,建立健全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必不可少。” 广州商品清算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清中心)副总经理覃振杰在第七届金交会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征信覆盖群体远远不足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存在已久,虽然扶持小微企业的口号、措施、办法一直不断涌出,但实际情况的落实并不容易。广东省中小企业局、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副局长程有根在第七届金交会上透露,2017年广东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民营经济的单位数量接近1000万个,居全国首位,完成增加值4.83万亿元,占广东省经济比重达53.8%,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5%。但即便贡献如此巨大,小微企业融资不畅的难题依旧存在。他表示,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反映最强烈,对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 某华南地区的农商行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实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符合授信条件的少之又少。从某个角度看,既缺乏政府信用背书、自身失败率(倒闭)也很高的小微企业,能够最终进入银行“法眼”,并且得到贷款的企业实属凤毛麟角。 “以我们为例,我们是农商行,理论上来说客户应该主要集中在小微,不过实际业务中,我们对小微的扶持只能说点到为止,并不是我们不想服务这些企业,而是服务不起。一是小微的服务成本非常高,每一笔贷款也需要和大企业一样进行尽调、跟踪等等,可能给小企业贷10万元的服务成本和大企业贷1个亿所需要的成本是一样的,甚至更高;其次小微企业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首先出现问题的可能就是这些小微企业,这造成大量的坏账,最终成为银行的不良。所以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现在更多是抵押贷,信用贷的规模屈指可数。”上述农商行负责人表示。 北京大学金融智能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新海博士在第七届金交会上也表示, 中国征信体系还是远远没有成熟,从覆盖的人群来讲,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没有被覆盖,企业则更是凤毛麟角。银行信贷机构使用的征信产品非常初级,这和金融发展的水平等有关系。“现在市场经济非常活跃,市场上传统的征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比如银行现在还提供的是纸质版的征信评估,没有任何分析、任何加工,这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差距实在太远。新兴征信业态提供了新的机遇,有丰富的互联网数据,电商数据,各种各样的社保、公积金数据,这些数据都可以做新的征信系统原材料。有了征信的材料,金融机构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小微企业进行扶持和贷款,大数据时代通过创新也有很多的机遇。” 大数据或可破解征信难题 虽然征信起步较晚,不过得到越来越多机构的重视。第七届金交会上,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荣邦科技(中国银联下专门服务供应链企业的子公司)和广清中心举行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 在该仪式上,广清中心副总经理覃振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有效的方式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痛点就是小微企业没有有效的信用,金融机构不敢给小微企业放贷,多数小微企业仍旧靠抵押进行贷款,但是有效的抵押品一直是小微企业所缺乏的。广清中心现在和中信银行、荣邦科技一起合作,开发基于供应链上下游客户交易过程中订单、发票、应收账款、库存等数据信息加强创新型网络融资产品,共同探索开发创新型金融服务产品或业务解决方案。基于这样的大数据方案,让本来一些发展不错,急需资金支持的小微企业进入银行贷款的范畴。” 深圳微众税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众税银)首席商务官曾源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过去中小微企业的信息难以准确采集,导致外界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难以进行评判。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难以评估,还表现在篡改自身经营数据。曾源介绍,在各种大数据得到广泛营运之前,中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通过更改财务数据以夸大自身盈利的状况,可以争取到更多的银行贷款的情况时有发生。 “银行有时候难辨真假,而辨别的成本又太高,导致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一棍子打死,出现贷款难、贷款贵的窘况,因此造成目前这个局面也不能完全让银行‘背锅’。” 上述这些问题,加剧了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进行贷款的成本。“不过现在有了各种大数据,企业造假的难度大幅增加,比如我们打通和税务部门的数据,通过分享企业的税务数据,帮助银行判断是否需要给企业提供贷款。现在我们公司覆盖了28个省一级的国税部门,已经对接了90家银行的总行,总共向中小企业发放了1000亿贷款,不良率只有千分之四。” 诺华诚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苏诚信认为,以后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数据可用于信用评估,加入供应链的视角后,该企业上下游的其他企业的经营数据,也将成为评估该企业信用的一个数据维度。(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详情]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意见》提出,一是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二是完善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源1000亿元以上。三是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 加大财税政策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支小积极性。《意见》提出,一是从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二是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加强监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 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促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意见》强调,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三是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着力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精准度。 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提高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意见》要求,一是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二是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引导地方性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下沉经营管理和服务重心。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内部激励,大中型银行要加大内部资金支持力度。深化落实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办法。四是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等手段,推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发挥保险增信分险功能,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 大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意见》提出,一是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二是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三是推动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