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换马甲混进楼市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出现双降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出现双降

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部分银行在提高消费贷申请条件的同时,也上调了利率、降低额度和年限,并开始要求借款客户提交消费证明材料。[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10月18日  07:54
银行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 小贷公司抓住空当机会
银行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 小贷公司抓住空当机会

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部分银行在提高消费贷申请条件的同时,也上调了利率、降低额度和年限,并开始要求借款客户提交消费证明材料。[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10月18日  06:43
深圳多数银行停发消费贷 经营贷接力热钱仍可入楼市
深圳多数银行停发消费贷 经营贷接力热钱仍可入楼市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江苏、深圳、广州等四地先后发文,严查消费贷等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但正如上述现象揭示的,一系列的防范政策并不能阻挡执着的“投资客”为楼市“输血”。[详情]

投资者报|2017年10月16日  11:42
消费贷流入楼市管控升级 银行信用卡涉房交易受限
消费贷流入楼市管控升级 银行信用卡涉房交易受限

这个秋天,银行业严打“变脸”消费贷,消费贷和信用卡消费流入房地产领域的管控正在不断升级。[详情]

界面|2017年10月12日  19:31
消费贷资金挪入楼市遭严打 目前个别银行已暂停批贷
消费贷资金挪入楼市遭严打 目前个别银行已暂停批贷

广东等地建立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月度监测机制。[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7年10月10日  00:29
消费贷机构纷纷裁员关店 消费金融牌照将争夺激烈
消费贷机构纷纷裁员关店 消费金融牌照将争夺激烈

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表示,央行和银监地方分支近期在调查挪用消费贷用于购房或投资。[详情]

大洋网-广州日报|2017年09月30日  13:26

监管盯上消费贷

3000亿消费贷流向楼市 监管围剿“搅局者”升级
3000亿消费贷流向楼市 监管围剿“搅局者”升级

在房产中介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撮合下,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身着马甲潜入房地产市场,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利益方严密的操控手段,而支撑这种需求与冒险行为的则是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居高不下的投资收益。[详情]

界面|2017年10月17日  12:00
严监管下银行严把关个人消费贷:额度下调利率上浮
严监管下银行严把关个人消费贷:额度下调利率上浮

近期监管部门和银行加大了对短期消费贷款资金用途的审查,但政策落地并反映到数据上还需要传导时间,预计四季度短期消费贷款增速会有更明显的回落。[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10月18日  06:43
监管严控消费贷款流向 最低贷1万元须提供消费凭证
监管严控消费贷款流向 最低贷1万元须提供消费凭证

对于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其它领域,各地银监部门的监管正在不断加码。反应到基层行的操作中,多地银行陆续开始要求借款客户提交消费证明材料,一些银行开始压降消费贷产品的自助提款额度。[详情]

一财网|2017年10月16日  07:31
银监会严查挪用消费贷 刷信用卡买房通道受阻
银监会严查挪用消费贷 刷信用卡买房通道受阻

通过刷信用卡凑首付的还款人,短期还款压力较大,极易造成逾期,影响个人征信。并且,一旦被银行发现贷款资金流入房地产,可能会降低额度,得不偿失。[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0月12日  19:41
银监会严查消费贷挪用风险 前8月处置不良贷款6319亿
银监会严查消费贷挪用风险 前8月处置不良贷款6319亿

今年以来,银监会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防范金融风险,助推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10月02日  05:44
银行业严打变脸消费贷 业内呼吁银行实现信用共享
银行业严打变脸消费贷 业内呼吁银行实现信用共享

大量消费贷信贷资金流入楼市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各地监管机构纷纷下发文件重拳整治,对违规金融机构作出处罚,责令整改。[详情]

法治周末|2017年10月11日  08:03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因个人消费贷违规进入股市被罚20万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因个人消费贷违规进入股市被罚20万

10月13日,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因个人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被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处以20万元罚款。[详情]

千龙网|2017年10月13日  17:00
重庆金融监管部门调控楼市 提高二套首付严控消费贷
重庆金融监管部门调控楼市 提高二套首付严控消费贷

9月末,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和重庆银监局下发两份文件,其一为人行重庆营管部货币信贷处下发的《关于报送消费贷相关材料的通知》,其二是人行会同银监局下发的《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10月13日  06:40
福州市银行将收紧消费贷 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上调
福州市银行将收紧消费贷 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上调

记者昨日获悉,在榕银行个人抵押消费贷款业务趋严。[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0月11日  13:29

最新新闻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出现双降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出现双降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双降  本报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部分银行在提高消费贷申请条件的同时,也上调了利率、降低额度和年限,并开始要求借款客户提交消费证明材料。 近两个月,全国各地针对银行个人消费贷的排查工作已经大规模展开,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监控消费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广州地区多家银行也已经开始陆续要求借款客户提供消费凭证,部分银行对于消费贷的贷款额度进行了下调,贷款年限也出现了缩短。 几家银行最高额度降至30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广州地区的消费贷目前正常运营,并没有中断:最高额度为100万,最长时限为10年;最低额度则是30万,最长期限为3年。 中信银行日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该行的消费贷仍在继续,最高贷款额为1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为10年。 广发银行的回应则是,最高100万,每个地区的还款期限不一样,深圳的最长期限只有5年。光大银行收缩的力度较大,该行的消费贷目前最高为30万,贷款期限为3年。 平安银行目前消费贷的额度是在1万到50万之间,贷款期限控制在1到3年之间。 汇丰银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消费贷期限从12个月到60个月不等,贷款人根据自身的贷款需求进行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是30万,只能用于个人或家庭的各项消费用途,包括:购车、装修、旅游、教育、医疗、婚庆、大宗消费品等。不得用于投资房产、股市、期市、任何股权性投资,亦不得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或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用途。 中行则表示,具体贷多少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行消费贷款可用于居民合法消费支出,对还款能力符合要求、信用记录良好且用途依法合规的客户,可向我行申请消费贷。我行会根据客户申请,严格审查其真实资金需求和还款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贷款年限和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根据借款人及其家庭的征信记录、收入、负债等情况综合确定,同时定价政策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中行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建行广东分行的表态是: 消费贷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1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单笔个人消费贷款执行利率根据客户资质和市场情况进行上浮。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专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贷越来越严格了,首先要在贷款地区有连续一年的社保、半年以上的工资流水、月收入不得低于10000元。如果是抵押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100万;如果是纯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30万,年化利率在8%到12%之间。满足上述条件,还需要进行测评,通过测评即可签合同,一周左右放款。” 小贷公司抓住空当机会 “用消费贷作为房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少了。”大源按揭代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大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消费贷排查不断升级,银行会要求金额较大的消费贷借款人,上传资金使用凭证,如发现资金被违规使用或者挪用,会提前收回贷款。 9月20日,广东地区发文,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等。北京、江苏、深圳三地监管部门也先后发文。 广州某股份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监管对于消费贷的用途查得很严,银行现在对于消费贷审批得也非常严格,“贷前审查、贷后督查这都是家常便饭。大额一点的消费都需要提供发票或者小票,此外还要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如果发现消费贷被挪用房贷是一定会要求提前归还的。” 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北认为: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有限,首先消费贷的额度有限,如果是信用贷款最高只能贷30万,这对于房贷来说杯水车薪;其次消费贷需要一定的消费场景做依托;第三则是消费贷的监管手段多,一旦发现挪用消费贷可能提前收回贷款,这也会对借款人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 不过,银行在收缩消费贷的同时,小贷公司却抓住了机会。广州一家大型小贷公司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有消费贷,现在分两种情况贷款,如果是纯信用贷款,额度很低,只有几千块;一般是抵押贷款,可以接受房产、汽车等。房产一般是按照同区域平均房价的6到7折左右,而车则一般不会超过5折。我们对于贷款人的资金用途不会过多的干涉,如果资料审批合格,一般一周就可以放款。贷款期限是一年,但是可以续贷,年化利率18%起。”[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10月18日 07:54
银行房贷额度吃紧 部分银行已经用完全年额度
银行房贷额度吃紧 部分银行已经用完全年额度

  银行房贷额度吃紧!部分银行已经用完全年额度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17日电(罗琨)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普遍紧张。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从多名消息人士处获悉,目前部分银行已在本月用完全年房贷额度,不过大行基本上审批和放款仍旧正常进行,只是放款速度有所减缓。 资料图。中新网 种卿 摄 严格调控下房贷趋紧 “现在我们行额度也很紧张,放款速度也慢了不少,之前最快20天能放款,现在最少得一个半月。”一名工行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称。 多名中小银行人士则透露称,目前其所在银行的房贷额度已经用完,接下来两个月或将暂停房贷业务。 多名在今年有购房计划的人士反映称,其在银行的贷款将近2-3个月仍未批下来,近日又被银行告知这个月额度已满,必须等到下个月再看情况。 融360的数据也显示,在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有137家银行首套房利率上升,占比25.70%;有36家银行分(支)行因额度等原因暂停受理房贷业务。 融360房贷分析师李唯一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银行房贷额度前期大量使用,进入三、四季度后银行额度普遍紧张,多数银行房贷可用额度所剩无几,申请办理房贷业务往往需要等待额度。 不过,也有银行人士称其所在行审批和放款速度仍处于正常状态。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负责房贷的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目前在建行贷款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5%,二套房贷款利率上浮20%。“只要不碰上月底和季末,二手房在做完抵押登记一周左右能放款。”上述人士称。 前述工行人士也表示,工行额度还是有保障的,每个月都会放一点出来,但一些中小银行到这个月可能就已经“弹尽粮绝”了。 银行提价压缩房贷需求 据融360统计的数据显示,当前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5.22%,相当于基准上浮6%左右。全国总体保持在基准上浮5%-10%的水平,部分银行甚至有首套上浮20%-30%的情况。李唯一认为,给出大幅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利率,可以理解为通过提价来压缩客户贷款需求量,缓解自身资金成本及额度紧张的压力。 那么,后续房贷利率是否还会继续上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按照往年惯例,每年的峰值其实都是十一月和十二月,因为这时候当年的额度基本用完,房贷资金价格就会上行到一个最高点,因此他认为除非后续政策转向,否则11月、12月房贷资金价格仍将继续上行,明年上半年额度紧张的局面也难以缓解。 李唯一指出,近几月平均利率呈上行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环比增速呈下降趋势,如果房贷利率增速不断下降,那么峰值或将临近。 前述建行人士则认为,后续继续上调与否主要看政策,他个人认为不排除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房贷紧张问题何时缓解? 对购房族来说,最为关心的问题便是何时房贷额度才能重新宽裕起来。 李唯一指出,额度紧张问题会在市场购房贷款需求下降后得到缓解,短期来看12月以前额度紧张问题仍然存在,2018年初或能解决一部分贷款需求,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 李唯一认为,解决房贷额度紧张问题的关键在于使市场供需平衡且合理,一味扩大供给或者减小需求都不能解决问题。目前政策鼓励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充分发挥库存房屋的使用价值,满足市场中的居住需求,同时相关政策类保障用房也实施试点,扩大居住用途房屋供给。今后将形成由租房到买房的一个过渡环节,避免购房贷款需求过度集中,缓解银行压力,同时缓解个人财务压力。只有限制投资,将房屋回归居住属性,贷款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缓解。(中新经纬APP)[详情]

中新经纬APP | 2017年10月18日 07:51
严监管下银行严把关个人消费贷:额度下调利率上浮
严监管下银行严把关个人消费贷:额度下调利率上浮

  编者按 8月以来,全国多个省市与监管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与文件,以控制消费贷资金流向房地产。记者分别调查了北、上、广、深各地的主要银行目前在消费贷方面的贷款政策,发现多家银行额度下调,之前最高额度100万的下调至30万;而且多家银行要求客户在当地有社保、公积金缴纳记录,对月收入也有较高要求;另外额度较高的贷款需提供消费凭证几乎成为所有银行的标配;而价格方面也有所提高,有银行的最低贷款利率已上浮至基准利率的60%。 银行方面,从审批到贷后管理一切从严。而贷款需求依然旺盛,小贷公司则从中抓住了机遇。相对难以监管的它们,在额度、放款条件和用途控制上似乎比银行宽松很多。(曾芳) 9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广西、贵州、江苏、福建等多地监管部门下发通知开展专项检查,严查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其它领域。至今一月有余,消费贷已有所降温。 “以前经常接到各个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的电话和短信,推荐各种贷款产品,消费贷款产品尤其多。最近明显感觉这类的电话和短信都少了很多。”一位北京的消费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央行上周末公布的9月金融数据显示,9月新增居民短期贷款2537亿元,环比增长372亿元,同比增长1822亿元。虽然9月短期消费贷款增长规模仍值得关注,但增速已经有所放缓,且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占比整体信贷规模占20%,较8月持平。 多位分析师指出,近期监管部门和银行加大了对短期消费贷款资金用途的审查,但政策落地并反映到数据上还需要传导时间,但预计四季度短期消费贷款增速会有更明显的回落。 多银行消费贷价涨量跌 某股份行北京某支行个贷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消费贷准入条件更加严格,9月之前一般只需要基本工作证明材料就可申请,现在还要求北京本地连续一年社保、公积金缴纳记录,并对公积金存缴金额和月收入都有了明确的限制。并且此前消费贷款额度原则上上限为100万,现在已经调整为30万,利率方面调整不大,一般在9%-10%。 华南某股份行个贷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消费贷目前确有额度下行,利率上行的趋势,一方面本身银行额度已经紧张,再加上政策严格控制消费贷流向房贷,银行对于大额的消费贷审批更为谨慎;另一方面目前看消费贷的需求依然不少,银行本身资金成本也在抬升,银行也会倾向利率高的业务,但是具体是否上调,上调多少,各家银行并不相同。 某国有大行个贷业务人士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有大行一般对消费贷的审批条件已经比较严格,贷款用途和贷后资金流向的监管一直有在做,这一轮监管加码后银行自身消费贷的执行调整并不大。 记者咨询该国有行北京某支行个贷业务人士时获悉,目前该行消费贷只对事业单位和央企总部员工申请消费贷,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年收入三倍且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贷款利率也有所上行,原来最低可基准上浮40%-50%,现在一般都在上浮60%。 该人士还强调,贷款用途有明确严格的规定,只能用于旅行、消费等非投资用途,并需要提交定金收据、付款凭证、合同等证明材料。提交相关材料后银行才会对借款人进行测评并上报总行,总行通过后才可批贷,整个流程需2个月左右。 记者还注意到,近期,部分银行对信用卡的涉房消费进行限制。华南某股份行规定该行信用卡境内房地产类商户交易单月(自然月)人民币交易金额不可超过3万元,全年(自然年)累计不可超过10万元。信用卡违规流向房地产监管加码,但也对高房价城市的正常租房和购房者产生一定影响。 平台消费贷不容忽视 强监管已经对银行消费贷违规流入房贷有了极大遏制,但消费贷“曲线购房”的路径还有多种,包括依靠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消费金融机构的信用或抵押贷款和依靠部分开发商提供的短期借款。而这部分贷款的实际数额各家公司很少给出真实披露数据,具体数额很难准确计算和监控。 一位小贷公司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多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还是银行,部分银行对于资金流向监管不到位,更多地只是关心资金是否可以回收,所以类似30万元额度内的小额贷款,在审查方面并不到位,小贷公司几乎不会排查借款人借钱到底做了什么。 该人士还指出,有些大的互联网小贷平台个人消费贷的授信是很高的,高资质的客户利息很低,如果用户要拿这笔钱去购房甚至比银行贷款还合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从某互联网小贷平台高资质用户处了解到,该用户的消费信用贷款授信额度达100万,而年利率只有5.475%,几乎比目前所有银行消费贷利率都要低。但该用户也表示,只有极少人才能拿到这么高的额度和利率,大部分用户额度在10万以内,利率在10%左右,额度内提交借款申请,很快就能到账,由用户自行支配。 记者还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大额房抵贷产品在银行贷款中已经有所控制,但在互联网小贷平台上仍火热宣传。某知名互联网小贷平台推广其房抵贷业务,一度称最高额度可达1000万,比一些银行提供的最高额度还要高。虽目前其主页已将最高额度调整为500万元,但有业内人士表示该项业务仍然很受欢迎。 前述小贷公司业务人士表示,非银金融机构的消费贷款利率近年已经有所下调,竞争力也有所上升。银行消费贷业务受到控制,但非银金融机构的消费贷可能尚未受到严格的监管。因为各家公司不披露具体数据很难给出确切数字,但从需求看,消费金融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10月18日 06:43
银行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 小贷公司抓住空当机会
银行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 小贷公司抓住空当机会

  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部分银行在提高消费贷申请条件的同时,也上调了利率、降低额度和年限,并开始要求借款客户提交消费证明材料。 近两个月,全国各地针对银行个人消费贷的排查工作已经大规模展开,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监控消费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广州地区多家银行也已经开始陆续要求借款客户提供消费凭证,部分银行对于消费贷的贷款额度进行了下调,贷款年限也出现了缩短。 几家银行最高额度降至30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广州地区的消费贷目前正常运营,并没有中断:最高额度为100万,最长时限为10年;最低额度则是30万,最长期限为3年。 中信银行日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该行的消费贷仍在继续,最高贷款额为1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为10年。 广发银行的回应则是,最高100万,每个地区的还款期限不一样,深圳的最长期限只有5年。光大银行收缩的力度较大,该行的消费贷目前最高为30万,贷款期限为3年。 平安银行目前消费贷的额度是在1万到50万之间,贷款期限控制在1到3年之间。 汇丰银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消费贷期限从12个月到60个月不等,贷款人根据自身的贷款需求进行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是30万,只能用于个人或家庭的各项消费用途,包括:购车、装修、旅游、教育、医疗、婚庆、大宗消费品等。不得用于投资房产、股市、期市、任何股权性投资,亦不得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或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用途。 中行则表示,具体贷多少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行消费贷款可用于居民合法消费支出,对还款能力符合要求、信用记录良好且用途依法合规的客户,可向我行申请消费贷。我行会根据客户申请,严格审查其真实资金需求和还款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贷款年限和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根据借款人及其家庭的征信记录、收入、负债等情况综合确定,同时定价政策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中行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建行广东分行的表态是: 消费贷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1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单笔个人消费贷款执行利率根据客户资质和市场情况进行上浮。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专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贷越来越严格了,首先要在贷款地区有连续一年的社保、半年以上的工资流水、月收入不得低于10000元。如果是抵押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100万;如果是纯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30万,年化利率在8%到12%之间。满足上述条件,还需要进行测评,通过测评即可签合同,一周左右放款。” 小贷公司抓住空当机会 “用消费贷作为房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少了。”大源按揭代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大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消费贷排查不断升级,银行会要求金额较大的消费贷借款人,上传资金使用凭证,如发现资金被违规使用或者挪用,会提前收回贷款。 9月20日,广东地区发文,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等。北京、江苏、深圳三地监管部门也先后发文。 广州某股份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监管对于消费贷的用途查得很严,银行现在对于消费贷审批得也非常严格,“贷前审查、贷后督查这都是家常便饭。大额一点的消费都需要提供发票或者小票,此外还要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如果发现消费贷被挪用房贷是一定会要求提前归还的。” 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北认为: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有限,首先消费贷的额度有限,如果是信用贷款最高只能贷30万,这对于房贷来说杯水车薪;其次消费贷需要一定的消费场景做依托;第三则是消费贷的监管手段多,一旦发现挪用消费贷可能提前收回贷款,这也会对借款人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 不过,银行在收缩消费贷的同时,小贷公司却抓住了机会。广州一家大型小贷公司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有消费贷,现在分两种情况贷款,如果是纯信用贷款,额度很低,只有几千块;一般是抵押贷款,可以接受房产、汽车等。房产一般是按照同区域平均房价的6到7折左右,而车则一般不会超过5折。我们对于贷款人的资金用途不会过多的干涉,如果资料审批合格,一般一周就可以放款。贷款期限是一年,但是可以续贷,年化利率18%起。” (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10月18日 06:43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双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10月18日 06:09
银行出招控个贷流向:装修贷直接打款给合作商户
银行出招控个贷流向:装修贷直接打款给合作商户

  本报记者 杨晓宴 上海报道 9月以来,包括北京、广州、深圳、浙江、南京、江西多地监管下发通知,重申银监会对消费贷的相关要求,并要求银行自查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情况。 “我们贷后管理越来越严了,系统、人工都有排查资金流向,有查到转账到房地产开发商或者股市、基金的,都会要求整改,就是提前还款。”某国有大行支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监管风口上,银行收紧有之,宽松亦有之。最为关键的两个问题,一是额度;二是能否取现。便利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和互联网金融竞争的背景下,是银行小额贷款服务不得不面对的平衡难题。 “有银行有这样的品种,100万信用贷,那么可以撬动200万的贷款,加起来就是300万。如果买房者收入足够高,仅仅是因为家里没钱,这个产品太好了。”上海某券商中层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针对这种百万级个人信用贷款已有明确监管禁令发出。9月,央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联合发布《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要求不发放金额超过100万或期限超过十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 另外,江西银监局联合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紧急下发《关于加强个人非按揭类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要求银行梳理单笔贷款金额10万元及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购车贷款除外)、单笔贷款金额50万元及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单笔贷款金额10万元及以上的信用卡透支交易的资金流向和实际用途,重点核查是否存在违规进入购房领域问题。 目前银行能够提供百万级个人消费贷款的已经极为少数,额度多控制在30万元以下,更大的漏洞在于对资金流向的把控。 某股份行人士表示,如果不是受托支付,原则上客户在转账时银行是管不了的。如果按合同来理解,客户只要提供消费凭证就可以,但这依然可以实现资金挪用。 浙江温州的郑先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使用的某股份行线上贷款产品,只有在申请时需要点击选择“资金用途”;此前也收到过短信要求上传资金使用凭证,“但后来没有强制要求也就没理会了”。 贷款可以取现,或者要求事后提供消费凭证,这两点实际上对于银行真实把握资金流向的支持作用都较为有限。尤其是对于小额消费监控每一笔资金流向亦不现实,似乎违背了消费贷便利的初衷。 不过,对于消费贷中金额稍大,用途明确的品种,目前银行正推出和车贷类似的产品:银行和卖方公司直接合作,消费款项直接打给卖方公司账户,贷款客户通过信用卡分期付款。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中,银行往往会依托自己的客户流量优势,将分期手续费优惠摊于公司端,这意味着三方多赢:银行有了发卡量,商户提高了销售量,贷款用户在资金周转的同时减少了分期手续费支出。 上海的曾女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新房装修申请了中行的一款家具贷产品,系中行和红星美凯龙合作。“好比我贷款10万元,就可以在红星买10万家具,如果后面超了再补给红星。中间要签一个保证资金用来购买家具的合约。还款是发了一张信用卡,分6期偿还,每个月会有账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中行江浙地区部分支行也在和装修公司推进合作,装修款项直接打给装修公司,资金流向的控制比起让客户事后提交消费凭证更为真实有效。 (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10月18日 06:09
银行消费贷规模增长明显 管控加强期限缩短成大趋势
银行消费贷规模增长明显 管控加强期限缩短成大趋势

  今年以来,伴随去杠杆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频频加码,商业银行房贷业务逐步收紧,居民中长期增量贷款增速得到控制,但与此同时,居民短期消费类贷款却出现快增。央行数据显示,今年8月,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占比为20%,较上月提升7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在银行负债端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个人贷款是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较好选择。不过,在楼市调控的背景下,银行仍应密切关注部分消费贷款变相成房贷的风险。据了解,个别银行已下发通知要求缩短消费贷最长贷款期限。 消费贷规模增长明显 Wind数据显示,2017年1至8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28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833亿元。而2016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元,今年前8个月新增总额已达去年全年的1.54倍。 消费贷款已成银行个贷发力重点。目前银行推出的消费类贷款大部分为信用类贷款,即无需抵押担保,但金额相对较小。此外,还有部分大额消费贷款是需要抵押担保的。 近期披露完毕的A股上市银行2017年中报显示,今年以来银行消费贷款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多家银行突破千亿,其中平安银行上半年消费金融余额达2770.90亿元,同比增长255.49%。公布相关数据的银行中,农业银行个人消费类贷款1644.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2.19亿元,增长7.3%;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以电子渠道个人自助贷款“建行快贷”带动业务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580.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30.37亿元,增幅110.66%;招商银行消费贷款余额840.77亿元,同比增长31.19%。 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在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发放消费贷款为去年同期的1.45倍。其中,“新一贷”从49亿元发展到6月底的100亿元规模,表现突出。 对于此轮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原因,中银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消费在GDP增长中的贡献度显著提升,居民消费需求随收入上涨不断增加,同时我国居民杠杆率普遍较低,具有通过借贷提升消费的空间。“与对公批发贷款相比,个人贷款风险权重整体较低,且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资产收益,在银行负债端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个人贷款是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较好选择。”他说。 “上半年贷款增长80%都用在了个贷上。”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称。 警惕“挪用消费贷” 一般来说,消费贷款的贷款年限为1至10年,各行间贷款金额差异较大。据了解,目前,工商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期限2年,额度为600元至80万元;建设银行单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中国银行“中银E贷”单笔用款期限最短1个月,最长1年,支持提前还款,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与大行相比,地方银行在信用贷放款金额上明显高于大行,例如中原银行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单笔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有人在以“消费贷”之名行“房贷”之实。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0万元以上的消费贷还需受托支付,而5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则无需抵押担保,一旦授信成功,即可直接打入客户账户。银行对于贷款的实际流向监测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而这种“挪用消费贷”的行为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日前,深圳、北京两地监管机构陆续针对辖区内银行发布自查通知,要求加强个贷用途管理,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 与此同时,个别银行已下发通知要求缩短消费贷最长贷款期限。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是为了避免大规模的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 成为“变相”的首付贷。 发展个贷是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对于消费贷的未来,熊启跃认为,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个人贷款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获得稳定息差水平的重要资产类型,按揭贷款是个人贷款的最主要构成,占比约在50%。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个人贷款占比和个人贷款定价仍有一定的上浮空间,发展个人贷款应成为未来银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但是当前,国内个人贷款规模增速过快,银行存在集中配置个人贷款的羊群行为。大量资金涌入个贷市场,不排除存在改变贷款用途的违规行为,这显然不利于个贷市场整体的健康发展。”他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层对投机性购房的金融需求仍需持续密切关注和严控。银行也应持续打击投资性需求,切断这方面的金融供给。[详情]

经济参考报 | 2017年09月22日 08:03
多地严打严查 央行要求防止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
多地严打严查 央行要求防止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

   近日,中国央行会同银监会要求各地监管部门,指导银行规范个人消费贷款,防止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深圳银监局21日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规范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专项督导会,并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具体为:各机构的消费贷款业务金额和期限应与正常消费需求相匹配。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理,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或偿还购房借款。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款,不得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受托支付和用途管控。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个人综合消费贷最高额度不准超过1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0年。 本月5日,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以来,至少有数千亿元资金违规通过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目前来看,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已经陆续进入消费贷严打严查模式,一线及热点房产城市将迎强监管。 今年以来,多地房贷收紧明显。融360监测数据显示,8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5.12%,相当于基准利率1.04倍,环比7月上升了2.47%;同比去年8月的4.44%,上升了15.35%。融360统计的533家银行(分支行)中,有484家不再提供优惠利率,占比高达90.8%。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支持称,房贷利率调整是银行在北京市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市场利率整体上扬的背景下,根据市场资金水平变化、自身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所采取的自主行为,符合政策要求和导向。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称,在房贷利率上涨、房贷政策收紧前提下,不少炒房客转而利用消费贷的资金投资房产,目前出台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断绝了炒房客借消费贷炒房之路,也遏制了部分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周治翰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严格审核贷款人的财务状况、贷款需求、偿还能力、信用水平等指标数据,提高贷款审核标准;同时加强对贷款金额使用情况的监督,从源头上对消费贷违规入楼市等问题进行整治。 [详情]

经济参考报 | 2017年09月22日 06:58
银行消费贷猛增 管控加强期限缩短成大趋势
经济参考报 | 2017年09月22日 00:13
深圳规范消费贷流入地产: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
深圳规范消费贷流入地产: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

  编者按继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后,深圳市银监局于今日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规范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专项督导会,并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更多内容,请往下看:1.万科37.8亿再夺成都天府新区商住地 需建1175套人才房9月21日上午,成都土地市场迎来本月第6场土拍,3宗天府新区地块出让,共计面积470.46亩,吸引了约11家房企到场参与拍卖。根据公告,本次土拍采用“配建并无偿移交基础套数人才住房+限价竞买+续竞配建并无偿移交人才住房套数”方式确定竞得人。在以6.54亿元拿下首宗地后,万科再下一城,以37.77亿元夺得今日面积最大的一宗地,成交楼面价9600元/平方米,溢价率36.75%,同时需要配建1175套人才住房。2.北京50亿元挂牌昌平、经开区三宗地块 总面积11.69万平方米9月20日至21日,北京市规土委宣布将出让三宗地块,一宗位于昌平区,另外两宗位于经开区,总起始价为50.1亿元,总出让面积达11.69万平方米。据媒体查阅资料,挂牌编号为京土整储挂(昌)[2017]071号的地块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镇立汤路东侧、东三旗村的东北部。具体四至为:东至东三旗东路,南至代征绿地,西至东三旗中路,北至东三旗二街,为R2二类居住用地,土地面积3.09万平方米,建筑控制规模6.8万平方米。地块的出让起始价为16亿元。3.韩正:上海房地产要重点解决结构失衡、房价高等问题9月20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召开座谈会。韩正表示,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要重点解决结构失衡、房价高等问题,同时补上租赁住房供应量不足的短板。韩正称,必须坚定不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完善市场和保障两大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外,韩正表示,要在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推动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发展,职住平衡、以区为主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要补上租赁住房供应量不足的短板,加强顶层设计、树规立法,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市场调节、政策引导增加各类租赁住房,加快规模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的培育,严格规范市场行为。4.小商品城参设16.68亿元投资基金 用于开发海南文旅项目9月21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参与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商城投资,与上海西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商阜投资与华闻传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吉贸郁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义乌商阜创赢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协议》。根据协议,义乌商阜创赢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商阜创赢”)基金规模16.68亿元。商阜投资作为有限合伙人对商阜创赢认缴出资10亿元(商城金控作为商阜投资的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5亿元),占总出资额的59.96%,商城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出资100万元,占总出资额的0.06%。5.徐州市区4.36亿元挂牌两宅地 以限房价、竞地价方式出让9月20日,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挂牌2宗市级住宅用地,地块总面积6.88万平方米,起始总价4.36亿元。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两宗地块均采取“限房价、竞地价”方式进行出让。其中,2017-19号地块位于襄王路西,城市花园东,土地面积42203平方米,地块限房价不得高于7100元/平方米。其起始总价为21240万元,竞买保证金为22240万元。另一宗地2017-20号地块位于欣欣路北,如意家园西,土地面积26645.5平方米,地块限房价不得高于9800元/平方米。其起始总价为22400万元,竞买保证金为23400万元。6.句容:3月20日出台的房地产限购政策将继续执行日前,句容市人民政府印发通知,明确3月20日出台的《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继续实施。据媒体此前报道,3月20日,句容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新政要求,非该市户籍人口在句容市区(含开发区)、宝华镇购买商品住房的,以家庭为单位,限购1套。据悉通知将从2017年3月22日起执行,暂定实施6个月。彼时,暂定政策有效期为半年,此次印发的通知,明确调了控政策将继续实施,截止日期将根据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另行通知。7.广州收紧个人消费贷 严禁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这就意味着,广州的消费贷将被彻底收紧。通知指出,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而个人综合消费贷最高额度不准超过1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0年。同时,对已抵押房产,在未还清全部贷款前,不得再次抵押贷款。另外,在贷款获批后,银行需从交易价格、借款人消费需求、消费意愿与动机等维度多方查证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并针对此建立个人消费贷业务月度监测机制。8.深圳市规范消费贷流入地产: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9月21日,记者从深圳市银监局获悉,深圳市银监局持续加强对辖内机构个人消费贷款的关注和监管力度,于今日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规范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专项督导会,并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具体为:各机构的消费贷款业务金额和期限应与正常消费需求相匹配,针对不同的业务品种和贷款对象,合理确定综合消费贷款的金额和期限,谨慎发放大额、长期的综合消费贷款。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理,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或偿还购房借款。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款,不得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受托支付和用途管控。会议还提示各机构加强信用卡大额透支和大额提现业务合规管理,审慎设定信用卡预借现金业务授信额度。9.前8个月贵州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4.4%今年1月至8月,贵州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2792.12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增速较前7个月回落4.6个百分点。记者从贵州省统计局了解到,分类型来看,住宅和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较快。其中,1至8月,住宅销售面积2347.4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增速较前7个月回落4.8个百分点;办公楼销售面积66.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9%,增速较前7个月提升5.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较慢。据统计,1至8月,贵州全省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326.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增速较前7个月回落5.5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贵州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低于西部地区4.2个百分点,在全国和西部地区分别排第13位和第6位。10.香港或兴建货柜屋缓解住房问题 用作过渡性房屋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针对香港住屋问题,有意见倡导兴建货柜屋作过渡性房屋。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行政总裁蔡海伟昨日透露,社联组成了专业人士团队,在过去大半年研究货柜屋的可行性,包括是否适合香港和符合《建筑物条例》。他透露,有开发商已表明愿意以1港元出租土地,如果一切顺利且获特区政府批准,最快明年可以开展项目。有媒体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香港发展局与香港运房局正研究利用货柜兴建过渡性房屋的可行性,并于月初与香港房协及社福机构初步洽商,研究在市区地皮兴建货柜屋的可行性,有关构思或于下月发表的香港《施政报告》中提出,但不知是否符合香港《建筑物条例》的要求,正研究解决技术困难。[详情]

财经头条 | 2017年09月21日 18:50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出现双降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出现双降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双降  本报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部分银行在提高消费贷申请条件的同时,也上调了利率、降低额度和年限,并开始要求借款客户提交消费证明材料。 近两个月,全国各地针对银行个人消费贷的排查工作已经大规模展开,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监控消费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广州地区多家银行也已经开始陆续要求借款客户提供消费凭证,部分银行对于消费贷的贷款额度进行了下调,贷款年限也出现了缩短。 几家银行最高额度降至30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广州地区的消费贷目前正常运营,并没有中断:最高额度为100万,最长时限为10年;最低额度则是30万,最长期限为3年。 中信银行日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该行的消费贷仍在继续,最高贷款额为1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为10年。 广发银行的回应则是,最高100万,每个地区的还款期限不一样,深圳的最长期限只有5年。光大银行收缩的力度较大,该行的消费贷目前最高为30万,贷款期限为3年。 平安银行目前消费贷的额度是在1万到50万之间,贷款期限控制在1到3年之间。 汇丰银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消费贷期限从12个月到60个月不等,贷款人根据自身的贷款需求进行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是30万,只能用于个人或家庭的各项消费用途,包括:购车、装修、旅游、教育、医疗、婚庆、大宗消费品等。不得用于投资房产、股市、期市、任何股权性投资,亦不得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或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用途。 中行则表示,具体贷多少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行消费贷款可用于居民合法消费支出,对还款能力符合要求、信用记录良好且用途依法合规的客户,可向我行申请消费贷。我行会根据客户申请,严格审查其真实资金需求和还款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贷款年限和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根据借款人及其家庭的征信记录、收入、负债等情况综合确定,同时定价政策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中行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建行广东分行的表态是: 消费贷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1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单笔个人消费贷款执行利率根据客户资质和市场情况进行上浮。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专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贷越来越严格了,首先要在贷款地区有连续一年的社保、半年以上的工资流水、月收入不得低于10000元。如果是抵押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100万;如果是纯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30万,年化利率在8%到12%之间。满足上述条件,还需要进行测评,通过测评即可签合同,一周左右放款。” 小贷公司抓住空当机会 “用消费贷作为房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少了。”大源按揭代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大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消费贷排查不断升级,银行会要求金额较大的消费贷借款人,上传资金使用凭证,如发现资金被违规使用或者挪用,会提前收回贷款。 9月20日,广东地区发文,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等。北京、江苏、深圳三地监管部门也先后发文。 广州某股份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监管对于消费贷的用途查得很严,银行现在对于消费贷审批得也非常严格,“贷前审查、贷后督查这都是家常便饭。大额一点的消费都需要提供发票或者小票,此外还要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如果发现消费贷被挪用房贷是一定会要求提前归还的。” 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北认为: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有限,首先消费贷的额度有限,如果是信用贷款最高只能贷30万,这对于房贷来说杯水车薪;其次消费贷需要一定的消费场景做依托;第三则是消费贷的监管手段多,一旦发现挪用消费贷可能提前收回贷款,这也会对借款人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 不过,银行在收缩消费贷的同时,小贷公司却抓住了机会。广州一家大型小贷公司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有消费贷,现在分两种情况贷款,如果是纯信用贷款,额度很低,只有几千块;一般是抵押贷款,可以接受房产、汽车等。房产一般是按照同区域平均房价的6到7折左右,而车则一般不会超过5折。我们对于贷款人的资金用途不会过多的干涉,如果资料审批合格,一般一周就可以放款。贷款期限是一年,但是可以续贷,年化利率18%起。”[详情]

银行房贷额度吃紧 部分银行已经用完全年额度
银行房贷额度吃紧 部分银行已经用完全年额度

  银行房贷额度吃紧!部分银行已经用完全年额度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17日电(罗琨)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普遍紧张。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从多名消息人士处获悉,目前部分银行已在本月用完全年房贷额度,不过大行基本上审批和放款仍旧正常进行,只是放款速度有所减缓。 资料图。中新网 种卿 摄 严格调控下房贷趋紧 “现在我们行额度也很紧张,放款速度也慢了不少,之前最快20天能放款,现在最少得一个半月。”一名工行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称。 多名中小银行人士则透露称,目前其所在银行的房贷额度已经用完,接下来两个月或将暂停房贷业务。 多名在今年有购房计划的人士反映称,其在银行的贷款将近2-3个月仍未批下来,近日又被银行告知这个月额度已满,必须等到下个月再看情况。 融360的数据也显示,在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有137家银行首套房利率上升,占比25.70%;有36家银行分(支)行因额度等原因暂停受理房贷业务。 融360房贷分析师李唯一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银行房贷额度前期大量使用,进入三、四季度后银行额度普遍紧张,多数银行房贷可用额度所剩无几,申请办理房贷业务往往需要等待额度。 不过,也有银行人士称其所在行审批和放款速度仍处于正常状态。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负责房贷的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目前在建行贷款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5%,二套房贷款利率上浮20%。“只要不碰上月底和季末,二手房在做完抵押登记一周左右能放款。”上述人士称。 前述工行人士也表示,工行额度还是有保障的,每个月都会放一点出来,但一些中小银行到这个月可能就已经“弹尽粮绝”了。 银行提价压缩房贷需求 据融360统计的数据显示,当前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5.22%,相当于基准上浮6%左右。全国总体保持在基准上浮5%-10%的水平,部分银行甚至有首套上浮20%-30%的情况。李唯一认为,给出大幅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利率,可以理解为通过提价来压缩客户贷款需求量,缓解自身资金成本及额度紧张的压力。 那么,后续房贷利率是否还会继续上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按照往年惯例,每年的峰值其实都是十一月和十二月,因为这时候当年的额度基本用完,房贷资金价格就会上行到一个最高点,因此他认为除非后续政策转向,否则11月、12月房贷资金价格仍将继续上行,明年上半年额度紧张的局面也难以缓解。 李唯一指出,近几月平均利率呈上行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环比增速呈下降趋势,如果房贷利率增速不断下降,那么峰值或将临近。 前述建行人士则认为,后续继续上调与否主要看政策,他个人认为不排除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房贷紧张问题何时缓解? 对购房族来说,最为关心的问题便是何时房贷额度才能重新宽裕起来。 李唯一指出,额度紧张问题会在市场购房贷款需求下降后得到缓解,短期来看12月以前额度紧张问题仍然存在,2018年初或能解决一部分贷款需求,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 李唯一认为,解决房贷额度紧张问题的关键在于使市场供需平衡且合理,一味扩大供给或者减小需求都不能解决问题。目前政策鼓励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充分发挥库存房屋的使用价值,满足市场中的居住需求,同时相关政策类保障用房也实施试点,扩大居住用途房屋供给。今后将形成由租房到买房的一个过渡环节,避免购房贷款需求过度集中,缓解银行压力,同时缓解个人财务压力。只有限制投资,将房屋回归居住属性,贷款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缓解。(中新经纬APP)[详情]

严监管下银行严把关个人消费贷:额度下调利率上浮
严监管下银行严把关个人消费贷:额度下调利率上浮

  编者按 8月以来,全国多个省市与监管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与文件,以控制消费贷资金流向房地产。记者分别调查了北、上、广、深各地的主要银行目前在消费贷方面的贷款政策,发现多家银行额度下调,之前最高额度100万的下调至30万;而且多家银行要求客户在当地有社保、公积金缴纳记录,对月收入也有较高要求;另外额度较高的贷款需提供消费凭证几乎成为所有银行的标配;而价格方面也有所提高,有银行的最低贷款利率已上浮至基准利率的60%。 银行方面,从审批到贷后管理一切从严。而贷款需求依然旺盛,小贷公司则从中抓住了机遇。相对难以监管的它们,在额度、放款条件和用途控制上似乎比银行宽松很多。(曾芳) 9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广西、贵州、江苏、福建等多地监管部门下发通知开展专项检查,严查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其它领域。至今一月有余,消费贷已有所降温。 “以前经常接到各个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的电话和短信,推荐各种贷款产品,消费贷款产品尤其多。最近明显感觉这类的电话和短信都少了很多。”一位北京的消费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央行上周末公布的9月金融数据显示,9月新增居民短期贷款2537亿元,环比增长372亿元,同比增长1822亿元。虽然9月短期消费贷款增长规模仍值得关注,但增速已经有所放缓,且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占比整体信贷规模占20%,较8月持平。 多位分析师指出,近期监管部门和银行加大了对短期消费贷款资金用途的审查,但政策落地并反映到数据上还需要传导时间,但预计四季度短期消费贷款增速会有更明显的回落。 多银行消费贷价涨量跌 某股份行北京某支行个贷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消费贷准入条件更加严格,9月之前一般只需要基本工作证明材料就可申请,现在还要求北京本地连续一年社保、公积金缴纳记录,并对公积金存缴金额和月收入都有了明确的限制。并且此前消费贷款额度原则上上限为100万,现在已经调整为30万,利率方面调整不大,一般在9%-10%。 华南某股份行个贷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消费贷目前确有额度下行,利率上行的趋势,一方面本身银行额度已经紧张,再加上政策严格控制消费贷流向房贷,银行对于大额的消费贷审批更为谨慎;另一方面目前看消费贷的需求依然不少,银行本身资金成本也在抬升,银行也会倾向利率高的业务,但是具体是否上调,上调多少,各家银行并不相同。 某国有大行个贷业务人士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有大行一般对消费贷的审批条件已经比较严格,贷款用途和贷后资金流向的监管一直有在做,这一轮监管加码后银行自身消费贷的执行调整并不大。 记者咨询该国有行北京某支行个贷业务人士时获悉,目前该行消费贷只对事业单位和央企总部员工申请消费贷,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年收入三倍且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贷款利率也有所上行,原来最低可基准上浮40%-50%,现在一般都在上浮60%。 该人士还强调,贷款用途有明确严格的规定,只能用于旅行、消费等非投资用途,并需要提交定金收据、付款凭证、合同等证明材料。提交相关材料后银行才会对借款人进行测评并上报总行,总行通过后才可批贷,整个流程需2个月左右。 记者还注意到,近期,部分银行对信用卡的涉房消费进行限制。华南某股份行规定该行信用卡境内房地产类商户交易单月(自然月)人民币交易金额不可超过3万元,全年(自然年)累计不可超过10万元。信用卡违规流向房地产监管加码,但也对高房价城市的正常租房和购房者产生一定影响。 平台消费贷不容忽视 强监管已经对银行消费贷违规流入房贷有了极大遏制,但消费贷“曲线购房”的路径还有多种,包括依靠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消费金融机构的信用或抵押贷款和依靠部分开发商提供的短期借款。而这部分贷款的实际数额各家公司很少给出真实披露数据,具体数额很难准确计算和监控。 一位小贷公司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多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还是银行,部分银行对于资金流向监管不到位,更多地只是关心资金是否可以回收,所以类似30万元额度内的小额贷款,在审查方面并不到位,小贷公司几乎不会排查借款人借钱到底做了什么。 该人士还指出,有些大的互联网小贷平台个人消费贷的授信是很高的,高资质的客户利息很低,如果用户要拿这笔钱去购房甚至比银行贷款还合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从某互联网小贷平台高资质用户处了解到,该用户的消费信用贷款授信额度达100万,而年利率只有5.475%,几乎比目前所有银行消费贷利率都要低。但该用户也表示,只有极少人才能拿到这么高的额度和利率,大部分用户额度在10万以内,利率在10%左右,额度内提交借款申请,很快就能到账,由用户自行支配。 记者还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大额房抵贷产品在银行贷款中已经有所控制,但在互联网小贷平台上仍火热宣传。某知名互联网小贷平台推广其房抵贷业务,一度称最高额度可达1000万,比一些银行提供的最高额度还要高。虽目前其主页已将最高额度调整为500万元,但有业内人士表示该项业务仍然很受欢迎。 前述小贷公司业务人士表示,非银金融机构的消费贷款利率近年已经有所下调,竞争力也有所上升。银行消费贷业务受到控制,但非银金融机构的消费贷可能尚未受到严格的监管。因为各家公司不披露具体数据很难给出确切数字,但从需求看,消费金融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详情]

银行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 小贷公司抓住空当机会
银行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 小贷公司抓住空当机会

  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部分银行在提高消费贷申请条件的同时,也上调了利率、降低额度和年限,并开始要求借款客户提交消费证明材料。 近两个月,全国各地针对银行个人消费贷的排查工作已经大规模展开,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监控消费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广州地区多家银行也已经开始陆续要求借款客户提供消费凭证,部分银行对于消费贷的贷款额度进行了下调,贷款年限也出现了缩短。 几家银行最高额度降至30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广州地区的消费贷目前正常运营,并没有中断:最高额度为100万,最长时限为10年;最低额度则是30万,最长期限为3年。 中信银行日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该行的消费贷仍在继续,最高贷款额为1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为10年。 广发银行的回应则是,最高100万,每个地区的还款期限不一样,深圳的最长期限只有5年。光大银行收缩的力度较大,该行的消费贷目前最高为30万,贷款期限为3年。 平安银行目前消费贷的额度是在1万到50万之间,贷款期限控制在1到3年之间。 汇丰银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消费贷期限从12个月到60个月不等,贷款人根据自身的贷款需求进行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是30万,只能用于个人或家庭的各项消费用途,包括:购车、装修、旅游、教育、医疗、婚庆、大宗消费品等。不得用于投资房产、股市、期市、任何股权性投资,亦不得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或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用途。 中行则表示,具体贷多少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行消费贷款可用于居民合法消费支出,对还款能力符合要求、信用记录良好且用途依法合规的客户,可向我行申请消费贷。我行会根据客户申请,严格审查其真实资金需求和还款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贷款年限和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根据借款人及其家庭的征信记录、收入、负债等情况综合确定,同时定价政策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中行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建行广东分行的表态是: 消费贷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1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单笔个人消费贷款执行利率根据客户资质和市场情况进行上浮。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专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贷越来越严格了,首先要在贷款地区有连续一年的社保、半年以上的工资流水、月收入不得低于10000元。如果是抵押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100万;如果是纯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30万,年化利率在8%到12%之间。满足上述条件,还需要进行测评,通过测评即可签合同,一周左右放款。” 小贷公司抓住空当机会 “用消费贷作为房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少了。”大源按揭代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大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消费贷排查不断升级,银行会要求金额较大的消费贷借款人,上传资金使用凭证,如发现资金被违规使用或者挪用,会提前收回贷款。 9月20日,广东地区发文,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等。北京、江苏、深圳三地监管部门也先后发文。 广州某股份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监管对于消费贷的用途查得很严,银行现在对于消费贷审批得也非常严格,“贷前审查、贷后督查这都是家常便饭。大额一点的消费都需要提供发票或者小票,此外还要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如果发现消费贷被挪用房贷是一定会要求提前归还的。” 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北认为: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有限,首先消费贷的额度有限,如果是信用贷款最高只能贷30万,这对于房贷来说杯水车薪;其次消费贷需要一定的消费场景做依托;第三则是消费贷的监管手段多,一旦发现挪用消费贷可能提前收回贷款,这也会对借款人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 不过,银行在收缩消费贷的同时,小贷公司却抓住了机会。广州一家大型小贷公司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有消费贷,现在分两种情况贷款,如果是纯信用贷款,额度很低,只有几千块;一般是抵押贷款,可以接受房产、汽车等。房产一般是按照同区域平均房价的6到7折左右,而车则一般不会超过5折。我们对于贷款人的资金用途不会过多的干涉,如果资料审批合格,一般一周就可以放款。贷款期限是一年,但是可以续贷,年化利率18%起。” (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详情]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双降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双降

  7家银行消费贷调查:多数额度与期限双降  本报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消费贷被戴上“紧箍咒”,部分银行在提高消费贷申请条件的同时,也上调了利率、降低额度和年限,并开始要求借款客户提交消费证明材料。 近两个月,全国各地针对银行个人消费贷的排查工作已经大规模展开,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监控消费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广州地区多家银行也已经开始陆续要求借款客户提供消费凭证,部分银行对于消费贷的贷款额度进行了下调,贷款年限也出现了缩短。 几家银行最高额度降至30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广州地区的消费贷目前正常运营,并没有中断:最高额度为100万,最长时限为10年;最低额度则是30万,最长期限为3年。 中信银行日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该行的消费贷仍在继续,最高贷款额为1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为10年。 广发银行的回应则是,最高100万,每个地区的还款期限不一样,深圳的最长期限只有5年。光大银行收缩的力度较大,该行的消费贷目前最高为30万,贷款期限为3年。 平安银行目前消费贷的额度是在1万到50万之间,贷款期限控制在1到3年之间。 汇丰银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消费贷期限从12个月到60个月不等,贷款人根据自身的贷款需求进行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是30万,只能用于个人或家庭的各项消费用途,包括:购车、装修、旅游、教育、医疗、婚庆、大宗消费品等。不得用于投资房产、股市、期市、任何股权性投资,亦不得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或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用途。 中行则表示,具体贷多少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行消费贷款可用于居民合法消费支出,对还款能力符合要求、信用记录良好且用途依法合规的客户,可向我行申请消费贷。我行会根据客户申请,严格审查其真实资金需求和还款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贷款年限和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根据借款人及其家庭的征信记录、收入、负债等情况综合确定,同时定价政策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中行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建行广东分行的表态是: 消费贷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1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单笔个人消费贷款执行利率根据客户资质和市场情况进行上浮。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专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贷越来越严格了,首先要在贷款地区有连续一年的社保、半年以上的工资流水、月收入不得低于10000元。如果是抵押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100万;如果是纯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30万,年化利率在8%到12%之间。满足上述条件,还需要进行测评,通过测评即可签合同,一周左右放款。” 小贷公司抓住空当机会 “用消费贷作为房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少了。”大源按揭代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大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消费贷排查不断升级,银行会要求金额较大的消费贷借款人,上传资金使用凭证,如发现资金被违规使用或者挪用,会提前收回贷款。 9月20日,广东地区发文,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等。北京、江苏、深圳三地监管部门也先后发文。 广州某股份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监管对于消费贷的用途查得很严,银行现在对于消费贷审批得也非常严格,“贷前审查、贷后督查这都是家常便饭。大额一点的消费都需要提供发票或者小票,此外还要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如果发现消费贷被挪用房贷是一定会要求提前归还的。” 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北认为: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有限,首先消费贷的额度有限,如果是信用贷款最高只能贷30万,这对于房贷来说杯水车薪;其次消费贷需要一定的消费场景做依托;第三则是消费贷的监管手段多,一旦发现挪用消费贷可能提前收回贷款,这也会对借款人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 不过,银行在收缩消费贷的同时,小贷公司却抓住了机会。广州一家大型小贷公司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有消费贷,现在分两种情况贷款,如果是纯信用贷款,额度很低,只有几千块;一般是抵押贷款,可以接受房产、汽车等。房产一般是按照同区域平均房价的6到7折左右,而车则一般不会超过5折。我们对于贷款人的资金用途不会过多的干涉,如果资料审批合格,一般一周就可以放款。贷款期限是一年,但是可以续贷,年化利率18%起。”[详情]

银行出招控个贷流向:装修贷直接打款给合作商户
银行出招控个贷流向:装修贷直接打款给合作商户

  本报记者 杨晓宴 上海报道 9月以来,包括北京、广州、深圳、浙江、南京、江西多地监管下发通知,重申银监会对消费贷的相关要求,并要求银行自查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情况。 “我们贷后管理越来越严了,系统、人工都有排查资金流向,有查到转账到房地产开发商或者股市、基金的,都会要求整改,就是提前还款。”某国有大行支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监管风口上,银行收紧有之,宽松亦有之。最为关键的两个问题,一是额度;二是能否取现。便利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和互联网金融竞争的背景下,是银行小额贷款服务不得不面对的平衡难题。 “有银行有这样的品种,100万信用贷,那么可以撬动200万的贷款,加起来就是300万。如果买房者收入足够高,仅仅是因为家里没钱,这个产品太好了。”上海某券商中层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针对这种百万级个人信用贷款已有明确监管禁令发出。9月,央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联合发布《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要求不发放金额超过100万或期限超过十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 另外,江西银监局联合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紧急下发《关于加强个人非按揭类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要求银行梳理单笔贷款金额10万元及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购车贷款除外)、单笔贷款金额50万元及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单笔贷款金额10万元及以上的信用卡透支交易的资金流向和实际用途,重点核查是否存在违规进入购房领域问题。 目前银行能够提供百万级个人消费贷款的已经极为少数,额度多控制在30万元以下,更大的漏洞在于对资金流向的把控。 某股份行人士表示,如果不是受托支付,原则上客户在转账时银行是管不了的。如果按合同来理解,客户只要提供消费凭证就可以,但这依然可以实现资金挪用。 浙江温州的郑先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使用的某股份行线上贷款产品,只有在申请时需要点击选择“资金用途”;此前也收到过短信要求上传资金使用凭证,“但后来没有强制要求也就没理会了”。 贷款可以取现,或者要求事后提供消费凭证,这两点实际上对于银行真实把握资金流向的支持作用都较为有限。尤其是对于小额消费监控每一笔资金流向亦不现实,似乎违背了消费贷便利的初衷。 不过,对于消费贷中金额稍大,用途明确的品种,目前银行正推出和车贷类似的产品:银行和卖方公司直接合作,消费款项直接打给卖方公司账户,贷款客户通过信用卡分期付款。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中,银行往往会依托自己的客户流量优势,将分期手续费优惠摊于公司端,这意味着三方多赢:银行有了发卡量,商户提高了销售量,贷款用户在资金周转的同时减少了分期手续费支出。 上海的曾女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新房装修申请了中行的一款家具贷产品,系中行和红星美凯龙合作。“好比我贷款10万元,就可以在红星买10万家具,如果后面超了再补给红星。中间要签一个保证资金用来购买家具的合约。还款是发了一张信用卡,分6期偿还,每个月会有账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中行江浙地区部分支行也在和装修公司推进合作,装修款项直接打给装修公司,资金流向的控制比起让客户事后提交消费凭证更为真实有效。 (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详情]

银行消费贷规模增长明显 管控加强期限缩短成大趋势
银行消费贷规模增长明显 管控加强期限缩短成大趋势

  今年以来,伴随去杠杆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频频加码,商业银行房贷业务逐步收紧,居民中长期增量贷款增速得到控制,但与此同时,居民短期消费类贷款却出现快增。央行数据显示,今年8月,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占比为20%,较上月提升7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在银行负债端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个人贷款是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较好选择。不过,在楼市调控的背景下,银行仍应密切关注部分消费贷款变相成房贷的风险。据了解,个别银行已下发通知要求缩短消费贷最长贷款期限。 消费贷规模增长明显 Wind数据显示,2017年1至8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28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833亿元。而2016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元,今年前8个月新增总额已达去年全年的1.54倍。 消费贷款已成银行个贷发力重点。目前银行推出的消费类贷款大部分为信用类贷款,即无需抵押担保,但金额相对较小。此外,还有部分大额消费贷款是需要抵押担保的。 近期披露完毕的A股上市银行2017年中报显示,今年以来银行消费贷款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多家银行突破千亿,其中平安银行上半年消费金融余额达2770.90亿元,同比增长255.49%。公布相关数据的银行中,农业银行个人消费类贷款1644.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2.19亿元,增长7.3%;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以电子渠道个人自助贷款“建行快贷”带动业务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580.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30.37亿元,增幅110.66%;招商银行消费贷款余额840.77亿元,同比增长31.19%。 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在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发放消费贷款为去年同期的1.45倍。其中,“新一贷”从49亿元发展到6月底的100亿元规模,表现突出。 对于此轮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原因,中银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消费在GDP增长中的贡献度显著提升,居民消费需求随收入上涨不断增加,同时我国居民杠杆率普遍较低,具有通过借贷提升消费的空间。“与对公批发贷款相比,个人贷款风险权重整体较低,且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资产收益,在银行负债端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个人贷款是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较好选择。”他说。 “上半年贷款增长80%都用在了个贷上。”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称。 警惕“挪用消费贷” 一般来说,消费贷款的贷款年限为1至10年,各行间贷款金额差异较大。据了解,目前,工商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期限2年,额度为600元至80万元;建设银行单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中国银行“中银E贷”单笔用款期限最短1个月,最长1年,支持提前还款,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与大行相比,地方银行在信用贷放款金额上明显高于大行,例如中原银行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单笔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有人在以“消费贷”之名行“房贷”之实。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0万元以上的消费贷还需受托支付,而5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则无需抵押担保,一旦授信成功,即可直接打入客户账户。银行对于贷款的实际流向监测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而这种“挪用消费贷”的行为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日前,深圳、北京两地监管机构陆续针对辖区内银行发布自查通知,要求加强个贷用途管理,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 与此同时,个别银行已下发通知要求缩短消费贷最长贷款期限。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是为了避免大规模的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 成为“变相”的首付贷。 发展个贷是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对于消费贷的未来,熊启跃认为,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个人贷款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获得稳定息差水平的重要资产类型,按揭贷款是个人贷款的最主要构成,占比约在50%。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个人贷款占比和个人贷款定价仍有一定的上浮空间,发展个人贷款应成为未来银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但是当前,国内个人贷款规模增速过快,银行存在集中配置个人贷款的羊群行为。大量资金涌入个贷市场,不排除存在改变贷款用途的违规行为,这显然不利于个贷市场整体的健康发展。”他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层对投机性购房的金融需求仍需持续密切关注和严控。银行也应持续打击投资性需求,切断这方面的金融供给。[详情]

多地严打严查 央行要求防止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
多地严打严查 央行要求防止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

   近日,中国央行会同银监会要求各地监管部门,指导银行规范个人消费贷款,防止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深圳银监局21日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规范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专项督导会,并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具体为:各机构的消费贷款业务金额和期限应与正常消费需求相匹配。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理,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或偿还购房借款。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款,不得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受托支付和用途管控。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个人综合消费贷最高额度不准超过1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0年。 本月5日,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以来,至少有数千亿元资金违规通过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目前来看,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已经陆续进入消费贷严打严查模式,一线及热点房产城市将迎强监管。 今年以来,多地房贷收紧明显。融360监测数据显示,8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5.12%,相当于基准利率1.04倍,环比7月上升了2.47%;同比去年8月的4.44%,上升了15.35%。融360统计的533家银行(分支行)中,有484家不再提供优惠利率,占比高达90.8%。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支持称,房贷利率调整是银行在北京市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市场利率整体上扬的背景下,根据市场资金水平变化、自身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所采取的自主行为,符合政策要求和导向。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称,在房贷利率上涨、房贷政策收紧前提下,不少炒房客转而利用消费贷的资金投资房产,目前出台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断绝了炒房客借消费贷炒房之路,也遏制了部分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周治翰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严格审核贷款人的财务状况、贷款需求、偿还能力、信用水平等指标数据,提高贷款审核标准;同时加强对贷款金额使用情况的监督,从源头上对消费贷违规入楼市等问题进行整治。 [详情]

银行消费贷猛增 管控加强期限缩短成大趋势
银行消费贷猛增 管控加强期限缩短成大趋势

  银行消费贷猛增 管控加强期限缩短成大趋势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伴随去杠杆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频频加码,商业银行房贷业务逐步收紧,居民中长期增量贷款增速得到控制,但与此同时,居民短期消费类贷款却出现快增。央行数据显示,今年8月,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占比为20%,较上月提升7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在银行负债端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个人贷款是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较好选择。不过,在楼市调控的背景下,银行仍应密切关注部分消费贷款变相成房贷的风险。据了解,个别银行已下发通知要求缩短消费贷最长贷款期限。 消费贷规模增长明显 Wind数据显示,2017年1至8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28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833亿元。而2016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元,今年前8个月新增总额已达去年全年的1.54倍。 消费贷款已成银行个贷发力重点。目前银行推出的消费类贷款大部分为信用类贷款,即无需抵押担保,但金额相对较小。此外,还有部分大额消费贷款是需要抵押担保的。 近期披露完毕的A股上市银行2017年中报显示,今年以来银行消费贷款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多家银行突破千亿,其中平安银行上半年消费金融余额达2770.90亿元,同比增长255.49%。公布相关数据的银行中,农业银行个人消费类贷款1644.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2.19亿元,增长7.3%;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以电子渠道个人自助贷款“建行快贷”带动业务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580.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30.37亿元,增幅110.66%;招商银行消费贷款余额840.77亿元,同比增长31.19%。 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在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发放消费贷款为去年同期的1.45倍。其中,“新一贷”从49亿元发展到6月底的100亿元规模,表现突出。 对于此轮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原因,中银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消费在GDP增长中的贡献度显著提升,居民消费需求随收入上涨不断增加,同时我国居民杠杆率普遍较低,具有通过借贷提升消费的空间。“与对公批发贷款相比,个人贷款风险权重整体较低,且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资产收益,在银行负债端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个人贷款是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较好选择。”他说。 “上半年贷款增长80%都用在了个贷上。”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称。 警惕“挪用消费贷” 一般来说,消费贷款的贷款年限为1至10年,各行间贷款金额差异较大。据了解,目前,工商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期限2年,额度为600元至80万元;建设银行单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中国银行“中银E贷”单笔用款期限最短1个月,最长1年,支持提前还款,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与大行相比,地方银行在信用贷放款金额上明显高于大行,例如中原银行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单笔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有人在以“消费贷”之名行“房贷”之实。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0万元以上的消费贷还需受托支付,而5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则无需抵押担保,一旦授信成功,即可直接打入客户账户。银行对于贷款的实际流向监测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而这种“挪用消费贷”的行为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日前,深圳、北京两地监管机构陆续针对辖区内银行发布自查通知,要求加强个贷用途管理,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 与此同时,个别银行已下发通知要求缩短消费贷最长贷款期限。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是为了避免大规模的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 成为“变相”的首付贷。 发展个贷是 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对于消费贷的未来,熊启跃认为,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个人贷款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获得稳定息差水平的重要资产类型,按揭贷款是个人贷款的最主要构成,占比约在50%。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个人贷款占比和个人贷款定价仍有一定的上浮空间,发展个人贷款应成为未来银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但是当前,国内个人贷款规模增速过快,银行存在集中配置个人贷款的羊群行为。大量资金涌入个贷市场,不排除存在改变贷款用途的违规行为,这显然不利于个贷市场整体的健康发展。”他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层对投机性购房的金融需求仍需持续密切关注和严控。银行也应持续打击投资性需求,切断这方面的金融供给。 [详情]

深圳规范消费贷流入地产: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
深圳规范消费贷流入地产: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

  编者按继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后,深圳市银监局于今日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规范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专项督导会,并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更多内容,请往下看:1.万科37.8亿再夺成都天府新区商住地 需建1175套人才房9月21日上午,成都土地市场迎来本月第6场土拍,3宗天府新区地块出让,共计面积470.46亩,吸引了约11家房企到场参与拍卖。根据公告,本次土拍采用“配建并无偿移交基础套数人才住房+限价竞买+续竞配建并无偿移交人才住房套数”方式确定竞得人。在以6.54亿元拿下首宗地后,万科再下一城,以37.77亿元夺得今日面积最大的一宗地,成交楼面价9600元/平方米,溢价率36.75%,同时需要配建1175套人才住房。2.北京50亿元挂牌昌平、经开区三宗地块 总面积11.69万平方米9月20日至21日,北京市规土委宣布将出让三宗地块,一宗位于昌平区,另外两宗位于经开区,总起始价为50.1亿元,总出让面积达11.69万平方米。据媒体查阅资料,挂牌编号为京土整储挂(昌)[2017]071号的地块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镇立汤路东侧、东三旗村的东北部。具体四至为:东至东三旗东路,南至代征绿地,西至东三旗中路,北至东三旗二街,为R2二类居住用地,土地面积3.09万平方米,建筑控制规模6.8万平方米。地块的出让起始价为16亿元。3.韩正:上海房地产要重点解决结构失衡、房价高等问题9月20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召开座谈会。韩正表示,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要重点解决结构失衡、房价高等问题,同时补上租赁住房供应量不足的短板。韩正称,必须坚定不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完善市场和保障两大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外,韩正表示,要在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推动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发展,职住平衡、以区为主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要补上租赁住房供应量不足的短板,加强顶层设计、树规立法,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市场调节、政策引导增加各类租赁住房,加快规模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的培育,严格规范市场行为。4.小商品城参设16.68亿元投资基金 用于开发海南文旅项目9月21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参与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商城投资,与上海西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商阜投资与华闻传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吉贸郁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义乌商阜创赢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协议》。根据协议,义乌商阜创赢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商阜创赢”)基金规模16.68亿元。商阜投资作为有限合伙人对商阜创赢认缴出资10亿元(商城金控作为商阜投资的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5亿元),占总出资额的59.96%,商城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出资100万元,占总出资额的0.06%。5.徐州市区4.36亿元挂牌两宅地 以限房价、竞地价方式出让9月20日,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挂牌2宗市级住宅用地,地块总面积6.88万平方米,起始总价4.36亿元。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两宗地块均采取“限房价、竞地价”方式进行出让。其中,2017-19号地块位于襄王路西,城市花园东,土地面积42203平方米,地块限房价不得高于7100元/平方米。其起始总价为21240万元,竞买保证金为22240万元。另一宗地2017-20号地块位于欣欣路北,如意家园西,土地面积26645.5平方米,地块限房价不得高于9800元/平方米。其起始总价为22400万元,竞买保证金为23400万元。6.句容:3月20日出台的房地产限购政策将继续执行日前,句容市人民政府印发通知,明确3月20日出台的《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继续实施。据媒体此前报道,3月20日,句容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新政要求,非该市户籍人口在句容市区(含开发区)、宝华镇购买商品住房的,以家庭为单位,限购1套。据悉通知将从2017年3月22日起执行,暂定实施6个月。彼时,暂定政策有效期为半年,此次印发的通知,明确调了控政策将继续实施,截止日期将根据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另行通知。7.广州收紧个人消费贷 严禁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这就意味着,广州的消费贷将被彻底收紧。通知指出,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而个人综合消费贷最高额度不准超过1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0年。同时,对已抵押房产,在未还清全部贷款前,不得再次抵押贷款。另外,在贷款获批后,银行需从交易价格、借款人消费需求、消费意愿与动机等维度多方查证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并针对此建立个人消费贷业务月度监测机制。8.深圳市规范消费贷流入地产: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9月21日,记者从深圳市银监局获悉,深圳市银监局持续加强对辖内机构个人消费贷款的关注和监管力度,于今日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规范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专项督导会,并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具体为:各机构的消费贷款业务金额和期限应与正常消费需求相匹配,针对不同的业务品种和贷款对象,合理确定综合消费贷款的金额和期限,谨慎发放大额、长期的综合消费贷款。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理,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或偿还购房借款。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款,不得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受托支付和用途管控。会议还提示各机构加强信用卡大额透支和大额提现业务合规管理,审慎设定信用卡预借现金业务授信额度。9.前8个月贵州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4.4%今年1月至8月,贵州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2792.12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增速较前7个月回落4.6个百分点。记者从贵州省统计局了解到,分类型来看,住宅和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较快。其中,1至8月,住宅销售面积2347.4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增速较前7个月回落4.8个百分点;办公楼销售面积66.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9%,增速较前7个月提升5.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较慢。据统计,1至8月,贵州全省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326.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增速较前7个月回落5.5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贵州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低于西部地区4.2个百分点,在全国和西部地区分别排第13位和第6位。10.香港或兴建货柜屋缓解住房问题 用作过渡性房屋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针对香港住屋问题,有意见倡导兴建货柜屋作过渡性房屋。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行政总裁蔡海伟昨日透露,社联组成了专业人士团队,在过去大半年研究货柜屋的可行性,包括是否适合香港和符合《建筑物条例》。他透露,有开发商已表明愿意以1港元出租土地,如果一切顺利且获特区政府批准,最快明年可以开展项目。有媒体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香港发展局与香港运房局正研究利用货柜兴建过渡性房屋的可行性,并于月初与香港房协及社福机构初步洽商,研究在市区地皮兴建货柜屋的可行性,有关构思或于下月发表的香港《施政报告》中提出,但不知是否符合香港《建筑物条例》的要求,正研究解决技术困难。[详情]

深圳银监局:加强消费贷风险排查 发现问题严肃处罚
深圳银监局:加强消费贷风险排查 发现问题严肃处罚

  深圳银监局持续加强对辖内机构个人消费贷款的关注和监管力度,于9月21日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规范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专项督导会,并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 会议强调各机构的消费贷款业务金额和期限应与正常消费需求相匹配,针对不同的业务品种和贷款对象,合理确定综合消费贷款的金额和期限,谨慎发放大额、长期的综合消费贷款。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理,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或偿还购房借款。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款,不得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受托支付和用途管控。会议还提示各机构加强信用卡大额透支和大额提现业务合规管理,审慎设定信用卡预借现金业务授信额度。 深圳银监局要求辖内机构要在前期监管提示和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排查,以查促改,切实规范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深圳银监局将加大督导和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按“人事并举”的双罚要求严肃处罚问责。[详情]

深圳规范消费贷流入地产: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
深圳规范消费贷流入地产: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

  辛继召 深圳报道 9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深圳银监局获悉,深圳银监局持续加强对辖内机构个人消费贷款的关注和监管力度,于今日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规范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专项督导会,并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 具体为:各机构的消费贷款业务金额和期限应与正常消费需求相匹配,针对不同的业务品种和贷款对象,合理确定综合消费贷款的金额和期限,谨慎发放大额、长期的综合消费贷款。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理,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或偿还购房借款。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款,不得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受托支付和用途管控。会议还提示各机构加强信用卡大额透支和大额提现业务合规管理,审慎设定信用卡预借现金业务授信额度。 深圳银监局要求辖内机构要在前期监管提示和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排查,以查促改,切实规范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深圳银监局将加大督导和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按“人事并举”的双罚要求严肃处罚问责。[详情]

广州继京苏深后严查消费贷:百万以上个人消费贷停了
广州继京苏深后严查消费贷:百万以上个人消费贷停了

  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出台严查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百万以上个人消费贷停了有房地产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各地楼市调控政策加码趋势持续,市场出现明显的平稳现象,但从银行看,部分银行依然有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特别是消费贷款增量大部分进入房地产市场。信贷是决定短期房价的最关键因素,目前看信贷收紧趋势下短期房价调控压力较大。如果消费贷不收紧,房地产调控效果难以落实。继北京、江苏、深圳三地监管部门先后发文后,广州也加入到严查消费贷进楼市的行列。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共同发布《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原则上将不发放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严查此类违规行为。最新广州继北京、江苏、深圳后严查消费贷这份文件称,今年以来,广东省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的个人消费贷款快速增长,其中个别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消费贷款与日常消费属性不匹配,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接下来要严格规划消费贷。今后要规范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理,各商业银行贷前必须严查交易真实性,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对已抵押房产,在购房人没有全部归还贷款之前,不得以再评估后的净值为抵押追加贷款。原则上不发放金额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此外,还要建立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月度监测机制。追访短期消费贷款激增背后存违规操作9月16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流入楼市现象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明显偏离稳中有升的零售额同比,预计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其中九成流向粤、闽、苏、沪、川、冀。那么,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该报告对人民银行公布的月度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环比做差,按80%占比,经季节调整估算出月度新增个人按揭走势。数据显示,该指标在2016年5月开始出现明显增长;此后10个月一直保持在高位震荡直至2017年1月;2017年2-4月,北京为首出台密集调控政策前后,新增房贷明显下降;5-8月,新增房贷继续下降,保持在略高于2016年一季度的水平。与此同时,自2017年5月以来,新增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大幅攀升。报告对人民银行公布的月度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环比做差,经季节调整估算出月度新增个人消费贷款。数据显示,2017年5月份以来,月度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明显攀升。3月以来新增住户短期贷款累计10032亿元,比去年全年累计新增8305亿元,高出了21%。报告称,这一现象明显属于异常,背后应存违规暗箱操作行为。关注九成新增异常贷款出现在六个地区此外,报告根据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处理得到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和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同比增幅。从历史数据来看,两条曲线走势基本保持同步,2017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明显偏离稳中有升的零售额同比,说明新增加的这部分贷款的确没有流入社会零售品消费。8月份,新增短期消费贷款虽然同比下行,但环比依旧保持上升态势。按照社会零售额同比走势估算,3月以来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估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据介绍,该报告收集到16个典型地区(城市)今年以来月度新增个人消费贷款走势,这些地区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青岛、宁波、福建、浙江、江苏、四川、广东、河北、辽宁、内蒙古、青海、山东、甘肃。数据显示,全国多个地区都有消费贷款异常增加现象,其中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四川、河北等六地区的月度新增个人消费贷款5月份以来都出现明显攀升,按照此前估算的3700亿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来看,九成新增异常贷款出现在上述六个地区,说明这些区域有消费贷流入楼市现象。供图/视觉中国新闻内存四地严查消费贷大事记9月初北京银监局和央行营业管理部发布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9月13日江苏要求,各商业银行在非住房消费贷款用途审查上要谨慎发放长期、大额、不指明用途的消费贷款,严禁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借贷资金的个人消费贷款。对于无法查实首付款来源的客户,要求借款人提供未使用商业性借款资金充当首付款的书面诚信保证,经查实诚信保证不实的,将记入征信不良记录。9月15日深圳发文明确要求,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包括房商通、抵质押额度贷款等),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9月20日继北京、江苏、深圳三地监管部门先后发文后,广州也加入到严查消费贷进楼市的行列。财经观察消费贷不收紧 楼市调控效果难落实今年以来,政府严控楼市,通过提高首付比例、调整房贷利率、控制贷款额度等手段抑制炒房需求。以北京为例,“3·17新政”后,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5%,二套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非普通自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80%。北京地区银行已经多次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目前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5%-10%成为主流。据预测,今年北京地区全年的个人房贷增量会比去年减少1000亿元左右。对购房者而言,首付款调高,银行房贷变难,资金需求更加紧迫。对银行而言,房贷利率低,不如消费贷利润高。对第三方中介而言,如果帮客户贷款成功还可以从中收取高额手续费。可以说,每一个参与方都有足够的利益驱动让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目前各地楼市调控政策加码趋势持续,市场出现明显的平稳现象,房贷及其他流入房地产的贷款额度是影响房价走势的最关键指标,从趋势看也逐渐开始趋紧,这有利于房地产调控的落地,收紧的房贷叠加房地产调控约束房价上涨作用更加明显。虽然房地产行业严格调控,但从银行看,部分银行依然有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特别是消费贷款增量大部分进入房地产市场。信贷是决定短期房价的最关键因素,目前看信贷收紧趋势下短期房价调控压力较大。如果消费贷不收紧,房地产调控效果难以落实。张大伟认为,决定2017年三季度以后房地产市场走势的核心因素是:从个人端看是消费信贷抑制程度,从企业端看是信托抑制程度。从各地开始围堵消费贷政策看,体现了楼市调控是打地鼠,只要冒头就要调控。房地产乱象主要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管住了银行金融,也就管住了房地产。文/本报记者 程婕[详情]

继北京之后多地监管围堵消费贷 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市
继北京之后多地监管围堵消费贷 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市

  记者 杨佼 继北京、南京、深圳等地之后,今年以来“野蛮生长”的消费信贷,再度遭到各地监管层的强力规范。 第一财经9月19日从监管人士处获悉,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近期已向商业银行发文,要求不得发放金额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消费贷款,并且严禁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接近监管的人士证实,深圳近期也出台了消费贷规范文件。 监管出手的主要原因,是对贷款资金真实用途的担忧。部分以消费名义发放的贷款,最终可能违规流入了房地产领域,部分无指定用途的贷款流向更是难以掌握。“有抑制资金流向房市的意思,但更多是担忧个人消费贷的无清晰借款用途的增长。”业内人士说。 多地“围堵”消费贷 9月19日,多名广州银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证实,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近期已联合向各商业银行发文,对消费信贷进行规范,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监管人士亦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有关部门近期确实出台了消费贷规范文件,并已下发至各商业银行落实执行。 在这份全称为《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下称《通知》)中,两家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业务品种、贷款对象,综合考虑贷款人收入、负债、贷款用途、担保等因素,原则上不发放金额超100万元或期限超10年的综合消费贷款。 与此同时,《通知》还要求商业银行要把握个人消费贷投放规模、投向、节奏、结构,加强风险管理。从10月开始,各银行要向监管报送相关业务数据;对消费贷增长过快的商业银行加强窗口指导;对管理不审慎的商业银行,则适时加强现场检查;对违规发放、套取消费贷的行为,将严格进行问责。 监管部门的上述规定直指利用消费贷“凑首付”购房的行为。监管规定,严禁个人消费贷款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偿还首付借款等。已抵押的房产,在购房人没有全部归还贷款前,不得以再评估后的净值为抵押追加贷款。 这并不是监管第一次对消费贷出手。此前,北京、南京等地均已出台针对消费贷的规范文件。深圳近期也出台政策,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且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 “人行深圳中心支行近期确实发了文件,要求商业银行不能继续发放长期消费贷。”接近监管的人士称,贷款期限、投放等内容,由人民银行深圳中支牵头制定、银监等部门配合,并由后者主要负责消费贷款的现场检查等。 某上市银行深圳分行负责人称,消费贷有两种,一种是小额、短期贷款,一般不需要抵押;一种是大额、长期贷款,需要提供房产抵押,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最长的甚至可以达到30年,消费贷只是发放贷款的一个名义。 “可能还不是发一份规范文件的问题,下一步可能还会严查。”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人士称,据其所知,有些银行不仅消费贷投放规模较大,而且部分贷款的单笔额度也远远超出了一般理解的消费贷款的范围。 对于上述说法,多家银行深圳分行均称,目前尚未收到正式文件。不过,第一财经从当地数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其消费贷的使用期限已经大大缩短,10年以上期限的贷款难觅踪迹,而且银行也加强了对资金用途的审核。 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监管出手规范消费贷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对贷款资金真实用途的担忧。广东的上述文件中,首先便提及了这一问题。 《通知》内容显示,2017年以来,广东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短期、中长期消费贷款和信用卡透支快速增长,其中个别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消费贷,与日常消费属性不匹配,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风险。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9月1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预计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 上述股份行深圳分行人士称,消费贷银行一直在做,但规模并不多。最近两年来,由于贷款风险上升,为了寻找业务增长点,银行开始以消费贷名义发放贷款,最近一年多房价水涨船高,消费贷迅速增加,而部分资金实际被用于买房首付款、偿还首付款。 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贷总经徐北说,在贷款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单笔金额200万元左右、利息可观的消费贷,就被银行当成了利润增长点。 部分消费贷的去向并不仅仅是房地产领域。上述股份行深圳分行人士称,除了用于买房,消费贷还被用于投资,2015年前后,利用消费贷款炒股的比比皆是,由于规模有限,并未引起监管太多关注。虽然股市目前仍处于低点,但这种情况仍然存在。 此外,还有部分消费贷在发放时没有指定用途。为此,《通知》也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徐北说,无指定用途的贷款,其借款真实流向也难以掌控,存在很大潜在风险。表面上看,相关规定有抑制资金流向房市的意思,但更多是担忧个人消费贷的无清晰借款用途的增长。[详情]

广东严查消费贷违规流入楼 正当消费贷不会停
广东严查消费贷违规流入楼 正当消费贷不会停

   广东严查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有银行暂停受理、也有银行仍将力推 “踩刹车的是违规者 正当消费贷不会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梦姗 田姣 个人综合消费贷最高额度不准超过10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0年……继北京、深圳等地之后,广东监管部门也出手严查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 南都记者昨天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得证实,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意味着广东的消费贷将彻底进入严打严查阶段。 监管:“二押”漏洞被堵上 南都记者获取的《通知》显示,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此外,银行需从交易价格、借款人消费需求、消费意愿与动机等维度多方查证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不仅如此,过去“二押”的漏洞此次也被监管堵上。《通知》明确规定,对已抵押房产,在未还清全部贷款前,不得再次抵押贷款。 昨天,多家股份制银行向南都记者证实,已经收到监管部门下发的加强消费贷资金流向管理的通知。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个贷部负责人就向南都记者表示,通知是9月13日下发的,重点强调要监测消费贷资金的去向,对消费贷从严监管,对已经下发的消费贷也需要客户补交消费凭证。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不仅严禁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用于生产经营等其他挪作他用行为也被严格禁止。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徐北表示,此次新政表面上有抑制资金流向楼市的意思,但更多是担忧个人消费贷无清晰借款用途的增长。 因此,《通知》还要求银行建立个人消费贷业务月度监测机制:自2017年10月起,广州地区各商业银行应于每月12日前报送《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月度监测表》;提供详细的监控数据。 银行:启动自查要求补发票 监管收紧,银行自查行动已经启幕。部分已经办理消费贷的客户,最近收到了来自银行补交消费凭证的消息。有市民向南都记者透露,近日收到招商银行发来的短信,要求于11月30日前通过信用卡网站上传e招贷资金的相关消费凭证。 对此,招商银行广州某支行的个贷经理向南都记者表示,以前不用提交消费凭证,现在尚未收到通知说要补交。 “一般会要求客户提供刷卡凭证,因为我们银行做的消费贷都是挂入卡中的,只能刷卡消费”,上述负责人表示,银行后台会对其资金进行监控,如果客户无法提交相关消费凭证,银行会要求客户提前还款。 事实上,银行对消费贷款的资金流向、用途已有一套管理办法。此前某国有行个贷经理曾向南都记者表示,以装修贷为例,除了会采取受托支付的方式进行防范外,客户经理会在贷前贷后上门走访拍照,以确认资金用于装修。 监管新政对消费贷影响几何? “踩下刹车的是违规的、打擦边球的消费贷,正当用途的消费贷仍然不会停滞,下半年个人业务里仍将力推消费贷”,另一家国有行广州天河区某基层网点负责人表示,该行100万、10年期以上的消费贷发放较少,因此预计影响不大。 值得注意是,面对监管趋严,部分银行甚至暂停了消费贷的申请。中信银行广州某支行的个贷经理就向南都记者表示,暂时不做消费贷,要等总行通知,不确定什么时候做。招商银行广州东风支行的个贷经理也向南都记者表示,因为额度紧张的原因,已经暂停消费贷业务一个月左右了。 而易居近日发布的《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流入楼市现象研究》,则给出了可能受影响的消费贷规模。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明显偏离稳中有升的零售额同比,预计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其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30%,全国九成违规消费贷流入福建、江苏、上海、四川、河北等地。 广州个别银行首套房贷上浮20% 在严查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的同时,近日又传出广州首套房的贷款利率将再度全面上调的消息。 但南都记者昨日走访发现,目前广州房贷市场平稳。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中,工行、农行、中行均明确表示,目前执行的是8月12日下发的政策:首套房基准利率上浮5%. 据南都记者走访了解,目前股份行中首套房的房贷利率大多数较基准上浮5%-10%,也有个别银行的首套房房贷利率上浮20%.比如浦发银行广州某支行的个贷经理就向南都记者表示,该行首套房的房贷利率是基准的1.2倍,并且额度很紧张。 南都记者走访还发现,部分银行已经暂停房贷的受理。受访的华夏银行个贷经理就表示,由于最近信贷相关政策变动频繁,业务难以适应,目前华夏银行已暂停房贷业务。[详情]

监管围剿消费贷流入楼市 贷款银行要求补充消费凭证
监管围剿消费贷流入楼市 贷款银行要求补充消费凭证

   围剿消费贷流入楼市,各地监管正在收紧。 继北京、深圳、江苏后,广州也发文要求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9月13日,央行广州分行、广州银监局等发出通知称,商业银行原则上不发放金额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 有股份行信贷人士表示,限制100万元或10年以上消费贷,相当于是对流入楼市的消费贷的“精确打击”。目前,大行对消费贷款把关相对较严,主要是股份行、城商行略松。 打击消费贷违规流向 8月以来,北京、深圳等地监管部门也发出通知或情况通报,对消费贷流入地产开展调查。北京银监局要求对单笔贷款金额20万元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单笔贷款金额100万元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款等开展重点自查。 9月19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明显偏离稳中有升的零售额同比,预计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其中,9成流向粤闽苏沪川冀。 央行数据显示,前7个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而去年全年仅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8305亿。8月份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增加2165亿元,环比增加2倍。 对银行而言,小微和消费贷款,风险定价能力比较高,在解决风控难题之后,银行有较强动力推动消费信用贷款。 央行广州分行的通知更为具体,要求商业银行规范个人消费贷的用途,确定金额和期限,注意把握消费贷款投放节奏。具体为: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业务品种和贷款对象,综合考虑借款人收入、负债、贷款用途、担保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个人消费贷款的金额和期限。此外,商业银行要合理把握个人消费贷款的投放规模、投向、结构、节奏、切实加强风险管控。 对于贷前、贷中和贷后监管,该通知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明确各类消费贷款产品准入标准,细化用途范围。严格贷前交易背景真实性调查,加强受托支付审查和资金流向监测,强化贷后贷款用途验证和管控。应从交易价格、借款人消费需求、消费意愿与动机等维度对消费的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多方查验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确保信贷资金用于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需求。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款。对已抵押房产,在购房人没有全部归还贷款前,不得以再评估后的净值为抵押追加贷款。 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贷总经理徐北表示,严禁个人消费贷款用于生产经营。表面上有抑制资金流向房市的意思,但更多是担忧个人消费贷的无清晰借款用途的增长。 从2017年银行中报观察,上市银行中,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等消费贷款增速较快,分别达155%、34%、41%、91%、64%。建行主要是个人自主贷款产品增加。 严查借款人消费凭证 贷后管理一向是银行信贷风控的难题之一,在此次监管调查中,多家银行开始要求借款人提供消费贷的消费凭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获悉,多位借款人反映,广州、深圳等地多家银行分支行已要求消费贷款的借款人在一定期限内提交消费发票、消费凭证等。 “我们接到监管部门通知,要求借款人大额消费贷款必须提交发票等证明。如果客户不提交,可能会对以后办理业务造成影响。”有股份行信用卡部门人士表示,只要证明真实消费就可以,发票金额不限。 此外,多家银行表示已停止发放期限10年以上的消费贷,有的将消费贷的期限缩短至5年或暂停额度。其中,某大行深圳分行近日要求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包括房商通、抵质押额度贷款等),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该通知称,2017年以来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的个人消费贷款(包括短期消费贷款、中长期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快速增长,其中个别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消费贷款与日常消费属性不匹配,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风险。 “北上广深先后打压房屋抵押消费贷款,包括限买,限卖,限贷,限抵押等,房子的金融属性逐渐消退。”有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央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在该通知中明确提出,自2017年10月起,广州地区各商业银行应于每月12前通过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金融互动平台”以及广东银监局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区域特色”模板报送《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月度监测表》。广东省内其他地区商业银行应当向当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银监分局报送数据。[详情]

粤收紧消费贷:个人消费贷款超百万 银行原则上不能发放
粤收紧消费贷:个人消费贷款超百万 银行原则上不能发放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联合发布红头文件《关于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原则上不能发放金额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且再次强调,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戴曼曼)[详情]

多地监管围堵消费贷 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市
多地监管围堵消费贷 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市

  多地监管围堵消费贷 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市 记者 杨佼 [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近期已向商业银行发文,要求不得发放金额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消费贷款,并且严禁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 ] 继北京、南京、深圳等地之后,今年以来“野蛮生长”的消费信贷,再度遭到各地监管层的强力规范。 第一财经9月19日从监管人士处获悉,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近期已向商业银行发文,要求不得发放金额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消费贷款,并且严禁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接近监管的人士证实,深圳近期也出台了消费贷规范文件。 监管出手的主要原因,是对贷款资金真实用途的担忧。部分以消费名义发放的贷款,最终可能违规流入了房地产领域,部分无指定用途的贷款流向更是难以掌握。“有抑制资金流向房市的意思,但更多是担忧个人消费贷的无清晰借款用途的增长。”业内人士说。 多地“围堵”消费贷 9月19日,多名广州银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证实,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近期已联合向各商业银行发文,对消费信贷进行规范,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监管人士亦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有关部门近期确实出台了消费贷规范文件,并已下发至各商业银行落实执行。 在这份全称为《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下称《通知》)中,两家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业务品种、贷款对象,综合考虑贷款人收入、负债、贷款用途、担保等因素,原则上不发放金额超100万元或期限超10年的综合消费贷款。 与此同时,《通知》还要求商业银行要把握个人消费贷投放规模、投向、节奏、结构,加强风险管理。从10月开始,各银行要向监管报送相关业务数据;对消费贷增长过快的商业银行加强窗口指导;对管理不审慎的商业银行,则适时加强现场检查;对违规发放、套取消费贷的行为,将严格进行问责。 监管部门的上述规定直指利用消费贷“凑首付”购房的行为。监管规定,严禁个人消费贷款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偿还首付借款等。已抵押的房产,在购房人没有全部归还贷款前,不得以再评估后的净值为抵押追加贷款。 这并不是监管第一次对消费贷出手。此前,北京、南京等地均已出台针对消费贷的规范文件。深圳近期也出台政策,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且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 “人行深圳中心支行近期确实发了文件,要求商业银行不能继续发放长期消费贷。”接近监管的人士称,贷款期限、投放等内容,由人民银行深圳中支牵头制定、银监等部门配合,并由后者主要负责消费贷款的现场检查等。 某上市银行深圳分行负责人称,消费贷有两种,一种是小额、短期贷款,一般不需要抵押;一种是大额、长期贷款,需要提供房产抵押,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最长的甚至可以达到30年,消费贷只是发放贷款的一个名义。 “可能还不是发一份规范文件的问题,下一步可能还会严查。”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人士称,据其所知,有些银行不仅消费贷投放规模较大,而且部分贷款的单笔额度也远远超出了一般理解的消费贷款的范围。 对于上述说法,多家银行深圳分行均称,目前尚未收到正式文件。不过,第一财经从当地数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其消费贷的使用期限已经大大缩短,10年以上期限的贷款难觅踪迹,而且银行也加强了对资金用途的审核。 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监管出手规范消费贷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对贷款资金真实用途的担忧。广东的上述文件中,首先便提及了这一问题。 《通知》内容显示,2017年以来,广东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短期、中长期消费贷款和信用卡透支快速增长,其中个别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消费贷,与日常消费属性不匹配,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风险。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9月1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预计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 上述股份行深圳分行人士称,消费贷银行一直在做,但规模并不多。最近两年来,由于贷款风险上升,为了寻找业务增长点,银行开始以消费贷名义发放贷款,最近一年多房价水涨船高,消费贷迅速增加,而部分资金实际被用于买房首付款、偿还首付款。 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贷总经徐北说,在贷款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单笔金额200万元左右、利息可观的消费贷,就被银行当成了利润增长点。 部分消费贷的去向并不仅仅是房地产领域。上述股份行深圳分行人士称,除了用于买房,消费贷还被用于投资,2015年前后,利用消费贷款炒股的比比皆是,由于规模有限,并未引起监管太多关注。虽然股市目前仍处于低点,但这种情况仍然存在。 此外,还有部分消费贷在发放时没有指定用途。为此,《通知》也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徐北说,无指定用途的贷款,其借款真实流向也难以掌控,存在很大潜在风险。表面上看,相关规定有抑制资金流向房市的意思,但更多是担忧个人消费贷的无清晰借款用途的增长。[详情]

监管围剿消费贷流入楼市 贷款银行要求补充消费凭证
监管围剿消费贷流入楼市 贷款银行要求补充消费凭证

  监管“围剿”消费贷流入楼市 贷款银行要求补充消费凭证 围剿消费贷流入楼市,各地监管正在收紧。 继北京、深圳、江苏后,广州也发文要求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9月13日,央行广州分行、广州银监局等发出通知称,商业银行原则上不发放金额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 有股份行信贷人士表示,限制100万元或10年以上消费贷,相当于是对流入楼市的消费贷的“精确打击”。目前,大行对消费贷款把关相对较严,主要是股份行、城商行略松。 打击消费贷违规流向 8月以来,北京、深圳等地监管部门也发出通知或情况通报,对消费贷流入地产开展调查。北京银监局要求对单笔贷款金额20万元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单笔贷款金额100万元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款等开展重点自查。 9月19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明显偏离稳中有升的零售额同比,预计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其中,9成流向粤闽苏沪川冀。 央行数据显示,前7个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而去年全年仅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8305亿。8月份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增加2165亿元,环比增加2倍。 对银行而言,小微和消费贷款,风险定价能力比较高,在解决风控难题之后,银行有较强动力推动消费信用贷款。 央行广州分行的通知更为具体,要求商业银行规范个人消费贷的用途,确定金额和期限,注意把握消费贷款投放节奏。具体为: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业务品种和贷款对象,综合考虑借款人收入、负债、贷款用途、担保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个人消费贷款的金额和期限。此外,商业银行要合理把握个人消费贷款的投放规模、投向、结构、节奏、切实加强风险管控。 对于贷前、贷中和贷后监管,该通知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明确各类消费贷款产品准入标准,细化用途范围。严格贷前交易背景真实性调查,加强受托支付审查和资金流向监测,强化贷后贷款用途验证和管控。应从交易价格、借款人消费需求、消费意愿与动机等维度对消费的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多方查验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确保信贷资金用于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需求。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消费贷款。对已抵押房产,在购房人没有全部归还贷款前,不得以再评估后的净值为抵押追加贷款。 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贷总经理徐北表示,严禁个人消费贷款用于生产经营。表面上有抑制资金流向房市的意思,但更多是担忧个人消费贷的无清晰借款用途的增长。 从2017年银行中报观察,上市银行中,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等消费贷款增速较快,分别达155%、34%、41%、91%、64%。建行主要是个人自主贷款产品增加。 严查借款人消费凭证 贷后管理一向是银行信贷风控的难题之一,在此次监管调查中,多家银行开始要求借款人提供消费贷的消费凭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获悉,多位借款人反映,广州、深圳等地多家银行分支行已要求消费贷款的借款人在一定期限内提交消费发票、消费凭证等。 “我们接到监管部门通知,要求借款人大额消费贷款必须提交发票等证明。如果客户不提交,可能会对以后办理业务造成影响。”有股份行信用卡部门人士表示,只要证明真实消费就可以,发票金额不限。 此外,多家银行表示已停止发放期限10年以上的消费贷,有的将消费贷的期限缩短至5年或暂停额度。其中,某大行深圳分行近日要求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包括房商通、抵质押额度贷款等),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该通知称,2017年以来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的个人消费贷款(包括短期消费贷款、中长期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快速增长,其中个别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消费贷款与日常消费属性不匹配,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风险。 “北上广深先后打压房屋抵押消费贷款,包括限买,限卖,限贷,限抵押等,房子的金融属性逐渐消退。”有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央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在该通知中明确提出,自2017年10月起,广州地区各商业银行应于每月12前通过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金融互动平台”以及广东银监局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区域特色”模板报送《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月度监测表》。广东省内其他地区商业银行应当向当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银监分局报送数据。[详情]

深圳多家银行封堵消费贷进入楼市漏洞
深圳多家银行封堵消费贷进入楼市漏洞

  中国证券网讯 近日记者从深圳多家银行了解到,银行普遍扎紧消费贷“口子”,大多数银行已将长期消费贷年限调至5年,部分银行由于额度紧张或风控原因,在5年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年限甚至暂停消费贷。 据中国证券报20日消息,日前,北京、深圳等热点城市再度排查消费贷款大幅增长、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情况。19日记者走访深圳多家银行,发现10年以上的中长期消费贷整体呈收紧态势,民生、兴业等多家商业银行明确表达不做10年以上消费贷。 某大型股份制券商房地产分析师表示,在一系列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房地产逐步进入平稳发展轨道,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消费贷、经营贷穿“马甲”违规进入房地产会削弱楼市调控政策的作用,应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详情]

北京多家银行自查消费贷违规购房 监管资金流向较难
北京多家银行自查消费贷违规购房 监管资金流向较难

  北京多家银行自查消费贷违规购房 一轮银行业针对个人消费贷款是否违规用于购房的自查大幕开启。 新京报记者9月13日从北京市银监局以及北京各银行获悉,目前北京地区各家银行已经根据北京银监局发布的《通知》开展自查,主要针对单笔贷款20万以上的个人消费贷和100万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开展自查以及信用卡透支不低于20万元用于支付购房款,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北京多家银行已自查消费贷 消费贷款的激增令多地监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北京、深圳、江苏等地的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严查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等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9月5日,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北京银监局相关人士表示,近期,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增长有所加快,据市场情况反映,个别银行发放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的情况,这类行为不符合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要求。 北京银监局透露,各机构应每季度就本机构房地产相关业务开展自查,并于季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专项自查报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三季度起将本通知要求的自查报告与各季度房地产专项自查报告一并报送。 9月13日,记者在北京采访包括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这些银行均对记者表示,已经收到《通知》,目前正组织开展自查工作。 多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信贷员对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消费贷款办理日益严格,部分消费贷款已经暂停,已办理的消费贷将严格管控资金流向。 监管消费贷资金流向存在难点 多家银行信贷人士表示,消费贷款一直禁止用于买房,要求专款专用。但是,实际上挪作他用的情况很多,难以追踪其流向。 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主要为最高贷款额度30万元,但是,家庭消费贷款无抵押最高可贷100万元。通常来说,30万元以下的贷款额度可以自主支付,无需发票;30万元以上的部分银行通常把贷款的款项直接付给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需要发票等手续。因此,对银行来说,最难监管的是30万元以下的部分贷款,不过也不排除30万元以上的贷款出现借款人与指定商户合作欺诈的行为。比如,有些中介公司帮忙提供虚假的贷款用途材料,消费贷“挪作他用”很难被银行察觉。 “银行这几年受利率市场化冲击,利差收入减少,而个人消费贷款相对风险低、利率高,对银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消费贷款的真实资金用途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 多位业内人士也指出,对消费信贷的资金流向的监管存在难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监管一直要求贷款资金不能流向楼市、股市等,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时也会核实资金流向,如果贷款超过30万,采取受托支付等措施,银行不会把贷款直接给借款人而是给借款人的收款方。 但这种受托支付制度仍然有漏洞。“比如一些中介机构与借款人合谋,双方签订一个消费用途的合同。在银行把贷款打到中介账户后,中介扣除手续费等费用后,再将钱打给借款人。”薛洪言说,银行很难对资金流向进行穿透式的监督管理。“监管职能管到中介账户这一层,但中介账户把资金转到了哪里就很难监管了。”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也表示,目前对消费贷的资金流向监管存盲区。“事实上,很多消费贷不是由正规金融机构做,而是有一些小额分散性质的非持牌金融机构在发放,这些机构不在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内。”郭田勇表示。 业内人士称查资金流向并不难 那么,消费贷资金流向存在的上述监管难点、盲区该如何解决? 9月13日,某国有五大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消费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超过30万元额度的纯信用贷款;还有一种是以住房做抵押来贷款,后者只要提供相应的资料就可以得到相应贷款。” 如何能查出消费贷的资金被挪用了?“其实很好查,就是检查这笔钱贷出去后,通过收款人的账户,最后转到了哪里。”上述人士指出,之前贷款人不知道监管部门要来查,不一定会提现,很多客户可能就直接转账了,所以认真查是可以发现问题的。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坦言,监管机构使用监管科技等手段可以对资金流向进行传统式管理,但是需要考虑到监管科技的成本与业务负面影响的大小之间的平衡。“如果负面影响没有那么大,可能没必要花费那么大精力和成本做这个事情。”他建议,针对目前消费贷的一些乱象,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查等方式以儆效尤以达到监管的效果。 郭田勇则建议,针对消费贷机构的多样性,建议相关部门实行多头管理,地方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覆盖一些监管部门监管不到的地方。 也有业内人士对消费贷的资金监管持乐观态度。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认为,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属于政策明令禁止,2017年严监管下金融机构更不敢违规,相关风控十分严格。虽然难免有漏网之鱼,但实际操作量应该很少。 新京报记者 金彧 侯润芳 宓迪 相关新闻 百度“房抵贷”推广信息被质疑违规 未提资金禁入楼市,公司回应正自查,新用户须签资金用途声明 新京报讯(记者陈鹏) 在监管严查“房抵贷”等资金流入楼市的背景下,百度金融的一则“房抵贷”推广信息引来质疑,焦点是贷款款项没有说明禁入楼市。百度金融方面9月13日回应称,其“房抵贷”贷款资金只能用于企业正常经营或家庭的特定合法消费,不能用于金融投资、房地产等与国家法律法规或监管规范相违背的用途。 昨日,有报道称,百度金融通过短信推广“最高1000万,最快次日放款”的“房抵贷”广告,而该“房抵贷”介绍中,贷款款项使用说明没有“禁止进入房地产市场”等情况。新京报记者也收到了百度金融旗下的这款房抵贷产品的推介短信,未提及资金不能用于房地产等。 百度金融方面表示,在用户申请贷款环节,要求借款人自查并声明资金用途,并在借款协议中对该用途进行约定。在风控环节中,对资金用途有严格审核机制并对违规使用的风险做了充分提示。在贷后环节,百度有钱花对借款用途设立动态的抽查机制,一旦发现用户违背约定将资金用于禁止用途,将采取必要措施要求用户提前偿还借款。 “目前我们正在按照监管要求开展风险自查。”百度金融方面称,新申请用户必须签署“贷款用途声明”,禁止违法违规用途。[详情]

北京多银行自查消费贷违规购房 监管资金流向存难点
北京多银行自查消费贷违规购房 监管资金流向存难点

  北京多家银行自查消费贷违规购房 信贷人士称消费贷资金很多被挪作他用,业内人士表示对信贷资金“穿透式”监管很难 一轮银行业针对个人消费贷款是否违规用于购房的自查大幕开启。 新京报记者9月13日从北京市银监局以及北京各银行获悉,目前北京地区各家银行已经根据北京银监局发布的《通知》开展自查,主要针对单笔贷款20万以上的个人消费贷和100万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开展自查以及信用卡透支不低于20万元用于支付购房款,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北京多家银行已自查消费贷 消费贷款的激增令多地监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北京、深圳、江苏等地的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严查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等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9月5日,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北京银监局相关人士表示,近期,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增长有所加快,据市场情况反映,个别银行发放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的情况,这类行为不符合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要求。 北京银监局透露,各机构应每季度就本机构房地产相关业务开展自查,并于季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专项自查报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三季度起将本通知要求的自查报告与各季度房地产专项自查报告一并报送。 9月13日,记者在北京采访包括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这些银行均对记者表示,已经收到《通知》,目前正组织开展自查工作。 多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信贷员对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消费贷款办理日益严格,部分消费贷款已经暂停,已办理的消费贷将严格管控资金流向。 监管消费贷资金流向存在难点 多家银行信贷人士表示,消费贷款一直禁止用于买房,要求专款专用。但是,实际上挪作他用的情况很多,难以追踪其流向。 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主要为最高贷款额度30万元,但是,家庭消费贷款无抵押最高可贷100万元。通常来说,30万元以下的贷款额度可以自主支付,无需发票;30万元以上的部分银行通常把贷款的款项直接付给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需要发票等手续。因此,对银行来说,最难监管的是30万元以下的部分贷款,不过也不排除30万元以上的贷款出现借款人与指定商户合作欺诈的行为。比如,有些中介公司帮忙提供虚假的贷款用途材料,消费贷“挪作他用”很难被银行察觉。 “银行这几年受利率市场化冲击,利差收入减少,而个人消费贷款相对风险低、利率高,对银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消费贷款的真实资金用途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 多位业内人士也指出,对消费信贷的资金流向的监管存在难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监管一直要求贷款资金不能流向楼市、股市等,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时也会核实资金流向,如果贷款超过30万,采取受托支付等措施,银行不会把贷款直接给借款人而是给借款人的收款方。 但这种受托支付制度仍然有漏洞。“比如一些中介机构与借款人合谋,双方签订一个消费用途的合同。在银行把贷款打到中介账户后,中介扣除手续费等费用后,再将钱打给借款人。”薛洪言说,银行很难对资金流向进行穿透式的监督管理。“监管职能管到中介账户这一层,但中介账户把资金转到了哪里就很难监管了。”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也表示,目前对消费贷的资金流向监管存盲区。“事实上,很多消费贷不是由正规金融机构做,而是有一些小额分散性质的非持牌金融机构在发放,这些机构不在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内。”郭田勇表示。 业内人士称查资金流向并不难 那么,消费贷资金流向存在的上述监管难点、盲区该如何解决? 9月13日,某国有五大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消费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超过30万元额度的纯信用贷款;还有一种是以住房做抵押来贷款,后者只要提供相应的资料就可以得到相应贷款。” 如何能查出消费贷的资金被挪用了?“其实很好查,就是检查这笔钱贷出去后,通过收款人的账户,最后转到了哪里。”上述人士指出,之前贷款人不知道监管部门要来查,不一定会提现,很多客户可能就直接转账了,所以认真查是可以发现问题的。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坦言,监管机构使用监管科技等手段可以对资金流向进行传统式管理,但是需要考虑到监管科技的成本与业务负面影响的大小之间的平衡。“如果负面影响没有那么大,可能没必要花费那么大精力和成本做这个事情。”他建议,针对目前消费贷的一些乱象,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查等方式以儆效尤以达到监管的效果。 郭田勇则建议,针对消费贷机构的多样性,建议相关部门实行多头管理,地方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覆盖一些监管部门监管不到的地方。 也有业内人士对消费贷的资金监管持乐观态度。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认为,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属于政策明令禁止,2017年严监管下金融机构更不敢违规,相关风控十分严格。虽然难免有漏网之鱼,但实际操作量应该很少。 新京报记者 金彧 侯润芳 宓迪 ■ 相关新闻 百度“房抵贷”推广信息被质疑违规 未提资金禁入楼市,公司回应正自查,新用户须签资金用途声明 新京报讯(记者陈鹏) 在监管严查“房抵贷”等资金流入楼市的背景下,百度金融的一则“房抵贷”推广信息引来质疑,焦点是贷款款项没有说明禁入楼市。百度金融方面9月13日回应称,其“房抵贷”贷款资金只能用于企业正常经营或家庭的特定合法消费,不能用于金融投资、房地产等与国家法律法规或监管规范相违背的用途。 昨日,有报道称,百度金融通过短信推广“最高1000万,最快次日放款”的“房抵贷”广告,而该“房抵贷”介绍中,贷款款项使用说明没有“禁止进入房地产市场”等情况。新京报记者也收到了百度金融旗下的这款房抵贷产品的推介短信,未提及资金不能用于房地产等。 百度金融方面表示,在用户申请贷款环节,要求借款人自查并声明资金用途,并在借款协议中对该用途进行约定。在风控环节中,对资金用途有严格审核机制并对违规使用的风险做了充分提示。在贷后环节,百度有钱花对借款用途设立动态的抽查机制,一旦发现用户违背约定将资金用于禁止用途,将采取必要措施要求用户提前偿还借款。 “目前我们正在按照监管要求开展风险自查。”百度金融方面称,新申请用户必须签署“贷款用途声明”,禁止违法违规用途。[详情]

消费贷用途错配严重 治理假消费真买房须精准发力
消费贷用途错配严重 治理假消费真买房须精准发力

  治理“假消费真买房”须精准发力 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近期江苏、北京、深圳三地银监局和人民银行分行先后发文,提示辖内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并要求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 不少网民表示,消费贷款用途错配现象严重,既有个别银行利益驱动原因,也暴露了监管短板。对于“假消费真买房”的现象,必须快速出手,加强监管,并对违规银行给予严厉处罚,做到防微杜渐。 消费贷款用途错配 据报道,近年来,商业银行消费贷款用途错配现象严重,大量资金披上个人消费贷款的外衣,暗地里违规“输血”楼市,银行业风险隐患激增。有业内人士称之为“假消费真买房”。 网民“M莫开伟”称,应该说,当前银行收缩和严控个人消费贷,是在控制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的大环境下,不得已实施的一种政策;也是对近年银行个人消费 贷大幅增长采取“急刹车”;同时,更是对监管部门从严监管个人消费贷而采取的必要手段。必须指出的是,无论出于哪一种原因,银行机构严控个人消费贷的信贷 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 网民“明明”称,用短期限、高利率的消费贷投机房地产是非常危险的投资行为,此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限制是必要的,也将对过热的消费贷市场起到控制作用。 有网民表示,从更深层面来看,各方利益的驱动、银行贷款业务的激进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是祸端。近年来银行业绩压力较大,一些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在信贷业务上过于激进,忽视了风险。 监管力度需加码 网民“不可以征服”表示,消费贷转房贷是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的“无间道”。监管力度需加码。 网民“明明”称,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的原因比较复杂,监管上确实存在难度,银行消费贷款的监管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配合整个房地产市场整体的调控政策,包括租售同权、增加土地供给等“组合拳”,真正打消房地产投机的过热需求。 网民“谭浩俊”建议,越是调控的关键时刻,越要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管的精准度。对“首付贷”重现、“消费贷”变身的问题,必须快速出手,加强监管,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并对违规银行给予严厉处罚,做到防微杜渐。 (记者 赵东东 整理)[详情]

北京多家银行自查消费贷违规购房 监管资金流向较难
北京多家银行自查消费贷违规购房 监管资金流向较难

   【推荐阅读】 消费贷换马甲混进楼市 中介霸气称帮搞定100万首付 信贷人士称消费贷资金很多被挪作他用,业内人士表示对信贷资金“穿透式”监管很难 一轮银行业针对个人消费贷款是否违规用于购房的自查大幕开启。 新京报记者9月13日从北京市银监局以及北京各银行获悉,目前北京地区各家银行已经根据北京银监局发布的《通知》开展自查,主要针对单笔贷款20万以上的个人消费贷和100万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开展自查以及信用卡透支不低于20万元用于支付购房款,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北京多家银行已自查消费贷 消费贷款的激增令多地监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北京、深圳、江苏等地的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严查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等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9月5日,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北京银监局相关人士表示,近期,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增长有所加快,据市场情况反映,个别银行发放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的情况,这类行为不符合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要求。 北京银监局透露,各机构应每季度就本机构房地产相关业务开展自查,并于季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专项自查报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三季度起将本通知要求的自查报告与各季度房地产专项自查报告一并报送。 9月13日,记者在北京采访包括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这些银行均对记者表示,已经收到《通知》,目前正组织开展自查工作。 多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信贷员对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消费贷款办理日益严格,部分消费贷款已经暂停,已办理的消费贷将严格管控资金流向。 监管消费贷资金流向存在难点 多家银行信贷人士表示,消费贷款一直禁止用于买房,要求专款专用。但是,实际上挪作他用的情况很多,难以追踪其流向。 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主要为最高贷款额度30万元,但是,家庭消费贷款无抵押最高可贷100万元。通常来说,30万元以下的贷款额度可以自主支付,无需发票;30万元以上的部分银行通常把贷款的款项直接付给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需要发票等手续。因此,对银行来说,最难监管的是30万元以下的部分贷款,不过也不排除30万元以上的贷款出现借款人与指定商户合作欺诈的行为。比如,有些中介公司帮忙提供虚假的贷款用途材料,消费贷“挪作他用”很难被银行察觉。 “银行这几年受利率市场化冲击,利差收入减少,而个人消费贷款相对风险低、利率高,对银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消费贷款的真实资金用途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 多位业内人士也指出,对消费信贷的资金流向的监管存在难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监管一直要求贷款资金不能流向楼市、股市等,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时也会核实资金流向,如果贷款超过30万,采取受托支付等措施,银行不会把贷款直接给借款人而是给借款人的收款方。 但这种受托支付制度仍然有漏洞。“比如一些中介机构与借款人合谋,双方签订一个消费用途的合同。在银行把贷款打到中介账户后,中介扣除手续费等费用后,再将钱打给借款人。”薛洪言说,银行很难对资金流向进行穿透式的监督管理。“监管职能管到中介账户这一层,但中介账户把资金转到了哪里就很难监管了。”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也表示,目前对消费贷的资金流向监管存盲区。“事实上,很多消费贷不是由正规金融机构做,而是有一些小额分散性质的非持牌金融机构在发放,这些机构不在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内。”郭田勇表示。 业内人士称查资金流向并不难 那么,消费贷资金流向存在的上述监管难点、盲区该如何解决? 9月13日,某国有五大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消费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超过30万元额度的纯信用贷款;还有一种是以住房做抵押来贷款,后者只要提供相应的资料就可以得到相应贷款。” 如何能查出消费贷的资金被挪用了?“其实很好查,就是检查这笔钱贷出去后,通过收款人的账户,最后转到了哪里。”上述人士指出,之前贷款人不知道监管部门要来查,不一定会提现,很多客户可能就直接转账了,所以认真查是可以发现问题的。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坦言,监管机构使用监管科技等手段可以对资金流向进行传统式管理,但是需要考虑到监管科技的成本与业务负面影响的大小之间的平衡。“如果负面影响没有那么大,可能没必要花费那么大精力和成本做这个事情。”他建议,针对目前消费贷的一些乱象,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查等方式以儆效尤以达到监管的效果。 郭田勇则建议,针对消费贷机构的多样性,建议相关部门实行多头管理,地方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覆盖一些监管部门监管不到的地方。 也有业内人士对消费贷的资金监管持乐观态度。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认为,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属于政策明令禁止,2017年严监管下金融机构更不敢违规,相关风控十分严格。虽然难免有漏网之鱼,但实际操作量应该很少。 (记者 金彧 侯润芳 宓迪) ■ 相关新闻 百度“房抵贷”推广信息被质疑违规 未提资金禁入楼市,公司回应正自查,新用户须签资金用途声明 在监管严查“房抵贷”等资金流入楼市的背景下,百度金融的一则“房抵贷”推广信息引来质疑,焦点是贷款款项没有说明禁入楼市。百度金融方面9月13日回应称,其“房抵贷”贷款资金只能用于企业正常经营或家庭的特定合法消费,不能用于金融投资、房地产等与国家法律法规或监管规范相违背的用途。 昨日,有报道称,百度金融通过短信推广“最高1000万,最快次日放款”的“房抵贷”广告,而该“房抵贷”介绍中,贷款款项使用说明没有“禁止进入房地产市场”等情况。新京报记者也收到了百度金融旗下的这款房抵贷产品的推介短信,未提及资金不能用于房地产等。 百度金融方面表示,在用户申请贷款环节,要求借款人自查并声明资金用途,并在借款协议中对该用途进行约定。在风控环节中,对资金用途有严格审核机制并对违规使用的风险做了充分提示。在贷后环节,百度有钱花对借款用途设立动态的抽查机制,一旦发现用户违背约定将资金用于禁止用途,将采取必要措施要求用户提前偿还借款。 “目前我们正在按照监管要求开展风险自查。”百度金融方面称,新申请用户必须签署“贷款用途声明”,禁止违法违规用途。(记者 陈鹏)[详情]

消费贷换马甲混进楼市 中介霸气称帮搞定100万首付
消费贷换马甲混进楼市 中介霸气称帮搞定100万首付

  消费贷换“马甲”混进楼市 刘开雄、郑钧天、王淑娟、邓中豪 银监会多次发布通知,强调对消费贷款的管理。新华社发 近日,北京、深圳等地监管机构发布通知或风险警示,要求辖区内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问题进行自查。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经过层层包装,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在一个楼盘,记者称凑首付有点难度,中介干脆地说:“只要不超过100万元,我们来帮你搞定。” 多地监管部门严查 消费贷违规进楼市 近期,一组金融数据刺激了金融市场。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8305亿元。 与此同时,上市银行的半年报纷纷披露,消费贷款增速惊人。如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消费金融贷款余额达2770.90亿元,上半年新发放贷款1294亿元,同比增长255.49%;建设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今年上半年激增830.3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10.66%;光大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为3723.62亿元,上半年新增540.91亿元,较去年末增长了17%。 短期新增消费贷款大幅增长,这些钱去哪儿了呢?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地监管部门发出通知或风险提示,严查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等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9月5日,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发布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9月8日,北京市住房建设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中介机构对近三个月本机构及从业人员经营活动开展自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近日也发出金融风险提示,明确提出要加强个人其他消费贷款管理,并要求从发文之日起执行。 有金融监管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早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就曾发布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此后,银监会等部门陆续多次发布相关通知,强调对消费贷款的管理。 案例 房地产中介牵线: 以“房抵贷”和第三方中 转的方式,套取贷款用于购房。 在上海市闵行区的一家大型房产中介的门店,中介人员听说记者凑首付有点难度后,直接说“只要不超过100万元,我们来帮你搞定”。 随后,该中介人员详细地介绍了操作流程——一种是进征信系统的,需要有房产等做抵押,年化利率6%~7%,这种贷款可以直接打入个人账户;另一种是无抵押,现在国家不让钱直接流入房地产,得找第三方来让贷款中转一下。但这种要收1~2个百分点的手续费,利率也是6%~7%。“我们跟银行都是有合作的,以上2种方式都可以做到30年。” 金融中介搭桥: 帮助办理大额信用卡违规套现。 记者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咨询得知,该公司可以代办部分银行信用卡,从而贷款套现。“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贷款。你没工作、没社保我们也可以帮你包装。你只要交点中介费。”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找我们能办大额信用卡,50万至60万元都能提现,去干什么,银行根本不会管。” “监管要求个人消费贷款必须专款专用,但挪作他用的情况很多。”一家国有银行个人金融部人士指出,30万元以上的个贷是银行将贷款直接付给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30万元以下自主支付。有些中介公司帮忙提供虚假的贷款用途材料,消费贷“挪作他用”很难被银行察觉。 要靠监管机构 建立灵敏、动态的监管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银行由于消费贷的贷后管理问题,已经暂停了部分消费贷款产品,目前仅对存量客户提供纯信用无抵押的消费贷款。 财经评论员莫开伟指出,消费贷等非房贷资金变相流入楼市,是把一些支付能力不足的人拉入了房地产市场,一旦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出现逆转,违约风险暴露,会造成相当的金融风险;还有部分消费贷款是由P2P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金穿透而来的,其间不少游离于现有监管体系的视野之外,潜藏并易诱发较大金融风险隐患。 “银行这几年受利率市场化冲击,利差收入减少,而个人消费贷款相对风险低、利率高,对银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消费贷款的真实资金用途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 某民营银行总行行长告诉记者,消费贷进入楼市确实起到了加杠杆的作用。居民在房价上涨预期下,急于借钱入市。只有多措并举扭转居民的单方看涨预期,才能真正堵住楼市的“配资”通道。 莫开伟表示,遏制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要靠监管机构建立灵敏、动态的监管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管精准有力。[详情]

北京多家银行自查消费贷 业内称资金穿透式监管很难
北京多家银行自查消费贷 业内称资金穿透式监管很难

  北京多家银行自查消费贷违规购房 信贷人士称消费贷资金很多被挪作他用,业内人士表示对信贷资金“穿透式”监管很难 一轮银行业针对个人消费贷款是否违规用于购房的自查大幕开启。 新京报记者9月13日从北京市银监局以及北京各银行获悉,目前北京地区各家银行已经根据北京银监局发布的《通知》开展自查,主要针对单笔贷款20万以上的个人消费贷和100万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开展自查以及信用卡透支不低于20万元用于支付购房款,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北京多家银行已自查消费贷 消费贷款的激增令多地监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北京、深圳、江苏等地的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严查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等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9月5日,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北京银监局相关人士表示,近期,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增长有所加快,据市场情况反映,个别银行发放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的情况,这类行为不符合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要求。 北京银监局透露,各机构应每季度就本机构房地产相关业务开展自查,并于季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专项自查报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三季度起将本通知要求的自查报告与各季度房地产专项自查报告一并报送。 9月13日,记者在北京采访包括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这些银行均对记者表示,已经收到《通知》,目前正组织开展自查工作。 多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信贷员对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消费贷款办理日益严格,部分消费贷款已经暂停,已办理的消费贷将严格管控资金流向。 监管消费贷资金流向存在难点 多家银行信贷人士表示,消费贷款一直禁止用于买房,要求专款专用。但是,实际上挪作他用的情况很多,难以追踪其流向。 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主要为最高贷款额度30万元,但是,家庭消费贷款无抵押最高可贷100万元。通常来说,30万元以下的贷款额度可以自主支付,无需发票;30万元以上的部分银行通常把贷款的款项直接付给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需要发票等手续。因此,对银行来说,最难监管的是30万元以下的部分贷款,不过也不排除30万元以上的贷款出现借款人与指定商户合作欺诈的行为。比如,有些中介公司帮忙提供虚假的贷款用途材料,消费贷“挪作他用”很难被银行察觉。 “银行这几年受利率市场化冲击,利差收入减少,而个人消费贷款相对风险低、利率高,对银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消费贷款的真实资金用途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 多位业内人士也指出,对消费信贷的资金流向的监管存在难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监管一直要求贷款资金不能流向楼市、股市等,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时也会核实资金流向,如果贷款超过30万,采取受托支付等措施,银行不会把贷款直接给借款人而是给借款人的收款方。 但这种受托支付制度仍然有漏洞。“比如一些中介机构与借款人合谋,双方签订一个消费用途的合同。在银行把贷款打到中介账户后,中介扣除手续费等费用后,再将钱打给借款人。”薛洪言说,银行很难对资金流向进行穿透式的监督管理。“监管职能管到中介账户这一层,但中介账户把资金转到了哪里就很难监管了。”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也表示,目前对消费贷的资金流向监管存盲区。“事实上,很多消费贷不是由正规金融机构做,而是有一些小额分散性质的非持牌金融机构在发放,这些机构不在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内。”郭田勇表示。 业内人士称查资金流向并不难 那么,消费贷资金流向存在的上述监管难点、盲区该如何解决? 9月13日,某国有五大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消费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超过30万元额度的纯信用贷款;还有一种是以住房做抵押来贷款,后者只要提供相应的资料就可以得到相应贷款。” 如何能查出消费贷的资金被挪用了?“其实很好查,就是检查这笔钱贷出去后,通过收款人的账户,最后转到了哪里。”上述人士指出,之前贷款人不知道监管部门要来查,不一定会提现,很多客户可能就直接转账了,所以认真查是可以发现问题的。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坦言,监管机构使用监管科技等手段可以对资金流向进行传统式管理,但是需要考虑到监管科技的成本与业务负面影响的大小之间的平衡。“如果负面影响没有那么大,可能没必要花费那么大精力和成本做这个事情。”他建议,针对目前消费贷的一些乱象,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查等方式以儆效尤以达到监管的效果。 郭田勇则建议,针对消费贷机构的多样性,建议相关部门实行多头管理,地方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覆盖一些监管部门监管不到的地方。 也有业内人士对消费贷的资金监管持乐观态度。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认为,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属于政策明令禁止,2017年严监管下金融机构更不敢违规,相关风控十分严格。虽然难免有漏网之鱼,但实际操作量应该很少。 新京报记者 金彧 侯润芳 宓迪 ■ 相关新闻 百度“房抵贷”推广信息被质疑违规 未提资金禁入楼市,公司回应正自查,新用户须签资金用途声明 新京报讯(记者陈鹏) 在监管严查“房抵贷”等资金流入楼市的背景下,百度金融的一则“房抵贷”推广信息引来质疑,焦点是贷款款项没有说明禁入楼市。百度金融方面9月13日回应称,其“房抵贷”贷款资金只能用于企业正常经营或家庭的特定合法消费,不能用于金融投资、房地产等与国家法律法规或监管规范相违背的用途。 昨日,有报道称,百度金融通过短信推广“最高1000万,最快次日放款”的“房抵贷”广告,而该“房抵贷”介绍中,贷款款项使用说明没有“禁止进入房地产市场”等情况。新京报记者也收到了百度金融旗下的这款房抵贷产品的推介短信,未提及资金不能用于房地产等。 百度金融方面表示,在用户申请贷款环节,要求借款人自查并声明资金用途,并在借款协议中对该用途进行约定。在风控环节中,对资金用途有严格审核机制并对违规使用的风险做了充分提示。在贷后环节,百度有钱花对借款用途设立动态的抽查机制,一旦发现用户违背约定将资金用于禁止用途,将采取必要措施要求用户提前偿还借款。 “目前我们正在按照监管要求开展风险自查。”百度金融方面称,新申请用户必须签署“贷款用途声明”,禁止违法违规用途。[详情]

消费贷用途错配严重 治理假消费真买房须精准发力
消费贷用途错配严重 治理假消费真买房须精准发力

  治理“假消费真买房”须精准发力 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近期江苏、北京、深圳三地银监局和人民银行分行先后发文,提示辖内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并要求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 不少网民表示,消费贷款用途错配现象严重,既有个别银行利益驱动原因,也暴露了监管短板。对于“假消费真买房”的现象,必须快速出手,加强监管,并对违规银行给予严厉处罚,做到防微杜渐。 消费贷款用途错配 据报道,近年来,商业银行消费贷款用途错配现象严重,大量资金披上个人消费贷款的外衣,暗地里违规“输血”楼市,银行业风险隐患激增。有业内人士称之为“假消费真买房”。 网民“M莫开伟”称,应该说,当前银行收缩和严控个人消费贷,是在控制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的大环境下,不得已实施的一种政策;也是对近年银行个人消费贷大幅增长采取“急刹车”;同时,更是对监管部门从严监管个人消费贷而采取的必要手段。必须指出的是,无论出于哪一种原因,银行机构严控个人消费贷的信贷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 网民“明明”称,用短期限、高利率的消费贷投机房地产是非常危险的投资行为,此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限制是必要的,也将对过热的消费贷市场起到控制作用。 有网民表示,从更深层面来看,各方利益的驱动、银行贷款业务的激进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是祸端。近年来银行业绩压力较大,一些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在信贷业务上过于激进,忽视了风险。 监管力度需加码 网民“不可以征服”表示,消费贷转房贷是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的“无间道”。监管力度需加码。 网民“明明”称,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的原因比较复杂,监管上确实存在难度,银行消费贷款的监管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配合整个房地产市场整体的调控政策,包括租售同权、增加土地供给等“组合拳”,真正打消房地产投机的过热需求。 网民“谭浩俊”建议,越是调控的关键时刻,越要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管的精准度。对“首付贷”重现、“消费贷”变身的问题,必须快速出手,加强监管,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并对违规银行给予严厉处罚,做到防微杜渐。 (记者 赵东东 整理)[详情]

上半年消费贷猛增 资金流向哪里?监管严查给出答案
上半年消费贷猛增 资金流向哪里?监管严查给出答案

  据悉,监管层开始严查“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以及大额信用卡套取资金。实际上,银行一直都有对个人消费贷款的用途进行抽查,不过最近检查更加严苛,规模迅猛增长的消费贷将迎来严厉监管。上半年消费贷规模猛增 资金洪水流向了哪里?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7月,2017年上半年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元,今年前7个月新增总额已远超去年全年,可见短期消费贷在2017年增速迅猛。目前来看,市场上主流的消费贷业务来自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从近期陆续披露的上市银行2017年中报发现,多家银行从2017年以来消费贷款规模大幅增加。消费贷暗中流向房地产,贷款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随着楼市调控的升级,商业银行持续收紧房贷额度,但加大了个人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据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多家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节节攀升。其中平安银行上半年消费金融贷款余额2770.90 亿元,上半年新发放贷款 1294亿元,同比增长255.49%;同样到今年6月末,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580.90亿元,同比增长164%;招商银行消费贷款余额 840.77 亿元,同比增长31.19%。图:2017年上半年3家上市银行消费贷款规模据悉,某股份行信贷业务人士表示,确实有不少人用消费贷去支付房贷或者用于首付。对于短期消费贷款,银行对客户如何支配资金本身就比较难控制;对于需要委托支付的消费贷,市面也有渠道帮助套现。此外,有一些开发商暗中操作双合同,以“装修贷”的名义开展“首付贷”业务。各地监管联袂出击重拳 禁止消费贷溜进楼市最近,个人消费贷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引起北京、深圳、江苏等地监管机构的关注并开始风险排查。三地监管机构陆续针对辖区内银行发布自查通知,要求加强个贷用途管理,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据悉,此举是为了避免大规模的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成为“变相”的首付贷。北京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快速增长。但据市场情况反映,个别银行发放的上述两类贷款却违规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借款人将其用于购买住房,而非个人经营或日常消费,这种行为不符合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要求。9月5日,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北京银监局 人行营业管理部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广发银行深圳奥林支行的个贷经理表示,个人消费贷产品的最长期限由30年缩短到5年,如果是9月11日当天查征信,还可以申请30年期的消费贷款。除了广发银行以外,深圳其他多家股份制银行表示,目前暂未收到缩短消费贷最长期限的通知。事实上,不同银行的最长贷款期限并不相同,比如广发银行最长能贷30年,而中国银行的最长贷款期限则为5年。继北京、深圳抡起消费贷监管大棒后,江苏监管部门也采取措施,紧密跟进监管工作。9月11日,有多家媒体披露消息称,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银监局下发《关于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简称“82号文”)。据“82号文”显示,今年以来,部分地区和机构个人消费贷款,特别是不明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增长过快,其中部分金额大、期限长的消费贷款用途与消费属性不匹配,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82号文”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严禁个人消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深入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自查自纠工作;加大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日常监测和检查力度。违规房贷暗藏风险 银行对消费贷用途从严管理毋庸置疑,监管层严查个人消费信贷流向的背后,是今年居民消费信贷的大幅增长,而其中大多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市场。现在的楼市调整,重点就是要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行为。中介诱导购房者选择“房抵贷”、并且原本已经销声匿迹的“首付贷”又重出江湖。“房抵贷”是指借款人将自己名下的房产作抵押,向银行申请一次性或循环使用的消费或经营用途的人民币贷款。房抵贷的资金如果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短时间内会释放大量的购买力,对房价产生冲击。但是,一旦购房者无力还贷,将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危机。“首付贷”通过相关机构,向购房者提供首付阶段的“贷款”,从而使购房支付能力不足或需资金周转的购房者达到按揭贷款首付比例,继而达到银行按揭贷款放款要求,完成贷款购房行为的服务。开发商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打出“首付10%、无息、无手续费,开发商垫资”等广告,违规促销;个别中介称可“团购价贷款”!如果还贷能力不足的购房者进入房地产市场后,随时都有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违约风险升高,金融机构也会产生大批的坏账,从而影响整个金融系统。事实上,目前不少银行的消费贷额度逐渐收紧,各大银行对消费贷款业务进行了从严管制,甚至部分银行由于额度紧张暂停了个人消费贷业务。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的客户经理表示,由于今年的贷款额度比较紧张,该分行已经停掉了所有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中行荔湾区某支行的个贷经理称,目前该行主推的个人消费贷产品是中银E贷,但采取白名单制,准入门槛较高。“最高额度30万,最长年限5年这些没有变,但现在大额长期消费贷批下来的难度增大了。”对于消费贷用途,该行表示,如果消费贷用于家装,一般在申请时就需要提供第三方收款账户、装修合同,同时银行工作人员会在装修前和装修后上门拍照,以确认资金用途真实无误。[详情]

房贷控制收紧 多地严控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
房贷控制收紧 多地严控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

  房贷紧了、消费贷涨了,多地严控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个人消费贷猛增后“急刹车”“史上最严楼市调控”中,房贷从紧已不是唯一的信贷手段。针对一些炒房人利用消费贷作为购房款,银行监管部门已经有所注意,并在多地“急刹车”。据悉,最近部分城市的监管机构要求加强个贷用途管理,消费贷、经营贷正“急刹车”,严控流入房地产市场。来自26家上市银行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个人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占比由去年上半年的91.43%降到了51.40%。业内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市场调控,对房贷控制从紧。但从结构上来看,消费贷在悄悄崛起。多地银行人士透露,消费贷曾是此前主推项目之一。2017年前7个月,全国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这其中暴露出银行可能对贷款资金流向把关不严,存在消费贷、经营贷实际变成购房贷款的可能性。有媒体披露,从财报数据上看,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消费贷表现突出,比如平安银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92.5亿元,而个人消费贷款却新增456.27亿元,个人信用卡贷款也新增268.74亿元。所谓消费贷,实际上主要用于留学、房屋装修、买车等。此前,消费贷主要包括利用住宅抵押、非住房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但这种以消费名义的贷款,却一直明里暗里流入房地产市场。一位从事相关抵押贷款业务的负责人介绍,业主可以拿着房本抵押贷款,再投入楼市购买房产,靠着第二套房产短期内的迅速升值,抵消掉贷款利息。消费贷的猛增开始引起主管部门的注意。9月8日,北京银监局在官方网站公布了《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北京市各银行对20万元以上的个人消费贷和100万元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开展自查,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记者自北京多位银行人士处获悉,从今年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之后,北京市场上的个人消费贷产品正从严控制,额度、利率已不再如前。“目前调控政策严格,购房者通过正常渠道加杠杆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但部分银行依然有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特别是消费贷款增量大部分进入房地产市场。目前各地楼市调控政策加码趋势持续,市场平稳,房贷及其它流入房地产的贷款额度是影响房价走势的关键指标。在他看来,如果消费贷不收紧,房地产调控效果难以落实。从前7个月的信贷数据看,房贷占比相比2016年下半年明显减少。特别是一线城市,房贷2季度开始明显萎缩,“这也是出现5月后部分城市房价涨幅放缓、市场平稳的主要原因。”业内分析,各地开始围堵消费贷,有利于房地产调控的落地,收紧的房贷叠加房地产调控约束房价上涨作用更明显。[详情]

深圳个人消费贷监管趋严 曲线买房行不通了
深圳个人消费贷监管趋严 曲线买房行不通了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老盈盈 经济观察网从深圳多家银行人士处核实,部分银行收到通知要求谨慎发放个人消费信贷。这份通知由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称央行深圳中支)向辖区内的商业银行发出,全称为《关于落实人民银,<金融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个贷管理,谨慎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具体要求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包括房商通、抵质押额度贷款等),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此外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深圳多家银行人士表示,银行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贷的放贷门槛,有些银行信用额度越来越少,甚至已经没有额度了。放贷门槛提高9月12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访深圳国有大行、股份行支行、城商行分行、农商行支行等多个银行网点发现,消费贷的产品放贷额度大概在30-100万之间,期限在1-3年不等,某家国有大行支行的期限可达5年,每个月还息或者一次性还息和本金。除此之外,记者发现部分银行对借贷人的准入门槛要求比较高,例如要求借款人是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上市公司的人员等或者要求提供房产证作为准入门槛。“现在监管越来越严,加上我们的信用额度也不是很多了,所以对借款人会有设置比较高的要求。”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的客户经理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光大银行深圳某支行的大堂经理则向记者表示,该行已经不做消费贷业务,因为已经没有额度了。经济观察网记者在走访银行网点时发现,对于借款的用途,有些银行会进行审核,但有些银行则不会过问借款的去向。上述南洋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借款时必须要出示借款用途的相关证明,例如如果资金用于装修的话需要提供装修合同,并且资金不能用于购房及购买理财产品。不过,有其他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因为该款项属于日常的消费贷,并不会查借款用途。消费贷曲线买房行不通今年以来,个人短期消费贷数额猛增。数据显示,2017年前7个月,全国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目前除了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网络小贷公司的各种消费分期外,很多银行也都加入了消费贷产品。但是由于部分银行一直以来对贷款资金流向不过问和把关不严,存在消费贷变成购房贷款的可能性。对于想要买房首付却不够的人来说,消费贷款让这些人看到了希望,用消费贷曲线买房这种操作就开始日益增多。种种迹象表明,监管已经看到了消费贷的问题,并要求各地银行机构开始整改。北京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北京市辖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房抵贷、贷款受托对象、借款频率、借款用途、资金流向、收入证明、借款人等多个特征,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自查范围为单笔贷款金额20万元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而在此次央行深圳中支下发的《通知》里也明确表示加强对消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管,贷前应该履行尽职调查责任,加强交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核,防范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详情]

炒房客崩溃! 深圳个人消费贷30年缩短至5年
炒房客崩溃! 深圳个人消费贷30年缩短至5年

  来源 | 咚咚找房综合自咚咚金服、财经三分钟等深圳发布重磅金融政策!深圳某家银行率先缩短消费贷贷款期限,最长时间由30年缩短至5年!19月8日,深圳某家银行内部人士发来一张截图,表示该银行收到“关于落实人民银行《金融风险提示》的通知”:1、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包括房商通、抵质押额度贷款等),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2、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上述要求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而就在前几日,央行就已经发布文件,深圳个人其他消费贷款过于嚣张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将对消费贷做出整顿。而据了解,北京目前也正在开展中介机构违规检查,严查首付贷、消费贷。2上半年住房按揭贷款增速回落,新增房贷占个人贷款的比重也较去年末有所下降。但2017年前七个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8305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贷大概率流入房地产市场。那么消费贷为什么会如此大批量的流入房地产呢?第一,利率不断上升,再加上很多热点城市的二套房首付动辄7成、少则5成,购房者在这种情况下比较被动,要么接受“议价”,要么等上几个月的时间。尤其是二套房的购房者,如果没钱、贷不到款,抵押贷成为了“最好的选择”。第二,银行在抛弃住房贷以后,需要寻求新的业务来盈利,这个时候消费贷就成了不错的选择。但问题是,去年万亿规模的住房贷,今年的消费贷能撑起吗?当然可以,因为住房贷有一部分悄悄转移到了消费贷,因此在今年1—7月,消费贷总额暴涨。实际上只是“换汤不换药”。第三,房地产总体销售量得以回落,但是,这不代表楼市就真的就遇冷了,甚至有7成房企在上半年利润上涨。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在“限价”的规则下,很多城市的新盘实际上仍然备受欢迎,个别城市还开启了“全款买房”。3与此同时,深圳房贷利率也大幅上浮。9月4日,深圳首套房房贷利率全面上浮,以四大行为代表的银行全部基准上浮5%,还有部分银行当前还是基准利率,但不排除其他银行会逐步追平。房贷政策进一步紧缩,市场观望氛围会更加浓厚,深圳房地产市场会进一步受影响。同样买300万的房,如果保持这个基准利率不变,足足多增了11.34万贷款。和年初相比,现在买房的人不单是房贷增加,如今连装修成本也大幅上升。业内人士表示:“此番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导致今年装修成本较往年上涨30%左右。”金融进一步收紧,深圳刚需是否还应该出手买房呢?刚需上车型,只要在自己能买得起的时候买房就是最好的时间,现在买房是比较合适的时机。银行政策未来一直紧缩,现在买比后面买成本更低;银行政策未来宽松,房价的微幅波动也会让成本更高。现在市场观望氛围浓厚,是属于买方市场,会有更多的选择,笋盘机会非常多,非笋不买,买房成本会降低。正在审批的消费贷款是否会受到影响?已经做了的和正在审批中的消费贷款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人行后续继续加码出台政策性规定,后来者将会受到政策的影响。[详情]

严查消费贷背后:资金入楼市动力仍在 调控政策从紧
严查消费贷背后:资金入楼市动力仍在 调控政策从紧

  本报记者 张敏 北京报道 “我们用了30万的消费贷,又在中介那儿做了一部分垫资,才凑齐了首付。”今年8月,王先生在北京朝阳区购买一套二手房,为凑齐首付,他向银行申请了一笔消费贷款。 随着首付比例提高以及贷款审核更加严格,消费贷、抵押贷等方式一度受到部分购房者的青睐。但今后将遭遇严格监管。 9月初,北京银监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北京市住建委同时发文,要求经纪机构开展违规行为自查,内容就包括“单笔贷款金额20万元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随后,深圳、江苏也传出严查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消息,并最终被证实。 北京、深圳,以及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均为楼市调控的“热点城市”:调控趋严后,今年的市场交易量也出现明显下滑。此时,消费贷款仍然“逆势”进入楼市,其背后的逻辑值得关注。严查消费贷流向的信号意义,同样不容忽视。 Wind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同比多增7137亿,并已远超去年全年8305亿的水平。但这部分消费贷中有多少进入了房地产,目前尚难估算。 凑首付缺口 “买房就是个资金杠杆行为,如果真的看好这套房子的升值潜力,不如把杠杆用足。”王先生说。除了消费贷款,他还考虑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进行凑钱。这些年,他身边的朋友曾使用过这两种渠道筹集购房资金,虽然利率较高,但考虑到房价上涨的幅度,仍然有收益。 房产经纪人小陈证实了这种现象。他所在的门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区域,按照他的说法,过去这些年,一直有客户使用消费贷或抵押贷来凑首付。 小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同样有这种情况出现,因为“首付比例上调了,很多购房者面临资金缺口”。 今年3月17日,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布楼市调控政策,其中将个人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提高至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提高至80%,且在确定购房套数时,采用“认房又认贷”的原则。这一条款使得很多购房者的首付款骤增,按照当前北京的房价水平,首付款可增加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 这轮调控政策使得很多购房者的购房计划搁浅,北京楼市的成交量也明显下跌。但与此同时,部分中介机构开始向购房者推介首付贷、抵押贷,以及垫资业务。 所谓“垫资”,指买方或卖方出现资金缺口时,由中介机构先行垫付,而后借款方再进行偿还,但需要支付一定比例(通常高于贷款利率)的“手续费”。如果垫资金额较大,则需要使用房产等进行抵押。 小陈表示,在他经手的客户中,今年有一部分使用了他推介的抵押贷、消费贷和垫资等,且大部分都是用于凑首付。但具体多少比例不好判断,因为“客户有可能自己从银行借贷款”。 在新房市场,同样有消费贷款的介入。 北京某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北京的楼市调控政策比较严格,按照政府限定的价格,项目的盈利空间很小。因此总部对回款的要求比较高,很多项目要求全款支付。他表示,在一些项目中,的确有购房者通过抵押贷或消费贷的方式来支付。 据了解,由于供应不足且价格受限,今年北京新房项目颇受市场青睐。部分项目的验资标准大幅提高,一些支付能力不足的人被挡在门外。为获取这类购房“资格”,消费贷和抵押贷成为常用的方式。 中原地产张大伟也认为,北京、深圳、江苏等地率先传出严查消费贷的消息,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些区域的“限价令”较为严格所致。 楼市调控“打地鼠” 虽然有客观原因,但若消费贷过多地进入房地产市场,会有损楼市调控的效果。 张大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部分新增的消费贷款,很大比例进入了房地产领域,因为“中国人没有使用贷款消费的习惯”。这与大多数机构分析师的观点相同。 张大伟认为,经过去年以来的多轮楼市调控,信贷、税收、限购、限价等政策都已出尽。三地严查消费贷流向,是对楼市调控的一个重要补充。 同时,严查消费贷,对于防范市场风险亦有帮助。“不管市场好的时候还是差的时候,都有加杠杆炒房的人。”上述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旦房价出现持续下跌,炒房客容易遭受损失。若大量资金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则有引发金融风险之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三地开展上述检查之前,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明显降温。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今年1-8月,北京成交新房住宅16822套,同比下滑49%;成交二手住宅102471套,下滑44%。机构统计的北京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也均出现下探。 深圳和南京的房价则出现明显下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去年10月以来,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连续10个月环比止涨,其中8个月下滑,2个月持平。南京房价的止涨时间为8个月,其中6个月下滑,2个月持平。按照机构数据,两地的楼市成交量同样下滑明显。 张大伟指出,上述三地严查消费贷流向,体现出楼市调控“打地鼠”的特征。即针对个别城市、个别领域的乱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而非全盘打压。 但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上,这种举动的信号意义也不容忽视。按照多位分析人士的看法,一方面,在上轮调控已过半年后,严查消费贷流向房地产,释放出楼市调控不会松动的信号;另一方面,传统旺季“金九银十”已至,上述动作对市场的非理性情绪也将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张大伟也认为,今年下半年,楼市调控一直处在零星加码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松动迹象,未来清查消费贷的行为有可能扩大。若市场反弹过于激烈,对于个别地区或领域,不排除调控进一步升级的可能。[详情]

严查消费贷背后:资金入楼市动力仍在 调控政策从紧
严查消费贷背后:资金入楼市动力仍在 调控政策从紧

   “我们用了30万的消费贷,又在中介那儿做了一部分垫资,才凑齐了首付。”今年8月,王先生在北京朝阳区购买一套二手房,为凑齐首付,他向银行申请了一笔消费贷款。随着首付比例提高以及贷款审核更加严格,消费贷、抵押贷等方式一度受到部分购房者的青睐。但今后将遭遇严格监管。9月初,北京银监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北京市住建委同时发文,要求经纪机构开展违规行为自查,内容就包括“单笔贷款金额20万元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随后,深圳、江苏也传出严查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消息,并最终被证实。北京、深圳,以及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均为楼市调控的“热点城市”:调控趋严后,今年的市场交易量也出现明显下滑。此时,消费贷款仍然“逆势”进入楼市,其背后的逻辑值得关注。严查消费贷流向的信号意义,同样不容忽视。Wind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同比多增7137亿,并已远超去年全年8305亿的水平。但这部分消费贷中有多少进入了房地产,目前尚难估算。凑首付缺口“买房就是个资金杠杆行为,如果真的看好这套房子的升值潜力,不如把杠杆用足。”王先生说。除了消费贷款,他还考虑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进行凑钱。这些年,他身边的朋友曾使用过这两种渠道筹集购房资金,虽然利率较高,但考虑到房价上涨的幅度,仍然有收益。房产经纪人小陈证实了这种现象。他所在的门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区域,按照他的说法,过去这些年,一直有客户使用消费贷或抵押贷来凑首付。小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同样有这种情况出现,因为“首付比例上调了,很多购房者面临资金缺口”。今年3月17日,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布楼市调控政策,其中将个人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提高至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提高至80%,且在确定购房套数时,采用“认房又认贷”的原则。这一条款使得很多购房者的首付款骤增,按照当前北京的房价水平,首付款可增加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这轮调控政策使得很多购房者的购房计划搁浅,北京楼市的成交量也明显下跌。但与此同时,部分中介机构开始向购房者推介首付贷、抵押贷,以及垫资业务。所谓“垫资”,指买方或卖方出现资金缺口时,由中介机构先行垫付,而后借款方再进行偿还,但需要支付一定比例(通常高于贷款利率)的“手续费”。如果垫资金额较大,则需要使用房产等进行抵押。小陈表示,在他经手的客户中,今年有一部分使用了他推介的抵押贷、消费贷和垫资等,且大部分都是用于凑首付。但具体多少比例不好判断,因为“客户有可能自己从银行借贷款”。在新房市场,同样有消费贷款的介入。北京某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北京的楼市调控政策比较严格,按照政府限定的价格,项目的盈利空间很小。因此总部对回款的要求比较高,很多项目要求全款支付。他表示,在一些项目中,的确有购房者通过抵押贷或消费贷的方式来支付。据了解,由于供应不足且价格受限,今年北京新房项目颇受市场青睐。部分项目的验资标准大幅提高,一些支付能力不足的人被挡在门外。为获取这类购房“资格”,消费贷和抵押贷成为常用的方式。中原地产张大伟也认为,北京、深圳、江苏等地率先传出严查消费贷的消息,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些区域的“限价令”较为严格所致。楼市调控“打地鼠”虽然有客观原因,但若消费贷过多地进入房地产市场,会有损楼市调控的效果。张大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部分新增的消费贷款,很大比例进入了房地产领域,因为“中国人没有使用贷款消费的习惯”。这与大多数机构分析师的观点相同。张大伟认为,经过去年以来的多轮楼市调控,信贷、税收、限购、限价等政策都已出尽。三地严查消费贷流向,是对楼市调控的一个重要补充。同时,严查消费贷,对于防范市场风险亦有帮助。“不管市场好的时候还是差的时候,都有加杠杆炒房的人。”上述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旦房价出现持续下跌,炒房客容易遭受损失。若大量资金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则有引发金融风险之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三地开展上述检查之前,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明显降温。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今年1-8月,北京成交新房住宅16822套,同比下滑49%;成交二手住宅102471套,下滑44%。机构统计的北京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也均出现下探。深圳和南京的房价则出现明显下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去年10月以来,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连续10个月环比止涨,其中8个月下滑,2个月持平。南京房价的止涨时间为8个月,其中6个月下滑,2个月持平。按照机构数据,两地的楼市成交量同样下滑明显。张大伟指出,上述三地严查消费贷流向,体现出楼市调控“打地鼠”的特征。即针对个别城市、个别领域的乱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而非全盘打压。但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上,这种举动的信号意义也不容忽视。按照多位分析人士的看法,一方面,在上轮调控已过半年后,严查消费贷流向房地产,释放出楼市调控不会松动的信号;另一方面,传统旺季“金九银十”已至,上述动作对市场的非理性情绪也将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张大伟也认为,今年下半年,楼市调控一直处在零星加码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松动迹象,未来清查消费贷的行为有可能扩大。若市场反弹过于激烈,对于个别地区或领域,不排除调控进一步升级的可能。[详情]

三地严查消费贷流向房地产: 银行贷后监控确存“盲点”
三地严查消费贷流向房地产: 银行贷后监控确存“盲点”

   严查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去年9·30楼市调控以来,限购限贷等政策相继推出。从资金端来看,监管层主要通过提高首付比例、控制房贷额度、严格审查购房资格等手段抑制炒房需求。从官方数据来看,按揭贷款得到控制。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月均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按揭贷款)4677亿,相比去年下半年减少500亿;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月均)为39%,相比去年下半年下降26个百分点。 不过,今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分析认为,部分消费贷以及信用卡借款用于支付购房款,从而曲线流入房地产市场,扰乱了房地产金融调控工作。 这一现象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近期北京、深圳、江苏等地下发文件,要求严查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现象并予以纠正。那么,在这一调控措施下,商业银行新增的消费贷会如何处理?存量的违规消费贷如何纠正,面临怎样的难题?从去年的首付贷到现在的消费贷,资金不断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逻辑是什么?(杨志锦)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近期江苏、北京、深圳三地银监局和人民银行分行先后发文,提示辖内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并要求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三地下达的通知明确严查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并就银行的风险自查和业务落实明确了落实细节,但银行的具体落地方式和后续将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还待观察。今年以来,信贷市场迎来业务结构转型:2017年1-7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增速放缓,但短期消费贷款却迎来了爆发性增长。2017年前7个月居民短期消费贷新增额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不少分析人士和业务人士指出,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虽然消费贷用做房贷为政策明令禁止,银行也有较为严格的风控手段,但从结果上看依然存在“漏网之鱼”,消费贷依然或多或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银行贷后监控确存“盲点”华南某股份行信贷业务人士张洋(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要明确消费贷款的类别分为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纯信用额度上限一般为30万,30万以上大额都需要抵押。类别不同,放款方式与贷后管理方式也有不同。张洋表示,银行普遍的做法是:对于30万以上的抵押贷款,银行放款要求只能刷卡或委托支付使用,每个银行自己的系统可以监控到每一笔与该银行卡有关的交易动向,一旦资金出现可疑操作或流向房地产市场会立马收贷。而30万以下的信用贷款用户可以选择提款,但会提出额外要求,如在申请时明确贷款用途,并提供后续消费小票供贷后检查。一旦出现实际用途与申请用途不符的情况,银行也会启动系统追查资金流向,如果违反监管流入房地产市场也会收贷。“但实际操作上,消费者很多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客户想把贷款额度套成现金,可以找相关的企业,给企业一定的返点并缴纳税点。对于企业来说只需要帮忙收一下钱就有额外的收入,因此不少企业愿意承担风险并开展类似‘附加’业务的。这种操作下银行系统监控的每一笔资金都是合法合规并有明确用途的,钱在银行监控下每一个步骤都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确实绕开了监控,投入了其他地方,近年因为房地产市场火爆,可能很多资金就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张洋告诉记者。张洋还指出,如果要完全保证每一笔消费贷款确实落地,需要银行完全跟进,进而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财力,对银行来说是很不现实的。而且即使要加强每一笔贷款的监管也并不容易。以装修贷款为例,有些房子是期房,一两年后交房,装修入住又要至少半年,加上放款周期可能还要两三个月,整个监控流程可能长达两三年,这对银行的监控难度又是更大的考验。某大行信贷业务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最源头的把控应该在贷款源头,虽然监管有明确要求什么用途的贷款必须用到相应的地方,银行也可以按照监管要求在各个环节进行把关,但是依然很难确保客户贷出来的每一分钱用于那个方面,这是银行管理的盲点。存量违规业务处理难题从江苏、北京、深圳三地对消费贷流向房地产下达的通知来看,细则并不相同。北京严查个贷违规购房细则要求银行自查对象为单笔20万以上消费贷,并着重关注房抵贷、短期内办理两笔及以上消费贷款、贷后短期回流至借款人账户等7项特征。深圳细则明确将个人消费贷款最长期限缩短为5年。江苏细则则要求各商业银行建立大额消费信贷投向监测机制,按月向人行和银监局提交报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三地银行已经在积极落实监管要求配合自查,但自查效果难言理想。江苏某城商行零售业务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已将自查整改报告反馈给监管部门,但是,由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自查难度较大,如果客户取现,或者多次转账,或者跨行转账,贷款行是无法核查到底的。因此,自查发现的违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不高。在他看来,监管更加关注长期、大额的消费贷款,至于监管对于违规存量业务的处理和增量业务会做何调整,目前无法得知。张洋则告诉记者,虽然银行对贷款用途的监管确实存在困难,但银行对消费贷贷款用途把控尺度不一一定程度助长了2017上半年消费贷的爆发式增长。有的银行认为一个项目几万、几十万做了也不会怎么样,实际消费贷款的坏账风险也是很低的,加上收益比较高,可以说是多多益善。有的银行可能把控得比较严,不论数额多少都按照业务类型的标准操作。当消费者把所有银行业务进行比较的时候发现尺度有松有紧,监管似乎还存在空间,这给了一些消费者错误的心理预期,认为消费贷用于房贷还是有操作空间的。“所以这次监管禁令的最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所有银行对于消费贷业务用途必须严格把关,当银行全部自觉收紧门槛并且在贷前贷后审查更加严格时,对于消费贷可以用于购买房产的心理预期就是一个严厉的打击,新增业务中试图违规使用消费贷的人将会大大减少。”张洋称。而对于存量业务的处理,张洋指出,合同中指明,一旦与监管要求不符,银行有权马上收回贷款。所以对于存量的违规消费贷业务,收贷是合理的处理方式。“能够通过银行贷款的客户本身资质比较优秀,消费贷款一般额度并不太大,对于符合贷前收入各方面调查的用户来说,收贷一般不会导致其资金链断裂,银行也不一定要求消费者马上一次性归还剩余贷款,还是会给予一定缓冲期,比如合同原定60期的贷款,要求6期内还清等。”张洋说。对于消费贷流向房地产“禁令”能够产生的效应,中信证券固收团队首席分析师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结合上半年金融数据和草根调研情况,发现受到限购限贷政策影响,部分居民加杠杆的房地产需求转向消费贷。而用短期限、高利率的消费贷投机房地产是非常危险的投资行为,此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限制是必要的,也将对过热的消费贷市场起到控制作用。但是出现目前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的原因比较复杂,监管限制确存难度,只通过银行消费贷款的监管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配合整个房地产市场整体的调控政策,包括租售同权、增加土地供给等“组合拳”的方式真正打消房地产投机的过热需求。[详情]

严查消费贷背后:资金入楼市动力仍在 调控政策从紧
严查消费贷背后:资金入楼市动力仍在 调控政策从紧

  严查消费贷背后:资金入楼市动力仍在 调控政策从紧  本报记者 张敏 北京报道 “我们用了30万的消费贷,又在中介那儿做了一部分垫资,才凑齐了首付。”今年8月,王先生在北京朝阳区购买一套二手房,为凑齐首付,他向银行申请了一笔消费贷款。 随着首付比例提高以及贷款审核更加严格,消费贷、抵押贷等方式一度受到部分购房者的青睐。但今后将遭遇严格监管。 9月初,北京银监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北京市住建委同时发文,要求经纪机构开展违规行为自查,内容就包括“单笔贷款金额20万元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随后,深圳、江苏也传出严查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消息,并最终被证实。 北京、深圳,以及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均为楼市调控的“热点城市”:调控趋严后,今年的市场交易量也出现明显下滑。此时,消费贷款仍然“逆势”进入楼市,其背后的逻辑值得关注。严查消费贷流向的信号意义,同样不容忽视。 Wind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同比多增7137亿,并已远超去年全年8305亿的水平。但这部分消费贷中有多少进入了房地产,目前尚难估算。 凑首付缺口 “买房就是个资金杠杆行为,如果真的看好这套房子的升值潜力,不如把杠杆用足。”王先生说。除了消费贷款,他还考虑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进行凑钱。这些年,他身边的朋友曾使用过这两种渠道筹集购房资金,虽然利率较高,但考虑到房价上涨的幅度,仍然有收益。 房产经纪人小陈证实了这种现象。他所在的门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区域,按照他的说法,过去这些年,一直有客户使用消费贷或抵押贷来凑首付。 小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同样有这种情况出现,因为“首付比例上调了,很多购房者面临资金缺口”。 今年3月17日,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布楼市调控政策,其中将个人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提高至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提高至80%,且在确定购房套数时,采用“认房又认贷”的原则。这一条款使得很多购房者的首付款骤增,按照当前北京的房价水平,首付款可增加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 这轮调控政策使得很多购房者的购房计划搁浅,北京楼市的成交量也明显下跌。但与此同时,部分中介机构开始向购房者推介首付贷、抵押贷,以及垫资业务。 所谓“垫资”,指买方或卖方出现资金缺口时,由中介机构先行垫付,而后借款方再进行偿还,但需要支付一定比例(通常高于贷款利率)的“手续费”。如果垫资金额较大,则需要使用房产等进行抵押。 小陈表示,在他经手的客户中,今年有一部分使用了他推介的抵押贷、消费贷和垫资等,且大部分都是用于凑首付。但具体多少比例不好判断,因为“客户有可能自己从银行借贷款”。 在新房市场,同样有消费贷款的介入。 北京某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北京的楼市调控政策比较严格,按照政府限定的价格,项目的盈利空间很小。因此总部对回款的要求比较高,很多项目要求全款支付。他表示,在一些项目中,的确有购房者通过抵押贷或消费贷的方式来支付。 据了解,由于供应不足且价格受限,今年北京新房项目颇受市场青睐。部分项目的验资标准大幅提高,一些支付能力不足的人被挡在门外。为获取这类购房“资格”,消费贷和抵押贷成为常用的方式。 中原地产张大伟也认为,北京、深圳、江苏等地率先传出严查消费贷的消息,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些区域的“限价令”较为严格所致。 楼市调控“打地鼠” 虽然有客观原因,但若消费贷过多地进入房地产市场,会有损楼市调控的效果。 张大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部分新增的消费贷款,很大比例进入了房地产领域,因为“中国人没有使用贷款消费的习惯”。这与大多数机构分析师的观点相同。 张大伟认为,经过去年以来的多轮楼市调控,信贷、税收、限购、限价等政策都已出尽。三地严查消费贷流向,是对楼市调控的一个重要补充。 同时,严查消费贷,对于防范市场风险亦有帮助。“不管市场好的时候还是差的时候,都有加杠杆炒房的人。”上述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旦房价出现持续下跌,炒房客容易遭受损失。若大量资金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则有引发金融风险之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三地开展上述检查之前,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明显降温。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今年1-8月,北京成交新房住宅16822套,同比下滑49%;成交二手住宅102471套,下滑44%。机构统计的北京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也均出现下探。 深圳和南京的房价则出现明显下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去年10月以来,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连续10个月环比止涨,其中8个月下滑,2个月持平。南京房价的止涨时间为8个月,其中6个月下滑,2个月持平。按照机构数据,两地的楼市成交量同样下滑明显。 张大伟指出,上述三地严查消费贷流向,体现出楼市调控“打地鼠”的特征。即针对个别城市、个别领域的乱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而非全盘打压。 但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上,这种举动的信号意义也不容忽视。按照多位分析人士的看法,一方面,在上轮调控已过半年后,严查消费贷流向房地产,释放出楼市调控不会松动的信号;另一方面,传统旺季“金九银十”已至,上述动作对市场的非理性情绪也将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张大伟也认为,今年下半年,楼市调控一直处在零星加码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松动迹象,未来清查消费贷的行为有可能扩大。若市场反弹过于激烈,对于个别地区或领域,不排除调控进一步升级的可能。(编辑:杨志锦,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yangzj@21jingji.com)[详情]

消费贷变形记:监管层“查杀”仍有中介“顶风作案”
消费贷变形记:监管层“查杀”仍有中介“顶风作案”

  首付不够,消费贷来凑!尽管地方监管部门相继发文“查杀”变脸消费贷,但仍有中介“顶风作案”,帮助购房者上演消费贷“变形记”。9月12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暗访时发现,目前沪上仍有房产中介宣称,如果首付资金不足,购房者可以直接向中介申请贷款垫资;也可以走中介渠道向银行套出消费贷款,以支付房款,并再三保证不会有问题。但问题是这样做真的没风险吗?中介助演消费贷“变形记”对于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监管部门的态度一直很明确,那就是:不行!去年下半年,央行等七部门出台新规,明确规定,中介机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今年3月开始的房产调控,也重申了禁止“首付贷”的监管态度。近期,北京、深圳、南京等多地监管部门更是纷纷发文,要求辖下银行自查消费贷。然而,《国际金融报》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暗访上海多家房产中介时,发现仍有一些房产中介打着“信用贷”、“消费贷”的旗号,在违规提供首付贷服务。“购房首付款还差二三十万,你们有解决方案吗?”9月12日,记者将这一问题分别抛给了中原、链家、安居客、我爱我家等房产中介工作人员,前三者均给出了“否定答案”。而我爱我家旗下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该房产中介公司旗下就有专门的金融部门做消费贷。如果首付资金不足,中介可以直接提供贷款。据上述工作人员所述,该中介旗下的贷款公司甚至可以提供100万元至1000万元的大额贷款,但相应的,贷款利率相当高,并且贷款需在1年以内还清。“银行的抵押贷、消费贷,我们也都可以做。”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要做银行消费贷,则需要通过中介的渠道,在该中介的陪同下一起去银行贷款。而且高额度的贷款需要房产或其他资产作抵押,没有抵押资产的话额度相对较小。贷款利率一般是在普通消费贷利率上上浮10%。当记者问及近日监管部门严查消费贷一事会不会有影响时,该工作人员再三向记者保证:“绝对不会有问题,请放心。” 对于这些中介来说,从银行拿贷款、多拿贷款似乎并不是什么大难题。一位安居客的工作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可以将房子作“高评”处理,做高房价多贷款,“这种方式,我们之前做过很多了”。个人消费者切勿存侥幸心理消费贷变首付贷,这样做真的像上述中介人员说的那样万无一失吗?显然不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对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现象已是屡开罚单。一般消费贷额度借款合同都会要求,借款人承诺按照贷款用途使用贷款,并承诺本合同项下贷款不以任何形式流入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房地产项目开发,不用于购房,不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不得用于投资账户交易类产品,不得用于购买债券,不用于借贷,不用于其他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得经营的项目。一旦被银行发现违规,根据合同,最坏的情况下,贷款者是会被要求全部提前还款。▲ 某银行APP消费贷款协议有业内人士指出,被发现的话,对个人消费者就可能意味着贷款被提前收回,现金流被截断,甚至影响个人征信。监管再出狠招:消费贷期限缩至5年消费贷“变脸”屡禁不止,监管还有什么招?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深圳某家银行收到“关于落实人民银行《金融风险提示》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管辖支行、营业部加强个人其他消费贷管理。具体来看,该文件要求各银行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包括房商通、抵质押额度贷款等),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并且要求各银行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上述要求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该文件的真实性得到了相关银行人士的证实。9月12日,广发银行深圳某支行的个贷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9月11日,该行确实收到了央行下发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个人消费贷产品的最长期限由30年缩短到5年。目前,该行已经开始执行通知要求。“从30年变成5年,无疑加大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就算顶着风险贷到了款,也没以前划算了,真不建议这么做。”上述个贷经理表示。不过,该个贷经理也表示,过了这段时间,还有可能恢复30年的期限。见习记者 陈圣洁[详情]

个人消费贷急刹车:有银行最长贷款年限由30年缩至5年
个人消费贷急刹车:有银行最长贷款年限由30年缩至5年

   “银行一直都有对个人消费贷款的用途进行抽查,不过最近检查更加严苛”,某大型股份制银行总行个贷部负责人昨天向南都记者表示,主要是为了防止消费贷被借款人挪用于购房而非个人经营或日常消费。南都记者注意到,上半年急速增长的消费贷开始收紧。最近深圳、北京两地监管机构陆续针对辖区内银行发布自查通知,要求加强个贷用途管理,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据悉,个别银行昨日已下发通知要求缩短消费贷最长贷款期限。对此,广发银行深圳奥林支行的个贷经理向南都记者表示,昨日下发的通知要求个人消费贷产品的最长期限由30年缩短到5年,如果是9月11日当天查征信,还可以申请30年期的消费贷款。自查重点:个贷是否违规进入楼市随着楼市调控的升级,商业银行持续收紧房贷额度,但加大了个人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据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多家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其中,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上半年的消费贷款出现明显增长。平安银行相关高层在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就表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发放消费贷款1763亿,为去年同期的1.45倍。其中,新一贷从49亿元发展到6月底的100亿元规模,成长较快。“上半年贷款增长80%都用在了个贷上面”,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现在整个消费升级对个贷需求比较大,而上半年个人贷款定价又比上半年新发生的对公贷款定价高,有比较高的收益率。个人消费贷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引起北京、深圳等地监管机构的关注并开始风险排查。其中,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成为银行风险自查的重点。面对监管机构的严查,有银行主动缩短消费贷的贷款期限。“今天分行就下发了通知,要求我们不能再对外宣称有30年期限的个人消费贷产品,最长期限只有5年,这是人行深圳支行要求的”,广发银行深圳高新支行的个贷部经理在接受南都记者咨询时称。除了广发银行以外,深圳其他多家股份制银行的个贷部人士均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暂未收到缩短消费贷最长期限的通知。事实上,不同银行的最长贷款期限并不相同,比如广发银行最长能贷30年,而中国银行的最长贷款期限则为5年。“但最近政策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要申请还是趁早”,浦发银行深圳文锦支行的个贷经理昨天向南都记者如是表示。银行:对个人消费贷用途从严管理事实上,近两个月以来,不少银行的消费贷额度逐渐收紧,甚至部分银行由于额度紧张暂停了个人消费贷业务。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的客户经理就告诉南都记者,由于今年的贷款额度比较紧张,该分行已经停掉了所有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不过,广州的商业银行尚未传出排查消费贷业务的风声,不过南都记者以客户身份走访广州市场时注意到,个人消费贷也悄然收紧。“最高额度30万,最长年限5年这些没有变,但现在大额长期消费贷批下来的难度增大了”,中行荔湾区某支行的个贷经理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该行主推的个人消费贷产品是中银E贷,但采取白名单制,准入门槛较高。建行越秀区某网点客户经理告诉南都记者,“内部已对个人消费贷总体额度做了收紧,接下来会越来越紧”,此变化或系政策原因,监管要求缩小相关业务信贷规模,但目前尚未收到明确的文件要求。据该客户经理介绍,建行个人消费贷最高评级可贷60万,最长贷款期限为2-3年。针对消费贷用途,银行也有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动向。前述中行个贷经理告诉记者,如果消费贷用于家装,一般在申请时就需要提供第三方收款账户、装修合同,同时银行工作人员会在装修前和装修后上门拍照,以确认资金用途真实无误。“这些不是新规定新要求,但近期确实抓得更严了”,前述中行个贷经理强调。“虽未收到监管机构要求严查消费贷业务的通知,但一直以来都对消费贷资金流向有专项检查,不能流向房地产是底线”,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个贷部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但还是有些银行执行不严,而现在则是要求对资金用途从严管理。(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田姣 吴梦姗 实习生黄婷  原标题:个人消费贷:猛增过后急刹车) [详情]

深圳个人消费贷监管趋严 消费贷曲线买房行不通
深圳个人消费贷监管趋严 消费贷曲线买房行不通

  深圳个人消费贷监管趋严 曲线买房行不通了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老盈盈 经济观察网从深圳多家银行人士处核实,部分银行收到通知要求谨慎发放个人消费信贷。 这份通知由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称央行深圳中支)向辖区内的商业银行发出,全称为《关于落实人民银,<金融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个贷管理,谨慎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具体要求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包括房商通、抵质押额度贷款等),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此外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深圳多家银行人士表示,银行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贷的放贷门槛,有些银行信用额度越来越少,甚至已经没有额度了。 放贷门槛提高 9月12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访深圳国有大行、股份行支行、城商行分行、农商行支行等多个银行网点发现,消费贷的产品放贷额度大概在30-100万之间,期限在1-3年不等,某家国有大行支行的期限可达5年,每个月还息或者一次性还息和本金。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部分银行对借贷人的准入门槛要求比较高,例如要求借款人是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上市公司的人员等或者要求提供房产证作为准入门槛。“现在监管越来越严,加上我们的信用额度也不是很多了,所以对借款人会有设置比较高的要求。”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的客户经理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光大银行深圳某支行的大堂经理则向记者表示,该行已经不做消费贷业务,因为已经没有额度了。 经济观察网记者在走访银行网点时发现,对于借款的用途,有些银行会进行审核,但有些银行则不会过问借款的去向。上述南洋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借款时必须要出示借款用途的相关证明,例如如果资金用于装修的话需要提供装修合同,并且资金不能用于购房及购买理财产品。不过,有其他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因为该款项属于日常的消费贷,并不会查借款用途。 消费贷曲线买房行不通 今年以来,个人短期消费贷数额猛增。数据显示,2017年前7个月,全国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目前除了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网络小贷公司的各种消费分期外,很多银行也都加入了消费贷产品。 但是由于部分银行一直以来对贷款资金流向不过问和把关不严,存在消费贷变成购房贷款的可能性。对于想要买房首付却不够的人来说,消费贷款让这些人看到了希望,用消费贷曲线买房这种操作就开始日益增多。 种种迹象表明,监管已经看到了消费贷的问题,并要求各地银行机构开始整改。北京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北京市辖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房抵贷、贷款受托对象、借款频率、借款用途、资金流向、收入证明、借款人等多个特征,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自查范围为单笔贷款金额20万元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 而在此次央行深圳中支下发的《通知》里也明确表示加强对消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管,贷前应该履行尽职调查责任,加强交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核,防范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详情]

深圳消费贷期限缩至5年 有部分银行已停消费贷
深圳消费贷期限缩至5年 有部分银行已停消费贷

  人工智能朗读:一媒体曝光称,深圳已经有银行将消费贷30年期限缩短至5年。对此,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按照监管的要求,消费贷的贷款期限从30年缩短至5年将是一个大趋势。”日前,有媒体曝光,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称人行深圳)向商业银行发出金融风险提示,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个贷管理,谨慎发放个人消费贷款。记者向深圳多家银行核实,“的确有收到这样的通知”。随后,一媒体曝光称,深圳已经有银行将消费贷30年期限缩短至5年。对此,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按照监管的要求,消费贷的贷款期限从30年缩短至5年将是一个大趋势。”要求银行谨慎发放消费贷日前,人行深圳向各大商业银行发放金融风险提示(下称提示)。人行深圳在提示中对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做出定义,“个人其他消费贷款是指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无特定用途的消费贷款,包括短期其他消费贷、中长期消费贷、信用卡及账户透支等。”并要求商业银行谨慎发放消费贷,认真审核借款申报人的消费贷款用途。记者向深圳多家银行核实,“的确有收到这样的通知”。而人行深圳此举的目的,就是要防止资金以消费贷款为名流入房地产市场。提示书明确提到,管控消费贷是因为深圳的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可能对房地产金融调控造成负面影响。深圳一直严打消费贷购房事实上,挂着“消费贷”的名,却做着“首付贷”才能做的事情,这种现象在全国都普遍存在。近日,北京银监局出手了。9月5日,北京银监局联合央行营业管理部发文,要求北京市辖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有业内人士预计,后续全国其他城市可能也会跟进。实际上,深圳一直严打现金贷、消费贷购房,严查用信用卡透支和假消费贷充当首付款。南都记者注意到,在7月份深圳银监局公布的14项行政处罚决定当中,其中有3个关于银行在房贷业务方面违规。“个人消费贷最长5年”金融风险提示下发之后,有报道指出,深圳已经有首家银行执行个人消费贷最长5年。对此,记者咨询深圳一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该人士表示,目前该银行尚未有这个举动,但是按照监管的要求,这应该是大趋势。目前,消费贷的贷款期限最长是30年,也有一些1年期的产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将贷款期限缩短,能抑制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一般而言,真正将消费贷用于消费的消费者,其还款日期相对比较短。走访有些银行已暂停消费贷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深圳各大银行信贷经理,得知目前大部分银行的消费贷额度都比较紧张,甚至有些银行已经暂停了消费贷。一国有银行深圳分行的一个信贷经理告诉记者,从6月末开始,该行深圳消费贷的额度就比较紧张了,现在申请消费贷需要排队,不管是大额还是小额的信用贷,都得等一两个月。记者了解到,兴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基本暂停,只要抵押贷款;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额度不紧张,但是门槛比较高;只有平安银行的消费贷额度比较宽松。[责任编辑:周艳蓉][详情]

个人消费贷急刹车:个别银行最长贷款年限缩至5年
个人消费贷急刹车:个别银行最长贷款年限缩至5年

  “银行一直都有对个人消费贷款的用途进行抽查,不过最近检查更加严苛”,某大型股份制银行总行个贷部负责人昨天向南都记者表示,主要是为了防止消费贷被借款人挪用于购房而非个人经营或日常消费。 南都记者注意到,上半年急速增长的消费贷开始收紧。最近深圳、北京两地监管机构陆续针对辖区内银行发布自查通知,要求加强个贷用途管理,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据悉,个别银行昨日已下发通知要求缩短消费贷最长贷款期限。 对此,广发银行深圳奥林支行的个贷经理向南都记者表示,昨日下发的通知要求个人消费贷产品的最长期限由3 0年缩短到5年,如果是9月11日当天查征信,还可以申请3 0年期的消费贷款。 自查重点:个贷是否违规进入楼市 随着楼市调控的升级,商业银行持续收紧房贷额度,但加大了个人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据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多家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 其中,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上半年的消费贷款出现明显增长。 平安银行相关高层在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就表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发放消费贷款1763亿,为去年同期的1.45倍。其中,新一贷从49亿元发展到6月底的100亿元规模,成长较快。 “上半年贷款增长80%都用在了个贷上面”,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现在整个消费升级对个贷需求比较大,而上半年个人贷款定价又比上半年新发生的对公贷款定价高,有比较高的收益率。 个人消费贷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引起北京、深圳等地监管机构的关注并开始风险排查。其中,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成为银行风险自查的重点。 面对监管机构的严查,有银行主动缩短消费贷的贷款期限。“今天分行就下发了通知,要求我们不能再对外宣称有30年期限的个人消费贷产品,最长期限只有5年,这是人行深圳支行要求的”,广发银行深圳高新支行的个贷部经理在接受南都记者咨询时称。 除了广发银行以外,深圳其他多家股份制银行的个贷部人士均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暂未收到缩短消费贷最长期限的通知。事实上,不同银行的最长贷款期限并不相同,比如广发银行最长能贷30年,而中国银行的最长贷款期限则为5年。 “但最近政策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要申请还是趁早”,浦发银行深圳文锦支行的个贷经理昨天向南都记者如是表示。 银行:对个人消费贷用途从严管理 事实上,近两个月以来,不少银行的消费贷额度逐渐收紧,甚至部分银行由于额度紧张暂停了个人消费贷业务。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的客户经理就告诉南都记者,由于今年的贷款额度比较紧张,该分行已经停掉了所有个人消费贷款业务。 不过,广州的商业银行尚未传出排查消费贷业务的风声,不过南都记者以客户身份走访广州市场时注意到,个人消费贷也悄然收紧。 “最高额度30万,最长年限5年这些没有变,但现在大额长期消费贷批 下 来 的 难 度 增 大了”,中行荔湾区某支行的个贷经理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该行主推的个人消费贷产品是中银E贷,但采取白名单制,准入门槛较高。 建行越秀区某网点客户经理告诉南都记者,“内部已对个人消费贷总体额度做了收紧,接下来会越来越紧”,此变化或系政策原因,监管要求缩小相关业务信贷规模,但目前尚未收到明确的文件要求。据该客户经理介绍,建行个人消费贷最高评级可贷60万,最长贷款期限为2-3年。 针对消费贷用途,银行也有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动向。前述中行个贷经理告诉记者,如果消费贷用于家装,一般在申请时就需要提供第三方收款账户、装修合同,同时银行工作人员会在装修前和装修后上门拍照,以确认资金用途真实无误。 “这些不是新规定新要求,但近期确实抓得更严了”,前述中行个贷经理强调。 “虽未收到监管机构要求严查消费贷业务的通知,但一直以来都对消费贷资金流向有专项检查,不能流向房地产是底线”,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个贷部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但还是有些银行执行不严,而现在则是要求对资金用途从严管理。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田姣  吴梦姗 实习生 黄婷[详情]

监管盯上“膨胀”的消费贷 期限缩短将是大趋势
监管盯上“膨胀”的消费贷 期限缩短将是大趋势

  来源:新快报 谨防消费贷流向楼市 新快报讯 记者许莉芸报道 近年来,规模迅猛增长的消费贷将迎来严监管。近日,有业内人士称,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向商业银行发出金融风险提示,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个贷管理,谨慎发 放个人消费贷款。更有深圳金融人士称确实已经有银行准备将消费贷30年期限缩短至5年。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是为了避免大规模的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 成为“变相”的首付贷。 今年上半年消费贷规模猛增 Wind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元,今年前7个月新增总额已远超去年全年,可见短期消费贷在2017年增速迅猛。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曾指出,此轮居民短期消费贷款的快速增长发生在2016年房贷规模迅速上升之后,“房贷压力改变了消费者的现金流和支出结构,消费者不得不依赖短期贷款补充现金流、满足平衡支出。” 目前来看,市场上主流的消费贷业务来自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根据近期陆续披露的上市银行2017年中报,多家银行从2017年以来消费贷 款规模大幅增加,其中平安银行上半年消费金融贷款余额2770.90 亿元,上半年新发放贷款 1294亿元,同比增长255.49%;同样到今年6月末,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580.90亿元,同比增长164%;招商银行消费贷款余额 840.77 亿元,同比增长31.19%。 消费贷期限缩短将是大趋势 迅速庞大的消费贷市场,资金都流向哪里去了? “其实,今年大幅增加的消费贷大多被用来买房了。授信时间在5-10年,额度在几十万至上百万不等的消费贷越来越像房贷,通过这种方式买房的很多也是炒房客,”有业内人士表示。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在研报中指出,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地产销售仍在增长,但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或借道短期消费贷款完成,导致居民短贷的高增长。 华南某股份行信贷业务人士也表示,“确实有不少人用消费贷去支付房贷或者用于首付,可操作方法很多。对于直接操作成现金贷的短期消费贷,银行对客户如何支 配资金本身就比较难控制;对于需要委托支付的消费贷,市面也有渠道帮助套现。此外,有一些开发商暗中操作双合同,以装修贷的名义做实际是首付贷的业务。” 此外,据新快报记者了解,目前市面上的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均有消费金融、现金贷业务,多则可以提供20万元,少则可以提供几万元的贷款,“盘算一圈下来,就算‘空手套白狼’也能贷个百八十万。”有业内人士称。 为了控制消费信贷的风险,谨防消费贷流向楼市,9月8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银监局就发布了《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 查的通知》,要求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而深圳市各家商 业银行收到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发出的金融风险提示也正是在此大背景下。 有业内人士称,已经有银行个贷部收到通知称,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包括房商通、抵质押额度贷款等),贷款期限最长 不超过5年;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上述要求自发文之日起执行。据该人士透露,深圳已经有银行打算将消费贷期限缩短至 5年,也许深圳其他银行也会陆续跟进。[详情]

深圳加强消费贷管控 期限从30年缩至5年或成趋势
深圳加强消费贷管控 期限从30年缩至5年或成趋势

  深圳加强消费贷管控 期限从30年缩至5年或成趋势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玉凤 南都讯 见习记者黄玉凤 日前,有媒体曝光,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称人行深圳)向商业银行发出金融风险提示,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个贷管理,谨慎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南都记者向深圳多家银行核实,“的确有收到这样的通知”。随后,一媒体曝光称,深圳已经有银行将消费贷30年期限缩短至5年。对此,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按照监管的要求,消费贷的贷款期限从30年缩短至5年将是一个大趋势。” 要求银行谨慎发放消费贷 日前,人行深圳向各大商业银行发放金融风险提示(下称提示)。人行深圳在提示中对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做出定义,“个人其他消费贷款是指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无特定用途的消费贷款,包括短期其他消费贷、中长期消费贷、信用卡及账户透支等。”并要求商业银行谨慎发放消费贷,认真审核借款申报人的消费贷款用途。 南都记者向深圳多家银行核实,“的确有收到这样的通知”。而人行深圳此举的目的,就是要防止资金以消费贷款为名流入房地产市场。提示书明确提到,管控消费贷是因为深圳的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可能对房地产金融调控造成负面影响。 深圳一直严打消费贷购房 事实上,挂着“消费贷”的名,却做着“首付贷”才能做的事情,这种现象在全国都普遍存在。近日,北京银监局出手了。9月5日,北京银监局联合央行营业管理部发文,要求北京市辖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有业内人士预计,后续全国其他城市可能也会跟进。 实际上,深圳一直严打现金贷、消费贷购房,严查用信用卡透支和假消费贷充当首付款。南都记者注意到,在7月份深圳银监局公布的14项行政处罚决定当中,其中有3个关于银行在房贷业务方面违规。 “个人消费贷最长5年” 金融风险提示下发之后,有报道指出,深圳已经有首家银行执行个人消费贷最长5年。对此,南都记者咨询深圳一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该人士表示,目前该银行尚未有这个举动,但是按照监管的要求,这应该是大趋势。 目前,消费贷的贷款期限最长是30年,也有一些1年期的产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将贷款期限缩短,能抑制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一般而言,真正将消费贷用于消费的消费者,其还款日期相对比较短。 走访 有些银行已暂停消费贷 南都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深圳各大银行信贷经理,得知目前大部分银行的消费贷额度都比较紧张,甚至有些银行已经暂停了消费贷。 一国有银行深圳分行的一个信贷经理告诉南都记者,从6月末开始,该行深圳消费贷的额度就比较紧张了,现在申请消费贷需要排队,不管是大额还是小额的信用贷,都得等一两个月。南都记者了解到,兴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基本暂停,只要抵押贷款;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额度不紧张,但是门槛比较高;只有平安银行的消费贷额度比较宽松。[详情]

首付贷卷土重来,监管层严查消费贷流入房地产
首付贷卷土重来,监管层严查消费贷流入房地产

  华夏时报记者 肖君秀 张夏楠 深圳、北京报道虽然房地产执行了史上最严的限购限贷政策,然而炒房者并没有罢休,如今又一次找到了新途径,那就是通过银行消费贷套出资金,用于购房首期款,轻松突破楼市调控政策,“首付贷”再出江湖。今年以来,银行的消费贷款呈现猛增,今年前7个月新增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对此,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称,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或借道短期消费贷款完成。这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华夏时报》记者获得一份中国人民银行深圳支行的风险提示,称“近期辖内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可能对房地产金融调控造成负面影响”,并要求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此外,《华夏时报》记者还了解到,9月5日北京银监局也发文,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按规定购房首付款应为自有资金,防止买房杠杆过高造成风险,但首付贷通过银行消费贷再次卷土重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首付贷需要综合整治,不仅仅是银行做好入口管理,还要对P2P平台、地产中介、房地产商共同加强管理。      消费贷流向房地产  不久前,北京的张先生从3家银行申请到了多笔消费贷,合计100多万元。“都是银行主动与我所在的单位联系的,上门来办理消费贷,今年以来上单位推销消费贷的有一家国有大行、一家股份行和三家城商行,单位很多同事都申请了贷款。”张先生说,从他周围同事来看,买房是最常见的用途。“我申请的贷款有一部分借给了一位同事买房,当然同事自己也贷了消费贷用于买房。一般大家还是比较谨慎,除了买房,几乎没有把钱拿去做别的投资的。”目前银行房贷按揭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5%、10%上下,但消费贷利率一般上浮20%、30%,利率要比房贷高出一大截,因此银行个贷经理推销起来更加卖力。消费贷包括信用贷和抵押贷,信用贷只要有稳定的收入和工作即可,抵押贷则需要房子作抵押。本报记者拿到一家城商行的产品宣传页,该行提供三类信用消费贷产品,主要面向公务员、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金融、电信、烟草、电力等正式在编人员,申请时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公积金查询记录以及其他辅助材料,三类产品的额度均在30万-50万元左右。张先生和其同事正是通过这种信用贷款,获取了每笔数十万的贷款,且基本上都是用于购房款。除了张先生申请的信用类消费贷款,另外一种就是炒房者已有房且房本在手,拿房本去做抵押贷,这种消费贷金额更大,一线城市的房子可以做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记者到银行咨询如何用房子抵押贷款,并用作二套房“首付贷”。一家国有银行深圳某支行个贷经理详解道,“如果有房子的话,抵押贷很方便,一般可以贷到七成,比如1000万的房子,可以贷到700万。以个人房子作抵押,再以公司名义申请贷款,钱打到公司账户,再拿去用就可以了。”对于消费贷用于购房,房地产中介则显得更加随便,深圳一家地产中介售楼经理对本报记者打包票,“银行抵押贷、信用贷都可以做,很多客户都这么做,大部人都用作首付款。如果抵押贷首付款不够的话,还可以将房子作‘高评’处理。”所谓“高评”,就是房子评估的时候,想办法价格评高一些,这样抵押贷款可以得到更多资金,从而买房、炒房不受资金掣肘。消费贷暗中流向房地产,贷款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今年前7个月新增贷款已超过了去年全年。姜超进一步分析称,消费性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合计占了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八成以上,相应的经营性贷款比重在2014年以来则从17%降至当前的13%。居民消费性中长贷和公积金贷款的最主要用途均是购房。监管层已经注意到这一风险,中国人民银行深圳支行在上述金融风险提示中还称,商业银行应审慎发放个人其他消费贷款,要认真审核借款人申报的消费贷款用途。北京银监局下发的《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也称,下一阶段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将视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从严处理。“偷渡”路径银行的消费贷有严格的审核规定以及资金流向监控,那么是如何流向了房地产市场呢?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的个贷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按照规定,消费贷是不允许被挪作他用的。银行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比如大部分的消费贷都是委托支付,只有在见到合同之后,银行才直接转账给商家,用于装修的就直接打给装修公司,用于个人经营的贷款也必须是打给有业务关联的企业。然而,事实上又如何呢?“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存在用户伪造合同来套现。另一种情况下,消费贷款审批后直接打在用户的银行账户里。这时,消费、转账等操作,包括ATM取现后,存入他行的同名账户等,也都可以监测到的,但如果ATM机取现后直接花掉,就无法监控了。”上述个贷人士称。上述深圳地产中介售楼经理进一步透露,“如果消费贷直接打到个人账户,A银行申请的消费贷要把资金从A银行取现,再存到B银行去作首付贷,不在同一家银行操作就可以了。”而一家股份制银行深圳个贷人士则建议,最好找其他渠道借款支付首付款,在按揭贷款审批下来之后,再去申请消费贷,把首付款还给别人。虽然这样做兜了一大圈,但规避了监管审批,不过本质上还是将消费贷变成了首付贷。“只要觉得用户有还款能力,有些时候为了业绩,银行对于用户伪造合同等情况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上述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个贷人士称。目前,北京、深圳已经相继抡起了消费贷监管的大棒,那么究竟采用何种措施,才能更加有效地杜绝首付贷,从而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灰犀牛呢?“商业银行办理住房按揭贷款的时候,要加强对购房首付资金的审查,尽量做好入口的把关,如果来自其他借贷领域要加强监管、审查,就不能审批通过。对于提供首付贷的互联网平台,要加强监管、整治的力度;对于房屋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商,总是明里暗里想做这样的事情,也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董希淼认为,必需打监管、整治的组合拳。刀口舔血  按照规定,购房首付需自有资金,不允许从金融机构拆借,这是为了控制房地产的杠杆与风险。一位深圳金融管理部门人士称,一旦首付都是借贷而来,金融机构的风险大增,同时也容易助长房地产市场泡沫。同时,一般银行的消费贷都是三、五年短期贷款,那么购房者短借长用,容易造成个人流动性风险,最终风险也在银行等金融机构。2016年3月,深圳等城市也严厉打击首付贷,控制杠杆加大的投机行为。当时首付贷主要从网贷平台等民间金融渠道流入,而今又从银行撕开了一个口子,借消费贷之名行首付贷之实。但是今非往昔,居民的杠杆已加无可加了。姜超在上述报告中称,如果考虑到长短期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2017年7月已经突破了53%,如果按照当前速度扩张,到2017年底预计将达到56%左右。我国居民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还有多大呢?“衡量居民部门的偿债能力,还要考虑居民部门分配到了多少可支配收入。美国收入分配主要倾向居民部门,但我们则倾向政府和企业部门,导致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了90%,美国当前仅有106%,日本的这一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基本都低于100%,再考虑到中国居民部门从父母、亲戚、朋友处获得的隐性负债,我国居民加杠杆的空间已经不多。此外,目前我国居民净存款比2016年初缩水了16%,已降至2013年初水平,也意味着居民举债空间并不大。”姜超分析称。董希淼呼吁房地产信贷实施差别化政策,根据购房区域、主体不同,综合运用手段,既调控总量又调整价格,一是合理确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总量;二是调整贷款价格,提高或降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三是调整贷款条件,收紧或放松购房主体贷款资格条件;四是调整贷款首付,控制购房主体购房杠杆率。華夏時報 —思想创造价值—▶微信 | chinatimes▶微博 | @华夏时报 @水皮▶网站 | http://www.chinatimes.cc[详情]

北京部分中介违规提供首付贷 消费贷变身“首付贷"
北京部分中介违规提供首付贷 消费贷变身“首付贷

  北京部分房产中介违规提供首付贷服务 消费贷变身“首付贷”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去年下半年央行等七部门出台新规明确规定,中介机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今年3月开始的房产调控重申了禁止“首付贷”的监管态度。然而近期北京房地产市场上,仍有房产中介违规提供首付贷服务。只是首付贷穿上了“信用贷”、“消费贷”的马甲。昨天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违规行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就这些违法违规问题展开自查。 近日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走访了北京朝阳、东城、西城多个房产中介。对于记者所说的“首付款不足,有没有什么办法”,西城区的一家中介机构工作人员说可以协助办理信用贷。“我们这块倒是有解决首付的办法,比如信用贷款,正常的信用贷款大概一个人能贷三十万。因为您有信用贷款的一个还款和正常买房的一个贷款,可能得还款能力稍微多一点,这样能解决买房首付的问题,是我们公司和银行合作的而且在我们这块算利率比较低。利率现在基准利率是4.9,买房首套是基准,如果是二套就上浮百分之二十。” 这位工作人员一再保证,可以用信用贷解决首付不足的问题,买房者只需提供收入证明和银行流水就可以,而且信用贷不影响个人征信:“我们做的这个信用贷不上征信,跟商业贷款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朝阳区的一家中介机构工作人员则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房产中介机构垫资解决买房者首付不足的问题。“我们这边所谓的‘垫资’,或说个人抵押消费贷,夫妻俩最多能贷200万。先提前给你们垫资,花一个垫资费,过完户后可以把房本拿去抵押,抵押贷款垫资。” 这位工作人员也一再承诺,如此操作没有任何政策风险: 中介:肯定不会有风险,人家给你先拿钱垫资。 记者:那这个我们的对象到底是? 中介:银行。 记者:听说首付好像不太能贷款,不太合规吧? 中介:不是不合规,只是你们多产生点费用而已,是一样的。 据《证券日报》报道,有中介人员说,“如果银行询问您的资金用途,不要提买房、付首付。同时贷款到账后需要先取现,存到其他银行卡再用来购房,这样银行查不到贷款用途。其实银行工作人员也知道贷款用途是购房,毕竟从中介走手续的贷款人都是买房的,只要不自己挑明就没有问题。” 除了个人信用贷、个人消费贷之外,北京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还存在“房抵贷”,也就是买房者名下如果有房产可以以房产抵押贷款,用来付新购房产的首付。 此外,东城区一家房产中介机构的人员说,还可以通过做高房产网签价的方式提高贷款总量,进而减少首付。“正常的网签价按照指导价来做,乘以面积得出来的网签价,(这套房子)最高只能做到160万,税费正常的是2万5千元。但是相应的咱们把网签价从200万变到270万,税费变成6万,300万(税费)是12万,350万(税费是)21万。” 昨天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违规行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就这些违法违规问题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自查。主要针对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为购房人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作为购房首付款;违规发布、代理小产权房等禁止交易的房屋;未经房屋所有权人授权擅自发布房源信息,或经房屋所有权人授权发布的房源信息不全、不真实等;协助、教唆购房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购房资格或购房贷款;经纪机构未在经营地备案;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其他违规行为。(记者肖源 实习记者李婷 安宇飞)[详情]

消费贷堵住之日,才是炒房熄火之时
消费贷堵住之日,才是炒房熄火之时

  来源:樱桃小房子(ytxfz8);作者:陈小瑛虽然房贷都收紧了,但房价为什么迟迟没多大动静呢,目前二线城市还是一房难求,购房者普遍看涨,炒房客依然横行四方。归根结底,还是市场的钱太多了,没有了房贷,还有消费贷啊。我今年手机都不敢开声音,每天都是N个未接电话,基本上是两种,一是各种金融机构问你贷不贷款,二是房地产中介问你买不买公寓。消费贷暗中流向房地产,贷款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今年前7个月新增贷款已超过了去年全年。我同事在报纸上发了一篇《监管层严查消费贷流入房地产 首付贷卷土重来》的文章。我摘取一些采访的内容如下:目前银行房贷按揭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5%、10%上下,但消费贷利率一般上浮20%、30%,利率要比房贷高出一大截,因此银行个贷经理推销起来更加卖力。消费贷包括信用贷和抵押贷,信用贷只要有稳定的收入和工作即可,抵押贷则需要房子作抵押。炒房者已有房且房本在手,拿房本去做抵押贷,这种消费贷金额更大,一线城市的房子可以做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对于消费贷用于购房,房地产中介则显得更加随便,深圳一家地产中介售楼经理对记者打包票,“银行抵押贷、信用贷都可以做,很多客户都这么做,大部人都用作首付款。如果抵押贷首付款不够的话,还可以将房子作‘高评’处理。”所谓“高评”,就是房子评估的时候,想办法价格评高一些,这样抵押贷款可以得到更多资金,从而买房、炒房不受资金掣肘。因为对房价上涨预期,进一步强化了投资客的信心,因此贷款,借钱,加杠杆,继续买买买。成都、杭州、武汉、长沙等城市因为限制网签,开发商回款难,因此很多新楼盘要求全款买房。难道购房者都是真金白银的自有资金吗?显然不是。监管层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深圳支行下发了一则风险提示的通知,称“近期辖内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可能对房地产金融调控造成负面影响”,并要求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深圳已有银行开始将消费贷款的期限,从最长30年,下降到5年。9月5日北京银监局也发文,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因为监管层已经意识到了风险,以前我们总说,我们的首付比例至少有3成,不像美国次贷危机的零首付,所以我们的房贷很安全,但现在如果你买房的首付都是通过消费贷款借来的,跟零首付又有什么区别呢?也就蕴藏着风险。但监管能不能堵住漏洞?消费贷是否会变相流向房地产市场?我觉得如果消费贷总的额度不收紧,还是会,因为有很多规避的方法。要彻底消灭消费贷的资金用于购房,只能一刀切,比如每个人额度上不超过10万,期限最多一年两年,住房抵押贷最多抵押3成。说白了,还是要把资金水龙头拧紧,否则只要消费贷的额度充足,有什么样的监管,就会有什么样的规避方法。目前的房贷收紧,就是从总的额度上收紧的。央行已经在督促银行把房地产的贷款往回收了。除了房贷收紧,接下来应该要整治消费贷款了,只要这一块也堵住了,炒房客的资金腾挪空间才会被彻底压缩,才不会去市场兴风作浪,投资客被驱逐出市场后,也就可以稳定了。所以我们可以重点观察下四季度的消费贷款增长额度。实际上,我国居民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也已经非常有限了。海通证券姜超写了个分析报告认为,衡量居民部门的偿债能力,还要考虑居民部门分配到了多少可支配收入。美国收入分配主要倾向居民部门,但我们则倾向政府和企业部门,导致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了90%,美国当前仅有106%,日本的这一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基本都低于100%,再考虑到中国居民部门从父母、亲戚、朋友处获得的隐性负债,我国居民加杠杆的空间已经不多。此外,目前我国居民净存款比2016年初缩水了16%,已降至2013年初水平,也意味着居民举债空间并不大。另外,关于政策的方向。今天《北京日报》发的新闻。北京是调控的风向标,所以,关于这一轮调控的决心,大家可以放心了,政策储备多的很,市场不稳,就会继续出台政策。最后,感谢支持我的读者朋友们,有你们的鼓励,我会继续坚持前行的,如果哪天我的樱桃小房子没了,请大家搜索樱桃大房子找我,让我们一起见证惊心动魄的中国房地产风云变化。版权声明樱桃小房子的文章均属原创,欢迎转载,也请理解原创的不易,文章开头注明来源。欢迎关注樱桃小房子(ytxfz8),一个沉沦于房地产江湖十年的财经女记者原创,敢于报道真相,善于挖掘独家,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风格,让你学会如何买房投资,如何让财富增值。[详情]

北京:房地产中介要自查消费贷经营贷等违规行为
北京:房地产中介要自查消费贷经营贷等违规行为

  北京住建委:房地产中介要自查“消费贷”“经营贷”等六项违规行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9月9日北京讯 北京市住建委等相关相关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违规行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中介机构对近三个月本机构及从业人员经营活动开展自查。 根据《通知》要求,自查重点主要针对为购房人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作为购房首付款等六项经纪机构违规行为。对自查发现的问题,经纪机构要及时进行整改。自查时间为一个月,经纪机构需要在10月8日前向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提交自查整改报告。 近期有媒体报道,个别经纪人员协助购房人违规办理“信用贷”等方式套取资金,作为购房首付。这既不符合贷款发放政策,也违反了本市房地产调控要求。自查整改工作将进一步规范经纪机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巩固调控效果。[详情]

监管层严查消费贷流入房地产 首付贷卷土重来
监管层严查消费贷流入房地产 首付贷卷土重来

  本报记者 肖君秀 张夏楠 深圳、北京报道虽然房地产执行了史上最严的限购限贷政策,然而炒房者并没有罢休,如今又一次找到了新途径,那就是通过银行消费贷套出资金,用于购房首期款,轻松突破楼市调控政策,“首付贷”再出江湖。今年以来,银行的消费贷款呈现猛增,今年前7个月新增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对此,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称,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或借道短期消费贷款完成。这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华夏时报》记者获得一份中国人民银行深圳支行的风险提示,称“近期辖内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可能对房地产金融调控造成负面影响”,并要求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此外,《华夏时报》记者还了解到,9月5日北京银监局也发文,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按规定购房首付款应为自有资金,防止买房杠杆过高造成风险,但首付贷通过银行消费贷再次卷土重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首付贷需要综合整治,不仅仅是银行做好入口管理,还要对P2P平台、地产中介、房地产商共同加强管理。消费贷流向房地产不久前,北京的张先生从3家银行申请到了多笔消费贷,合计100多万元。“都是银行主动与我所在的单位联系的,上门来办理消费贷,今年以来上单位推销消费贷的有一家国有大行、一家股份行和三家城商行,单位很多同事都申请了贷款。”张先生说,从他周围同事来看,买房是最常见的用途。“我申请的贷款有一部分借给了一位同事买房,当然同事自己也贷了消费贷用于买房。一般大家还是比较谨慎,除了买房,几乎没有把钱拿去做别的投资的。”目前银行房贷按揭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5%、10%上下,但消费贷利率一般上浮20%、30%,利率要比房贷高出一大截,因此银行个贷经理推销起来更加卖力。消费贷包括信用贷和抵押贷,信用贷只要有稳定的收入和工作即可,抵押贷则需要房子作抵押。本报记者拿到一家城商行的产品宣传页,该行提供三类信用消费贷产品,主要面向公务员、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金融、电信、烟草、电力等正式在编人员,申请时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公积金查询记录以及其他辅助材料,三类产品的额度均在30万-50万元左右。张先生和其同事正是通过这种信用贷款,获取了每笔数十万的贷款,且基本上都是用于购房款。除了张先生申请的信用类消费贷款,另外一种就是炒房者已有房且房本在手,拿房本去做抵押贷,这种消费贷金额更大,一线城市的房子可以做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记者到银行咨询如何用房子抵押贷款,并用作二套房“首付贷”。一家国有银行深圳某支行个贷经理详解道,“如果有房子的话,抵押贷很方便,一般可以贷到七成,比如1000万的房子,可以贷到700万。以个人房子作抵押,再以公司名义申请贷款,钱打到公司账户,再拿去用就可以了。”对于消费贷用于购房,房地产中介则显得更加随便,深圳一家地产中介售楼经理对本报记者打包票,“银行抵押贷、信用贷都可以做,很多客户都这么做,大部人都用作首付款。如果抵押贷首付款不够的话,还可以将房子作‘高评’处理。”所谓“高评”,就是房子评估的时候,想办法价格评高一些,这样抵押贷款可以得到更多资金,从而买房、炒房不受资金掣肘。消费贷暗中流向房地产,贷款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今年前7个月新增贷款已超过了去年全年。姜超进一步分析称,消费性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合计占了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八成以上,相应的经营性贷款比重在2014年以来则从17%降至当前的13%。居民消费性中长贷和公积金贷款的最主要用途均是购房。监管层已经注意到这一风险,中国人民银行深圳支行在上述金融风险提示中还称,商业银行应审慎发放个人其他消费贷款,要认真审核借款人申报的消费贷款用途。北京银监局下发的《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也称,下一阶段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将视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从严处理。“偷渡”路径银行的消费贷有严格的审核规定以及资金流向监控,那么是如何流向了房地产市场呢?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的个贷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按照规定,消费贷是不允许被挪作他用的。银行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比如大部分的消费贷都是委托支付,只有在见到合同之后,银行才直接转账给商家,用于装修的就直接打给装修公司,用于个人经营的贷款也必须是打给有业务关联的企业。然而,事实上又如何呢?“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存在用户伪造合同来套现。另一种情况下,消费贷款审批后直接打在用户的银行账户里。这时,消费、转账等操作,包括ATM取现后,存入他行的同名账户等,也都可以监测到的,但如果ATM机取现后直接花掉,就无法监控了。”上述个贷人士称。上述深圳地产中介售楼经理进一步透露,“如果消费贷直接打到个人账户,A银行申请的消费贷要把资金从A银行取现,再存到B银行去作首付贷,不在同一家银行操作就可以了。”而一家股份制银行深圳个贷人士则建议,最好找其他渠道借款支付首付款,在按揭贷款审批下来之后,再去申请消费贷,把首付款还给别人。虽然这样做兜了一大圈,但规避了监管审批,不过本质上还是将消费贷变成了首付贷。“只要觉得用户有还款能力,有些时候为了业绩,银行对于用户伪造合同等情况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上述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个贷人士称。目前,北京、深圳已经相继抡起了消费贷监管的大棒,那么究竟采用何种措施,才能更加有效地杜绝首付贷,从而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灰犀牛呢?“商业银行办理住房按揭贷款的时候,要加强对购房首付资金的审查,尽量做好入口的把关,如果来自其他借贷领域要加强监管、审查,就不能审批通过。对于提供首付贷的互联网平台,要加强监管、整治的力度;对于房屋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商,总是明里暗里想做这样的事情,也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董希淼认为,必需打监管、整治的组合拳。刀口舔血按照规定,购房首付需自有资金,不允许从金融机构拆借,这是为了控制房地产的杠杆与风险。一位深圳金融管理部门人士称,一旦首付都是借贷而来,金融机构的风险大增,同时也容易助长房地产市场泡沫。同时,一般银行的消费贷都是三、五年短期贷款,那么购房者短借长用,容易造成个人流动性风险,最终风险也在银行等金融机构。2016年3月,深圳等城市也严厉打击首付贷,控制杠杆加大的投机行为。当时首付贷主要从网贷平台等民间金融渠道流入,而今又从银行撕开了一个口子,借消费贷之名行首付贷之实。但是今非往昔,居民的杠杆已加无可加了。姜超在上述报告中称,如果考虑到长短期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2017年7月已经突破了53%,如果按照当前速度扩张,到2017年底预计将达到56%左右。我国居民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还有多大呢?“衡量居民部门的偿债能力,还要考虑居民部门分配到了多少可支配收入。美国收入分配主要倾向居民部门,但我们则倾向政府和企业部门,导致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了90%,美国当前仅有106%,日本的这一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基本都低于100%,再考虑到中国居民部门从父母、亲戚、朋友处获得的隐性负债,我国居民加杠杆的空间已经不多。此外,目前我国居民净存款比2016年初缩水了16%,已降至2013年初水平,也意味着居民举债空间并不大。”姜超分析称。董希淼呼吁房地产信贷实施差别化政策,根据购房区域、主体不同,综合运用手段,既调控总量又调整价格,一是合理确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总量;二是调整贷款价格,提高或降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三是调整贷款条件,收紧或放松购房主体贷款资格条件;四是调整贷款首付,控制购房主体购房杠杆率。[详情]

北京住建委:各房地产经纪机构要对消费贷经营贷等开展自查
北京住建委:各房地产经纪机构要对消费贷经营贷等开展自查

   北京市住建委发布《通知》,要求中介机构对近三个月本机构及从业人员经营活动开展自查,自查内容包括协助购房人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作为购房首付款等违规行为。《通知》要求,房地产自查报告在9月30日前完成,并于10月8日前向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提交自查整改报告。《通知》称,此次自查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违规行为:为购房人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作为购房首付款等六项经纪机构违规行为;违规发布、代理小产权房等禁止交易的房屋的行为;未经房屋所有权人授权擅自发布房源信息,或经房屋所有权人授权发布的房源信息不全、不真实等行为;协助、教唆购房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购房资格或购房贷款的行为;经纪机构未在经营地备案的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其他违规行为。《通知》指出,此次自查要求逐级开展自查,市、区房屋管理部门将抽查部分自查整改完毕的经纪机构,重点检查近期投诉、举报集中的经纪机构。市、区房屋管理部门将根据机构自查情况,结合社会反映、舆论报道等线索,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存在的违规行为,将依法给予严惩;对检查中发现配合经纪机构违规办理贷款的银行线索,及时移交给市银监局等金融机构管理部门。  [详情]

北京:各房地产经纪机构要对消费贷经营贷等开展自查
北京:各房地产经纪机构要对消费贷经营贷等开展自查

  关于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违规行为情况检查的通知 来源: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微信公号“安居北京” 各房地产经纪机构: 近期媒体反映,有个别经纪人员协助购房人以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等方式套取资金,作为购房首付。这类行为既不符合贷款发放政策,也违反了本市房地产调控要求。为进一步稳定市场、规范贷款发放,现要求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开展自查,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查要求和主要内容 本次自查范围为近三个月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经营活动。 (一)自查要求 各房地产经纪机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自查工作方案,机构主要负责人督办自查工作,指定专门联系人负责;规模较大的房地产经纪机构,要结合实际,按区、片组建自查工作小组,落实自查工作责任。 逐级开展自查。各机构要以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为检查对象,以为购房人提供违规贷款为检查重点,根据企业组织结构情况,按照总部、区域、门店、小组逐级落实自查工作;规模较小的机构,由机构负责人直接落实自查工作。 各经纪机构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二)自查主要内容 各机构对本机构近三个月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经营活动自查,重点针对以下(但不限于)违规行为。 1.为购房人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作为购房首付款的行为。 2.违规发布、代理小产权房等禁止交易的房屋的行为。 3.未经房屋所有权人授权擅自发布房源信息,或经房屋所有权人授权发布的房源信息不全、不真实等行为。 4.协助、教唆购房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购房资格或购房贷款的行为。 5.经纪机构未在经营地备案的行为。 6.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其他违规行为。 二、自查整改报告报送要求 房地产经纪机构自查报告在9月30日前完成,并于10月8日前,将自查报告电子版发送至邮箱:breaa@sina.com,将经盖章的纸质自查报告寄送至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需提交自查报告经纪机构名单详见附件)。 三、抽查及专项检查 市、区房屋管理部门将抽查部分自查整改完毕的经纪机构,重点检查近期投诉、举报集中的经纪机构。市、区房屋管理部门将根据机构自查情况,结合社会反映、舆论报道等线索,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存在的违规行为,将依法给予严惩。对检查中发现配合经纪机构违规办理贷款的银行线索,及时移交给市银监局等金融机构管理部门。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联系人:刘岩,张莹; 电话:010-51881752,51881753,51881798;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9号院7号楼1层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邮政编码:100143。 房屋市场管理处 房地产市场管理事务中心 2017年9月8日 附件 需提交自查报告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名单 1 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2 北京家瑞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3 北京汇通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4 北京麦田房产经纪有限公司 5 北京华熙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6 北京好家好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7 北京中原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8 北京住建新远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9 北京安信瑞德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21世纪不动产) 10 北京市兴商房地产经纪中心 11 北京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2 北京昊鑫伟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3 北京金城阜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4 北京凯利门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5 北京金色时光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6 北京市易合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17 北京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18 北京美联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9 北京晨建顺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20 北京天地神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21 和谐置家(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22 京华世通(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23 北京合合万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24 北京华亮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25 北京金紫燕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26 北京吉永达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27 千氏(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28 北京新亚瑞安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29 北京富川伟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30 北京恒信欣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31 京城亿墅(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32 北京阳光五合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33 北京速通美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34 北京捷佳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35 北京联众恒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36 北京尚诚置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37 北京市海利盈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38 北京盛世纪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39 北京恒洋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40 北京天时佳阁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41 森泽(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42 北京幸福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43 北京居顺康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44 北京万年世纪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45 北京嘉家置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46 北京瑞合嘉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47 北京海宇世纪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48 北京盛世恒鑫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49 北京万众恒基升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50 北京金美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51 北京爱居天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52 泛城置地(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53 北京嘉玺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54 北京京鼎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55 北京爱房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56 北京鑫创置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57 北京金窝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58 北京和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59 北京龙筑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60 北京德馨乐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61 北京福进万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62 北京汇瀚誉萃担保有限公司 63 北京龙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64 北京东升伟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65 北京圆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66 北京丽兹行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67 北京红山世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68 荣信亿庭(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69 北京富华嘉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70 北京中联置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71 北京源通基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72 北京华和信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73 北京安晔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74 北京天雨金润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75 北京东来置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76 北京京成宏远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77 北京市鸿鹄置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78 北京颐盈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79 北京坤德元亨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80 北京市华兆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81 北京安家保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82 北京豪宅天下房地产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83 北京土木人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84 北京汇鑫伟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85 北京嘉居盛世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86 北京市宜居万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87 北京金泰联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88 北京家和家润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89 北京世纪嘉诺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90 北京亿家方圆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91 北京索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92 北京京晟嘉汇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93 北京兴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94 北京永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95 北京龙城世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96 北京世纪幸福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97 北京成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98 北京德瑞力拓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99 北京大正联合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00 北京开元乐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01 北京中联时代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02 北京冠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03 北京利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04 北京中海嘉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05 北京优巢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06 北京京钰盛迪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07 北京智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08 北京佳润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09 北京易构空间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10 北京世纪炜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11 北京新禹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12 北京尧舜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13 北京融科万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14 满懿(上海)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 115 昌合(北京)房地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16 北京诚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17 北京安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18 北京恒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119 北京永盛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20 北京和睦基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21 北京诚实惠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22 北京存房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23 满懿(北京)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 124 北京好运顺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25 北京融美家晟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26 北京华夏美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27 北京高策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28 北京长长久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29 北京万洋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30 北京东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31 北京田园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32 中诚华丰(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33 北京信诚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34 北京中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135 北京凯华荣安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36 北京墅生活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37 信诚联行(北京)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38 北京宏信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39 北京兴海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140 北京好家鼎晖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详情]

北京严查个人贷款违规购房细节曝光:20万以上消费贷
北京严查个人贷款违规购房细节曝光:20万以上消费贷

  北京严查个人贷款违规购房细节曝光:20万以上消费贷 9月8日,北京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5日通知要求对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开展检查,这一自查细节曝光。据悉,该次自查范围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信用卡透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季度就本机构个人非住房类信贷资金用途开展自查。 该《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京银监发〔2017〕153号)显示,近期市场情况反映,辖内个别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的情况,这类行为不符合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为进一步巩固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规范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用途,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季度就本机构个人非住房类信贷资金用途开展自查。 值得注意的是,该通知从房抵贷、贷款受托对象、借款频率、借款用途、资金流向、收入证明、借款人等多个特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 多位银行零售人士表示,贷后管理一直是银行贷款管理的难点,银行很难有足够的人力或资源监控资金流向。有消费金融负责人表示,该行贷后管理的策略是,利用数据去管理集中度,从不同维度的集中度去检查,的确能发现一些问题。 2017年以来,中国消费贷突然爆发。前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 根据该通知,对于个人消费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本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个人购车贷款除外)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的情况进行自查,自查范围为单笔贷款金额20万元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并重点关注具有七项特征(但不限于以下特征)之一的贷款资金流向。七项特征包括: 以房地产作抵押的个人消费贷款(即“房抵贷”); 同一借款人或不同借款人的多笔贷款受托支付对象为同一自然人或法人; 借款人或其配偶短时间内办理两笔及以上个人非住房类贷款; 借款用途为购买大额商品、奢侈品、高档商品或高档服务的贷款; 贷款发放后短期内回流至借款人或其配偶账户的贷款; 收入证明金额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贷款; 其他明显存在可能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贷款。 对于个人经营性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本机构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商用房贷款除外)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的情况进行自查,自查范围为单笔贷款金额100万元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并重点关注具有七项特征(但不限于以下特征)之一的贷款资金流向。七项特征包括: 以房地产作抵押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即“房抵贷”); 同一借款人或不同借款人的多笔贷款受托支付对象为同一自然人或法人; 借款人或其配偶短时间内办理两笔及以上个人非住房类贷款; 贷款发放后短期内回流至借款人或其配偶账户的贷款; 借款人为房地产经纪公司工作人员的个人经营性贷款; 收入证明金额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贷款; 其他明显存在可能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贷款。 对于信用卡透支业务,要求对本机构信用卡透支业务进行自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使用信用卡透支用于支付购房款的情况,自查范围为交易所在地为北京的交易记录,并重点关注具有以下特征(但不限于以下特征)之一的刷卡记录: 交易记录中“交易描述”含关键词“置业”、“房地产”或“房产”,且单笔交易金额不低于20万元的交易; 交易记录中“交易描述”含关键词“置业”、“房地产”或“房产”,且在1天内出现多笔含上述关键词的交易。 根据《通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三季度起将本通知要求的自查报告与《通知》要求的各季度房地产专项自查报告一并报送。[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