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政

【天津】符合引进人才政策条件可实行租房落户
【天津】符合引进人才政策条件可实行租房落户

天津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对符合天津市引进人才政策等有关条件的非户籍人口实行“租房落户”政策:[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10日  11:23
【青岛】或将推出租房可落户政策 加快取消购房面积限制
【青岛】或将推出租房可落户政策 加快取消购房面积限制

青岛将加快取消购房面积、就业年限、投资纳税、积分制等落户条件,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问题。[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10日  11:23
【兰州】打响全国楼市松绑第一枪 部分区域取消限购
【兰州】打响全国楼市松绑第一枪 部分区域取消限购

1月5日晚间,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通知,对现行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进行调整,对部分区域取消限购,进一步强化价格备案制度,同时对核心区的住房开始实施3年期限的限售政策,并于2018年1月8日起正式实施。[详情]

界面|2018年01月06日  13:13
【南京】调整人才落户政策 40岁以下本科生可先落户后就业
【南京】调整人才落户政策 40岁以下本科生可先落户后就业

1月4日,南京市委今年1号文件出炉。为广揽天下英才,南京调整人才落户政策,允许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以及持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先落户再就业。[详情]

证券时报|2018年01月06日  21:12
【厦门】今年楼市实行差别化调控 推进租购并举制度
【厦门】今年楼市实行差别化调控 推进租购并举制度

今年,厦门将健全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推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设,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加强商品住宅土地供应[详情]

澎湃新闻|2018年01月08日  10:23
【广州】楼市政策暂时不变 首周新房网签跌破千套关口
【广州】楼市政策暂时不变 首周新房网签跌破千套关口

广州一手楼市好不容易在去年12月最后一周迎来“翘尾”行情,网签出近4千套的好成绩。但在上周,广州一手楼市成交套数跌破千套关口,量价齐跌,2018新年开局平淡。[详情]

中国新闻网|2018年01月08日  20:55
【合肥】6个月内不得上调备案价格 取得销许后10日内需公布全部房源
【合肥】6个月内不得上调备案价格 取得销许后10日内需公布全部房源

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和市物价局表示,商品房应由开发商自行定价,且2016年11月份之前出让地块不限价。[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09日  00:32
【深圳】调控政策或维持不变 力度依旧长租公寓崛起
【深圳】调控政策或维持不变 力度依旧长租公寓崛起

深圳城市更新仍是热点话题。大小企业扎堆城市更新,然而存量土地开发中的“拆不动”问题仍待政府政策出台,但棚改的出现和快速推进也在一定程度上搅动了深圳楼市,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的价格“巨变”。[详情]

证券时报|2018年01月09日  02:36
【西安】发力吸引人才 A类人才落户最高享100万购房补贴
【西安】发力吸引人才 A类人才落户最高享100万购房补贴

为改善人才安居条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华商报记者昨日从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出台,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内外顶尖A类人才,将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购房补贴。[详情]

华商报|2017年12月07日  02:07
【武汉】40岁以下大学生凭毕业证可落户 租购保障房打8折
【武汉】40岁以下大学生凭毕业证可落户 租购保障房打8折

近日,武汉市发布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和收入新政,包括“八折”购租房政策和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将“抢人大战”推上高潮。[详情]

新京报|2017年10月13日  01:27
【郑州】重金引才 博士毕业生首次购房可获10万元补贴
【郑州】重金引才 博士毕业生首次购房可获10万元补贴

郑州市出台普惠性人才政策,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技能人才实行“零门槛”落户。对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3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详情]

中国青年报|2017年11月24日  05:36

各方观点

专家:人口引进政策或是曲线救市 为楼市调控打开一扇窗
专家:人口引进政策或是曲线救市 为楼市调控打开一扇窗

中国证券报援引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观点称:“有部分城市人口引进的门槛过低,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吸引人才,而是为了吸引购房者。对于市场来说,容易引起非理性的判断。地方的人才政策不应该和房地产限购挂钩[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10日  11:23
央行媒体谈多地松绑楼市:并非全面放松 行业指数仍处历史低位
央行媒体谈多地松绑楼市:并非全面放松 行业指数仍处历史低位

尽管刚刚进入2018年,楼市调控便出现放缓迹象,但并不意味着政策的全面放松。考虑中央亦强调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未来不排除更多城市对楼市政策微调,但全面放松或大幅度放松仍难看到。[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1月09日  08:43
楼市调控放松只是一厢情愿 2018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
楼市调控放松只是一厢情愿 2018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楼市没有全面放松的可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总基调始终没变。[详情]

中国新闻网|2018年01月08日  20:13
部分地方楼市调控微调 分析称更加精准而非放松
部分地方楼市调控微调 分析称更加精准而非放松

一些地方楼市调控政策微调后更加精准,不能理解为整个楼市调控政策的松动。”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向上证报记者如是说。他认为,部分地方楼市调控政策的“微调”,恰恰是房地产长效机制日渐临近的预兆。[详情]

上海证券报|2018年01月09日  06:36
兰州放松楼市限购 专家称政策全面放松可能性不大
兰州放松楼市限购 专家称政策全面放松可能性不大

业内专家认为,兰州此次调整政策,也是考虑到郊区市场去库存的导向,库存过多的区域松绑政策,库存少的区域加码调控,符合调控的大方向。但是从整体市场来说,政策全面松动的可能性不大。[详情]

中国经营网|2018年01月06日  14:38
三城释放楼市松绑信号? 一城多策或让调控更精准
三城释放楼市松绑信号? 一城多策或让调控更精准

调控政策调整的城市,基本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是2017年土地市场收入明显降低,市场库存明显分化,特别是兰州,主城区无房可买,郊区供应量大。其次房价从统计数据看,已经有所平稳,在限价下,市场价格同比降低,但前期大量的高价盘已经签约未备案,或者地王项目预售价监管导致亏损无法入市。[详情]

中国新闻网|2018年01月08日  01:56
专家:兰州等地楼市松绑非全面放松 房住不炒仍是主线
专家:兰州等地楼市松绑非全面放松 房住不炒仍是主线

2018年全国房地产政策将会形成一个密集的组合拳,牢牢把握“房住”和“不炒”两大重心。此类政策制度,和当前住房制度改革等内容积极挂钩,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福利的增进,同时也是房地产市场长效发展中的重要保障。[详情]

中新经纬|2018年01月08日  20:40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因地因城施策调控不会放松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2018年01月23日 00:05
北京房价连续8个月停涨 二手房价格连续8个月下跌
北京房价连续8个月停涨 二手房价格连续8个月下跌

   北京房价连续8个月停涨 15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均表现平稳,北京持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环比上升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12月70城市房价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15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均在平稳区间内变动,多数城市低于上年同期价格水平。从城市分级上看,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持平或下降,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微涨。 昨日,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2017年全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不过2017年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刷新历史纪录,有16家房企跻身千亿俱乐部。 15个热点城市中9个低于上年同期价格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15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均在平稳区间内变动,房地产市场总体继续保持稳定。 从环比看,福州、厦门、广州、深圳这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降幅在0.2至0.3个百分点之间;北京、杭州和合肥3个城市持平;上升的8个城市分别为天津、上海、南京、无锡、济南、郑州、武汉、成都。另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北京2017年新房价格连续8个月停涨,二手房价格连续8个月下跌。 从同比看,15个热点城市中有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降幅在0.2至3.0个百分点之间,这些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这9个城市分别为北京、南京、无锡、杭州、合肥、福州、郑州、深圳、成都。 “9个城市出现了房价指数同比下跌的态势,房价管控积极有效,房价的泡沫得到较好地挤出。”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表示,15个热点城市中多数城市低于上年同期价格水平。“12月份,‘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不过,张大伟表示,整体看,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一线过热城市的虚火被抑制,二三四线城市非调控热点城市依然高温中。 从70个城市整体情况看,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持平或下降,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微涨。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15个月回落,12月份比11月份分别回落0.1和0.4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回落,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初步测算,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1%。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5%,涨幅比上月均略微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上涨0.3%,涨幅均与上月相同。 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在张大伟看来,因持续加码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叠加收紧的信贷,2018年预计全国房地产市场涨幅将继续放缓。 房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刷新纪录 昨日,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不过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刷新纪录。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看,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5148亿元,增长9.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2017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508万平米,同比增长15.8%,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开发投资表现总体不错,2017年全年投资规模同比增幅为7%,不高也不低,恰是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理想数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这个指标既为2018年补库存创造了较好的机会,同时也反映了房企在楼市调控下依然看好房地产市场。 从销售情况看,12月单月销售额刷新了新月度的历史纪录。12月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2.2亿平方米,销售额1.8万亿元。“12月销售额刷新月度纪录主要是因为二三线城市的助推。”张大伟分析。 从全年整体情况看,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刷新历史纪录。其中,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第一次突破16亿平米,销售额第一次突破13万亿。 数据显示,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94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33701亿元,增长13.7%,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 严跃进认为,虽然调控升级,但购房者依然会有积极入市的机会,房屋销售数据好于预期。“可以说,购房需求非常强劲,刚需市场可挖掘的潜力非常大。” 在交通银行研究中心看来,销售面积增速延续周期回落态势,而销售额增速的回升则反映了本期均价的提升。 数据显示,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均价同环比都出现回升,算术平均价格环比、同比增速分别为0.48%和5.76%,较上月分别扩大0.06和0.22个百分点,侧面反映楼市供需双方动能仍在,并非一蹶不振。 交通银行研究中心预测,政策可能从全面打击向保证合理需求方向修正,预售证严格管控在今年有边际放松的市场预期,重点地区也可能在严控大局下进行一些局部的、“有条件”的适度修正。 【市场】 2017年16家房企跻身千亿俱乐部 2017年多家房企也刷新销售纪录。 公开数据显示,碧桂园全年累计完成销售金额5508亿,同比增长78%,早在数月前基本锁定了全年第一。万科、恒大、融创分别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298.8亿元、5009.6亿元、3620.1亿元,分别排在二、三、四位。据媒体报道,2017年度,中国房企销售排行榜上,销售业绩“千亿俱乐部”有16家。 另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截至日前,公布2017年销售业绩的上市房企合计42家,42家房企合计2017年全年销售额高达43897亿,同比2016年同期的29460亿上涨幅度高达50%,刷新历史纪录。计算可以看出,42家房企一年同比多卖房高达1.44万亿。 在张大伟看来,2017年是房企历史上最丰收的一年。房企年度目标完成平均超过100%,大部分房企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因为过去2年多的楼市火爆,2017年房企迎接历史上销售业绩与利润上涨最迅速的一年。从截至日前的财报数据看,大部分主要业务是房地产的企业收获颇丰。”张大伟表示,虽然楼市调控重压,但市场表现依然乐观。从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房企来看,表现不佳的房企均为转型或者中小型房企。此外,在一二线调控加码的影响下,特别是从2017年初开始的一二线城市限价等政策,也导致部分房企销售速度开始放缓。 交通银行研究中心指出,市场因马太效应放大,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 据该中心统计数据,目前位居TOP10、TOP50和TOP100房企的市占率已分别达到24.1%、45.9%和55.5%,提高幅度较上一个年度更为明显。“在紧融资和严管控的楼市调整期,房企的持续经营更有赖于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资源禀赋,大型房企的品牌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将更加凸显,行业并购进程和集中度提升有望加速。”交通银行研究中心表示。 ■ 贷款 12月北京个人房贷新增额为全年最低水平 随着北京市“3·17”一系列调控政策相继出台,住房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房地产贷款增加额与增速同步回落,这可以从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1月17日公布的数据中得到体现。 从公布的数字来看,去年北京个人购房贷款增速明显回落。2017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贷款等)余额16333.6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个人购房贷款余额9664.5亿元,全年增加1366.3亿元,比上年少增1075.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同期低25.2个百分点。 此外,北京个人购房贷款在各项贷款增加额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全年个人购房贷款新增额占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比重降至20.2%,较2016年40.3%的新增额占比下降20.1个百分点。 值得留意的是,个人购房贷款月度新增额呈不断下降趋势。12月份,个人购房贷款新增额18.1亿元,为全年最低水平,比前11个月月均增量少104.5亿元。 另一方面,伴随着贷款的收紧,房贷利率的上涨也成为焦点之一。融360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8%,相当于基准利率1.098倍,环比11月上升0.37%;同比去年12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4.45%,上升20.89%。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宓迪[详情]

新京报 | 2018年01月19日 01:37
三四线楼市是蜜罐还是砒霜?今年或将迎量价回调
三四线楼市是蜜罐还是砒霜?今年或将迎量价回调

  一二线楼市在史上最严调控影响下,已出现全面降温,而三四线楼市却较为火热,今年广东汕头市土地成交楼面价已过万元。图/视觉中国 三四线城市还能不能深耕? 不少房企拓展重心由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城市,业界认为部分区域存在泡沫,进哪里、怎样进是关键 2017年楼市形成“冰与火”两极分化,一二线市场在史上最严调控影响下,已出现全面降温,而三四线城市却较为火热。但对于三四线城市,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看法。有房企认为,三四线不能进,但也有房企在三四线获利颇多,碧桂园就是一个典型。那么,三四线楼市,到底是蜜罐,还是砒霜?房企选择三四线城市有何标准?进入的方式跟此前相比,又有何不同? 房企拿地重心转向三四线 “疯了!咱们这城市,房价才过万元,刚开年,地价就又拍出过万元。”中学教师王萍(化名)在同学群里说。1月2日,汕头东海岸新城迎来新年首宗土拍。本次出让的住宅用地宗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临一线河景,起拍价3.55亿元,吸引了龙光、雅居乐、中交、中海等多家实力房企参与,经过数十轮激烈竞价,最终由龙光地产以5.53亿元摘得,成交楼面价10641元/平方米,溢价率55.77%。而再往前几天,龙光地产刚以14.01亿元拿下同一区域的一宗居住用地,楼面价突破1.1万元/平方米。 在调控政策不会放松的大背景下,在一二线城市加大布局难以获得业绩增长,还会沉淀资金、拖累发展速度的情况下,不少房企拿地重心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在2017年度销售额破千亿的品牌房企,在三四线城市拿地面积占比也在逐步扩大。其中,一直以来深耕三四线城市的碧桂园,去年销售5508亿元,由2016年的第三位跃居第一位。截至2017年12月底,碧桂园累计进驻中国超600个城镇,拥有超过1000个项目。在王萍所在的广东汕头,碧桂园仅去年底就陆续拿下两宗居住用地。 不仅是大房企,部分中小房企也抓住了这轮由一二线逐渐蔓延至三四线城市需求释放的机遇,实现销售额的突飞猛进,如中梁、祥生、美的等企业。其中,祥生地产就是聚焦三四线城市的典型。据悉,祥生地产主要布局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大城市周边高铁30分钟可到卫星城市群,享受大城市外溢的客群。2017年1-11月,祥生在诸暨、泰兴、南陵的城市销售市场份额占比分别达到45%、25%、26%,截至11月三四线城市销售占到了祥生业绩总额的90%。 新城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欧阳捷指出,下沉合适的三四线城市,才有可能获得高周转的市场机会,房企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精准化的战略布局。 政策相对宽松去库存明显 回顾2017年,在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受严控之时,弱二线、三四线城市继续轮动式上涨,支撑着全国楼市总体“余温”尚存,致全国房屋销量、均价、购地、新开工等诸多指标保持正增长。 上海易居研究院报告显示,按城市层级来看,2017年1-11月,一、二、三线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分别为2161万平方米、12629万平方米和6397万平方米,同比跌幅分别为42%、22%和11%。其中,一线城市跌幅最大,主因是严格的预售审批制度导致新盘供应量较小,次因是严厉的调控政策抑制了部分购房需求。此外,二线城市的成交也出现明显下降,也是受到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影响。而三线城市的成交跌幅最小,这和此类城市购房政策相对宽松以及棚改货币化等利好因素有关。 在此背景下,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周期已明显收窄。上海易居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0月,包括滁州、柳州、清远、茂名、常德、九江、宜昌、金华、莆田、温州、马鞍山、景德镇、岳阳、嘉兴、日照和惠州等16个三线城市存销比明显偏低,即低于8个月的水平,类似城市也是2017年房价上涨相对较快的城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三四线城市内部也出现分化。其中,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楼市调控使需求外溢到部分有区位优势的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2017年的房地产市场表现亮眼,比如:无锡、泉州、汕头、佛山等。而仍有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去库存问题,如威海、呼和浩特、运城等。 今年或将迎来量价回调 由于限购的实施以及大城市房价高企,很多购房者无法在一二线城市买房,只能退而求其次,到大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买房。还有一部分购房者,已获得一二线城市的购房资格,但苦于资金不足,也开始考虑在三四线城市买房。 不过,不少购房者表示担忧,三四线这轮楼市上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中原地产创始人、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三四线城市,跟人口比、跟未来的经济发展比,已经建设过度。 实际上,自去年6月后,重点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步入下行阶段,从价格来看,三四线城市近几个月开始也趋于平稳,热度下降。外地去三四线投资的投资客并不多,主要靠本地人口消化为主,但当地人购房只有三个去处,婚房、学区房、改善型住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指出,三四线楼市大部分是自住需求占主导,2011-2015年期间房价没怎么涨,积蓄了部分购房需求,这次是随着全国楼市政策相对宽松后的一次释放。但东部少数大都市圈,比如环京、环沪,环深,因为投资投机者较多,价格涨幅较大,存在一定的泡沫,未来调整时间会较长。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已逐步向三四线城市深入。在此基础上,房企布局三四线,有何判断标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对此,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三四线城市不是进不进的问题,而是怎么进,进哪里的问题。房企优先进入经济比较发达、销售比较强的城市,是明确的方向。房企进入三四线的方式,可以更多地采取收购的方式,即与当地房企合作,各自发挥优势。 “不管是不是三四线城市,每家房企都有自己的一套拿地模型,只要符合指标就可以选择性进入。”在当代置业执行董事、总裁张鹏看来,三四线城市在拿地方式上,会有一些收并购的可能性。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详情]

新京报 | 2018年01月12日 01:57
三线商业地产已现洗牌:商业增量大 同质化竞争明显
三线商业地产已现洗牌:商业增量大 同质化竞争明显

  2018年开年,凯德集团集中出售位于三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图/视觉中国 三线城市商业地产已现洗牌 商业增量大、同质化竞争明显;今年开年,凯德集团出售20个购物中心,其中大部分位于三线城市 2018年开年,来自新加坡的上市公司凯德集团出售作价83.65亿元的20个购物中心,接盘者为由印力、万科和Triwater组成的无关联第三方,这成为2018年商业领域单个大型并购。值得注意的是,这20家商业地产分布在19个城市,其中大部分位于三线城市。 商业消费仍处于上升期 实体商业的衰落在这几年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有业内观点认为,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实体商业都面临着危机。无论是电商冲击、还是运营成本的高企,都在不断地侵蚀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商业地产。而凯德此举无疑是一种“甩包袱”的行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接盘者印力地产本身为万科旗下商业地产平台。而这些商业中心则分布在中国华北、华东、华南和中西部区域,有分析指出,此次收购填补了印力在三四线城市的业务空白。 作为收购方,印力集团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收购上述商业地产,有助于提升我们商业网络的广度及深度,下沉核心区域市场及周边城市群。”而凯德集团方面则回应称:“此次交易有利于优化集团资产配置和集中资源,所获资金将用于在中国继续投资优质物业,进一步强化凯德集团在华五大核心城市群的业务布局。” 可以说,凯德的“退”与印力的“进”,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这不禁让人困惑,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究竟是不是“包袱”?消费潜力到底该如何转化为消费能力?这些问题都是目前业内人士所普遍思考的问题。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从消费潜力来看,三线城市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中金证券一份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节假日期间我国多个省市的销售额增速同比明显提升。仅从增速来看,三四线城市也展现出较一二线城市更强的消费潜力。而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也显示:由于三四线居民工作时长、通勤时间大幅小于一二线居民,因此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线下消费,促使三、四线的主流消费模式是“深体验,后买单”。 业态需向体验式转型 在消费潜力逐步增加的背后,有业内人士指出了目前商业地产在三四线城市所面临的盈利难题。优铺创始人、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说:“现在的三线城市商业发展要比一、二线城市更加困难。可以说商业增量过大,同质化趋势明显。关键是短时间增长的商业体量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差距,实体商业在三线城市普遍亏损。” “现在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落后于发展成熟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刚刚进入转型周期。”陈云峰指出,如今人们对时尚消费、品牌消费、体验式消费都非常有热情,尤其是餐饮和儿童的业态上升比较快。而纵向比较来看,商业地产从最初的百货业态,到后来的购物中心,再到如今的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卖产品”的属性正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卖体验”。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业态在三四线持续渗透逐步替代原有的百货业态。 同时,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也指出:“三四线城市高端市场培育空间发展缓慢,但针对中产阶层的大众化消费规模持续攀升。”此外,严跃进还表示。“由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这对三、四线城市的商业来说,往往受到网购冲击更大。因此对运营者来讲,有比较大的风险。凯德等主动退出并转让部分已经进入成熟期的项目,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禹铭[详情]

新京报 | 2018年01月12日 01:57
2018房地产开启定向调控 建立多元化供应格局成重点
2018房地产开启定向调控 建立多元化供应格局成重点

  多地召开住房城乡工作会议 2018房地产开启定向调控 建立多元化供应格局成重点 □记者 梁倩 徐海波 北京 武汉报道  近日,湖北、四川、宁夏等地相继召开住房城乡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房地产调控将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并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重点为建立“商品房+政府保障房+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的多元化供应格局,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 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楼市调控将从一城一策向定向调控的多城多策、一城多策转变,从过去“限”为代表的短效机制向长效机制转变,真正实现房住不炒。 多地定调2018楼市调控 11日,福建省召开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指出,将着力解决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并围绕人民住有所居目标,抓好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同日,四川省召开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指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探索形成以开发商为主体、农村集体、住房合作社等多主体提供住房的格局。其中,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试点城市及有条件的城市要组建国有住房租赁公司,增加租赁住房供应,支持私人住房出租,探索建立多主体供给体系。 广州市住建委主任王宏伟表示,2018年广州将围绕“租”做文章,按照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思路,在合理控制地价的同时,加大住宅用地储备和出让力度,完成1.6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提高土地出让公租房配建比例,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只租不售全自持商品房和轨道交通沿线租赁房用房用地供应。 厦门方面,将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加强商品住宅土地供应,加快商业地产去库存,确保去化周期和房价控制在合理区间,全面加快地铁社区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湖北方面则指出,2018年湖北将继续坚持政府调控不松手,坚持一城一策,精准调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中,武汉、襄阳、宜昌等热点城市要继续严格执行各项调控措施,确保实现调控目标;潜在热点城市特别是武汉周边城市要坚决遏制投机炒作,确保市场稳定;出现阶段性地价、房价上涨的其他三四线城市要及时调整去库存鼓励政策,确保供求关系稳定。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18年,房地产调控将出现明显质变,将从过去“限”为代表的短效机制向长效机制转变,从一城一策向定向调控的多城多策、一城多策转变。房住不炒、遏制投机,多渠道供应、租售并举,将成为政策主流。 共有产权住房成亮点 日前,福建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指出,启动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并实现常态化供应。要求商品住房供求矛盾突出、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人口净流入的区域启动建设一批共有产权住房。同时,对共有产权住房的产权划分、上市交易等方面作了原则规定。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南京、福州、烟台五地供应共有产权房。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完成共有产权住房用地供应38宗,用地面积约207公顷,超额完成年度供地计划,规划建筑规模约403万平方米,提供共有产权房近4万套。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1月4日至2月2日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北京将成交26宗土地,其中23宗为住宅用地,且共有产权供应比例明显增加。 南京方面,2017年12月25日,南京筹集的1499套共有产权房房源进行集中选房,毛坯房单价为9925元/平方米,最低只需购买50%的产权。同月,烟台也首批拿出1254套现房作为共有产权住房。福州也拍出第一块共有产权住房用地。 张大伟表示,共有产权住房能有效降低政府的保障成本,又可以降低购买住房的门槛,满足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多层次住房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从购买到出售环节形成闭环,能有效压缩牟利空间,打击投机行为,促使住房向居住属性回归。 业内人士表示,将有越来越多的热点城市实行共有产权住房,加速推出共有产权地块,真正降低购房者购房成本。 调控政策将更加精准化 “长效机制的建设,实质就是市场的稳定和房住不炒的实现。”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在11日召开的2017中国房产风云榜年度盛典上表示,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范风险依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洪玉认为,调控政策效果全部显现需要时间周期,不能根据市场的苗头和迹象频繁调整,否则容易导致过度调控,不利于形成良性的市场预期。此外,实行差别化调控才能使调控更加精准化和精细化。 此前被传调控政策放松的兰州市近期表示,此次政策调整是落实分类调控、因域施策,提高调控的精准性。对供求矛盾突出、房价较高的主城区进行从严调控,外地户籍家庭仅允许购买一套,同时并未取消对社保与纳税年限限制。对于偏远地区,则由原来的限购调整为限售,明确了三年内限制转让的措施,且该项措施涵盖了主城区等限购区域,目的是遏制投资性、投机性的购房。此外,住房公积金主要满足首套购房需求,购买首套住房时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必须达到30%以上,购买二套时首付款必须达到50%以上。在核定贷款和房屋套数时既认房又认贷。 莆田也指出,将对当前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价外加价等房地产销售和中介乱象行为进行明令禁止,对关系购房现象进行合理引导。对新出让地块商品住房首次开盘售价进行限制:土地出让时有“限房价”的按所限价位确定;土地出让时未限房价的,要按照同区域、同品质、同类型项目的合同网签均价确定。同一项目分期申办预售许可的,后一期商品住宅报备均价不得超过前一期的均价;车位车库要按报备的一车位(库)一价格对外销售,不得加价销售。[详情]

经济参考报 | 2018年01月12日 00:38
重庆频出人才安居政策 多年来外出人口是外来的数倍
重庆频出人才安居政策 多年来外出人口是外来的数倍

  重庆频出人才安居政策 多年来外出人口是外来的数倍 每经记者 鄢银婵 每经编辑 曾健辉 为应对2017年迅猛刮起的城市间“抢人大战”,重庆设计了一整套涵盖国家“千人计划”的顶尖人才、初级职业技术人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机制。 事实上,早在2010年重庆便出台了公租房租赁政策,针对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等推出价格较低的公租房,并设计了承租满5年可以以成本价+银行利息的形式购买并持有。 记者注意到,尽管住房保障机制相对完善,但重庆多年来一直属于人口净流出地区。 人才安居政策频出 作为直辖市,重庆的落户政策一直比较宽松。去年8月,重庆市公安局出台《发展30条》,提出为方便民营企业招揽更多优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取消落户门槛。对引进的专家、学者、留学回国人员以及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可自愿选择在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以及单位所在区县直系亲属、社会人才集体户、社区集体户等落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并非重庆首次放宽人才落户的标准。2016年7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便印发《重庆市户口迁移登记实施办法》通知,针对务工经商、引进的专家、学者、留学回国人员以及专科或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人员,求学毕业工作的人员等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均可“1拖5”落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多年来,重庆推广的人才安居工程并非仅停留在“落户”上。 早在2010年,重庆市就开始推广“公租房”,针对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年满18周岁且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的新就业大中专及职校学生、政府引进专业人才、外来来渝工作人员,只要在重庆无住房、有稳定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均可申请,不受户籍限制。 同时,承租人住满5年后,即可以以成本价+银行利息购买自住,也可以选择继续租住,但购买的公租房不得进行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可以继承、抵押。 而据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6年底,重庆公租房已累计保障住房困难家庭34.6万户,90余万人入住。 此外,重庆两江新区所打造的创新创业人才公寓,截至2017年9月,也吸引了765名人才入住,该公寓的租金按每月3元/平方米(建面)收取。 外出人口是外来的数倍 “重庆属于大城区,土地供应量相对没那么紧张,落户重庆并不是什么难事,以前只要购房就能落户。”重庆房地产行业一荣姓人士表示。 不过,上述荣姓人士提及的购房落户在2017年1月已被叫停。重庆市政府决定修订2011年施行的《重庆市关于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暂行办法》和《重庆市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管理实施细则》,将“征收对象”中调整为“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首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自2017年1月14日起施行。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重庆除了频繁出招加入“抢人大战”,其房地产市场也颇为罕见地出现“一年出三次限购政策”的局面。除了上述房产税的调整外,去年5月,该市公积金中心宣布暂停主城区内非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去年9月,重庆又规定凡在主城区范围内新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两年后才能上市交易。 “去年监管趋严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房价涨幅不小,特别是上半年,毕竟重庆多年来的房价一直很平稳。”上述荣姓人士表示,2011年重庆楼市均价就已破6000元/平方米,但直到2016年初,房价仍在6000元~7000元/平方米区间波动。 而据锐理等多个第三方咨询机构发布的数据,2017年6月,重庆主城区新房均价高达9474元/平方米,而2016年6月的价格则为7167元/平方米。 不过,引人关注的是,尽管人才安居政策诱人,房价一直低位运行,但多年来重庆一直为人口净流出地区。据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历年数据,2012年,全市外出至市外的人口为533.94万人,全市市外外来人口为135.5万人;到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3048.43万人,比上年增加31.88万人,全市外出市外人口500.78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57.1万人。[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 2018年01月12日 00:00
南京楼市限购不限才:40岁以下本科生可享住房优惠
南京楼市限购不限才:40岁以下本科生可享住房优惠

  40岁以下本科生可享住房优惠 南京楼市限购不“限才” 每经记者 唐 洁 每经编辑 曾健辉 在人才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发展重要因素的当下,在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户籍、高房价和教育等门槛居高不下的同时,以南京、武汉和杭州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却正降低门槛,打响了一场人才争夺战。 1月4日,南京市发布《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通过提供住房、补贴、政策等为人才量身定制安居方式”。《意见》显示,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凭毕业证书、技术(技能)型人才凭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办理落户手续后,即可申请享受相应的住房政策。 对此,南京林业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孟祥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南京市委的一号文件,《意见》的发布反映出南京对人才安居落户的重视程度,相关购房以及租赁补贴政策出台后,将帮助从高端人才到普通大学生基本实现住有所居。 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安居 据了解,2017年4月,南京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于7月1日正式施行。目前,已有528家企业注册、1126人申请。 除购房政策外,为高校毕业人才提供住房租赁补贴,南京对于人才安居办法覆盖范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以个人名义申请租赁补贴由两年延长至三年,标准不变,博士每人每月1000元、硕士每人每月800元、学士和技师每人每月600元。符合条件的可申购共有产权房。 《办法》根据高层次人才划分标准提供多种安居方式。其中A类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原则上可在南京市选择申购不低于200平方米共有产权房、免费租赁200平方米人才公寓、申领不少于300万元购房补贴中的一种安居方式;B、C类人才可分别申请150平方米、120平方米的共有产权房或人才公寓,也可申领每月7500元、6000元的租赁补贴。 同时《办法》也加大了对高层次人才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支持力度。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标准放宽到现有标准的2倍,购买自住住房的贷款额度最高可放宽到限额的4倍。 记者查阅人才划分标准时注意到,A、B、C三类人才的申请门槛较高,而此次将人才购房政策调整为40岁以下本科毕业生即可购房落户,进一步降低了购房门槛。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分析称,南京此次明确关注了落户、就业等概念,实际上也是考虑到人才引入很现实的问题,允许本科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就可以落户,这显然是落户政策的较为优惠的地方。 严跃进认为,此前南京在购房方面也有类似的表述,但当时主要是对购房方面进行了放松,而现在甚至回避了购房的环节,直接明确落户无条件的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此类规定,预计后续会加快部分人才在南京落户。而落户以后则对购房和租房等都会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应该说这也符合当前各大城市积极发展,追求高质量的导向。 对楼市影响几何? 据了解,南京于2011年2月份出台了限购政策,并于2014年解除。根据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10年时,南京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库存量约在340万平方米;到2011年这一数字攀升至460万平方米;限购后的2012年和2013年平均库存量大约分别在569万平方米、466万平方米;限购解除后的2014年和2015年平均库存量分别在563万平方米、661万平方米左右。记者注意到,南京房地产库存去化的时间实际上集中在2016年上半年,到南京开启第二次限购以前,也就是截止到2016年9月份,库存量已经下降至254万平方米。 2016年9月,南京再次出台限购令,要求非该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南京购买首套住房需提供1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此后南京接连出台政策扩大限购范围、提高贷款比例加码调控。 接连的调控使得楼市数据出现明显变化。根据网尚机构的研究数据,2015年南京楼市规模超20万套,其中商品住宅超11万套,二手房超9.9万套;2016年规模超30万套,其中商品住宅超14万套,二手房超16.6万套;2017年规模回落至17.3万套,其中商品住宅超7.3万套,二手房超10万套。 2017年南京商品房销售额超2480亿元,同比下降29%;销售面积超12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住宅销售面积8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销售套数超过7.3万套,同比下降48%。折算下来2017年南京市日均成交仅203套。此外,2017年南京二手住宅累计成交近10万套同比下降40%。 那么,此次人才安居政策的放宽对南京楼市影响几何?南京当地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出台的人才安居政策并不是去放松现有调控,在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下房价依然要维稳,人才安居政策的本意在于引进高端人才,并且针对40岁以下的本科生出台购房优惠政策是希望80后、90后这一代中坚力量可以留在南京。 网尚研究机构总监曹丽认为,此次人才安居政策出台后,刚性需求的首套房购房资格被放宽,改善型需求、投资性需求的限贷没有放宽、限购也没有放松。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需要警惕的是,只要刚性需求的资格放宽,就会有改善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变成刚性需求。 孟祥远认为,这样一个优待政策放宽落户的门槛,使得更多人具备购房资格。除了对人才的关注外,对楼市也有所支撑,所以有炒房的隐患存在,不过目前购房门槛比较高,加上贷款利率也很高,而信贷并没有放松。所以短期内炒房的存在量已经不是特别大,更多的还是要看这个政策待遇在促进城市发展在吸引人才方面。除南京外,其他城市为吸引人才也有类似操作,这也是大势所趋,客观上讲确实对限购有所突破。 2018年的南京楼市又将如何发展?曹丽分析称,南京目前二手房成交量已超过新房水平,并且租赁住房市场活跃度在不断提升。2017年南京商品住宅累计成交超7.3万套同比下降48%;二手住宅累计成交超10万套同比下降40%;住房租赁登记备案超11万间同比增长一倍。[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 2018年01月12日 00:00
二线城市打响人才争夺战:又是一轮楼市红利?
二线城市打响人才争夺战:又是一轮楼市红利?

   “城”人之美?二线城市“抢人”大战背后的楼市红利 【编者按】“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从古至今,“人才”都是衡量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新年伊始,在楼市调控“因城施策”的背景下,随着南京、兰州、天津、青岛等城市陆续出台人才政策,这场城市“人才争夺战”正演变为一场以户籍优待、住房福利吸引人才的争夺。在一些二线城市房价已然高企的状况下,鼓励人才买房或也面临新的尴尬。随着“房住不炒”的政策调控深入,住房租赁时代的开启,房企或也需要多角色参与到“人才争夺战”中去。 每经记者 吴若凡 彭 斐 每经编辑 梁秋月 在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户籍、高房价、教育等门槛居高不下,使得“一线漂”们压力山大。 不过对于人才,以武汉、成都、杭州、苏州、长沙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却正在降低准入门槛,本科可就业落户、毕业生落户可买房、专科以上首套房不限购等政策,都在积极鼓励人才的流入,各新兴城市间可谓打响了一场人才争夺战。 而细数这类城市的人才政策,不难发现,户、房、钱是最常用的“吸引策略”,尤其与房相关的政策最为频繁而突出。那么,因“人”兴“房”背后,是否意味着又是一轮楼市红利? 二线城市打响人才“争夺战” 在经济趋稳、房价高涨之际,不少二线城市却不约而同地推出人才鼓励政策。 在安居客首席分析师张波看来,“吸引人才易,留住人才难”。一线城市严格调控,购房资格不易取得,房价也居高不下,所以纵然一线城市吸引力强,但人才实现落户安家的愿望,难度也大。二线城市的房价有明显优势,在购房条件和落户政策上也稍加放松,再加之部分城市还有购房补贴,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显而易见。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筑这一吸引力时,户口、房产和补贴成为三大主流招数。 房子是引人主流大招 “表面上的各类政策,背后的驱动力都是城市希望借助精英人才和人才集群,建设成为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中心城市。”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认为,这是各大新兴城市开始“抢夺人才”的重要原因。 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驱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而生产力更多取决于人才或人力资本的聚集。尤其是在经济面临转型之际,生产力必须率先升级。这个逻辑是,人才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城市升维发展。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力量,能推动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和发展,这也是助推城市产业结构提档升级的关键。 “并且,人才的聚集还能带来消费市场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城市驱动发展结构的更趋合理。”欧阳捷指出。 不过,也有不同的观点,朗诗绿色集团董事长田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二线城市实行人才落户购房优惠政策,也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所需不无关系。 在2017年第四季度,一些城市的财政收入出现下滑,田明指出,这主要是源于房地产政策的调控影响。而在国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若想抑制财政收入的持续下滑,或普遍倚重房地产。 当低门槛遇上高房价 二线城市以降低购房门槛为手段展开人才争夺战,殊不知,在已然高企的房价面前,却有新的尴尬出现。 2017年5月18日,山东省会济南市下发关于落实济政办发[2017]13号文限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全日制大学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的购房者,与用人单位签定正式用工合同,且连续缴纳社保满半年以上,可享有济南市常住户口居民同等购房政策。 在一位济南当地政府人士看来,该政策也被视为济南为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而出台的人才落户新政,该政策也将外地户籍人员在济南购房的门槛再次降低。 此前,2016年12月26日该市曾有政策规定,本市户籍家庭限购2套;外地限购1套,需提供连续24个月以上在市区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对于2017年5月份的限购政策,一位当地房地产人士认为,该政策刚一出炉,确实令满足条件的外地户口无房者有了购房冲动,但房价在2016年的爆发,却让他们发现自己又买不起房了。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山东有两个城市房价破万。其中,青岛以19082元/平方米排在全国榜单第14位,济南以17837元/平方米排在第16位。 “一套像模像样的三居室怎么也得150万,但就济南目前的工资水平,除非家庭背景不错,一般人还是挺难承受得起。”上述房地产人士直言。 据齐鲁人才网统计,截止到2018年1月2日,济南市企业职工平均月薪为5334元。其中,工龄1~2年的平均收入为4944元/月,从学历分布上来看,硕士学历的平均月薪最高,为6841元。 也就是说,按照济南最新的收入水平,企业职工不吃不喝需要3.3个月才能够买一平米住房,即便收入最高的硕士学历,购一平米住房也需要2.6个月。 在中置国际市场总监张百忍看来,让这些人成为购买主力显然不太现实,相反,刺激投资者或许更见成效。“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大学生本身,症结在于高房价,已成为二线城市吸引高学历人才的掣肘。”他说。 此外,一位山东省内地产企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比于高学历者按揭买房,现在济南的开发商更青睐投资者全款买房。 在高房价的现实面前,通过降低门槛留住人才、引入人才的政策,还在考验政府的智慧。 房企纷纷从“人才流”寻觅机会 这一轮借力房地产的人才风口,已引起不少房企瞄准红利。 但风虽盛,也需准确判断适己的入口。上述业内人士提醒,企业首先需要进行布局判断,关注真实的人口指标(尤其是高端人口的流入情况),以及经济指标(尤其是人口购买力和经济收入),判断未来到底有多大的开发需求,切不可“撒胡椒面”或固步于一二线核心城市,有高端人口持续流入带动产业发展的城市,都可以考虑。 “其实机遇来源的更本质的一方面在于,作为房地产企业,就应该切实承担这份职责,为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欧阳捷表示。 如新城控股做的“幸福系列”产品,为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了刚需、改善等各类住房需求,让各类人才住有所居。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吾悦广场等产品,融合时尚的轻奢,精美的品牌餐饮,以及契合当地人文的文化主题街区、海洋馆、电影院等等,让人在更好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中,提升幸福感。这也是人、企、城的三赢。 此外,房企的开发思路需要革新。绿地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从大的格局来说,未来新房市场越来越窄,房企必然从城市的新需求,找到新市场。比如一些企业在产品层面针对养老需求、长租需求等,进行精准布局,区别对待不同人群,解决更多阶段的多样化居住需求。 田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城市的人口导入,并且流入的都是年轻人和高知人群,那这座城市的房地产业就会得到推动。相反人口负增长,流出的是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人群,那城市的土地自然不会有人问津。 但逻辑一定要厘清。田明表示,人口的流入,最终不是靠一些和房地产相关的政策去刺激,深层次是要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做好城市定位和产业导入。希望年轻人来的同时,要将产业导入到城市。 绿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认同,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说,城市间有竞争也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升。人才的竞争最终会回到产业的竞争。[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 2018年01月12日 00:00
武汉出狠招欲留百万大学生:落户低门槛 购房租房八折
武汉出狠招欲留百万大学生:落户低门槛 购房租房八折

   落户低门槛购房 租房打八折 武汉出狠招5年能否留住百万大学生 每经记者 程 成 每经编辑 梁秋月 作为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尽管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但人才外流却是武汉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武汉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有10.4万人留在武汉,这一数字到2016年虽然增长到了15万,但与超过26万人的高校毕业生相比,武汉仍是典型的人才输出地。 面对人才的外流,武汉于去年出台了《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通过降低落户门槛、购房租房打8折等“超常规”措施,希望未来5年吸引100万大学生留武汉创业就业。这些吸引人才的“狠招”,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百万大学生留武汉的目标呢? “就业岗位有点少、工资不够高” “房子已经交房快1年了,我准备春节前就辞职回武汉。”北漂青年李勇(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2016年年初,在北京买房无望,眼看女儿即将读小学,又不甘心一直做北漂的李勇,与爱人省吃俭用凑够了首付,在武汉购置了套三居室。虽然并不愿意离开工作了近10年的北京,但面对女儿上学的现实问题,搬回武汉似乎成了李勇唯一的选择。2017年年底,李勇将一家三口的户口迁到了武汉。 “最近一直在留意武汉的招聘信息,但合适的岗位不多,工资也不是很高,跟北京确实比不了。不过,这几年武汉发展也很不错。”李勇打趣道。 与李勇不同,另一位早年就读于湖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胡正(化名),毕业后就没留在武汉。 “我这个专业当时在武汉对口的岗位本就不多,还要面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这些名校毕业生的竞争,就业压力很大。”胡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后来,胡正去了苏州一家做仪器仪表可靠性检测的企业。“苏州这边的电子信息企业很多,我们的专业在这边也比较好就业。”胡正说。 在苏州工作近10年的胡正,目前已在当地安家落户。 工业是经济重要支柱 “当初我们专业除个别同学去了三大运营商,其他大部分都去了广东、上海、北京,分别进入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华为这些企业。”胡正告诉记者,“武汉的就业容量太小,装不下这么多人。” 武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4年跻身“万亿俱乐部”后,2016年武汉的GDP增长到11913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3:43.9:52.8。分行业看,工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位列各行业之首。而大家熟知的钢铁、汽车等工业产业,目前依然是武汉经济的重要支柱,武汉还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 不过近几年,武汉一直在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等产业,并欲将光谷打造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但不容忽视的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武汉电子信息产业2016年增加值为456亿元,而同期,华为的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显然,要达成万亿级目标,武汉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5年能否留住百万大学生?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和支撑。人才的外流,武汉似乎也感受到危机。为留住外流的高校毕业生,近年来,武汉不断放出狠招。2013年,武汉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汉创新创业的意见》,推出大学生“留汉工程”;2017年6月,出台《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2017年10月,出台《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的通知》等。 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武汉快速上涨的房价,让一些高校毕业生望而却步。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2017年11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显示,11月武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0.1%,相较于2015年同期上涨29.6%;而二手住宅价格以9.6%的同比涨幅位列全国第三位,相对于2015年同期涨幅更是达到36%。 武汉市官方数据也显示,2017年11月份,该市新建住房成交均价9337元/平方米,而2016年其城镇常住居民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11元。 为减轻留汉大学生购房、租房压力,武汉制定了“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其中提出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最低年薪分别为4万元、5万元、6万元、8万元;留武汉大学生将可以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此外,武汉还于去年底表示将出台“房票”制度,对达标企业或创新创业人才发放租购房屋补贴凭证,且不受限购政策制约。 种种动作都显示出武汉5年内留住100万大学生的决心。 “与广州、杭州、深圳这些同属于副省级城市的沿海城市比,武汉的工资没有竞争力,软实力相对不足,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对求职者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工资低。”易居研究院研究员赖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武汉5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有难度,但也不是不可实现。” 据《长江日报》官微此前的一则消息显示,截至2017年12月15日,留武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已达28.29万人,是2016年的2倍;大学毕业生在武汉新落户13.2万人,是2016年的近6倍。 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武汉5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也许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留住优秀毕业生,特别是武汉几所985、211等名校毕业生。赖勤则认为,武汉除了在人才落户和购房政策方面给予大学生优惠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拿出更大的魄力和用气,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 2018年01月12日 00:00
楼市有望松绑?社科院专家:调控不会放松莫误读政策
楼市有望松绑?社科院专家:调控不会放松莫误读政策

  楼市有望松绑?社科院专家:调控不会放松,切莫误读政策! 中新经纬客户端1月10日电(罗琨)2018年开年以来,地产股的躁动令市场侧目。仅仅8个交易日内,整个板块涨幅便超过10%。业内众多分析均指向楼市的调控有望边际放松,房地产的悲观预期已经得到充分修正,地产股在2018年具有系统性机会。 对此,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地产股在开年的上涨的确与近期的政策微调有关,但是千万别误读了这种政策的微调,2018年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房地产行情也不会超出预期,投资者应当心接最后一棒。 资料图。中新经纬 董湘依 摄 多因素推高地产股 截至1月10日收盘,据wind统计,房地产指数在开年8个交易日内已经上涨达10.19%,其中世茂股份、绿地控股、泰禾集团等个股同期累计涨幅更是突破30%。 尹中立认为,这是多个因素造成的共同结果,原因之一则是房地产公司盈利的增长。 “地产股尤其是龙头公司去年的整个销售和盈利状况都是超预期的,”尹中立说,此前市场预期2017年受调控影响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销售增长,但从市场整体来看,2017年房地产销售创了历史新高,龙头股的销售增长则更快,市场的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龙头股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约5%,盈利状况也相应增长。 12月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465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商品房销售额102503亿元,增长37.5%。市场人士认为,2017年房地产市场全年销售数据将再创历史新高几无悬念。 近期,南京、郑州、武汉、长沙、济南、合肥、兰州等一些城市局部放松了楼市限购政策,引发了市场对于 2018 年房地产政策或将边际放松的预期。 对此,尹中立认为,地产股开年的上涨与政策动向及市场解读有关。“兰州、合肥等个别城市对限购限售政策做了一些微调,被市场解读为房地产调控的放松,加之此前大家预期十九大后调控会出现松动,这些微调的动作和市场预期结合在一起,就强化了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楼市调控难松绑 在采访中,尹中立反复强调,他认为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近期的政策微调不代表房地产调控放松的动向。 “中央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子的定位实际上发生了改变,因此,未来所有和房地产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新的定位。”尹中立说。 他指出,在这种住房制度的导向下,不存在所谓房地产调控放松的预期,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近期政策的微调。 房地产板块个股开年普涨。截图来源:wind 那么,后期房地产板块是否会出现回调可能?尹中立认为,短期影响房地产市场走向的是金融政策。从大的金融背景来看,2018年仍处于金融紧缩的环境,在这一背景下,房地产行情是不会超出预期的,因此现在介入地产股的投资者要当心接下最后一棒。(中新经纬APP)[详情]

中新经纬 | 2018年01月10日 17:54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因地因城施策调控不会放松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因地因城施策调控不会放松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 “因城施策”调控不会放松 1月22日,在第四届房地产价值峰会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表示,“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调控政策将继续针对遏制投机炒房展开;同时,将围绕租购并举,加快发展住房租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将加快。 刘志峰称,目前,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三、四线城市房价趋稳,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2018年,因地、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房地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数量需求转向品质需求,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满足群众普通居住需求转向满足美好生活和精神享受的需求。 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莹辉表示,2018年,房地产行业的关键词应该是重构,包括传统房地产价值链的重构,从开发购置土地、加工到营销、售后服务都要重构。目前,房地产企业有8万多家。这些房地产企业将迫不得已实现转型,包括传统产业链往两端挤压,从服务商往运营商转变;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比如对新城新区、城市更新、特色小镇的建造、运营、服务;转型为“互联网+”的新型的物业运营商和服务商。(董添)[详情]

北京房价连续8个月停涨 二手房价格连续8个月下跌
北京房价连续8个月停涨 二手房价格连续8个月下跌

   北京房价连续8个月停涨 15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均表现平稳,北京持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环比上升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12月70城市房价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15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均在平稳区间内变动,多数城市低于上年同期价格水平。从城市分级上看,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持平或下降,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微涨。 昨日,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2017年全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不过2017年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刷新历史纪录,有16家房企跻身千亿俱乐部。 15个热点城市中9个低于上年同期价格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15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均在平稳区间内变动,房地产市场总体继续保持稳定。 从环比看,福州、厦门、广州、深圳这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降幅在0.2至0.3个百分点之间;北京、杭州和合肥3个城市持平;上升的8个城市分别为天津、上海、南京、无锡、济南、郑州、武汉、成都。另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北京2017年新房价格连续8个月停涨,二手房价格连续8个月下跌。 从同比看,15个热点城市中有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降幅在0.2至3.0个百分点之间,这些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这9个城市分别为北京、南京、无锡、杭州、合肥、福州、郑州、深圳、成都。 “9个城市出现了房价指数同比下跌的态势,房价管控积极有效,房价的泡沫得到较好地挤出。”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表示,15个热点城市中多数城市低于上年同期价格水平。“12月份,‘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不过,张大伟表示,整体看,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一线过热城市的虚火被抑制,二三四线城市非调控热点城市依然高温中。 从70个城市整体情况看,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持平或下降,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微涨。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15个月回落,12月份比11月份分别回落0.1和0.4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回落,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初步测算,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1%。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5%,涨幅比上月均略微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上涨0.3%,涨幅均与上月相同。 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在张大伟看来,因持续加码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叠加收紧的信贷,2018年预计全国房地产市场涨幅将继续放缓。 房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刷新纪录 昨日,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不过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刷新纪录。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看,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5148亿元,增长9.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2017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508万平米,同比增长15.8%,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开发投资表现总体不错,2017年全年投资规模同比增幅为7%,不高也不低,恰是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理想数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这个指标既为2018年补库存创造了较好的机会,同时也反映了房企在楼市调控下依然看好房地产市场。 从销售情况看,12月单月销售额刷新了新月度的历史纪录。12月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2.2亿平方米,销售额1.8万亿元。“12月销售额刷新月度纪录主要是因为二三线城市的助推。”张大伟分析。 从全年整体情况看,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刷新历史纪录。其中,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第一次突破16亿平米,销售额第一次突破13万亿。 数据显示,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94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33701亿元,增长13.7%,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 严跃进认为,虽然调控升级,但购房者依然会有积极入市的机会,房屋销售数据好于预期。“可以说,购房需求非常强劲,刚需市场可挖掘的潜力非常大。” 在交通银行研究中心看来,销售面积增速延续周期回落态势,而销售额增速的回升则反映了本期均价的提升。 数据显示,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均价同环比都出现回升,算术平均价格环比、同比增速分别为0.48%和5.76%,较上月分别扩大0.06和0.22个百分点,侧面反映楼市供需双方动能仍在,并非一蹶不振。 交通银行研究中心预测,政策可能从全面打击向保证合理需求方向修正,预售证严格管控在今年有边际放松的市场预期,重点地区也可能在严控大局下进行一些局部的、“有条件”的适度修正。 【市场】 2017年16家房企跻身千亿俱乐部 2017年多家房企也刷新销售纪录。 公开数据显示,碧桂园全年累计完成销售金额5508亿,同比增长78%,早在数月前基本锁定了全年第一。万科、恒大、融创分别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298.8亿元、5009.6亿元、3620.1亿元,分别排在二、三、四位。据媒体报道,2017年度,中国房企销售排行榜上,销售业绩“千亿俱乐部”有16家。 另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截至日前,公布2017年销售业绩的上市房企合计42家,42家房企合计2017年全年销售额高达43897亿,同比2016年同期的29460亿上涨幅度高达50%,刷新历史纪录。计算可以看出,42家房企一年同比多卖房高达1.44万亿。 在张大伟看来,2017年是房企历史上最丰收的一年。房企年度目标完成平均超过100%,大部分房企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因为过去2年多的楼市火爆,2017年房企迎接历史上销售业绩与利润上涨最迅速的一年。从截至日前的财报数据看,大部分主要业务是房地产的企业收获颇丰。”张大伟表示,虽然楼市调控重压,但市场表现依然乐观。从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房企来看,表现不佳的房企均为转型或者中小型房企。此外,在一二线调控加码的影响下,特别是从2017年初开始的一二线城市限价等政策,也导致部分房企销售速度开始放缓。 交通银行研究中心指出,市场因马太效应放大,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 据该中心统计数据,目前位居TOP10、TOP50和TOP100房企的市占率已分别达到24.1%、45.9%和55.5%,提高幅度较上一个年度更为明显。“在紧融资和严管控的楼市调整期,房企的持续经营更有赖于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资源禀赋,大型房企的品牌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将更加凸显,行业并购进程和集中度提升有望加速。”交通银行研究中心表示。 ■ 贷款 12月北京个人房贷新增额为全年最低水平 随着北京市“3·17”一系列调控政策相继出台,住房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房地产贷款增加额与增速同步回落,这可以从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1月17日公布的数据中得到体现。 从公布的数字来看,去年北京个人购房贷款增速明显回落。2017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贷款等)余额16333.6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个人购房贷款余额9664.5亿元,全年增加1366.3亿元,比上年少增1075.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同期低25.2个百分点。 此外,北京个人购房贷款在各项贷款增加额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全年个人购房贷款新增额占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比重降至20.2%,较2016年40.3%的新增额占比下降20.1个百分点。 值得留意的是,个人购房贷款月度新增额呈不断下降趋势。12月份,个人购房贷款新增额18.1亿元,为全年最低水平,比前11个月月均增量少104.5亿元。 另一方面,伴随着贷款的收紧,房贷利率的上涨也成为焦点之一。融360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8%,相当于基准利率1.098倍,环比11月上升0.37%;同比去年12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4.45%,上升20.89%。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宓迪[详情]

三四线楼市是蜜罐还是砒霜?今年或将迎量价回调
三四线楼市是蜜罐还是砒霜?今年或将迎量价回调

  一二线楼市在史上最严调控影响下,已出现全面降温,而三四线楼市却较为火热,今年广东汕头市土地成交楼面价已过万元。图/视觉中国 三四线城市还能不能深耕? 不少房企拓展重心由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城市,业界认为部分区域存在泡沫,进哪里、怎样进是关键 2017年楼市形成“冰与火”两极分化,一二线市场在史上最严调控影响下,已出现全面降温,而三四线城市却较为火热。但对于三四线城市,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看法。有房企认为,三四线不能进,但也有房企在三四线获利颇多,碧桂园就是一个典型。那么,三四线楼市,到底是蜜罐,还是砒霜?房企选择三四线城市有何标准?进入的方式跟此前相比,又有何不同? 房企拿地重心转向三四线 “疯了!咱们这城市,房价才过万元,刚开年,地价就又拍出过万元。”中学教师王萍(化名)在同学群里说。1月2日,汕头东海岸新城迎来新年首宗土拍。本次出让的住宅用地宗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临一线河景,起拍价3.55亿元,吸引了龙光、雅居乐、中交、中海等多家实力房企参与,经过数十轮激烈竞价,最终由龙光地产以5.53亿元摘得,成交楼面价10641元/平方米,溢价率55.77%。而再往前几天,龙光地产刚以14.01亿元拿下同一区域的一宗居住用地,楼面价突破1.1万元/平方米。 在调控政策不会放松的大背景下,在一二线城市加大布局难以获得业绩增长,还会沉淀资金、拖累发展速度的情况下,不少房企拿地重心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在2017年度销售额破千亿的品牌房企,在三四线城市拿地面积占比也在逐步扩大。其中,一直以来深耕三四线城市的碧桂园,去年销售5508亿元,由2016年的第三位跃居第一位。截至2017年12月底,碧桂园累计进驻中国超600个城镇,拥有超过1000个项目。在王萍所在的广东汕头,碧桂园仅去年底就陆续拿下两宗居住用地。 不仅是大房企,部分中小房企也抓住了这轮由一二线逐渐蔓延至三四线城市需求释放的机遇,实现销售额的突飞猛进,如中梁、祥生、美的等企业。其中,祥生地产就是聚焦三四线城市的典型。据悉,祥生地产主要布局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大城市周边高铁30分钟可到卫星城市群,享受大城市外溢的客群。2017年1-11月,祥生在诸暨、泰兴、南陵的城市销售市场份额占比分别达到45%、25%、26%,截至11月三四线城市销售占到了祥生业绩总额的90%。 新城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欧阳捷指出,下沉合适的三四线城市,才有可能获得高周转的市场机会,房企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精准化的战略布局。 政策相对宽松去库存明显 回顾2017年,在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受严控之时,弱二线、三四线城市继续轮动式上涨,支撑着全国楼市总体“余温”尚存,致全国房屋销量、均价、购地、新开工等诸多指标保持正增长。 上海易居研究院报告显示,按城市层级来看,2017年1-11月,一、二、三线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分别为2161万平方米、12629万平方米和6397万平方米,同比跌幅分别为42%、22%和11%。其中,一线城市跌幅最大,主因是严格的预售审批制度导致新盘供应量较小,次因是严厉的调控政策抑制了部分购房需求。此外,二线城市的成交也出现明显下降,也是受到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影响。而三线城市的成交跌幅最小,这和此类城市购房政策相对宽松以及棚改货币化等利好因素有关。 在此背景下,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周期已明显收窄。上海易居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0月,包括滁州、柳州、清远、茂名、常德、九江、宜昌、金华、莆田、温州、马鞍山、景德镇、岳阳、嘉兴、日照和惠州等16个三线城市存销比明显偏低,即低于8个月的水平,类似城市也是2017年房价上涨相对较快的城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三四线城市内部也出现分化。其中,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楼市调控使需求外溢到部分有区位优势的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2017年的房地产市场表现亮眼,比如:无锡、泉州、汕头、佛山等。而仍有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去库存问题,如威海、呼和浩特、运城等。 今年或将迎来量价回调 由于限购的实施以及大城市房价高企,很多购房者无法在一二线城市买房,只能退而求其次,到大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买房。还有一部分购房者,已获得一二线城市的购房资格,但苦于资金不足,也开始考虑在三四线城市买房。 不过,不少购房者表示担忧,三四线这轮楼市上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中原地产创始人、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三四线城市,跟人口比、跟未来的经济发展比,已经建设过度。 实际上,自去年6月后,重点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步入下行阶段,从价格来看,三四线城市近几个月开始也趋于平稳,热度下降。外地去三四线投资的投资客并不多,主要靠本地人口消化为主,但当地人购房只有三个去处,婚房、学区房、改善型住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指出,三四线楼市大部分是自住需求占主导,2011-2015年期间房价没怎么涨,积蓄了部分购房需求,这次是随着全国楼市政策相对宽松后的一次释放。但东部少数大都市圈,比如环京、环沪,环深,因为投资投机者较多,价格涨幅较大,存在一定的泡沫,未来调整时间会较长。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已逐步向三四线城市深入。在此基础上,房企布局三四线,有何判断标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对此,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三四线城市不是进不进的问题,而是怎么进,进哪里的问题。房企优先进入经济比较发达、销售比较强的城市,是明确的方向。房企进入三四线的方式,可以更多地采取收购的方式,即与当地房企合作,各自发挥优势。 “不管是不是三四线城市,每家房企都有自己的一套拿地模型,只要符合指标就可以选择性进入。”在当代置业执行董事、总裁张鹏看来,三四线城市在拿地方式上,会有一些收并购的可能性。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详情]

三线商业地产已现洗牌:商业增量大 同质化竞争明显
三线商业地产已现洗牌:商业增量大 同质化竞争明显

  2018年开年,凯德集团集中出售位于三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图/视觉中国 三线城市商业地产已现洗牌 商业增量大、同质化竞争明显;今年开年,凯德集团出售20个购物中心,其中大部分位于三线城市 2018年开年,来自新加坡的上市公司凯德集团出售作价83.65亿元的20个购物中心,接盘者为由印力、万科和Triwater组成的无关联第三方,这成为2018年商业领域单个大型并购。值得注意的是,这20家商业地产分布在19个城市,其中大部分位于三线城市。 商业消费仍处于上升期 实体商业的衰落在这几年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有业内观点认为,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实体商业都面临着危机。无论是电商冲击、还是运营成本的高企,都在不断地侵蚀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商业地产。而凯德此举无疑是一种“甩包袱”的行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接盘者印力地产本身为万科旗下商业地产平台。而这些商业中心则分布在中国华北、华东、华南和中西部区域,有分析指出,此次收购填补了印力在三四线城市的业务空白。 作为收购方,印力集团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收购上述商业地产,有助于提升我们商业网络的广度及深度,下沉核心区域市场及周边城市群。”而凯德集团方面则回应称:“此次交易有利于优化集团资产配置和集中资源,所获资金将用于在中国继续投资优质物业,进一步强化凯德集团在华五大核心城市群的业务布局。” 可以说,凯德的“退”与印力的“进”,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这不禁让人困惑,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究竟是不是“包袱”?消费潜力到底该如何转化为消费能力?这些问题都是目前业内人士所普遍思考的问题。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从消费潜力来看,三线城市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中金证券一份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节假日期间我国多个省市的销售额增速同比明显提升。仅从增速来看,三四线城市也展现出较一二线城市更强的消费潜力。而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也显示:由于三四线居民工作时长、通勤时间大幅小于一二线居民,因此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线下消费,促使三、四线的主流消费模式是“深体验,后买单”。 业态需向体验式转型 在消费潜力逐步增加的背后,有业内人士指出了目前商业地产在三四线城市所面临的盈利难题。优铺创始人、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说:“现在的三线城市商业发展要比一、二线城市更加困难。可以说商业增量过大,同质化趋势明显。关键是短时间增长的商业体量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差距,实体商业在三线城市普遍亏损。” “现在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落后于发展成熟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刚刚进入转型周期。”陈云峰指出,如今人们对时尚消费、品牌消费、体验式消费都非常有热情,尤其是餐饮和儿童的业态上升比较快。而纵向比较来看,商业地产从最初的百货业态,到后来的购物中心,再到如今的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卖产品”的属性正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卖体验”。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业态在三四线持续渗透逐步替代原有的百货业态。 同时,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也指出:“三四线城市高端市场培育空间发展缓慢,但针对中产阶层的大众化消费规模持续攀升。”此外,严跃进还表示。“由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这对三、四线城市的商业来说,往往受到网购冲击更大。因此对运营者来讲,有比较大的风险。凯德等主动退出并转让部分已经进入成熟期的项目,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禹铭[详情]

2018房地产开启定向调控 建立多元化供应格局成重点
2018房地产开启定向调控 建立多元化供应格局成重点

  多地召开住房城乡工作会议 2018房地产开启定向调控 建立多元化供应格局成重点 □记者 梁倩 徐海波 北京 武汉报道  近日,湖北、四川、宁夏等地相继召开住房城乡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房地产调控将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并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重点为建立“商品房+政府保障房+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的多元化供应格局,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 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楼市调控将从一城一策向定向调控的多城多策、一城多策转变,从过去“限”为代表的短效机制向长效机制转变,真正实现房住不炒。 多地定调2018楼市调控 11日,福建省召开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指出,将着力解决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并围绕人民住有所居目标,抓好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同日,四川省召开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指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探索形成以开发商为主体、农村集体、住房合作社等多主体提供住房的格局。其中,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试点城市及有条件的城市要组建国有住房租赁公司,增加租赁住房供应,支持私人住房出租,探索建立多主体供给体系。 广州市住建委主任王宏伟表示,2018年广州将围绕“租”做文章,按照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思路,在合理控制地价的同时,加大住宅用地储备和出让力度,完成1.6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提高土地出让公租房配建比例,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只租不售全自持商品房和轨道交通沿线租赁房用房用地供应。 厦门方面,将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加强商品住宅土地供应,加快商业地产去库存,确保去化周期和房价控制在合理区间,全面加快地铁社区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湖北方面则指出,2018年湖北将继续坚持政府调控不松手,坚持一城一策,精准调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中,武汉、襄阳、宜昌等热点城市要继续严格执行各项调控措施,确保实现调控目标;潜在热点城市特别是武汉周边城市要坚决遏制投机炒作,确保市场稳定;出现阶段性地价、房价上涨的其他三四线城市要及时调整去库存鼓励政策,确保供求关系稳定。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18年,房地产调控将出现明显质变,将从过去“限”为代表的短效机制向长效机制转变,从一城一策向定向调控的多城多策、一城多策转变。房住不炒、遏制投机,多渠道供应、租售并举,将成为政策主流。 共有产权住房成亮点 日前,福建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指出,启动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并实现常态化供应。要求商品住房供求矛盾突出、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人口净流入的区域启动建设一批共有产权住房。同时,对共有产权住房的产权划分、上市交易等方面作了原则规定。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南京、福州、烟台五地供应共有产权房。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完成共有产权住房用地供应38宗,用地面积约207公顷,超额完成年度供地计划,规划建筑规模约403万平方米,提供共有产权房近4万套。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1月4日至2月2日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北京将成交26宗土地,其中23宗为住宅用地,且共有产权供应比例明显增加。 南京方面,2017年12月25日,南京筹集的1499套共有产权房房源进行集中选房,毛坯房单价为9925元/平方米,最低只需购买50%的产权。同月,烟台也首批拿出1254套现房作为共有产权住房。福州也拍出第一块共有产权住房用地。 张大伟表示,共有产权住房能有效降低政府的保障成本,又可以降低购买住房的门槛,满足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多层次住房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从购买到出售环节形成闭环,能有效压缩牟利空间,打击投机行为,促使住房向居住属性回归。 业内人士表示,将有越来越多的热点城市实行共有产权住房,加速推出共有产权地块,真正降低购房者购房成本。 调控政策将更加精准化 “长效机制的建设,实质就是市场的稳定和房住不炒的实现。”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在11日召开的2017中国房产风云榜年度盛典上表示,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范风险依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洪玉认为,调控政策效果全部显现需要时间周期,不能根据市场的苗头和迹象频繁调整,否则容易导致过度调控,不利于形成良性的市场预期。此外,实行差别化调控才能使调控更加精准化和精细化。 此前被传调控政策放松的兰州市近期表示,此次政策调整是落实分类调控、因域施策,提高调控的精准性。对供求矛盾突出、房价较高的主城区进行从严调控,外地户籍家庭仅允许购买一套,同时并未取消对社保与纳税年限限制。对于偏远地区,则由原来的限购调整为限售,明确了三年内限制转让的措施,且该项措施涵盖了主城区等限购区域,目的是遏制投资性、投机性的购房。此外,住房公积金主要满足首套购房需求,购买首套住房时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必须达到30%以上,购买二套时首付款必须达到50%以上。在核定贷款和房屋套数时既认房又认贷。 莆田也指出,将对当前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价外加价等房地产销售和中介乱象行为进行明令禁止,对关系购房现象进行合理引导。对新出让地块商品住房首次开盘售价进行限制:土地出让时有“限房价”的按所限价位确定;土地出让时未限房价的,要按照同区域、同品质、同类型项目的合同网签均价确定。同一项目分期申办预售许可的,后一期商品住宅报备均价不得超过前一期的均价;车位车库要按报备的一车位(库)一价格对外销售,不得加价销售。[详情]

重庆频出人才安居政策 多年来外出人口是外来的数倍
重庆频出人才安居政策 多年来外出人口是外来的数倍

  重庆频出人才安居政策 多年来外出人口是外来的数倍 每经记者 鄢银婵 每经编辑 曾健辉 为应对2017年迅猛刮起的城市间“抢人大战”,重庆设计了一整套涵盖国家“千人计划”的顶尖人才、初级职业技术人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机制。 事实上,早在2010年重庆便出台了公租房租赁政策,针对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等推出价格较低的公租房,并设计了承租满5年可以以成本价+银行利息的形式购买并持有。 记者注意到,尽管住房保障机制相对完善,但重庆多年来一直属于人口净流出地区。 人才安居政策频出 作为直辖市,重庆的落户政策一直比较宽松。去年8月,重庆市公安局出台《发展30条》,提出为方便民营企业招揽更多优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取消落户门槛。对引进的专家、学者、留学回国人员以及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可自愿选择在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以及单位所在区县直系亲属、社会人才集体户、社区集体户等落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并非重庆首次放宽人才落户的标准。2016年7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便印发《重庆市户口迁移登记实施办法》通知,针对务工经商、引进的专家、学者、留学回国人员以及专科或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人员,求学毕业工作的人员等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均可“1拖5”落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多年来,重庆推广的人才安居工程并非仅停留在“落户”上。 早在2010年,重庆市就开始推广“公租房”,针对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年满18周岁且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的新就业大中专及职校学生、政府引进专业人才、外来来渝工作人员,只要在重庆无住房、有稳定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均可申请,不受户籍限制。 同时,承租人住满5年后,即可以以成本价+银行利息购买自住,也可以选择继续租住,但购买的公租房不得进行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可以继承、抵押。 而据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6年底,重庆公租房已累计保障住房困难家庭34.6万户,90余万人入住。 此外,重庆两江新区所打造的创新创业人才公寓,截至2017年9月,也吸引了765名人才入住,该公寓的租金按每月3元/平方米(建面)收取。 外出人口是外来的数倍 “重庆属于大城区,土地供应量相对没那么紧张,落户重庆并不是什么难事,以前只要购房就能落户。”重庆房地产行业一荣姓人士表示。 不过,上述荣姓人士提及的购房落户在2017年1月已被叫停。重庆市政府决定修订2011年施行的《重庆市关于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暂行办法》和《重庆市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管理实施细则》,将“征收对象”中调整为“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首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自2017年1月14日起施行。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重庆除了频繁出招加入“抢人大战”,其房地产市场也颇为罕见地出现“一年出三次限购政策”的局面。除了上述房产税的调整外,去年5月,该市公积金中心宣布暂停主城区内非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去年9月,重庆又规定凡在主城区范围内新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两年后才能上市交易。 “去年监管趋严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房价涨幅不小,特别是上半年,毕竟重庆多年来的房价一直很平稳。”上述荣姓人士表示,2011年重庆楼市均价就已破6000元/平方米,但直到2016年初,房价仍在6000元~7000元/平方米区间波动。 而据锐理等多个第三方咨询机构发布的数据,2017年6月,重庆主城区新房均价高达9474元/平方米,而2016年6月的价格则为7167元/平方米。 不过,引人关注的是,尽管人才安居政策诱人,房价一直低位运行,但多年来重庆一直为人口净流出地区。据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历年数据,2012年,全市外出至市外的人口为533.94万人,全市市外外来人口为135.5万人;到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3048.43万人,比上年增加31.88万人,全市外出市外人口500.78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57.1万人。[详情]

南京楼市限购不限才:40岁以下本科生可享住房优惠
南京楼市限购不限才:40岁以下本科生可享住房优惠

  40岁以下本科生可享住房优惠 南京楼市限购不“限才” 每经记者 唐 洁 每经编辑 曾健辉 在人才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发展重要因素的当下,在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户籍、高房价和教育等门槛居高不下的同时,以南京、武汉和杭州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却正降低门槛,打响了一场人才争夺战。 1月4日,南京市发布《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通过提供住房、补贴、政策等为人才量身定制安居方式”。《意见》显示,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凭毕业证书、技术(技能)型人才凭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办理落户手续后,即可申请享受相应的住房政策。 对此,南京林业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孟祥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南京市委的一号文件,《意见》的发布反映出南京对人才安居落户的重视程度,相关购房以及租赁补贴政策出台后,将帮助从高端人才到普通大学生基本实现住有所居。 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安居 据了解,2017年4月,南京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于7月1日正式施行。目前,已有528家企业注册、1126人申请。 除购房政策外,为高校毕业人才提供住房租赁补贴,南京对于人才安居办法覆盖范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以个人名义申请租赁补贴由两年延长至三年,标准不变,博士每人每月1000元、硕士每人每月800元、学士和技师每人每月600元。符合条件的可申购共有产权房。 《办法》根据高层次人才划分标准提供多种安居方式。其中A类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原则上可在南京市选择申购不低于200平方米共有产权房、免费租赁200平方米人才公寓、申领不少于300万元购房补贴中的一种安居方式;B、C类人才可分别申请150平方米、120平方米的共有产权房或人才公寓,也可申领每月7500元、6000元的租赁补贴。 同时《办法》也加大了对高层次人才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支持力度。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标准放宽到现有标准的2倍,购买自住住房的贷款额度最高可放宽到限额的4倍。 记者查阅人才划分标准时注意到,A、B、C三类人才的申请门槛较高,而此次将人才购房政策调整为40岁以下本科毕业生即可购房落户,进一步降低了购房门槛。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分析称,南京此次明确关注了落户、就业等概念,实际上也是考虑到人才引入很现实的问题,允许本科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就可以落户,这显然是落户政策的较为优惠的地方。 严跃进认为,此前南京在购房方面也有类似的表述,但当时主要是对购房方面进行了放松,而现在甚至回避了购房的环节,直接明确落户无条件的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此类规定,预计后续会加快部分人才在南京落户。而落户以后则对购房和租房等都会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应该说这也符合当前各大城市积极发展,追求高质量的导向。 对楼市影响几何? 据了解,南京于2011年2月份出台了限购政策,并于2014年解除。根据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10年时,南京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库存量约在340万平方米;到2011年这一数字攀升至460万平方米;限购后的2012年和2013年平均库存量大约分别在569万平方米、466万平方米;限购解除后的2014年和2015年平均库存量分别在563万平方米、661万平方米左右。记者注意到,南京房地产库存去化的时间实际上集中在2016年上半年,到南京开启第二次限购以前,也就是截止到2016年9月份,库存量已经下降至254万平方米。 2016年9月,南京再次出台限购令,要求非该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南京购买首套住房需提供1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此后南京接连出台政策扩大限购范围、提高贷款比例加码调控。 接连的调控使得楼市数据出现明显变化。根据网尚机构的研究数据,2015年南京楼市规模超20万套,其中商品住宅超11万套,二手房超9.9万套;2016年规模超30万套,其中商品住宅超14万套,二手房超16.6万套;2017年规模回落至17.3万套,其中商品住宅超7.3万套,二手房超10万套。 2017年南京商品房销售额超2480亿元,同比下降29%;销售面积超12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住宅销售面积8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销售套数超过7.3万套,同比下降48%。折算下来2017年南京市日均成交仅203套。此外,2017年南京二手住宅累计成交近10万套同比下降40%。 那么,此次人才安居政策的放宽对南京楼市影响几何?南京当地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出台的人才安居政策并不是去放松现有调控,在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下房价依然要维稳,人才安居政策的本意在于引进高端人才,并且针对40岁以下的本科生出台购房优惠政策是希望80后、90后这一代中坚力量可以留在南京。 网尚研究机构总监曹丽认为,此次人才安居政策出台后,刚性需求的首套房购房资格被放宽,改善型需求、投资性需求的限贷没有放宽、限购也没有放松。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需要警惕的是,只要刚性需求的资格放宽,就会有改善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变成刚性需求。 孟祥远认为,这样一个优待政策放宽落户的门槛,使得更多人具备购房资格。除了对人才的关注外,对楼市也有所支撑,所以有炒房的隐患存在,不过目前购房门槛比较高,加上贷款利率也很高,而信贷并没有放松。所以短期内炒房的存在量已经不是特别大,更多的还是要看这个政策待遇在促进城市发展在吸引人才方面。除南京外,其他城市为吸引人才也有类似操作,这也是大势所趋,客观上讲确实对限购有所突破。 2018年的南京楼市又将如何发展?曹丽分析称,南京目前二手房成交量已超过新房水平,并且租赁住房市场活跃度在不断提升。2017年南京商品住宅累计成交超7.3万套同比下降48%;二手住宅累计成交超10万套同比下降40%;住房租赁登记备案超11万间同比增长一倍。[详情]

二线城市打响人才争夺战:又是一轮楼市红利?
二线城市打响人才争夺战:又是一轮楼市红利?

   “城”人之美?二线城市“抢人”大战背后的楼市红利 【编者按】“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从古至今,“人才”都是衡量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新年伊始,在楼市调控“因城施策”的背景下,随着南京、兰州、天津、青岛等城市陆续出台人才政策,这场城市“人才争夺战”正演变为一场以户籍优待、住房福利吸引人才的争夺。在一些二线城市房价已然高企的状况下,鼓励人才买房或也面临新的尴尬。随着“房住不炒”的政策调控深入,住房租赁时代的开启,房企或也需要多角色参与到“人才争夺战”中去。 每经记者 吴若凡 彭 斐 每经编辑 梁秋月 在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户籍、高房价、教育等门槛居高不下,使得“一线漂”们压力山大。 不过对于人才,以武汉、成都、杭州、苏州、长沙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却正在降低准入门槛,本科可就业落户、毕业生落户可买房、专科以上首套房不限购等政策,都在积极鼓励人才的流入,各新兴城市间可谓打响了一场人才争夺战。 而细数这类城市的人才政策,不难发现,户、房、钱是最常用的“吸引策略”,尤其与房相关的政策最为频繁而突出。那么,因“人”兴“房”背后,是否意味着又是一轮楼市红利? 二线城市打响人才“争夺战” 在经济趋稳、房价高涨之际,不少二线城市却不约而同地推出人才鼓励政策。 在安居客首席分析师张波看来,“吸引人才易,留住人才难”。一线城市严格调控,购房资格不易取得,房价也居高不下,所以纵然一线城市吸引力强,但人才实现落户安家的愿望,难度也大。二线城市的房价有明显优势,在购房条件和落户政策上也稍加放松,再加之部分城市还有购房补贴,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显而易见。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筑这一吸引力时,户口、房产和补贴成为三大主流招数。 房子是引人主流大招 “表面上的各类政策,背后的驱动力都是城市希望借助精英人才和人才集群,建设成为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中心城市。”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认为,这是各大新兴城市开始“抢夺人才”的重要原因。 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驱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而生产力更多取决于人才或人力资本的聚集。尤其是在经济面临转型之际,生产力必须率先升级。这个逻辑是,人才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城市升维发展。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力量,能推动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和发展,这也是助推城市产业结构提档升级的关键。 “并且,人才的聚集还能带来消费市场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城市驱动发展结构的更趋合理。”欧阳捷指出。 不过,也有不同的观点,朗诗绿色集团董事长田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二线城市实行人才落户购房优惠政策,也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所需不无关系。 在2017年第四季度,一些城市的财政收入出现下滑,田明指出,这主要是源于房地产政策的调控影响。而在国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若想抑制财政收入的持续下滑,或普遍倚重房地产。 当低门槛遇上高房价 二线城市以降低购房门槛为手段展开人才争夺战,殊不知,在已然高企的房价面前,却有新的尴尬出现。 2017年5月18日,山东省会济南市下发关于落实济政办发[2017]13号文限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全日制大学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的购房者,与用人单位签定正式用工合同,且连续缴纳社保满半年以上,可享有济南市常住户口居民同等购房政策。 在一位济南当地政府人士看来,该政策也被视为济南为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而出台的人才落户新政,该政策也将外地户籍人员在济南购房的门槛再次降低。 此前,2016年12月26日该市曾有政策规定,本市户籍家庭限购2套;外地限购1套,需提供连续24个月以上在市区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对于2017年5月份的限购政策,一位当地房地产人士认为,该政策刚一出炉,确实令满足条件的外地户口无房者有了购房冲动,但房价在2016年的爆发,却让他们发现自己又买不起房了。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山东有两个城市房价破万。其中,青岛以19082元/平方米排在全国榜单第14位,济南以17837元/平方米排在第16位。 “一套像模像样的三居室怎么也得150万,但就济南目前的工资水平,除非家庭背景不错,一般人还是挺难承受得起。”上述房地产人士直言。 据齐鲁人才网统计,截止到2018年1月2日,济南市企业职工平均月薪为5334元。其中,工龄1~2年的平均收入为4944元/月,从学历分布上来看,硕士学历的平均月薪最高,为6841元。 也就是说,按照济南最新的收入水平,企业职工不吃不喝需要3.3个月才能够买一平米住房,即便收入最高的硕士学历,购一平米住房也需要2.6个月。 在中置国际市场总监张百忍看来,让这些人成为购买主力显然不太现实,相反,刺激投资者或许更见成效。“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大学生本身,症结在于高房价,已成为二线城市吸引高学历人才的掣肘。”他说。 此外,一位山东省内地产企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比于高学历者按揭买房,现在济南的开发商更青睐投资者全款买房。 在高房价的现实面前,通过降低门槛留住人才、引入人才的政策,还在考验政府的智慧。 房企纷纷从“人才流”寻觅机会 这一轮借力房地产的人才风口,已引起不少房企瞄准红利。 但风虽盛,也需准确判断适己的入口。上述业内人士提醒,企业首先需要进行布局判断,关注真实的人口指标(尤其是高端人口的流入情况),以及经济指标(尤其是人口购买力和经济收入),判断未来到底有多大的开发需求,切不可“撒胡椒面”或固步于一二线核心城市,有高端人口持续流入带动产业发展的城市,都可以考虑。 “其实机遇来源的更本质的一方面在于,作为房地产企业,就应该切实承担这份职责,为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欧阳捷表示。 如新城控股做的“幸福系列”产品,为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了刚需、改善等各类住房需求,让各类人才住有所居。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吾悦广场等产品,融合时尚的轻奢,精美的品牌餐饮,以及契合当地人文的文化主题街区、海洋馆、电影院等等,让人在更好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中,提升幸福感。这也是人、企、城的三赢。 此外,房企的开发思路需要革新。绿地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从大的格局来说,未来新房市场越来越窄,房企必然从城市的新需求,找到新市场。比如一些企业在产品层面针对养老需求、长租需求等,进行精准布局,区别对待不同人群,解决更多阶段的多样化居住需求。 田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城市的人口导入,并且流入的都是年轻人和高知人群,那这座城市的房地产业就会得到推动。相反人口负增长,流出的是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人群,那城市的土地自然不会有人问津。 但逻辑一定要厘清。田明表示,人口的流入,最终不是靠一些和房地产相关的政策去刺激,深层次是要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做好城市定位和产业导入。希望年轻人来的同时,要将产业导入到城市。 绿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认同,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说,城市间有竞争也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升。人才的竞争最终会回到产业的竞争。[详情]

武汉出狠招欲留百万大学生:落户低门槛 购房租房八折
武汉出狠招欲留百万大学生:落户低门槛 购房租房八折

   落户低门槛购房 租房打八折 武汉出狠招5年能否留住百万大学生 每经记者 程 成 每经编辑 梁秋月 作为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尽管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但人才外流却是武汉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武汉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有10.4万人留在武汉,这一数字到2016年虽然增长到了15万,但与超过26万人的高校毕业生相比,武汉仍是典型的人才输出地。 面对人才的外流,武汉于去年出台了《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通过降低落户门槛、购房租房打8折等“超常规”措施,希望未来5年吸引100万大学生留武汉创业就业。这些吸引人才的“狠招”,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百万大学生留武汉的目标呢? “就业岗位有点少、工资不够高” “房子已经交房快1年了,我准备春节前就辞职回武汉。”北漂青年李勇(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2016年年初,在北京买房无望,眼看女儿即将读小学,又不甘心一直做北漂的李勇,与爱人省吃俭用凑够了首付,在武汉购置了套三居室。虽然并不愿意离开工作了近10年的北京,但面对女儿上学的现实问题,搬回武汉似乎成了李勇唯一的选择。2017年年底,李勇将一家三口的户口迁到了武汉。 “最近一直在留意武汉的招聘信息,但合适的岗位不多,工资也不是很高,跟北京确实比不了。不过,这几年武汉发展也很不错。”李勇打趣道。 与李勇不同,另一位早年就读于湖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胡正(化名),毕业后就没留在武汉。 “我这个专业当时在武汉对口的岗位本就不多,还要面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这些名校毕业生的竞争,就业压力很大。”胡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后来,胡正去了苏州一家做仪器仪表可靠性检测的企业。“苏州这边的电子信息企业很多,我们的专业在这边也比较好就业。”胡正说。 在苏州工作近10年的胡正,目前已在当地安家落户。 工业是经济重要支柱 “当初我们专业除个别同学去了三大运营商,其他大部分都去了广东、上海、北京,分别进入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华为这些企业。”胡正告诉记者,“武汉的就业容量太小,装不下这么多人。” 武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4年跻身“万亿俱乐部”后,2016年武汉的GDP增长到11913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3:43.9:52.8。分行业看,工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位列各行业之首。而大家熟知的钢铁、汽车等工业产业,目前依然是武汉经济的重要支柱,武汉还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 不过近几年,武汉一直在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等产业,并欲将光谷打造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但不容忽视的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武汉电子信息产业2016年增加值为456亿元,而同期,华为的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显然,要达成万亿级目标,武汉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5年能否留住百万大学生?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和支撑。人才的外流,武汉似乎也感受到危机。为留住外流的高校毕业生,近年来,武汉不断放出狠招。2013年,武汉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汉创新创业的意见》,推出大学生“留汉工程”;2017年6月,出台《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2017年10月,出台《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的通知》等。 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武汉快速上涨的房价,让一些高校毕业生望而却步。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2017年11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显示,11月武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0.1%,相较于2015年同期上涨29.6%;而二手住宅价格以9.6%的同比涨幅位列全国第三位,相对于2015年同期涨幅更是达到36%。 武汉市官方数据也显示,2017年11月份,该市新建住房成交均价9337元/平方米,而2016年其城镇常住居民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11元。 为减轻留汉大学生购房、租房压力,武汉制定了“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其中提出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最低年薪分别为4万元、5万元、6万元、8万元;留武汉大学生将可以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此外,武汉还于去年底表示将出台“房票”制度,对达标企业或创新创业人才发放租购房屋补贴凭证,且不受限购政策制约。 种种动作都显示出武汉5年内留住100万大学生的决心。 “与广州、杭州、深圳这些同属于副省级城市的沿海城市比,武汉的工资没有竞争力,软实力相对不足,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对求职者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工资低。”易居研究院研究员赖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武汉5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有难度,但也不是不可实现。” 据《长江日报》官微此前的一则消息显示,截至2017年12月15日,留武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已达28.29万人,是2016年的2倍;大学毕业生在武汉新落户13.2万人,是2016年的近6倍。 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武汉5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也许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留住优秀毕业生,特别是武汉几所985、211等名校毕业生。赖勤则认为,武汉除了在人才落户和购房政策方面给予大学生优惠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拿出更大的魄力和用气,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详情]

楼市有望松绑?社科院专家:调控不会放松莫误读政策
楼市有望松绑?社科院专家:调控不会放松莫误读政策

  楼市有望松绑?社科院专家:调控不会放松,切莫误读政策! 中新经纬客户端1月10日电(罗琨)2018年开年以来,地产股的躁动令市场侧目。仅仅8个交易日内,整个板块涨幅便超过10%。业内众多分析均指向楼市的调控有望边际放松,房地产的悲观预期已经得到充分修正,地产股在2018年具有系统性机会。 对此,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地产股在开年的上涨的确与近期的政策微调有关,但是千万别误读了这种政策的微调,2018年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房地产行情也不会超出预期,投资者应当心接最后一棒。 资料图。中新经纬 董湘依 摄 多因素推高地产股 截至1月10日收盘,据wind统计,房地产指数在开年8个交易日内已经上涨达10.19%,其中世茂股份、绿地控股、泰禾集团等个股同期累计涨幅更是突破30%。 尹中立认为,这是多个因素造成的共同结果,原因之一则是房地产公司盈利的增长。 “地产股尤其是龙头公司去年的整个销售和盈利状况都是超预期的,”尹中立说,此前市场预期2017年受调控影响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销售增长,但从市场整体来看,2017年房地产销售创了历史新高,龙头股的销售增长则更快,市场的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龙头股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约5%,盈利状况也相应增长。 12月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465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商品房销售额102503亿元,增长37.5%。市场人士认为,2017年房地产市场全年销售数据将再创历史新高几无悬念。 近期,南京、郑州、武汉、长沙、济南、合肥、兰州等一些城市局部放松了楼市限购政策,引发了市场对于 2018 年房地产政策或将边际放松的预期。 对此,尹中立认为,地产股开年的上涨与政策动向及市场解读有关。“兰州、合肥等个别城市对限购限售政策做了一些微调,被市场解读为房地产调控的放松,加之此前大家预期十九大后调控会出现松动,这些微调的动作和市场预期结合在一起,就强化了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楼市调控难松绑 在采访中,尹中立反复强调,他认为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近期的政策微调不代表房地产调控放松的动向。 “中央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子的定位实际上发生了改变,因此,未来所有和房地产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新的定位。”尹中立说。 他指出,在这种住房制度的导向下,不存在所谓房地产调控放松的预期,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近期政策的微调。 房地产板块个股开年普涨。截图来源:wind 那么,后期房地产板块是否会出现回调可能?尹中立认为,短期影响房地产市场走向的是金融政策。从大的金融背景来看,2018年仍处于金融紧缩的环境,在这一背景下,房地产行情是不会超出预期的,因此现在介入地产股的投资者要当心接下最后一棒。(中新经纬APP)[详情]

楼市限购曲线松绑?青岛与天津将实现租房落户
楼市限购曲线松绑?青岛与天津将实现租房落户

  楼市限购“曲线”松绑?青岛、天津可租房落户 广州加大落户支持 来源:华尔街见闻 眼下新一轮政策变动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定向取消限购的兰州模式,另一种是以人才政策为地产调控开窗的方式,这种方式目前在二三线城市中比较普遍,但究竟是以房子吸引人才,还是打着人才的名号卖房子,也是各地有别。 新年伊始,兰州率先“松绑”限购引发的楼市政策猜测余波未平,青岛、天津双双跟进,推出租房可落户的重磅政策。 1月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青岛发布”发文称,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 为加快外来人口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人口市民化和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市民化步伐,青岛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 上述意见还表示,青岛将加快取消购房面积、就业年限、投资纳税、积分制等落户条件,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问题。进一步简化落户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畅通迁移通道,实现具备基本落户条件的外来人口“落户无门槛,迁入无障碍”。 同日,天津市政府也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对符合天津市引进人才政策等有关条件的非户籍人口实行“租房落户”政策: 对本人或直系亲属无名下合法住房的,可在其长期租赁房屋所在社区落集体户口。拓宽突出贡献引进人才政策受众面,从外地在津投资企业扩展到全部在津注册企业。对在天津高职院校毕业的外省市毕业生在津就业并申报落户的,由毕业2年以内调整为30周岁(含)以下。 此外,广州昨日也出台新政,加大对非户籍人口落户的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安排各区的引进人才落指标、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不再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迁入广州的前置条件等。计划到2020年,户籍人口增长至920万左右,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9.80%左右。 打着人才的名义“曲线”松绑? 密集出台的新政中,青岛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最为引人注目,毕竟租房落户后,变相扩大了可买房的群体,被外界解读为“曲线救市的大招”,通过人才政策为房地产调控打开了一扇窗户。 中国证券报援引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观点称:“有部分城市人口引进的门槛过低,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吸引人才,而是为了吸引购房者。对于市场来说,容易引起非理性的判断。地方的人才政策不应该和房地产限购挂钩,对于真正的人才更应该提供直接的居住房源,单纯的将人才推向市场也容易带来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 张大伟认为,房地产市场走势主要看信贷与人口经济基本面,目前这些城市调整了人才落户口径,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认为,人才引进战略是新型城镇化下的特殊工作,类似政策本身没有在购房方面有松绑的意向,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吻合当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新市民住房、生活等需求。无论是人才购房还是租房落户,对于人口导入和购房、租房需求的释放都有积极作用。 实际上,去年底今年初,二三线城市和地区频频发布人才引进政策,其中不乏针对人才的房地产松绑或激励补贴措施,一些城市甚至把人才的定义放宽到大专。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从2017年10月来,短短3个月时间,全国就有近20个城市与地区发布了引进人才的新政策,包括南京、东莞、郑州、厦门等城市。 华尔街见闻对相关政策整理如下: 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或将成为主流 具体来看,眼下的新一轮“松绑”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定向取消限购的兰州模式,直接取消较为偏远的几个区的限购政策,而在相对较为核心的区域,实际上采用的是“限售换限购”的做法。 另一种是以人才政策为地产调控开窗的方式,这种方式目前在二三线城市中比较普遍,但究竟是以房子吸引人才,还是打着人才的名号卖房子,也是各地有别。 各地频出的五花八门的政策令市场开始猜测,2016年-2017年这轮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是否已经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 在资本市场,地产股已经闻风而动,新年第一周上涨8.19%,成为两市最抢眼的板块,本周地产板块继续强势上扬,昨日蓝光发展、粤宏远A、荣安地产、珠江实业、等多股涨停,近70只房地产概念股飘红。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2018年仅过了6个交易日,就有43家地产股涨幅在10%以上。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分析普遍认为,全面宽松概率不大,结构性宽松是趋势。2018整个房地产政策基调难以改变,但预计边际放松的措施可能会增多,实现从全面需求打压向保障合理需求修正。 未来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或将成为主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由此分析认为,当前较严格的调控政策不会有大幅度改变,不过在调控手段上,会更加的精准, 既能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又能遏制投机炒房。 房地产咨询服务商亿翰智库研究员陈啸天认为,这一轮更多寻求政策放开的是普通的二线城市,以及个别的重点二线城市,武汉是重点二线城市,一线还是会很紧。一线按照道理也不要松,松的话报复性的反弹会比较严重。 1月6日,厦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8年厦门将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详情]

兰州限购松绑释放政策放松信号?利率命门早被扣住
兰州限购松绑释放政策放松信号?利率命门早被扣住

  限购松绑,你看见了政策放松,却早已被人扣住了命门 来源:90度地产央吉  正所谓,无博弈不楼市。 2017年,布政施政的决策层几乎唱了全年的独角戏,楼市表面平静一潭死水,实则暗流汹涌,各方都在积蓄力量。2018年伊始,兰州就扔出了“放松限购”的政策投石问路,地方政府的博弈再次上演。 不过,你看见了开头,却很难猜得出结尾。兰州“以限售换限购”看上去是一次“以退为进”的胜利,但你又怎么知道,这场胜利是否又是一次“以退为进”的开始? 2018,中国楼市的政策格局究竟如何变化? 01 兰州的胜利可以说算是一次高质量的“政策博弈”。 这个偏安于西部一隅的弱二线城市以三年限售为“代价”,换取了远郊区取消限购和城区限购放松。看上去有紧有松,寻求平衡;但实际上,一松一紧之间,别有玄机。 限售的都是老城区,解禁限购的则是活力新区。从交易端来说,政策调整后,预计兰州房屋买卖交易量显然会有所提高。这是权衡取舍之后得出的精准结果,而这样的计算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简单推演。 根据90度获得的消息,兰州的这一政策酝酿多时,经过反复研讨论证,2017年底就已成形,出台时间慎之又慎,最终定于1月初出台,当地也动了好一番心思:放在18年初出台显得不那么急躁,而新年伊始又是地方放松限购的头一份,这本身就有“新政首发、探路市场”的深意,因此一定会得到暂时性的“放行”。 实际上,90度从多个渠道获得的消息显示,兰州的政策在出台之前就已经向上做过通报。这从这一政策出台之后新华社的反应就可以窥得一丝端倪。兰州新政发布的第二天,新华社发文表示,“购买首套房的条件适度放宽,这些家庭实现购买首套房的住房梦想,会更加便利。” 这意味着,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官方媒体对兰州出台的松绑限购政策持肯定态度,并给予了正面解读。而这一态度背后释放的政策信号,不言自明。 02 没错,这是个好消息。 这一政策之后,能顺利获得“放行”的同类政策还有一箩筐,这也会成为2018年楼市的好消息。 比如立马跟风的厦门提出将鼓励改善住房、天津实行引人才租房落户、青岛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等等。最近一段时间内,这样的消息将越来越多,且各地放松政策的维度和深度也会越来越多样,为的还是不断试探政策底线。 你甚至可以将这解读为“楼市调控出现政策转机”都不算太过分,90度了解到的新一年政策走势,在大的步调上就是“房住不炒”细化落地,行政干预的成色在部分城市将出现减弱的趋势。 一方面,“房住不炒”就是“鼓励住、限制炒”,因此在刚需和改善的需求端势必会有所放松。另一方面,显然,所谓“部分城市”还是不包括一线城市、热点二线城市及周边区域,这些区域在政策层面的放松则需要静待时日,只有当像兰州这样的“探路者”不断增加、且市场仍能保持稳定后,这些重点区域才有的可能获得部分释放。 毕竟“差别化调控”、“因区施政”的提法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的。而“差别化调控”也必须要有一条“红线”,红线之上的要继续收紧,红线之下的则需要放松。 但红线到底是什么?新华社给出了一个参考答案,“兰州市2017年全面房屋成交量约为700万平方米左右,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20%以上。”对于这个20%的标准,各地虽不尽相同,但相差也不会太离谱。 实际上,过了这条红线,市场已经开始有所反应,购房的潜在需求已经蠢蠢欲动。就在2017年年底,90度在兰州的几个朋友中已经有两个开始着手看房,一个是刚需买房,一个是卖一买一的改善置换。而同样的情况实则在各地也已出现,广州、北京、天津等地成交量上涨的新闻已开始见诸报端。 03 最后要说的,仍然是“但是”。 政策端走出“放松”的美丽曲线,成交及房价能否实现V形反转?我能否坦然走上买房之路?不好意思,答案显然是“不能”。 为什么?因为你的“命门”早就握在人家手里了。“命门”在哪儿?就在你的钱包里。别说你不差钱,土豪请直接联系我们买房。 目前困扰自住需求购房的最大因素是什么?是利率。 以北京为例,目前购买首套房的贷款利率已经是基准利率上浮5-15%,购买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则上升至20-30%,与2016年早期还有9折利率相比,利率上涨的幅度不是一点半点。这样的利率确实让购房者有点望而却步。 2018年的症结,除了货币政策将比2017年更紧之外,更为要紧的变数在于全球加息周期下的央行跟进。从种种迹象上可以看出,美联储持续加息,已经让央妈感到压力山大。2018年的加息是大概率事件。 为此,央行已经开始“放风”。1月7日,中国日报报道,央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称,自去年以来工业产品价格和企业利润不断提升,短期内中国存在着加息空间。在对利率做出调整前,通胀和汇率将被计入考虑因素。 因此,在银根将继续收紧的语境下,再回头看限购政策的放松,实际上,这无疑也是中央层面给出的“平衡术”。毕竟,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目标仍然是保持稳定。 此外,90度在之前《从“茅房泡沫”看明年房价会不会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2018年房地产税进入立法程序也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关于此事的进展是,之前的内部博弈已经理清,对房地产税的征收办法中央层面已经达成一致,2018年两会就会有所体现。 所以说,不要轻易相信政策放松就是最大的利好,往往“杀招”就在“卖个破绽”之后。[详情]

楼市的烧终于退了 2018四限将最先松绑哪个?
楼市的烧终于退了 2018四限将最先松绑哪个?

   “限购、限售、限贷、限价”,2018最先松绑哪个? 来源: 米宅米宅 什么是市场经济? 我们天天都在说市场经济地位,市场经济主体,市场经济国家。 然而,什么是市场经济? 最经典定义就是: 市场经济——也称自由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1 “四限”≠市场经济 中国房地产市场算不算市场经济? 如何判断? 就是四个标准:自由性、合法性、竞争性、开放性   合法性——市场上流动的产品必须是法律允许生产、交换、消费的产品。同理,法律如果不明文禁止,就是属于合法产品。 竞争性——市场上的主体特别是生产主体,必须形成竞争性,不能是完全垄断地位。 开放性——市场上的产品允许任何社会主体购买,不得设置障碍。 自由性——商品的生产者拥有自由的定价权、买卖对象的选择权。同样商品的购买者一样拥有买卖对象的选择权。 这样一分析,本次调控的四限——“限购、限售、限贷、限价”算不算市场经济,大家都明白。 2 “四限”是一种退烧特效药 虽然是这样,但是对于2016——2017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该不该使用“四限”呢? 答案是:一定、确定以及肯定的,必须使用! 如果把中国房地产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时候这个人已经发了很高的高烧,任由这个人高烧不退,自身会完蛋,而且会感染周边的健康人,比如金融,比如实体经济,弄不好就会拖垮整个国家经济和基础。这一点如果你研究过2016年的房地产形势和金融,都应该有感触。 对于2016年下半年的中国政府,实际上摆在他面前就是一个三选一的选择题。 选择一:任由房地产泡沫膨胀下去,拖垮整个国民经济。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都不会坐视不理,否则他就不配成为这个国家的领导班子。我相信这种方法不会成为任何一个政府的选项。 选择二:采用市场经济疗法,比如提高利率,慢慢的吃中药,慢慢的退烧。 这种办法的好处就在于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治疗。但是缺点就是见效慢,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烧退下去,并且还存在一个能不能把烧退下去的问题,一旦烧退不下去,政府公信力就有问题。 选择三:暂时抛弃市场经济原则,采用行政指令的方法治疗,最典型的就是“四限”。 限购,限贷、限售、限价。这种方法就好像吃“特效退烧药”,好处就在于“退烧快”,但是缺点在于“副作用大”比如误伤刚需和“信号失真”问题。 所以,“吃特效退烧药”应该是2016年政府的“相对优选”。 别管什么市场经济原则,先把烧退下来,避免威胁到金融安全问题。 别管什么房地产,让钱从房地产中先出来,等到“炒房兴邦,实业误国”成为全民共识,实体经济就完蛋了。 别管什么地方财政问题,中央的政策公信力是最最重要的。 所以,对于这个房地产过热选择题上,“四限”虽然不是“最优答案”,但是也绝对不是“最差答案”。 3 “烧”终于退了 于是“史上最严的宏观调控”进行了整整一个整年加一个整季度(公认全国性的调控起点就是在2016年10月开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烧”终于退了。 “限购”让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能够买房的人大大减少; “限售”让炒房盈利空间压缩,炒房风险加大,炒房动力减弱; “限价”至少让老百姓最敏感的价格指数保持稳定; “限贷”让炒房门槛提高,盈利减少。 于是—— 一线市场,彻底冷冻,房价冷冻,新房成交量,二手房成交量冷冻。 二线市场,半冷冻状态,限价促成房价冷冻,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二手房成交冷冻。 三线市场,虽然“去库存”依旧,但是没了主角的加盟,大戏的热度自然减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 严格执行首付比例,基准利率定向上浮不断,热钱流向房地产领域受到了严格监管,消费贷的钱不能流向房地产领域了,银行和金融这个国家的最最最重要命脉出现“发烧”并发症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 从这个角度来看,“四限”达到了调控的目标——保证金融安全,保证实体经济发展,保证国家稳定。 4 2018——手段转换之年 虽然“四限”达到了调控目标,但能够长期坚持吗? 这个答案依旧“一定、确定以及肯定”。 ——绝无可能! 因为“四限”手段都不属于市场经济手段,都属于行政指令手段,因此都是权宜之计。 从大里说,改革开发已经40年,整个中国经济全面已经实现市场化,难道要留出房地产市场这个“计划经济”的特区? 从小里说,退烧特效药虽然见效快,但是不能长期服用,再好的药都是药,中国有句老话叫“是药三分毒”。 所以,对于中央政府,对于宏观调控,不同年份的任务是不一样的。 2016年,是表明态度的一年,“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先把“特效药”吃了再说。 2017年,是坚持的一年,要明确看到“房地产退烧”和“金融稳定”的结果。 而,2018年呢? 从各大城市人才引入的政策来看。从兰州部分区域取消限购的变化来看。从住建部部长王蒙徽耐人寻味的发言来看,形势一点点的发生变化。 全国一盘棋,变成因城施策。更重要的是调控要坚持,调控手段要变化。变得更加长效,变得更加柔和,变得更加市场化。 5 “四限”怎么变? 坦率的说,四限都不属于市场经济手段,未来都会改变。 但是2018年都会变化吗? 不会的,本轮调控的很大一个特点是“市场信号缺失”。 从数据上看,一线城市成交量下滑,但是你无法判断到底是人们不愿买,不敢买还是买不成。 从价格上看,你看成交价格平稳,但是你再看周边二手房价格,你弄不清这个价格是个洼地还是坑。 所以,对于执政者,2016年考验的是面对危机决策的魄力,2018年考验的是决策转换的智慧。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伟大的创举,因为它既保证了香港的繁荣,也实现了主权的回归。 所以对于2018年的国家执政者,他也需要既保持房地产的稳定,金融的稳定,实业的发展,也要逐步变换调控的手段。 对于限购,2018年初在实际上已经开始慢慢松动。 毕竟,消费者购买的自由是市场经济最大的自由。 但也不敢完全,迅速的放开。堰塞湖处理的方式就是慢慢的下泄,然后才能把危险彻底排除,一下子完全放开,秩序会不会被冲垮,谁也不敢打包票。 所以,南京才会两步走,第一步开放当期本科毕业生,第二步开放40岁以下本科毕业生。 第三步呢?或许年龄继续放宽,或许学历继续放宽。 对于限价,2018年大概率也会逐步取消。 首先,一手二手价格的倒挂,滋生了腐败的土壤,天价的茶水费最大的根源就是限价的设定。 第二,限价这个政策彻底模糊了市场的信号,对于房价这个市场最重要的信号,政府和百姓都整体迷失,人们弄不清房价究竟算高还是算低,自己该不该进场。因为在大多数城市人们心里,“限价”就是政府替你压着开发商的价,这个大红包不去抢,我傻呀。 一句话,限价不取消,或许将成为2018年最好用的一种“心理促销”。 对于限售,2018——2019年会坚持,2020年前后会退出。 什么叫就“房住不炒“,住还是炒关键的分界点在于房子是否将进入二手房领域的增值。 限售就是不让你进入二手房领域,所以更谈不上增值问题。进不了二手房领域的房子就是一堆昂贵的砖头,虽然也能够租房盈利,但是其利润之薄不言而喻。 当然,从长期看,限售也会取消,但是伴随而来的很可能就是高额的交易税(或所得税),以吃掉你大部分的的炒房所得。另外一个原因,对于地方政府财政来说,二手房交易带来的收益,绝对无法和新房以及土地拍卖相提并论。 对于限贷,这是一个最令国家不安的问题。 全款炒房,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价值观导向的问题,应该劳动致富而不是完全“资本致富”。 一旦崩盘,跳楼上吊是你自己选择的问题。 但是对于“贷款炒房”就是一个国家金融安全的问题,当银行一半的贷款是用于买房和不动产投资(2016年7月8月曾经达到这样的比例),对于国家是一个多大的定时炸弹和不安定因素,因为一旦崩盘,跳楼上吊的肯定不止是你自己。 所以对于这个“限贷”一定是“四限”中最久坚持的一项,要知道房子是你的房子,而金融却是国家的金融。  [详情]

任志强开年首谈房价:买房去北京新机场 千万别去崇礼
任志强开年首谈房价:买房去北京新机场 千万别去崇礼

   【推荐阅读】 任志强:真正让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是企业家的力量 2018必看:任志强回答房价是否会涨?北京哪里买房子最好? 【编者按】1月9日晚,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任志强做了长达2小时的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精彩演讲,并回答了关于房地产的一些问题。营创读书会特整理并刊发部分问答,以飨读者。 提问:2018年房价会涨吗? 任志强:2018年元旦之后,关于房地产的第一个消息是合肥取消限价。青岛也开始租房可以落户,兰州也开始调整。3月份的两会还没开呢,两会开完以后肯定有变化。我现在不能再讲房价会不会涨,但我可以说,货币一定是会贬值的。 提问:租售并举,真的会改变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习惯吗? 任志强:租售并举,租的是使用权,买的是产权,这两个东西怎么能一样呢?你能随便处理租的东西吗?不能。但是我买的东西,我想卖就卖了,想装修就装修了。什么情况下才会租呢?一个是这个城市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才需要租,如果说这个城市是大量的人口都走了,房子都空了,你租什么租啊? 所以租售并举,在中国大概不超过20个城市。房子越便宜的地方,越不需要租。因为还没租两天,那个钱都够买一个房子了。房子越贵的地方越需要租。按照美国前10个城市对比,需要多少租房量呢?50%。都是人口流动巨大的城市,中国现在有多少?比如说北京,大概有20%的房子用于租,但是有大约36%的人需要租房。所以北京房子不够租。所以北京原来有很多房子打隔断,一个房间隔成两个、三个房间。不过,最近这些隔断都拆了,很多人也就没地方住了。 北京市最近出台的政策,1年建10万套,5年建50万套。如果要让北京市有租房需求的人有地方住,需要大约300万套,大约需要盖30年。我们盖得出那么多房子吗?房子由谁盖?所以不靠私人住房补充和建立租赁市场,中国的租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所以,第一,房子是用来住的;第二,房子不是用来炒的;第三,房子是用来投资的。如果没有第三点,租赁住房从哪儿来?没人投资的话,哪儿来的租赁住房? 提问:目前这个阶段,投资的话,买住宅房还是商民两用的? 任志强:你管他买什么房子呢,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问,操那个心干嘛?最简单一个道理我告诉你,北京正在盖新机场,你就跑机场边上买一个房子,保证你赚钱。你想吧,新机场旁边五横四纵的公路铁路高铁一大堆,新机场还没开业呢,马上建完。企业家就是要会寻找机会。 提问:我是做金融的,比较希望能够找到新的投资点,刚才您提到了房价,所以我想请问一下,未来崇礼是不是适合投资的地方呢?崇礼的房子。 任志强:我个人觉得千万别去崇礼,还没开始冬奥会呢,价格就炒得那么高了。崇礼由那么多人吗?到时候估计会跌得厉害。 提问:任老师您好,您演讲时数据很多,视野很开阔。对比之下,我们这些年轻人感觉自己像文盲,您怎么样学习或者提升自己的? 任志强:读书。我2018年到今天已经读了12本书,而今天才1月9号。你要是像我一样读书,你肯定比我强。 年轻人老喜欢把时间花在在网络上,最后得到的都是碎片化的信息,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所以如果你能读更多的书,你就能变得更好。[详情]

上海浦东一豪宅2800万起拍 7人竞争150轮成交
上海浦东一豪宅2800万起拍 7人竞争150轮成交

  上海浦东一豪宅2800万起拍,7人竞争150轮成交 澎湃新闻记者 庞静涛 1月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阿里巴巴旗下拍卖平台(以下简称“阿里拍卖”)获悉,一处起拍价2800万元的高端住宅房源、在2万人的围观下、7位竞拍人经历150轮竞拍后成交,成交总价3252万元,溢价金额452万元。 阿里拍卖的信息显示,该房源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星河湾荟苑22号楼,使用面积362.46平方米。 一位关注该房源的二手房经纪人称,超过150次竞价,显示这套房源竞争“非常激烈”。 “豪宅”正在成为司法拍卖的热拍品。2017年12月澎湃新闻即报道,阿里拍卖平台上,一套起拍价格超过5000万元的汤臣一品房产吸引到近3万人关注,将近800人设置出价提醒。“汤臣一品法拍房”更是登上新浪微博的热搜榜单。 据了解,这套位于汤臣一品的豪宅目前由于法院原因被暂缓拍卖,重新启动拍卖的时间尚未确定。 据澎湃新闻统计,在阿里拍卖平台上,房产位于上海,即将进入拍卖环节的166起拍卖中,单套起拍价格超千万的房源即有14套。 最贵的为一处位于上海普陀区长风雅士名邸小区6号23层2301室的房产,起拍价格4302万元,房屋面积537.69平方米,单价约8万元/平方米,来自链家网的信息显示,目前该小区二手房的挂牌价格约9.55万元/平方米。 有熟悉房地产市场的房产经纪人透露,该处房源的评估价7163万元,起拍价较评估价低约30%。此外,因部分城市的司法拍卖房并未纳入限购范畴,尚不具备购房资格的购房者会考虑司法拍卖房。[详情]

冰火两重天:苏州宅地楼面价创新高 杭州单价跌上万
冰火两重天:苏州宅地楼面价创新高 杭州单价跌上万

  冰火两重天:苏州宅地楼面价创新高,杭州同区卖地单价跌上万 澎湃新闻记者 庞静涛 1月8日和9日,江苏省苏州20宗经营性用地成交,苏州业内惊呼“苏州土地市场热潮再起”;另一方,浙江省的杭州则出现一宗住宅用地每平方米降9000元的情形。 苏州宅地全部“限价”,仍创楼板价新高 来自苏州国土资源局的信息,苏州合计有20宗经营性用地成交,总出让面积约70万平方米,两日获取出让金约166.5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土地出让方为防止土地价格过高,对11宗住宅全部设置市场指导价格,最终3宗地块突破竞拍的最高“限价”,进入一次性报价阶段。苏州市居住用地楼板价仍创下每平方米4.3万元的新高,比去年最高价土地贵五成。 土地出让公告显示,苏州对全部的11宗居住用地均设置“限价”。 所谓“限价”即,在土地竞买的网上挂牌自由报价和限时竞价阶段,竞价超过市场指导价的25%以上的,网上竞价中止,转为网上一次报价。 所有取得网上竞价资格的竞买人均可参加该地块一次报价。竞买人报价在出让人公布的一次报价总额有效区间范围内,进行一次报价。一次报价中,最接近所有一次报价平均价的原则确定竞得人,以其所报价格确定为地块竞得价格。 最终,三宗地块进入一次性报价阶段。 编号为苏地2017-WG-47号的姑苏区北园路南、档案馆的地块,最终以9.82亿元的总价成交,溢价率44%,成交楼板价为43167元/平方米。这使得苏州市住宅单价纪录被刷新,较2017年全市最高成交楼面价高出1.45万元/平方米(约50%),即便是对比土地市场较热的2016年,该成交单价同样高出约4000元/平方米。 而此前2017年苏州楼市总体是平稳有序,单价地王和总价地王销声匿迹,据江苏网报道,2017年全年最高成交楼面价为28861元/平方米,而2016年的土地最高单价成交价为38745元。 出让公告显示,苏地2017-WG-47号出让面积为37909平方米,容积率0.6,起始总价6.82亿元。据了解,包括中铁建设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房地产集团开发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绿城和九龙仓合作的浙江绿九置业有限公司在内的16家房企,经过30轮竞拍最终成交。 另一宗突破政府指导价的地块为编号为苏地02017-WG-46号的姑苏区西环路西、酒厂路北地块。 苏地02017-WG-46号地块出让面积10043.9平方米,容积率1.8,起始总价41850万元。最终由苏州新兴地产有限公司竞得,成交总价42166万元,溢价率40%,成交楼板价23323元/平方米。 当日成交的居住用地还包括编号为苏地2017-WG-45号的姑苏区解放西路以西、酒厂路以南由苏州铧福创盛置业有限公司竞得,总价1.16亿元,溢价率22%,折合楼板价20369元/平方米。 苏地2017-WG-48号姑苏区永方路以东、合兴路以南地块出让面积为56745.7平方米,容积率2.5,出让总价为235495万元。最终,金科集团苏州百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255495万元的总价竞得。 苏地2017-WG-58号高新区浒墅关镇桑园路西、下塘北街北地块最终由北京远乾置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康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竞得,成交总价10.32亿元竞得。 苏地2017-WG-54号相城区北桥街道中泾路北、石碑泾路西由苏州项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湖置地有限公司竞得,总价8.78亿元。 仅经过两轮竞价,编号为苏地2017-WG-59号的高新区浒墅关镇通浒路绿化地东南、苏浒路西南地块即被深圳市云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27.54亿元竞得,溢价1.01%。 苏地2017-WG-59号高新区浒关开发区规划道路南、文昌路东地块以23.11亿元成交,竞得者国桥投资有限公司。 苏地2017-WG-61号 高新区科技城科达路南、潇湘路西地块以9.44亿元成交,竞得者苏州绿昌置业有限公司。 苏地2017-WG-62号高新区通安镇真北路北、中唐路东地块以11.90亿元成交,竞得者为深圳市云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杭州有宅地楼面价降幅近万元/平方米 同样引起关注的还有浙江省杭州的土地竞价买活动。1月8日,杭州合计5宗经营性用地成交,合计出让面积17.19万平方米。 杭州的住宅用地竞买同样限制最高成交价格。即设定土地上限价格,即当溢价率达到70%时锁定限价,转入竞报自持比例;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买人投报自持面积比例为100%时,转入投报配建养老设施的程序。 最终2宗居住用地达到政府限制的最高70%的溢价。编号为杭政储出[2017]77号的西湖区之江度假区单元XH1705-18地块颇受关注,35家房企报名,最终经过131轮报价,浙江祥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26.98亿元的总价竞得,溢价率70%,折合楼板价1.96万元/平方米,同时自持50%,业成为杭州主城区宅地自持的第二高。 另一宗较受关注的地块为拱墅区上塘单元的FG08-R21-01地块,21家房企参与报名竞拍,最终经过114轮竞拍,杭州延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27亿元的最高限价、70%的溢价竞得,折合楼板价3.66万元/平方米,自持5%,需配建10%的公共租赁住房。 不过,拱墅区湖墅单元GS0201-R/B-25地块却未能延续房企的竞买热情,以24.4%的溢价成交,折合楼板价3.16万元/平方米,由杭州恺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竞得。 据浙江日报报道,该地块的成交价格较该地块附近、2017年创下的记录40766元/平方米地块的楼面价,低了9千多元。 同日成交的另外两宗地块均为非住宅地块,上城区小营紫阳单元SC0202-69地块商务用地,广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 江干区杭州国际商贸城单元JG1801-12地块(原JG18-10-B1/B2-05地块)为商务地块,最终以溢价13.5%的代价成交,竞得者为杭州玖运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杭州应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详情]

广州首套房贷利率最高已上浮至20% 上海上浮5%-10%
广州首套房贷利率最高已上浮至20% 上海上浮5%-10%

  存量消化未完 房贷利率继续上浮 偿债高峰压顶 中小房企压力增大 进入2018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一紧一松”新格局。 “松”的是,多地限购限贷政策的变化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比如近期兰州、南京、厦门以及合肥等地陆续公布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被市场解读为有“松绑”迹象。 而房贷“紧”的局面,则延续了年前态势。 1月9日,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广州、上海等地调查发现,多家银行机构房贷利率上扬。比如广州区域内,首套房贷利率最高已上浮至20%。此前一直低调的外资行近期也加快了提价步伐,首套房贷上浮至基准之上,达到1.05倍。此外,“放贷大户”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目前的首套房贷也都在1.05倍之上,其中建行最高达到1.1倍。 另外,上海地区很多银行的房贷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有5%-10%的上浮。利率折扣方面,去年9折的主流利率折扣已经难觅踪影。 “最低的都是九五折了”,1月9日,邮储银行上海地区一位贷款人士表示。 房贷趋紧延续 去年年初购房还享受8.5折利率优惠的张先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很庆幸地表示:“幸亏买得早,要不然现在贷款利率这么高,负担很大。” 2017年以来,房贷利率是一步一个台阶,多次出现上调。以广州区域为例,大行最早是在2017年4月1日开始上调,当时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就将广州地区的首套房贷利率优惠从8.5折上调至9折。三天后的同年4月5日,招商银行也决定上调广州地区的首套房贷利率优惠至9折。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动作更快,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早在去年3月就开始动手上调广州首套房贷利率优惠,从8.5折上调至9.5折。 随着利率上调通道被开启,首套房贷的利率几乎每个月都处于变动之中。根据360统计,目前除了华润银行还能给到首套9折的利率之外,其余已经全部在基准之上。而民生银行则直接显示“暂无额度”。 此前动作一直稳定的外资银行此次也加快提价步伐。汇丰银行目前首套房利率上浮5%,二套上浮15%;而在2017年8月15日之前,汇丰银行首套房的房贷最低利率还可以拿到9.3折。渣打银行和东亚银行则上浮得更高,首套房贷利率升至1.1倍,二套房则是1.1倍和1.2倍。 调整幅度较大的是光大银行和浦发银行,不论是首套还是二套房,目前利率一律上浮20%。 “虽然过了年,理论上流动性没有过年前那么紧张,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此前积累的项目没有消化完,因此资金并没有想象的宽裕。不要看目前上浮了不少,但是想要贷到款也并不容易。”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负责人表示。 “从去年开始,房价倒是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幅上涨,但是利率却是一调再调,对于我们这样的刚需购房者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一套价值400万的房产,首付3成,贷款7成,按照20年进行每月等额还款,利率如果从8.5折提升到1.05倍,需要多支出40万左右的利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不小的负担。”广州一名购房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广州大源按揭代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大源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的利率变化真的是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现在首套房贷利率已开始上浮,但是否到顶目前还有待考验。” 不过,在上海区域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跨年后部分银行贷款利率稍有放松,总体而言,还有少数银行能够给到9折,但相较以前在同样的标准下,对贷款人的资质要求则有所提高。上海地区一位房地产中介人士表示,“政策上跟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比如在单位性质和收入上,单位缴纳公积金占比上等这些指标的要求偏严格了些,各方面没有问题的话首套房基本上9折能够办下来。” 中小房企偿债压力增大 太平洋房产中介一名业务人士介绍,“这轮政策前,上海每个月基本上有4万套的成交,现在稳定在2万套左右,减少的主要是投机炒房者。” 至于多地政府微调购房政策,多位房地产业界人士表示,房地产调控政策上的这种差别化调整不能理解为政策松绑,相反,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调整。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以兰州为例,当地市场过热多是集中在市区,郊区实际上去库存周期很高,此次调整对于此类区域撤限购变限售,既去库存也防范炒房,具有积极意义。预计后续对于一些省会城市,郊区的购房政策适当放松,而市区房源不多且房价容易炒作,政策松绑可能性不大。 政策走向上,受访对象多认为,目前来看,短期内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不太可能放松。另一方面,前些年积累的大量负债的房地产企业将在今明年迎来偿债高峰期,房企尤其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压力陡增。 从融资角度看,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以来,房企的银行贷款、股权融资、非标融资以及债券融资等多个渠道都有相应的收紧政策。毕竟,由于传统银行对房企的贷款在贷款科目、自有资金以及资金用途等方面有严格限制,房企对银行的贷款的依赖有所降低。国海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wind数据,开发贷在房企融资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32%降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26%。 另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由于债券市场利率的大幅攀升,大量房地产企业在去年取消了发债计划,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多地流向了房地产信托。“银行只能做开发贷,发债成本也高,现在信托还不怎么监管资金用途,很多房企都是借个432的壳,融来的钱其实最终还是用去拿地了。”一位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国海证券的一份报告在研究了房地产债券到期分布情况指出,房地产债券再融资压力最大的是2020年,但是考虑到很多房企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发行的房企公司债是3+2期限,如果投资机构出于房地产资金链紧张可能会出现违约的担忧会选择回售,偿还压力会提前到2018年或者2019年。 事实上,压力主要集中在中小房企。Wind显示,在即将到期房地产公司债中,AA以下评级以及无评级的房企债到期规模最大的是2019年的381亿元,其次是2018年的309 亿元。再融资收紧限制的也主要是中小房企。[详情]

2018楼市要松绑?多地回应政策调整并非放松调控
2018楼市要松绑?多地回应政策调整并非放松调控

  兰州南京等地房地产新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楼市要松绑?没有的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亢 舒 兰州、南京出台的政策,实际上是在进一步细化调控措施,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 地方政府应确保调控政策得到充分贯彻落实,谨防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让投机性需求趁机再度涌入楼市 新年伊始,楼市又有新动态。 根据兰州市发布的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通知,兰州将取消部分区域限购,而一些限购区域也不用再提供纳税证明。虽然与此同时,兰州也在一些区域实施3年限售,但“取消限购”的字眼迅速吸引了各方眼球。 无独有偶,合肥市国土资源局近日对12345群众咨询的回复内容中表示,“商品房应由开发商自行定价,且2016年11月份之前出让地块不限价”,这也被部分媒体解读为是“合肥限价放开”。 一时间,两地举动被认为是“传递了楼市调控放松的信号”,有人就此推测还将有更多城市放松调控。调控真的放松了吗?对此,兰州和合肥有关部门作出了说明。 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在说明中明确表示,此次政策调整不是放松调控,而是落实分类调控、因域施策,提高调控的精准性。一是对供求矛盾突出、房价较高的主城区从严调控,外地户籍家庭仅允许购买一套。二是偏远地区由原来的限购调整为限售,明确了3年内限制转让的措施,同时该项措施涵盖了主城区等限购区域,目的是遏制投资性、投机性的购房。三是住房公积金主要满足首套购房需求,购买首套住房时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必须达到30%以上,在核定贷款和房屋套数时既认房又认贷。 由此可见,兰州此次政策调整中,房价较高的主城区限购并未取消,取消限购的偏远区域将执行限售,且限售政策还涵盖了主城区等限购区域。正如其说明中所言,“此次政策调整不是放松调控”。 对于“合肥限价放开”的说法,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和合肥市物价局均作出了说明。大意为:2016年11月份以后的居住用地拍卖公告均明确有限价内容。对2016年11月份以前出让的居住用地没有此要求,“但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措施”。合肥市物价局随后也重申了合肥市新建商品住房明码标价备案政策,即同一项目、同类房屋6个月内不得上调备案价格;再次申报备案价格超过6个月的上调幅度不得超过1%。因此,“合肥限价放开”的说法也系误读。 除此之外,南京市2018年新出台的1号文件也将重点放在了住房上。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为相关人才在南京实现安居开了不少绿灯。其内容包含高层次人才可选择申领不少于300万元的购房补贴,申购不低于200平方米的共有产权房,免费租赁200平方米人才公寓;相关高校毕业生拿住房补贴的时间延长;对一些特定人才购房不再有本市户籍的限制等。 其实,细读这些措施,只是定向加大了对所需人才住房的供给保障和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居住问题,目的是免除部分人才的后顾之忧。是城市吸纳各界人才的探索性举措,不能解读为就此放松了调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是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要方向。同时,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调控负有主体责任,已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无疑会继续坚定不移地被执行。 但也要看到,房地产市场调控也要因城施策。兰州、南京出台的政策,实际是在进一步细化调控措施,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对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统筹兼顾。政策制定得更为细化,执行也必须更加严格。 不过,社会各界的反映也应引起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确保政策得到充分贯彻落实,谨防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让投机性需求趁机再度涌入楼市;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监测,重视分析研判,做好政策储备,进一步落实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详情]

江西:房价涨得猛的市县 要尽快出台限购限贷政策
江西:房价涨得猛的市县 要尽快出台限购限贷政策

  江西:房价涨得猛市县尽快限购限贷 央广网江西频道1月9日消息 1月8日,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上传来消息,今年我省将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对南昌市、赣州市、九江市三市严格执行现有调控政策;房价上涨压力过大的市县,要尽快出台相应的限购限贷政策。此外,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成改造各类棚户区27.8万套。 去年新增分配公租房超11万套 记者从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51.7万套,其中改造各类棚户区103.7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11.7万户,累计惠及近千万住房困难群众。 ◎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6698.74亿元,年均增长16.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9976.72万平方米,年均增长28.46%房地产完成税收1707亿元,年均增长22.7% ◎农村人居环境迅速改善 33个村镇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数量列全国第五位 17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数量列全国第八位 ◎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 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增至2438.49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增至2281.72平方公里 ◎尤为可喜的是 2017年改造各类棚户区24.23万套, 规模列全国第十位 新增分配公租房超11万套,列全国第五位 今年完成改造各类棚户区27.8万套 据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将着力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成改造各类棚户区27.8万套,2018年实现归集住房公积金380亿元。同时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对各设区市实行稳控目标管理,特别是对进入70个大中城市的南昌市、赣州市、九江市三市严格执行现有调控政策。房价上涨压力过大的市县,要尽快出台相应的限购限贷政策。 ◎着力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 2018年要全部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2018年底前,各设区市中心城区、赣江新区九江市区域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面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2018年6月国家考核验收◎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管廊建设 2018年全省新开工建设海绵城市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萍乡市等4个全国排水防涝补短板试点城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2018年建筑业总产值力争达7000亿元,继续保持10%以上增长速度积极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形成南昌市、九江市、上饶市、赣州市、抚州市、吉安市等6个城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集聚群力争全省采用装配式施工的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0%,其中,政府投资项目达到30%2018年,全省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力争达到40%[详情]

梦碎小马奔腾 但金燕率领她的“正在发生”蓄力出发
梦碎小马奔腾 但金燕率领她的“正在发生”蓄力出发

  梦碎小马奔腾,身背6.35亿巨债,但金燕已率领她的“正在发生”蓄力出发 闷头三年蓄力,是时候破茧而出了。 骨朵网络影视 文 | 白晶晶 已经记不清是第多少次了,关于小马奔腾的官司,再次刷爆了朋友圈。 这一次,原小马奔腾董事长李明的遗孀:金燕,被建银文化告上法庭,一审判决裁定,负债6.35个亿。 曾经的小马奔腾,曾是业内汇聚最多人脉、估值最高、最易出精品的“巨头公司”,也最先在影视圈内迎来资本的热爱,但李明的突然去世和一纸高风险的对赌协议,使这家风头一时无两的影视公司瞬间迎来命运的转折点,骤然失控。 而这一切,突然地降落到了李明的遗孀——金燕头上。彼时,她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已退居家庭相夫教子,几乎不曾涉足影视圈。 事隔三年,在新一场法庭的对抗大戏中被宣布身负6.35亿巨债的同时,金燕和骨朵聊起了她这三年来的坎坷命运,但最重要的还是她一手创建、蓄力已久的影视公司“正在发生”。 让我们抛开沉重破碎的小马奔腾身上那一场的对垒和撕扯,今天,我们只谈“正在发生”。 闷头三年蓄力,是时候破茧而出了 “没有剧本就不开机。” “要给项目时间去成长。” “我们要做的,不是纯娱乐(项目),都是以人性、人情、爱为出发点的。” “我们就是个慢公司,老实公司,三年时间,一直没发声,现在才终于打磨了这些项目。” 金燕提起时,语气认真却轻快,虽然6.35亿巨债还悬在头顶,但她已彻底摆脱了三年前的张惶和沉重。她因李明之妻而为人所知,但如今,她更愿意提起的,是蛰伏三年的影视公司“正在发生”,这个继承了原小马奔腾原骨干的公司,金燕是创建者和CEO。 三年来,公司并没停下脚步,而是在未发声的前提下,悄然蓄力筹备了十部剧集,共涵盖古装巨制、当代青春、现实题材、年代大戏、刑侦动作五大类别。 有张黎导演操刀、有妖气漫画七年连载、以兄弟情为核的漫改巨制《虎鹤》; 有与上市公司华策影视旗下克顿传媒合作、豆瓣9.2的大女主新武侠《有匪》; 有国内首部以神经科为主线、中青年双男主探讨现代中西医融合疗法、邀请国内中西医结合Top1宣武医院专家担任顾问的医疗剧《亲爱的神经》; 更有青春偶像音乐剧《我的云端少年》。 另外,由国内军事题材第一人、《战狼2》编剧李洋担任故事舵手,联合海陆两大特种兵联合作战的热血军旅题材剧《王牌班》。本剧讲述了六个不同背景男人的一台戏,堪称新版《士兵突击》。 《王牌班》项目负责人张威提到,“我们是‘老司机开新车‘,懂行业规律,更懂创新。” 正在发生,怎样的一帮人? “我们就是个奇葩公司,属于那种老灵魂的小孩儿。”金燕笑嘻嘻地说道。 2014年底离开小马奔腾后,金燕带着骨干元老创立了正在发生。因为之前多年诸如《历史的天空》《甜蜜蜜》等丰富制作经验和行业资源积淀,团队对各类型题材均有涉猎。 “公司是由人组成的,人又是元老级别,大家资源很多,谁有什么擅长,在这个领域内他就会去努力地寻找,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就像丫鬟小姐理论,大家以项目为中心自由组合,虽然人少,但人力利用比较有效,就别闲着。”她说得朴实,小而美的公司运作观念。 人员精简,意味着强大的纠错和创新能力。“中间也有错乱的时候,谁跟不上谁了,因为公司小,调动起来就快,纠错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你想努力改就能改。”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前期开发是创作特别重要的一环,我们有一点心得:把开发这个步骤量化,形成一个新流程规则,控制一些关键点。我们基本是策划中心制,可以去外面招募更好的制片人。这个就是舒服的,大家一起再组建新创作班底。保证前期做事,是可持续往下传接的。” “好一点”公司:慢工出细活 曾经,眼看着李明1989年入行,最初拍摄的电视剧长度仅三集,如今头部大剧动辄八十集甚至上百集的体量,金燕见证了影视行业三十年来一点一滴地累进式发展,但依旧对作品打磨,心存敬畏,慢工才能出细活,不含糊。 “我们特别在乎剧本,不停地在磨,不停地推翻,打磨效率貌似比较低,但后期实操起来,可能效率就会高,节省很多时间。” “基本在项目剧本创作阶段,导演就已经介入,这样到后期拍摄时,导演就能够理解我这个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格,就不会说现场再去改剧本,剧组也不会瞎忙。等到剧本基本完成,我们搭盘的时候可能慢,耽误时间,但绝不把这两个流程混在一起” 尊重创作规律,给项目时间去成长,哪怕在两年前公司艰难时刻,金燕两次固执地推掉优酷的签约,因为那会儿《虎鹤》项目不成熟,她不想匆忙上马。 在二次元同类型IP中,有妖气多年连载的漫画《镇魂街》和《虎鹤》不分伯仲,但前者早已于去年8月在优酷上线播出,而《虎鹤》经过三年,剧本才打磨完备,更邀来顶级大导演张黎加盟,这将会造就怎样一部网剧巨制,业内人普遍对此抱有期待。 “《虎鹤》的格局我们做大了,而且大得多,为什么?是因为我们花了时间沉淀,做出了一个非常完整纯粹的世界观。一个IP自然就是一棵大树吗?不是,要给项目时间去成长。” “大剧要糅合的因素特别多,你要让他好,就得花时间揉。仓促凑合,或许运气好走了,但是我们不敢冒这个险。为什么慢?不能揠苗助长,要扎扎实实地。” 蛰伏三年,金燕一直强调“慢”。“你说大家着急吗?都很着急,因为整个剧做完了就挣钱了,这么长时间没有挣钱,你猫了三年苦哈哈地过日子,工资也从来没涨,还欠了编剧稿费。” 正在发生的团队对项目的培养,高度自觉。“大家都忍着,忍着让它大一点更壮一点。” “公司另外一个名字叫‘好一点‘,态度好一点、工夫多一点,可能最后效果就好一点。也许最后慢慢地费半天劲还不如人家快的也说不定,但我们保证态度先正确。每个环节打九折,五个环节下来就不及格了,但每个环节都好一点,我们团队就会更‘保值’。看得远一点,做时间的朋友。” 正在发生的团队充满温情。这给了对小马奔腾公司曾经业绩对赌协议不知情、却被迫承担对赌失败夫妻6.35亿巨额共债的金燕,不少安慰。金燕是在公司楼下,自己投资的素食餐厅里接受了骨朵专访。期间或有客人和友人来此用餐,她和同事们,热络而温暖地招呼着。 一名同事评价道。 “四年前的她,刚成为小马奔腾的零股东董事长。这个全公司都不熟悉的领军者,以尊重、专业和辛苦凝聚团队,撑起当年三部电影累计票房20亿的大年。四年后的她,虽被小马投资人拖入累诉,但仍以对法治和公理的信心坚守抗争,不放弃!笃定地相信她,支持她!” 这也是金燕的风格。2014年底,小马奔腾新剧《幸福起航》敲定杨立新、李光洁等业内资深演员档期,开机在即却面临被抽回资金而搁浅的危机,金燕和同事们在餐厅开会,两周内以个人名义融资3000万,保证《幸福起航》按时开机。 “剧组情深意重,大家团结着就把这个提前拍完了。” 虽然最后被小马奔腾以版权名义发起争执,但在烂剧当道、积压如常的当下,杀青两年多后,《幸福起航》将在央视播出,回过头看,紧急情况下,金燕和团队的作品仍不失水准。 对作品内容的执念:以爱为名 “美剧类型有很多,侦探、凶杀、恐怖等,这些所谓的类型在中国是没有的。” “中国只有一种类型,叫情绪。所有都是从爱情出发,年纪大的如《亲爱的他们》,中老年的爱情故事《老有所依》。” “中国人就喜欢这种东西,从中国人的‘根’来讲。” “所以我们的出发点不是纯娱乐,一定要在这里面或多或少比其他人再好一点,能够再多突出一点这些东西。这是我们特别讲究的一个所谓重新立项。” 正在发生此次发布的片单,重新立项的就是兄弟情内核,如古装漫改《虎鹤》和都市医疗剧《亲爱的神经》,甚至是特种兵系列六个男人一台戏的《王牌班》。 “为什么要写双男主,我们是在把感情倾斜到一个极致,最极致的兄弟情。” “《虎鹤》,我们希望它变成一个像‘龙凤’‘鸳鸯’一样能代表夫妻情义的概念,形容极致的兄弟之间的感情的代名词。这就是一个高冷的少年和一个底层少年的故事,他们俩共同打怪升级,这是最根本的。” 医疗剧,几多温情? 在影视行业资金和制作大举奔涌向前的当下,慢工出细活的用心打磨,和从业多年的成竹在胸,或许是正在发生团队的自信之源。 在业内大咖纷纷挑战医疗剧的当下,正在发生也筹备了一部医疗剧,《亲爱的神经》,它真的能让医疗剧大放异彩么? “我们不怕撞题材,在众多题材里,我们要寻找差异。这只有‘老司机‘才能做到。”正在发生的项目负责人张威谈到。 “怎么才能有一个区别?我们选择神经内科。没有血腥,没有像急诊那样不停地推病人。好多朋友看完《急诊科医生》说,‘我快累死了,血淋淋的‘,医生没多少故事可写。” 在专注精神疾病、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亲爱的神经》里,是第一次在现代医疗剧中探讨中医,这是充满温情和情怀的创新点。 “中国唯一的出路是中西医结合,好多人说中医不治急症,所有的证据都会反驳。中医是可以治急症,而且你只要两剂药,就可以解决高烧问题。” “影视剧对于中医这个题材一直都仅限于古代,为什么?因为连中国自己都还没有正视,一直认为中医是草药这些。但我们一定会在影视中体现出中医的神奇,它是有理论根据的。所以这个(剧)得配合特别好的营销,将来会特别棒。” 金燕团队在写《亲爱的神经》剧本时,涉及到了大量中医问题,并找到了在世界中西医结合领域都非常有地位的宣武医院。 “医患关系也有和谐的,其实在病人、家属、医生这三个人当中,家属夹在中间最惨。细究起来有好多故事,有喜有悲有感动,其实比其他人稍微走远一点点就够了。” “相对于其他都市题材,《亲爱的神经》难度在于,中西医交锋中涉及的医疗伦理敏感话题。”张威介绍。 “医疗用药要不要进行推广?按照西医法则,全世界推广要进行十年双盲实验,中国人恐怕不愿做这个牺牲。中医是我给你下这个药,你吃了是可以好的。但西医说,告诉我是什么成分起的作用?中医是一个配伍,几种药结合对病症产生作用。” “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最大的矛盾,从学术上升到病人的阶段,那就是伦理的阶段,涉及到人性。” “西医治病,中医救人。西医明显是我是治病的,病好出院,但你若还是按照原来生活习惯,依然会得病,中医要解你的心结。” 在中医西医两位男主交锋背后,不乏一位医生父亲自杀的悬疑背景,貌似因为抑郁症,但在自杀背后,是中国药方的窃取,一环一环塑造了丰满的故事情节。 “医疗剧太沉重了,我们还是按韩剧《太阳的后裔》的轻松风格,有一些喜剧元素。” 小马奔腾的公司,随着李明的离开,散了,但骨干还在,执著于精品的魂也在。脱胎而来的 “正在发生”有了新的故事,十部精品片单!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 原标题:梦碎小马奔腾,身背6.35亿巨债,但金燕已率领她的“正在发生”蓄力出发![详情]

央行媒体谈多地松绑楼市调控:并非全面放松
央行媒体谈多地松绑楼市调控:并非全面放松

  多地“松绑”楼市调控 房地产板块开年翻红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见习记者 余幼婷 在2018年开年之际,南京、郑州、兰州等多个二线城市相继出台人才引进或定向取消限购的政策,引发市场各方热议,行业走势一改过去一年颓靡之态而迅速翻红,房地产市场难道真的“忽如一夜春风来”? 实际上,近期举办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就已经明确指出,要“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进行调控的地区只是集中在二线城市,并且在政策制定上体现放松和收紧并重,一线城市的调控政策短期仍难言松动。展望新时期,楼市政策或将步入“因地施策”新阶段,仍处于历史低位的板块估值有望抬升。 多地出台楼市调控新政 新年伊始, 南京、兰州等多地陆续出现降低落户门槛、放松限购限价的政策信号,房地产市场在2017年四季度触底后出现回暖迹象。 从调控类型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兰州为代表,在部分区域放松楼市调控,实行“一城多策”的调控政策。具体而言,针对偏远地区直接取消限购以导入增量需求;针对中心城区放松非户籍的社保限制以盘活存量需求;同时辅以“限售”换“限购”,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鼓励刚需首置,兼顾置换需求”原则及“住房不炒”的重要精神。 “对于兰州房地产市场来说,市场过热多半是集中在市区,考虑到郊区市场去库存的导向,对于此类区域撤‘限购’变‘限售’,既去库存也防范炒房,具有积极意义。”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此表示。 另一种是以南京、郑州、武汉、长沙等城市为代表,通过放宽落户条件来实现调控的定向放松政策。以南京市委近日出台的楼市新政为例,新规调整了人才落户政策,允许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以及持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先落户再就业。 分析人士称,目前南京市的限购政策并没有发生变化,有购房资格的非南京市户籍人口最多只能购买一套房,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名下无房可购买两套,但落户新政出台后,潜在的购房人群规模明显增多。 尽管刚刚进入2018年,楼市调控便出现放缓迹象,但并不意味着政策的全面放松。对此,国金证券分析认为,一方面,强二线城市对于人才引进有较大需求,未来可能会继续出台相关人才购房政策;但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目前仍是进行楼市调控的重点,政策放松可能性不大。 平安证券分析师杨侃也表示,近日接连出台的楼市新政是对此前中央差别化调控的执行,但考虑中央亦强调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未来不排除更多城市对楼市政策微调,但全面放松或大幅度放松仍难看到。 板块周度涨幅达7.7% 多地房地产限购政策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成为新一轮催化剂,为2018年行业政策面迎来边际改善拉开了序幕,市场情绪迅速升温。 在2017年一整年里,房地产板块的表现始终“不温不火”。据统计,全年板块涨幅0.80%,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11名;板块全年振幅16.70%,与周期等板块全年20%、30%的振幅相比差距明显;同时,在129只房地产板块成分股中,全年上涨的个股仅有35只,92只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然而就在2018年开年第一周,房地产板块便似迎来全新气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5日,房地产板块指数整体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申万房地产指数收报5289.07,周度涨幅为7.7%,其中板块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为泰禾集团、绿地控股、金地集团、苏宁环球和渝开发;同期沪深300指数周度涨幅为2.7%,创业板指数周度涨幅为2.8%。 除房地产调控政策松动的作用外,刚刚公布的2017年销售数据向好也为市场提振了信心。据相关统计,2017年销售金额突破千亿元的房地产企业数量达到17家,较2016年新增6家。以上周周涨幅达38.41%、领涨板块的泰禾集团为例,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其2017年全年销售额约1000亿元,预计2018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各大房地产企业高销售增幅没有悬念,年度成绩单的发布将进一步促发市场对龙头房企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预期,而在此过程中,龙头房企整体估值水平仍有提升空间,股价也具备较大的向上弹性。 “其中,两类销售高增长的房地产企业值得关注:一类是受益于规模壁垒和资金优势拓展迅速的地产龙头;另一类是布局精准,在近两年快速拓张突破千亿元或即将突破千亿元的第二梯队高增长企业。” 国金证券分析师黄伟表示。 行业指数仍处历史低位 楼市新政频出备受市场各方关注,那么,步入 2018年的房地场板块会迎来怎样的变化? 有业内专家表示,此番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有别于2014年的“政策转向”,并不是在市场需求疲软之后施行全面放松,而是前瞻性地通过适度放松以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 中泰证券分析师倪一琛表示,目前,申万地产指数相较沪深 300 指数仍处于历史底部,而2014年政策放松后板块涨幅高达180%,相对沪深300涨幅高达53%,但预计政策见底后行业韧性加大,板块估值抬升可能性较高。 事实上,2017年年末举行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就指出,“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严格执行各项调控措施,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今年 1 月 5 日在上海召开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联席会议也明确表示,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不松懈,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重从供应、需求两端双向调控、同时发力,引导企业合理定价,加快上市供应,强化市场监管,促进上海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本轮对楼市限购的放松,是部分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高或人口流出相对严重的二线城市引进人才、刺激购房需求,以维持2018年商品房市场平稳运行的手段。一线城市的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低,限购限贷政策短期内难见松动。”中泰证券分析认为。 尽管近期多地房地产政策有所调整,但无论是直接放松限购还是定向放松限购,其对当地楼市的实质影响都相对有限,重要的是其释放的信号意义。“各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政策以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因城实策’的政策调控已步入全新阶段。”东方证券分析师竺劲表示。[详情]

部分地方楼市调控微调 分析称更加精准而非放松
部分地方楼市调控微调 分析称更加精准而非放松

  精准而非放松部分地方楼市调控“微调”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林坚 “一些地方楼市调控政策微调后更加精准,不能理解为整个楼市调控政策的松动。”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向上证报记者如是说。他认为,部分地方楼市调控政策的“微调”,恰恰是房地产长效机制日渐临近的预兆。 他预计,今年年中或稍晚,备受关注的房地产长效机制或将出台。一些二三线城市的“短期行政”调控政策更加精准,恰好与长效机制相衔接。 有紧有松 更为精准 近日,兰州、南京、合肥等地再度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似有放松,实行“一城多策”的调控政策。而事实上,却是有紧有松,更为精准。 以兰州市为例,其日前宣布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进行调整,一方面,取消该市西固区、九州开发区、高坪偏远区域的住房限购政策,继续限购的区域不再需要提供社保证明和纳税证明;另一方面,对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范围内的住房实施限售,个人购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登记簿日期满三年方可上市交易。 昨日,兰州市房产局、物价局、不动产登记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对《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有关内容的说明。该文强调,此次政策调整不是放松调控,而是落实分类调控、因域施策,提高调控的精准性。 “此次兰州楼市调控政策的重点在于,松绑部分非核心区域的限购,而对主城区则继续加码。”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 他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兰州市对限购的认定放松的同时,对炒房依然零容忍,推出了限售政策,恰恰是地方楼市调控政策更为精准的表现。 据分析,兰州的楼市库存消化周期维持在17个月左右的水平,略微偏高。当地楼市的热度主要集中在市区,一些远郊区以及郊县,实际上去库存周期还是比较长的。“对郊区市场政策适度放宽,主城区则继续加码符合‘一城一策’的调控思路初衷,是调控政策更为精准的体现。” 另外,南京针对高层次人才松绑限购;厦门表示今年实行楼市差别化调控,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等,调控意图均为更精准。 “‘差别化’是此轮房地产调控的主线,今年住建部的年度工作会议对于房地产调控也早有明确。”陈晟说,如果对上述城市调控政策“微调”误读为松绑,绝对是“念歪经”。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此前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今年将针对各类需求对房地产市场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 房地产长效机制日渐临近 陈晟认为,部分地方楼市调控政策的“微调”,不能理解为全国楼市调控政策的松绑。相反,这恰恰是房地产长效机制日渐临近的预示。房地产长效机制呼之欲出之际,一线城市等楼市热点区域的调控政策不但不会有丝毫松动,甚至还会加码。 记者了解到,元旦假期间,北京市住建委组成3个专项检查组对全市10余个商品房在售楼盘进行了执法检查,对20余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开展了执法检查和门店巡查。 “北京用实际行动表明楼市调控不会放松,仍将保持高压态势。”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说。有报道称,厦门市住房限购政策到期仍在延期执行,也没有放松。 “在北京,虽然最近坊间传闻的首套房贷款利率再上浮的情况并未出现,但是首套房利率依然维持基准上浮5%的水平。”赚赚金融分析师吴昊向记者表示,从北京楼市调控来看,不仅没有一丝放松,相反还有调控加码的传闻。对此,多位链家地产中介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看法。 陈晟认为,北京房地产市场是热点城市市场的一个缩影,热点城市的房地产调控不能也不会有丝毫放松。“房地产调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切实执行已有政策,并做好政策储备,做到与房地产长效机制无缝衔接。” “2018年,短期调控与长效机制的衔接更为紧密,在控制房价水平的同时,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构建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制度,推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向记者表示,房地产短期调控不会放松,同时长效机制建设加快,2018年房地产调控效果将进一步显现。[详情]

2017深圳楼市变与不变:调控力度依旧 长租公寓崛起
2017深圳楼市变与不变:调控力度依旧 长租公寓崛起

   2017年,深圳楼市的变与不变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楼市严调控之下,深圳楼市走过了看似“平静”的2017年,但其实正发生着许多变化。我们不妨在“变”与“不变”之间,用数据来梳理一下2017年深圳楼市的关键点。 不变:调控未变 新房价格似直线 深圳房信网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全市新房住宅成交25820套,同比减少36.2%,为2010年以来的新低。价格方面,全年维持在每平方米5.4万元左右。二手房方面,全市二手房成交73830套,同比减少31.4%,但二手房成交量仍是新房的2.9倍。 2017年可以说是深圳楼市的刚需之年,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产品成交18143套,占全市新房住宅总量的七成。此外,虽然深圳新房成交均价已连续15个月环比下跌,但跌幅十分微小。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认为,这从侧面反映出深圳楼市在去泡沫化的过程中,刚需群体对于深圳楼市的支持力度较为强劲。 其实,2017年深圳楼市并没有出台新的调控政策,2016年3月和10月两度加码调控政策已令市场降温。在这看似不变的背景下,市场参与各方的日子过得好吗?或许可以从数据上看出一些端倪。 “对房贷继续收紧的担忧使一些刚需客赶在年末下手,但去年整体而言生意少了近30%。”在罗湖区翠竹片区从事中介生意的黄小姐对记者说。的确,去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趋紧及银行贷款利率持续上调态势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刚需者入市步伐。而在上周,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的数据显示,深圳房地产中介企业二手房铺均开单0.19套,环比大幅下降67.9%。 二手房买卖有点难,新房呢?据深圳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监测,2016年10月楼市新政之前,深圳一手住宅楼盘开盘当日销售率基本在60%以上,但2017年这一指标平均仅为25%。 变:豪宅也租赁 大宗交易频现 这一年,不变的是调控力度和新房、二手房交易降温,“变”则是指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住宅销售到长租公寓。显然,深圳楼市格局已然改变。 2017年,房企的成绩单依旧亮眼。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增速有所放缓,但销售规模再创新高。2017年共有144家房地产企业跻身百亿军团,较2016年增加13家,销售额共计82099亿元,市场份额超60%,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记者统计发现,16家千亿销售规模房企中有12家选择布局深圳,占比达到七成。 销售市场降温,长租公寓的迅猛势头遍及深圳每一寸热土。截至去年年初,深圳全市的长租公寓运营商已突破100家,房企的加入更加速了深圳长租公寓的洗牌。万科、招商蛇口、龙湖等大型房企都已经在深圳拿出了自己的长租公寓产品。在刚刚过去的12月,深业集团宣布备受关注的豪宅深业中城不再销售,转为长租公寓,涉及420套住宅产品。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受新房限价影响,深业中城原本预计可以卖到每平方米13万元以上,而且销路不成问题,但在限价背景下难以这个价格推出市场。 这一年,深圳仅一块居住用地出让,况且只租不售,新房供应日趋减少或已成为常识。说起供应减少,去年深圳市场还出现了这么一个特点:大宗交易频频出现。第一太平戴维斯高级董事、深圳投资部主管吴睿表示,去年深圳楼市的大宗交易次数大概达到26宗。记者调查发现,去年深圳公寓市场上,位于罗湖区的万科深南广场和招商中环项目,还有龙华区的红山6979等项目均有整栋被收购的现象。深圳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商务公寓成交13973套,成交面积98万平方米,环比上升58.3%。 这一年,深圳城市更新仍是热点话题。大小企业扎堆城市更新,然而存量土地开发中的“拆不动”问题仍待政府政策出台,但棚改的出现和快速推进也在一定程度上搅动了深圳楼市,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的价格“巨变”。 展望2018年,第一太平戴维斯预计,由于政策驱动、高房价、限购限贷等因素,部分住房需求从购房市场外溢到租赁市场,深圳住宅销售市场长期发展前景较好,预计成交价格将在不久之后停止下跌。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表示,2017年深圳楼市观望气氛浓厚,成交量下滑明显,租赁市场大规模的发展预计不会对房价带来太大影响,2018年深圳房价的走势将会偏稳,政策层面持续收紧、不放松,而限价、限购、限贷仍将持续,控制备案、银行信贷政策是影响2018年深圳楼市的重要变数。[详情]

多城发购房补贴抢人才 借道落户放松楼市限制
多城发购房补贴抢人才 借道落户放松楼市限制

  多城发购房补贴抢人才 借道“落户”放松楼市限制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王丽新  借道“吸引人才”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成为最近几个月二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新政策,甚至有些城市将人才学历放宽至大专。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0月份以来,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全国有约20个城市与地区发布了引进人才的新政策,包括南京、兰州、合肥和郑州等城市。 以南京为例,1月7日,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高层次人才在南京买首套房不再受户籍限制,且公积金最多可贷120万元,高校毕业生租房补贴年限可延长至5年。同在1月份,东莞安居工程拟扩容,称特级人才买房最高补250万元。 有的城市则直接取消部分区域限购,比如兰州,成为了此轮调控后首个松绑限购的城市。合肥则取消了限价限制,称商品房应由开发商自行定价,且2016年11月份之前出让地块不限价。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落户宽松,购房首套不限购,提供购房补贴是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发布的主要吸引人才政策。目前看,一线城市限购严格,房价居高不下,使得很多人才难以落地。在这种情况下,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相对较低,若放松购房条件,再有购房补贴,显然更能吸引人才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有房企高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抢人才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的大幅紧缩,加上楼市交易量减少,地方财政收入减少。 以兰州为例,据房天下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兰州土地成交金额125.24亿元;2016年土地成交金额达到124.89亿元。2017年兰州市土地成交金额仅为66.68亿元,相比前两年几近腰斩。 而回顾南京2017年的新房成交量成绩单,全年成交6.2万套,跟2016年的12.8万套相比,可谓腰斩。另外,2017年合肥新房成交量同比下跌73%。 “库存过多的区域松绑政策,库存少的区域加码调控政策,这是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张大伟表示,从未来趋势看,在房价出现波动的情况下,调控政策过严的城市,政策加码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2018年,三、四线城市风险反而比较大。 上述房企高管也向本报记者直言,有些城市限制性政策松动只是为了适当恢复,让急速萎缩的市场恢复到正常的交易水平。即使放松后,楼市也难以再出现如2009年或者2012年那样房价猛涨的现象了。但对人口流入快速增长的城市来说,比如北京,相信未来不管房地产税政策如何出台,北京楼市的限购也不会解除。[详情]

兰州合肥南京等城市松绑限购政策 业内:利好楼市销售
兰州合肥南京等城市松绑限购政策 业内:利好楼市销售

  部分城市松绑限购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利好楼市销售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王 峥  随着上周兰州、合肥、南京相继松绑了部分楼市调控措施,地产股在周一也迎来了集体大涨。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地产板块的上涨一方面是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同时部分企业公布了2017年良好的销售业绩,也是板块上攻的重要因素之一。“龙头房企,尤其是千亿级的房企,2018年的业绩和市场份额预计仍将继续扩大,相对来说对股价也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支撑”。 多地放宽调控政策 1月5日晚间,兰州相关部门宣布取消了西固区、九州开发区、高坪偏远区域的住房限购政策;同时,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范围内的住房继续实行非兰户籍家庭最多可购买一套、兰州户籍家庭最多可购买两套的限购政策,但不再提供社保证明和纳税证明。 同日,合肥宣布取消限价。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和市物价局表示,商品房应由开发商自行定价,且2016年11月份之前出让地块不限价。而1月7日,南京方面也针对高层次人才取消了限购。 对此,有房企负责人表示,上述地区放松限购后,其他城市跟进的可能性很大,这是一个信号,而随着调控政策的松绑,对于楼市的销售肯定会有促进作用。 东方证券分析师竺劲则指出,去年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致使多地楼市成交情况急转直下,同时也影响到了土地市场,土地市场活跃度降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当地政府的财政压力。鉴于此,可以预见今年将会有更多城市对限购政策进行积极的微调,其中二线城市将以放宽落户条件为主要手段,而三四线城市将存在直接放松限购的可能,但是一线城市并不存在任何形式放松的可能。总的来看,地产行业整体的政策面将在今年迎来边际上的改善。 地产股集体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对于楼市政策的放宽,反应迅速。 1月8日,A股地产板块上涨2.18%,紧随采掘和钢铁板块,位列全行业第三。包括苏宁环球、沙河股份、世茂股份、合肥城建、泰禾集团、荣安地产在内的6家公司涨停,绿地控股、华夏幸福、中洲控股的涨幅也都超过8%。 同时,129家A股地产公司中,仅25家下跌,且均是中小型房企或正在转型中的企业。 实际上,年初至今的几个交易日里,A股地产板块的涨幅已经高达10.06%,位居全行业第一。 港股方面,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当天上涨4.34%。个股方面,雅居乐上涨10.94%,世茂房地产上涨9.58%,碧桂园上涨7.40%,此外新城发展控股、富力地产、朗诗绿色地产、时代地产等10多家房企的涨幅也超过了5%。 年初至今,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涨幅为16.43%,高出第二位指数涨幅的一倍。 对此,竺劲表示,政策面的改善将使龙头公司受益,集中度提升持续加速。从当前龙头公司的土地储备情况来看,二线及三、四线城市仍是其布局的主战场,万科、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新城控股土储中二线及三、四线城市的合计占比分别为89%、91%、81%、99%。因此,这类城市政策面的改善将有利于龙头公司加快在当地的销售和去化。根据克而瑞数据,2017年TOP10的销售市占率达到24%,较去年提升5.4个百分点,龙头公司销售集中度提升还将持续加速。 而除了政策面的影响,近日龙头房企相继公布的销售业绩,也成为刺激一众房企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悉,碧桂园、万科、恒大去年的销售金额均突破5000亿元,融创、保利、绿地则迈入3000亿元门槛,千亿级房企更是增至14家。 东吴证券分析师齐东预计,2018年房地产行业销售规模将保持稳态,龙头房企竞争优势会进一步凸显,强者恒强,龙头房企市占率和规模提升仍将延续。[详情]

广州楼市开局平淡 首周新房网签跌破千套关口
广州楼市开局平淡 首周新房网签跌破千套关口

  广州楼市开局平淡 首周新房网签跌破千套关口 中新社广州1月8日电 (记者 许青青)广州一手楼市好不容易在去年12月最后一周迎来“翘尾”行情,网签出近4千套的好成绩。但在上周,广州一手楼市成交套数跌破千套关口,量价齐跌,2018新年开局平淡。 据广州房王数据中心监测显示,上周(2018年1月1日至7日)广州全市共网签一手住宅963套,环比前周(2017年12月25日至31日)成交3881套大幅下跌了75.19%,成交均价13766元(人民币,下同)/平方米,环比前周的18195元/平方米,跌幅也达24.34%。 上周广州外围区(增城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番禺区)依然占成交大头,共成交710套,占比全市总成交量逾73%,对比前周,成交套数跌了74.64%。其中番禺区仅成交49套,对比前周,整整少了669套,跌幅达93.18%。另外,从化区、花都区、增城区、南沙区都有颇大的跌幅。 广州的中心区(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海珠区、黄埔区)上周总成交量仅253套,占全市总成交量不足三成。其中越秀区零成交。黄埔区依然为成交主力,成交197套,但环比也下跌70.38%。天河区、荔湾区分别成交28套、20套,环比跌84.36%、84.5%;海珠、白云分别仅成交5套、3套。 从区域网签价格来看,仅广州增城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四个郊区出现房价小幅度上涨,其中从化区涨幅最大,环比上上周上涨5.8%,但仍处于全市最低,为8444元/平方米;上周网签均价最高则是白云区,为35955元/平方米。(完)[详情]

专家:兰州等地楼市松绑非全面放松 房住不炒仍是主线
专家:兰州等地楼市松绑非全面放松 房住不炒仍是主线

  兰州等地楼市松绑并非全面放松 “房住不炒”依然是主线 作者 严跃进(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日前,兰州、南京等地购房政策出现局部的松动和微调,并实行“一城多策”的调控政策。在上周末,也有关于“合肥市商品房取消限价”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甚广。对此,合肥市国土部门、物价部门先后进行说明,此系市场误读,合肥仍将按照相关文件执行商品房价格备案。据悉,兰州市从1月8日起将对现行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进行调整,在取消部分区域住房限购政策的同时,对市民持有核心城区的住房开始实施3年期限的限售政策。此次的政策同2014年的楼市取消限购相比,有共同点也有本质区别。 从共同点来看,两次政策都表现出对去库存的一种焦虑,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去库存。此次兰州松绑限购的地方,实际上是郊区市场,其去库存效果不是很理想。从本质区别来看,有以下三点。第一,同此前松绑限购不同,当前兰州的松绑是局部的、有条件的。局部体现在郊区市场,有条件体现在松绑后附加了限售的政策。第二,2014年的市场和2013年需求透支有关,而2018年的市场和2017年调控政策严厉有关,虽然需求似乎都不足,但逻辑不同。第三,过去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去库存,当前的去库存是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房住”和“不炒”依然是2018年的政策主线。换而言之,楼市调控依然会继续。 根据2017年底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2018年将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该表述实际上就是落实“房住不炒”的体现,将直接影响2018年楼市的政策和市场走势。 从“满足首套刚需”的角度看,2018年市场调控的思路总体不变,即对于此类需求依然会有较大的政策支持。从历年的楼市调控也可以看出,“首套”的定义其实是会变化的。例如,有时候可能是指名下第一套购房,有时候可能是指所在城市第一套房。所以,房地产市场形势的不同会影响对首套的判断。如果说2018年楼市持续下泄,那么不排除购房政策不会太严厉的可能,这时首套的覆盖面会更广。而如果市场处于U型的“前冷后热”状态,那么这时此类购房需求的政策基本不会变,对首套的认定会更加严格。当然无论是哪种情况,首套购房优惠多多。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县城去库存的政策导向很明确,这也有助于此类购房者的购房需求释放,利好解决住房问题。 从“支持改善需求”的角度看,或许略有政策放松的迹象。因为在2017年的政策执行中,认房又认贷的政策比较多。此类政策对于一些改善型购房需求的释放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北京某购房者在河北廊坊燕郊买了一套房,其买房是因为北京社保年限不到,所以此次购房是暂时性的。虽然也可以在燕郊入住,早上去北京上班,但多少有些不便。类似的购房需求是否是投资投机需求很难界定。若是从实际情况看,其本身有合理的改善住房地段的考虑,所以也可以纳入到改善需求的范畴。那么对于类似购房者,此类购房政策的调整就将有助于这类需求的释放,至少让部分购房者真正实现了“人”、“户”、“房”、“职”、“家”的统一。预计针对此类群体的政策存在微调的可能性。 而从“遏制投机炒房”的角度,我们能够看出政策执行的坚定性和严厉性。虽然过去有过类似的表述,但效果一般,特别是存在很多钻漏洞的行为,往往形成了从统计数据上看市场表现平稳,但实际过程中炒房需求出现较多背离的现象。从当前各类炒房的途径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没有满足社保条件就提前认筹房源、首付款全部通过各类套现等方式获取、先买一套房然后抵押又快速买第二套房等。所以2018年会对此类炒房的渠道进行堵漏,以防范各类市场风险。当然若后续还存在较多的炒房行为,那么也不排除会对一些违规办理业务的中介机构、商业银行等进行较大惩罚的可能。 前面对于住房需求的划分,以及相关政策的分析,是“房住不炒”概念下的一个诠释,其重心是“不炒”,打击的是一些炒房需求。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概念,那么重心就是“房住”,“房住”既包括购房,也包括租房。 旧模式下的租赁市场、政策和制度,还无法融入到房地产市场的长效发展机制之中,相关租赁市场要素也不符合新时代特征。诠释“房住不炒”概念的关键,就在于形成新时代的特征和元素。这需要2018年出台各类新的且颇具颠覆性和创新性的租赁政策。一个完美的租赁市场、政策和制度,应该由三大基石组成:信用租房、“租售同权”和租金证券化。相应的政策要点也应服务于此类内容。其中在信用租房上,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概念,2018年或针对不同的出租者和承租者提供信用评估,同时也可能基于信用要素来进行租赁市场的定价。这样既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也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在“租售同权”上,政策制定也会积极关注承租者背后的新需求,包括积分落户、子女教育、医疗、居住安全感等,“同权”做到位,租赁需求自然积极释放。而在租金证券化领域,政策制定会更加关注房屋销售市场和租赁市场的本质区别和差异,积极为企业创造更宽裕的金融环境,预计租赁企业发债和REITs产品创新的政策内容会增加。 基于上面对于“房住不炒”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2018年全国房地产政策将会形成一个密集的组合拳,牢牢把握“房住”和“不炒”两大重心。此类政策制度,和当前住房制度改革等内容积极挂钩,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福利的增进,同时也是房地产市场长效发展中的重要保障。(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严跃进,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研究方向为房地产市场与政策,同时对房地产大数据、区域市场投资风险等有独到见解。[详情]

楼市调控放松只是一厢情愿 2018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
楼市调控放松只是一厢情愿 2018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

  楼市调控放松?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来源:国是直通车 跟老百姓钱袋子有关的事, 没人不关心。 最近有一种说法,说2018年楼市调控放松的信号已经出现。 理由有三:自1月8日起,兰州对部分偏远区域取消限购,同时对部分区域实行限售,并进一步强化价格备案制度。 1月5日,合肥市国土局和物价局在回复群众咨询时表示,商品住宅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开发企业根据多种因素自主定价,政府价格部门不得核定商品房价格。 1月4日,南京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三类人才购买首套房不限购。高层次人才不仅可获得最高300万元的购房补贴,还可申请到12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 于是,有人认为,这可能是2018年楼市调控放松的一个信号。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楼市没有全面放松的可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总基调始终没变。 中新社发 周长国 摄 楼市调控没放松 那么,如何理解三地楼市的新政策? 先来看兰州,此次政策提到取消限购的区域主要在偏远的郊区,而部分热点区域不仅严格限购,还加码了限售政策,同时要求进一步强化价格备案制度。 易居研究院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兰州去库存周期维持在17个月以上的水平。而一般来说,热点城市若市场不错,去库存周期可以降至12个月甚至8个月以下水平。 “所以,兰州严格收紧限购政策意义不大。”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对兰州房地产市场来说,过热主要集中在市区,而近郊区、远郊区及郊县库存依然较高。 再来看合肥,在调控放松的猜测出来后,合肥国土局第一时间说明称,对群众咨询的回复内容,被误读了。 正确的理解是,2016年11月之前出让的地块不限价。因为自2016年11月开始,合肥对宅地实行了“限房价、限地价”的拍卖方式,而在此之前,并没有上述要求。 虽然2016年11月之前的房子没有明确限制价格,但在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求下,依然要接受“政府指导价”。 这个被称为“二线城市四小龙”的城市,并没有放松楼市调控。 只不过,相较于土地拍卖前的“限房价”,“政府指导价”更多是一种土地出让后的约束方法。 最后来看南京,对优秀人才放开限购条件,是为了解决人才问题。而在此之前,武汉已出台多项相关优惠政策。 顾云昌认为,从吸引人才方面调节,这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调控政策的作用加上市场本身的变化,部分城市楼市已恢复平稳。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显示,11月、10月南京同比价格均有下调。 但顾云昌也强调,调控政策不同于法律、法规,它本身是一种短期行为,可以根据市场的冷热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南京即属于此类情况。 中新社发 周长国 摄 2018年楼市怎么走 调控不放松,2018年的楼市怎么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将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差别化调控在2017年可见一斑。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多达270次以上,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多次发布政策。 一城一策、一城多策成为上年楼市的一大特点。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可见,2018年将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 在顾云昌看来,像北京、上海这类重点城市,一时还不会放松。但具体到每个城市,又有所不同,如在调控政策相当严的地方,采取一些松绑政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毕竟,在实际执行中,房地产调控政策存在宽和严的问题。他认为,在严的情况下,一步都不能行;在宽的情况下,抬一抬手、抬一抬脚就过去了。 “调控政策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这是合理的。”但顾云昌也强调,调控政策并非房地产稳定的长久之计。 他认为,房地产调控要从需求侧着力,转为供给侧改革。 房地产市场有供求两个方面,需求就是购买力,包括净流入人口、当地人口以及投资投机的购买需求;供给方面,土地供应决定了房屋的供应数量,开发企业决定了房屋的供求质量。 以前,楼市调控的思维大多落在了需求侧。鼓励人们购房就增加补贴,增加贷款,减少税费,甚至还给户口、给工作。反之,限制购房,表现在政策层面如限贷、限购、限价、限售。 中新社发 宋诚林 摄 从需求侧调节房地产市场,只是一个方面。 顾云昌认为,调整土地结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这是供给侧思维,政府重视的还不够。 “供给侧不是调控能解决的,还要由改革来带动。”顾云昌说。 具体而言,在土地供应方面,适当改革土地供给制度,增加建设用地供应,增加住宅用地来源。例如,2017年13个试点城市已开展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 在优化结构方面,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库存仍然较多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要继续做好去库存工作。 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应避免千篇一律,在房屋的设计、产品、配套、技术上不断变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详情]

厦门今年实行楼市差别化调控:明确提出支持改善需求
厦门今年实行楼市差别化调控:明确提出支持改善需求

  厦门今年将实行房地产差别化调控:明确提出支持改善需求 澎湃新闻记者 陶宁宁 来源:澎湃新闻 厦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于1月6日开幕,厦门市市长庄稼汉代表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8年政府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根据《海西晨报》报道,对于房地产这一厦门市民最关心的民生议题,报告中提出,今年,厦门将健全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推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设,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加强商品住宅土地供应,加快商业地产去库存,确保去化周期和房价控制在合理区间,全面加快地铁社区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而根据厦门市财政局提请审议的《关于厦门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表明,今年厦门市将安排投入48亿元推动住有所居。加快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公共租赁房,打造公共交通便捷、生活配套齐全、基础教育完善、医疗设施完备的保障性住房居住环境;完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鼓励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各阶层居民住房需求。 此外,厦门市今年预算将继续投入95亿元建便捷高效交通体系。安排88亿元用于岛内外一体化,包括实施新一轮城市改造提升,推动旧城保护、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提升业态布局和环境品质,增强高端服务功能等。[详情]

兰州松绑限购、南京落户松绑 楼市调控真要放松?
兰州松绑限购、南京落户松绑 楼市调控真要放松?

  楼市风吹草动牵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这不,新年伊始,兰州、南京等地的政策调整,就被过分敏感的人看成了调控放松的信号。 昨天(5日)晚上6点,兰州市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对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调整,采取“部分取消限购+部分增加限售”。同时,合肥也传出取消限价。 要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刚刚明确,要“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怎敢有城市带头放松?记者又详细了解了一下相关政策。 兰州市的新政内容主要包括: 一、取消西固区、九州开发区、高坪偏远区域的住房限购政策。 二、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范围内(含高新区、经济区,不包括高新区榆中园区)的住房继续实行非兰户籍家庭最多可购买一套、兰州户籍家庭最多可购买两套的限购政策,但不再提供社保证明和纳税证明。 三、对上述继续限购区域的新购住房实施限售(含新房和存量房)实施3年限售。 值得注意的是,兰州并不是简单的、全面的放松限购,而是在取消偏远区域限购政策、放松部分城区限购条件的同时,又实行了限售政策。 那么,兰州为何要调整现有的调控政策?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兰州的去库存周期数据来看,去年11月时的存销比为17.8,去库存周期还是比较高的。实际上,兰州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地方集中在市区, 而一些近郊区和远郊区以及郊县的库存仍较大,严格限购意义不大。此次政策调整,也是考虑到郊区市场去库存的导向,同时考虑到市区防范炒房的需要,因此,取消了郊区限购并增加了城区限售政策。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对兰州这样供大于求的城市区域,此次政策调整符合去库存的要求。 再来看看南京的政策变化: 1月4日,南京市委今年1号文件出炉,主题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时间表是8年。为此南京出台了创新10条,为了广揽天下英才,南京调整人才落户政策,允许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以及持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先落户再就业。 这意味着,以上几种人才可以先行落户,并直接获得购房资格。南京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留下来,这次给出了很大的诚意和举措。但这能理解为调控放松的信号吗?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认为,这不能认为是调控放松,而是以吸引人才为宗旨的都市圈及其核心城市竞争策略,符合住建部提出的分类调控要求。 实际上,多地去年就打响了“人才争夺战”。如长沙规定,在长沙工作、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或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购房不受户籍和个税、社保缴存限制;济南市公安机关出台户口迁移新政,取消购房、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限制,实行居住就业落户;武汉提出,未来五年,武汉将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郑州市对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在郑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 对于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城市效仿兰州和南京等地进行政策调整,欧阳捷认为,兰州这样的放松限购政策还是会有一些城市跟进,特别是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三四线城市。 严跃进也预计,后续对于一些省会城市来说,郊区市场的购房政策会适当放松,而市区房源不多且房价容易炒作,所以政策松绑可能性相对不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后续还有城市会出现政策调整,过去部分城市的一刀切限购并不利于市场平稳,预计更多的城市将执行一城多策,调控多样化。 实际上,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资源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有眼光的城市都会考虑人才问题,引进中青年人才,能够增加城市活力。但这些中青年人的购房能力有限,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来满足他们的刚性住房需求。但是无论是兰州限购政策的调整,还是南京等城市为吸引人才而调整落户或购房政策,都不代表调控放松或转向,因为都没有越过“房住不炒”的红线,同时,也符合住建部提出的“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的要求。即便未来有更多城市进行政策调整,也将围绕“房住不炒”红线进行调整,不会全面放松。[详情]

兰州放松楼市限购 专家称政策全面放松可能性不大
兰州放松楼市限购 专家称政策全面放松可能性不大

  兰州放松楼市限购 专家称政策全面放松可能性不大 本报记者 王登海 西安报道 新年伊始,兰州发文对部分区域取消限购的消息再次引起市场的关注和讨论,被市场认为是楼市打响全国松绑的第一枪。 业内专家认为,兰州此次调整政策,也是考虑到郊区市场去库存的导向,库存过多的区域松绑政策,库存少的区域加码调控,符合调控的大方向。但是从整体市场来说,政策全面松动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限购政策对购房资格、贷款额度等制定了较高的门槛,为了吸引人才,多个城市已经定向取消限购。 兰州取消部分区域限购加码限售 1月5日,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现行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进行调整,在取消部分区域住房限购政策的同时,也对部分城区的住房开始实施3年期限的限售政策。 《通知》显示,兰州将取消西固区、九州开发区、高坪偏远区域的住房限购政策,同时规定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范围内(含高新区、经济区,不包括高新区榆中园区)的住房继续实行非兰户籍家庭最多可购买一套、兰州户籍家庭最多可购买两套的限购政策,但不用再提供社保证明和纳税证明。 同时,要求对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范围内(含高新区、经济区、九州开发区,不包括高新区榆中园区)的住房实施限售。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个人在上述区域内购买的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以合同网签时间为准),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登记簿日期满三年方可上市交易。 此外,《通知》还要求,不动产登记部门应当在《不动产权证书》上注明“须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3年后方可转让”字样。通过司法裁决、拍卖、拆迁还建、继承、离婚析产等方式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不受前款措施限制。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兰州此次政策调整最主要的方面是对部分非核心区域进行了限购松绑,属于微调,但容易受关注。其次是对限购认定要求放松,即外地人购房不再核查社保。同时也落实了限售,进而在去库存和防投机方面落实新政策。总而言之,交易不好也会促使楼市政策微调,但对于炒房依然零容忍,所以限售政策会推进。 专家:全面松动可能性不大 自2016年9月30日以来,楼市调控层层加码,现全国超55个城市已发布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160余次。经过一年的限购、限价、限贷高压调控,兰州楼市为何首先取消限购? 严跃进认为,从兰州去库存周期的数据来看,实际上还是比较高的,维持在17个月左右的水平。一般来说,一些热点城市若是市场不错,去库存周期或存销比实际上是可以降低到12个月甚至8个月以下的水平。“所以对于兰州房地产市场来说,市场过热多一半是集中在市区,对于一些近郊区和远郊区以及郊县,实际上去库存周期还是比较高的,严格收紧限购政策意义不大。” 同时,严跃进指出,此次调整政策,也是考虑到郊区市场去库存的导向,所以对于此类区域撤限购变限售,既去库存也防范炒房,所以具有积极意义。“预计后续对于一些省会城市来说,郊区市场的购房政策会适当放松,而市区房源不多且房价容易炒作,所以政策松绑可能性相对不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认为,库存过多的区域实行松绑政策,库存少的区域加码调控,符合调控的大方向。 那么,进入2018年,调控政策是否会全面松动?张大伟认为,从未来趋势看,在房价出现波动的情况下,调控政策过严的城市,政策加码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2018年,三四线城市反而风险比较大,而一二线城市因为2017年全面平稳,反而值得关注。“整体看,因为信贷政策依然紧张,不存在全面爆发的可能性。调整政策不代表全面放松。之前部分城市的政策的确力度过严。但热点城市,特别是限价之前过度严格的城市,存在释放堰塞湖的可能性,对于部分地王项目尝试放开限价,在收紧信贷的情况下,对市场影响不会太大。” 多城市定向取消限购 限购政策对购房资格、贷款额度等制定了较高的门槛,因此也被认为是吸引人才的门槛。 早在2017年8月,兰州限购升级之后,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部分二线城市已经在限购政策之上,为吸引人才开辟了购房“绿色通道”,兰州此次升级限购政策,有可能造成人才进一步流失。 自2016年9月30日以来,楼市调控层层加码,数据显示,现全国超55个城市已发布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160余次。但是,限购之下,为了吸引人才,此前多个二线城市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展开了人才抢夺战,在这些优惠政策中,购房政策和落户政策也成为亮点。市场认为,这是为了吸引人才定向取消限购。 “房地产股最近火爆的不得了,其实原因是二线城市用人才这个口子,在房地产各种限制大门关上的时候,窗户开得比门大了。”张大伟如此说道。 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以来,定向取消限购的城市已经有十多个,其中郑州、西安、武汉、成都、南京等人才抢夺战最为激烈。 而南京在抢夺人才方面屡放大招。2017年5月份,南京有关部门发出通知,凡硕士以上、高级职称、高级技师,年龄40岁以下的,在南京有劳动合同的,在江宁、浦口、六合、溧水和高淳五个区买房不用提交社保证明。而在2018年1月3日,南京落户门槛更是大大降低,研究生以上学历可直接落户,本科生40岁以下也可直接落户,然后再就业。从限购政策来看,获得了户口等于直接拿到了购房资格。[详情]

兰州打响全国楼市松绑第一枪 部分区域取消限购
兰州打响全国楼市松绑第一枪 部分区域取消限购

  兰州打响全国楼市松绑第一枪 部分区域取消限购 兰州已对现行的楼市调控政策进行调整,从1月8日开始对部分区域取消限购,进一步强化价格备案制度。 冯麒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年伊始,兰州楼市调控再度出招,打响全国松绑限购第一枪。 1月5日晚间,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现行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进行调整,对部分区域取消限购,进一步强化价格备案制度,同时对核心区的住房开始实施3年期限的限售政策,并于2018年1月8日起正式实施。 据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表示,此举是进一步贯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关于“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工作要求,根据兰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实际,因区施策、精准调控的结果。 《通知》明确,取消兰州市西固区、九州开发区、高坪偏远区域的住房限购政策。 兰州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范围内(含高新区、经济区,不包括高新区榆中园区)的住房继续实行非兰户籍家庭最多可购买一套、兰州户籍家庭最多可购买两套的限购政策,但不再提供社保证明和纳税证明。 《通知》还明确,要实行住房限售措施。个人在上述继续执行原限购政策区域内购买的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以合同网签时间为准),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登记记簿日期满三年方可上市交易。 不动产登记部门应当在《不动产权证书》上注明“须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3年后方可转让”字样。通过司法裁决、拍卖、拆迁还建、继承、离婚析产等方式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不受前款措施限制。 此外,《通知》还要求,进一步强化价格备案制度。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备案时,应合理确定申报的销售价格,要严格执行新建商品住房的明码标价、一套一标和“一价清”制度,实际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备案价格。对于房产部门对拒不接受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备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暂停其网签备案资格。 对此,西安交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杨东朗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限购主要为了防止投机炒房,在一些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限售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压炒房。而在投机性不大的区域,甚至可以取消限卖。”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2017年12月23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对2018年工作任务作出部署,要求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 对此,杨东朗认为,此次兰州楼市政策调整符合国家要求,符合当地具体区域房地产供需实际情况。“兰州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城市,房地产市场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情况相适应,因此有些区域就没有限购必要了。” 据安居客数据显示,兰州房价从1月均价每平米9360元上涨至12月均价每平米9989元每平米。纵观2017年1-12月房价变化,兰州房价走势呈现上涨趋势。对此,杨东朗表示:“兰州房价一度比西安房价高一点,与土地供应也有关系,由于兰州特殊的地理条件,土地增长供应总量受限,所以房价可能涨一些。” 此外,杨东朗还认为,取消限购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全国来讲,各个城市都在进行人才争夺战,而房子是很重要的载体,也是一个基本的吸引力,因此采取松绑限购的措施也有利于人才吸纳”。[详情]

环京楼市降至冰点 部分区域房价跌去四成
环京楼市降至冰点 部分区域房价跌去四成

   本报记者 陆肖肖 涿州、廊坊、张家口报道 冷风扫过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售楼处空空荡荡,仅有的几个工作人员在案场聊天,这是《华夏时报》记者探访涿州楼市时看到的景象。 记者在探访燕郊楼市时也发现,曾经红火的房产中介店铺门可罗雀,大白天就将防盗门拉下了一半,不再对外营业。 实际上,这种冷清的景象仅仅是环京楼市的一个缩影。近一年来,房价下跌、销量下滑、中介关店成为环京区域楼市的生存现状。 楼市进入冰封期 北方进入深冬,环京楼市也降至了冰点。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2017年11月,固安新建商品住宅仅销售67套,环比10月下降35.6%,新房价格已从最高时的1.5万元/平米降至8千多元/平米,累计降幅达42.4%;香河区域11月的销售套数为241套,处于市场低位,房价也首次跌破1万元关口,降至9769元/平米;廊坊主城(安次区、广阳区)11月的商品住宅销售量为421套,远低于市场高峰时期两千多套的交易量。 备受市场关注的燕郊楼市更为萧条。11月的商品住宅销售量仅为79套,环比10月下降54.3%。7月销售量甚至只有8套,年底市场再次降温,目前燕郊的新房市场基本沉寂。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认为,从固安、廊坊主城、香河、燕郊2017年的新房市场走势来看,环京区域楼市基本是在3月份过后,也就是北京“3·17新政”之后进入下滑通道。虽然在某些政策影响下,北三县区域曾于5月集中短暂爆发过一次,但环京楼市的降温大势已经不可逆转,到年底时,环京楼市基本已跌入谷底。 胡景晖表示,得益于紧靠北京的区位优势,环京楼市过往因承接北京溢出需求而快速发展,北京楼市火热,环京也跟着火热,北京收紧调控,需求转移也让环京楼市保持热度。但如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下,在北京稳定楼市的决心下,环京区域也迎来了政策的严控,交易量和房价的回落在所难免。 投资客离场 与萧条的2017年相比,2016年的环京楼市则红火的多。那时的环京项目房价普遍高企,一度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客曾经占领了各大售楼处。 但自2016年年底以来,环京多个城市发布了限购政策,浇灭了房地产市场的虚火。涿州、涞水、崇礼、石家庄、廊坊、沧州、承德、秦皇岛、唐山等地相继出台楼市新政。多地规定了对当地户籍限购两套、外地户籍限购一套的限制,多个县市还增加了当地三年社保和纳税记录的条件。这些限制条件就将大部分外地购房者拦在了门外。 对于楼市冷暖最直观的感受还是来自一线销售人员,涿州一项目的置业顾问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016年,正是投资客最多的时候,也是最后一波投资热潮。“那时候售楼处门口全是车,买房的有的都挤不进来。经常是上午开盘一个价,开发商看到房子比较好卖,下午开盘直接每平米加价2000元。” 该置业顾问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房价较最高位的时候降了一些,但总体已经过了炒房的时机,刚需客户过来该买还是买,投资的就没了。最高峰时期,我们项目的置业顾问有200多个,现在不行了,只剩下二十来个。” 一名负责为售楼处拉客户的业务人员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016年楼市红火,自己挣了二十多万,2017年没市场,到现在算了算还赔了。2016年最忙的时候,我们从早晨七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现在一周最多接待四五组客户,成交的也很少。” 对于环京楼市,胡景晖指出,与之前不同的是,环京区域的购房人正逐步由投资炒房客,转变为在当地就业、生活的刚需人群,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向外疏解,以及产业的转移,人口的疏解,环京区域正成为承接北京产业、人口的重要区域,未来楼市的发展也将更加健康。 开发商曲线规避限购 环京楼市的持续降温,让部分开发商“坐不住了“,采用了首付分期、暂缓网签等曲线的方式,意图扩大购房人群,加速回款,缓解资金压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楼市不景气的时候,首付分期这种方式就会出现。开发商垫资首付,也说明了开发商面临着资金压力,需要刺激销售,加速回款。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市场限购的情况下,即使是开发商垫资首付,对于市场的影响也很有限。 除了首付分期、暂缓网签等操作之外,还有开发商承诺,可以为购房者办理当地户口、代缴社保、帮办”假离婚“等,利用各种方法来规避限购政策。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环京楼市持续低迷,会对以该区域为大本营的房企有一定的影响,销量上不去,开发商自然会面临回款的压力,所以会出现项目的违规操作现象。 责任编辑:张蓓[详情]

西安发力吸引人才:A类人才落户最高享100万购房补贴
西安发力吸引人才:A类人才落户最高享100万购房补贴

  A类人才落户西安最高享100万购房补贴 为改善人才安居条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华商报记者昨日从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出台,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内外顶尖A类人才,将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购房补贴。 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南京、成都、长沙、武汉等城市先后发布了人才安居政策,深圳、杭州开展的更早,城市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西安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吸纳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紧扣西安市实际,研究出台了《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和《人才安居建设方案》,针对不同层级的5类人才,采取购房补贴、租赁补贴、人才公寓、单位自建人才安居房和人才租赁房等方式,为人才安居乐业提供全方位保障,满足人才多样化的住房保障需求。 具体来讲,购房补贴适用对象为A、B、C类人才,补贴标准为购房款的50%,补贴上限按人才层级分别为100万元、70万元、40万元,5年内按年度核发;租赁补贴适用对象为A、B、C、D类人才,补贴标准按人才层级分别为每月6500元、5000元、3500元、1000元,按季度核发,最高补贴5年。 今后5年,全市计划建设和筹集人才安居房不少于22万套。其中5000套主要适用于新引进的中高端人才,包括A类人才公寓50套、B类人才公寓300套、C类人才公寓1000套和D类人才公寓3650套。主要布局在高科技产业、国际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人才聚集区”,全部按照高端住宅进行规划建设,配备整套家具、家电和必要的办公用品,达到拎包入住的条件。 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安居房只能由人才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居住。人才在服务期内因企业迁移、工作变动、自身条件等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应终止其继续享受人才安居政策。 华商报记者 陈思存[详情]

郑州重金引才:博士毕业生首次购房可获10万元补贴
郑州重金引才:博士毕业生首次购房可获10万元补贴

  郑州出台新政“重金”引才 博士毕业生在郑首次购房可获10万元补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1月24日   04 版) 本报郑州11月2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李南南)郑州今天公布“智汇郑州”人才工程“1+N”政策体系。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人才的需求,郑州市推出“智汇郑州”30条,通过实施“智汇郑州”七项人才计划,着力构建多领域、全链条的人才发展体系。 新出台的《关于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明确实行“重金”引才,对全职引进或新当选两院院士以及同等层次顶尖人才,除国家和省政府奖励外,将获500万元奖励和不超过300平方米的免租住房。对全职引进或新培养的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以及同等层次的国家级领军人才,除国家和省政府奖励外,给予200万元奖励和不超过200平方米的免租住房。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在郑州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的,无偿获赠免租住房。对地方级领军人才、地方突出贡献人才,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 同时,郑州市对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银、铜牌和优胜奖的选手,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中原技能大奖”的高技能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增加引才政策的“含金量”和吸引力。 此外,郑州市出台普惠性人才政策,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技能人才实行“零门槛”落户。对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3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落户后暂未就业或创业的,按上述标准发放6个月的生活补贴;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在郑州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 据介绍,到2020年,郑州市将集聚100名国内外顶尖人才,3000名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000名社会事业领军和专业骨干人才,新增4万名高技能人才,每年吸引2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郑州创新创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1月24日 04 版)[详情]

大学生毕业留武汉购保障房打8折 落户人数同比增3倍
大学生毕业留武汉购保障房打8折 落户人数同比增3倍

  大学生毕业留武汉购保障房可打八折 3月11日,2017年“百企万岗”大学生就业公益招聘在武汉大学举行,近200家企业为学子提供6000多个岗位。招聘会吸引了一万多名学子前来咨询。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讯 (记者王俊)凭毕业证可落户、购租房可“打八折”、本科毕业生最低年薪5万元……7月以来,全国多个二线城市上演“抢人战”。近日,武汉市发布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和收入新政,包括“八折”购租房政策和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将“抢人大战”推上高潮。 全国首创毕业生最低年薪标准 10月11日,武汉市发布《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和《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三项新政。 新政从落户、安居和薪酬3个方面做出规定。其中,再次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提出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 安居方面,新政提出,未来五年将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争取“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这意味着留汉大学生可享受八折购房租房优惠。 新政还率先在全国确定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规定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为:大学专科生4万元、大学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 今年伊始,武汉便不断加码人才吸引政策,关于此次再度升级人才吸引政策,武汉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表示,按照让留汉大学毕业生能就业、易创业、快落户、好安居,把武汉打造成“大学生最友好城市”的要求,有关部门评估了今年6月出台的《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并围绕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收入”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深化的具体措施建议,形成了这次印发的三个专项政策。 毕业生在汉落户同比增3倍 武汉市这一系列人才吸引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吸引力如何? 湖北大学大四学生杨海北,是全国首个高校“共享厨房”的创始人,他对记者说,这一新政对自己有一定吸引力,打算毕业留在武汉。但因为目前还住在学校,所以对购房、租房的优惠政策没有直观感受。 湖北大学2015级一名硕士研究生则表示,自己现在在广州实习,找工作会优先选择一线城市,武汉会作为一条退路。 “政策一出,群里讨论比较热烈。但我很多本科同学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对政策的反应并没有很激烈,这一新政有吸引力,但并未影响他们的决定,没有人说因为这个政策想回到武汉。武汉工资比较低、工作机会较一线城市少、没有太多上升空间,这些还是制约同学们选择的主要因素。”这名同学表示。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易元祥告诉记者,武汉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对毕业生就业选择有导向性作用。2017届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中,约40%选择在武汉就业(本科生比例为20%),比例明显提升。2018届毕业生也在积极关注有关政策,有意向在武汉就业的人数较往年增加。 武汉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大学毕业生在汉落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11%。 ■ 焦点 指导性薪酬标准会否太低? 大学毕业生标准是最低工资2倍 新政中关于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引起广泛热议,有声音认为,这一标准并不算高,硕士一年6万,月薪也只有5000元。 对此,武汉市人社局回应,以往武汉市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薪酬水平与一线城市和部分同类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政策出台后,留汉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水平在同类城市中居前列,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也大幅缩小,并且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还将每2-3年随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 记者从武汉市人社局了解到,目前,武汉市中心城区社会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750元(年薪2.1万元),这次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中最低的专科生指导年薪也达到了4万元,是最低工资标准的近两倍。博士研究生达到近4倍。 ■ 解读 二线城市打响“抢人战” 专家:综合吸引力是关键 今年以来,不少二线城市相继出台人才吸引政策,“零门槛”落户、购租房优惠等成政策“标配”。“橄榄枝”政策虽然起到一定效果,但仍有不少人逃回北上广。对于这一现象,专家认为,城市的宜居、产业生态的成熟、文化的包容是更重要因素,说到底还是看综合吸引力。 户口、房子和补贴成标配 今年7月,成都推出“蓉漂”计划,提出“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就可落户。 住房方面,今年7月,武汉、成都、长沙、合肥、南昌等5省会城市联合提出支持在校大学生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完善大学毕业生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 成都新都区近日出台24条人才新政也提出,将推行青年人才公屋,对落户新都区且在新都区工作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住房困难的未婚青年和青年家庭提供过渡性居住。 除送户口、房子外,不少城市直接拿出现金补贴。南京市7月1日实施人才安居办法,本科毕业在宁就业大学生(25岁以下),可享受每月600-1000元租赁补贴,或申请30平方米公租房。 对新落户工作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长沙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首次购房可分别获得6万元、3万元补贴。 对于“抢人战”,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彦平认为,二线城市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与国家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和创新创业有关,人才就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所以成为城市“必争之地”。 “综合吸引力”是抢人关键 虽然二线城市相继抛出“橄榄枝”,但仍然有不少人坚守一线城市,逃离北上广的人群中,不乏逃回北上广者。 “城市的宜居、产业生态的成熟、文化的包容是更重要的因素,住房、落户、补贴,这些单一指标的吸引方式,会引起关注但不一定非常奏效,说到底还是看综合吸引力的比拼。”刘彦平说。 该研究室副研究员李超认为,二线城市如果希望长期持续吸引人才,除给予户口、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还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抓好产业发展,扩大经济体量;二是排除制度性因素的干扰。 “为什么很多人又逃回北上广?就是因为其他城市存在办事难、工作环境不好等因素。二线城市要做好制度建设,让人才更舒心地定居。”李超说。[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