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方支付缴存的备付金有利息了:以年利率0.35%按季结息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余继超 “备付金计息让支付行业喘了一口气。”1月8日,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期,北京、上海等地多位三方支付从业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证实,于2019年底收到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以0.35%的年利率按季结息,并从中计提10%作为非银行支付行业保障基金。 王蓬博表示,从备付金集中存管到网联的成立,“断直连”以及互联互通的推进,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在监管层面风险已降到最低。对于部分中小支付机构来说,备付金利息在利润中占比很大。 据悉,2018年6月29日,央行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即“114号文”),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央行。 王蓬博认为,如果不派息,中小支付机构的利润会少一大部分,虽然中小支付机构目前也在慢慢转型去深耕b端商户,但短时间还不能产生足够的利润来弥补备付金统一缴存后利息收入的缺失,因此很多机构将面临生存难题。这应该是央行选择从2019年开始备付金计息的初衷。 如果以央行公布的1.4万亿元备付金规模来计算,年化0.35%,按季度划拨,扣除10%保证金还有0.315%利率,每年可产生40多亿元的利息。 王蓬博指出,备付金计息后,中小支付机构可以在备付金利息基础上,更好地合规经营,不去触犯洗钱等红线,将更多精力放在行业解决方案的创新上。在央行推行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大前提下,结合备付金发放利息的重大利好,支付机构将更愿意发展自己的账户体系。[详情]
⊙记者 魏倩 ○编辑 陈羽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非金融机构存款规模已连续三个月缩水,累计锐减超过3500亿元。在支付市场交易额继续增长之际,支付机构交存的备付金存款规模为何出现持续缩水? 非金融机构存款是支付机构交存央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这笔资金原先掌握在支付机构手中。为提高清算效率,保障备付金安全,根据央行要求,今年1月14日支付机构已实现100%集中交存央行。 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备付金存款规模为1.28万亿元,较之2月末再减354.08亿元,2月末则较1月末减少879.32亿元。这是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央行以来,第三个月出现缩水。首次减少是在去年12月,彼时支付机构还未完全实现100%集中交存央行。 备付金是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在途资金,对支付机构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在集中交存央行之前,备付金主要转存在支付机构开立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中,其产生的利息收入是支付机构重要的利润来源,也是其通道费用的议价筹码,大量支付机构业务模式偏离主业,很大程度上依赖备付金产生的利息收入。根据支付市场份额计,市场一致认为,支付宝、财付通两大支付巨头手握的备付金规模最大,占到90%以上。 自支付机构开始按比例将备付金交存央行后,规模一路攀升,至去年12月末达到高峰,约为1.63万亿元,规模十分惊人。最新发布的3月末数据与之相比,累计减少大约3547亿元,基本回到去年11月末的水平。 然而从易观统计的数据来看,这期间,移动支付交易市场并未萎缩,而是继续保持增长。那为何支付机构备付金100%集中交存央行后,规模反而缩水? 易观支付行业分析师王蓬博称,这应该是严监管导致支付机构业务调整的结果。在“断直连”(即支付机构与银行断开直连)后,支付机构的交易形式变了。支付机构代扣业务大部分改为协议支付,交易资金实现立即清算,没有留存,相当于代扣产生的沉淀资金减少,因此备付金有一定程度减少。“过去代扣普遍,也是因为代扣业务跟银行接口成本低,通道费用好谈。” 上海某支付机构人士表示,“断直连”后,为了满足合规要求和争抢客户,去年10月公司已经清理和关闭代扣通道,改为协议支付。 在苏宁金融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备付金余额的增减是支付机构支付交易活动活跃程度变动的结果。现在一季度支付清算数据尚未公布,很难在数据层面进行交叉印证。但是从历史数据看,一季度通常是网络支付的“波谷”,无论是金额还是笔数,环比上年四季度基本都在下降,这可能是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余额连续下降的原因。[详情]
100%集中交存央行后: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款首减23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谢水旺 上海报道 导读 客户备付金存款首次减少,且相比2018年12月末,客户备付金存款居然锐减2314.18亿元,较2018年12月末下降14.2%,下降幅度较大。 近期,包括ofo小黄车在内的共享单车押金问题备受关注,但一直悬而未决。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共享单车的客户押金,实际上也是备付金。反观支付行业,也曾发生挪用客户备付金等乱象。直到今年1月14日,实现全部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100%集中交存央行。这也意味着,支付机构告别躺着赚备付金利息收入的好日子。 艾瑞咨询最新报告指出,在政策要求下,备付金利息收入及金融投资收入消失,对现有收入可能会有锐减3%-30%的负面影响。而且,支付机构通道成本升高,原有通道营收模式难以继续。 在综合经营成本上升的压力下,继去年8月微信对信用卡还款收费后,支付宝也加入了收费大军。2月21日,支付宝公告称,自3月26日起,通过支付宝给信用卡还款将收取服务费。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末,非金融机构存款(注:支付机构交存央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为13985.62亿元,由于已经实现全部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100%集中交存,这一数据也是备付金总规模。 但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奇怪的是,客户备付金存款首次减少,且相比2018年12月末,客户备付金存款居然锐减2314.18亿元,较2018年12月末下降14.2%,下降幅度较大。 “应该是有重要原因,减少规模和下降幅度有点大。”一家城商行网络金融部人士指出。 基本排除周期性因素 长期以来,仅个别支付机构在上市材料中披露了零星数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支付宝、财付通这两家支付巨头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可以推测这两家的备付金规模巨大。 比如,汇付天下港交所招股说明书披露,2015年、2016年、2017年,汇付天下利息收入(主要来自客户备付金结余)分别是2610万元、3830万元、6160万元;宝付支付上交所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17年6月30日,宝付网络的备付金余额为43亿元,相对于大型支付机构来说,余额较小。 艾瑞咨询最新报告估算,截止到今年1月,支付宝、财付通保守来看将有超过6000亿元规模的备付金全额交存,无法产生利息收入。 而行业数据则在官方统计数据中,非金融机构存款即支付机构交存央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2017年6月末首现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此后随着集中交存比例提高,一直处于增加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央行数据并按集中交存比例20%测算,2017年12月末,客户备付金存款为994.9亿元,备付金总规模为4974.5亿元;2018年1月末,客户备付金存款为1237.57亿元,备付金总规模为6187.85亿元。 无论从客户备付金存款还是备付金总规模来看,2018年1月末均较2017年12月末明显增加。对此,一位支付机构人士如此表示“确实跟周期性因素没有关系。” 或因多种因素导致 华东一家支付机构高管的说法较为中肯,他认为:“减少2300亿元很正常。断直连以后,银联和网联对代付业务有新的要求,如协议支付。” 他举例,以前保险公司希望支付机构代付资金,这笔资金就成了备付金,在直连银行模式下,支付机构直接付出去了。现在,银联和网联需要支付机构提交协议,但保险公司不可能把保单等材料给支付机构,于是支付机构就代付不了,失去了很多业务,资金规模较大,因此,备付金存款锐减。 上述华东支付机构高管还称,也有合规经营的因素。由于支付机构从严约束,在直连模式下为一些灰色网站代收付资金,断直连后也不再为这些网站提供支付服务,减少许多代付业务,从而减少许多备付金。他还认为,2月末数据可能更少,3月末数据就持平了。 多位支付机构人士表示,今年开始,大多数支付机构调整了业务策略,风控更加严格,对部分可能存在风险的商户进行清理,特别是非法赌博网站等,使之更符合监管要求,由此导致交易规模萎缩。他们预测,整个一季度都会处于下滑状态。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认为:“一方面,全额交存已经到顶,虽说1月14日是最后期限,但是可能2018年12月底就交得差不多了;另外,支付机构大力推广信用支付,如花呗等产品,无需消费者先行支付现金,因此而减少了不少备付金。”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也可能存在支付机构变相留存部分客户备付金,避免利息收入损失,业内称为“备付金出表”。 一位支付机构人士坦言,比如,部分银行设立虚拟账户,帮支付机构做备付金出表;或者,支付机构和一些商户协商好,以商户名义购买理财产品,以此留存备付金。 “主要针对回款周期要求不高的商户,有些机构挺早开始做了,我们也想做这块,由于监管趋严,没推起来。现在做这个的很少了。”上述支付机构人士称。[详情]
昨日,支付行业迎来万亿规模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的大限。《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包括支付宝、腾讯财付通在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完成100%集中交存等相关工作。 “备付金100%交存,一方面保障了清算效率,另一方面保障了备付金的安全,可以及时监测并处置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优化支付市场资源配置、提高清算效率、降低支付成本。”中金支付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没有了备付金作为收入来源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断直连”的基础上,业务生态将迎来巨变,如何拓展收入来源、弥补盈利缺口是第三方支付未来面临的难题。 支付宝、财付通已完成交存 所谓备付金,现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将其定义为“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 备付金集中交存相关工作始于2017年1月份,央行下发《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并明确规定客户备付金暂不计利息;2017年3月份,发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操作指引》,明确要求于2017年4月17日起开展备付金交存工作。 2017年12月份,央行发布《关于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提高支付机构交存比例要求,集中交存开始加速;2018年6月份,央行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央行。 这是央行第一次对备付金交存提出具体时间。根据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手握”的万亿元规模客户备付金,并撤销在商业银行开立的相关账户。 目前,监管规定的大限已至,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表示,已按监管要求完成相关工作。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支付宝积极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和断直连等相关要求,到2019年1月14日,已经完成了断直连、备付金集中存管、备付金账户销户。 财付通相关负责人也对《证券日报》记者称,财付通积极支持央行对备付金的统一管理和规范。财付通已按照央行要求的进度,完成账户备付金100%集中交存央行的工作。他同时强调,“财付通是第一家接入网联的支付机构,截至目前,已100%实现支付请求通过网联、银联清算机构完成。” 同时,汇付天下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汇付天下已完成备付金集中交存和销户工作。 中金支付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指导和银联、网联以及各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中金支付顺利完成了‘断直连’‘备付金集中交存’‘备付金销户’三项工作。” 据悉,富友支付也已经完成了备付金交存工作,其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称,“富友支付完成了备付金集中交存的工作。央行给了支付机构准备和调整时间,对提前做好准备的支付机构来说,影响并不大。” 但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备付金从支付机构手中“移交”,对行业及企业自身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备付金利息收入被砍掉后,实际上支付机构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而且会增加支付机构的成本。”有业内人士表示。 备付金集中交存对企业的收入造成了多大影响?也许可以从一些支付机构财报中窥探一二。 腾讯2018年中期报告显示,受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要求影响,支付服务提供商原先可获取利息收入的隔夜现金结余减少,该事项持续对腾讯的支付服务收入并在更大程度上对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我们正致力于通过支付及相关金融服务活动中其他领域的各种商业化举措来减轻所受影响。” 中小支付机构面临生存大考 随着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模式不可持续,以及支付行业严监管的常态化,行业洗牌也在加速,一些支付机构相继退出行业。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央行已经注销逾30张支付牌照。 在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看来,“很大一部分支付机构全靠这个生存,特别是预付卡公司,将会直接导致他们关门停业。”他同时对《证券日报》记者强调,“备付金集中交存确实会让一批深度依赖备付金的中小支付机构濒临倒闭。” 某第三方支付企业相关负责人也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备付金利息的减少,中小支付机构将面临困难。” 在“躺着吃利息”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支付机构将何去何从? 有业内人士表示,转型B端、拓展跨境支付、提供以科技为基础的多元增值服务,是支付行业未来转型的主要方向。 汇付天下相关负责人称,“汇付天下在未来将继续贯彻科技战略,同时致力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服务能力的输出,以综合行业解决方案和金融科技增值服务与产业链各方协同共进,用技术、创新来推动支付行业发展,为商户赋能。” “支付行业本质上也是互联网行业,同样存在赢者通吃的效应,头部机构利用自身强大的应用场景和流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C端用户,在移动支付领域所占份额超过93%,其他机构已经很难在这方面与其竞争。但相比C端市场,B端市场则机会较多,部分存在先发优势的支付机构从细分行业入手,做大、做深,还存在一定的机会。”中金支付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他同时认为,“由于目前支付行业要求断直联,将交易量切至网联,支付行业的通道质量及成本逐渐趋同,对中小支付机构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小支付机构缺少通道的情况;另一方面,处于行业优势的支付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人才、服务、资金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对中小支付机构进一步挤压。而中小支付机构则需要找准机会,结合自身优势,找准B端市场的细分市场,提高服务质量,使得自身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详情]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