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

5月M2同比增长11.8% 新增人民币贷款9855亿
5月M2同比增长11.8% 新增人民币贷款9855亿

与4月份新增5556亿元相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4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1.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详情]

央行|2016年06月15日  16:09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环比上月回落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环比上月回落

2016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1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885亿元,增长6.5%。[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6年06月13日  10:05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 与4月份持平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  与4月份持平

2016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与4月份持平。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5%。[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6年06月13日  10:04
5月份CPI同比增长2% 猪肉价格上涨33.6%
5月份CPI同比增长2%  猪肉价格上涨33.6%

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价格上涨2.1%。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1%。[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6年06月09日  09:30
5月份PPI同比下降2.8%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7%
 5月份PPI同比下降2.8%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下降3.8%。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1%。[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6年06月09日  09:31
5月出口同比增长1.2% 进口增长5.1%
5月出口同比增长1.2%  进口增长5.1%

5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2.02万亿元,增长2.8%。其中,出口1.17万亿元,增长1.2%;进口0.85万亿元,增长5.1%。[详情]

海关总署网站|2016年06月08日  11:50
5月70城房价数据出炉:一线城市降幅最大 三线城市升温
5月70城房价数据出炉:一线城市降幅最大 三线城市升温

  5月70城房价数据出炉:一线城市降幅最大 三线城市升温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19日电(刘雪玉)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5月份,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分别有29和18个。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尤其明显,三线城市总体有所升温。 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持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从同比看,1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5至6.4个百分点之间。从环比看,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或持平,5个城市涨幅在0.5%以内。 同时,5月份,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分别有29和18个。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尤其明显。 据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8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2.2和1.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连续6个月和4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房价上涨态势明显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三线城市房价涨幅明显,上涨城市基本全部为三线城市和部分西部二线城市,如蚌埠、北海、湛江、哈尔滨、沈阳、西安、九江、济宁、宜昌、徐州、扬州、温州、常德、金华、洛阳、宁波等。 “一线城市环比下跌,二线城市环比持平,三线环比扩大,这也体现了当前楼市的特点。”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表示,目前,三线城市房价上涨态势比较明显,与这些城市对于楼盘预售的管控政策不多有关,后续有必要出台政策进行调控。 严跃进说,从城市排行榜来看,5月环比增幅前三的城市为蚌埠、北海和湛江。这些热点三线城市,市场交易相对活跃,因此价格也有所抬头,预计后续可能会有政策出台调控市场。 预测北京房价将继续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从环比来看,北京的二手房市场降幅位居第一。对此,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说,5月份,北京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使得北京成为全国范围内抑制房价增长的排头兵。 郭毅认为,北京的楼市收紧政策为史上最严,受政策影响,北京二手房市场率先出现价格跳水,并迅速波及至新房市场,使得房价上涨势头被抑制,价格走势转为平稳。“预计年内,北京楼市仍将保持成交下行、价格稳中走低的市场趋势。”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说,在限购限贷、限制商住、提高商贷利率以及各种堵漏措施的共同作用下,5月份北京二手住宅价格环比降幅全国领先,政策成效十分显著。 胡景晖表示,“317新政”后,北京二手房价开始下调,最初较为明显的就是部分大户型、高总价的房源。“不过,大户型、高总价房源终究是少数,有这种支付能力的购房者也不多,随着政策的持续,人们对市场的预期已经彻底转变,房价下调的心理也在不断蔓延,降价开始向中小户型、普通住宅转移。” (中新经纬APP)[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7年06月19日 16:36
5月70城新房价格指数延续高位回落 一二线楼市明显降温
5月70城新房价格指数延续高位回落 一二线楼市明显降温

  中国5月70城新房价格指数延续高位回落 一二线楼市明显降温 路透北京6月19日 -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房价整体延续筑顶回落之势,5月新建住宅售价指数同比涨幅继续收窄,环比涨幅持平,一二线楼市降温较为明显。 路透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测算,今年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升10.4%,连涨20个月,但涨幅连续第六个月收窄,低于上月的10.7%。从环比看,5月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7%,连涨25个月,涨幅与前月持平。 “5月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表示。 他指出,从同比看,1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5至6.4个百分点之间。从环比看,九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或持平;五个城市涨幅在0.5%以内。 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重点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5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为14.6%、12.9%、19.5%和5.5%,环比则为持平、持平、0.9%和-0.6%。 刘建伟称,5月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分别有29和18个。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尤其明显,5月涨幅分别较4月回落2.2和1.7个百分点。二线的新建商品和二手住宅5月价格同比涨幅则分别较4月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 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与环比走势图 中国全国、北京、上海及深圳房价走势图 刘建伟指出,5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九个,比上月增加一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6个,比上月增加3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七个,比上月增加两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30个,比上月增加8个。 路透测算并显示,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5月同比上涨9.2%,环比上涨0.6%,环比涨幅较4月有所回落。 在中央一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背景下,中国多个城市升级调控措施、加入限购大军。3月以来,各地调控层出不穷,部分热点城市实施从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全方位调控措施,房地产交易迅速降温。 以下为路透测算的房价同比及环比变动情况: 同比(%) 环比(%) 5月 10.4 0.7 4月 10.7 0.7 3月 11.3 0.6 2月 11.8 0.3 2017年1月 12.2 0.2 2016年12月 12.4 0.3 11月 12.6 0.6 10月 12.3 1.1 9月 11.2 2.1 8月 9.2 1.5 7月 7.9 0.8 6月 7.3 0.8 5月 6.9 0.9 4月 6.2 1.2 3月 4.9 1.1 2月 3.6 0.6 1月 2.5 0.4 该数据为路透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所得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统计局2011年2月起不再计算和发布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的平均数。(完) (发稿 宿泱韫; 审校 乔艳红)[详情]

路透社 | 2017年06月19日 14:38
一线城市房价连续8个月降温 北京二手房价领跌
一线城市房价连续8个月降温 北京二手房价领跌

  中国一线城市房价连续8个月降温 北京二手房价“领跌”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价的降温态势仍在持续。5月份,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全面处于停滞或下行趋势中,上涨城市主力多为三线城市。 中国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包括北京、天津、杭州等在内的中国15个一二线热点城市5月新房价格同比涨幅全线回落。其中,合肥房价回落幅度最大,涨幅收窄6.4个百分点,厦门回落6.2个百分点。 资料图:置业顾问向民众推荐商品房户型。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尤为明显。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指出,据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8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2.2和1.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连续6个月和4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控政策影响下,5月北京二手房价跌幅居70个大中城市之首。数据显示,5月份,北京二手房价环比下降0.9%,三亚紧随其后,下跌0.5%。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5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签约略高于1万套,是最近27个月的最低值。 资料图:在建商品房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一二线城市房价降温的同时,一些三线城市“接棒”成为房价上涨的主要力量。5月份,蚌埠、北海、湛江、九江、济宁、宜昌等新房价格环比涨幅较大的城市多为三线城市。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5月份,三线城市总体升温,同环比涨幅均有所扩大。近期一些不限购城市出现新房价格炒作现象,如一房多价、变相加价等,后续或受到管控。(完)[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7年06月19日 14:09
南京等二线城市今年房价连续数月环比回落
南京等二线城市今年房价连续数月环比回落

  南京等二线城市今年房价连续数月环比回落 中新网南京6月19日电 (记者 朱晓颖)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从数据上看,南京等二线城市房价连续多月环比下降。 去年,南京楼市在全国范围内较为火爆。但今年前5个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南京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分别为99.8、99.9、99.8、99.7、99.8,即每个月房价都在环比回落。 资料图:置业顾问向民众推荐商品房户型。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这在二线城市中不是个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5月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全国15个一线、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全部回落,9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持平;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分别有29和18个,一二线城市的回落尤其明显。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当下,楼市调控力度持续加码,楼市开启“五限”时代,即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和限商。全国超过36个城市“限售”,“限售”正成为当前各地楼市调控的新思路,也成为今年3月起全国多个城市调控的新特点。 从范围看,至5月,对楼市进行调控的城市还在持续增加。 市场方面已产生了反应。据中原地产统计,在成交量指标上,5月各地新房、二手房市场整体成交量环比均有所回落。 业内人士预计,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或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现环比下行的表现,在惯例淡季的7月、8月,市场降温可能会更加明显。(完)[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7年06月19日 14:04
交行夏丹: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难有明显松动
中国证券网 | 2017年06月19日 13:33
央行媒体:M2较低增速或成常态 不会对实体造成大影响
新浪综合 | 2017年06月15日 07:34
5月M2增速9.6%创2年新低 明年1季度前利率拐点概率小
5月M2增速9.6%创2年新低 明年1季度前利率拐点概率小

  5月M2增速9.6%创两年内新低 民企融资成本有所抬升 见习记者 顾月  本报记者 张奇 北京报道 导读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严监管、去杠杆的效应正在显现。 6月14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55亿元,不过除表内和信托贷款外,其他社融融资方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新增表外社融规模缩小的原因,主要是监管趋严下表外融资的减少,使部分需求转回表内信贷。”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称。 同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较上月微增100亿元。分部门来看,与实体经济相关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396亿元,同比多增2571亿元;而以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为4326亿元,出现缓慢下滑。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称,居民部门内部“两个跷跷板”作用之下(三四线地产对冲一二线地产,以及居民抵押消费/经营贷款对冲居民按揭贷款)居民融资需求韧性较强,不会快速下行。“未来银行继续提高居民部门融资利率的概率在提升,收益率上行趋势不变。” 总体而言,新增信贷规模与社融规模相对平稳,不过广义货币(M2)增速下滑超出预期。5月末M2同比增长9.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2.2个百分点,增速创2年内新低。 “M2增速降低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因为以前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来进行监管套利,但随着监管加强与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此外,M2增速降低还受到财政性存款增加的影响。 M2低增速或成新常态 今年以来,央行通过维持流动性“紧平衡”,锁短放长,抬升MLF、逆回购中标利率等方式推进的“金融去杠杆”,效果已经显现在金融统计数据中。 6月14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资金市场利率出现抬升。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88%,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3和0.7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92%,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3和0.8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5月新增贷款1.11万亿,社融中表外融资仅289亿元,低于上月的1770亿元。 “在监管力度未出现放松的情况下,企业通过银行表外进行融资将会受到抑制,社融新增规模中,表内贷款占的比例也将逐渐抬升,5月份表内融资占比超过100%。”李超分析称。 此外,M2增速下滑也反映了金融体系内部降杠杆,5月末M2增速9.6%创两年内新低。 “M2增速的下降不算是一件坏事,靠信贷、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本身也需要调整。”北京地区一位经济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目前的M2更多是存贷循环产生,虽然M2规模很庞大,但与此对应的负债规模同样巨量,适度调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不过李超认为,从央行“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表态来看,判断未来货币政策收紧趋势不变,维持利率易上难下的判断,和利率倒U形的判断,明年一季度之前利率出现拐点的概率不大。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当然,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央行有关负责人称。 “去杠杆”与“降成本”平衡 金融去杠杆是否会传导到实体经济的资金链中,导致实体融资成本上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民营企业负责人认为,资金成本上涨的压力已经传导到了企业端,从今年3月开始,民营企业获得短期流动性贷款的资金成本明显上涨,且目前很难从银行体系内获得新增流动性资金支持。 “国企状况我不了解,民营企业近期的融资成本是在抬升的,甚至连贷款都批不下来。”一家光伏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5月底我们公司主导的一个电站需要进行融资租赁,但成本直接飙升到近10个点(年化10%),而3月份同一地区的融资成本是不超过7个点(年化7%)。这样光是财务成本我们就吃不消,所以干脆不投了。” 华北地区一家国有银行分行行长表示,目前银行信贷投放的确偏向于国有企业、政府工程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在今年上半年中占了分行总业务的三分之一以上。“银行也为难,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贷款还是相对比较谨慎的,抵押、担保要求得更严格一些,利率一般都是基准上浮。” 不过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测算显示,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比较大的狭义信贷主要是受一般贷款利率的影响,而这个主要是受政策利率而非市场利率的影响,其次表外融资回归表内,而表内融资成本较低,因此测算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仅小幅抬升。 该团队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已经从投资转向消费,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利率和资金供给而在于收入。收入改善,消费有望保持平稳,进而对冲经济下滑的幅度,预计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速仍有可能在6.6%左右。[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06月15日 05:37
5月经济数据报告:制造业投资回升 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5月经济数据报告:制造业投资回升 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本报记者 定军 实习生 张雅洁 北京报道 5月经济数据报告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中国宏观经济的多项数据,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等。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1%,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增速并未如市场预期的出现回落,而是保持了平稳,增速与上期持平。民间资本在部分高新技术行业和公共事业投资表现活跃。在经济平稳的当下,更应加快推进各项关键领域的改革,为经济持续向好创造基础条件。(编辑:谭翊飞) 导读 2017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学人热点调查”显示,认为2017年二季度出口同比上升的经济学家占51.3%,比上期调查增加20个百分点,而认为二季度出口同比下降的经济学家仅占16.8%,比上期调查减少近20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仍走势良好。 “5月份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分析前5个月经济数据时说。 根据当日公布的数据,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增速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加快0.5个百分点。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在8%以上的较高水平。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略低于一季度的6.8%;同期,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2%,与1-4月份持平,略低于一季度的8.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预计,从前5个月情况看,经济表现不错。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8%左右,全年经济预计在6.6%左右的水平,能完成全年6.5%左右的预期目标。他认为,现在新开工计划投资有些放缓,可能与很多项目准备不足有关系。 前5月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5个月投资、工业、消费、进出口数据表现良好。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7%,与4月一致,比上年同月加快0.7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5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139亿元,增长15.5%,加快1.2个百分点。1-5月出口58787亿元,增长14.8%。 刘爱华指出,5月经济表现良好。 经济运行保持稳定,由多个原因促成,比如实体经济趋好。今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中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持续深入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分别完成了60%和40%以上。 另外,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持续释放。 消费升级类的产品销售情况比较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在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动能快速成长。“(目前)各种支撑因素都是在不断地增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把稳中向好的态势巩固、持续下去。” 刘爱华在6月14日发布5月经济数字时说。 数据显示,前5个月城镇新增就业实现了59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万人,而5月份CPI同比上涨了1.5%,去掉能源和食品的价格之后的核心CPI上涨2.1%,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 另外,外汇储备连续4个月回升,5月末达到30536亿美元,总体上保持3万亿美元以上。5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小幅升值,保持基本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驱动,其中消费的贡献率达到了六七成。6月14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中国经济学人》)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学人热点调查”结果显示, 经济学家们判断2017年全年经济增速为6.6%,比上季度的预判高出0.1个百分点。 判断全年经济增速不低于6.5%的占比达70.2%,比上期调查增加5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认为2017年二季度出口同比上升的经济学家占51.3%,比上期调查增加20个百分点,而认为二季度出口同比下降的经济学家仅占16.8%,比上期调查减少近20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工业所研究员李钢指出,中国出口形势转好,除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外,也与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有关。“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使得中国产品,以及劳务走出去加快,对中国出口也有带动作用。” 制造业投资回升 不过,在目前中国经济整体平稳时,也有存在下行压力,这表现在投资动力仍不足。 2017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3718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从环比速度看,5月份比4月份增长0.72%,年化率为8.6%。 分产业看,1-5月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6%,增速比1-4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76411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1-4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64183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5月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87153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比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62529亿元,下降5.6%,降幅比1-4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 目前制造业投资回升,反映出实体经济有所好转的态势,但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放慢,表明未来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认为,投资放慢可能与金融去杠杆导致融资渠道收窄和融资成本上升有关。所以,三季度可能会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适度放松,比如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推动地方债发行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1-5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12281亿元,同比下降0.1%,降幅比1-4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具体而言,国家预算资金以及国内贷款资金分别增长了1.5%、2.8%,自筹资金下降4.6%,利用外资下降12.9%。 有行业专家告诉记者,因为市场利率走高,,一些实体产业的融资成本也在上升,对投资增长会造成压力。 刘爱华指出,如果从一些基础条件支撑来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降幅是在收窄的,1-5月同比下降5.6%,比1-4月收窄了0.3个百分点,趋势是在往好的方向走。 “投资8.6%的增长水平是不低的,还有资金面和新开工项目情况在陆续好转。总体来说,投资平稳增长势头应该还是可以延续下去的。”刘爱华说。[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06月15日 05:36
中信固收:工业企业效益下行 央行或6月上旬开展MLF
新浪财经 | 2017年05月27日 14:20
商务部:前5月全国吸收外资3435.5亿 同比增3.8%
东方网 | 2016年06月17日 15:39
5月70城房价数据出炉:一线城市降幅最大 三线城市升温
5月70城房价数据出炉:一线城市降幅最大 三线城市升温

  5月70城房价数据出炉:一线城市降幅最大 三线城市升温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19日电(刘雪玉)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5月份,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分别有29和18个。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尤其明显,三线城市总体有所升温。 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持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从同比看,1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5至6.4个百分点之间。从环比看,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或持平,5个城市涨幅在0.5%以内。 同时,5月份,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分别有29和18个。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尤其明显。 据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8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2.2和1.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连续6个月和4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房价上涨态势明显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三线城市房价涨幅明显,上涨城市基本全部为三线城市和部分西部二线城市,如蚌埠、北海、湛江、哈尔滨、沈阳、西安、九江、济宁、宜昌、徐州、扬州、温州、常德、金华、洛阳、宁波等。 “一线城市环比下跌,二线城市环比持平,三线环比扩大,这也体现了当前楼市的特点。”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表示,目前,三线城市房价上涨态势比较明显,与这些城市对于楼盘预售的管控政策不多有关,后续有必要出台政策进行调控。 严跃进说,从城市排行榜来看,5月环比增幅前三的城市为蚌埠、北海和湛江。这些热点三线城市,市场交易相对活跃,因此价格也有所抬头,预计后续可能会有政策出台调控市场。 预测北京房价将继续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从环比来看,北京的二手房市场降幅位居第一。对此,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说,5月份,北京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使得北京成为全国范围内抑制房价增长的排头兵。 郭毅认为,北京的楼市收紧政策为史上最严,受政策影响,北京二手房市场率先出现价格跳水,并迅速波及至新房市场,使得房价上涨势头被抑制,价格走势转为平稳。“预计年内,北京楼市仍将保持成交下行、价格稳中走低的市场趋势。”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说,在限购限贷、限制商住、提高商贷利率以及各种堵漏措施的共同作用下,5月份北京二手住宅价格环比降幅全国领先,政策成效十分显著。 胡景晖表示,“317新政”后,北京二手房价开始下调,最初较为明显的就是部分大户型、高总价的房源。“不过,大户型、高总价房源终究是少数,有这种支付能力的购房者也不多,随着政策的持续,人们对市场的预期已经彻底转变,房价下调的心理也在不断蔓延,降价开始向中小户型、普通住宅转移。” (中新经纬APP)[详情]

5月70城新房价格指数延续高位回落 一二线楼市明显降温
5月70城新房价格指数延续高位回落 一二线楼市明显降温

  中国5月70城新房价格指数延续高位回落 一二线楼市明显降温 路透北京6月19日 -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房价整体延续筑顶回落之势,5月新建住宅售价指数同比涨幅继续收窄,环比涨幅持平,一二线楼市降温较为明显。 路透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测算,今年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升10.4%,连涨20个月,但涨幅连续第六个月收窄,低于上月的10.7%。从环比看,5月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7%,连涨25个月,涨幅与前月持平。 “5月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表示。 他指出,从同比看,1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5至6.4个百分点之间。从环比看,九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或持平;五个城市涨幅在0.5%以内。 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重点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5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为14.6%、12.9%、19.5%和5.5%,环比则为持平、持平、0.9%和-0.6%。 刘建伟称,5月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分别有29和18个。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尤其明显,5月涨幅分别较4月回落2.2和1.7个百分点。二线的新建商品和二手住宅5月价格同比涨幅则分别较4月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 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与环比走势图 中国全国、北京、上海及深圳房价走势图 刘建伟指出,5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九个,比上月增加一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6个,比上月增加3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七个,比上月增加两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30个,比上月增加8个。 路透测算并显示,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5月同比上涨9.2%,环比上涨0.6%,环比涨幅较4月有所回落。 在中央一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背景下,中国多个城市升级调控措施、加入限购大军。3月以来,各地调控层出不穷,部分热点城市实施从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全方位调控措施,房地产交易迅速降温。 以下为路透测算的房价同比及环比变动情况: 同比(%) 环比(%) 5月 10.4 0.7 4月 10.7 0.7 3月 11.3 0.6 2月 11.8 0.3 2017年1月 12.2 0.2 2016年12月 12.4 0.3 11月 12.6 0.6 10月 12.3 1.1 9月 11.2 2.1 8月 9.2 1.5 7月 7.9 0.8 6月 7.3 0.8 5月 6.9 0.9 4月 6.2 1.2 3月 4.9 1.1 2月 3.6 0.6 1月 2.5 0.4 该数据为路透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所得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统计局2011年2月起不再计算和发布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的平均数。(完) (发稿 宿泱韫; 审校 乔艳红)[详情]

一线城市房价连续8个月降温 北京二手房价领跌
一线城市房价连续8个月降温 北京二手房价领跌

  中国一线城市房价连续8个月降温 北京二手房价“领跌”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价的降温态势仍在持续。5月份,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全面处于停滞或下行趋势中,上涨城市主力多为三线城市。 中国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包括北京、天津、杭州等在内的中国15个一二线热点城市5月新房价格同比涨幅全线回落。其中,合肥房价回落幅度最大,涨幅收窄6.4个百分点,厦门回落6.2个百分点。 资料图:置业顾问向民众推荐商品房户型。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尤为明显。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指出,据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8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2.2和1.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连续6个月和4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控政策影响下,5月北京二手房价跌幅居70个大中城市之首。数据显示,5月份,北京二手房价环比下降0.9%,三亚紧随其后,下跌0.5%。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5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签约略高于1万套,是最近27个月的最低值。 资料图:在建商品房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一二线城市房价降温的同时,一些三线城市“接棒”成为房价上涨的主要力量。5月份,蚌埠、北海、湛江、九江、济宁、宜昌等新房价格环比涨幅较大的城市多为三线城市。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5月份,三线城市总体升温,同环比涨幅均有所扩大。近期一些不限购城市出现新房价格炒作现象,如一房多价、变相加价等,后续或受到管控。(完)[详情]

南京等二线城市今年房价连续数月环比回落
南京等二线城市今年房价连续数月环比回落

  南京等二线城市今年房价连续数月环比回落 中新网南京6月19日电 (记者 朱晓颖)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从数据上看,南京等二线城市房价连续多月环比下降。 去年,南京楼市在全国范围内较为火爆。但今年前5个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南京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分别为99.8、99.9、99.8、99.7、99.8,即每个月房价都在环比回落。 资料图:置业顾问向民众推荐商品房户型。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这在二线城市中不是个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5月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全国15个一线、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全部回落,9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持平;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分别有29和18个,一二线城市的回落尤其明显。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当下,楼市调控力度持续加码,楼市开启“五限”时代,即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和限商。全国超过36个城市“限售”,“限售”正成为当前各地楼市调控的新思路,也成为今年3月起全国多个城市调控的新特点。 从范围看,至5月,对楼市进行调控的城市还在持续增加。 市场方面已产生了反应。据中原地产统计,在成交量指标上,5月各地新房、二手房市场整体成交量环比均有所回落。 业内人士预计,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或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现环比下行的表现,在惯例淡季的7月、8月,市场降温可能会更加明显。(完)[详情]

交行夏丹: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难有明显松动
交行夏丹: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难有明显松动

  交行夏丹: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难有明显松动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梁敏)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70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全部回落,9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持平。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夏丹在接受中国证券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难有明显松动,对热点城市维持严厉,成交同比回落态势将在下半年延续。交易量的萎缩也会带来价格预期向下反转,房价增速亦同成交类似,呈现一二线增速“低头”、三四线相对平稳的分化走势。 就去库存而言,夏丹表示,以数据相对完整的22个重点城市和其他城市的库存变化粗略对比来看,重点城市库存自去年初一路下降,而其他城市则较基期多有所增加。除城市圈中心周边的强三线城市以外,其他大多还未走出高库存阴霾,并且对行政政策的依赖性较强,需要一些定力和耐心。下半年在政策驱动下三四线楼市还能维持阶段性稳增,对总体销售形成一定支撑。[详情]

央行媒体:M2较低增速或成常态 不会对实体造成大影响
央行媒体:M2较低增速或成常态 不会对实体造成大影响

  金融去杠杆效果显现 M2保持较低增速或成常态 本报记者 李国辉 5月末,M2同比增长9.6%。这一增速趋势虽然符合不少分析人士的预期,但增速放缓提前“破十”仍出乎不少调查机构的预测。 在此情况下,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1.11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平均水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表示,金融去杠杆、监管趋严促使表外转表内以及直接融资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使得表内信贷融资需求依然旺盛。M2增速环比降幅明显,一是由于财政存款增加较多形成货币回笼,二是由于非信贷融资增加不多,银行非信贷资产增速出现明显下降,导致相应的货币创造下降。 “M2增速放缓提前‘破十’,金融去杠杆初显成效。在货币政策由稳健偏宽松转向稳健中性、‘脱虚向实’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M2增速回落趋势几乎是确定性的。”陈冀说。 央行有关负责人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表外融资转表内明显 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中表外融资仅289亿元,远低于上月的1770亿元。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称,监管政策从严落实抑制了表外融资增长,部分需求转回表内信贷。4月份,银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也抑制了表外融资增长,导致表外融资回归表内。在严监管趋势下,预计表外融资规模仍会受到抑制。 5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66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9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69亿元。 陈冀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大规模、票据融资余额持续下降等,说明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旺盛。加之金融去杠杆、监管趋严,使得较多表外融资途径逐渐向表内转移。不过需要关注的是,企业中长期贷款较多地可能仍大量集中于一些基建等风险较低的项目。 5月份,企业债融资净减少2462亿元。陈冀表示,这说明当前实体企业的间接融资需求部分受到直接融资成本上升的影响,由直接融资向间接融资转移而来。 居民部门贷款方面,5月份仍新增610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4326亿元。“这在本轮楼市上涨期间也是一个不算低的单月增量。”陈冀说。 M2或将保持较低增速 对于9.6%的M2增速,陈冀说,M2增速回落趋势几乎是确定性的,但M2增速放缓提前“破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等预期产生了短期超调的反应。 5月末,社会融资存量规模同比增长12.9%,不过直接融资规模下行,表外委托贷款减少278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245亿元。陈冀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短期超调的表现。 “此外,金融机构在去杠杆的过程中,表外、同业等业务收缩以及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也使得货币派生能力下降而拖累了M2增速。”陈冀说。 陈冀认为,未来随着金融去杠杆工作进一步有节奏地推进,M2增速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小,很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较低增速水平。过快地推进金融去杠杆也可能使金融机构产生更大的流动性压力,并进一步推高市场利率和实体企业融资成本。考虑到当前信贷增速依然保持,而市场利率上升导致银行业负债成本整体上升而息差收窄,银行业负债端缺口较大,使得商业银行可能面临资产端减速甚至缩表的压力,因此,未来的货币政策可能更加注重宏观流动性平衡的把控,既要防范金融市场爆发流动性风险,又要防止企业融资成本大幅显著上升。 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大的影响 至于M2增速下行对于经济的影响,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缩短资金链条有积极作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谢亚轩分析称,考虑到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比较大的狭义信贷主要受一般贷款利率的影响,而其主要受政策利率而非市场利率影响,同时,表外融资回归表内,而表内融资成本较低,因此,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仅小幅抬升。此外,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已经从投资转向消费,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利率和资金供给,而在于收入。收入改善后,消费有望保持平稳,进而对冲经济下滑的幅度。[详情]

5月M2增速9.6%创2年新低 明年1季度前利率拐点概率小
5月M2增速9.6%创2年新低 明年1季度前利率拐点概率小

  5月M2增速9.6%创两年内新低 民企融资成本有所抬升 见习记者 顾月  本报记者 张奇 北京报道 导读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严监管、去杠杆的效应正在显现。 6月14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55亿元,不过除表内和信托贷款外,其他社融融资方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新增表外社融规模缩小的原因,主要是监管趋严下表外融资的减少,使部分需求转回表内信贷。”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称。 同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较上月微增100亿元。分部门来看,与实体经济相关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396亿元,同比多增2571亿元;而以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为4326亿元,出现缓慢下滑。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称,居民部门内部“两个跷跷板”作用之下(三四线地产对冲一二线地产,以及居民抵押消费/经营贷款对冲居民按揭贷款)居民融资需求韧性较强,不会快速下行。“未来银行继续提高居民部门融资利率的概率在提升,收益率上行趋势不变。” 总体而言,新增信贷规模与社融规模相对平稳,不过广义货币(M2)增速下滑超出预期。5月末M2同比增长9.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2.2个百分点,增速创2年内新低。 “M2增速降低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因为以前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来进行监管套利,但随着监管加强与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此外,M2增速降低还受到财政性存款增加的影响。 M2低增速或成新常态 今年以来,央行通过维持流动性“紧平衡”,锁短放长,抬升MLF、逆回购中标利率等方式推进的“金融去杠杆”,效果已经显现在金融统计数据中。 6月14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资金市场利率出现抬升。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88%,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3和0.7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92%,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3和0.8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5月新增贷款1.11万亿,社融中表外融资仅289亿元,低于上月的1770亿元。 “在监管力度未出现放松的情况下,企业通过银行表外进行融资将会受到抑制,社融新增规模中,表内贷款占的比例也将逐渐抬升,5月份表内融资占比超过100%。”李超分析称。 此外,M2增速下滑也反映了金融体系内部降杠杆,5月末M2增速9.6%创两年内新低。 “M2增速的下降不算是一件坏事,靠信贷、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本身也需要调整。”北京地区一位经济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目前的M2更多是存贷循环产生,虽然M2规模很庞大,但与此对应的负债规模同样巨量,适度调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不过李超认为,从央行“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表态来看,判断未来货币政策收紧趋势不变,维持利率易上难下的判断,和利率倒U形的判断,明年一季度之前利率出现拐点的概率不大。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当然,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央行有关负责人称。 “去杠杆”与“降成本”平衡 金融去杠杆是否会传导到实体经济的资金链中,导致实体融资成本上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民营企业负责人认为,资金成本上涨的压力已经传导到了企业端,从今年3月开始,民营企业获得短期流动性贷款的资金成本明显上涨,且目前很难从银行体系内获得新增流动性资金支持。 “国企状况我不了解,民营企业近期的融资成本是在抬升的,甚至连贷款都批不下来。”一家光伏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5月底我们公司主导的一个电站需要进行融资租赁,但成本直接飙升到近10个点(年化10%),而3月份同一地区的融资成本是不超过7个点(年化7%)。这样光是财务成本我们就吃不消,所以干脆不投了。” 华北地区一家国有银行分行行长表示,目前银行信贷投放的确偏向于国有企业、政府工程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在今年上半年中占了分行总业务的三分之一以上。“银行也为难,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贷款还是相对比较谨慎的,抵押、担保要求得更严格一些,利率一般都是基准上浮。” 不过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测算显示,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比较大的狭义信贷主要是受一般贷款利率的影响,而这个主要是受政策利率而非市场利率的影响,其次表外融资回归表内,而表内融资成本较低,因此测算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仅小幅抬升。 该团队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已经从投资转向消费,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利率和资金供给而在于收入。收入改善,消费有望保持平稳,进而对冲经济下滑的幅度,预计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速仍有可能在6.6%左右。[详情]

5月经济数据报告:制造业投资回升 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5月经济数据报告:制造业投资回升 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本报记者 定军 实习生 张雅洁 北京报道 5月经济数据报告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中国宏观经济的多项数据,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等。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1%,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增速并未如市场预期的出现回落,而是保持了平稳,增速与上期持平。民间资本在部分高新技术行业和公共事业投资表现活跃。在经济平稳的当下,更应加快推进各项关键领域的改革,为经济持续向好创造基础条件。(编辑:谭翊飞) 导读 2017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学人热点调查”显示,认为2017年二季度出口同比上升的经济学家占51.3%,比上期调查增加20个百分点,而认为二季度出口同比下降的经济学家仅占16.8%,比上期调查减少近20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仍走势良好。 “5月份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分析前5个月经济数据时说。 根据当日公布的数据,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增速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加快0.5个百分点。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在8%以上的较高水平。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略低于一季度的6.8%;同期,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2%,与1-4月份持平,略低于一季度的8.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预计,从前5个月情况看,经济表现不错。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8%左右,全年经济预计在6.6%左右的水平,能完成全年6.5%左右的预期目标。他认为,现在新开工计划投资有些放缓,可能与很多项目准备不足有关系。 前5月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5个月投资、工业、消费、进出口数据表现良好。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7%,与4月一致,比上年同月加快0.7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5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139亿元,增长15.5%,加快1.2个百分点。1-5月出口58787亿元,增长14.8%。 刘爱华指出,5月经济表现良好。 经济运行保持稳定,由多个原因促成,比如实体经济趋好。今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中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持续深入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分别完成了60%和40%以上。 另外,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持续释放。 消费升级类的产品销售情况比较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在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动能快速成长。“(目前)各种支撑因素都是在不断地增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把稳中向好的态势巩固、持续下去。” 刘爱华在6月14日发布5月经济数字时说。 数据显示,前5个月城镇新增就业实现了59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万人,而5月份CPI同比上涨了1.5%,去掉能源和食品的价格之后的核心CPI上涨2.1%,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 另外,外汇储备连续4个月回升,5月末达到30536亿美元,总体上保持3万亿美元以上。5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小幅升值,保持基本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驱动,其中消费的贡献率达到了六七成。6月14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中国经济学人》)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学人热点调查”结果显示, 经济学家们判断2017年全年经济增速为6.6%,比上季度的预判高出0.1个百分点。 判断全年经济增速不低于6.5%的占比达70.2%,比上期调查增加5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认为2017年二季度出口同比上升的经济学家占51.3%,比上期调查增加20个百分点,而认为二季度出口同比下降的经济学家仅占16.8%,比上期调查减少近20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工业所研究员李钢指出,中国出口形势转好,除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外,也与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有关。“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使得中国产品,以及劳务走出去加快,对中国出口也有带动作用。” 制造业投资回升 不过,在目前中国经济整体平稳时,也有存在下行压力,这表现在投资动力仍不足。 2017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3718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从环比速度看,5月份比4月份增长0.72%,年化率为8.6%。 分产业看,1-5月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6%,增速比1-4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76411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1-4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64183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5月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87153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比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62529亿元,下降5.6%,降幅比1-4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 目前制造业投资回升,反映出实体经济有所好转的态势,但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放慢,表明未来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认为,投资放慢可能与金融去杠杆导致融资渠道收窄和融资成本上升有关。所以,三季度可能会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适度放松,比如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推动地方债发行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1-5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12281亿元,同比下降0.1%,降幅比1-4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具体而言,国家预算资金以及国内贷款资金分别增长了1.5%、2.8%,自筹资金下降4.6%,利用外资下降12.9%。 有行业专家告诉记者,因为市场利率走高,,一些实体产业的融资成本也在上升,对投资增长会造成压力。 刘爱华指出,如果从一些基础条件支撑来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降幅是在收窄的,1-5月同比下降5.6%,比1-4月收窄了0.3个百分点,趋势是在往好的方向走。 “投资8.6%的增长水平是不低的,还有资金面和新开工项目情况在陆续好转。总体来说,投资平稳增长势头应该还是可以延续下去的。”刘爱华说。[详情]

中信固收:工业企业效益下行 央行或6月上旬开展MLF
中信固收:工业企业效益下行 央行或6月上旬开展MLF

  新浪财经讯 5月27日消息,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4.4%,增速相对1-3月回落3.9个百分点,从去年2月起连续14个月实现累计同比正增长,同比增幅位于相对高水平但近两月加速回落。其中,4月利润同比增长14.0%,增速比3月大幅下降9.8个百分点。对此,中信固收分析认为,库存周期尾部需求偏弱的作用下,2017年1-4月企业效益总体下行。在监管与货币政策双螺旋运行下,近期资金面缩长放短以维持稳定,央行有望于下月上旬开展MLF和28天逆回购操作,保持跨季资金稳定,流动性相对充足。 详文如下: 1、库存周期尾部需求偏弱,1-4月工业企业效益下行 从累计增速看,2017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4.4%,较1-3月回落3.9个百分点。自一季度相对高位后下滑,当月利润增速显著放缓。2017年4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一季度大幅回落,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工业需求有所放缓,库存周期已达尾声。从历史来看,企业产成品存货上行,通常伴随原材料补库则下行,即被动去库存。4月份数据显示,当月企业产成品存货继续上升,产成品库存增速达到2015年年初以来最高,企业补库周期逐渐结束,原材料价格增速自一季度下行。从高频数据也可以看出,4月发电耗煤量下降,工业生产放缓。此外,3月以来M1同比增速连续下行,从侧面验证了企业购买整体增长放缓,实体经济补库回落,库存周期已达尾声。 其二,从整体看,原材料价格上涨相对较快,总需求难以支撑,工业品价格增长高位回落。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6.4%,涨幅比3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0%,收支相抵后,利润同比继续回升,但相较今年一季度来说,总需求难以支撑,工业品价格回落使企业收入端增速放缓,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环比下降。 其三,具体行业而言,钢铁、汽车和化工等行业利润增长明显放缓。4月份,主要受价格涨幅回落、生产销售增长放缓、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7.8%,而3月份则增长1.3倍;汽车制造业利润下降6.7%,而3月份则增长18.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长13%,增幅比3月份回落20.8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新增利润54.5亿元,比3月份少增98.6亿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下降42%,降幅比3月份扩大14.4个百分点。上述五个行业合计影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放缓10.8个百分点。 2、1-4月产成品库存保持上行、去杠杆延续,回款难现象持续改善 首先,产成品库存保持上行,存货周转天数大体下降,运营效率整体良好。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速增长11.6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4天,较去年同期减少0.7天,环比降幅收窄,其中采矿业、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分别同比下降2.3天、0.7天,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相对持平。其次,去杠杆效力继续显现,企业杠杆率连续三月持平,结束上行的波动态势。2017年1-4月,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环比来看,在今年1-2月同比回升0.4个百分点后,连续三月持平,为同比历史最低位。最后,回款情况继续好转。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8.6天,较2016年同期减少1.1天。采矿业回收期与3月持平为32.7天,原材料需求放缓,结束了此前连续12个月的下降区间。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小幅提高,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应收账款管理能力继续下降,同比上升2.3天。除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回收期均有改善。其中国有控股企业改善明显,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同比下降3.8天。 3、工业企业收入同比保持上行,利润涨幅继续放缓 工业企业收入同比保持上行,基本维持一季度高位;成本管理同比继续改善,但环比开始上升;价格高位回落,带动利润涨幅继续放缓。首先,从收入端来看,价格增幅缩小,收入增速总体上行但较一季度有所放缓。2017年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3.5%,较今年1-3月累计同比缩小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扩大11.2个百分点,环比相较增速稍有放缓但基本维持一季度高位。其次,成本管理同比改善,但环比成本上升。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1同比减少0.15元,环比增加0.26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4%,较今年1-3月下降0.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0.54个百分点。总体来说,在1-2月的高位基础上同比涨幅继续缩小。 4、制造业增速下滑;采矿业盈利同比改善、收入增速连续下滑;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降幅继续扩大 从三大行业来看,1-4月份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4%,收入增速较前值下降1.2个百分点;此外,1-4月利润总额为1619.2亿元,相比于上年同期亏损40.3亿元盈利保持改善。具体来看,由于去年低基数的作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由亏转盈,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8.6%、69.3%。而相对一季度走势,从产品价格来看,4月采矿业PPI下行压力显现,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指数显著下降,分别回落25.5个百分点以及7.2个百分点,煤炭和洗选业产品价格增速也有显著放缓的态势。采矿业受到价格下行的影响,收入增速回落。 1-4月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2%,前值13.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9%,前值23.4%,收入与利润同比有所改善,同时,二者增速皆连续两月下滑。并且造纸和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超过40%,保持较快增速;具体来看,1-4月造纸和纸制品业延续上月成本改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9%,四月上旬油价上行,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同比增长46.5%、化学纤维制造业由于成本改善同比增长67.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41.5%和74.5%。 1-4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1.3%,前值为下降29.4%,降幅继续扩大;具体来看,工业生产放缓导致能源供应业需求不足,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期下降较多,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期增加55.6%。 综合来看,库存周期尾部需求偏弱的作用下,2017年1-4月企业效益总体下行。其中主要推动因素在于,原材料价格上升较快且总需求难以支撑,叠加工业品价格增长高位回落,工业企业利润率同比增速大幅下滑,其在钢铁、汽车和化工等行业的数据表现尤为突出。在监管与货币政策双螺旋运行下,近期资金面缩长放短以维持稳定,央行有望于下月上旬开展MLF和28天逆回购操作,保持跨季资金稳定,流动性相对充足。另外,库存与房地产周期见顶,基本面压力仍在,整体对于债市的支撑作用力稳定。二季度末和三季度我们坚持债市偏多观点,利率顶部仍存。目前维持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中枢为3.6%。[详情]

商务部:前5月全国吸收外资3435.5亿 同比增3.8%
商务部:前5月全国吸收外资3435.5亿 同比增3.8%

  人民网北京6月17日电 (王子侯)今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会上表示,全国吸收外资总体保持增长,5月实际使用外资略有下降。 1-5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435.5亿元人民币(折541.9亿美元),同比增长3.8%(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5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7.7亿元人民币(折88.9亿美元),同比下降1%。 沈丹阳介绍,1-5月,全国吸收外资还呈现以下特点: 一,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增长。2016年1-5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418亿元人民币(折382.2亿美元),同比增长7%,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70.4%。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03.8亿人民币(折63.7亿美元),同比增长94.7%。在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实际使用外资涨幅较高,分别为153.2亿人民币、76.9亿人民币、98.9亿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38.3%、88%和33.9%。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988.6亿元人民币(折155.2亿美元),同比下降3.2%,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28.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58.8亿人民币(折40.6亿美元),同比增长2.3%。在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较高,分别为67.1亿人民币、1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分别为111.6%和47.4%。 二,主要来源地投资总体保持增长,5月当月东盟、欧盟对华投资有所下降。2016年1-5月,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实际投入外资总额3246.4亿元人民币(折512.2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5%,同比增长4.5%。同期,东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90.1亿元人民币(折29.8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60.2亿元人民币(折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7.4%。“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94.2亿元人民币(折30.5亿美元),同比增长4.5%。 5月当月,东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亿元人民币33.7(5.3亿美元),同比下降39.2%。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9.5亿元人民币(折6.2亿美元),同比下降18.9%。 三,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幅较高,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下降,东部地区吸收外资保持稳定。2016年1-5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62.5亿元人民币(折41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远远高于全国增幅。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01.9亿元人民币(折31.8亿美元),同比下降25.8%。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971.2亿元人民币(折4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 四,通过外资并购方式实际使用外资继续增长。2016年1-5月,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44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17.7亿元人民币(折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2%和19.9%。[详情]

2016年5月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2016年5月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5月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呈现明显下跌趋势。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最近交割月期货5月2日收盘价为1294.7美元/盎司,5月31日收盘价为1214.8美元/盎司,月底较月初下跌6.17%。本月收盘价平均值为1259.59美元/盎司,较上月上涨1.37%。本月内金价最高点出现在5月2日,收盘价为1294.7美元/盎司;最低点为5月27日,收盘价为1213.8美元/盎司,为三个月低点。(详见下图) 第一、美联储多次放出升息信号引发金价连跌 美联储(FED)升息一直是影响金价的重要因素,本月美联储多次表态,升息信号变强,令金价承压,一路走低。首先,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表示市场低估了升息可能,称如果第二季数据证实美国就业市场接近充分就业,且通胀在逐步攀升,则美联储需要再次升息。同时,堪萨斯联储主席乔治再度呼吁升息,称当前的利率水平对于如今的经济状况而言太低了,并表示支持渐进升息。以上讲话使12日纽约黄金期货走低,收于1270.3美元/盎司。其次,美联储4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如果数据预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加速,且通胀和就业不断改善,美联储就有可能在6月升息。该纪要引发了金价7日连跌,19日纽约黄金期货急跌至1254.2美元/盎司,较前日下跌1.53%。另外,美联储主席叶伦表态,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美联储循序渐进升息是适宜的。该讲话促使金价27日跌至三个月最低点1213.8美元/盎司。 第二、需求减弱压低金价 世界黄金协会(WGC)数据显示,一季度黄金需求旺盛,全球黄金需求同比增长21%至1289.8吨,是仅次于2012年四季度的历史第二高需求。一季度金价大涨16%,是30年最佳季度,但是这影响了中国和印度的实物黄金需求,一季度印度需求大降39%至116.5吨,中国需求下降12%至241.3吨。 第三、股市上涨压低金价 因加拿大等地的供应中断以及尼日利亚出口进一步下降,16日原油价格触及六个月高位,改变了长期困扰油市的供应过剩局势,油价走高提振美股走高,随着美股反弹,金价下跌。 三、黄金价格走势综述及预测 本月纽约黄金期货高开低走,月初延续了4月底的升势,一度接近1300美元/盎司大关,但本月包括叶伦在内的美联储官员发布的一系列讲话,一次次加强升息预期,对金市造成连续打击,导致金价本月连续下跌,一路探底跌入三个月低点。6月金价预计将主要受到美国非农数据以及预计将在6月23日举行的脱欧公投的结果影响,此外,美联储发布的升息信号的强弱也将继续带来影响。[详情]

商务部:今年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万亿
商务部:今年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万亿

  人民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乔雪峰)6月17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会上表示,今年5月份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1-5月累计同比增长10.2%。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企业零售额实际增速(扣除价格因素)连续3个月保持回升势头。 沈丹阳表示,今年5月份消费市场整体增长稳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8.6%,增速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3.5和6.5个百分点;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销量同比增长36.3%;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1%。住房相关消费高幅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建材销售额增长16.8%,家具增长15.1%。智能环保产品受到市场追捧,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超高清4K电视、对开门冰箱、4G手机、滚筒式洗衣机销量同比增速分别比同类产品销量增速高15.9、14.7、13.8和12.6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消费增长态势良好。5月份,全国餐饮收入2878亿元,同比上涨10.9%;1-5月同比增长11.3%。1-5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207亿,超过去年上半年总票房收入。旅游消费持续红火,“五一”小长假期间,境内游人均消费超过2000元,同比去年增长10%。 三是网络零售保持快速增长。1-5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1.3%。5月份,重点零售企业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5.5%,增速比百货店、超市、购物中心分别高23.4、18.3和17.9个百分点。 四是消费价格基本平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6.4%,比上月缩小4.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4%。粮、油、菜、蛋等价格基本平稳;猪肉价格继续上涨,白条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26.36元/公斤,环比上涨3.2%,同比上涨36.5%,涨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详情]

商务部:1-5月全国吸收外资保持增长
商务部:1-5月全国吸收外资保持增长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中新网6月17日电 商务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 1-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871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4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5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573家,同比增长43.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 关于吸收外资情况,沈丹阳介绍,2016年1-5月,全国吸收外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全国吸收外资总体保持增长,5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略有下降。2016年1-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871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435.5亿元人民币(折541.9亿美元),同比增长3.8%(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5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573家,同比增长43.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7.7亿元人民币(折88.9亿美元),同比下降1%。 二是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增长。2016年1-5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418亿元人民币(折382.2亿美元),同比增长7%,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70.4%。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03.8亿人民币(折63.7亿美元),同比增长94.7%。在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实际使用外资涨幅较高,分别为153.2亿人民币、76.9亿人民币、98.9亿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38.3%、88%和33.9%。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988.6亿元人民币(折155.2亿美元),同比下降3.2%,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28.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58.8亿人民币(折40.6亿美元),同比增长2.3%。在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较高,分别为67.1亿人民币、1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分别为111.6%和47.4%。 三是主要来源地投资总体保持增长,5月当月东盟、欧盟对华投资有所下降。2016年1-5月,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实际投入外资总额3246.4亿元人民币(折512.2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5%,同比增长4.5%。同期,东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90.1亿元人民币(折29.8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60.2亿元人民币(折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7.4%。“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94.2亿元人民币(折30.5亿美元),同比增长4.5%。 5月当月,东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亿元人民币33.7(5.3亿美元),同比下降39.2%。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9.5亿元人民币(折6.2亿美元),同比下降18.9%。 四是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幅较高,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下降,东部地区吸收外资保持稳定。2016年1-5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62.5亿元人民币(折41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远远高于全国增幅。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01.9亿元人民币(折31.8亿美元),同比下降25.8%。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971.2亿元人民币(折4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 五是通过外资并购方式实际使用外资继续增长。2016年1-5月,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44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17.7亿元人民币(折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2%和19.9%。[详情]

商务部:5月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6.4%
商务部:5月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6.4%

   图为5月1日,月牙泉畔游人如织。 王斌银 摄 中新网6月17日电商务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6.4%,比上月缩小4.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4%。粮、油、菜、蛋等价格基本平稳;猪肉价格继续上涨。 关于市场运行情况,沈丹阳介绍,今年5月份,消费市场整体增长稳定。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1-5月累计同比增长10.2%。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企业零售额实际增速(扣除价格因素)连续3个月保持回升势头。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8.6%,增速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3.5和6.5个百分点;运动型多 用途车(SUV)销量同比增长36.3%;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1%。住房相关消费高幅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建材销售额增长16.8%,家具增长 15.1%。智能环保产品受到市场追捧,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超高清4K电视、对开门冰箱、4G手机、滚筒式洗衣机销量同比增速分别比同类产品销量增速高 15.9、14.7、13.8和12.6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消费增长态势良好。5月份,全国餐饮收入2878亿元,同比上涨10.9%;1-5月同比增长11.3%。1-5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207亿,超过去年上半年总票房收入。旅游消费持续红火,“五一”小长假期间,境内游人均消费超过2000元,同比去年增长10%。 三是网络零售保持快速增长。1-5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1.3%。5月份,重点零售企业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5.5%,增速比百货店、超市、购物中心分别高23.4、18.3和17.9个百分点。 四是消费价格基本平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6.4%,比上月缩小4.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4%。粮、油、菜、蛋等价格基本平稳;猪肉价格继续上涨,白条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 26.36元/公斤,环比上涨3.2%,同比上涨36.5%,涨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详情]

商务部:5月对外直接投资876亿元人民币
商务部:5月对外直接投资876亿元人民币

  商务部6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1-5月以及5月当月我国商务运行总体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对外直接投资。2016年1-5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413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4792.6亿元人民币(折合735.2亿美元,同比增长61.9%)。5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876.1亿元人民币(折合134.4亿美元)。截至5月底,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6.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9365.6亿美元)。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地区分布看,1-5月我对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08%、72.4%、62.8%和50.5%;对非洲投资实现5%小幅增长;对欧洲投资则下降了14.7%。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占同期总额的7.7%。 对外承包工程。1-5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3264.6亿元人民币(折合500.8亿美元),同比下降3%,新签合同额4921亿元人民币(折合754.9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其中5月当月完成营业额105.2亿美元,同比增长7.6%,当月新签合同额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53%。 对外劳务合作。2016年以来,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8.1万人,其中5月派出4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0.4万人。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8.7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2万人。[详情]

1-5月东渡口岸进口铜精矿同比增13.61%
1-5月东渡口岸进口铜精矿同比增13.61%

  生意社06月16日讯 据统计,今年1-5月份东渡口岸进口铜精矿45.4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61%。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严峻,东渡口岸铜精矿进口量却不降反升,虽价格呈震荡趋势,但产地集中、品质稳定。东渡局针对厦门自贸片区进口铜精矿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确保进口铜精矿安全、高效进境:一是加强政策宣讲,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大力开展技术法规宣讲活动,通过走访等方式帮助企业准确把握国内外检验标准和法规要求;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严密监控国外装货港检验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二是加快通关速度,缩短检验周期。实行“5+2”工作制和24小时预约服务。并且针对符合条件的进境船运散装铜精矿货物试行“现场查验+抽样放行+事中事后监管”的“合格假定”检验监管模式,不以当批抽样检测结果作为放行依据。货物到达口岸并报检后,检验员于第一时间在码头现场进行放射性测量和检疫。码头现场放射性测量和检疫符合要求的货物,按照要求进行取样和送检,随即放行该批货物,大大缩短通关时间和物流成本。三是加强现场检验,严格履行“把关”职责。牢牢把握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及反欺诈等关键点,重点查看进口货物是否货证相符;是否夹带禁止进境物、垃圾性外来杂物等;防止出现以次充好、以废充好等欺诈行为。四是加强制度建设。专门制定了进口铜精矿作业指导书和检出重大问题应急预案。五是加强检测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度。要求企业及时提供内部实验室检测报告,并与技术中心检测数据比对,确保数据准确。六是加强风险分析,提高检验监管科学性。围绕安全、卫生、环保等重点项目,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铜精矿进行风险分析,突出放射性检测和5项有害元素检测等重点环节,实现了重点布控、科学监管。 (文章来源:厦门网)[详情]

中国海外5月合约物业销售额172.7亿元
中国海外5月合约物业销售额172.7亿元

  中国海外(00688.HK)公布,5月份,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为172.65亿元,按年微升0.6%,而相应的楼面面积约为113.76万平方米。 今年首五个月,累计合约物业销售约为721.35亿元,相应的累计楼面面积约为469.48万平方米,按年分别升14.29%及8.72%。 截至5月底止,公司录得已认购物业销售约58.42亿元,预期将于往后数月内转化为合约物业销售。[详情]

央行:5月货币市场成交量共63.8万亿
央行:5月货币市场成交量共63.8万亿

  2016年5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一、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2016年5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0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2812.1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5271亿元,金融债券发行4332.1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5505.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37.3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1万亿元。 截至5月末,债券市场总托管余额为54.7万亿元。其中,国债托管余额为10.5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为7.2万亿元,金融债券托管余额为14.3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为15.9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为4775.9亿元,同业存单托管余额为4.6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49.6万亿元,占债券市场总托管余额的90.6%。 与上年末相比,5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司信用类债券持有者中,商业银行持有债券占比为31.49%,下降2.64个百分点,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比为12.2%,上升0.09个百分点,非法人机构投资者和其他类投资者的持有占比共为56.31%,上升2.55个百分点。从银行间债券市场全部债券持有者结构看,5月末,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法人机构投资者和其他类投资者的持有占比分别为58.03%、9.05%和32.92%。 二、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5月份,货币市场成交量共计63.8万亿元,同比增长49.8%,环比增长25.4%。其中,质押式回购成交51.2万亿元,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25.8%;买断式回购成交2.8万亿元,同比增长25.6%,环比下降3.7%;同业拆借成交9.8万亿元,同比增长69.8%,环比增长34.9%。 5月份,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10%,较上月下行1个基点;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7%,较上月下行4个基点。 三、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5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9.9万亿元,日均成交4732.7亿元,同比增长32.7%,环比下降1.7%。5月末,银行间债券总指数为172.84点,较上月末上升0.72点,涨幅为0.42%。 四、股票市场运行情况 5月末,上证综指收于2916.62点,较上月末下跌21.71点,跌幅为0.74%;深证成指收于10159.93点,较上月末上涨18.39点,涨幅为0.18%。5月份,沪市日均成交金额为1523.5亿元,环比下降28.3%;深市日均成交金额为2808.1亿元,环比下降22.1%。[详情]

5月新增贷款反弹 M2同比增速回落
5月新增贷款反弹 M2同比增速回落

  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855亿元,与4月份新增5556亿元相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4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1.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表示,M2在未来数月仍有可能进一步回落,未来利率下行空间有限,预计下一步货币政策将继续回归中性,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社融低于预期 数据显示,2016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46.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1至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10万亿元,同比多1.15万亿元。5月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9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5798亿元。 招商固收团队认为,信贷超预期,社融低于预期,反映包括银行在内的资金投放机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大量资金流向居民部门。5月社会融资仅新增6599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主要由于未贴现票据大幅减少5066亿,而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继续增加,债券融资规模下滑397亿,反映企业融资问题比较突出。 昆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认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近期数据尽管比一季度有所下降,但基本符合全年增长目标,也说明货币政策的基调仍然是“稳健”的。他介绍,央行5月16日就对21家金融机构开展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2900亿元,说明央行仍通过对货币政策的预调和微调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避免流动性偏紧约束信贷正常增长的情况出现。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M2增长虽然低于13%的增长目标,但货币市场利率继续低位运行,表明流动性总体充足。 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招商固收团队预计,未来货币政策重心在于如何梳理存量结构,利率下行空间有限,应关注风险偏好降低和融资难可能带来的违约风险。 李建军表示,对银行业来说,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一是资产负债规模增速会下降;二是去杠杆意味多元融资兴起;三是不良贷款承压可能成为银行经营新常态。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增长和信贷数据高度相关。鉴于一季度信贷规模扩张主要来源于基建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但这样的增长模式加剧了决策层面对于“走老路”的担忧,接下来政策重心将会调整。尽管新兴领域投资有所扩张,但规模有限,还没有能够抵消传统领域的下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还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信贷的持续扩张。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过于依赖成本较高的银行贷款问题,意味着要形成多元融资格局。无论对地方政府还是企业来说,都会更多利用资本市场等渠道融资。 温彬表示,打破信用债“刚兑”虽然长期看有利于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但短期内可能对企业部门降低杠杆率带来影响。下半年,如果房地产市场成交放缓,会影响银行零售贷款增长,需要尽快稳定投资增速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态势,加大各地PPP项目落地实施,稳定银行对公贷款投放。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目前来看,货币政策依然维持稳健立场,没有出现方向性变化。虽然四、五两个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出现重新放缓的迹象,而且通胀水平也由于食品价格回调而持续回落,但预计央行不会重新放松货币政策。一方面,目前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及英国退欧等风险因素导致美元走强,加大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货币政策空间收窄;另一方面,下半年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的同时依然会维持稳增长的立场,但政策重心会倾向于更多的使用财政政策来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金融去杠杆,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概率。记者 刘国锋[详情]

5月基金:业绩涨跌互见 消费必需品股基最佳
5月基金:业绩涨跌互见 消费必需品股基最佳

     来源:“汤森路透理柏” 汤森路透理柏中国基金市场2016年5月透视报告 冯志源 汤森路透理柏(Thomson Reuters Lipper) 亚太区研究总监 市场回顾 亚太主要股市5月普遍走弱,印度、日本和菲律宾股市升势较为明显,上综指数单月下跌0.74%;累计今年以来,上综指数已大跌17.59%,表现最为弱势,泰国SET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0.58%,表现最佳。 开放式基金分析 中国各分类基金5月业绩涨跌互见,消费必需品股票基金单月涨升1.71%,表现最佳;累计今年以来,贵金属商品基金平均扬升12.91%,表现最佳,亚太房地产股票基金表现最差,今年以来平均业绩大跌24.41%。 QFII A 股基金分析 依实际业绩计算,5月整体QFII基金平均业绩小跌0.59%,累计今年以来平均业绩仍下跌14.33%。 QDII基金分析 所有QDII基金5月平均业绩走升0.76%,累计今年以来QDII基金平均业绩下跌0.96%。 [详情]

专家:5月信贷总体较4月明显好转
专家:5月信贷总体较4月明显好转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5日讯 (记者 张忱)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从5月金融数据看,5月信贷不弱但结构存在问题。5月新增信贷9855亿元,表观数据不算差,总体较4月明显好转,M2下滑明显主要由基数效应导致。 5月信贷结构存在问题,居民户中长期贷款高达5281亿元,创有统计以来新高,显示地产热销对房贷的驱动作用仍在,需要注意居民户短期贷款继4月小幅减少后,5月增加不到500亿元,连续两个月表现较为疲弱,居民消费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稳定性值得注意。 企业户中长期贷款为1825亿元,仍处于较低水平,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不足,1季度信贷井喷结束后企业中长期贷款迅速回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原因可能在于两点,一是随着信用违约风险的加速暴露,银行主动收紧了对公信贷,二是按揭贷款安全系数高于对公贷款,信贷资源向相对安全的房贷倾斜。 社融规模仅有6599亿元,表外融资再次出现负增长,主因票据融资出现大幅减少,可能与银监会“8号文”禁止本行理财资金对接本行信贷资产收益权(包括票据)有关,需关注这一影响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社融连续两个月表现较差,虽然符合去杠杆的方向,但过于快速的下降有“融资冻结”的风险,需关注是否有经济部门出现融资困难,以及由此引发的资金链条紧绷; 总体信贷数据尚可,但信贷结构存在问题且社融过低,表明后续经济增长压力将再次加大,这将拉低对均衡利率的前瞻指引,对债市影响预计偏积极。[详情]

5月M2增速为何大幅回落?其实央行早就打了预防针
5月M2增速为何大幅回落?其实央行早就打了预防针

  新浪财经讯 6月15日消息,央行今日公布了5月金融数据,其中M2同比增长11.8%,增速环比大幅回落1个百分点,与3月M2高达13.4%的增速更是不能相比。是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了吗?并不是。其实央行早在5月14日发布的答记者问中就已经打了预防针,并给出了清晰的解释。 看看央行当时是怎么说的:“从未来几个月的情况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去年二、三季度股市波动较大,为维护市场稳定注入了较多流动性,使得当时的M2基数大幅抬高,因此我们初步预计,未来几个月在M2正常增长的情况下,其同比增速仍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但这主要是特殊的基数效应在干扰同比数据,并不代表真实的增速。随着基数效应逐步消失,9、10月份之后M2增速将回升。” 对货币政策取向是否有所变化的疑问,央行也明确称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改变。“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改变。在经过季节、基数因素调整并考虑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置换等因素后,当前总体上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仍是平稳正常的,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各种市场利率也保持在低位平稳运行。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相关阅读:央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改变[详情]

5月宏观数据疲弱:投资增速创新低
5月宏观数据疲弱:投资增速创新低

    5月宏观数据疲弱:投资增速创新低   财信网(记者 刘扬)亟待稳增长政策加码国家统计局昨日披露的数据显示,5月除工业增加值持平于上月外,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均现下滑迹象。  “基建和地产继续托底经济。”国海证券分析师范小阳昨日接受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的工业增加值持平于6%,基建和地产投资增速也保持稳定,是当前经济重要的稳定力量;但是制造业投资大幅下滑,其中主要集中在设备制造和汽车制造行业,而且民间投资自2016年以来持续快速下滑,突出表现了目前经济的分化格局。  范小阳认为,旧模式的基建和地产努力支撑经济,而民营资本较为集中且效率相对更高的制造业领域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短期来说,基建和地产的持续发力还可以维持经济的基本稳定,但是经济活力正在丧失,发展后劲正在消退,供给侧改革释放企业活力已经势在必行。  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表示,5月份经济数据的疲弱表现,再度印证了一季度的短期复苏基础未稳,宏观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从当前的政策导向看,货币政策难有进一步的宽松,但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在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发挥托底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  工业增加值增速持平  【数据回放】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与4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5%。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解读】  范小阳:季调环比基本稳定,行业继续分化。分行业看,汽车业增速连续5个月两位数增长,食品小幅回落,化工、有色冶炼、计算机、医药等行业略升。预计未来工业增加值将维持在6%左右。  魏伟:工业生产大体维持平稳,与月初PMI指数显示的生产端企稳延续相一致。考虑到制造业投资的进一步回落以及下游需求支撑力度不足,工业生产后续回落的可能性较大。预计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至5.8%。  投资增速创十六年新低  【数据回放】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767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创2000年5月以来最低。环比上,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49%。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4564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  【解读】  范小阳:预计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回落至9%左右。分项来看,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继续回落1.4百分点至4.6%,基建累计投资增速维持在19.7%,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房地产投资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至7%,由此可见,基建和地产仍然是短期经济数据较为平稳的主要支撑。制造业的大幅下滑明显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分行业来看,设备和汽车制造业投资的降幅最为明显。另外,民间投资今年以来增速大幅下滑,显示民企投资意愿持续下降。房地产先行指标仍然还比较好:房地产销售额累计增速继续攀升至50.7%,较1-4月小幅回落5.2个百分点。  魏伟:投资增速回落主要受到房地产与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的影响。短期来看,制造业投资仍将维持弱势,房地产投资增长已现疲态,基建投资成为支撑投资的主力;考虑到后续财政政策的发力,后续投资增长大致呈现稳中趋降的格局,预计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9.5%。  名义消费增速回落  【数据回放】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0%,增速比4月和上年同期均回落0.1个百分点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4月增长0.76%。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  【解读】  范小阳:实际消费增速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至9.7%,显示名义消费增速的下滑一定程度上受到物价回落的影响。  魏伟:短期来看,地产销售的放缓将继续对相关行业消费形成拖累,汽车消费将维持较快增长;而受到汽车消费增长和原油价格持续回升的影响,石油及制品消费有望出现回升,消费整体仍将维持平稳。预计6月份消费同比增速10.2%。[详情]

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61亿元 同比增长7.3%
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61亿元 同比增长7.3%

   5月份,中央和地方收入同比增速拉开差距。中央收入增幅偏低,主要是受进口环节税收、车辆购置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减收较多,以及部分地区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后延体现当期减收等影响;地方收入增幅较高,主要是因为各地营业税清缴增收,以及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回暖带动相关税收快速增长 6月13日,财政部发布了5月份全国财政收支数据。继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14.4%的高增幅后,5月份增幅又回落至7.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同比下降2.2%。支出方面,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61亿元,同比增长17.6%。财政收支情况反映了实体经济哪些变化?《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财政收入总体平稳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61亿元,同比增长7.3%。从前5月整体情况看,收入累计达到69880亿元,同比增长8.3%。 “总体来看财政收入平稳,没有大起大落,比较符合预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这仍高于3%的全年预算收入增速水平。他分析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及化解过剩产能等稳增长、调结构措施效应初显,一些高附加值产业以及生活消费类行业的税收增长态势较好。 不过,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解读数据时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后期政策性减收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例如,车辆购置税212亿元,同比下降6.8%。“主要受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性翘尾减收的影响。”该负责人说。 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为明显的还有企业所得税。该税种5月份同比下降10.2%。白景明表示,企业所得税下降明显除受到部分汇算清缴2015年度企业所得税延后入库影响外,一方面是因为产能过剩行业收缩,导致相关行业税基缩小从而拉低了税收收入。如5月份工业企业所得税576亿元,下降17.4%。另一方面,也与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关联密切。以金融业为例,其企业所得税5月下降25.5%。“金融企业所得税下降,反映了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减弱。如存贷利息差就是金融企业所得税的税基,一旦企业贷款需求疲弱或是利率下调,都会导致税基缩小,税收收入减少。”白景明说,金融业这个贡献企业所得税近三成的大户减收明显,拉低了企业所得税整体增收。 此外,对于营业税5月份收入2127亿元,同比增长76%,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分析表示,主要是受各地区营业税清缴增收较多,以及部分企业纳税申报期提前的影响。 央地收入增速差异大 5月份,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呈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为7569亿元,同比下降2.2%;前5月累计收入为29678亿元,增速也仅为0.6%。相比之下,地方财政收入较为抢眼,5月份地方本级收入7892亿元,同比增长18.3%;前5月收入累计达到40202亿元,同比增长14.9%。 “1月至5月累计,中央收入增幅偏低,主要是受进口环节税收、车辆购置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减收较多,以及部分地区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后延体现当期减收等影响。”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解读数据时表示。以印花税为例,5月份收入为173亿元,同比下降47.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03亿元,同比下降61.7%。另外,5月份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这些对中央财政收入贡献度较高的税种,增速都较低,分别为2.8%、0.3%。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由于各地营业税清缴增收,以及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回暖带动相关税收快速增长,地方收入增幅较高。 5月份是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首月,中央和地方收入如何划分?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回应说,按照相关规定,本月国内增值税和营业税暂维持原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办法并办理缴库。“上述收入将在6月份按照新的收入划分过渡方案计算并在中央与地方间进行调库。”该负责人说,如将这部分收入分别计入5月份中央和地方收入,则本月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增长约6.6%、8%。 “各地财政部门应密切关注经济财政运行变化,加强监测分析,对其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做好预研预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既促进收入平稳增长,又不收‘过头税’。”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强调说。 支出增长大多为两位数 在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导致相关行业税收也开始出现分化。 “与土地相关的税收收入分化尤为明显。”白景明分析说,从以前土地开发环节税收贡献多、增长快,现在逐步转向转让和交易环节的税收增长迅猛。数据显示,属于土地开发环节的耕地占用税5月份收入为100亿元,同比下降37.7%。而受部分地区商品房销售回暖以及上年基数较低等影响,同期属于交易环节的契税收入为333亿元,同比增长11.4%;土地增值税379亿元,同比增长19.5%。 整体上来看,税收收入的变化还有两大特点。“一是随着产业转型,高附加值产业的税收在增加。二是消费环节税收也在持续增长。”白景明说。 相较于财政收入的个位数增长增速,财政支出可谓是“大手笔”。这不仅体现在及时拨付财政资金,还表现在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61亿元,同比增长17.6%。1月至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528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0220亿元,同比增长3.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308亿元,同比增长15.6%。从主要支出项目情况看,1月至5月,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407亿元,增长21.2%;城乡社区支出6520亿元,增长26.5%;住房保障支出1850亿元,增长29%。这些支出在稳增长同时,有力地保障了民生。(经济日报记者 崔文苑)[详情]

数据解读

相关信息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