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丧文化是功利社会的一剂解药

2018年05月28日07:53    作者:林采宜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林采宜

  有人发奋,有人颓废。允许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工作、去生活,这才是正常的多元社会。

林采宜:丧文化是功利社会的一剂解药林采宜:丧文化是功利社会的一剂解药

  前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特别有意思:为什么你情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

  说这话的人我猜一定是学霸,不理解“学习的苦”和“生活的苦”不是同一种苦。学习的“苦”吃完了,不见得对生活有帮助。

  在生活中立于能知识高地的那些人,不仅有学习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有学习的天赋。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吃苦,是享受,是乐趣。

  王小波在他的一篇随笔里写道:插队生活最让人绝望的不是农活的劳累,而是一天下来,你只能抽烟、闲聊或者对着天空发呆,连本能看的书都找不到。

  可见,对于那些读书种子来说,你不让他读书,不让他学习,才是真正的痛苦呢!

  可是,为什么家长、老师和社会都武断专横地要求孩子在学习上“要肯吃苦,要努力”?是因为他们认为,努力学习之后,必有一个体面甚至辉煌的人生。然而,现实的残酷之处在于:

  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

  现在很多培训机构和学校都在向家长和同学们灌输一个观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每一条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在以其独特的角度体验着生活,人生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个充满各种不同体验的过程。如果一定要把它定义成一场马拉松,那么,不同的人,可能跑在不同的赛道上,起跑线当然也不一样。

  什么是人生的起跑线?

  我有一位朋友,少年时偶尔从从父亲的书柜里看到了一本非常漂亮的帖子,褚遂良临兰亭序,其风格之空灵俊逸,美到他“不能呼吸”,于是,他拿这本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帖子为范本,打算练习书法。父亲看见了,拿走字帖,跟他说:“从褚遂良的行书开始练,你一辈子都写不出好字。”话毕,转身他给了一本颜真卿的《多宝塔碑》。

  这位朋友后来成为书法极好的画家。

  褚的行书优美俊逸,适合欣赏,但不适合给没有任何书法功底的少年做初始习练的字帖,这是具备书法修养的家长才有的判断。

  前几天看到网络流传复旦中文系教授的一个《不必读书单》,书单把那些没有文学价值、不值得花时间去阅读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大致罗列了一通。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在我六、七岁刚刚开始懂事的时候,他已经把这些不值得读的书籍划出我的阅读书单。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躲在被窝里读学校图书馆里借的小说《林海雪原》,父亲走过来,手里拿了一本《儒林外史》,说:要看小说,以后别到学校图书馆去借,家里的小说,你随便看。

  那是一个斗私批修的时代,当我的同学们都在读《苦菜花》、《铁道游击队》和《金光大道》的时候,我在读《红楼梦》、《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当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争取加入共青团,争取当各种先进分子的时候,我在学五线谱,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欧阳询的《九成宫  》。

  如果说人生真有起跑线的话,家长就是孩子最初的起跑线。不仅仅决定孩子的起点,甚至还决定了孩子在哪个维度上奔跑。

  说得再过一点,每一位家长都是一艘航空母舰,你停留的海域,决定了孩子起飞的地方。

  但是决定起点的家长,是否有权决定孩子的人生目标和方向?答案是否定的。

  不同的孩子,潜能不一样,兴趣不一样,因此,人生目标也应该不一样。好的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多维的视角,但不应替孩子设立目标,不应该把父母或家族的期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梦想,甲之熊掌或者是乙之砒霜,父母的美梦有时候是孩子的噩梦,所以,别把自己的期待、自己的梦想罩在别人头上,那样,梦想可能会变成阴影。

  从心理学角度看,只有拒绝成为外部目标(譬如说父母和家族的期望)的奴隶,才能真正活出自我,才能找到来自自我的肯定。而自我肯定,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在健康与名利的关系上,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崇尚珍惜生命,看淡身外之财与身外之名:“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在人际关系上,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主张柔弱不争,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顺其自然……看看老子的这些人生观,我们是否感到有点眼熟?

  这不就是眼下流行的丧文化吗?

  是的。不求名利,贵身自养的丧文化不是90后的创意,而是道家文化的回归。

  曾经有人问迈克尔逊,为什么能花那么多时间来测量光速,他回答:“因为太好玩了。”研究光的速度于他而言,是可以沉湎的游戏,有着无限乐趣。

  迈克尔逊的体验告诉我们,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任何事情都可能向游戏那样有趣、吸引人,让人着迷、让人沉湎。

  让工作从负担变成“游戏”的催化剂是喜欢。

  有人发奋,有人颓废。允许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工作、去生活,这才是正常的多元社会。如果整个社会都在发奋,那就像一个没有肝脏的身体,支撑不了多久,就会崩溃的。佛系和丧文化,作为成功学的一剂解药,让一部分人在清醒或者混沌状态下看到自己真正的内在需求,也许,是促使社会从一致追求上进,追求成功(名利)的亢奋状态走向正常化的清凉剂。

  不被名利欲望所奴役的人,自有一种与世无争的平静从容。

  (本文作者介绍: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丧文化 道家 起跑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北京日报点名"粉笔张小龙":这个"现代汉奸"太嚣张 点我达外卖小哥撞人后蛮横:我只有200块 撞死也不怕 “失控奔驰车”检测结果出炉 车辆不存在失控情况 科技公司创始人"赞"马云演讲:三天不听马云你就out了 北京日报再批粉笔张小龙:称"我是汉奸"的人竟享资助? 直击杭州摇号冻资:银行加班到凌晨 早上又排200多号 被世卫组织打脸?海尔:充分认可 再不转载不实内容 男子频看视频被停流量 移动客服:不限流也100G封顶 深圳买新房开始摇号 参加须缴纳500万元诚意金 居民用气“批发价”可上浮20% 提价幅度为0.35元/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