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森: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

2024年04月03日16:07      

  意见领袖 | 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 | 张荣森‘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对银行经营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建设金融强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整个金融行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既是浙商银行践行“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也是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提升穿越周期能力的题中之意,更是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

  2022年初,浙商银行提出“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的经营策略,按照“最大共识、最小范围”原则,基于“服务本行客户”原则和“RWA(风险加权资产)低耗充裕、EVA(经济增加值)可观稳进、不良率较低可控”三个量化指标,将全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分为小额分散资产、弱周期行业资产和CSA客户服务总量三类,其内涵与金融“五篇大文章”不谋而合。其中,小额分散资产主要包括小贷、零售和供应链金融,积沙成塔,形成更可持续、更少受经济周期影响的服务模式,缓解末端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是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弱周期行业资产是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弱的行业资产,尤其是顺应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代表社会产业结构长期调整方向的弱周期高景气度行业资产,如科技、绿色、养老等领域的资产;CSA客户服务总量由浙商银行首次提出,即“客户”“服务”“量”的集合,是商业银行打造综合金融服务的主战场。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耕科技金融,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持续拓展,我国需要尽快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掌握产业重塑主动权。同时,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科技产业的现实基础不断夯实。新时代的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支撑,更需要高质量的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产业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具有“被需要”和“能发展”双重驱动力,因此能较好地对抗经济周期波动。科技金融聚焦“支早支小”,覆盖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及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具备一定小额分散的特征,涉及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全方位、多层次服务,是关系客户服务总量的重要业务。

  浙商银行坚决贯彻国家战略,持续深耕科技金融领域,帮助企业破解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难点痛点,以金融活水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一是针对科技型企业领域专、技术专,以轻资产为主,融资需求时间长且发展不确定性强的特点,积极打造包含专营组织体系、专业人员团队、专享产品服务、专属风险政策、专项经营政策和专门信息系统在内的“六专”差异化科技金融管理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适配、更高效、更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二是全面升级科技金融服务图景,结合企业初创、取得订单、引入创投、跨境需求、启动股改、上市排队、高管资金管理、IPO上市等十大金融服务场景,完善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迭代推出“人才支持贷”“科创共担贷”“科创银投贷”“专精特新贷”“科创积分贷”“科创激励贷”等16款科技金融系列产品,打造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以满足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多元化金融需求。三是依托金融顾问制度,以金融顾问链接起担保机构、券商、保险、创投、基金、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等各类专业机构,构建合力赋能的政银合作生态圈、优势互补的专业服务生态圈、同频共振的股权链接生态圈和融合协同的产学研投生态圈,打造科技金融多维服务生态。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已服务人才企业、科创企业近1.5万户,融资余额超2000亿元,科技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资源占用消耗不断增加,熵增不可逆进程加速,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共识。在“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质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发展绿色金融、实现“双碳”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绿色产业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更能抵御经济周期波动,新能源、节能降碳等绿色领域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浙商银行围绕“双碳”目标及能源结构调整,积极构建自身绿色金融体系,将“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助力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纳入银行“十四五”规划,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一是制定“1+N”政策体系,持续深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在授信基本政策中将绿色金融、“双碳”基础性行业领域列入“优先支持行业”,即优先支持电力产业链金融、绿色金融、“双碳”金融业务;围绕绿色重点产业领域,制定风电、光伏、水电、火电、核电、储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N”个授信专项政策,助力清洁能源相关行业发展和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二是实行能源金融专业化经营与管理,成立能源金融部、能源金融评审中心,将绿色金融业务纳入绿色审批通道,给予差异化的审批资源;在浙江省湖州、衢州设立特色试点行,给予优惠倾斜政策和专项费用激励,全力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三是丰富绿色金融服务供给和业务内涵,深化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从绿色低碳产业链上下游入手,做大“双碳”经济产业链;设计推出以碳账户、工业碳平台为核心的“碳易贷”专项场景贷款,创新排污权抵押贷款,引导企业节能、降碳、减排;积极拓展涵盖绿色债券、绿色托管、绿色普惠、绿色消费等在内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034.36亿元,较年初增长39.41%。

  聚焦普惠金融,促进金融资源公平有效配置

  作为我国经济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普惠小微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市场的“二八定律”导致银行业在普惠金融方面的资源配置极不均衡。发展普惠金融是银行业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是助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普惠金融天然具备小额分散特质,而小额分散策略意味着在同样信贷资产规模下,金融服务可以覆盖更广阔的社会群体,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分配公平性和普适性,同时,小额分散策略符合统计学意义上的“大数法则”,避免出现“小样本偏差”风险,有利于金融机构降低信贷风险。

  浙商银行根植于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成立伊始便将普惠金融定位为战略业务,历经二十余年耕耘,已设立小企业专营机构213家,投放小微贷款超2万亿元,服务小微企业近60万户,探索出一条内生式、自驱动的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构建总分支行三层级、矩阵式、专业化的人员组织架构体系,建立专门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制度、特色产品、系统流程、风控体系,确保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持续投入和支持,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良性机制。二是围绕担保方式、效率、额度、期限等需求痛点,创新研发近80款特色产品,涵盖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聚焦小微企业无抵押担保融资难题,开展“见贷即保”批量担保业务模式,实现“业务审批智能化、信息交互自动化、保函出具线上化”。针对经济转型升级、小微园区建设的窗口期,推出小微园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入园小微企业提供“成数高、手续便、还款轻、产品活”的定制化服务。三是构建政府合作、小微园区、专业市场、开放银行合作、协同联动五大小微场景金融,融入目标客群生产经营的各个场景、环节,将金融产品触达小微企业。按照“一县一策、一业一品”原则,在浙江省山区26个县推出59款“数智共富贷”定制产品。截至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3200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超20%。

  布局养老金融,探索银发经济保障老有所养

  过去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而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结构正逐步走向倒金字塔型。虽然老龄化对经济总体影响令人担忧,但是以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为代表的部分领域将受益于老龄化趋势,居民财富管理、资产配置和养老投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由于人口结构调整、代际交替以几十年为周期,是一个长期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养老产业具有较强的对抗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同时,我国养老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的发展趋势,对养老金融业务的综合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养老金融将成为扩大客户服务总量的重要深耕场景之一。

  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资格的商业银行,浙商银行秉承全生命周期理念,提供优质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力求全渠道、全方位满足客户养老金融需求。一是围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业务,建立养老金客户持续经营体系,丰富养老金产品体系,优化电子渠道客户操作流程和交互体验,构建账户合作服务生态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二是发展养老服务金融,满足客户多样化养老投资需求,依托多元资产组合配置系统(MAPS),根据客户所处的年龄阶段确定客户承担风险能力,力争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做到绝对投资收益,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客户实现长期稳定的财富增值。对网点及硬件进行适老改造,提升电子渠道服务便利化水平,降低手机银行使用门槛,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一键直达专属人工服务,多渠道开展金融宣传教育,提升客户金融素养和反诈能力。三是整合全行优质资源,制定契合国家发展规划的养老产业专项政策,为养老产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发力数字金融,助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关键在于通过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深度应用金融科技和全面创新数字化金融业务模式,支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发展数字金融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资金配置效率、深化科技创新、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也是金融机构加速破局的重要路径。

  浙商银行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创新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拓展数字金融生态场景,重塑优势,铸就特色,推动规模、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一是创新模式,助推提升制造产业能级。通过流程重构、授信创新、技术赋能、服务跃迁,升级全场景、全链条、全产品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构建数智金融综合服务模式,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截至2023年末,已为吉利汽车、正泰光伏等近30个重点行业的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融资余额超1600亿元,服务核心企业2600多家,延伸服务上下游企业超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达75%。二是数实融合,释放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不断丰富涵盖数据治理、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在内的数据资产体系。通过对接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工商、税务、司法、水电气、公积金、高新技术企业等80余项内外部数据,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并广泛应用于精准营销、贷前准入、贷后风控等场景,为各类客户提供更加高效、无感的金融服务。三是生态链接,全力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局。持续创新业务产品与服务,“G、B、C”三端共同推进,主动融入政府机构各类数字化平台,因地制宜落地特色业务场景,服务于公共管理、商务贸易、医疗等民生领域,为政府、企业和公众输出高质量的数智金融服务,助力数字经济生态健康发展。

  未来展望

  下一阶段,浙商银行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履行国有金融企业的责任担当,在经营策略上始终紧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坚定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进一步增强对“五篇大文章”的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务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一是坚定实施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工程,持续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供给力度。扎实推进产品迭代创新,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升科创领域行业政策引导力和预判力,以专业服务实现从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的转变。

  二是坚持把推动“双碳”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强化政策支持引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加大资源配置力度。丰富绿色产业项目融资方式,深化“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三是充分发挥自身机制体制优势,继续高质量完成普惠金融各项监管指标,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加速场景化、数字化转型,持续优化小微业务专业化经营机制。

  四是统筹全行养老金融业务,加快获取第一、第二支柱养老金金融业务准入资格,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打造养老金融整体品牌。聚焦养老金融重点服务场景,整合内外部资源,加快养老金融生态圈建设,系统谋划养老金融综合性服务方案。

  五是前瞻布局新兴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全面提升“管数”和“用数”能力,深化技术与业务融合创新。广泛链接金融、政府、产业等构建多方联动生态,深化打造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池化融资、财富管理五大特色金融场景优势,实现“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

  (本文作者介绍:权威、专业、理性、前沿,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

责任编辑:刘天行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