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温彬、孙莹
【内容摘要】
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由上月的-4.6%升至-1.3%。财政收入降幅较上月收窄3.3个百分点,主要受税收回暖拉动,反映经济边际改善,但在非税收入拖累下依然负增;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稳增长背景下财政资金向基建倾斜,民生支出增速普遍回落,债务付息压力明显加大。
9月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由-18.5%降至-20.4%。其中,受去年同期基数大幅下行影响,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降幅较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至-21.3%,反映当前土地市场依然低迷;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由-10.1%升至26.1%,为今年以来最高,主要因为8月、9月各地专项债发行提速,规模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展望四季度,为巩固经济复苏向好态势、冲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财政政策将会继续发力,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提高财政支出强度;二是增发国债;三是动用地方债结存限额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着力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四是适时追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五是提前下达部分地方债新增限额。
一、财政收入初步企稳
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由上月的-4.6%升至-1.3%。财政收入降幅较上月收窄3.3个百分点,主要受税收回暖拉动,反映经济边际改善,但在非税收入拖累下依然负增。
分项来看,税收收入同比增速由负转正,由上月的-2.2%升至0.9%;非税收入延续疲弱,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5.0%升至-7.4%,连续第6个月负增,主要与国有资产盘活规模下降、涉企收费减少有关。
主要税种中,除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相关税收外,其余税种同比增速均较前期有所回升。其中,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速由1.8%升至2.0%,国内消费税由4.2%升至35.3%,企业所得税由-16.8%升至3.2%,车辆购置税由22.6%升至33.4%,关税以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降幅也有所收窄,与同期经济表现一致。不过,个人所得税由3.8%降至-3.3%,主要与个税改革加快、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大幅提高、以及基数抬升有关;房地产相关税收由5.6%降至-11.9%,除受基数抬升影响外,也反映出房地产市场金九成色不足。
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9%,较1-8月回落1.1个百分点;预算完成进度为76.7%,接近过去三年同期均值78.0%。展望四季度,随着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显效,经济向好势头得到巩固,财政收入有望继续修复,完成全年收入预算目标问题不大。
二、财政支出增速放缓
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支出进度占比为9.6%,基本持平于过去三年同期均值9.7%。
分项来看,稳增长背景下财政资金向基建倾斜,民生支出增速普遍回落,债务付息压力明显加大。基建方面,整体支出增速由7.4%升至10.0%,其中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支出增速进一步加快,但节能环保支出增速下降;民生方面,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速由15.7%降至8.5%,教育支出由3.4%降至2.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由9.4%降至5.4%,卫生健康支出由5.3%降至-13.2%,仅科学教育支出增速较上月回升;债务付息支出增速达15.6%,较上月提高18.7个百分点,政府债务付息压力明显加大。
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9%,较1-8月加快0.1个百分点;预算完成进度为71.9%,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均值71.2%,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三、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走阔、支出明显加快
9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由-18.5%降至-20.4%。其中,受去年同期基数大幅下行影响,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降幅较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至-21.3%,反映当前土地市场依然低迷。随着房地产市场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房地产市场下行态势有望趋缓。不过,由于市场信心和预期恢复仍需较长时间,叠加政策边际效应减弱,需求中枢下移,本轮复苏更多表现为低位企稳,反弹高度有限,未来地方土地财政将继续承压。
9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由-10.1%升至26.1%,为今年以来最高,主要因为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的错位。今年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节奏较上年明显放缓,进入三季度后,为更好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以稳投资带动稳增长、稳就业,8月、9月各地专项债发行提速,规模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1-9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5.7%,降幅较1-8月扩大0.7个百分点,预算完成进度为49.5%,低于过去三年同期均值59.6%;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下降17.3%,降幅较1-8月收窄4.4个百分点,预算完成进度为56.3%,仍低于过去三年同期均值58.1%。
四、财政将从五个方面发力
展望四季度,为巩固经济复苏向好态势、冲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财政政策将会继续发力,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提高财政支出强度。前7个月国债净融资进度低于历史同期水准,随着8月后国债供给明显放量,加之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直接增加可支配财政资金,也为四季度提高财政支出强度做好准备。
二是增发国债。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草案,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三是动用地方债结存限额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着力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截至 10月24日,全国已有24个地区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披露金额达9871亿元,其中,云南、内蒙古披露的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总额突破了1000亿元。本轮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或将超过1.5万亿元。
四是适时追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为避免基建资金出现断档,去年推出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望在四季度继续增加5000亿元左右额度。此前该政策已有充分铺垫,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之后,很多地方抢抓建立“项目储备库”,为申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做好准备。
五是提前下达部分地方债新增限额。近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这是地方债提前批授权期在2022年到期后的正常延续,意味着2028年前的新增债务限额可以像过去一样提前到上一年四季度下达,以便地方尽早启动发债工作、加快债券资金使用。从当前经济形势以及往年经验来看,明年提前批额度在今年11或12月顶格(既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其中一般债为4320亿元,专项债为2.28万亿元)下达的概率较高,发行或从明年元旦后启动。
不过,继续出台税费优惠政策的可能性较小。因为7月政治局会议后,财税部门已经在三季度集中延续、优化了一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研究出台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新措施,后续将把工作重心放在推进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地上。
来源:民银研究
(本文作者介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