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探索

2023年09月28日13:05    作者:曾刚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曾刚

  【要点】银行数字化转型是对传统业务模式的重构,重点在于重塑银行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和底层技术架构,优化银行经营策略、产品服务方式和组织协同机制,借助数字化技术连接不同场景入口,创造直达客户体验的产品。

  【正文】

  在全球数字化的背景下,我国为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加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迅速,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截至2022年末,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50.2万亿元。此外,数字经济对拉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数字经济占我国GDP比重逐年递增,已经从2018年的34.8%增长到2022年的41.5%。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商业模式和用户习惯的深刻变化,也为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的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绩斐然

  得益于经济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征信等数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无论是先进技术应用,还是商业模式创新,在很多领域都居于全球银行业的前列。

  政策引领,为银行数字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国家战略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022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涵盖了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个方面,该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数据这种生产要素进一步被应用于生产市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初步形成。一系列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有利于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鼓励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行业政策层面,2021年末,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新时期金融机构新模式新业态做出了指导。2022年,原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是首份专门针对银行业数字化改革的权威文件,它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科学制定和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从大力发展数字金融产业、推动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强数据管理能力和数字化风控能力等方面推动银行业务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

  从投入上看,近年来,各类商业银行科技投入均保持快速增长。六大国有银行方面,在过去几年中,六大行整体保持着较高的科技投入和稳定的增速,金融科技投入总量从2019年的716.76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1165.49亿元。2022年,六大行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3.16%,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均突破200亿元大关。

  股份制银行的科技投入规模虽不及六大国有银行,但从科技投入的营收占比和增速等指标来看,其投入力度甚至超过了国有大行。绝对金额方面,招商银行2022年科技投入141.68亿元,超过了六大行中的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营收占比方面,2022年所有股份制银行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均超3.5%,其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占比超过4%。增速方面,近半数的股份制银行在2022年同比增长超过16%。

  以城商行、农商行以及民营银行等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受制于自身规模以及盈利能力等多种原因,用于投入金融科技的资金较匮乏,除少数规模相对较大的机构外,多数银行的科技投入规模都较小,但即便如此,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持续扩大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并积极探索差异化的数字化路径。

  创新组织架构,探索科技开发应用新模式

  为适应科技开发与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商业银行业积极探索管理架构方面的创新,从金融科技子公司到敏捷组织,不断优化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以金融科技子公司为例,过去几年中,各家银行通过内部孵化设立子公司的方式,依托自身力量培育金融技术核心竞争力,纷纷设立独立运营、以科技创新和输出主要目标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自2015年兴业银行在业内设立首家金融科技子公司以来,截至2022年末,已有19家银行正式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且涉及的银行,已从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逐步扩展到城商行和农商行。目前来看,除了服务本行的数字化转型外,能力突出、团队建设较为完备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已经走上了“科技输出+科技变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技开发模式的优化,加速了银行技术应用与迭代的能力。2023年,自ChatGPT引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浪潮之后,领先银行迅速着手探索大模型的应用落地,截至目前,农业银行已推出业内首个自主创新的金融人工智能(AI)大模型应用ChatABC,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等则积极接入“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平台。通过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及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并依托自身数据和资金优势,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研发与场景落地的质效正在显著提升。

  银行数字化转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尽管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注重对银行内部业务流程的管理,目的是改变传统作业模式,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而银行数字化转型则是对传统业务模式的重构,重点在于重塑银行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和底层技术架构,优化银行经营策略、产品服务方式和组织协同机制,借助数字化技术连接不同场景入口,创造直达客户体验的产品。

  一是适应数字经济的企业文化与组织架构。企业文化方面,传统的商业银行建立在保守的风险文化基础之上,而数字化强调创新,这种二元的文化出现在同一体系内,需要融合、发展,才能发扬光大,因此企业文化的再造需要兼容并蓄的方式。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需要构建全新的企业文化,将银行的最顶层业务战略方向和科技结合起来,设计转型的蓝图、路径,快速迭代,不断试错,充分发挥自有优势,确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创新组织架构方面。数字化浪潮在改变传统业务模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银行内部的管理模式。“数字化”一方面拉近了银行前中后台组织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使得“业务”与“科技”的边界愈发模糊。因此银行需要考量如何将业务、管理和科技的人才合理分配,在保障安全、稳定、高效的同时,最大化发挥“数字化”创新能效。

  二是建立敏捷、稳定并重的技术架构。当前银行业面临着服务升级、精益管理、转型优化的新阶段,众多金融机构都开始尝试推行“稳态”“敏态”并行的信息科技战略。一方面,银行业的监管要求、风险控制和传统开发特性决定了保留其传统稳态业务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模式兴起导致竞争日益激烈,需求的变化频率增高,以及对业务的响应速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催生了银行业敏态管理发展的必要性。稳态业务与敏态业务在金融业将会长期并存。这两者的科技模式差异较大,需进行分类管理,分别采用不同的运作模式、组织模式、技术架构。必须要从战略层面把握好“传统业务”与“创新型业务”之间的有序平衡。

  三是完善的数据资产化能力。首先,深化数据治理。数据治理是数字资产化的核心问题,它是组织中涉及数据使用的一整套管理行为,需要厘清谁(Who)能根据什么信息、在什么时间(When)和情况(Where)下、用什么方法(How)、采取什么行动(What)等问题。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持续开展数据治理工作,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增加数据维度,打通数据与应用通道,提升数据挖掘整合能力。其次,统一数据入口与出口,全面提升数据资产管理与应用能力。建立“数据湖”,统一数据入口。从分散各处的数据源中提取数据,将所有数据均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在“数据湖”中,提高组织对数据的利用效率,保持灵活性和敏捷性。建设大数据应用基础体系,统一数据出口。为提高数据标准和质量,我国应建立反欺诈平台、金融知识图谱平台、外部数据管理平台以及与私有化大数据云平台等,统一数据出口,形成标准化数据资产管理。

  四是建立高效的数字化营销和运营能力。首先,统一营销渠道与平台。借助移动平台技术来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服务效率,减少客户去实体营业点路上和线下排队等候的时间耗费,并扩大服务客群的覆盖范围。坚持“移动优先”战略,将银行业务全面归集到统一移动入口,打造一站式综合金融移动服务平台。同时优化客户体验用户界面(UI),完善客户交互。其次,提升数字化客户交互。从“产品驱动”转向“客户驱动”,从客户视角出发,重新梳理和定义核心客户旅程,并持续推动敏捷、快速、端到端的数字化流程再造。探索“非接触”服务模式,深化金融科技应用,致力于提供嵌入生活、实时智能响应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级安全和智能化服务能力。再次,实现数字化客户运营。从客户体验的角度,形成与客户实时联动,及时发布产品信息,打通获客渠道,增强用户粘性,实现从获客到活客到获利的全流程管理。同时从数据集中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起高效的、贯穿前中后台的业务流程审批、资源配置、线上风控等整个闭环有序的管理体系,实现智能化运营管理。

  五是培养健全的数字化风险管控能力。随着银行信贷业务的数字化和线上化,银行传统的风控流程因繁琐且成本较高,已经难以满足个人和企业信贷数字化的新需求。同时,伴随业务的线上化,新的风险也随之出现,特别是信贷欺诈行为显著增加,传统的风控模式也难以应对这种新型风险。大数据风控可分为个人风控和企业风控。个人风控可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客户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识别、预警、防范;企业风控则基于大数据和知识图谱技术,整合企业工商信息、合规情况、关系族谱等信息,来改善企业信用评级的状况。大数据风控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银行风控成本,提高征信效率,实现信贷的贷前、贷中、贷后全链条自动化、智能化,提升个人征信的广度和精度,并丰富企业信用体系。

  六是培养开放的生态(场景)构建能力。数字化与金融科技的应用,促使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间形成了生态合作的新模式、新业态,以开放银行为基础构建生态圈和业务场景,已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内容。

  零售端的开放重在打造一站式闭环服务平台。适应用户习惯的变化,商业银行积极通过小程序类、线下扫码、商家生活号、商户在线服务方式,联合生活场景的合作伙伴提供非金融类服务场景,增强客户体验、提升客户粘性,逐步从提供金融产品角色转变为“综合类服务的集成商”。在这种思路下,银行以科技赋能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将线上线下结合,围绕客户金融及生活消费需求打造全方位一站式闭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智能网点、微银行、电话银行等渠道在内的多元化、全方位客户服务体系,简化零售业务的办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企业端的开放侧重生态圈和业务模式打造。产业数字金融是指以产业互联网为依托,以数据为重要生产要素,在产业政策指导下,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手段,为特定产业提供数字化投融资、支付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的新金融业态。在实践中,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包括了业务场景化、资产数字化、风控智能化和经营服务生态化(经营服务生态化是指通过产业场景和融资场景聚合,生态对接,构建经营服务数字生态,实现产业数字金融生态各方共享共创)等四个基本环节。

  总体上看,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渐进且充满挑战的过程。不管是观念、意识的转变,还是文化、理念的培育,亦或是从客户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换,都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体会和深化。如何做好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并没有标准答案和方法,但可以明确的是,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非某一个部门或者条线的责任,而是一场由内及外的自我革命。

  (本文作者介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