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理财董事长刘兴华:理财公司的能力与未来

2022年08月29日10:44    作者:刘兴华  

  意见领袖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

  本文作者:刘兴华

  8月20日,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办的“2022夏季峰会——金融助力稳增长与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在京成功召开。峰会以今年以来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变化与困难挑战为背景,为当前形势下增强我国金融支持稳增长效能、助力经济复苏、进一步推动金融与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建信理财董事长刘兴华出席会议并在第一轮高峰论坛“新规四周年: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之道”上发言。

  刘兴华首先回顾了《资管新规》落地四年以来行业发展所获得的四项标志性成果,认为隐性刚兑开始被打破,理财业务正在逐步回归资管本源。刘兴华分析指出,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监管的逐步到位,理财公司在继承了母行基因的同时,越来越受到母行体制和机制的约束。刘兴华进而从九个方面对我国理财机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银行理财已经走过三年历程,一路颠簸。基本完成阶段性历史使命。标志成果有四:一是以新代旧。净值型产品替代预期收益型老产品,收益开始波动;二是三单代池。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替代资金池,产品开始分类;三是市值计价。市值法替代成本法估值,净值开始波动;四是公私分开。权益私募,不准公募,明股实债受到限制。

  综合起来,就是隐性刚兑开始打破,影子银行大幅减少,理财回归资管本源。公司理财正式接过银行理财的重任。过去三年,银行理财公司做了一些事,取得一些成绩,也同时遇到新的课题,与大家分享如下:

  第一,按照金融规律和文化办理财

  理财公司从零起步,虽然基本完成了转型发展第一阶段的任务,三年来始终自主决策、独立经营,坚持母子一体、高度协同。但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建信理财秉持了建行的优秀传统:相对保守的文化、审慎稳健的作风、合规发展的理念、系统的风控能力。始终遵循资管新规、理财新规,遵守法纪,按照金融规律办理财。

  如果以做成百年老店为要求,理财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用人准则对公司的影响可能比投研、投资、交易等更为重要,尤其在复杂的环境里,用对人决定事业成败。要在复杂的业务结构中用明白人,在巨量的交易投资中用清白人。

  第二,理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稳

  理财之稳,是理财与其他资管产品相比突出的特征:一是收益稳而不高,二是净值稳而不破,三是风格稳而不偏。这种稳,源于银行母体的资源禀赋。理财公司的投资、投研、机制可以说都不太突出,但也没有明显短板;理财公司由于拥有来自母行的基础资源,诸如客户、品牌、系统、风控、文化,以及政治领导,继承了母行基因的同时,也受到母行体制和机制的约束。

  第三,理财触角不可伸得太长

  在中国,中产及以上群体可能是理财产品的购买主体。理财虽有普惠特征,但与银行存款相比毕竟属于投资范畴,很难做到人人都会买理财。大中城市是理财的主要市场,理财深度和广度可以提升;对于县域、乡镇和广大农村,理财深度就不易太深、太广。

  第四,银行办理财取决于投资和风控能力

  监管对理财公司的设立向来审慎,表明理财公司有规模经济约束,即规模过小可能不经济,抗风险能力也弱。此外,母行的能力决定了理财的边界,投资与风控能力偏弱的银行办理财公司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第五,理财发展受产品发行能力约束

  产品发行能力制约理财公司的发展规模。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但理财客户对产品兑付的要求短期内难以突破。市场对“卖者尽责,买者自负”虽已知晓,但对“管者有责”似乎要求更高。在中国国体、政体与所有制下做资管业务,发行与兑付能力决定了理财业务的发展规模。

  第六,理财公司面临的新课题

  1、资产出险怎么办。对于非标资产而言,主要思路是以时间、空间的转换,在市场统一考虑和统一协调;对于标准化资产而言,分散投资配置,降低单一资产对产品净值的影响。

  2、产品破净怎么办。理财产品净值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虽说对破净要有容忍度,但破净的幅度和广度要密切关注,收益率水平在业绩基准上下有浮动区间,但也有临界点,不能让投资人出现大面积亏损是管理人的责任。

  3、客户投诉怎么办。有产品就有投诉。如果投诉难免,理财公司信息披露就要充分、到位以保合规,要配合渠道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做好产品适配性。对客户投诉与渠道一起做好宣导、宣讲、教育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

  4、风险共治怎么办。风险隔离的理念面临考验,风险联防共治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风险跨越机构传染在时空上是很难避免的。一旦资产出现违约,马上就在市场上传播开来,各机构很快做出反应,闻风而退,瞬间扩散。母子风险联防与风险共治是当前紧迫的课题。单一机构可能侥幸逃避个别风险,但无法化解整体和系统风险。因此,如何与其他机构一体联防共治风险是一项需有制度安排和机制保障的课题。

  第七,理财公司必在有效监管和集团管理之下

  理财公司起源于资管新规,脱胎于银行,有效监管和集团管理是必然要求。“洁净起步”,合规经营是监管赋予理财公司的使命。理财公司携带母行基因,自然还要服从母行的管理。

  第八,理财公司规模应不超过居民存款的50%为宜

  理财公司不可能无限发展,整体规模应当以不冲击银行主体流动性为上限。截至6月末,我国居民存款为120万亿。理财未来宜在50万亿上下大体稳定下来,与基金(25万亿)、信托(22万亿)、保险(20万亿)、证券资管(8.2万亿),共同做强中国大资管,不能单一发展。

  第九,理财公司未来三年要完成“成人礼”

  理财公司是过去三年快速成长的金融机构。理财公司作为银证保信基之后第六大类金融机构,发展与管理要用新理念、新方法。经营上要遵循“141架构”:第一个“1”是党对理财工作的领导;“4”是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资本市场;第二个“1”是坚持走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道路。

  截至6月末,建信理财服务客户达1,514万户,开业至今为客户创造投资收益累计超过900亿元;支持京津冀、长三角、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投资规模6,412亿元;支持实体经济规模1.24万亿元;支持资本市场1.13万亿元。

  未来,理财公司金融成熟期,前路崎岖、任重道远。理财公司需要完成自己的“成人礼”:一是要自立门户,具备独立能力;二是要成家立业,做到精耕细作;三是要回报社会,尽到应尽责任。未来理财公司的发展大致还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初见风雨期,二是承受冰雪期,三是经冬历春期。理财公司作为新型资管机构,唯有经风历险方能防风避险。让我们一同见证未来,创造未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论坛立场)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于2012年9月16日成立,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学术智库组织。论坛致力于为关心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理论、思想、创新和经验交流,为相关决策与研究机构提供理论与实务经验参考,进而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王婉莹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别喝了!痛风已经找上你了 两艘美舰过航台湾海峡,东部战区:随时做好挫败任何挑衅准备 四川用电紧张缓解 一般工商业用电全部恢复 专家建议还房贷时间延长至40年!网友:退休了继续还? 唐山打人事件多名嫌疑人被公诉 苹果曝出严重安全漏洞 相当于给了黑客一把万能钥匙? 卖5斤芹菜被罚6.6万,国务院督查组质问当地领导:相当吗? 沈腾,破250亿!今年成史上最贵暑期档?一张票逼近50元!电影平均票价创新高 刘翔峰初步调查结果公布!曾被曝切除患者正常胰腺、脾脏、肠道… 一财社论:慎罚少罚为市场主体运行提供宽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