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龙:减税降费和补短板投资值得期待

2018年12月14日10:15    作者:黄志龙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黄志龙

  2019年财政支出政策将更加积极,在稳增长目标中将更加主动、有效,基建投资对总投资的拖累也将明显减弱。

  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观察2019年中国经济前景、宏观调控和重大改革的风向标。在内外经济形势“稳中有变”环境下,国内外投资者都在静待信号的发出。本文以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为基础,结合近期各部门出台的政策或文件,对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一个前瞻性预判。

  2019年经济增长或呈现“前低后稳”态势

  关于2019年的经济增长前景,今年7月末、10月末和12月13日召开的三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都强调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与10月末会议更加强调“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不同,12月13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指出“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继续抓住并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说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的挑战既有充分的认识,也有积极应对的准备。

  此次会议要求2019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如此,2019年全年保持6.3%-6.5%左右的经济增速仍值得期待。从整体来看,笔者预计,2019年中国经济或将呈现“前低后稳”的走势,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是2018年下半年启动的基建补短板投资,“一行两会”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等政策有一定的滞后期,这些稳投资、稳预期的政策将在2019年的二、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支撑;

  二是国务院和财政部已承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这些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在2019年两会上公布的可能性较大,而政策最终落地同样要等到二、三季度;

  三是资本市场处于底部,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缓解,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将逐步上升,银行“惜贷”现象将缓和,这些趋势都会提振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预期。

  财政政策:减税降费和补短板投资值得期待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减税降费”和“扩大支出”两方面。

  今年四季度,国务院和财政部给出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的政策预期。在此背景下,2019年财政赤字率由2018年2.6%上升到3%可以期待,赤字规模也将由2.38万亿元上升到3万亿元左右。如果财政赤字在扩大支出和减税规模的结构比例保持在2018年的水平,2019年的减税规模大约为1.64万亿元,其中针对个人的减税规模为5000亿-6000亿元左右,针对企业的减税在1万亿元左右。

  在扩大支出方面,今年下半年重新启动的基建补短板投资,将继续成为2019年扩大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无论是从地方专项债、城投债发行规模增长,还是PPP已入库项目加快落地等趋势,都说明2019年财政支出政策将更加积极,在稳增长目标中将更加主动、有效,基建投资对总投资的拖累也将明显减弱。

  货币政策:以疏通传导机制和结构性政策为主

  此次会议对货币政策没有新的表述,但11月央行发布的《2018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的下一步货币政策思路的三大取向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二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三是“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这三大取向的关键症结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是造成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意愿不强的根源。

  可见,2019年将重点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问题,而非融资贵的问题,其中的关键又是如何破解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可得性和银行“惜贷”现象加剧的矛盾。

  实际上,从最近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也可以看出这一倾向。今年下半年连续降准和央行投放的大量资金,堆积在银行间市场,使得银行间拆借利率大幅回落,“宽货币、紧信用”的难题待解。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央行连续20多个工作日暂停逆回购的操作,累计回收资金7000亿元左右。这表明央行将采取“收放”结合的方式,执行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同时还将继续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以“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供给侧改革:“三去”淡出、“一降一补”跟进

  虽然此次会议继续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但改革的内容将发生变化,除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等培育增长新动能之外,传统上的“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将发生调整,其中“三去”目标基本达成,2019年相应的政策将逐渐淡出,具体表现或原因有下述几方面:

  传统行业去产能方面,今年以来采矿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回升,保证了基建投资大幅回落情况下总投资不失速,采矿业中煤炭、铁矿、非金属矿和制造业的钢铁、金属制品、石化等上游产业的投资增速强劲,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方面,一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稳中有降,二是央行行长在多个场合都暗示“去杠杆”将转向“稳杠杆”为主,这说明前期的紧货币、严监管的去杠杆周期按下了暂停键。

  房地产去库存方面,一是当前全国住房库存面积已降至阶段性新低,去库存目标达成;二是三四线城市大规模棚改政策收紧趋势明显;三是居民部门加杠杆已接近极限,并对消费产生了较大的挤出效应,这表明房地产去库存周期已经完成。

  在“三去”政策逐渐淡出的同时,“降成本、补短板”的政策将持续跟进,其中“降成本”将集中在降低制度交易成本、融资成本、税费成本、要素成本等方面,“补短板”的重点则是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补短板投资。

  总之,2019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项重点任务,将呈现“有进有退”的趋势。

  房地产政策:严控趋势不变,政策微调可期

  房地产市场是影响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关键要素。从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之后,房地产调控一直处于一个政策静默期,12月13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市场也没有新的表述。

  可以预见,在房价泡沫严重、居民杠杆率高企对消费挤出效应明显的情况下,重启房地产周期的概率不大。换句话说,2019年房地产严调控的大趋势不会有明显变化,更具体来说,核心热点城市大规模放松“六限”的政策可能性不大,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偏紧的趋势不会有明显放松。

  不过,政策的微调一直在进行之中,主要有:商业银行根据自身资产负债配置需求下调首套房贷利率;国家发改委12月12日松绑优质房企债券融资,适当缓解房企融资压力,防止大规模烂尾楼出现;各地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微调限购政策。

  至于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2019年将继续强调“房住不炒”的精神。同时,12月初国税总局在回答政协提案中指出,“在推进房地产相关税收制度立法与改革过程中,统筹研究房地产交易环节与保有环节的税收政策,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可见,房地产税法律仍在有条不紊推进之中,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明年的“两会”或许会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政策倾向。

  (本文作者介绍: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鑫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减税 财政 赤字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苹果上海旗舰店未收到禁售令 高通再提强制执行申请 巨头专利战火蔓延 中国法院批准禁售部分iPhone机型 多家企业声援华为:员工买苹果手机等同放弃年终奖! 印媒:担心制造业受冲击 印度欲限制民众从中国网购 李大霄喊话A股空头:快点投降 小心别被一网打尽了 南极人砍掉生产线仅卖吊牌 多次上不合格产品黑名单 内蒙古表彰49家优秀民营企业:鸿茅国药未通过公示 国融证券员工父亲去世 紧急情况没走请假流程遭解聘 网曝沈阳一幼儿园虐童 孩子被威胁:告诉爸妈扎更狠 苹果子公司拒签法院禁售裁定书 高通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