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宏观数据延续偏弱势头,政策性降息落地有望带动三季度经济复苏动能转强

2023年06月15日17:02    作者:王青、冯琳  

  2023年5月宏观数据点评

  事件:据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公布的数据,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5%,4月为5.6%;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4月为18.4%;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1-4月为4.7%。 

  基本观点:整体上看,以5月综合PMI产出指数继续处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为代表,当前宏观经济复苏势头在延续。不过,4月经济复苏力度开始转弱;5月消费、投资、工业生产等宏观数据显示,这一下行势头还在延续。这是6月政策性降息落地的重要原因。其中,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主要原因是基数走高,但从4年平均增速看,增长动力仍弱于预期,背后是外需大幅走弱而内需拉动作用有限,拖累工业生产扩张步伐。消费方面,5月社零同比增速回落虽主要受基数走高影响,但剔除基数影响观察,消费修复动能仍然较为温和,这主要源于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均未完全恢复的双重影响。投资方面,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较快,不及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当月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其中,基建投资延续较快增长势头,制造业投资展现一定韧性,都显示宏观政策保持稳增长取向;5月房地产投资降幅继续扩大,背后是二季度以来楼市再度转弱。

  展望未来,短期内由于上年同期基数继续抬高,6月居民消费、工业生产增速还有下行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保持基本稳定。伴随6月政策性降息落地,后续还可能持续推出提振经济复苏势头的政策措施,三季度经济修复动能将再度转强。

  具体解读如下:

  一、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主要原因是基数走高,但从4年平均增速看,增长动力仍弱于预期,背后是外需大幅走弱而内需拉动作用有限,拖累工业生产扩张步伐。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由于去年5月工业生产从疫情冲击中逐步走出,表现要好于4月,因此,在基数有所走高的情况下,今年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符合预期,但回落的幅度较大,显示增长动力不及预期。从扣除基数影响的4年平均增速来看,5月为4.3%,比上月小幅提高0.3个百分点,但仍明显低于2022年全年工业增加值相较2019年的3年平均增速5.3%。

  三大门类中,除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外,5月采矿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有所下滑,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降至4.1%,比上月低2.4个百分点。这也与当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降至49.6%,时隔3个月再度进入收缩区间相印证。

  5月工业生产数据偏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月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7.5%,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也下降5.0%,明显弱于上月的增长0.7%,这意味着外需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减弱;二是国内消费修复温和,房地产投资仍持续下滑并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放缓,因而内需对工业生产的提振作用相对有限。

  展望6月,从高频数据表现来看,6月上旬工业生产动能并未明显转强,同时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走高,预计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继续下滑至1.0%左右。我们认为,在当前供给端对工业生产的扰动全面退去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增长动能主要取决于需求端表现,因此,需求端修复不均衡、尤其是外需走弱对工业生产拖累明显,是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速低于GDP增速的主要原因。未来影响工业生产的两个主要不确定因素分别是:国内房地产投资能否如期回暖,以及海外对“中国制造”的需求是否会持续回落。

  二、5月社零同比增速回落虽主要受基数走高影响,但剔除基数影响观察,消费修复动能仍然较为温和,这主要源于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均未完全恢复的双重影响。

  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走高,5月社零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5.7个百分点至12.7%。剔除基数影响,以2019年为基期计算的4年平均增速为3.5%,和上月的3.4%基本持平,不足疫情前8%-9%常态增长水平的一半。这表明,当前消费修复动能仍然较为温和。背后是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均未完全恢复的双重影响。前者体现在当前居民收入增速回升较慢——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速仅为3.8%,不及当季GDP增长水平,后者则源于当前居民消费心理仍较为谨慎。值得一提的是,4月、5月居民存款连续同比少增,我们认为这主要源于存款利率下调导致的存款向理财搬家,并不代表居民消费倾向有明显回升。

  分商品类别来看,受基数走高影响,5月多数类别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较4月放缓,仅通讯器材、中西药品等少数类别商品零售额增速有所加快。值得一提的是,5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速较上月大幅回落13.8个百分点至24.2%,但相比2021年同期的两年平均增速从上月的-0.9%提高至3.2%。这表明,随着消费者观望情绪缓解,加之多地推出购车促销措施以及近期车企推出大量新品,5月汽车消费需求有所回暖。此外,5月家电零售额同比下降4.6%,低于上月的增长0.1%,且环比增速明显弱于季节性,同时当月其他涉房消费表现也整体偏弱,这主要源于当前房地产行业还处于筑底阶段,且进入二季度以来楼市热度再度转弱。

  我们认为,物价偏低背景下,未来政策面在促消费方面的空间较大,迫切性也较强。其中,各地在持续改善消费条件、拓展消费场景的同时,还可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大宗消费领域,出台阶段性定向支持措施,同时还可根据本地消费特色,发放一定规模的消费券和消费补贴。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三年疫情带来的居民收入缺口,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推动消费优化升级。另外,政策面接下来要着力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这既能直接推动涉房消费,也有助于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三、投资: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较快,不及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当月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其中,基建投资延续较快增长势头,制造业投资展现一定韧性,都显示宏观政策保持稳增长取向;5月房地产投资降幅继续扩大,背后是二季度以来楼市再度转弱。

  1-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4.0%,较前值放缓0.7个百分点,不及市场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4月以来经济复苏势头减弱的态势在延续,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6月政策性降息的必要性。

  据我们测算,5月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1.6%,较上月回落2.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当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大幅下降10.5%,降幅较上月显著扩大3.2个百分点所致,而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强韧性。需要指出的是,投资数据统计的是名义值,而5月PPI同比通缩加剧至-4.6%,降幅较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会明显高于名义增长水平,对GDP增速的拉动作用依然较强。展望未来,6月政策性降息落地,释放了明确的稳增长政策信号,接下来在基建投资有可能提速、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强韧性,以及房地产投资降幅趋缓带动下,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可能出现上行拐点。

  具体从投资的三大板块来看,5月投资增速都有不同程度回落,分化格局依然明显。首先,1-5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为7.5%,较1-4月回落1.0个百分点;据我们测算,5月当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4.9%,增速较上月回落3.0个百分点,下滑幅度较大。不过,1-5月全口径基建投资累计增速为9.9%,较前值加快0.1个百分点;当月同比为10.2%,增速较上月加快2.3个百分点。由此,综合来看,5月基建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从年初以来金融数据中的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同比大幅多增、今年专项债发行继续前置、以及各地项目施工等情况判断,当前基建投资既不缺资金,也不缺项目。背后是在以居民消费、民间投资为代表的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加之外需存在放缓趋势,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还在延续同比负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当前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核心的基建投资还需保持较高增长水平。这是现阶段推动经济保持回升向上势头的一个主要发力点,也是宏观政策延续稳增长取向的直接体现。

  我们判断,短期内伴随政策性降息落地,其他提振经济复苏势头的政策也可能跟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上有望由降转升,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1-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为6.0%,较前值小幅下降0.4个百分点,据测算,当月同比为5.1%,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强增长韧性。一方面,年初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政策面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1-5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继续处于12.8%的快速增长水平),加之本轮政策性降息落地后,后期经济回升向上前景进一步明确,都会对制造业投资形成一定支撑。另一方面,在今年全球经济减速、我国出口面临较大挑战的前景下,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信心会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PPI持续处于通缩状态,多数制造业行业利润负增,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制造业投资带来不利影响。综合以上,我们判断短期内制造业投资增速将由降转稳。

  1-5月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为7.2%,较前值扩大1.0个百分点。据测算,5月当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为-10.5%,降幅较上月扩大3.2个百分点,时隔4个月再度进入两位数下降区间,与4月以来楼市再度转弱相印证。我们分析,5月房地产投资下滑加快,一方面是由于近期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降幅加剧,抵消了“保交楼”带动的商品房竣工面积同比大幅正增长的影响,导致房地产建筑安装投资降幅扩大;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与3月以来计入房地产投资的土地购置费同比正增长的幅度收窄相关,背后是土地市场持续偏冷,去年底前后土地购置费同比正增长的势头难以持续。

  一季度楼市回暖,主要源于前期疫情、春节导致的积压需求集中释放。二季度以来,伴随积压需求在3月底之前充分释放,加之宏观经济修复力度放缓,以及此前以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2022年11月出台)为代表的政策效果已有边际减弱趋势,楼市再度出现转弱势头。

  我们判断,接下来楼市支持政策将再度加码,但具体力度和效果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短期内房地产投资降幅还有可能扩大。不过,下一步政策“工具箱”在放宽购房条件、降低首付成数、下调居民房贷利率等方面都还有较大潜力可挖。其中,根据央行数据,3月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为4.14%,较去年12月下调0.1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同期企业贷款利率水平(3.96%),意味着短期内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还有一定下调空间。这是当前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的关键。我们判断,若各类政策调整到位,房地产投资有望在下半年晚些时候出现实质性回升——即建筑安装投资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1-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降至-0.1%,较前值大幅回落0.5个百分点;我们测算,5月当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降幅较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以及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的双重影响。这是当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强的一个突出体现。

  四、就业: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2%,但青年失业率高位上行。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继续处于年初制定的5.5%的控制目标水平之内。伴随经济复苏态势延续,整体失业率下行符合市场预期。不过,5月16-24岁青年失业率升至20.8%,较前值高位上行0.4个百分点,续创有历史记录以来新高,超过去年疫情期间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当前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其中高校毕业生是重点群体,也是近期政策面持续聚焦就业问题的一个原因。我们判断,接下来就业优先政策会精准发力,其中政策面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这些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点领域。

  整体上看,以5月综合PMI产出指数继续处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为代表,当前宏观经济复苏势头在延续。不过,4月经济复苏力度开始转弱;5月消费、投资、工业生产等宏观数据显示,这一下行势头还在延续。这是6月政策性降息落地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当前以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为代表的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国内外经济走势错位。今年在国内经济回升向上过程中,海外经济下行明显。这一方面会直接带动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下滑——5月出口增速降至-7.5%,后期料延续同比负增长,另一方面也会间接影响国内消费和投资信心。二是在当前经济修复过程中,房地产行业仍持续处于调整阶段。当前房地产投资、建筑装潢材料销售等涉房消费持续同比负增长,对宏观经济运行拖累效应明显,最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信心。

  展望未来,短期内由于上年同期基数抬高,6月居民消费、工业生产增速还有下行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保持基本稳定。低基数影响下,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有可能升至7.5%左右,这意味着上半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0%。重要的是,伴随6月政策性降息落地,后续还可能持续推出提振经济复苏势头的政策措施,三季度经济修复动能将再度转强,完成全年“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难度不大。我们判断,全年GDP增速有可能达到6.0%左右。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责任编辑:赵思远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