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白马股之燕京啤酒:新低之后还是新低 或已边缘化

0

伪白马股之燕京啤酒:新低之后还是新低 或已边缘化

第6期

2017年05月25日17:04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导读

燕京啤酒曾是国内五大啤酒品牌之一,市占率一度排名前二。然而,其较为保守的扩张策略及对市场产品结构变化的不敏锐,数十年的民族品牌燕京啤酒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边缘化。

  股价跌跌不休,业绩连年下滑,中高端品牌难以有效推广,在啤酒行业整体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国企老牌燕京啤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数十年民族品牌被竞争对手一步一步赶超,燕京啤酒与华润、百威、青岛啤酒三巨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新低之后又是新低 股价下行几时休

  燕京啤酒五月以来阴跌跌跌不休,不断下穿前低,月跌幅超20%,已跌穿2638时的低点,开启了新一轮下跌通道,短期内似无止跌迹象。而重庆啤酒、青岛啤酒依旧稳步攀升,甚至于在港股市场上市的华润啤酒又创出历史新高。夏季本应迎来啤酒销售旺季,然而燕京啤酒无论是销量还是股价,都反其道而行之。

燕京啤酒日K图燕京啤酒日K图

二、品牌价值十年翻三番 曾与青啤等三足鼎立

  燕京啤酒1980年成立,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品牌价值从2000年的61.59亿元暴增到2013年的502.65亿元,十多年翻了三番,增速惊人。至2015年,品牌价值达到882.75亿元,位居201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42位,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特供酒”, 燕京啤酒在广东市场,与珠啤、青啤呈三足鼎立态势;在北京、内蒙、广西等地拿下了半壁江山,一度位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之首。

三、巨头变倒数 销量降速居五大啤酒商之首

  2016年“啤酒和便当面都卖不动了”。 2016年,燕京啤酒的销售额减少7.96%,虽然行业整体出现下滑,但燕京啤酒的销售量下降速度却位居国内五大啤酒巨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 、百威英博、燕京啤酒 、嘉士伯)之首。

  4月25日,燕京啤酒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燕京啤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降46.90%,创十年最低,这是燕京啤酒连续第三年出现业绩下滑,甚至已经不足2014年的一半,早已跌出第一梯队。

  伴随啤酒产销量整体下滑,华润啤酒却交出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6%和6.8%的业绩。华润靠资本起家,一直以来凭借不断地收购及并购占据了市场龙头地位,市场占有率居第一。而百威英博则以强有力的中高端产品占据了市场先机,挤入第一梯队与华润竞争。即便与同处第二梯队的青岛啤酒相比,燕京啤酒的改革进程也始终落后,中高端产品在与青啤旗下皮尔森、全麦白啤、原浆桶啤等高端品牌竞争中处于劣势,更不必说与进口品牌相比了。

四、数十年民族品牌跟不上市场步伐 或已边缘化

  尽管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燕京啤酒成为倒退最快的一位无疑与自身因素有关。白酒的高端品牌贵州茅台等屡创新高,为衰退的啤酒业带来了启示——消费存在向中高端市场转移的倾向,从百威英博进驻第一梯队便可以看出。而燕京啤酒明显没有迅速的作出反应,及时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在意识到问题后,燕京啤酒着重打造中高端产品的道路也并不顺利,品牌竞争相比其他巨头仍然有明显差距,在产能受限及市场份额被侵占的情况下,中高端产品的销量并未有所表现,推广面临困境。

  在扩张的道路上,燕京啤酒表现得相对保守,多年来并没有大的并购行为,仍然守着自己的大本营,即便大本营不断遭到竞争对手的入侵。燕京啤酒面对越来越高的行业集中度似乎反应平平,随即在各大巨头迅速扩张产能、抢占市场的战役中交出了自己的地盘。啤酒市场弱肉强食,燕京啤酒一步一步走向边缘化。

  燕京啤酒目前股价6.31元,但市盈率已高达82.78倍。青啤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效应,获麦格理升评级目标,再度大涨,目前股价34.38元,市盈率仅为20.04倍。燕京啤酒若要改变股价低迷的状态,业绩压力重重。

  “伪白马股卸下面具”系列策划:

  第一期:伪白马股之华锐风电:上市首日即最高价 现濒临退市

  第二期:伪白马股之民生银行:公司管理混乱 股价跌跌不休

  第三期:伪白马股之四川长虹:曾经股市翘楚或已沦为“资本市场路人”

  第四期:伪白马股之中联重科:陷入成长困境 离三一越来越远

  第五期:伪白马股之盐湖股份:斥资建多个化工项目却无甚回报

  第六期:伪白马股之燕京啤酒:新低之后还是新低 或已边缘化

  第七期:伪白马股之网宿科技:昔日股王10个月跌53% 成长逻辑或被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