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国企产权改革路径选择 > 正文
 
质疑郎咸平:是独钟国企还是误导苍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 09:48 新浪财经

  孙燕君

  郎咸平在炮轰德隆、海尔、TCL,质疑韦尔奇之后,又把其大炮对准了格林柯尔的顾雏军。一周多前,郎咸平在上海发表了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列举了顾氏七宗罪。一时间舆论哗然。不久前,顾雏军正式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诉讼状,以个人名义指控郎咸平对其构成了“诽谤罪”。香港法院已经正式受理此案。

  是民企教父还是民企杀手?

  不知何时也不知何人送给了郎咸平一个民企教父的称号。郎咸平的另一个绰号是民企杀手。请看郎先生如何理论民企:

  ———在中国没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咨讯尽在华夏近视网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有民企已真正做大做强。中国民企如要做大做强,只会造成悲剧!

  ———民营企业并不可能成为未来经济的中坚,并存在严重的隐瞒利润现象。隐瞒利润占到总资产10%。

  ———信贷向政府和国企倾斜,因为民营企业普遍信用机制太差,可信度差。

  ———家族企业不可避免地走向对中小股东的剥削,而且影响法制。

  ———中国民企透过上市所获资金远远超过股民所得,如此的股市简直就是对财富的摧毁而非创造。如果民企在20年时间里做的只是将社会财富转化为个人财富,那民企的存在意义在哪里?……

  郎咸平关于民企的高论不值一驳。没有民企的崛起就没有中国今日的经济奇迹,这已是国人的共识。若依郎先生的高论行事,中国民企将遭灭顶之灾。

  对于民企,郎咸平有理论也有行动。去年7月18日,郎咸平对四川媒体透露:德隆被证监会调查。结果造成股市混乱。当消息被证伪,郎咸平又说“媒体上的说法曲解了我的意思”。一周多前,郎咸平炮轰顾雏军,格林柯尔控股20.64%的科龙股价连续5日下挫。

  当人们称其为民企杀手时,郎咸平说:“我和民营企业无怨无仇,又是在资本主义商业社会长大受教育的,怎么可能反对民企?”我们的确很难找到郎咸平反对民企的动机,惟一的解释是郎咸平在理论上的标新立异和行动上的频频出击,都是为了炒作自己。

  是独钟国企还是误导苍生

  郎咸平似乎对中国国企情有独钟。请看他如何理论国企:

  ———国企产权不改一样能做好,国企比民企更有信用、更有活力。

  ———大企业应该是最好的200家国企,没有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资产效率并没高到哪里,而无论是香港股市还是内地市场,国有股份制企业都是优质市场资源。

  ———国有企业圈钱的意愿远远低于民营企业。

  ———象产权改革,国退民进,就是那些不做研究、拍脑袋的学者想出来的,从而造成大的祸患。

  ———银行改革改早了,银行改革与产权无关,改制上市不一定能提高效率。

  ———自由竞争带给国家无穷的祸害。

  ———问题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在联合起来侵吞国有资产。

  ———MBO就是一个掠夺国有资产的最好方法……

  郎咸平关于国企的高论同样不值一驳。市场竞争、产权改革、国退民进,这是中国人经过20多年艰苦实践才找到的道路。中国国企的现状还需要争论吗?到东三省去看看那些常年亏损的企业,看看成千上万的下岗职工就一目了然了。郎咸平明明知道美国的大企业几乎没有国企,世界500强几乎都是民企,却不许中国大企业有民企,却硬要在中国搞“国进民退”。

  面对郎咸平的信口开河,国务院国资委所属职业经理研究中心李开发在题为《国企改革化公为私?与郎咸平教授商榷》一文中指出:“困难国企每年亏损企业总资产的15%—20%是常事。有的会高达企业总资产的30%以上。也就是说,企业三到五年不开张,企业就有可能亏损完了。”他还说:“困难国企的改革之难,常常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我们常常置身于一个局部,没有很好的换位思考,因此带来了许多国企改革资产严重流失的误会和误解。改革不仅需要伟大的理论家,而且更需要面对现实勇敢操盘的实干家。二者缺一不可。”

  郎咸平炮轰的恰恰是面对现实勇敢操盘的实干家,若依郎先生的高论行事,改革无望,苍生误尽。

  若说郎咸平对国企情有独钟也不准确。在他所炮轰和将要炮轰的企业中也有知名国企。

  众所周知,当今国力之争主要是企业之争,企业之争又主要是企业家之争。而郎咸平攻击的目标都是知名大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干?郎咸平说:“你批评大企业,就肯定受它的重视。”

  当记者问:你认为这种侵吞国有资产的情况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很严重吗?郎咸平答:海尔这样的企业都是如此,随便找几家都是这种结果,其他企业的情况可想而知。

  在郎咸平的眼里,中国知名大企业还有清白的吗?假如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知名大企业都是巧立名目攫取国有资产的违法企业,中国的经济前景还有光明吗?

  郎咸平和大企业过不去的深层动机到底是什么?仅仅是为了炒作自己吗?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横空出世的书生的真正用心!郎咸平一夜成名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呢?

  精心包装:郎咸平的辉煌经历不过就是在美国读了个财务学博士,其后又在美国几所大学教了几年书。有郎先生如此学历并在各地任教的中国人成百上千,但惟有郎先生一人名震中华。

  成名的第一步是自我包装。他在许多场合多次讲到:“在公司治理研究上我是世界一流水平。”他又借别人的嘴给自己封了个亚欧第一人:“当时,也有同样的一流学者劝我:你在美国,大约有二三十位专家和你一样的造诣,但在亚洲乃至欧洲,关于公司财务研究,你郎咸平都是第一人。”而这个“世界一流亚欧第一”的主要证据是在世界一流杂志上保持每年一两篇的频率,陆续发表了20多篇论文。

  其后,郎咸平又把自己包装成全体民众和中小股民利益的代表者,国有资产的捍卫者,中国学界孤独的良心。

  刻意炒作:郎咸平深知要想成名光靠包装不行,还得靠炒作。郎咸平的确是学界百年不遇的炒作高手。且看他如何出招:

  香港发难———郎咸平向香港立法会开的第一炮其实是个哑炮。结局也很凄凉。不但遭到香港证监会主席沈联涛的公开反驳,而且被众多投行斥为荒谬。但此事却被郎咸平炒作成香港政府不愿改变现行体制,并把自己炒成舌战国际十大投行的孤胆英雄。

  调解仰融案———郎咸平以独立第三人介入仰融案一事是个仅仅两个月就无疾而终的闹剧,自始自终,作为当事双方之一的辽宁省一直没与郎先生接触过。而且,委托人仰融也从未在公开媒体上表示过他委托郎先生做什么,一切都缘于郎先生所讲的他接到的一个电话。

  炮轰企业———郎咸平炮轰的全部是中国最著名的大企业。他知道有关这些知名大企业的任何重大新闻都会成为焦点,他将随着知名企业而知名,随着知名企业成为焦点而成为焦点。郎咸平是世界上惟一个靠炮轰名牌企业成名的学者。

  质疑韦尔奇——当韦尔奇受到中国企业界热情欢迎时,郎咸平却一反潮流独自质疑韦尔奇:韦尔奇没有学习价值。自从韦尔奇上任之后,GE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韦尔奇20年的GE生涯等于白干一场,而且还制造了一大堆泡沫让他的继任者和股民受难……这些不顾基本事实的惊人之语令世人眩晕,郎咸平再次成为媒体焦点。

  甘做烈士———郎咸平炮轰格林柯尔后,遭到企业的坚决反击。在格林柯尔委托的香港律师给郎咸平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要求不被执行,我们的委托人将保留采取任何保护声誉的措施的权利,包括法律诉讼,恕不知会。”众所周知这是香港律师在律师函中常用的说法,并不构成威胁,也没有任何采用非法手段和秘密行动的意思。对此身在香港智商很高的郎咸平肯定明白。但他却故意曲解,然后大肆炒作:“这是我2001年进入内地以来第一次遭到企业家的威胁,如我本人、家人及朋友受到顾雏军非法手段的秘密行动伤害的话,我和他不同,会采取法律程序,这是守法老百姓应有的观念!”

  “我基本上还算是有话语权的学者,我的学术研究尚且要受到顾氏的威胁与打压,我不敢想象其参股上市公司的中小股民对其有意见应该如何表达?”

  当记者问:“如果对方采取低下手段您怎么办?”郎咸平答:“以我对顾雏军的了解,这是可能的。但我已经事先说过了,我已经48岁了,不怕他。”

  郎咸平把自己炒作成不为强权不怕威胁的英雄还嫌不够,进而非要把自己炒作成烈士:“我的偶像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烈士,我和林觉民一样都是为了信念而工作的。”

  其实一切都是子虚乌有。一切都是彻头彻尾的炒作。但对于炒作高手郎咸平来说,这一回似乎炒作得有点过。

  当媒体问其是否有炒作之嫌时,郎咸平坦言:“受到关注你就认为是炒作,如果你认为是炒作的话那就是炒作吧。一个经济学家如果不受到关注他讲的话有人听吗?大家不要把炒作这件事看成是非常负面的东西,不讲话就是不炒作了吗?”

  在中国,当经济学成为显学之后,经济学家地位日见攀升。其中严肃学者有之,沽名钓誉学者也有之。郎咸平的高明之处是找到了一条世上学者都视而不见的成名捷径———炒作!是学术研究还是商业运作

  郎咸平是以学者身份面世的。他将其在舞台上的所有表演都称之为学术研究,他推出的理念是“以学术参与现实,关注民生”,他自称是把“在亚洲极少见的、采用大量案例剖析企业融资财务课题”引到内地。果真如此吗?

  错位与越位:“采用大量案例剖析企业融资财务课题”无疑是个严肃的课题。世界上许多商学院包括中国内地的商学院都在进行。学者研究企业案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从中总结出经济规律。但郎咸平研究企业案例是有预谋的。其目的是为了找出企业的违法之处,是为了炮轰企业,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炒作自己。作为一个学者这是严重的错位与越位。因为监管和查处企业从来都是监管部门的事,从来都不是学者甚至媒体的事。因为学者不是侦探和执法人员,无力也无资格完成对企业的侦查和取证。

  对于郎咸平的错位和越位,早在一年前就有《中华工商时报》的记者予以揭露:“郎咸平只是一个香港教授,既没有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授权,又没有得到官方的聘任,居然面对媒体充当了新闻发言人的角色,披露上市公司被查处这样的‘内部’资讯,这件事本身已经是场闹剧。”

  学术暴力与媒体暴力:郎咸平高唱学术自由,但推行的却是学术暴力。当这种学术暴力与媒体结合在一起时就演变成破坏力极大的媒体暴力。

  刚刚走向市场不久的部分中国媒体容易产生两种冲动:其一是被企业收买形成企业话语霸权。其二是出于生存炒作需要对企业实施媒体暴力。郎咸平正是利用了后者。

  郎咸平先是精心自我包装将其变成媒体关注人物。然后巧妙利用媒体炒作心理,将其学术暴力通过媒体转变为媒体暴力。

  郎咸平说:“今天我必须要维护媒体的话语权。”其实他要维护的是嫁接了学术暴力的媒体话语霸权。

  毫无疑义,任何人都有监督和研究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的权力,但任何人都没有凭主观臆断和推论攻击和诽谤企业和企业家的权力。企业和企业家的名誉是受法律保护的。

  作为一个研究企业案例的学者,如果在研究结果中发现企业有违法行为,你有权向监管部门举报:但当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你无权向媒体公开所谓研究成果,因为这个研究成果中对企业违法行为的举证是没有得到核实的。

  毋庸讳言,在中国经济的转型中,的确出现了不少违法企业和违法上市公司,这正是监管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的原因。遗憾的是,在有关部门和证监会查处的欧亚农业、中科创、银广夏等上市公司中竟没有一个是郎咸平研究和炮轰的目标,即便是最近出了问题的德隆,也与三年前郎咸平所谓的质疑无直接关系。一位作者最近撰文指出:不要忘记郎咸平正是2002年1月开始担任德隆盟友———第一龙浩首席经济学家的,他与德隆的合作并非无人知晓。不要忘记在郎咸平担任学术顾问的某杂志推选出的被严重低估的29只“蓝筹股”中,银广夏赫然在列。

  郎咸平的学术水平和功力、眼力由此可见一斑。郎咸平学术研究的真实目的由此可见一斑。

  必须指出:中国的名牌大企业,无论国企和民企,绝大多数是健康守法和生机勃勃的。它们是国家竞争力的主要代表,是民生之本,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

  郎咸平可谓聪明过人。他窥见了中国内地产权改革的大好时机,他找到了中国内地现存法律的空隙,他发现了中国一些媒体的幼稚和浮躁。

  然而郎咸平的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当他炮轰海尔之后,海尔的回击是:海尔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当他炮轰TCL之后,TCL的回击是:郎咸平列举的数据之间不存在直接的逻辑关系。当他炮轰格林柯尔之后,顾雏军将其告上香港法庭。当他被顾雏军告上法庭后,他的嘴突然变软了。

  之前他这样说:“有人说我跟中国的大企业过不去,因为我说了谁要倒谁就倒了,结果就被加以‘杀手’的名号。我研究的还有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三九、南京斯威特、复星集团,估计一些人听到消息后要开始发抖了。但是,我认为跟这些大企业‘过不去’是应该的,巧立名目攫取国有资产,这样的行为就该跟他们过不去!”

  之后他又这样说:“我从来没有谈到非法的问题,也从来没有说过他们是非法的。对于选择北大方正等企业作为学术研究对象,自己只是希望提出一些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外界不要联想太多。”

  “巧立名目攫取国有资产”难道还不非法吗?如此前后矛盾难道不是心虚吗?

  相关专题:郎咸平质疑顾雏军

  新浪财经特别策划:

  造系运动之格林柯尔系

  相关评论:

  德隆事件拷问学者良知

  李开发:关于国企改革中国资流失的相关问题

  郎咸平唱独角戏

  我看郎咸平:郎若红颜 其必为祸水?

  张军:学术的边界

  最新进展:

  顾雏军香港起诉郎咸平 双方都拒绝透露详情

  顾雏军昨以个人名义向香港高等法院起诉郎咸平

  面对媒体追寻科龙退避三舍 媒体见面会半途夭折

  郎咸平VS顾雏军 格林柯尔将召集媒体回应抨击

  郎咸平表态:不会留情面 不要对民企抱有幻想

  郎咸平对决格林柯尔:

  郎咸平:学术尊严 不容顾雏军践踏(图文)

  郎咸平:MBO成了MBI 国企问题不在所有人缺位

  《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

  郎咸平质疑顾雏军 “七板斧”伎俩席卷国家财富

  郎咸平接到格林柯尔律师函 称将公布真相

  相关报道:

  郎咸平:警惕国资被“合法剥削”

  李东生冷淡回应:郎咸平是谁?

  学界反响:

  吴敬琏与许小年回应郎咸平:国企改革不能停止

  左大培:警惕中国的贝卢斯科尼和霍多尔科夫斯基

  赵晓回答神秘女生提问 回应经济学界“失语说”

  国企能否搞成老板企业?经济学家激辩国企改革

  张维迎回应郎咸平:善待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五学者北京声援郎咸平 郎咸平披露缺席学者名单

  回应郎顾公案遭质疑 赵晓反击网友集体批斗

  郎咸平可能不必再孤军奋战 经济学家将集体回应


邮件订阅:
  《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正在举办有奖订阅活动。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您将有机会获得神秘礼物
Email: 订阅 退订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