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背后的隐忧 重组难以救股市--拯救股市(6)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10日 13:16 新浪财经 | ||||||||||
经过1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上市公司业绩连续几年大幅度下降,亏损公司和ST公司队伍不断扩大,投资者对股市前途缺乏信心。那么,到底依靠什么来重振中国股市?借助什么来恢复投资者信心? 近年来,一些市场人士坚持认为,中国股市的唯一出路在于重组。但大量的事实表明,重组并没有造就一个有生命力的股市。
不是吗?1999年之后,中国股市的重组风潮达到了高潮。市场的表现却是,一批当年大红大紫的重组明星黯然倒下。因重组成功而一飞冲天的大牛股国嘉实业、中国股市首只股价突破100元大关的牛股之最亿安科技、以倡导“学习的革命”红遍大江南北的教育软件开发商科利华……如今都走下了神坛,成为ST家族的新成员。 打破一个个旧神话,又制造一个个新神话。老明星尴尬退场,新明星闪亮登台。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无休止的重组为何救不了中国股市?只须回顾一下国嘉实业的重组故事,便可略知一二了。 1993年上市的国嘉实业本来由中信兴业信托公司控股,主营业务由光电设备生产、时装、钢铁、房地产等拼凑而成。1997年上半年业绩出现亏损后,北京和德实业公司成为该公司大股东。和德入主之后,将国嘉实业主营业务定位为以软件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而注入国嘉的北京国软科技有限公司是高科技业务的核心。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之下,这样的资产置换和产业转型设计显然是极其富有想象力的。 当然,事情并未就此止步。为了极力宣传其介入高科技行业的崭新形象,重组后的国嘉实业在媒体上连续刊登整版的悬念广告。对这个广告,许多投资者可能还记忆犹新。国嘉实业充分利用其合资背景,含糊其词又带诱导性地声称:公司正在从美国引入一项电子商务领域的新技术且准备在国内推广。其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公司股价从接近6元的水平飙升至47元左右。而悬念广告上的新技术迟迟不见踪影。 上述情况说明,完全脱离公司实际情况的夸张宣传,短时间内或许可以维持公司的“光辉”形象。但真实面目迟早会败露,故事和题材总有一天会枯竭。 2002年4月份以来,先后有航天长峰、都市股份、白猫股份、商业网点等PT股经过重组以后恢复上市。上市之后一个多月,这几个股价迅速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航天长峰股价表现稍差,但也明显强于同期大盘表现。四只摘帽股的市盈率均已超过沪深股市的平均水平。这样的定价是否合理?它们是否会重蹈国嘉实业等重组股的覆辙? 目前来看,还不好说。即使看基本面情况,也很不确定、很难预测。经过彻底资产置换与重组之后,摘帽股的基本面发生突变,但这种变化是一次性的还是可持久的,还需要仔细分析。从以往的重组案例来看,通常是重组当年业绩出现急剧增长,但随后很快进入低谷,直至一蹶不振。 自1998年以来,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均经历过程度不一的资产重组。重组形式包括股权转让、资产置换、收购资产、剥离资产等各种各样繁复的交易。如果将每一次股权转让和资产注入看作一次上市的话,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数量可能已经超过了2000家。但这样大规模且高频率的资产重组并没有抑制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的趋势。 尽管上市公司业绩滑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如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股本扩张过快、会计制度变化等,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上市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而对重组的过分依赖直接导致了经营管理的松懈。由于政府往往是重组的直接策划人和操作者,对重组的依赖实际上是对政府的依赖。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的重组实际上一直持有一种鼓励甚至放纵的态度。从维护市场短期稳定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暂时利益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市场长远发展来讲,放任重组则遗祸无穷。 重组泛滥的必然结果是,许多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大部分精力不是放在加强经营管理、改善公司业绩上,而是放在策划重组甚至内幕交易上。亏损公司不但不以亏损为耻辱,反以亏损为荣。如此恶性循环,上市公司业绩焉有增长之理? 而从国际经验来看,没有哪一国股市是靠重组而发展起来的。虽然国际资本市场每年有相当多的收购兼并案例发生,但参与购并的上市公司还是少数,而且历史经验表明,购并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并非完全是正面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内部的创新能力和公司治理。因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将中国股市的希望寄托在重组上。 (注:本文为蔡慎坤先生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