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背后的隐忧 市场化倒退危险--拯救股市(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08日 17:50 新浪财经 | |||||||||
正如邓小平南巡讲话所言,建立股市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本质含义在于“市场化”。如果适得其反,“计划性”因素越来越多,岂不是中国股市“市场化”的倒退? 中国股市建立伊始,虽然也有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但总体上是个“体制外”的东西。市场由无数的所谓散户、民间资本大户和投资者构成,有着非常“不计划经济”的特色。所
可是,随着证券公司尤其是基金的大规模扩容,市场的投资者逐渐“公家化”、“国有化”了。也就是说,此“机构”非海外市场的彼“机构”,就像中国的银行和美国的银行不是一回事,中国的银行往往带有国家财政的意味。 这些所谓“公家”机构,并不能像真正的市场化的投资机构那样为自己负责。2001年股市大跌,包括“私募基金”在内的民间资本损失惨重,照理来说,券商和基金也理应如此。但有关方面却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政策倾斜明显。这与过去银行和国有企业的关系是一致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最后两者的钱财是一笔糊涂账。而真正倒楣的是谁?自不必多说。 最近,有一个叫得震天响的口号,叫做“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这个说法并没有错,要害是发展什么样的机构投资者。按照现在的“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最后只会让这些“公家”机构全面占领市场,股市最终彻底国有化,变成了一家大的国有银行。股市的整个运作机制在逐渐财政化和“公家化”,这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变相“复辟”。 中国股市如果变成结构性的泡沫市,它不是肇因于那些带有赌徒或冒险心态的民间资本的过度投机,而是由看似很市场很理性但实际上却无法负责的机构“公家”造成的。有人说要挤出股市的泡沫,挤来挤去,挤出的却是民间资本,挤出的却是市场力量,甚至股市有可能蜕变为“计划性”的股票市场,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随着国际资本正步步紧逼地叩击着中国的大门,中国股市加快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步伐已显得更加紧迫。虽然我们在近年来的改革中已经大大地推进了股市的市场化进程,但却远没有达到现代市场经济的程度,要与国际惯例接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速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核心是解决有限的资本往哪里运动,运动中的资本怎样增值,增值中的资本如何追求最大利润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的市场还处于深层次的困惑之中。市场的力量抵不过行政的力量,行政权力和行政机制在多方面还对市场和市场机制加以钳制,并削弱了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资本本来是行政管制的对手,但我国股市中的资本,不但不以资本应有的规律行事,还反过来亲近行政权力,其结果必然是行政权力对资本形成较高程度的同化。市场本来是竞争的场所,但我国股市中的竞争机制却严重缺失,竞争性的发行机制、竞争性的上市机制、竞争性的淘汰机制、竞争性的融资机制和竞争性的发展机制都还很不健全,结果导致市场扩张不是自我扩张,市场收缩不是自我收缩,市场协调不是自我协调,市场选择不是自我选择,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出现了市场的失序和失效现象。这种严峻的现实表明,我国股市还不完全是一个能够有效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的场所,要素的整合功能也没有在市场上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和实现。 推进中国股市的市场化进程,全面导入竞争机制,培育具有人格化功能的资本主体,是中国股市跨越市场化的核心和关键。要实现这种全方位的市场跨越,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行政功能并逐步放大市场功能,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场所,让资本具有追逐利润的功能,让企业成为要素整合的主体。 必须改变现在的市场运行机制,让中国股市处处有竞争,时时有竞争压力,人人有竞争意识,从而使企业在股票发行与上市的过程中,不断累积市场经济与股份经济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接受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约束与洗礼,进而不断地强化市场的外在压力并激发市场的内在活力。必须划定行政部门与企业、权力与市场的功能定位,使上市公司真正成为具有独立财产从而具有独立的意志和利益的人格化主体,并且能够内在地产生对行政命令的应对机制,从而使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中国股市中得到充分体现。 (注:本文为蔡慎坤先生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