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幕与陷阱》跋:真理与社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11日 16:51 新浪财经 | ||
汪丁丁/文 "真理"与"社会",这是两个严肃的词语,如此严肃,以致今天的人们普遍要嘲笑它们"不识时务"。然而,这正是《财经》诸君引以为己任的"时务"。 真理的时代早已逝去,那是一个被奥维尔(《1984》)真实记录下来的时代,是一个只能靠"中央真理部"来确定何为真理何为谎言的时代。1984年,福柯颓然倒卧在巴黎街头死去,留下一句警世恒言:"真理是权力的产物"(truth is being produced by power)。 真理是权力的产物,这道理早就被苏格拉底的论敌们,被称为"诡辩学派"的智者们提出来过。古希腊诡辩家,或许还有中国的公孙龙子,最早意识到人类语言重复多次便会成为真理。我们自己说出来的话语往往披上我们自己思想的外衣,假装那是我们思考过的事情。于是,说得多的人,或者,嘴巴统治了耳朵和眼睛的人,往往沉迷于自己的言说,忘记了真理的本义。于是,权势者们开始争夺话语权力,有意无意间试图让整个社会信其所言为真,是谓"意识形态的时代"。 今天,在"后意识形态"的时代里,不再有谁相信权势者所言为真。"沉默的多数"相互耳语猜测那说话的人后面的利益是怎样的,那些利益之争后面的权力较量将怎样改变沉默的多数的生存局面,以及百姓们打算如何从这类世故老道的耳语里面盘算自己未来的日子。一言以蔽之:真理不再是唯一的了。 利益的多元化,权力的多元化,导致了真理的多元化。真理原本是"多元"的,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希腊辩证法哲学家赫拉克立特早有箴言:逻各斯在每个人心中,虽然人们对它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形同沉睡。通过言说,盲目的人们听到了其他人的声音,逻各斯才从沉睡中惊醒,是谓"大众分享的逻各斯"。 真理是大众的言说,是大众免除了权势操纵时的言说。真理是我们每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在倾听着大众言说的时候体悟到的刹那间澄明起来的事情。真理是历史与逻辑的同一,是说与思的同一,是存在与体悟的同一。 《财经》所做的事情,相当世俗,是做关于金钱的报道。可是《财经》从一开始就明白,任何关于"钱"的事情,同时也就涉及了政治和文化。这类关于赚钱的政治经济学更符合目前《财经》刊名之下的一句英文:"business and finance review"--商业与金融评论。《财经》一直在做的事情,无非"评论"而已,在"财经"便是财经评论,若在"电影"便是电影评论,若在"文化"便是文化评论,若在"政治"便是政治评论。只不过,《财经》的评论不打算流于时下"小资"的无病呻吟之论,亦不打算迎合市场口味,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传媒。《财经》的评论直接了当就是要针砭时弊,考问良心,鞭笞邪恶。 《财经》所追求的职业道德只是两条:(1)倾听不同的声音,(2)批判现实主义。但要做到始终倾听不同声音是极难的事情。有时候,立场和激情会蒙蔽了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有时候,生存危机和求生的本能会迫使人们沉默,拒绝弱者的呼唤。《财经》深知,在当代中国社会里,保护每个人自由表达的权利意味着什么。《财经》努力要把自由表达的愿望告诉所有的人类,告诉"沉默的多数"以及有意无意间迫使他们沉默的少数,告诉那些打算知道真理的"散户"和权贵。《财经》深知,理想,只有对长期奉持着它的人,是宝贵的。有时候,《财经》也会厌倦了"牛虻"的命运,自嘲"螳臂当车",甚至怀疑生活的品格,疯狂地要卸去那份自许的历史感。 但是毕竟,《财经》走过来了。时光流逝,理想没有跌倒。理想如这天上依依的白云,飘动着,然而却吹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