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报防着点 当心踩地雷!

2001年07月07日 11:1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何晓晴/文

  中报公布期间,是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信息最集中的时期之一。按常理,这些公开信息应该成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可是,目前中国证券市投资者如果依据从中报获取的信息进行投资,那很可能要出现投资失误。因为中报披露期间不仅是信息供给集中,还是市场信息风险集中时期。会计信息虚假难除

  近年来,管理层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越来越严,每到年报、中报公布时,都会提出新要求,今年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规范中报披露工作,中国证监会先是下发了《关于上市公司、拟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做好与新会计准则和制度相关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在2001年度中期报告中,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及其补充规定,编制比较财务报表。

  中国证监会又下发了《关于上市公司2001年中期报告披露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中期报告正文应严格按照《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编制利润表附表。

  有的投资者天真地认为,管理层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中报年报应该越来越可信了。这种愿望是良好的。但上市公司都会自觉地满足投资者这种愿望吗?一些上市公司管理混乱,债务如山,官司如麻,它们按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暴露公司的真实情况,难免做假。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一些上市公司造假的水平水涨船高,有的甚至推出造假“系统工程”:造假时间分散,手续齐全,名目繁多,隐蔽性,有欺骗性。

  2001年中报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投资者对中报财务报表,需加以甄别,区别对待,以防上当受骗。暴涨暴跌并驾齐驱

  如PT一族重组成功的明星股PT北旅,2000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14元,每股净资产0.0176元,但2000年年报每股收益高达0.91元,在沪深两市公司中排名第八;净资产收益率81.18%,在两市公司中排名第三。其业绩的增长多么惊人!相比之下,绩优公司难免黯然失色。

  该公司所以能取得近两个亿的“暴利”,靠的是三笔“横财”:一是新大股东长峰集团入主后,有关债权人放弃部分债权,获得债务重组收益15204.04万元;二是北京市财政局同意该公司免去欠缴的财政周转金及土地占用费共1795.58万元;三是获得其它收益2634.65万元。三项合计19634.27万元。公司于是向证监会提交了恢复上市申请。

  而去年的ST粤金曼则与之完全相反,2000年中期公布的是一份比1999年全年亏损更为严重的业绩报告。这份中报显示,公司期内净利润亏损3.2亿元,每股收益-2.385元,每股净资产为-7.074元,成为沪深两市之最。而1999年全年亏损2.2亿元,每股收益为-1.64元,每股净资产-4.07元。公司亏损的急剧放大,主要不是公司主业滑坡所至,而是历史包袱使然。公司采取了与一般利润包装完全相反的做法,即不仅不将亏损缩小,反而将亏损人为放大,以此为往后适当时候创造“奇迹”埋下伏笔。只是PT北旅成功了,而粤金曼未能如愿,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成了深市第一家退市公司。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2001年中报不会销声匿迹。不经审计逊于年报

  中报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重要渠道之一,但与年报相比,监管部门对其披露的要求相对宽松,因此给上市公司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其可信度要打些折扣。比如配股所要求的净资产收益率及格线,是以公司的年报数据为依据,而与中报无关。即使中报出现巨额亏损,只要年报净资产收益率能在6%以上,结合其它条件仍可确认配股资格。同样,对于ST股票和PT股票的认定,其业绩依据也是上市公司的年报而非中报。所以,有的公司对中报并不在乎,反正下半年还可通过各种手段达到扭亏的目的。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ST黄河科。这些年来,一直呆在政府襁褓里的ST黄河科受到政府多方面的特殊照顾,但始终没有摆脱亏损的阴影。1995年,每股亏损0.85元,1996年每股亏损2.10元,1997年中期每股亏损0.03元,1998年中期每股亏损0.13元,1999年中期每股亏损0.192元。这3年虽说每一年的中期都是亏损的,但到年底,3年都如出一辙地“扭亏为盈”了。

  可见,对有的公司而言,简单地依据其中报的财务指标,很难准确地判断公司的业绩走向,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ST黄河科2000年中期同样出现亏损,要不是执行新的会计准则,2000年年报又会走“中报亏损年报扭亏”的老路。2001年6月23日,公司称“生产经营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又早早地发布了2001年中期预亏公告。公司自1995年至今,连续7年每年中报均为亏损,为什么中报报亏如此痛快?因为它不作为ST和PT依据,无关公司的前途和命运。中报报亏制造假象

  1999年中报亏损公司达94家,而年报亏损公司减少到81家。在13家从中报到年报扭亏为盈的公司中,有的年中股价走势极度低迷,但年报公布之前股价便扶摇直上。

  2000年中期与1999年中期又极为相似,沪深两市1029家上市公司中亏损121家,亏损面达11.76%。在宏观经济向好的大背景下,出现这种情况是很不正常的。

  而到2000年年报公布之时,亏损公司又大大少于中期的亏损家数,沪深两市的1124家上市公司中亏损96家,亏损面下降到8.5%。半年之内,公司业绩腾飞如此之快,实在叫人难于理解。但庄家的理解却非常到位,对那些中报亏损而年报扭亏的个股,在年报公布之前炒得如火如荼。

  今年的情况将会如何?会不会延续“中报亏损家数多而年报亏损家数少”的惯例?投资者不能不多加警惕。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