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客观性遭质疑 美证券分析师麻烦大

2001年07月01日 10:0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特约撰稿 许运凯

  6月27日,美国国会成立了一调查委员会,以进一步调查华尔街股市分析师是否存在不良操纵行为,为承销或拥有此类股票的投资银行制造舆论、牟取利益,并从中捞取分红收入。这一由学者、政府机构、行业自律单位组成的调查委员会的成立,说明美国国会对华尔街分析师以及相应券商的不法行为的调查开始升级。

  分析报告客观性遭质疑

  而此前,美国会已经多次举行听证会。证券业协会还因此公布了规范分析师行为的13项准则,其中包括一项禁令,即禁止证券分析师发表带有偏颇的研究报告,以影响市场交易,从股票发行中获取非法利益。而美林和培基证券等券商也各自采取措施,提出如果分析师持有所研究的股票,就必须通报相应情况。

  从先前投资者以个人名义起诉,到目前以国会名义全面调查分析师的行为,这说明了华尔街分析报告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已经遭到了全社会的质疑。

  网络泡沫破灭揭开黑幕

  华尔街证券分析师历来是人们羡慕的行业,投资者对他们一向趋之若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达100多月的强劲经济增长,美国股市持续走牛,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和纳斯达克[微博]双双迭创新高。这使得华尔街证券分析师手中操纵着“生杀大权”,他们推荐投资者买进或卖出哪些股票,这些股票的价格往往就会应声上扬或下跌。在1999年和2000年初股市狂涨期间,这些分析家曾大肆鼓吹网络经济的增长前景,大力向投资者推荐即将上市的网络企业,为投资银行炒作首次发行的网络股票推波助澜,使得很多网络股暴涨了上百倍。当股票市场处于牛市的时候,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对市场充满信心,因此各种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不良行为就不易察觉。

  但当股市由牛转熊持续低迷时,内幕交易的矛盾就会凸现,如《财富》杂志指出,在网络股“泡沫”破裂、行情大跌时,分析师仍在竭力推荐投资者买入股票,使得公众对股市以及分析师的信心发生动摇。结果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对股市分析家的行为提出质疑,怀疑股评家与投资银行之间存在着某种利益关系。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很多投资者发现自己听了一些权威分析师的“客观”分析后,反而遭受巨大损失,因为最后的事实是许多被分析师曾经说得千好百好的公司,其实只是一家不断烧钱的网站或者是一个海市蜃楼。

  于是,他们开始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随着上诉的案件越来越多,美国会财政委员会以及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决定开展全方位调查,以弄清分析师是否提供了不公正的投资建议,以及这些投资建议是如何做出来的。同时魏斯、海因斯等纽约数家知名律师事务所也联合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华尔街分析师操纵市场的垄断行为。

  永不结束的战争

  一般来说,规范证券分析师的制度包括资格制度和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两方面。其中资格制度从提高分析师证券分析能力的角度,制定从业资格标准;而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规定了分析师忠诚履行职责所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与职业行为规范。证券分析师的资格制度规定了分析师通过学习、训练与实践所应达到的能力标准,对此美国证券业已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并得到投资者的普遍认可。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最近投资者对证券分析师涉嫌造市的投诉,使美国各界认识到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因为该职业肩负着引导理性投资、构筑规范市场的重要任务。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证券分析师的“成长”反映了一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轨迹。

  事实上,美国早在1890年就通过了著名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并一直致力于对经济领域价格操纵行为的打击。

  证券分析师在美国被公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智力性行业,在证券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正是这种信息和资源优势使得证券分析师能为其所在投资公司的利益而操纵市场价格。

  由于证券市场IPO最关键的是如何确定新股的发行价,因而对分析师施加压力,有助于分析师对所跟踪公司和研究报告采取更严格态度,通过公正的信息完善股市的资本定价功能。

  证券欺诈行为主要指在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中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虚假陈述等行为。这种违法行为以其手段的隐蔽性和情节的严重性而著称,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并扰乱金融秩序,因而无论是在成熟的证券市场还是新兴的证券市场都是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的对象。其中对内幕交易的监管还被认为是一场“永不结束的战争”。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