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何去何从,再次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问题。此次既是对10多年中国股市的一次“大清理”,也为新世纪走势奠定取向基础。
中国股市起步和成长于双重体制背景下,因此,不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 10年来,各方面人士提出了一系列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这些意见不论是平缓的还是激烈的或是尖锐的,目的都在于促进股市的规范化发展;与此对应,有关监管部门为实现股市的规范化运行也竭尽力量。
2001年是中国股市的“监管年”。强化监管,推进股市发展,将以下几个相互关联问题弄清是重要的:
1.股市是否赌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股市是否赌场”,而在于有关运作是否符合“三公”规范。在发达国家,公开营业的赌场也强调贯彻它的“三公”原则,对“老千”作弊予以严厉打击,那么,在中国股市中又怎能允许庄家利用内幕信息、资金实力进行操纵股价的行为呢?
2.庄家是做市商吗?首先,在任何国家的法律上,证券交易所内的股票交易都是严禁“坐庄”操纵的;机构操纵股价一旦被发现,就将受到严厉制裁(在美国,罚款可达令该机构破产的程度)。其次,在美国Nasdaq市场中,的确存在做市商制度,但实行做市商,一方面是为了在非集中竞价(即“一对一”谈判)的条件下保障股票交易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也严禁做市商单方面操纵股价,误导其他投资者。证券交易所中的股票交易属集中竞价(在中国更是属集合竞价),不存在非连续性交易的问题,也就无需借鉴Nasdaq的做市商制度,更不能用“做市商”来为“庄家”辩解。
3.如何看待投资与投机?在股市交易中,“投机”是一个中性概念,它与“投资”的区别通常用时间划分和换手率计量。例如,在中国股市中,有人认为,持股超过6个月属投资范畴,否则,属投机。然而,决定投资或投机的主要因素是:第一,上市公司质量和经营效率。第二,股市投资收益。第三,庄家操纵。
4.市盈率是否过高?市盈率本来只是投资者用以权衡其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家用以衡量股市风险的一种参考性指标,并非实质性指标。在发达国家的股市历史上,在市盈率较高的阶段,股市运行未必风险就高,投资者投资收益未必就低,就此而言,局限于市盈率高低来讨论中国股市,是缺乏实际意义的。
中国股市中各种不规范现象的形成有着复杂背景且“非一日之寒”,消解这些现象,使股市在规范中发展,也非易事。2000年以来,中国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股市推入了符合市场规则的运行轨道,但不规范现象绝不会因此而立即消失,甚至不会有所收敛。所以,规范化、法制化难以“毕其功于一役”,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
在加强监管中,较好的选择是重点查处轮番恶炒个股的少数机构以及通过坐庄获得巨额收益的个人(包括收取巨额信息费的个人),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日后股市运行不再发生庄家做市行为的目的。(文/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刚)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