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监管:终结庄家 摧毁自由操纵

2001年07月26日 09:32  CCTV《证券时间》 

  央视《证券时间》刘辉

  近日,本栏目记者专访了世界银行[微博]公司治理顾问、欧洲经合组织-WTO银行业监管顾问、香港政府公司治理顾问、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微博]。郎咸平谈到:“我们的监管不是要摧毁一个自由体系,而是要摧毁自由操纵,给股市创造公平自由的环境。”

  记者:我注意到现在很多媒体都称您是“郎监管”,这是为什么?

  郎咸平:一般市场人士都会觉得我讲的太偏激了,有的人说太多的监管会扼杀股市的生存,对矫枉过正这点,我提出绝对不同的看法,讲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国股市的发展是它的监管完备了以后才发展的,是1934年以后。

  记者:那么波兰和捷克呢?

  郎咸平:捷克的发展比波兰好,可是捷克的股市采取一种比较中庸的态度,象香港一样。波兰借鉴美国的制度,非常强调监管,不准有内幕交易,不准有操纵股价,结果到了1999年2000年,我们两方面对比,捷克的股市已经崩溃了,波兰股市反而欣欣向荣,这个就是监管的好处。因此我讲没有一个好的监管,不会有一个好的股市,我们要打击的不是自由经济,而是自由操纵。

  记者:庄家是自由操纵的结果吗?

  郎咸平:如果我们认为中国股市有泡沫,操纵股市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们整个股市都知道它的存在,我们也知道它们是谁,可是我们为什么没办法监管它。漠视它。

  记者:大家漠视它,漠视庄家的存在?

  郎咸平:对。而且还跟庄,还对跟庄洋洋得意。我跟上庄了,它没有想到这很可怕。我拿亿安科技做个例子,我们整个市场对监管的概念都是没有的,对自己犯了什么罪自己都不清楚。我们甚至说,我们的股市是很讲人权的地方,每一个人都是清白的,你不需要管我,因为我是清白的,你必须有证据才能指控我,这个观念非常普遍。在我们的股票市场上,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在中国股市,在任何股市没有所谓的清白,你既然拿了股民的钱,你是上市公司,你就有责任、信托责任,你就要对股民负责任,你就要替它赚钱。

  记者:你不替它赚钱,那就是有罪,我还需要证明你吗?

  郎咸平:昨天我们参加一个公司的培训班,当中有一个关于诚信的话题,很多公司说他们不诚信,是因为市场还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如果他们诚信将吃亏。既然你是上市公司,投资人把钱交到你手上,你就有一个信托责任,把他们的钱用你的良心原原本本交还给他,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所以为什么我们要求披露信息一定要彻底,你要使你的行为让投资人知道,你不能操纵,我们有一个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我们把所有股东该得的钱全部给他,这是一个基本观念,因此一家公司没有信托责任的认识,他常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散布假消息让股价上升,他赚了一笔,股民吃亏了,那么想想看你这样做对吗?

  记者:大家公认今年是监管年,今年也的确出台了不少证券监管方面的政策和法规,而且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也有所收敛,你认为我们监管方面还有哪些元素是比较欠缺的?

  郎咸平: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上市公司资金的运用。财务问题完全是个黑箱,你没有办法知道也没有办法监管,有人说独立董事应该负起这个责任,他们就是负这个责的。可是郑百文不是也有独立董事吗,他负什么责了呢?没有。而且独立董事在我们公司法里必须由董事长任命,那有什么公正性?还有万一独立董事故意犯错,怎么办?

  没有惩处条例,假如说我们给个最严厉的处条例——独立董事的故意过失,必须负上无限清偿责任,那他就小心的多。看来问题的关键还是监管。你既然是证监会,你就必须严厉,你就必须得保护股民,这个没有所谓的中庸之道。

  记者:从去年海南凯立状告证监会,到今年小股东联合起来状告操纵股市的庄家公司,看来市场上的弱市群体已经有要求,他们受到的损失有人来承担责任。那么谁来承担责任?

  郎咸平:谁对他们负责?那就是上市公司和证监会,这是两个必然要负责任的机构,尤其上市公司要按上市规则运用资金、披露信息,证监会要按证券法规对上市公司强力进行监管,如果说证监会今天看见一个案子该办而你不办,那么这就是证监会的责任,证监会和上市公司要共同负起责任。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吉普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已5死38伤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陆川秦岚秘密分手近三月 陆川:我们很好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