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图文]奏响质量主旋律——本报记者眼中的2005质量新亮点(10)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08:2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本报记者 刘伊婷

  2005年,食品质量安全仍是一如既往的热门话题,2005年,食品质量安全也是质检系统坚定不移的工作重心。自1月1日正式承担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和卫生监管职能
起,国家质检总局重拳出击、多管齐下,已经收到了明显效果。

  2月,苏丹红一号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紧急通知,大力围剿苏丹红产品。同时,针对可能含有苏丹红的食品进行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并顺藤摸瓜,迅速查清国内苏丹红的源头,予以根治,让老百姓不再谈红色变。

  6月,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召开行业质量分析会议,并以质量安全预警的方式,通告全行业并责令有关生产企业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控制,消除了生产中的不安全隐患。

  7月,“啤酒

甲醛事件”惹人争议。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项抽查,以48小时的高效工作获得的科学的检测数据,为优质的国产啤酒验明正身。维护了我国食品在国际上的形象,也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一次次危机关头的挺身而出,一次次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反应,用数据说话,用标准证明,2005年,质检系统交出的是一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满意成绩单。

  计量强制检定“检”出新天地

  

[图文]奏响质量主旋律——本报记者眼中的2005质量新亮点(1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