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严查含苏丹红一号食品 > 正文
 

成都发现苏丹红制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07:18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昨日销毁33瓶致癌辣椒食品 市民可拨(028)86241111举报

  记者 张焱 李小明 为您报道

  昨日,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紧急出动,对成都地区的26家省直属单位进行拉网检查,结果发现33瓶含有致癌苏丹红一号辣椒制品,该队及时将首批查出的苏丹红一号予以销毁。

  记者昨日从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获悉,3月5、6两日,该队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紧急通知,在第一时间内制定了全省查处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的行动方案,并将全省集中行动方案电传至全省21个市州卫生监督机构,并规定了及时上报检查结果的时限。同时,该队还组织了5个执法小组,分别对金牛宾馆、四川万达大酒店、总府皇冠假日酒店、四川蜀南酒店、四川民族饭店等26家餐饮单位进行了拉网式大检查。执法人员深入现场,对其所有食品原料的购买、存放场所、销售和使用、食品进出账单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有5家餐饮单位使用了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执法人员立即对33瓶产品进行了销毁。

  据了解,目前,全省各市、州卫生监督机构正在按有关要求迅速、广泛的开展对致癌苏丹红一号的全省围剿工作,各地群众若发现苏丹红一号踪影,请及时向当地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反映或拨打(028)86241111举报。

  -连线四川

  自贡:查获144瓶致癌制品

  据了解,接到省卫生厅的紧急执法检查通知后,前日,自贡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对6家餐饮企业和1家大型批发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结果查获了144瓶含有苏丹红一号的制品,对此,执法人员当即予以了收缴封存,并将于近期销毁。

  -连线全国

  问题辣酱找到源头

  昨天,广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消息,宣布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辣椒酱、辣椒油产品中所含的“苏丹红一号”,其源头已锁定为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红一号”。

  据了解,“辣椒红一号”是一种油溶性色素,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了“油溶黄”化学颜料,这种化学颜料中苏丹红一号的含量达到98。而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辣椒酱、辣椒油,正是使用了“辣椒红一号”做为色素原料的。

  昨天广州各部门的调查情况表明,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及其产品销售企业天河辉和公司,已将“辣椒红一号”和辣椒精产品卖给了省内外的多家客户。目前,广州工商部门正继续核查这些可疑产品的销售流向。

  “田洋食品”人去楼空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了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设在增城正果镇郊区的“辣椒红一号”加工点,发现这个加工点已经人去楼空,只有一人看门。

  据了解,广州市田洋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12月,是广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直属企业、广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服务公司创办的。“辣椒红一号”,也正是广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服务公司研制的产品。

  据南方都市报

  辣椒精也含苏丹红

  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进一步检测,亨氏美味源产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的样品数由原来的两个增加到6个,涉及到亨氏美味源的两种产品。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对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的21个样品进一步检测后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的样品数由之前的两个增加到6个,其中5个样品是辣椒油,分别于2005年2月5日、17日、20日、23日、24日生产,现场查封数量为51024瓶,其中2005年2月20日生产的规格为150毫升/瓶,其他为225毫升/瓶;另一个样品是辣椒精,标示为“HH油溶性辣椒精”,2004年12月20日生产,现场数量是119.4公斤。目前供货来源正在追查中。

  据广州日报

  深圳:举报可奖30万

  深圳规定举报“苏丹红”有奖,奖金根据货值获得不同程度而定,最高的可达到30万元。 据深圳商报

  吃了问题辣椒酱咋办?

  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说,一般消费者对辣椒酱、辣椒油的摄入量都比较少,即使吃了问题辣椒酱,短期内也不会出现中毒现象。但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则可能会发生集聚中毒,对人的肝、肾等功能会造成损害。不过这个“长期”要以年来计算。据南方都市报

  监管滞后亟须立法

  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3月4日通报查出广州生产的“亨氏辣酱”含可致癌染色剂“苏丹红一号”后,广州连夜查获了相当数量的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如此短时间内就搜出大量含有致癌辣酱说明工作有效的同时,也表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这些辣椒酱、辣椒油的流向已经查明,但由于已全部流向超市、食品店、小吃店、饭店等,就可能对广大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留给监管部门还有大量的工作。另一方面,查出我国一些食品含有“苏丹红一号”也说明我们在食品卫生方面还有欠缺,至少需要亡羊补牢。比如在食品监管上,我国总是落后于其他国家,这次“苏丹红一号”添加剂,如果不是英国发现并发出警告,我国可能至今还对这样的食品无动于衷。发现了“苏丹红一号”后,公众自然可能问,其他食品也安全吗?事实上,大米、火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故近年来在我国层出不穷。

  因此,我国在食品卫生的监管上亟需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很有必要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国外的经验表明,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有效监管主要是放在生产和流通这两个环节,而且是在事前监督。

  有鉴于此,我国应当尽快制定一部有综合性、覆盖范围广、操作性强、解决交叉和重叠、避免矛盾并且制裁措施严厉的《食品安全法》,同时要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并严格执法。这样,我国公民所担心的食品安全才有望得到改善。 南都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苏丹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