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 2004年银行卡将能潇洒神州行?

2001年05月10日 13:15  精品购物指南 微博

  “五一”外出度假,除去满处“堵途”外,银行卡也时时添“堵”。

  想刷卡,却找不到POS机,找到POS机,又不一定能刷你的卡,眼看着选好的物品却不能拿回家去。呼唤多年的银行卡互联互通,直到现在,仍面临尴尬。

  好在央行近日决定:2002年底前,现有受理市场中的各种终端机具均应能受理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机具,不得使用“银联”标识并将退出受理市场;从2004年1月1日起,各行发行的各类非“银联”标识的银行卡只能作为地方专用卡,不得用于异地或跨行使用……

  本报记者唐清建报道说起银行卡,一直都是让国人很闹心的事。不过,记者近日从央行获悉,央行已下定决心要从根本上实现银行卡互联互通了,并说,年底前要实现省会城市及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各项业务的联网通用。此外,央行还就银行卡互联互通问题排出了日程表。看来,央行对银行卡是动真格了。

  央行发誓要“拆篱笆”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银行卡管理处副处长聂舒指出,央行实施打通银行卡的一揽子计划,意味着从2004年起,只要你手中有一张“银联”字样的银行卡,全国各地大约有300多个大中城市任何印着“银联”标识的ATM或POS机都可为你服务了。

  与此同时,央行还准备了全面实施银行卡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聂舒说,“统一”后的银行卡在诸如消费时使用证件、挂失等问题处理上都将采取“统一文本”。央行为此列出了“统一”时间表:力争在2002年底前,基本完成终端受理机具(ATM、POS等)的标准化改造,2003年底前完成非标准银行卡的更换。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和各城市中心系统的标准化改造要在今年底完成。从今年3月份开始,凡不符合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的银行卡一律不予审批。

  当然,阵痛是不可避免的。建行北京分行银行卡服务中心副总经理颜丽说,要对2.7亿多张银行卡和29万台POS机以及遍布全国的网络系统进行改造,这无疑是一次大的手术。这次改造不只是在银行卡上复制一个“银联”字样,而且牵扯到技术标准、网络系统。打破各商业银行互不兼容的现状,实际上等于消除了银行卡功能性差异。“银联”只是银行卡的标识概念。“统一”后,品牌概念(如建行的龙卡)将成为商业银行的主战场,而不再是银行卡的终端机具。

  以更新改造为契机,银行间已开始了暗地里较劲。农行北京分行银行卡部副总经理潘贵平说,在目前银行卡市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实施标准化改造,无疑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目前尚不能完全过渡到IC卡的情况下,仅2.7亿张的卡片更换就需要支出3亿多元人民币。但如果不下决心,再推迟上几年,将来的投入会更大。他说,为提高国内银行卡市场标准化的整合程度,大银行应忍痛割爱,做出一点牺牲。当然,对小银行来说,无疑是一次后来居上的契机。潘说,农行北京分行已开始筹划着银行卡的更新改造事宜,并在北大等发行了金穗校园IC卡。潘说,对于发卡相对较少的北京农行,这是一次难逢的机会,他们将在新的起点,把银行卡朝着更安全、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方向推行。

  “大动干戈”为哪般?

  自1985年我国出现第一张银行卡开始,到2000年底,我国55家发卡金融机构的发卡总量已超过2.77亿张,其中借记卡(先存钱后花钱,不能透支)2.52亿张,贷记卡13万张,准贷记卡(先存钱才可在小额范围内透支)2500万张。各商业银行自大规模地发行银行卡以来,实际上等于在银行卡市场插上各自的旗帜,且自成一体,“老死不相往来”。ATM机从一开始便演绎着长达数年的互不兼容的历史:除去卡片被“吞”之外,用卡的不方便也随时可见,拿着银行卡却找不到ATM机;即使找到ATM机,还不一定能“联通”,不“联通”便意味着你必须找到发卡行的ATM机。

  银行卡的另一个出口——POS机上也演绎着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POS机在商场、超市、酒店中安装始于1994年。当时,各家银行为了占领这一块商业领地,纷纷将POS机挂上了商场的结账柜台上,由于各家银行是免费为商家安装的,且各银行的POS机具互不兼容,商场也索性见一个笑纳一个。据说顶峰时,北京一家商户柜台上曾出现了10多个银行的POS机。

  从银行系统来说,一些银行至今仍未实现银行卡在本系统内的跨地区通用,有的银行虽然建立了本系统内的联网系统,在许多城市开通了跨地区的通用业务,但实际运行情况不好,交易成功率较低。各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具体规定、操作流程互不相同,使得银行卡跨行交易系统不得不兼顾各种标准和处理方式,增加了联网联合和跨行交易的处理难度。这也使央行终于下定了“一统”的决心。

  艰难的“卡通”之路

  一方面是各银行广投人力和财力拼命地添置ATM机和POS机,另一方面是“捏”着卡片的消费者不得不四处寻找着发卡银行的机具。一些聪明的消费者便想出了“分类集合”的点子以减少自己的麻烦:从各银行中分别“捏”来一堆银行卡,看见谁的机具就用谁的卡,“反正大多数银行卡都是免费提供的”。这一来使用率接近零的“睡眠卡”又大量出现。

  银行卡的互联互通被提上日程是1993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已经起步的银行卡互联互通给老百姓还是带来了不少实惠。但是,一些大银行还是留了一手,至今仍没有在本市内联上所有的ATM机。各银行为角逐大商场摆放POS机的同时,丢掉了对中小商家的开发,目前,能够接受银行卡的商户只有10万个左右,仅占商户总数的2.5%,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多数小的销售网点至今仍不能“刷”卡。

  敢问路在何方?

  银行卡的互联互通,不仅仅是技术改造以及银行利益之间的划分问题,还涉及到金融体制的改革问题。

  可喜的是,一些大银行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短视”。聂舒说,在收益的问题上,多数商业银行也已意识到关键是共同把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即使自己所占的份额有所下降,而一旦老百姓把它作为一种经常的支付工具后,大银行的绝对收益额还是比小银行丰厚的,但短期可能有点“吃亏”。对小银行来说,如果只注重自己眼前的收益,将自己的卡固定在自己的ATM机上使用,长期这样只能使品牌声誉下降,市场走向萎缩。

  有这么一个事实迫使银行家们终于坐到一起:一台POS机成本5000~8000元,而一家大商场少说也需要几十台;一台ATM机成本在30万左右,一两家银行的势力实在有点势单力薄了。聂舒说,“统一”的技术不是主要难题,但大银行因为机具、卡片数量较多,改造起来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体制问题也一直制约着银行卡的发展。长期以来,银行卡的业务一直在银行体制内运作,银行卡的收益没有从银行的总盘子中分离出来,与银行其他业务在一个大锅中吃饭。财务上统收统支,不严格核算成本和收益,促使一些商业银行片面追求发卡规模,忽视了经济效益,“睡眠卡”也由此泛滥,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有关专家认为,银行卡的出路必须从银行的总盘子中分离出来,采取公司化运作,才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生存环境。农行北京分行就试着开始迈出了步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银行卡品牌的塑造上,他们尝试了借用“外脑”的办法——与北京龙禧千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每月为使用金穗卡的客户免费寄送《金穗卡服务手册》,以打服务牌的方式取悦消费者,这种关怀服务得到了金穗卡用户的一致好评。

  从大环境上看,加快银行卡的立法也迫在眉睫。要通过立法,大力改善全社会的用卡环境,要求具备一定业务规模和条件的服务性企业必须受理银行卡,用法律手段规范和发展银行卡的受理市场,这才是银行卡发展之根本。无须质疑,不仅利益问题,体制问题、立法问题也是2004年能否实现“一统”的重要因素。

  “路漫漫其修远兮”,不管怎样,曙光已经出现,我们期待着。

  编言辑语

  银行卡“卡”在哪里

  一组统计数字表明,到2000年10月左右,中国农业银行的银行卡受理网点42000多个,POS机有64000多台,ATM机有4320多台,中国建设银行的POS机有45000多台,ATM机6500多台,而中信银行同期只有170多台ATM机,POS机也只有1900多台,这还不是机具最少的银行。

  在如此差距的情况下,要想平衡大银行与小银行之间的利益,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要知道,大银行不光在机具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自家银行卡的市场宣传和品牌投入上也没有少花钱。现在要将自己的机具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大银行当然心有不甘。

  对互联互通最为痴情的当属小银行了。热情异常的他们对大银行行动的迟缓多有微词。在互相埋怨中,央行出来说话了,迫于无奈,大银行只好退让。“用我的机具可以,但也是不能白用的,我先期投入要收回来吧;再说,在使用过程中还有维修、机具损耗成本等费用,也不能让我白出吧!”

  大家只好拿出了《银行卡管理办法》,依据第26条规定进行利益分配:“持卡人在ATM机上跨行取款的费用由本人承担,并执行如下收费标准:持卡人在其领卡城市之内取款,每笔收费不超过2元,持卡人在其领卡城市之外取款,每笔费用不得低于8元人民币。从ATM机跨行所得到的手续费,按机具所有行70%、信息交流中心30%的比例进行分配。”

  银行之间是平衡了,可消费者不干了。报纸上频频地向银行界进行发难,到处宣传说,在国外持卡人如何不受任何限制地免费使用所有银行的ATM机等等。在畏惧市场萎缩的情况下,银行家们还是作出了令人鼓舞的让步:暂不向持卡人收费,而是由发卡行和收单行之间结算。比如,你用工行的卡可以在招商行的ATM机上取钱,手续费用由工行来支付。

  但问题又出来了。有的大银行不在乎那一点小钱,宁愿以各种理由(当然技术理由是最好不过的,虽然早有专家出来说,技术不是关键的制约因素)不将所有机具全部“奉献”出来,而是着重打服务牌:我的网点最多,随处可用,这样的便利你能拒绝吗?而一些小银行则由于卡多,网点少,也不十分乐意顾客将自己的卡在别人机具上刷,要知道,这是论次收费的,一次要付出2元钱的,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据说,一家商业银行经过核算后得出这样一组数据:如果把他的卡在其他机具上刷,一年要支出2000多万!于是,暗地里的互不兼容开始露出头来,消费者照例闹心。

  POS机在商场中除代表着银行形象之外,还代表着银行的利益,这是POS在商场中重复摆放的关键因素。据农行北京分行银行卡部市场部经理刘迎军介绍,在商户的每一笔交易中要收取2%的手续费,其中发卡行得80%,收单行(消费时划卡的POS机所属的银行)收10%,信息交换中心收10%。显而易见,谁不愿将自己的POS机放在商场?虽然各商业银行与商家们在自愿基础上达成了“一主一备”的协议,但还是有个POS机的归属问题。商业银行如果没有POS机做支撑,长此下去,谁还会用你的卡?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首尔7盘外招伤恒大 里皮回击首尔刁难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