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3年后中国将实现银行卡全国联网通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4月02日 10:05 人民网

  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中国人民银行终于下决心对困扰银行卡市场发展的“各自为政、诸侯割据”的局面进行彻底整顿,强制性地推行全国统一的银行卡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品牌标识,以期在3年内真正实现银行卡全国联网通用的目标。

  迫在眉睫

  在国务院分管金融的温家宝副总理亲自督办下,今年两会前夕央行行长戴相龙紧急召集了一次全国银行卡工作会议,再次重申了“联网通用、联合发展”的原则,并制定出了详细的时间表。这对于中国银行卡市场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点,同时,它也意味着现有的市场格局将发生巨变。

  中国加入WTO之后,银行卡业务将在3至5年内向外资银行开放。据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以后,极有可能会推出他们自己的银行卡联网模式,如果到时中国的银行卡体系还不能形成气候,就有可能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央行终于制定并颁布了《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银行卡磁条信息格式和使用规范》和《磁条卡销售终端标准》等行业标准,制定了《银行卡联网联合业务规范》,并明确规定新旧标准的过渡期为3年。从2004年起,各类非标准的人民币银行卡必须退出国内市场。

  这些标准的最终确立,将打破中国现有的银行卡市场基本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竞争的格局。

  银行卡一旦实施联网通用,原来由各银行独占的资源将实现共享;因为按照央行的要求,各家银行要在2002年底前完成对其拥有的大量终端受理机具(ATM、POS等)的标准化改造,使其能够受理符合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所有银行卡。这使原来发卡量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卡服务网络、产品基本功能等方面的绝对优势迅速丧失;相反它们还要为更换原先发出的大量不符合统一技术标准的卡片支付一笔巨额费用。

  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卡部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一张银行卡的成本约在2元钱左右,再加上打卡等环节的机具损耗和人工费用,每更换一张卡,银行就需要额外支付约2.5元。如果实行新标准,这家银行换卡、改造相关设备所需的成本至少超过1亿元。钱还不是主要问题,而把数量巨大的银行卡集中更换,打卡、制卡的工作量相当大,时间也十分紧迫,而且过渡期间难免对客户用卡带来麻烦,引起客户的投诉和流失。

  相对于麻烦缠身的国有商业银行,执行新的银行卡标准对于那些开展银行卡业务较晚的小银行而言,却是他们实现后发优势的一个绝好机会。在全国的55家发卡机构中,除了4家国有商业银行外,有29家是城市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家农村信用联社和邮政储蓄。由于其银行卡业务起步较晚,设备改造和更换卡片的压力自然要轻得多。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实现联网通用,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目前全部的近3.7万台ATM、近29万台POS以及高速清算系统发展其银行卡业务,这等于基本上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

  横空出世

  解决了银行卡跨行联网通用的问题,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由于发卡金融机构的增多,商户柜台已无法容纳品种繁多的受理标识和卡样。北京市的15家发卡银行实现业务联合后,在商户柜台上张贴56种卡样的现象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银行卡发展历程中也出现过。当时美国的各家发卡机构联合创建了“VISA”、“MASTERCARD”品牌,不仅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还迅速完成其在世界范围的受理市场拓展。另外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发展经验看,统一品牌也是发展银行卡受理市场的必由之路。它与各银行品牌相辅相成,在银行卡受理市场和持卡人市场上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方面,使用统一的品牌标识,商户凭此即可判定银行卡能否受理,而不必详细核对发卡银行、品牌和卡面设计图案等多项内容。既可以减轻银行方面的劳动强度,又可以避免受理伪造银行卡的风险,必将受到广大商户的欢迎,另一方面,使用统一的品牌标识后,持卡人也不能寻找和判定所持银行卡的受理商户,大大提高持卡人持卡消费的积极性。

  据此,创建我国统一的银行卡品牌的工作也已经开始启动。这个拟议中的统一品牌被称为“银联”,而且只有符合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银行卡才可以使用“银联”标识。

  为了保证“银联”标识按计划推出,人民银行已要求各国有商业银行今年年底前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等五个城市推出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并逐步将这种标准化的银行卡向全国推广。其它发卡机构也要尽快完成“银联”标识卡的发行准备工作。

  “卡”在哪里

  我国的商业银行从1985年起就已开始办理银行卡业务,到2000年底已经形成了拥有55家发卡金融机构、2.77亿张发卡量和45,300亿元人民币年交易额的产业规模。

  银行卡市场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据统计,我国现在能够接受银行卡的商户只有10万个左右,仅占商户总数的2.5%,持卡消费金额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仅为3.1%。

  事实上,中国银行卡业务发展初期并未真正被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产品,各家国有商业银行只是将其作为招揽客户、吸收存款的一种手段。

  观念上的误区导致了经营决策上的短视,各家银行将主要精力用在扩大发卡量和市场占有率上,对同业联合并不感兴趣。在业务发展上则是自起炉灶,各自从事技术开发、设备购置与维护,各自发展特约商户,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体制。

  更为极端的是,由于各发卡银行闭门造车式的发展银行卡,软件重复开发且不通用,所使用的技术标准更是五花八门。特别是银行卡的磁条信息格式不同,使得每一种卡都得用该发卡行专用的POS或ATM机才能读取卡上的信息。

  如此的市场格局不仅造成了资源重复浪费,也将受理银行卡消费的程序变得相当十分烦琐,严重影响了商家接受银行卡的积极性。(汪洋秦海波)《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4月02日第五版)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评论:中国银行卡市场面临洗牌 (2001/03/24 13:14)
隐患正威胁你的资金安全 银行卡并不安全 (2001/03/22 13:48)
一说钱没到手一说已取走 银行卡再生糊涂账 (2001/03/13 13:04)
银行卡联网卡在哪? 商业银行各有想法 (2001/02/27 12:50)
银行卡:三年之内换新装 (2001/02/22 12:49)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同学们在等你呢! 快来新浪同学会
2001奥斯卡奖完全接触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组图:超级名模王海珍展示世界足坛经典队服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财经频道意见箱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