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可乐不再受宠 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 10:09 中国质量报

  可乐不再受宠体验者:丛 舫 公务员

  当烈日炎炎,大汗淋漓时,一瓶冰镇汽水进肚,不失为一种小小的享受。物质匮乏的年代碳酸类饮料很受人们的欢迎,而如今伴随着健康、时尚的消费潮流,五花八门的功能饮料、茶饮料、矿泉水,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渐渐退居其次。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理想系列写字楼热租中
走入香港梦想之都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在快餐店里买可乐等饮料,服务生的习惯是一定要在饮料里加一大勺冰块,这是我最不喜欢的。饮料本来就冰镇过,再加入冰块凉得不敢下咽,还冲淡了饮料的浓度,是越喝越没滋味。我还发现,一杯可乐喝完后还会剩下近1/4的冰块,所以现在买饮料我都要事先说明不要加冰块。

  吃饭时最好别喝碳酸饮料,过多地喝汽水会冲淡胃液,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在成都吃火锅,饮料是免费的,火锅又辣又咸,于是我就拼命喝可乐,结果是越喝越渴,最后火锅没吃多少,却灌了一肚子水,胃里凉的热的混在一起别提多难受了。

  以前朋友聚会的时候总喜欢喝可乐,但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体形都在横向发展,很自然地,碳酸饮料成了众矢之的。点可乐喝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反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喝果汁,现在可乐在餐桌上真的是不太受欢迎了。

  我原先一直是可乐类饮料的忠实拥护者,但现在也动摇了,正在以白开水、矿泉水取代可乐。和其他饮料相比,我发现可乐类碳酸饮料有不少的缺点。首先感觉可乐含的糖分太高,口渴时喝根本起不到解渴的作用。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体会,喝完可乐后牙齿感觉涩涩的,像是牙齿表面的釉质被磨掉了。看过一些资料后发现果然是这么回事,这是可乐中的酸性物质在腐蚀牙齿。

  同样,果味饮料我现在也不再喝了。以前一直觉得果味饮料像芬达、美年达等里有果汁成分,后来在知情人的指点下,看了配料表才知道,那些诱人的桔黄色和香香的果味都是用人造色素及人造香料调制的,所以喝完后舌头上都是黄黄的。

  如果你对碳酸饮料难以割舍,建议你喝健怡可乐。健怡可乐是一种低热量、口感清爽怡人的碳酸饮料,关键是以甜味素取代了蔗糖,让人不会发胖,因此健怡可乐已经成为减肥汽水族心目中的首选,你没见美国大片中男主角在工作之余都是来一罐健怡可乐吗。挡不住的诱惑体验者:洪涛公司职员

  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耳熟?不错,这是可口可乐的广告词。电视里你一天能听到N多遍,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它红色的冲击。它热辣辣地告诉你:虽然你知道可乐无益健康,但是,诱惑,挡不住,就是挡不住!记得小时候北京有一种“北冰洋”汽水,夏天时能喝到一瓶就是极高层次的享受,与冰棍、雪糕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一瓶下肚,清凉到底,即使打着嗝也是快乐的。第一次喝可乐,是那种曲线优美的玻璃瓶装的可口可乐,冰凉的,一口就直冲脑袋顶,真爽,可就是觉得味道怪怪的。但不知怎么,后来竟越来越爱喝,如果在一堆饮料中,我肯定首选是可乐。

  其实我也知道可乐只是解渴,没什么营养,它的主要成分也就是糖分和水,报纸杂志上也说,像可乐这些碳酸饮料喝多了还会引起钙的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但没办法,就是放不下,它的简单率真,就像年轻人简单率真的心,一拍即合。

  现在的碳酸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应该说是代表了吧,他们双剑合壁,一统江湖。他们下面林林总总的品种,花样翻新,越来越多,但我还是最钟爱可口可乐。

  其实可乐还可以换个样“喝”。比如有道菜叫“可乐鸡翅”,很简单,就是可乐、鸡翅一块煮,加点儿盐加点姜,挺好吃的;如果着凉感冒了,我妈以前会用红糖煮姜祛寒,现在红糖换成可乐,原料简单了,效果还更好。还有,如果你晕车,喝点儿可乐或雪碧,挺管用的。

  我喝可乐爱放冰块儿,但每次可乐倒下去,就会升起很多气泡。后来有人告诉我,把冰块儿用凉水冲一下,就不会起泡了,一试果然如此。

  我对雪碧感觉总是一般般,但是如果把草莓放进雪碧里,你试试,不仅晶晶亮透心凉,还清香满口呢!

  作者:张 炜 本报记者 王 梅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