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卫东
0.67%的人赚了,99%以上客户至今入不敷出
当很多人还在对买不买保险犹犹豫豫的时候,近两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在各大城市的销售却异常走俏。从1999年10月至今,仅“世纪理财”的保
费收入就已达40多个亿,而平安公司2000年全年的保费总收入为270多亿元。
这些热情的掏钱者大都是冲着美好“钱”程而来的。据平安PA18网站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纪理财”保险为客户创造的投资回报,月收益率最高为4.87%,运作14个月已累计为客户创造了16.14%的收益率,如此骄人的业绩,一直是平安的业务员游说客户最有力的佐证。
很不幸,记者多方了解到的一个说法却是--所谓16.14%的累计收益率,是指最早购买平安“世纪理财”保险的极少数幸运儿,而99%以上客户至今账面上还“入不敷出”;况且,所有的收益率都没有扣除平安的各种费用,除去这些费用后,即使是最赚钱的客户,收益也要大打折扣。
一位普通客户的疑惑:买保险比做生意还赚钱?
今年8月,广东江门的退休教师陈先生投书本报说,他教书40余年,有一点积蓄,听了平安的业务员推销的“世纪理财”保险后有些心动:按业务员提供的书面材料,只要一次性交付6060元的保险费,再追加5万元保险费进行投资,如果按每年8%的收益率计算,10年以后,仅投资部分就可以净赚56220元。平安的业务员还介绍说,平安的发展投资账户运作8个月实际收益率远高于8%,已达到19.46%。陈老师凭直觉问道:“这不是比做生意还好?”
当时,本报记者就陈所反映的问题分别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平安保险公司总部联系,只是得到了平安总部品牌宣传部的口头解释:业务员的宣传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收益率8%只是“假设”,而非“承诺”,如果“承诺收益率”,就属于违规,要对业务员进行处理。业务员仅仅只是对“世纪理财”的风险问题提示不够,“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世纪理财’也不例外”。
本报将平安的口头解释转告给陈老师后,最终,他没有拿自己的积蓄去“冒险”。
事后,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陈的来信还暴露出另一个问题:业务员给陈的宣传资料中没有列明有关收费,“平安公布的投资业绩都没有扣除各种费用,如果扣除,今年以来买了‘世纪理财’的消费者,至今都还是亏的”。
被隐藏了的亏损真相
从平安“世纪理财”公开的资料上,对于客户投资可能是“赚”还是“亏”这样的关键问题,我们看到的都是有关赢利的“假设”。记者手中的一份平安发给客户的宣传资料说:“一次性投入5万元,每年预期回报率如果是20%的话,30年后,连本带利达1068.23万元。”在平安公司的PA18网站上,有一个专门为计算客户的收益而设置的测算表,其中“假定”的收益率也只有正数,没有负数。究竟有多少客户亏损,平安公司有关人士起初一直不愿向记者透露这一“秘密”。
不过,根据平安PA18网站上提供的公式,记者很快就计算出“世纪理财”推出至今每个月的收益率、不同时间购买的客户迄今(至今年11月31日)为止的“期间收益率”(见附表,仅以发展投资账户为例),结果出人意料:扣除平安所收的各种费用,从今年1月以来购买平安“世纪理财”的所有客户,目前账面上全都“入不敷出”。
简单地说,在平安的累计收益率低于5.26%之前,只买了主合同的客户不可能“有利可图”;如果客户还追加了保险费进行投资,投入20万元以下的客户至少要等收益率达到9.997%以上才有赚头。那么,“亏本”的客户所占的比例有多大呢?据平安公司提供的资料,“世纪理财”1999年10月推出时,只限于上海销售,当年的销售额仅为2700万元,迄今销售额则已达40多亿元。由此可见,赚钱的只占总销售额的0.67%,到目前为止仍“入不敷出”的人占了99%以上。
对于这一计算结果,平安公司非传统寿险部有关负责人并没有提出异议,但强调说:“买这种保险,强调的是长期投资,国外也是如此。如果只看重短期盈亏,客户就不如去买基金、炒股票,这也完全违背了平安推出‘世纪理财’的初衷。”
问题在于,平安每月公布的只有买入价、卖出价,由此并不能直接看出客户的收益状况,如果客户按照平安提供的公式来计算收益率,这与客户的实际收益仍不一致,因为这一公式并没有扣除有关费用。平安的这种做法本身已经打了几个“埋伏”。到了业务员那里,没有扣除“水分”的收益率以及极少数人的高收益率,似乎统统变成了所有客户赚钱的“证明”。
“优秀业务员”谈风险
11月20日,记者以客户的身份,给平安PA18网站上推荐的广州的4位优秀业务员发去电子邮件,问的同样都是“买‘世纪理财’有没有风险、平安怎样收费”等问题,记者很快就收到这些业务员热情的回信。据平安网站介绍,其中有的是平安的“模范员工”,有的曾获“客户服务突出贡献奖”。
一位陈姓业务员回信说:“这种保险有风险,但风险不大。”另一位姓许的业务员认为:“所谓的风险,其实不在于本金是否损失,而只是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以,平安的投资连结保险绝对是一种抵御通货膨胀和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产品。”一个姓郑的业务员则说:“风险大不大主要看您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假如您能承受20%的亏损,意味着您的回报可达40%”,“您不理财,财不理您。要想发财,就必须坚持长期投资”。
这4封回信都没有提到,今年平安“世纪理财”的3个投资账户,已有若干个月的收益率出现负数的情况,倒是有两封信列举了15.51%的骄人业绩,并认为,这已远远超过了银行存款利息;关于收费问题,有的说是5%,有的说5.26%,“一年的回报率足以抵消买卖差价”,没有人同时说出平安的几项最基本的费用。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世纪理财”的收益率一旦出现负数,客户很容易被“套牢”:“世纪理财”的客户如果在第一年退保,一分钱也拿不到,第二年退保,退保费为8%,以后逐年递减,加上收益率如果是负数,客户损失就更加惨重,不想蒙受损失,只好被“套住”。
专家:投资连结保险有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保险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洪涛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投资连结产品的学者,她认为,国内的投资连结保险的宣传容易误导客户,“因为保险公司往往只说好的一面”,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投资连结保险的监管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张洪涛教授认为,对于投资连结保险,只靠保监会来监管是不够的。她介绍说,在美国,保险公司要经营投资连结产品,不仅要有保险执照,还要有证券执照,其监管完全由政府的证券监管机构负责;而在国内,目前对投资连结产品的监督只有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并没有介入,缺少了证监会的约束力,对投资风险的监管力度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在平安正式的产品说明书上,随处可见收益率5%、8%的“假设”,如果由证监会监管,可能就不会允许这样做,因为这只是“假设”了好的一面,很容易引起误导。又如,平安的“保证收益投资账户”,如果证监会介入,恐怕连这个名称也过不了关,明明是风险投资,怎么能“保证”客户一定会有收益呢?
张洪涛还认为,国内的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不太成熟的“改良品”,客户的收益完全是由保险期内的收益决定。在国外,投资连结是一个终生险,保障、投资都是终生的,而国内是一种定期死亡险,除非客户在保险期内死亡或全残,否则就拿不到保险金;而客户的投资部分,其收益完全由投保期间保险公司的收益状况决定,“客户交的保费高,收益却不一定多”。
张教授特别强调:“允许客户追加保险费后,这一部分保费已变为纯粹的投资,对客户来说,更加危险。现在的投资市场还算平稳,如果遇到大的波动,投进去的钱血本无归,客户受得了吗?”张据此认为,目前国内的投资连结产品,那些有闲钱而没有时间去理财的有钱人可以买,想把它作为一种发财的捷径,那就不现实了。
平安“世纪理财”发展投资账户收益“解密版”
客户购买时间 期间收益率 月收益率 主合同实际 追加保险费实际
(%) (%) 期间收益率(%) 期间收益率(%)
2001年11月 ——— 0.55 ——— ———
2001年10月 0.55 -1.41 -4.48 -9.45
2001年9月 -0.87 0.74 -5.83 -10.87
2001年8月 -0.14 -0.17 -5.13 -10.14
2001年7月 -0.31 -2.48 -5.29 -10.31
2001年6月 -2.78 0.44 -7.64 -12.78
2001年5月 -2.35 2.67 -7.24 -12.35
2001年4月 0.25 2.03 -4.76 -9.75
2001年3月 2.28 2.82 -2.83 ———
2001年2月 5.16 -0.28 -0.09 ———
2001年1月 4.87 0.87 -0.38 ———
2000年12月 5.78 4.69 0.49 ———
2000年11月 10.75 4.87 5.21 ———
2000年10月 16.14 ——— 10.34 ———
说明:1、表中的收益率为本报记者根据平安PA18网站公布的计算公式及相关的投资单位价格计算得出,其计算公式为:期间收益率=[(当期卖出价—期初卖出价)÷期初卖出价]×100%;月收益率=[(当月卖出价—上月卖出价)÷上月卖出价]×100%。
2、主合同实际期间收益率只包含平安的5.26%买卖差价;追加保险费以客户追加20万元以下计,其实际期间收益率只包括5%的手续费以及买卖差价。其余收费均未计算在内。
资料“世纪理财”费用知多少
平安的“世纪理财”保险属于投资连结保险的一种。所谓投资连结保险,就是客户所交的保费有一部分用于保险保障,另一部分用于投资。
平安的“世纪理财”最初于1999年10月开始在上海销售,按中国保监会当时的规定,客户的保费必须在一年以后,也就是2000年10月才有部分资金进入投资账户,由平安的专家代客户理财。
与其他投资型保险不同,平安“世纪理财”的客户必须承担全部投资风险。
按照平安公司的规定,“世纪理财”客户需要交纳的费用如下———
主合同:包括5.26%的买卖差价、每月0.1%不等的资产管理费、投资账户转换费(首次转换免费,第二次按投资单位的1%收取,不得超过100元)以及退保费等。
追加保险费:今年4月以后,中国保监会允许“世纪理财”的客户可随时追加任意金额的保险费进入投资账户进行投资。对此,平安除收取买卖差价、资产管理费外,20万元以下的客户还需另交5%的手续费,20万元以上按比例减收。平安对这一块的收费,最高达到投资总额的9.997%以上。
清醒看世界 评2001年十大新闻赢掌上电脑MP3大奖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 新浪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其中细节未经新浪证实,特此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