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六大法宝助美企在大萧条中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3日 13:31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1930年代大萧条,美国10万多家企业倒闭,6000家银行破产,国际贸易缩减40%。在此恶劣环境下,可口可乐、福特、克莱斯勒、飞歌、希尔顿、肯德基等一批美国公司崛起——

  金融海啸是什么?它是企业优而生存、劣而淘汰的最佳裁判。

  在八十年前——1929年美国那次大萧条中,10万多家企业倒闭,6000家银行破产,有30%(1500万)人失业,国际贸易缩减40%。更为严重的是,它还产生强烈的后遗症,在1940~1941年因疾病和饥饿导致义务报名体检不合格者,占总数的近一半。

  但是,可口可乐、福特、克莱斯勒、飞歌等公司,以及我国民国时期的纺织业经过大萧条洗礼后发展壮大,就连《福布斯》杂志也是在危机期间创办的。

  历史证明,危机往往是历史转折的开端,挫折和灾难往往是进步的推进器。反思这些企业如何适应大萧条而逆势而上的基本规律,对当前我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肯定是一面明亮的镜子。

  一个少女靠在一个咖啡桌上,桌上放着一个小巧的家庭必备收音机——

  危机带来消费的变化,满足它就是市场

  顾客和消费者被喻为企业的上帝,其含义乃是他们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只要顾客和消费者允许某个企业继续在市场舞台上扮演角色,那么这个企业就可以生存下去。

  在1929年的股市崩盘后,金融危机直接割断了向未来借钱满足现期消费的手,即期支付撑不起耐用品消费的高价位,诸如钢铁、房子、汽车、摩托车、简易冰箱、收音机、电话等几乎同时陷入了困境,美国机车公司在1932年整整1年,只卖出了1台机车,而在20年代,它平均每年要卖600台。飞歌、通用等公司持续关注顾客及其变化,坚持技术调整,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适应大萧条的新产品,是适应危机的第一利器。

  当时收音机是“大瀑布城”式的落地收音机,在客厅里要占很大地方。对一般家庭而言,那时拥有一架收音机的意义,不亚于今天拥有一辆汽车。在大萧条来袭后,收音机销量从1929年的2700万台跳水到1933年的500万台。

  在此环境下,飞歌充分利用原材料价格暴跌的机会,抢先设计出了售价10美元的收音机,使昔日奢侈品瞬间成为一般家庭咬咬牙就可以买得起的产品。

  另外,它们精心设计了精美的广告加以推广。广告中,一个少女靠着咖啡桌,桌上放着一个小巧的、与以往庞然大物形成鲜明对比的、家庭必备的收音机,结果销量大增。

  随后,其他厂家跟进,使收音机的销售量从1933年的500万台,一路上升到1940年的4400万台。到大萧条结束时,美国85%的家庭拥有了收音机。

  如法炮制,飞歌在短时间内将庞然大物般的钢琴做成只有膝盖高的小钢琴,结果也销售一空,成为理发店等公开场所的必要设备。一时间飞歌电器成为大萧条中的科技新贵。

  汽车产业同样是大萧条重点袭击的对象。在1930年,整个汽车产业的新车销售如自由落体般下降。在福特顽固地坚持“我只有一种黑色的”低成本扩张战略时,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阿尔弗莱德·斯隆则开始调整科研方向。

  他认为,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应该如同时装一样,还是体现人的个性风格的一种方式,人们的地位不同,职业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理应驾驶不同风格和式样的汽车。

  他不顾高昂的研发成本,毅然成立了“产品政策研究特别委员会”,聘请著名的设计师哈里·厄尔专门负责汽车造型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心态需要。他设计的“雪佛兰车”色彩丰富,造型悦目宜人,销量一路攀升,终于把T型车从垄断位置上拉下来,通用公司从此夺取了汽车霸主的地位,福特公司只能退居第二。

  冰箱产业同样在经济寒冬中找到“火源”。他们不断寻找新的功效和方便,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风风火火地扩大着自己的市场,更不时在新的产品生产中融入时代要素。外观流行线条的设计,更是给冰箱销售冬天里增添了一把火。

  来自法国的罗维为冰点(Coldpoint)冰箱设计了一个崭新的形象。冰箱外形采用大圆弧与弧形,浑然一体的箱体使其看上去简洁明快;冰箱内部也做了部分调整,全部改变了消费者对冰箱的印象,激起了强烈的消费欲望。

  冰点登陆市场之后,年销量从6万台到27.5万台直线飙升,使冰箱的冬天并不怎么冷。

  沃尔沃斯销售的每一件商品都由英国生产、牌子响当当,但标价都是1便士——

  “为顾客节省的冲动连上帝都害怕”

  经济危机期间,传统的贸易公司大都面临崩溃的风险,国际贸易一时如下山老虎,谈之色变。

  但沃尔沃斯和克瑞斯吉却逆境求进,廉价商品创造高利润,后者在大萧条中盈利高达1.75亿美元,甚至高于银行界老大摩根集团。

  大萧条中,美国人拜伦·米勒在英国先后开了一系列专营进口商品的连锁店,名字叫沃尔沃斯。他销售的每一件都是英国生产的(事实上都是英国的海外工厂生产的)、牌子都响当当的商品,如HappyContent牌子的羊毛衫,Marvel牌鞋底,BestJute牌麻线等,但标价都是1便士。

  任何人不管多困难,总能在沃尔沃斯连锁店内找到一两样商品。尤其是在星期五下午领到工资的妇女,大批光顾,寻找她们认为适用的东西,比如带拉链的小包,保存水果的坛子和果盘,上光剂,餐刀,染发水等,绝大多数是1便士。

  凭借这种廉价经营策略,沃尔沃斯随后进入惨淡的餐饮业。在沃尔沃斯的餐厅内,一般能够容纳500人,供应最干净、地道的食物——只用自家生产的原料(奶油和猪油等),制作工序可随便参观,包括厨房。在那里,所有的佳肴都是6便士,包括土豆炖猪肉汤。

  结果,从1929年到1932年,沃尔沃斯在英国的分店惊人地增加到100多家。沃尔沃斯也是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罕见的“用1美元的投资可以分红0.9美元”的上市公司。

  一个与沃尔沃斯竞争的是大慈善家克瑞斯吉。他当时已60多岁了,富甲一方。他的商店里同样堆满了像沃尔沃斯一样价廉、质优的进口产品,但是他的经营策略却是从“人”身上做文章。

  他在为自己的员工敞开钱袋(提供带薪休假、退休津贴等等福利待遇,周工资从50美分到5美元不等)的同时,“绝不放过1美分”,“为顾客节省的冲动连上帝都害怕”。

  为了给顾客节省1美分,他本人带头节俭。他曾骄傲地说自己每一顿午餐不超过30美分。他的鞋跟破了,他会毫不犹豫地往鞋里塞“硬纸片”。然而,在大萧条中,克瑞斯吉先后为慈善事业捐赠了1.75亿美元,捐款总额远远高于银行巨头摩根集团的营业收入。当时有人称克瑞斯吉为“为大萧条而生的人”。

  可口可乐问世一百多年来,历尽曲折日益扩大,尤其是在它的第四任总裁伍德鲁夫提出的“让全世界的人都喝可口可乐”口号鼓舞下,可口可乐公司在海外的市场不断拓展。现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的人,每天要喝掉1亿多瓶可口可乐,公司年营业额达百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能成功占领全球市场,除了其较高的质量、独特的风味外,一个重要的战略就是“1瓶5美分”。

  饥饿和疾病侵蚀了员工机体,恐惧猎杀了生产效率——

  与员工分享利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沃尔沃买家的代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