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5日00:05 综合

  中企海外投资盈利仅占一成多

  编辑整理

  法治周末记者 张舒

  两年前,它曾一度被标榜为社会主义国家兄弟情谊的典范:南美洲第一架高速列车——迪纳科至阿纳科段高铁,由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技术所支撑,纵横交错于委内瑞拉。

  项目建设之初,曾有大规模报道称,这一技术投入将为委内瑞拉落后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然而,2016年初至今,该项目却始终处于休眠状态,中国管理人员们早已悄悄撤走。最终展示的,仅有一个位于入口处的破碎拱门,与项目当初充满前景的开端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此之前,墨西哥政府也曾单方面搁置中国企业本已中标的高铁项目。

  “其实,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遇挫的现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副会长王文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随着“一带一路”概念愈发被热炒,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势头也越来越猛。然而,这其中绝大部分企业的投资、并购项目进展情况并不理想。“中国有两万多家企业在海外投资,90%以上是亏损的。”

  2011年7月初,中铝宣布澳大利亚昆士兰奥鲁昆铝土矿资源开发项目最终告吹,项目损失高达3.4亿元;2011年6月,中国铁建投资沙特轻轨项目亏损达人民币41.48亿元;2010年6月,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暂停,具体损失至今没有数据显示……

  日前,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等联合发布《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据《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盈利可观的仅占13%。

  矿业投资成最大“冤家”

  2014年4月,五矿集团旗下子公司五矿资源宣布,将联合另外两家国企,以58.5亿美元收购隶属于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巨头嘉能可斯特拉塔(G lencore X strata)旗下的秘鲁L asBam bas铜矿。

  此后不久,上市公司吉恩镍业、洛阳钼业驰宏锌锗也纷纷募资杀入海外矿业项目。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已对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的1875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从项目金额来看,矿产资源类投资占据其中近1/3。

  然而,与此相对的是,随着购矿规模不断增大,我国海外矿业项目投资亏损比例却达80%。

  “许多中企仍在拓展海外矿业投资业务,但整体看,矿业投资实际失败率达80%。”中矿联常务副会长王家华说。

  2010年,吉恩镍业曾募资投入加拿大皇冠矿业N unavik镍矿项目,并参与印尼红土矿冶炼(低镍流)项目的股权合作。

  但截至2014年,由于其海外矿业项目建设周期拖长,并未形成任何盈利。公司被迫大幅增加借款,曾带来较大财务压力。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兖州煤业澳洲业务也被曝出亏损49.78亿元的消息。而据当时公开数据显示,其在澳投资总量早已超过440亿元。

  其实吉恩镍业与兖州煤业的遭遇,在近几年的海外购矿热潮下已经屡屡上演。此外,更为突出的是非矿产企业持币盲目入市,“跨业”购买的新动向。

  2012年,中润资源就由“山东中润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润资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由房地产向矿业全面转变。

  但事实上,根据中矿联数据,2013年以来,我国31.36亿美元的海外矿权投资额中,非矿业、跨行业企业投资23.8亿美元占比超七成。

  “不仅如此,与国有大企业尚且通过多元持股、引入基金分散风险相比,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非矿企业仍习惯购入100%股权。”对此,中矿开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常兴国曾对媒体解释称,与美欧等国不同,中国企业海外购矿的融资来源集中于银行贷款,项目负债杠杆率普遍较高。

  “矿业项目从投资到开发至少需花费数年时间,但民营及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以国内选矿眼光对待国际矿产资源的情况。”常兴国坦言,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往往容易忽略后期成本。“尤其民营企业,虽然能筹集到购矿资金,后续开发资金却往往不足。”

  “抄底”思维带来风险

  那么,在此背景下,为何仍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前仆后继地奔赴海外市场打拼?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热衷于对外直接投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取得长足发展的结果,是为了解决当前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压力,也是为了追逐更高的收益。”

  “这里面既有国内企业经过30年改革开放,随着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希望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以获取更大市场份额、更高资本回报、更优资源配置、更强技术支持、更广泛市场认同等而内生推动的战略动机,也有因为国际贸易壁垒、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汇率变化等压力而对国内企业产生倒逼的原因。”梅新育表示。

  而随着中国企业大规模“出海”,折戟沉沙的投资事件也越来越多。“我们必须反思。”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也直言,“很多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方向性、战略性角度就是错误的。”

  “赚快钱、炒短线、盲目追逐高利润的思维主导着企业的投资行为,总是把别人的危机当作时机。”谭雅玲称,所谓“抄底”,这是像索罗斯这样玩金融的资本巨鳄玩的投机游戏,而任何一个干实业的企业都不应该有这种投机思维及心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确存在不规矩甚至违规操作的现象,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谭雅玲进而指出,“企业选择投资项目,首要看的就是市场潜力与预期收益,紧接着就需要考虑各种存在的以及潜在的风险。而不少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往往有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

  “偏向虎山行”者仍很多

  “但即便如此,海外投资也不可能因噎废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同行者仍不少。”近日,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长严介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该公司也正在寻求海外机会,“很快就会去东欧、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希腊考察项目,收购一些建筑公司”。”

  根据毕马威(KPMG)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在预期中国未来10年将会投放1.25万亿美元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下,中国似乎即将进入‘全球投资者’的快车道。”

  “海外投资正帮助更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中国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并获取必要的经验、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本以加强竞争力。投资对象国也可受益于中国投资者所带来的资金、经验、具有成本优势的生产资料以及更大市场机会。”毕马威中国海外投资业务主管冯栢文曾表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与主要目标市场的现有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在基建及农业领域内成功发展。

  而多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方向及领域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近两年来,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已经从传统能源矿业的一家独大逐步转向房地产建设、TMT(科技/媒体/通信)、新能源、医疗卫生以及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对此,摩根大通亚太区副主席李晶曾对媒体表示,由于中国国企在铁路、公路、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方面具备技术和效率上的优势,大多数发达国家欢迎中国国企在其市场上进行投资。

  “中国国企还可进一步探索海外投资模式,比如加大在发达国家市场的被动投资力度。”李晶称,目前中国在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地已有相关投资,“但这些模式需要大力发展,这样可以提高国企在海外的竞争力。”

  (资料来源:《环球时报》《第一财经日报》《国际金融报》《经济参考报》新华网、腾讯新闻)

  来源:法治周末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