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拯救华尔街 何时见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 15:17  上海国资

  特别企划 拯救华尔街

  《上海国资》记者 王铮

  不管成败如何,美政府愿意孤注一掷

  虽然经历波折,10月4日凌晨,美国政府救市方案终获国会通过。

  美政府动用7000亿美元应对金融危机是该国自上世纪2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救市方案。

  此前的9月29日,该方案被美国国会众议院否决,美政府拟购入“不流动”按揭证券,并将国债法定上限提升至11.3万亿美元,以阻止金融危机加深,有专家估计救市成本更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同时,美政府要求日本、德国、英国分别对自己国家的金融机构实施同美国一样的更大手笔的救市措施。

  9月28日,在美国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后,欧洲多国央行决定联手向市场提供750亿美元的资金,以应付市场对现金的需求。

  另外,欧洲、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地央行亦频频向本地金融市场投入巨额资金。

  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次贷危机经过发酵已经爆发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全球救市已不得不为。

  继“两房”和贝尔斯登爆出巨额亏损要求政府救助后,9月16日—18日,短短3天时间内,贵为美国第四大投行的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向美联储请求贷款。此时距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仅隔一周,而硕果仅存的两大投行股价业已下跌超过30%。

  9月25日,全美最大储蓄机构全华盛顿互惠银行宣告破产,将由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接管。

  目前的现状是,当华尔街还没有完全从上一轮打击中醒来的时候,新一轮的恐慌又接踵而至。任何见底的判断都可能为之付出极大的代价。

  源于次贷危机的此轮金融风暴深不见底,美国政府救市措施能否如愿有效?一切都是未知。

  祸起次贷

  本轮金融危机最为直接的原因是次级贷款链条断裂。

  简单的金融链条关系是,信用低的普通居民向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申请贷款买房,通常的程序是,居民按时向其还贷,次级抵押公司为其提供贷款,但这种公司本身是没有资金的,它资金的来源是投资银行。抵押公司向投资银行出售资产抵押债券(ABS)得到贷款现金,这种债券根据贷款人信用程度和资金大小而定;投资银行又将ABS分类打包成担保债务凭证分别出售给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赢得贷款,分类打包的资产一般按风险、流动性指标、收益率分成高级别债务凭证和低级别债务凭证。由于几乎不存在二级市场,因此对冲基金购买这些债券都是长期持有的。基金通常是与投资银行达成回购协议来制造杠杆效用,以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程度获得现金。

  不过,事实上远没有这么简单。在链条中不断有金融机构加入。比如担保公司和投行会在任何阶段介入,他们给出售的债券提供担保,由于担保,这样所出售债券风险降低,收益率会有下降,但仍会比普通商业银行利率高,投资人一般都乐意购买。担保机构又将所担保的债券分解处理,出售给金融机构或投资人。此外,一些大型保险公司,比如美国国际集团作为最大的再担保公司,项设计创新产品,比如CDS(信用违约掉期)。它在链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衍生出高度风险的违约掉期市场。

  CDS是一款专门用来对冲CDO违约的产品。投行或者担保公司将CDO的利息收入分解成独立的模块,一个是资金使用成本,另一个是违约风险成本。投行需要将违约风险模块转嫁到别人身上,为此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违约保险金。就是说,如果有人愿意承担CDO违约风险,那将在不支付任何资金、不与被承担资产产生任何关系的情况下,获得一笔分期支付的违约保险金。CDS的目的就是释放低等级金融公司的风险,使它们有能力继续放债。CDS这一产品的出现让贷款人觉得,可以拼命放贷而无需知道风险如何。这一行为放大了金融机构的放款能力,使得市场容量爆炸式放大。

  于是链条越来越长,起初的产品已通过层层打包,风险完全被覆盖。

  2005—2006年,美国房地产行情处于上升期,美国利率水平较低,市场迅速发展。

  华尔街多数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发行房贷支持证券,“两房”占有了新发住房贷款融资市场份额的70%以上,通过发行机构房贷支持证券,承担了目前住房贷款融资市场绝大部分的流通功能。

  但2006年后,房市不景气,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随之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链条断裂,引发危机。

  多数专家在分析这场危机时,将主要责任归结为美国监管层纵容金融创新过度。

  海通证券宏观高级分析师陈勇对《上海国资》介绍,风险来源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和结构化衍生将以住房按揭贷款为基础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放大到无限。

  华彩咨询公司总裁白万纲对《上海国资》举例说明,金融机构有创造货币的功能。比如金融机构,一笔资金贷出去的次数越多收益越高。通常8亿元资金经过多次放贷能达到贷款100亿的收益。他说,“但硬币有两面,收益越高风险亦越大,次贷危机也是如此。随着链条拉长,每一级的金融机构都在尽量创造货币,风险即呈几何级数上升。美国拆借市场巨大,金融机构创造货币功能加倍,风险亦随之放大若干倍。”

  事实上,次级债的危害不仅是逐级呈倍数放大,而且其隐蔽性很强,难以在公开信息中发现,一俟发觉,为时已晚。

  陈勇解释,次级债是金融衍生品,属于柜台交易业务。一般金融机构评估损失都是根据季报和年报所反应出数据来评估动荡,但衍生品是表外业务,没有强迫性披露义务,很难一时全部暴露。而且许多风险程度高的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资产抵押债券出售,这样,风险虽然扩散到广大的投资者,但最后甚至连谁拥有这些高风险证券都不知道。

  美国金融监管职责的丧失因此饱受业界批评。众多专家认同,美国的金融监管政策自1980年代后并没有明显变化。金融监管的滞后没有跟上金融创新的进展。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上海国资》表示,最根本的在于银行房贷的基础性资产是高风险,在美国,本来信用评级非常严格,信用差的个人很难得到贷款,但显然,他们用金融创新的办法成功绕过了监管。

  “因为一开始就绕过监管,所以链条后期金融机构出售这类产品亦不必公告,私下即可买卖,越出监管边线越来越远。”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对《上海国资》介绍。

  放纵市场的美国政府此次出人意料大举救市,令其国内自由经济学派并全球金融界大感震惊。业界的批评主要集中在:美国政府自次贷危机一开始便实施救助,遮盖了风险;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干扰市场自行修复能力。况且,救市效果如何,难以断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