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穷人的天堂:越南公平增长之谜(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 05:29 21世纪经济报道

  世界银行专家王燕对记者说:“越南的税率是累进制,就是说,越穷的省份越穷的人得到的财政支出越多。越南的财政转移收入的分配对减少贫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的财政转移收入的分配使越穷的省份得到的越多;而中国在1994年财税改革时,为了照顾各省的利益,采取的是按基数法计算,税收收入越多的省份中央财政返还的也越多。所以造成了公共支出的分配不均。”

  所谓累进税率,就是对同一课税对象,按其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不同等级规定高低不同的税率,课税对象的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就叫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的优点是调节收入、调节利润的作用较强,能适应纳税人的负担能力,体现纵向的公平。王燕强调补充:“这是中国值得向越南学习的地方。”

  越南劳动、荣军和社会事务部劳动科学与社会事务研究所阮兰香给出两张表,显示越南贫困人口与公共支出的对应,说明贫困率和地区间净转移支付的积极联系,相对发达的地区是财政净贡献地区,而贫穷地区则通过中央政府接受财政援助。

  以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为例,这里是越南最富饶和最发达地区,该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0.9%,贫困人口占全部贫困人口份额的17%。我们从表4可以看出,从1999年到2004年,这个地区成为中央预算净贡献者,从1999年的598越南千盾上升为2004年的1150越南千盾。而贫困人口最多的北部山区都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获益最大的地区。其中西北地区从1999年的453越南千盾,上升到2004年的1431千越南盾。五年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提高了3.1倍。

  “这些转移支付包括国家减贫计划项目——国家消除饥饿减少贫困项目(HEPR)和‘135’项目的支出,大约占GDP的2%”阮兰香说。

  对已经走上一条高增长路径的国家来说,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再分配政策,其中是观察在社会发展领域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教育部门在公共支出上获得了不断增长的高份额:花在教育上的预算份额从1994年的14%上升到2005年的18%,达到了占GDP的5.6%,高于亚洲3.8%平均水平。投入在小学和初中上的教育支出占教育总支出的53%。

  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健康保险责任范围也在增长,采取在贫困地区提供免费卫生保健卡这样积极的再分配政策,相当有利于贫困人口:表五显示,最贫困的五分之一人口(或贫困人口,2004年贫困率为19.5%)的健康保险覆盖率已经翻番,在五大收入群体中排在第二高的位置,甚至高于总体平均值37.56%的4.16个百分点。

  越南政府正在通过推行尤其针对贫穷公社的计划项目(常指“135”项目),向这些地区提供基本的设施(村庄电气化、道路、学校、卫生所、小规模灌溉、集市、清洁水)。来自越南国家民族委员会项目报告估计,已经有90%的贫穷公社可以用电,有广播站、小学、托儿所、幼儿园以及小型灌溉设施;有97%汽车路直达公社中心;100%的公社有卫生所;100%的公社有高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