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加坡总部经济的成功之路(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10:15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与香港完全转移制造业不同。为避免出现产业空洞化,新加坡走了一条继续重视制造业发展的道路,使制造业的产值比重维持在25%的水平。但要加快制造业的行业重组,将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移到成本较低的亚洲邻国,而新加坡则集中发展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成功转型总部经济三大经验

  全球化网络中准确的定位

  转型之路并不平坦。而新加坡转型路上最大的一个成功经验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在经发局流传着一个故事:新加坡头号“推销员”,经发局驻美国首席代表曾振木与通用汽车会谈时,通用汽车很希望在比较大的亚洲市场生产汽车与零件,像是中国、印度与印尼。在谈到新加坡时,通用汽车的主管问他,如果要支持他们在亚洲的生产投资,新加坡可以扮演什么角色?曾振木当时回答,新加坡可以担任通用汽车的管理中心,成为跨国公司分区管理中的一个总部。通用汽车接纳了他的建议。

  成功引进通用汽车的背后就是新加坡把自身的发展同亚洲发展密切地关联,以世界的眼光来谋篇布局,从而在联结东西方的世界产业体系中准确定位。陈俊祥告诉记者:“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就好比是一个网,而新加坡这个枢纽可以成为东南亚经济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的起飞,有机会延伸为世界与这两个巨大经济体的桥梁。”

  经济发展局制定的策略是,一开始鼓励跨国公司在新加坡从事生产以外的工作,推广制造方面的服务如采购与测试,接着再吸引独立的服务项目,如物流管理等。1986年,新加坡趁势推出了总部计划。截至2006年,重量级企业总部已增至415家,到2010年,经发局的目标是吸引500个重量级企业在新加坡建立企业总部。

  前瞻世界新兴产业

  新加坡的经验之二就是不断瞄准世界新兴产业,通过引入新兴产业和本地培育,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在新加坡,李显龙除了当总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职位——新加坡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主席。“要将新加坡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经济的国家,我们必须增强实力,加强现有技术能力,并积极探寻有前途的新领域。”李显龙的这句话可以成为新加坡能够每十年实现成功产业升级的一个注解。

  对每个有前途的新兴产业,新加坡政府总是不遗余力。目前,他们的最新目标是清洁能源,为此,新加坡政府拿出了3.5亿新元(2.28亿美元)的资金,要将新加坡发展成清洁能源枢纽。陈俊祥告诉我们:“清洁能源公司可以在这里孕育、发展和创造解决方案——不仅为新加坡,还要出口到全世界。”

  谢汉良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他目前的身份是清华同方新加坡公司的负责人。清华同方是中国第一家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的高科技企业。除了传统的数字城市项目,同方在新加坡的项目都是新加坡政府鼓励的清洁能源产业。其中一个是大型臭氧发生器,这个污水处理设备是用来在水池中杀病毒的。谢汉良乐观地告诉记者:“产品研发成功后预计将有3亿美元的国际市场。”而研发过程中,新加坡政府为他们提供了13%的设备和50%的人员工资支出,除了安排新加坡7个水厂中的1个供他们试点测试外,甚至还帮助他们寻找客户。但谢汉良更看中的是,“新加坡的国际化使一些国际认证机构在此设立办事处,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这里的办事处在30天到60天的时间内就取得国际认证。但国内的公司向类似认证机构申请的时候,机构一看是中国公司就让先等上3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