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近日意外的宣布,将维持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不变,暂时不削减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规模(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在美国就业市场大幅改善之前,美联储将维持现有的货币政策刺激力度。
这一决定令新兴市场松了一口气,自5月美联储官员表示今年可能开始缩减刺激举措后,引发了亚洲货币和股票大规模的抛售,人们甚至怀疑亚洲金融危机会卷土重来。当美联储暂缓削减Q3规模之后,包括印尼、印度、土耳其在内的货币和股市做出了强烈的反弹,这些国家也是因削减预期遭受冲击最大的国家。
据统计,过去4年来,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促使3.9万亿美元的西方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现在,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如果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开始撤出,跨境资本就会流出新兴经济体,回流美国,会造成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动荡,如股市下跌、汇市货币贬值等等。在整个夏天,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按照这个剧本表演过了。
现在的问题是,美联储暂缓退出对中国的影响。事实上,即使5月份美联储宣布即将退出的消息后,中国是新兴市场国家几乎唯一没有受到冲击的国家,因为与东南亚等中小经济体不同,中国经济早已不依靠外资,相反,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并且实行资本管制。
中国过去一段时间曾出现过资本短期内集中外流的现象,但那不是外资撤出,主要是国内资本寻找更安全的去处,其中有一些是企业跨国投资,这是政府所鼓励的,另外一部分则是个人对经济预期悲观而转移资产。因此,决定中国境内资本去留的是本国的经济形势与对未来的预期,而不是美联储的政策。
但是,美联储的政策会冲击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而在2008年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口遭受打击,实行刺激政策与外来资本流入的新兴市场,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新推动力。如果依赖外资的新兴市场国家遭受严重冲击,中国出口也将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因此,中国经济是否受到冲击,关键是自身增长是否健康与稳定,是否能更多的依靠内部投资与消费。
这也是投资者所担忧的,中国经济并不稳定,在上半年逐月下降之后,中国采取了实际上的刺激政策,目前,经济开始反弹。但这也付出更大的代价,因为经济继续增加了杠杆,结构问题可能更加恶化。而且让人忧虑的是,这种刺激政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短,这就意味着,维持增长可能需要更大规模更持续的货币投入。
正是这种实际的刺激措施,放大了人们对通胀的恐慌。就像采取刺激措施之后的2009年一样,当前中国房价、地价开始暴涨。通胀将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成本、推高融资成本,这会使得很多债务难以维持。与此前不同的是,中国当前的增长并不能提高企业利润率,而仅仅是去库存或维持运转,这使得通胀的危害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大。
如果美国经济好转导致美联储在10月或者更晚一点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将会变得强势,而人民币资产不再有吸引力。即使没有外资流出,中国的人民币资产也有遭受抛压、国内资本可能出现流出现象。这会导致中国货币政策陷入困境,从而让形势更加复杂。
事实上,应对美联储退出风险的唯一做法,就是逐步去经济杠杆,打击资产泡沫,夯实实体经济。但是,由于中国无法接受较低的增长率,只能反其道而行之,提高自身的风险水平,这样以来,本来对中国没有多大影响的外部因素,可能成为真正的风险来源,而且无法预测和预防。